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

更新时间:2023-09-24 16:52: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部分:中国教育史

第一章: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章“六艺”教育的形成

第三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第四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第五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第六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第七章: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第八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第十章: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非重点,略) 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第十二章: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1

第一章 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学在官府”(名词解释):

①“学在官府”是西周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官学机构和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形成这种局面的客观原因:为官有学,而民无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书,而民无书。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特点是西周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合一,官师合一,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2.国学与乡学、大学与小学的区别:

国学是由中央政府办理、设在天子、诸侯的王都内的学校,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由大乐师主持,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乡学是设立在王都郊外地方行政区内的学校,入学对象是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由司徒负责领导,教育内容是“乡三物”——“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小学一级,但是学习优秀者可选拔到国学中的大学学习。

国学又分小学、大学两级。国学的小学设在王宫内,入学年龄沐浴家庭身份等级有关,贵族子弟的入学年龄早于平民子弟,平民子弟所进入的小学学习年限是七年,小学的学习内容是德、行、艺、仪,是关于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

3.六艺(内容和特征一起回答,名词解释)

(1)“六艺”,即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六项基本内容: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为三大方面:①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十分广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②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③书数。书,是指文字书写;数,是指计算。

(2)“六艺”教育的特征: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②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第一章 1.“学在官府”√

2.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未考过,简单复习) 3.六艺

①内容√ ②特征√

2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重点)

一、稷下学宫 √

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2.教育的作用

3.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4.教育目标:“学而优则仕” √

二、孔子√

5.教育内容:“六艺”(以“六经”为教材),教育内容三个特点

①因材施教√

6.教学方法

②启发诱导√ ③学思行结合√

7.论道德教育√ 8.论教师√

9.历史影响(即评价)

①说明人性是人类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

1.性善论√

②人性是先天固有的,提出“良知、良能”说 ③善端说

2.教育的作用

①社会作用:保民心 ②个人作用:求放心

(1)内容:“礼”、“仁”

(2)方法 ①立志②克己③力行④中庸⑤内省⑥改过

①社会作用: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

②个体发展作用:性相近、习相远—教育与人的发展

三、孟子

第二章

四、荀子

3.教育目的:“明人伦” 4.道德教育

(1)内容:“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2)方法:1,持志养气;2,动心忍性;3,存心养性;4,反求诸己

5.教学思想:深造自得 1.荀子与六经传授

2.性恶论√ 与教育作用:“化性起伪” 3.教育目标:培养“大儒” 4.教学内容:“六经” 5.教学方法:“闻见知行” 6.论教师√ 1.教育作用

五、墨子

①社会作用:建立“兼爱”社会

②个人作用:“素丝说”√,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2.教育目标:培养“兼士”

3.教育内容:a,政治和道德教育;b,科技知识;c,文史教育;d,培养思维能力 4.教育方法:主动、创造

六、《大学》√ 七、《中庸》

1.教育作用

2.教育制度:学制与学年

八、《学记》√

3.学校管理:视学与考试 4.教育、教学原则

①教学相长√ ②尊师重道 ③藏息相辅

⑥长善救失√

④豫、时、孙、摩 ⑤启发诱导√ 5.教学方法

九、补充相关知识点:儒、墨教育的异同√

3

一、稷下学宫(名词解释/简答)

(1)定义:①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齐恒公在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地区创办的一所著名学府,它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和缩影,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稷下学宫的办学性质是由官家操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而且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其特点是学术自由、尊师重道、待遇优厚(物质待遇:享有上大夫俸禄;政治待遇:不治而议)而且管理规范上,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学术守则--《弟子职》。稷下学宫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促进了思想学术的发展,也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二、孔子(重点)(可以挑其中一个考名词解释或简答,也可以出论述大题)

孔子,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孔子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主要有两个:

①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编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奠定了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础;

②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是百家争鸣的先驱,创办了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私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二)教育作用和地位的观点

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庶、富、教”。

孔子阐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首先是“庶”,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是“富”,要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中吃、喝、穿、住的问题;再次是“教”,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孔子首次论述教育与人的关系,他认为人们的先天素质是很接近的,但是之所以人们在成长中千差万别,是后天“习染”的结果,这一观点肯定了人无论等级贵贱,生来在天赋素质上是平等,这就说明教育是人们成长中的一种特殊环境,要承认教育的必要性和关键性。“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三)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名词解释)

孔子从“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依据出发,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学实践。有教无类的原意是指: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

“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教育目标:“学而优则仕”(名词解释)

从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养人才的路线概括为:“学而优则仕”这话是子夏说的,也代表了孔子的教育观点。“学而优则仕”包括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学而优则仕”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把读书和做官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和笼络人才的手段。

意义:它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动力,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适应了社会发展要求,直到现在在我国还有重要影响。

(五)以“六艺”教育内容

1.以编订的“六经”为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

2.教育内容存在三方面的特点:①偏重社会人事;②偏重文事;③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4

(六)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名词解释)

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他提出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1.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孔子是我国首个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但这一教学原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与学生谈话和个别观察。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出发,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之间的矛盾,孔子认为无论是培养道德还是学习知识,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反对机械学习,提倡启发性教学。

