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丧葬习俗的调查与研究(曹永强)
更新时间:2023-03-09 05: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灵台县丧葬习俗的调查与研究
曹永强
[内容摘要]:
丧葬习俗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灵台人的丧葬之礼,一般是按殓、祭、葬几个程序进行。整个过程隆重、庞杂、耗时数日。丧事程序具有严格的顺序和操作规范,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民俗底蕴。
对待丧葬习俗,我们应批判地加以取舍。继承和发扬那些科学的、先进的、健康的、有意义的内容,摒弃那些迷信的、腐败的东西,以促进丧葬习俗的优化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关 键 词]: 灵台 丧葬习俗 调查与研究
人的一生,免不了生老病死,尤其是“生”“死”之礼,前者拉开了人生的序幕,后者奏响了人生的终曲,两者概括了人的一生。其中人死后的丧葬之礼,其隆重、繁杂、文化内涵之丰富几乎无出其右者。
地处陇东的灵台县为古密须国,因昔日周文王伐灭密须国后筑“灵台”而得名。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造就了灵台县淳厚的民风、朴素的习俗。笔者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灵台人,现就我县丧葬习俗中的一些现象和内涵作一展示。以下叙述除特别说明外,“丧葬习俗”都指灵台丧葬而言。
一、丧葬习俗的现象
丧是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是处置遗体的方式。灵台的丧葬一般是按殓、祭、葬几个礼仪程序进行的。
灵台习俗,家中高龄老人一般要迁居正室,有病危之像时家属须守在床前。咽气前穿戴寿衣寿帽寿鞋,全身内外衣物皆要换成新的,无一例外。
绝气后,亲属围在床前恸哭,然后抬棺木入室,停于正室中央,棺盖反盖于棺材之上。将死者停放在棺盖上,面覆黄纸,等待亲友前来吊唁。
将死者遗体安置停当之后,在灵前设一简单香案,摆放供品,焚烧纸钱、奠酒,致祭于家。
第二日便向同族报丧,同姓宗族与邻居人等前来拜祭、吊唁,主家也要宴请宗族邻居,并聘请同族中德高望重者开始主持丧葬诸事(此人便是丧事始终的“总管”)。首先安排专人向亲属报丧。报丧时须带去孝服,孝帽的制作衣料,一般为白布。到了亲戚家附近时要换孝衣,到门口不能进门,并且下跪、痛哭,以示哀伤。
第三日是极为重要的一天,俗称“三天”。这一天死者的家属皆带重孝,从早晨起便要在每餐饭前派一下辈女眷(一般为儿媳)前往自家大门外抛洒饭食,痛哭致哀。早饭前后,死者的女儿、女婿、外甥等便陆续上门,前来吊唁亡灵。到家时须穿戴重孝,并在到家门前就大声痛哭,至灵前焚香、烧纸钱、奠酒、摆放供品、拜祭死者、瞻仰遗容。
与此同时,请来的阴阳先生也开始了繁琐而又有序的工作。首先要推算安排遗体的成殓、发柩出殡和埋葬入土时间,然后由死者家属领路,为死者选择墓地,定好“字向”(方向),安排“打墓人”,最后,还要安排死者家属置办祭品,搭设灵堂等一应物品,并于当天将这些置办齐全,搭好灵堂,移尸入棺,只等死者入土前一日开吊。
这一天,同姓宗族,亲朋好友还有许多“过事”前的准备工作要做:请祭奠的礼宾诸人,请鼓乐班子,搭建篷架(包括设宴篷、鼓乐篷、厨子篷等),献牲(杀猪、羊、鸡等牲灵献于死者灵前),准备一切用于祭奠亡灵 和招待亲朋的物事??
