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3-12-16 06: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摘要】: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方面是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对于这个目标他们的关系可以这样来描述:情感与态度是认知的根本,过程与方法是认知的杠杆,知识与技能是认知的结果。那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情感与态度在教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阶段课程目标是这样描述的: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与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显而易见,它体现了数学学科的自然特点,又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致力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实际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存在于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在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中,让其成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数学教学过程的灵魂。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含义

对于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分开来理解。所谓情感,就是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出发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心里喜欢数学,热爱数学,让他们在教学的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把这种乐趣带到日常的生活中,热爱生活。态度,就是学习的态度,对待数学学习的端正问题。价值观既包括个人价值,又包括社会价值。也就是说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能实现社会的价值。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性

(一)新课改未实施以前,数学界对于数学教学存在着几个错误的认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忽视。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是被忽视的。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划归为德育的内容。认为数学是枯燥的,看不到其中的丰富情感,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2、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轻视。

以前,不少教师在教学实际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环节,在这两环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思,尤其是对“知识与技能”强调的太重,轻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状况。

(二)这些都是课改实施前的状况。自从新课改实施后,数学教学界发生率天翻地覆的变化。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广大数学教师要重视数学情感教学的作用,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情感化,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确立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有非常大的必要性。

1、确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科学更新的速度在加快,这需要我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以及乐于主人的优秀品质。那么,这样的能力、态度和品质从何

而来,毋庸置疑来自于教育。这样的教育充分体现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这一步做好了,小学教育就培养了合格的社会接班人。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的保障。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这样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古代就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现代教育界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可见,只要学生对于要学习的东西感兴趣了,就有了积极奋斗的目标,也就成了学生努力的动力。

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教师的讲课成了一种唠叨,教师的作业成了一种负担,这样长期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落后的学生,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活动不会再发生,更不可能会维持。

在数学中的简便计算,不应该把学生放到题海中,这样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迷茫、手无举措的感觉。例如101+300,学生做错的原因是不能灵活地做出迁移,他们的思维空间非常狭窄。所以在教学实际中,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情景,组织学生做一回小采购员,让学生通过合理而优化的付款方式真实的掌握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课堂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的立人之本。 教育可以简称为“教书育人”,虽然“育人”放在后面,但不就是说它可以忽略。不仅要重视,而且还要格外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人与成才并重。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经常讲一些伟人的事迹,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为之努力奋斗,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周恩来从小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经历了奋斗和拼搏之后,终于成为一代伟人。“两弹元勋”邓稼先,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了贫穷、落后的中国,为中国核武器的研究献出了一生。?

三、样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这一阶段是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在慢慢地形成。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一时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发问、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那么,怎样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在备课中。

要将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在备课中。为了实现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我们要针对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学习好新课标,把握好教材,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备课时要分门别类,设计问题时要巧妙,让学生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内容涵盖四大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虽然学的都是些最初步的和基本的知识,但同样也存在着数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在教授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认真、

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针对小学生的特有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美图,有趣的小游戏,绘声绘色的故事,合图片、声音、文字图文并茂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让枯燥泛味的数学学习变成有趣的“情景式”教学。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适当的契机,适时地向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教无定法,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有所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到学生评价中。

以往对学生的数学评价只是单纯的符号评价:甲、乙、丙、丁,或者分数评价,这样的传统评价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而我们莒南县涝坡镇曹佃江老师的数学批语式评价掀起了数学作业评价的革命。一时间,蔚然成风。这种作业评价让学生能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如,“你用分步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真的很不错!”,“数学学习需要贯通和触类旁通!”“减少失误最有效的方法是想好了再做!”这些看似简单的批语,却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引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波动,强烈的震撼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发展与价值观的形成,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基础。 【1】 刘谦 孙晓天主编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 蒋翔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2012年第一期 【3】《山东教育》 2010年第Z4期

【4】袁燕 《关于小学数学“三维”目标的思考》

【5】包冬梅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lh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