3.学思行结合:“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提倡广泛学习知识,在此基础上认真深入进行思考,学思结合。他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学是手段不是目的,行才是终极目的,行比学更重要。由学而思而行,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产生深远影响。

(八)论道德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德育有相当深刻的论证。“仁”、“礼”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仁”被孔子作为是最高的道德准则,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礼”是道德规范,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规范和仪节。把“礼、仁”推及到社会各个方面,使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人人之间各有其礼,各尊其德。孔子提出了德育的原则,主要有:

①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的确立和坚持,取决于个人的信仰和自觉努力,孔子教育学生要有志向,并坚持自己的志向。

②克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即“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③力行:“言必行,行必果”,孔子提倡言行一致,重视行即道德实践。“力行近乎仁”,他认为努力按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行动表明人的道德水平。

④中庸:孔子认为待人处事都要中庸,防止发生偏向。一切行为都要中道而行,做得恰到好处。 ⑥内省:内省是修养方法之一,内省就是将日常所做的事情,依靠自觉进行反思。

⑦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孔子认为重要的是人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改正。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发扬优点、长处,克服缺点、不足的过程。

(八)论教师(即孔子的教师观)√ 孔子热爱并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他认为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学而不厌:这是教人的前提,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丰富的知识,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一生好学乐学,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

2.诲人不倦:教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不仅毕生从事教育事业,还要用耐心去说服学生。给予学生高度的爱与责任。

3.温故知新: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

4.以身作则:孔子强调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甚至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对学生有重大的感化作用,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以身作则——这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5.爱护学生:孔子爱学生,对学生充满信心,他提倡客观公平地对待学生,要爱护学生,更要尊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爱戴。

6.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的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他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了自己。

5

(九)历史影响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全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在教育史上,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1.他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 2.创办了规模较大的私学,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百家争鸣的先驱; 3.实行“有教无类”方针,扩大受教育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至平民; 4.培养从政君子,强调“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

5.整理和编撰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材; 6.重视道德教育; 7.提出自己独到的教师观。

8.整理六艺,有自己的教育理论、方法、内容,有利于保存文化促进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孔子以自己一生的教育经验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对教育的社会作用和个人作用的肯定,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观,打破了贵族子弟对教育权的垄断,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在教育目的和内容上的独到见解,为后人留下许多启示;同时还给人们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成为教育史上的一大笔财富。

然而,由于受到历史时代的局限,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能超出封建思想的界限,其根本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可能具有完全的民主性。而且,其思想中明显地透露出对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鄙视,这可以从其教育内容中看出。因而我们在宣扬孔子的积极思想的同时,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局限,让长避短。

6

三、孟子(此部分通常会挑其中一个出名词解释) (一)性善论:

性善论是孟子首先提出的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二)教育作用: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

孟子从“施仁政”的政策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与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的措施;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指出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是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界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足,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善端,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三)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孟子明确地概括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说明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称之为“五伦”。在“五伦”中,孟子尤其重视父子——孝、长幼——悌这两者的关系,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自孟子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后,就明确了此后两千年中国古代教育的性质,即宗法的社会——伦理的教育。

(四)“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孟子认为理想的人格特点是“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他对“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描绘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首先,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他们决不向权势低头,绝不无原则的顺从。其次,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可以理解为受信念指导的情感和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境界,具有高度自觉性。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培养“大丈夫”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靠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

①持志养气:孟子所说的“持志”就是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志、气是互为因果的。

②动心忍性:是指意志锻炼,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练。

③存心养性:孟子指出,虽然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善端要形成实实在在的善性、善行,要靠存养和扩充。存养的障碍来自于人的耳目之欲,要扩充善端就要寡欲,发挥理性的作用。

④反求诸己:当你的行动未能得到对方的回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凡事必须严于律己、时时反省。

(五)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孟子扩充善性的思想,蕴含着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要体现人的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他特别强调个体认知过程中的自觉性,他将此归结为深造自得。

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学习和钻研,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则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强调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张独立思考和见解。

7

四、荀子(此部分通常会挑其中一个出名词解释) (一)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荀子在人性论上,主张“性恶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以“化性起伪”的教育作用观著称,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性恶论”与教育作用的观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性伪之分”,即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人性本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性伪之合”即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伪之合”;“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即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二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人的努力的共同结果。

(二)以“大儒”为教育目标:

荀子认为教育培养的各类人才,要德才兼备,教育应以培养“大儒”为培养目标,所谓“大儒”,即知类通达、博古通今的人。

(三)以“六经”为教学内容:

荀子的教育内容,仍然是以儒家的传统教材为最主要部分—— 即《诗》、《书》、《礼》、《乐》、《春秋》,荀子虽以五经为教育内容,但却以《礼》为重点。

荀子重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文化知识传播,其影响是:从中国经学史上看,秦焚书坑儒毁掉了很多传统文献,传下来的一部分中的相当数量得益于荀子的口耳相传。纵观中国教育史,由于荀子的传经,使得儒家经典得以保存,使后代封建社会有了经典教科书,为文化思想定于一尊提供了依据。