“三天”以后死者的子孙辈便要时时守灵,随时等待同宗族人和近亲的拜祭,吊唁,一直到下葬前一天。
下葬前一天,名曰丧葬“过事”,这是整个丧葬过程中最为繁复、隆重的一天。之前的一切都是为这一天做准备。这一天,所有的亲朋好友、庄居邻舍,凡与本家有过往来者均需前来吊唁、拜祭亡灵,来宾皆带有拜祭之物,或献礼、大礼、小礼、挽帐、花圈、花纸、冥币、纸制陪葬品、助礼(人民币)等一样或数种不等。尤其是下午至日落前这一段时间,整个场面蔚为壮观:鼓乐声、痛哭声、喧嚷声声闻教里;到主家附近,只见一杆白色引魂幡和数杆彩色引魂幡迎风飘摆;身穿孝服者与鼓乐手簇拥着陆续而至面色凝重的来宾进进出出,大门框上用蓝纸或黄纸所写的对联读来让人为之动容;进得大门,但见正房已设 灵堂,灵堂最里面是死者灵柩,两旁子孙们跪匐一片,不时有大声痛哭之声由此传出。灵柩与孝子们被纸制屏风隔在里面,这纸制屏风,乃是用白纸经阴阳先生巧手剪成,纸上剪出各种形状,镂空成各种传统图案,用麻绳悬挂于正房门后,将灵堂隔成内外两个世界。屏风前方两边,各有对联数幅,多为痛惜、怀念之辞,也是出自阴阳先生手笔。屏墙外面,正房门口设一供桌,上面陈设着各种供品,有子孙所献的猪、女婿所献的羊、家族所献的鸡等“三牲”,也有主家和来宾所献各类珍馐献礼、糕点、水果、饭食等物,可谓五花八门,奇珍佳肴,应有尽有。供桌之下有一香案,上陈白纸、纸钱、香烛、奠酒之物,香桌前死者女婿长跪在地,随时侍候来宾点纸祭奠,这叫“跪香”。以正房(灵堂)门口为中心,各种纸制陪葬品罗列两边:巨大的靠山亭子,雄伟精致的各种楼、阁、房、库,栩栩如生的奔马、仙鹤、梅花鹿,金光闪闪的摇钱树,形态各异的童男童女、家仆、丫环数十人,近年来更是出现了
各种“现代化”的东西:别墅、汽车、家电等。这些“纸货”,无一不精致玲珑,惟妙惟肖,尽显纸货艺人的传神手艺。最蔚为状观的要数院子的上空了:空中拉起一根绳子,上面悬挂着一幅幅挽帐,一条竖着的红色“铭锦”最引人注目,它被悬挂于正房门前东边的位置,而其他白色和蓝色的挽帐则被错落有致地挂于院子上空任何地方,几乎遮蔽了天空,更有一些许多来得稍迟的宾客们的挽帐已无处可挂,只好折叠起来集中挂于一根绳子上。挽帐上的挽词,读来令人为之动容,凭添了许多庄严、肃穆之气。再看院子两旁,各有厨子篷和设宴篷各一架,厨子篷内数人不停的忙碌着进行各种洗、切、炒、拌、烧、炸等工作,一盘盘佳肴由此端往设宴篷。宴席篷中,陆续而至的来宾被请至此处,一轮一轮开席,吃完之后便向主家道别,下一轮又开始了??整个过程,院子中人来人往,进进出出,喧闹吵杂,好不热闹。至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总管”和“执客”们的组织协调与主事能力,因为有了他们,整个丧葬过程于忙乱中显得有序有法、有条不紊。
整个丧葬过程中最严肃、最庄重、程序最为严格的部分在来宾祭奠之后,遗体下葬之前的那个晚上,灵台风俗称之为“行礼”。“行礼”因贫富不同而规模差距极大:经济状况较差者一切从简,反之则要“过大事”、“过全事”、行“三献礼”。
“行礼”一般在晚上8时左右开始,开始前将灵堂前面的院中空地铺上麦秸,两旁安排桌椅,右边为主事礼宾和死者舅家、孝子舅家来宾设座;左边是观礼嘉宾,如本家长辈或亲朋中长者;左后角为鼓乐班子设座。“行礼”伊始,所有的孝子(死者的子、女、侄、婿、甥、孙等同族或亲属中的后辈)鱼贯而出丧棚,依远近长幼为序排队跪于灵前麦草之上,在礼宾
“伏”、“起”的口令声中行三叩九拜大礼,礼毕后一齐恸哭,便拉开了“行礼”的序幕。
接下来便是按次序逐人上前,在灵前奠酒,祭文(指阅读事先由礼宾写好的祭文),行叩拜大礼、奏乐。这一程序周而复始,看似简单,实则极为严格。礼宾们依据分工,口中时而念念有词,时而大声主持,尤其是他们为各人所撰的祭文,将此人与死者生前关系,大小事情,死后悲痛怀念之情描述得字字珠玑,感人至深,听之令人不免潸然、凄然。凄厉悲观的唢呐声,众多孝子们的叩拜和痛哭,更是将丧事的气氛推向了高潮。难怪当地人都以人亡故后“过大事”、“过全事”为荣。
行礼已毕,礼宾们要到灵前化文(烧掉祭文),唱诗以歌颂死者生前功德、安慰亡灵,此时,厨子端上一碗碗素面,除孝子外在场者诸人人人有份,吃喝完毕,行礼也至尾声。此时一般都在午夜12点前后了,距离遗体下葬只剩短短数小时。
