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宋金元诗学

更新时间:2023-06-01 07:3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二讲:宋金元诗学

一、宋金元诗学的文化背景

两宋时代共三个世纪(北宋:960~1127;南 宋:1127~1279),与之相并行的有北方金王 朝(1115~1234)。加上其后起而灭金绝宋的 元代(1279~1368)共约四个世纪,我们合称 宋金元时期。

宋代文化蓬勃发展

一方面,中华民族的文化至此已经历了数千年的 积淀和演进,有了雄厚的基础,特别是科技文化 中印刷术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文字、书籍的流传 与普及; 另一方面,宋代施行特殊的知识分子政策,如革 新隋唐的科举制度,扩大取士名额,任用文官执 政,提高谏官的地位,不杀士大夫及上书人等, 促成士人思想相对自由与活跃,创造力得以高度 发挥。

文艺创造和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具体到文艺创造和文学创作上,宋代特别是在北 宋中后期形成了繁盛的“隆宋”局面,直堪与前 朝的“盛唐”时期相衔接。当时的文学理论,正 是这种高度发达的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其重要 的组成部分。 宋金元时期的文学理论著作,数量上远远超过前 代。并且扩大了文论的领域,不但出现了有关词 的理论著作,而且有了小说和戏曲理论的萌芽。

代表人物

当然,这一阶段文论的重心还是在传统诗文理 论特别是诗歌理论上,可以说较前代论述得更 加深入精微。 北宋的诗文大家欧阳修和苏轼,均以其文坛或 诗界宗主而兼一流学者身份,谈诗论文,议论 之多之深之细,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都是 少见的。 南宋后期的诗论专家严羽,着意总结唐宋诗的 创作经验、教训。

建立了一套有系统、有特色的诗歌理论,在后 世影响极大。北方金朝的著名诗人元好问(几乎和南方的严 羽同时),也同样在深深思索着诗歌发展的历 史,以组诗的形式发表了他的真知灼见。

这一时期的词论著作,前则有两宋之交著名女 词人李清照的《论词》,后则有由南宋入元的 词论大家张炎的《词源》,都是词论史上的重 镇。

二、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

欧阳修的文论著作和文论观点很多,这里,我 们主要来学习他的一个著名的文论观点:“穷 而后工”说。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 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 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 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 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 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梅圣俞诗集序》

穷而后工”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里 表露的比较重要

的思想。在他之前,司马迁、韩 愈等人也有过相似之论,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 生活境遇与创作潜能的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 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 身的特点联系起来: “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态,往往探其 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 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这段话涉及到文学创作中的两个问题:一是诗人穷而“自放”,能与外界事物建立起 较为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其奇怪”; 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 写出更为曲折入微却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这 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

三、苏轼的几个文论观点

作为中国文学史、中国文论史上的大家,苏轼 的文论著作和文论观点更多,我们要求同学们 能够掌握的,是下面这样三点:

1.“了然心手”说:

苏轼的这一观点,见于他的《答谢民师推官书》一文:

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 “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 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 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 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 可胜用矣。

创作是“道”与“艺”的结合

苏轼在文学创作的“知”与“能”、“道”与 “艺”的关系上,有着十分可贵的见解,他认 为,创作的实现是“道”与“艺”的结合: “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 不形于手”。

并将“道”,“艺”关系转化为实际创作时的 “心”、“手”关系: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 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 于口与手者乎?”

他的这一思考是相当深入的,在艺术思维的过 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转化为主体心中的审美 形象和意象,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语 言文字。这种对于艺术创作的精细入微的体察, 且注重艺术作品自身存在的思想,在中国古代 文艺思想史上,是很有价值的。

2.“萧散简远”说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 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 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 之法益微。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 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 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 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 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

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 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唐末

司空图崎岖兵乱 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论诗 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 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 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 复其言而悲之。……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 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

这是先从他所擅长的书法说进来,在书法上,他 推崇魏晋时代的“远韵”,即钟繇、王羲之书法 作品的“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 而到了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这些大书家:

“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 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接下来他转入文论正题:

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 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 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 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

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 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 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 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论诗曰: “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 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 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 悲之。……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 一唱而三叹也。”

由此可见,苏轼对于文艺创作中形、神关系的见 解和言、意关系的见解是相辅相成的。 《东坡文谈录》记载他的话云: “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而言止而 意不尽,尤为极致”。

可见是追求“意在言外”,“言不尽意”的审美 意趣。故而他十分称赏司空图“味在咸酸之外” 的诗歌美学思想。 在诗歌创作风格上,苏轼推崇“枯淡”。 他所谓“枯淡”并非指某些宋诗淡乎寡味的伧父 面孔,而是指在平淡之中包含有丰厚的意味和理 趣,是“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3.“不厌空静”说:

所谓“空静”,本是佛学用语,意指佛徒在领悟佛法 时的排除一切精神干扰的空明心境,其说通于老庄道 家的“虚静”说。 苏轼《送参寥师》一诗: 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剑头惟一验,焦谷无 新颖。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新诗如玉屑,出语 便清警。退之论草书,万事未尝屏,忧愁不平气,一 寓笔所骋。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颓然寄淡泊, 谁与发豪猛?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欲令诗语妙, 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阅世走人间, 观身卧云岭。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法不相妨, 此语更当请。

四、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

”说

李清照的《论词》是中国早期词论的 重要著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lc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