(四)“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具有充分的意义,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1.“闻见”: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但是又是有缺陷的。首先,感官不能把握整体与规律;其次,感官常因主客观因素影响而产生错觉。在闻见的基础上学习必须向“尽其礼”阶段发展。

2.“知”: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的应对事物的变化,这就是知——思维的学习阶段的意义。

3.“行”:行就是知识的实践,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荀子的行不仅指对书本知识的验证,也指人的社会实践,如个人修养、教人、从政治国等。

荀子的学习过程是以行为目的和归宿的完整步骤序列,他做了系统明确的说明,这是荀子的贡献。但是把学习止于行,则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学习思想的人文、社会特点的形成。

(五)论教师(重要,如: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和条件的论述)√

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领导的地位

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

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认为当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

8

五、墨子(此部分通常会挑其中一个出名词解释或简答)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两个最著名的学派,后来韩非将他们并称“世之显学”。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重视实用,强调下层人民利益。

(一)教育作用

在教育作用上,墨家主张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是通过教育建设一个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提出“素丝说”,来比喻有什么样的环境教育,就造就什么样的人,来说明教育与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扩展简答】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教育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教育的社会作用:墨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在他看来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

教育对人的作用:墨子的贡献是“素丝说”,他以染丝为例,来说明人性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墨子认为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有什么样的环境教育,就造就什么样的人。墨子的素丝说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去认识和阐述教育的作用,较孔子的人性观略有进步。

(二)教育目标:培养“兼士”

在教育目标上,主张培养“兼士”,兼士要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具备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

(三)教育内容

在教育内容上,主张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科学与技术教育:包括生产和科学技术教育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兼士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包括认识与思想方法的教育、形式逻辑的教育。目的在于锻炼和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论辩,以雄辩的逻辑力量去说服他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突破了儒家教育范畴,堪称伟大的创造;除此之外还有政治和道德教育和文史教育。

(四)教育方法:主动、创造。

在教育方法上,主张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主动指即使人们不来请教,你也应该主动地去施教,兼士的职责就是积极主动“上说下教”向人们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创造指应当创造出新的东西,这既反映了墨子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也表现了他的教育与学习的方法——重创造。此外,墨家还重视实践与量力的方法,墨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量力”方法的人。

墨家的思想具有自身的特色,其中也包含着不少合理主张,体现了理想主义、务实精神和主动精神。这就使得墨子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的、很有价值的遗产。

9

六、《大学》(名词解释)(重要)√ 《大学》是我国战国时期论述大学之道的重要文章,其中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 《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述,“明明德”、“亲民”、“止于善”被称为“三纲领”,

为了实现“三纲领”,《大学》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后世称为“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七、《中庸》(名词解释)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中庸之道,所谓中庸即为人处世即无过也无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中庸认为人性发展和完善有两条途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本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这就是自诚明谓之性,或者尊德性;二是通过向外部的求知,以达到人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或者道问学。

中庸还对学习过程进行了阐述, 把学习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行)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这一表述概括了知识获得过程的基本环节的顺序,是对从孔子到荀子学习过程的发展。

10

八、《学记》(既可以出名词解释,也可以出简答/论述)(重点)√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世界上最早的、最完整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由战国末期思孟学派所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主要包括关于教育作用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提出了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的原则。也提出了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总之,对教育学基本问题都有论述,同时对当时教学中存在的照本宣科、呆读死记、满堂灌、赶进度、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消化程度等现象进行了尖锐批评。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学记》把教育作用和目的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为俗”(兴办学校,推行教育,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好风俗)。

《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是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尽管说明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人的发展问题是服从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因此,教育与人的关系只是一个中介。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1)学制与学年

《学记》把大学教育的年限定为两段,共九年。七年为一段,完成后谓之“小成”;第九年毕为第二段,共一级,考试合格后谓之“大成”。

(2)视学与考试

天子会参加开学典礼,定期视察学宫,以表示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学习过程中,规定每隔一年考查一次,以表示这一阶段学业的完成。考查内容包括学习成绩和道德品行,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

3.教育、教学原则(注意与朱子读书法 相区别,不要背混了)√

可归纳为“预、时、逊、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教学相长”。 ①未发先豫(预):要求事先预计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防治措施。 ②及时施教:教育应当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况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 ③循序渐进:要求教师要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和逻辑结构来施教。

④学习观摩: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相互切磋研究,共同提高,既要专心学习,又能融入集体。 ⑤长善救失:教师应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倾向,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⑥启发诱导:教师引导学生,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督促勉励,但又不勉强、压抑;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把现成的结果直接给学生。

⑦藏息相辅:既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劳逸结合。

⑧教学相长: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他教导他人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正是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

5.教学方法:

①讲解法:举少量典型的例证而使道理明白易晓。

②问答法:教师的提问应该先易简、后难坚,循着问题的内在逻辑;而答问要有针对性地作答。 ③练习法:根据学习的内容来安排必要的学习,练习需要有规范,并且应逐步地进行。