阴阳先生所定的遗体下葬之前,所有亲朋、孝子、执客一齐上阵,拆除灵堂,孝子抬棺,其余人等持各类纸制楼阁、亭房、人马模型、引火之物等,由阴阳先生带一名孝孙引路,列队而行,鼓乐班子一路吹吹打打,来到墓前,绕墓三匝,移棺入穴,众人齐动手以土掩埋,抛洒小馒头,孝子们则在墓前烧掉所有纸制物品,一切结束后脱掉孝衣孝帽,整个葬礼便告一段落。余下的便是宴请宾朋:中午以后,将所有来宾集中招待,其间孝子们要在席前叩头答谢宾朋的祭奠之情。第二天,主家还要把此次“过事”的总管和执客们进行招待答谢,整个葬礼才算结束。以后距死者去世每七天一祭,“三七”、“终七”(第七个七天)两次要隆重一些,周年、三周年也要祭祀。除三周期外,其余的都属家祭,规模较小,三周年则要大
办,其规模类似于整个丧葬过程,繁文缛节,这里不再赘述。
二、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
繁琐、隆重的丧葬习俗并非是灵台专有的个例,经调查,许多地方对丧事都是极为看重的,而且,像上面所叙述的整个程序中绝大多数是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发展而流传下来的,这些繁文缛节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里面。
1、孝道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数千年的文明成就了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美誉,善待老人、孝敬老人的人总会受到全社会的尊重。除了在生前无微不至的赡养、关心、照顾之外,老人百年以后的丧葬礼也成为衡量儿女是否孝顺的重要标准,这一点,在灵台的丧葬习俗中多处可见端倪。
其一,一般要提前为家中老人置办棺木、寿衣,这一点,往往是儿孙们希望长辈穿戴一新、“体体面面”地去往另一个世界。这也是长辈们所希望并乐于接受的。
其二,老人去世后,整个丧葬过程都伴随着晚辈及亲人的痛哭,虽然其中不乏礼仪需要的恸哭,但情之所至,发自内心的哭声才是主流,是贯穿始终的,这也是孝道的最直接的体现。
其三,多数人总是相信,一个人亡故之后,他是去了另外一个与我们这个世界类似的地方,而此后他生活的幸福与否则取决于我们在这个世界给予他的多寡。所以,在葬礼上祭奠、随葬等方式也就成为人们最后一次行孝的机会。宰杀牲灵、焚烧纸钱、焚烧纸制的楼阁、车马、仆婢等一切物事都是晚辈们对已故亲人过上美满生活的希望。(事实上,假如焚烧的这
些“钱”、“物”都能成真的话,足以让亡人过上锦衣玉食的富翁生活了)。
2、礼仪
丧葬习俗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礼仪,也体现出了最为正规最为严格的礼仪,如:祭奠死者时先焚香,然后下跪点纸、焚纸钱、奠酒、瞌头、作揖,方完成一个祭奠礼;焚香时双手将点燃的香举过头顶,深弯腰三鞠躬,然后把香插在香炉上;对死者要行三叩九拜大礼,俗称瞌头,跪下后前额瞌地,站起后还要深作一揖等。实际上,整个葬礼中每一个步骤都包含着极为严格的程序,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礼仪。
3、功德观与怀旧情怀
俗话说,“人死为大”,任何一个人去世后,不管他生前是多么碌碌无为,但在其葬礼上,人们总是对他极尽赞美之辞,用各种方式陈述其生前的功德。如对联上:“生前勤俭持家,殁后音容常存”、“先人贤惠温良人敬仰,后人情薄礼微表寸肠”、“寿逾七旬三贤德精神今犹在,今笑归九泉勤俭遗风永世传”“祖功宗德万代传、左昭右德一堂供”。再如挽帐:“德高望重”、“德望常昭”等。尤其是在下葬前那个晚上行礼过程中,每道祭文中都对死者生前的功德及善行极尽挖掘、充分歌颂,既表彰死者生前之功,也表达了无尽的怀念之情。此处举两例:
“??哀哉岳父,逝而不返。念其在世,秉性温和,心底善良。愚婿来往,常问饥寒,体察之情,岂能尽言。淳淳教言,犹在耳边:农民之家,耕读为先,早起迟眠,食粮积全;教子读书,学识为本。如此告诫,良言相劝,岳父为婿,费尽心田。??不想今日,驾鹤游仙,今逢安葬,万般心酸??”(愚婿文)
