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nbsp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1

更新时间:2023-10-02 04: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

【高考纲要点击】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兴奋的传导

3、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4、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知识网络结构】

基本方式: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结构基础:反射弧

神经调节 兴奋的传导 神经纤维上——单向 神经元之间——双向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调节躯体运动 调节言语活动 调节内脏活动 【重难点分析及教学设计说明】

理解神经调节,必须先建立起“反射”的认识;理解反射过程的实现,必须掌握反射弧的结构组成及其神经元的联系等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对于神经元的认识,则是理解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所以,复习神经调节的过程,必须先搞清这些基本概念,这些内容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即教学重点。 兴奋的传导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在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之所以能迅速准确地完成,实质是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一个个的神经元上传导,而兴奋不论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还是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都是对生命活动本质规律的反映,极其微观、抽象、难以理解。因此本节课要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现从微观到宏观,从静态到动态,从抽象到具体,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本节内容相关专业名词较多,为了使学生便于记忆,先把相应的名词归纳比较分析。 一、名词辨析

1、区分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中枢 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神经系统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神经中枢:功能相同的细胞体(调节某一生理活动)聚集在一起。

包括 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低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 2、区分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梢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 细胞体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轴突:一条长而分枝少的结构 突起

树突:几条短而呈树状分枝的结构。有的神经元只有一条树突。

神经纤维: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神经纤维末梢: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枝叫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 3、区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与结构基础

基本方式:反射 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地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

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结构基础:反射弧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例题巩固】:当一个脊髓上部受到严重损伤,针刺其大腿时,该患者 (B) A、能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 B、能产生缩腿反射,并不感到疼痛 C、不产生缩腿反射,但能感到疼痛 D、不产生缩腿反射,不感到疼痛 4、区别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比较项目 刺激 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 后天形成 条件刺激 暂时性的(可变的) 大脑皮层 区别 形成过程 先天具有 神经联系 永久性的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中枢 实例 膝跳反射、眨眼反射 望梅止渴 联系 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 【例题巩固】:下列哪项中S段的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C)

5、 区别无关刺激、非条件刺激、条件刺激 能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称为非条件刺激,能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与相应反射无关的刺激称为无关刺激。它们之间虽有区别,但在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中可以转化。 以小狗听到铃声流唾液这一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为例(学生分析):小狗建立此反射前,铃声对唾液是无关刺激,而食物是非条件刺激,在小狗吃食时,摇铃声,多次强化,铃声就会转变为流唾液的条件刺激。

在清楚了上述知识点后,再复习兴奋的传导则比较简单了,且学生容易理解记忆。 二、兴奋的传导特点与机理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学生活动)画出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 (教师总结归纳如下)

1、 电位 未兴奋部位:外正内负(静息电位) 兴奋部位:外负内正(动作电位) 2、 电流 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3、 传导媒介:带电离子

4、 特点:双向性,即刺激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均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方

向同时传导。 【例题巩固】: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电流的位置是(C) A、a处和b处 B、a、b处和c处 C、b、c、d处和e处 D、a、b、c、d处和e处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结构

(学生活动)标出图中各个结构。 (教师总结归纳如下) 2、传递媒介:递质

3、过程: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即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4、特点:单向性,原因: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速度比神经纤维上慢,原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经历了递质的合成、分泌、释放、扩散及对后膜的作用过程,耗时较多。

6、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例题巩固】:科学家在研究人类嗅觉系统的工作方式时发现,有气味的物质会首先与气味受体结合,使受体细胞产生兴奋,该过程中的变化是(B)

A、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化学信号→电信号

C、电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三、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1、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2、躯体运动中枢 位置:中央前回

特点:都有代表区、倒置、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

度有关

3、言语区:人类特有,S区—运动性失语症,H区—听觉性失语症 四、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比较项目 区别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联系 神经调节 迅速、准确 比较局限 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 比较缓慢 比较广泛 时间比较长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经典习题演练】

1、(99年上海)回答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问题:

(1)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 (正、负或零)电位。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2)当神经纤维受到剌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表面离子的分布情况是 。 2、(2003年江苏)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出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3、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4、(2002年上海)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1)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代表传出神经 B 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C M代表效应器 D S代表感受器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 A 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 B 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 C 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 D 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

(3)在③中与兴奋传导有关的化学递质是 。 (4)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 ;刺激Ⅲ处,肌肉 。

(5)在离肌肉5毫米的Ⅰ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3.5毫秒后开始收缩,在离肌肉50毫米的Ⅱ

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5.0毫秒后开始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 毫米/毫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虽是复习课,但由于内容相对较难,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加上遗忘率较高,所以对于细节部分的处理必须像上新课一样,重新详细讲解。

学生对初中所学习的生理部分内容基本不记得,所以涉及到的反射弧有关内容及题目感觉有困难,对于神经中枢在脊髓或大脑皮层中的题目还须强化巩固。

兴奋的传导这一部分内容的复习,由于采用的复习方式是先讲解过程,然后把要点总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结归纳,学生经过理解记忆,总体效果不错。但对于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及单向传递的原因,部分学生语言表达略有欠缺,还需通过背诵强化。

因为基本概念的辨析,反射弧过程及兴奋的传导过程讲解耗时较多,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主要靠学生课后复习掌握。总之这一节的内容还需结合题目进一步巩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k5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