11

九、补充相关知识点与真题,不超纲,提高题 1.《论语》(名词解释):10东北、13湖南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儒、墨教育的异同(简答) 15湖南简 教育对个人的作用

儒家:“性相近、习相远”,命定说,强调先天; 墨家:以染丝为例,素丝说,强调后天教育 培养人才的异同

(1)相同:都强调“德”。 (2)不同:

①教育对象---儒家:有教无类;墨家:兼爱,更接近民众,范围更广。 ②言与行---儒家:“讷于言而敏于行”;墨家:强力说教,辩护言谈 ③教育方法---儒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墨家:“虽不扣必鸣” ④创新---儒家:“述而不作”;墨家:“述作结合”,继承的同时创新

3.有观点认为春秋战国教育思想体现出平等精神,请依据实例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了解)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衰落,礼乐破坏,官学失去政权依托,是垄断的文化学术向下层扩散,出现“学术下移”现象。为私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打破了“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促进了各学派的形成,揭开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序幕,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中,有部分体现“平等精神”,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孟子的性善论的人性平等说、墨家的“兼爱”等思想。

(1)孔子思想中有关于平等思想的体现

孔子创办私学后,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意思是说,实施教育,不分等级、种类。可从两方面来理解这一观点:第一,播 学于平民。孔子不分贵贱、贫富、等级招收学生,他的学生中贫贱者占多数,这是“有教无类”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播学于四夷。孔子不分地域、种族招收学生,孔子不分国别和种族招收学生,这对于传播华夏族的先进文化,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2)孟子思想中有关于平等思想的体现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之所以高于禽兽,就因为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 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凡是人类都具有先天的德性,如同有口便能尝味、有耳便能听音、有目便能观色一样,有心便能识理义,人人平等,“尧舜与人同耳。”

(3)墨子思想中有关于平等思想的体现

墨子认为学习完全是靠自我主观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方能取得应得的成果。所以墨子主张凡教导人学习,教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对学者也要有一定的强制督促,教其不能受外界客观的干扰影响。提倡“兼爱”的思想。

综上所述,先秦的一些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中的确体现了某种平等的思想,然后,这种平等的思想是一种狭隘的平等的思想、是一种不彻底的平等的思想。 例如,孔子虽然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但是另一方面 又宣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认为下等民众 不 必受教育,或不能收同等的教育,因此,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真正的平等。

12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汉代文教政策√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1.中央官学:太学√

二、教育机构

1.《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三、董仲舒教育思想(汉)

2.教育作用 3.论道德教育

①内容:“三纲五常” ②原则、方法

2.专门学校:鸿都门学√ 3.地方官学:郡国学

2.兴太学以养士 3.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汉代文教政策(简答)

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鼓励儒学发展,对其他学说排斥,达到儒学统一思想的目的。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用严格的师法代替自由讲学,书本的知识在教学中占主要地位,长句古训代替了现实问题的探讨,这便是“独尊儒术”政策对教育的重大影响议。

2.兴太学以养士

实行设太学养士,这是落实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的重要步骤。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成立,以经学教育为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意义:①政府兴办太学,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整齐学术、促进儒学独尊的重要手段之一。②汉代太学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备规制的学校,利用学校教育来强化官方的意识始于汉代的太学。

3.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在汉武帝时期逐步确立了以察举为主的取士制度,是先经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选人任官的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才得补充。其实是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落实,成为科举制度的先导。察举最盛的孝廉科,就是选取具有儒家的“孝”、“廉”美德的人士;而明经科则是专取通晓一门儒经的学者。以儒术取士,不仅为“独尊儒术”的推行和落实提供了保证,而且对士子进德修业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

汉武帝的先后实行的具体措施有:立五经博士、开设太学、察举制的完全确立。

二、教育机构

1. 中央官学:太学(名词解释)

13

汉武帝设太学养士,这是落实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的重要步骤。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成立,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朝廷掌握教育大权,利用教育这一有利手段控制学术的发展方向,这是地主阶级在统治策略上走向成熟的表现。到东汉时,太学极盛一时。太学以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为目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所有完备规制、史实详尽可考的学校,自创立清末,历代的最高学府多被称为太学,影响深远。

2.专门学校:鸿都门学(重点)

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鸿都门学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产物,即宦官派为了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而与士族势力为主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但在教育上具有独特意义,首先,它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的一大变革促进学校多样化;其次,它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3.地方官学:郡国学(名词解释)

郡国学又称郡国学校,就是两汉设立的地方官学。始创于汉景帝时期的“文翁兴学”蜀郡太守文翁送地方官吏到京师学习进修,后回蜀郡为官或者为教,在地方设立学校,培养地方官吏。促进了蜀郡的经济发展。汉武帝对文翁兴学极为赞赏,下令各郡国普遍设立学校。东汉时郡国学盛极一时。

两汉郡国学的办学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培养本郡官吏,同时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第二,通过学校定期举行“乡饮酒”、“乡射”等传统行礼活动,向社会普遍推行道德教化。