“??堂叔母,离世赴仙乡,侄儿细思之,不觉心悲伤。回忆生前事,
握笔叙一场:叔母好贤良,好比亲生娘??叔母有德今若比,理宜同松言延年,谁料一病命归天,跨鹤高翔去登天,虽则离世已数天,侄今思念伏灵前??”(功服侄文)
由此可见,人们对长辈的歌颂与怀念总是整个葬礼的主旋律。 4、亲疏观与尊卑观
在整个葬礼上,我们可以看到极为严格的亲近与疏远关系。同族中,死者的家人称至亲,其子女称为孝子;除此而外,其他们称“家门”,“家门”中也依据远近关系分为两类:五服以内的称“期报”,五服以外的统称“功服”。门告,灵牌上所书也要将这三类分开来写,至亲孝子孝孙在前,接下来是期服,功服在后。
在葬礼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另一个现象,就是森严的男尊女卑思想。虽然死者的女儿、孙女等人也身穿重孝,哭声恸天,但她们的名字在礼簿、门告、灵牌上是找不到的,因为远嫁他家的关系,她们已经无形中被当成“外人”而无法享受与其兄弟同等的待遇了。这无疑是从古时遗传下来的锢疾了。
5、严格的宗族观
整个丧葬礼仪,实际上是一个同姓宗族内的集体活动,外姓人等(除亲戚外)是难以参与其中的,他们只能以“客人”身份前来祭奠。整个葬礼从策划、准备到管理、协调主事、执事,全部由同族内所有人来完成。从一次葬礼中我们可以将一个宗族的家族观、凝聚力一览无余并深切感受。
6、朴素的乡土情结
灵台地处大西北,交通不便利,经济欠发达,因而受外界影响不多,民俗方面很多东西都是以亘古流传下来的原生态的方式呈现。如原葬之风,
远可追溯到汉朝儒家之观点,而且,本地人认为葬礼的隆重与否,可以反映出其子孙的孝顺程度。客死他乡,无论如何也要引柩归乡,葬于乡土;夫妻合葬也是本地风俗之一,主张生同室,死同穴,蕴含团圆合美之意。祭奠先人,并非只是葬礼之祭,以后的程序还有很多繁琐的礼仪,从死者归天之日算起,每七日一祭,其中三七、七七要大祭;“百日”一祭;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举行家祭,其中三周年要大办一次,富裕之家的三周年祭奠规模不亚于葬礼。以后每年清明节,农历十月一日还要为先人焚化纸钱,扫墓以祭。
7、丧葬习俗中的艺术
完整的参观一次丧葬过程,我们会因为其中富丽堂皇的扮饰和铺张宏大的场面而感到惊讶。那些道具、器皿、鼓乐和文字类的东西,无不凸现着充满乡土味的艺术气息。尤其是其民间美术、音乐和文学更是值得大书一番。
美术方面,包括了民间绘画、剪纸、手工和雕刻等名个方面。以一个纸扎的“靠山亭子”为例,它以一座楼阁作为主体建筑,背景是苍翠的青山,“靠山亭子”因此而得名。细观此楼,但见琉璃塑顶,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柱绕飞龙,尽显华贵色彩,一派富丽堂皇。细微处的设色与雕琢,无不精致玲珑,尽显匠人手艺。门前更有纸扎的童男、童女待立,极致肃穆之色。其楼背靠的青山,树木苍翠,芳草凄凄,山中更有亭台,洞窟无数,“八仙”等仙、贤们隐居于山上,或抚琴、或品箫、或博奕、或访友、或潜心修炼、或与孩童戏嬉,各得其乐,一派悠然仙景。一座靠山亭子,将美术中许多手法集于一身,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术的无穷魅力。其它的纸制陪葬品还有各种人物、车马、房屋、树木、动物以及一些日常生活
用品,如文房四室、烟袋、拐杖等等。这些东西一般以芦苇和竹子作为骨架,外敷彩纸,精心雕画修饰,无一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丧事中的鼓乐更是渲染悲伤情调的主角之一。凄婉高亢的唢呐无疑是乐队的最强音,配以笛子、二胡、伴着鼓声、镲声、声闻数里,哀伤之情可歌可泣,将民族乐器的传情达意功效发挥到了极致。近年来,一些人别出新裁,将西洋乐器也引进到丧事鼓乐之中,小号、长号、萨克斯、爵士鼓已屡见不鲜,加上大功率的扩音设备,使丧乐更加气势恢弘,但那种凄婉哀伤,庄严肃穆的气氛却有些削弱。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丧葬过程中,时时处处渗透着浓郁的文学气息。除每个门框上凝炼的对联和满院致哀的挽词外,还有以下几种形式值得一提。