三、董仲舒教育思想(简答) 1.三大文教政策(即汉代文教政策) (1)独尊儒术;(2)兴太学;(3)重察举 2.教育作用(简答)

(1)对个人:①性非教化不成;②提出“性三品说”

(2)对社会:教育是治国的根本:①培养统治人才;②进行社会教化。 3.论道德教育(简答)

在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是其核心,因为它是董仲舒德治政治思想在教育上的自然延伸,是成就理想人格的必由之路。

(1)德育的作用:德教是立政之本,董仲舒虽主张教化与刑罚并重,但强调道德教化为本为主,以教化作为实现仁政德治手段也是儒家思想的传统。刑罚为末为辅。

(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三纲五常”是董仲舒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先秦儒家曾经提出“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董仲舒又突出强调君臣、父子、夫妇这三种关系,就是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自董仲舒确立后,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3)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①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体现封建国家利益原则的道义追求应高于个人利益的追求。

②“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仁爱;义,严格。情调情感与认知的统一)这实际上是对儒家强调主体道德自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③“必仁且智”:道德教育必须做到仁与智的统一,他突出强调道德修养中情感与认知的统一。 ④“强勉行道”:努力地进行道德修养,德性就能日益显著,取得良好的成效,强调品行的积累。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14

一、魏晋南北朝官学的改革:国子学、四馆、总明观

二、隋唐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1.考试程序、科目与方法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四、颜之推

五、韩愈(唐):论师道√、性三品

一、魏晋南北朝官学改革:

国子学

西晋晋武帝创立国子学,旨在培养贵族子弟。国子学与太学传授内容相同,官品第五以上的弟子方能入学。另设一所传授相同内容的中央官学,是西晋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国子学的创立是为了满足士族阶级享受教育特权的愿望,严格士庶之别,也标志着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化更明显。国子学的创办,使传统教育体制有单一格局发展成为太学和国子学并行的双轨制,使传统教育走向多元化格局。

四馆

东晋末年的战乱,使官学荒废。到了南朝宋文帝当政时期,在当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官学教育也出现了暂时的繁荣。宋文帝开设了以儒学为主的儒学馆;开设玄学馆,研究老庄学说;此外还开设了史学馆和文学馆,四馆并列,各就其业招收学生进行教学、研究。四馆的建立打破了自汉代以来经学教育独霸官学的局面,是玄学、史学、文学与儒学并列,这是学制上的一大改革,也反映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变化。

总明观

南朝宋明帝时期,设立总明观(亦称东观),设儒、道、文、史四科。总明观并不是纯粹的教学机构,而是藏书、研究和教学三位一体的机关,而且教学任务实际上已退居次要地位。在四科上以机构较为完备的总明观作为总的领导机构,则比南朝文帝时期四馆,在管理上更完善,也使原四个单科性质的大学发展成为多科性大学中实行分科教学的制度,对隋唐的专科学校及分科教学制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表明“儒学独尊”逐渐被“儒释道”并行的局面所代替,同时科技的传授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取得一定地位。

二、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论述)15福建论 题库P106 (一)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 (了解)

三、科举制 2.科举制与学校的关系√ 3.科举制的影响√

1.士大夫教育思想(魏晋南北朝) 2.家庭教育原则√(即颜氏家训)

15

在儒学德治思想的主导下,隋唐在开国之初都曾实行崇儒兴学的政策,作为推行教化的根本;又兼利用佛教和道教,作为控制民众思想的工具;积极发展科举,作为选拔人才、改进吏治的重要途径;提倡民间办学,听任私学发展,以补充官学。

(二)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 (了解)

隋文帝时期,为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领导,在中央设置国子寺,隶属于太常寺,内设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国子寺及国子祭酒的设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和官员,标志着我国封建教育已经发展到了成为独立部门的时代。

(三)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 (了解)

隋朝的中央官学有五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唐朝中央官学的主干是国子监领导下的六学一馆。六学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和律学,一馆是指广文馆。

(四)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了解)

唐代官学教育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以下六项。

(1)入学制度。唐代中央官学实行等级人学制度,凡申请人国子监的学生,对年龄有一定限制。 (2)学礼制度。定期性的礼仪活动使学生受到崇儒尊师、登科从政的教育,受到一定的思想熏陶。 (3)教学制度。各种类型的学校教学内容具有具体性和专业性,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以学习唐律令为专业,都规定了各门课程的修业时限。

(4)考核制度。主要有旬试、月试、季试、岁试和毕业试。

(5)督责与惩戒制度。国子监主簿负责执行学规,督促学生勤学,保证国子监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6)休假制度。常规的休假有旬假、田假和授衣假,反映了农业社会的人性关怀。 (五)私学的发展 (了解)

隋唐时期私学蓬勃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有三:一是社会民众的需要;二是政府的倡导;三是隋唐经济的发展。私学依其教学程度有初级和高级之分。另外,书院产生于唐,发展于五代,而繁荣和完善于宋代。唐代书院主要由民间私家设立,既有藏书,又有教学活动,学习内容适合科举考试的需要,不同于以前以单科学习为主的私学,形成知识面较广的新型教育机构。

(六)隋唐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简答)

1.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管理,地方官学由州县长官负责管理。而专科学校则归对口的行政部门管理,以利于专业教育的实施。

2.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完备,可依法制对学校教学进行管理。 3.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4.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5.重视医学教育。 6.学校类型的多样化。 7.学校的分布面较广。

8.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学生能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科举制(名词解释)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发展于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采用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是以考试为主,荐举为辅。科举制是隋朝的一大创举,经唐、宋、明、清各朝代的发展更加完备,清末1905年废除,共存在1300年,对封建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科举制产生前期,刺激学校教育的发展,为封建国家选拔有才能的人当官,使整个社会形成热爱学习的风气。但宋朝以后,各朝各代重视科举而忽略兴学,导致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的弊端显露出来,各种消极作用日趋明显。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对我国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存在有一定合理性。

三、科举制(简答/论述,以2、3为重点) 1.考试程序、科目与方法

16

(1)程序:①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②科举考试的程序是乡试—省试—吏部试

(2)科目:①唐代科举分文科举和武科举两大类。②考试科目分两类,即每年定期举行的常科和皇帝根据特殊需要下诏举行的制科。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另外有武科,选拔军事人才。③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为重,尤重进士。④明经科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逐渐形成帖经(填空)、经义、时务策三场考试;进士科考试也逐渐形成帖经、杂文(诗赋)、时务策三场,对人的要求更为全面,由此形成为后代沿用的三场考试制度。

(3)方法: 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①帖经:类似今天的填空题;②墨义:类似今天的简答题,它一般有两种形式,如果考生用笔来回答,就称之为“墨义”;若以口来回答,就称为“口试”;③策问:论述题;

2.隋唐科举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非常重要)

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在科举制度产生以前,选士制度与育士制度基本上是脱节的,科举制的产生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相互促进:科举制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学校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前提,科举又是学生做官的必经之路。科举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也促进了科举制的发展,培养人才来参加科举选拔。

相互制约:科举制与学校教育也相互制约彼此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科举取士的标准和方法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学校教育是科举制的基础,科举制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指挥棒。

当统治者偏重科举时,并用科举制来操纵学校教育发展,就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需要说明的是,决定封建学校教育发展的终极因素,是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而科举制只是一个辅助因素,并非科举制的产生导致学校教育衰落。相反,如果统治阶级将二者并重,则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巩固封建统治。

3.科举制的影响(非常重要)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选士制度,在历史上存在1300多年,对我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其存在有一定合理性。积极作用在于:

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第一,中央政府掌握选士大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第二,官吏经考试选拔,提高官吏文化修养,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第三,士子通过科举获得参政机会,扩大统治基础;第四,利用科举制统一思想,笼络人心,缓解阶级矛盾,维护国家稳定与发展。

②使选士和育士紧密结合。第一,促使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第二,促进人们思想统一于儒学,结束思想混乱的局面;第三刺激学校教育发展,利于教育普及;第四,种类繁多的考试科目扭转人们重文轻武、重经学轻科学的现象。

③使选拔人才更为客观公正。第一,重视人的知识才能,而非门第;第二,考核策问与诗赋利于检测人的能力;第三,我国文官考试制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的。

消极作用:从整个发展历程看,科举从隋唐到宋朝,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趋明显,最终被社会所淘汰。

①国家只重选科取士,而忽落了学校教育,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沦为科举的附庸。

②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第一,评分时主观随意因素会影响评分的客观性;第二,考官受贿和考试作弊现象严重;第三,诱骗知识分子为功名利禄而学习,大部分考生将终生时间浪费在科场上。

③科举制束缚思想,败坏学风。第一,导致学校形成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第二,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重权威轻创新、重经书轻科学、重书本轻实践、重记忆轻思考,有了独立性弱、依赖性强的性格特征;第三,形成功利色彩的畸形读书观、学习观。

四、颜之推

1.士大夫教育思想(简答)

17

颜之推对南北朝时期士族地主教育的没落深为忧虑,如何改良已经衰微的士大夫教育,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全部内涵。他的教育思想以如何加强士大夫的教育为中心。

①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首先他认为人性分为三品,性的品级与教育直接相关这是他强调士大夫受教育的理论依据;其次,认为受教育是士大夫保持其社会地位的途径,强调了士大夫受特殊教育的必要性;再次,他从利的角度,从知识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等方面论述了知识教育的重要性。

②教育目标在于培养治国人才:抓好士大夫教育,培养对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人才;各种专门的人才的培养,要依靠各种专才的教育,使各人专精一职才能实现。

③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德方面,他认为树立仁义的信念是德育的重要任务,而实践仁义则是德育的最终目标;在艺方面,颜之推主张以广博知识为教育内容,以读书为主要教育途径。

2.家庭教育原则(简答)(如:简答:颜氏家训是什么?) 题库P102-103 ①尽量早教;②严慈结合;③均爱原则;④注重语言、道德、环境教育。

五、韩愈:

1.“性三品说”及教育作用(名词解释,简答)