其一,门告。顾名思义,这是立于门外的通知,其作用是向来宾和路人介绍死者及丧事概况,门告具有规定的书写格式,沿袭了古文的写法。第一部分为孝子的痛悼之辞:“不孝男XXX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第二部分为死者概况,介绍其生辰年月,卒殁日期,享寿几何等;第三部分为丧事介绍,有向来宾致哀答谢之辞,成敛、灵柩出家门和下葬时辰,安葬地,丧事规模等;最后是所有孝子孝孙们的名字。门告一般约一百五十字左右,语言凝炼,言辞恳切,字里行间透露着后辈儿孙们对死者深深的悼念和对自己未能充分尽孝的万般痛悔之情。另外,还有一类门告叫“除服掩服通告”,其大致内容如下:“自古有服,重文谕之,服满必除,未满必掩??特提出通告事宜:一、五服以内一律掩服三日,三日后复服;二、所属外戚一律除服??”。
其二、铭锦。铭锦是挽帐的一种,级别较高,一般是有一定功名或名
正在阅读:
灵台县丧葬习俗的调查与研究(曹永强)03-09
重庆市建筑工程夜间施工排放噪音申请表03-15
最新-小学生入队仪式家长发言稿 精品03-14
湖南永和阳光科技产品湖北省市场推广计划书05-25
劳动合同补充条款06-08
形式逻辑金岳霖课后习题答案06-02
索氏抽提——溶剂结晶法纯化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内酯的研究05-20
VOLVO XC60 电路图(2013)04-17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11-2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07-2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永强
- 丧葬习俗
- 灵台县
- 调查
- 研究
-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 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 - 成语
- 电气施工方案陕西秦风气体伊东九鼎18000Nm3空分装置安装工程 -
- MICROBLAZE的调试方法
-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监理工作总结
- 人员管理流程
- 电力基础与实务考试辅导习题g - 图文
- 小学高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有答案)
- 电大毕业论文写作格式与模板
- 淮河流域水利科技发展规划
- 《行政法学》第04章在线测试
- 织金县城关镇富祥煤矿2015年三项计划文字说明
- 青岛大学2012年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
- 关于孝道在当今社会中的思考1
- 浅析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下工资与福利费的列支范围
-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题
- XX产业园路网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图文
- Wireshark长时间抓包崩溃的解决办法
- 关于大型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后
- 2014年金句背诵
- 炼铁厂值班室副工长竟聘理论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