(1)性三品:第一、他提出性与情的问题,认为人有性有情,性是先天具有的,情是后天习染的,性和情二者之间完全 相应。 第二、性和情皆分三品,性有五德,情有七情。上品之性为善性;中品之性可善可恶、尚未定型;下品之 性为恶性。 第三、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可移。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只能以刑罚制之,而三品之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是“不移”的。

(2)教育的作用:从性三品说出发,韩愈认为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气质太坏,只能以刑罚制之。 因此,对于不同的人性,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尽一致的。上品之人,教育能使其先天具有的仁义善性得到 发扬光大。可善可恶的中品之人,教育对这部分人的人性改造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品之人,他们天生是顺 情而行的,教育对他们人性的变化起不了作用。 韩愈还提出,由于人天生包含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应把这种道德发扬开了,儒家经典是最好的 教育内容。

评价:韩愈一方面肯定了教育在促进人性变化中的极积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人性三品不可变,教育只能在品味内发挥作用,这种人性论不但为封建制度的等级性做了合理的论证,而且也为决大多数的人接受封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2.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了解,未考过)

首先,他重视人才的培养,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 同时,重视人才的选拔,要求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根据自身参加科举的体会,韩愈抨击了科举选士的弊端,指出依靠科举不仅难以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反而 会埋没治国兴邦的大才。他以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为喻,希望统治者能够以特别的方法发现人才、礼遇人 才,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3.论师道(简答) 题库P103.106几个版本的说法,自己看

韩愈教育思想中最突出的一点在于他作的《师说》,这是是一篇专门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系统阐述了他的教师观,提倡社会要尊师重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①教师的作用与地位: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韩愈主张不管其门第、出身、相貌等如何,只要学有所成,合乎儒道,就可以为人师表。“圣人无常师”,主张广泛的向他人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传授儒家仁义之道,讲授儒家六艺经传和古文,解答学生疑惑。传道是首要任务,授业和解惑是过程与手段 。

③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认为师生可以相互为师,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是我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他既肯定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的主导作用,又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既要求学生虚心向教师学习,又鼓励学生敢于超过教师;看到了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之间的统一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启发意义。

第五章 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8

一、苏湖教法

1.苏湖教法√ 2.监生历事制度√

二、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

书院产生原因 三、书院

南宋:《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

明代: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 书院特点√ 清代: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

第五章 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四、私塾、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四书章句集注》

五、朱熹(南宋)

教育作用:“存天理、灭人欲”√ 论“大学”与“小学”教育√ “朱子读书法” √ 教育作用:“致良知”√

六、王守仁(南宋)

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论教学 论儿童教育

七、补充内容(超纲,真题有考过,时间紧张可以不看):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苏湖教法(重点) (一)苏湖教法

苏湖教法指“分斋教学”,是宋代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在“庆历兴学”时被用于太学的教学。胡瑗在主持苏湖州学期间,一反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声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明体达用”,其内容是在学校内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实行“分斋教学”制度。在胡瑗的“苏湖教法”中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和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胡瑗创立的分斋教学制度,在中国教学制度发展史上第一次按照实际需要,在同一学校中实行分科教学。实用学科正式纳入官学教学体系,取得与儒家经学同等的地位。治事斋学生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开主修与副修制度的先声。

(二)监生历事制度(名词解释):

“监生历事”又称“历练政事”或“实习历事”,是明朝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历事指到监外历练政事,规定国子监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要被分拨于在京各衙门,历练事物,锻炼和考查政务才能。有时监生也到县州历练政事,清理粮田或兴修水利,历事后进行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选,可授予官职;中等再令历练;下等送回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是中国古代大学里最早的教学实习制度,使学校培养人才与业务部门实用人才直接挂钩,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提高人才素质。

二、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重要)

19

(一)北宋三次兴学(简答)

为了振兴官学,改革科举,北宋曾有“三次兴学”之举。这是宋代“兴文教”政策最直接、最重要的体现。

①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庆历兴学”。

主要内容有:第一,令州县立学,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第二,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和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第三,振兴太学,将胡媛的“苏湖教学法”引进太学,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体现了对当时教育空疏、流于形式的批判。

②第二次兴学,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熙宁兴学”。

主要内容有: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第二,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第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③第三次兴学,是蔡京在宋徽宗宗宁年间主持的“崇宁兴学”。

主要内容有:①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至此,形成了遍布全国州县的学校网络,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在分布的范围上,都远远地 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兴学;第二,建立县、州、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第三,扩建太学,营建太学之“外学”,作为太学的外舍;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三次兴学虽然都因为守旧派的阻挠而中断,但总体上讲,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三舍法”(名词解释)(重要)

“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在“熙宁兴学”时期创立的一种学校管理制度,是对太学的一种改革 具体内容是:将太学生员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相当于预科生或旁听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上舍生考到上舍上等可立即授官;考到上舍中等免解试和省试,可直接参加殿试;考到上舍下等免解试,直接参加中央省试。

历史意义:①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来的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②对学生的考查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③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提高了太学的地位;④三舍法是对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的一项创新,不仅对宋朝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积分法

“积分法”是元朝国子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通过积累计算学生全学年学业成绩来升级的方法。它始于宋朝太学,至元朝国子学趋于完善,明清继承和发展了该方法。其基本方法是每月考试一次,依据成绩来积分,积到一定分数可升级,不及格者继续学习,成绩优异者,只要达到计分标准,就也可以不受学习年限的制约。由于积分法汇总学生的平时成绩,具有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作用。

六等黜陟法

清朝实施的一种地方官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即六等黜陟法。学生考试成绩被分为六等:一等补稟膳生,二等补增广生,三等无奖无罚,四等罚责,五等降级,六等除名。对学生进行动态管理,其等级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学业成绩来升降,其等级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该制度在明朝“六等试诸生优劣”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来,是清朝在地方官学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创新。

社学

创办于元朝,是设在农村地区,利用农闲空隙时间,以8岁至15岁的农家子弟为对象的初等教育形式,并带有某种强制性。明代继承和发展了社学,社学制度更趋完善,普遍设立,成为对民间儿童进行初步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清代各省的州县都设立社学,普及面更广。社学对于发展农村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具有一定意义。这是元朝在教育组织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三、书院

20

第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不重要,简单背背)

1.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

2.“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①教育方针√ ②教育宗旨 ③校训

3.抗大

④学风/教学原则 ⑤课程 ⑥教学方法

4.陕北公学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第 十 一 章

1.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名词解释)

1934年,毛泽东明确的表述了苏区教育的根本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大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的劳苦群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2.“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即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名词解释) 毛泽东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既是文化的方针也是教育的方针。

所谓“民族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带有民族特性的教育;所谓“科学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统一;所谓“大众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的,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教育,因而又是民主的。

3.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名词解释)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直接领导和关心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所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是抗日根据地干部学校的典型。前身是红军大学,抗战胜利后,总校干部赴东北组建东北军政大学。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抗大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学风/教学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

4.陕北公学(名词解释)

陕北公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培养干部的学校。1937年成立于延安。任务是对于知识青年给予“对抗战必要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训练,主要是培养行政干部、民运干部和文化工作干部,学习期限为二至三个月,校长是成仿吾。陕北公学的课程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科目有社会科学概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民众工作、游击战与军事常识、时事演讲等。1941年与女大等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陕北公学从1937年到1941年四年之中培养了一万多名干部分赴华北、华南、华东各抗日前线。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简答)

共产党在战争年代造就了数量巨大的干部,普及了群众教育和少年教育,创建了一定数量的正规高等教育,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成为时代的奇迹。根据地教育的成功经验,也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笔宝贵的遗产。

①教育为政治服务,坚持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社会政治活动紧密联系; ③多种形式的办学途径,依靠群众办学

④新型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包括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三部分。

36

第十二章 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非常重要)

一、杨贤江

1.论教育本质(《新教育大纲》)√ 2.“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二、黄炎培:职业教育√

第十二章

三、晏阳初:乡村平民教育√

四、梁漱溟:乡村教育建设

五、陈鹤琴:活教育√

六、陶行知:生活教育√ 小先生制√

一、杨贤江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撰有《教育史ABC》和《新教育大纲》。 (一)论教育本质(《新教育大纲》)(名词解释)

1930年,杨贤江撰写了中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新教育大纲》。 在《新教育大纲》中,关于教育本质有三个重点说明:第一,教育起源于实际生活需要;第二,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第三,教育由经济政治决定。

(二)“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名词解释/简答)

全人生指导是指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既要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又要对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正确的指点和疏导,使之德、智、体诸方面都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以适应社会的改进。指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的核心。主张青年要干预政治,投身革命。强调青年必须学习,学习是青年的权利与义务。

“全人生指导”最重要的原则是提倡自动自律,培养青年的主动精神,让青年做自己的主人,教育者只 能居于指导地位,不应包办和强制。完满的青年生活主要包括:健康生活、劳动生活、公民生活和文化生活。具有正确生活态度的青年所应有的特征是:活动性、多趣性、奋斗型、认真性。

青年教育的宗旨是:要有强健的体魄和昂扬的精神,要有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要有服务人群的理想和才干,要有丰富的风尚和良好的习惯。

二、黄炎培:职业教育(名词解释/简答)

1.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职业教育的理论价值在于 ①谋个性之发展;②为个人谋生之准备;③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④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2.职业教育的目的: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3.职业教育的方针:包括职业教育社会化和职业教育科学化两个方面。职业教育社会化的内涵包括办学宗旨社会化、培养目标社会化、办学组织社会化、办学方式社会化。在1926年,黄炎培将其概括为“大职业教育主义”;职业教育科学化就是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

4.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①手脑并用;②做学合一;③理论与实际并行;④知识与技能并重。 5.职业道德教育:敬业乐群。

1.“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2.“化农民”与“农民化”

37

三、晏阳初:乡村平民教育(名词解释/简答) (一)“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开始了自己的乡村教育实验,将中国落后的根源归结为“愚、贫、弱、私”,提出了“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

1.“四大教育”:推行“四大教育”要依靠“三大方式”。用“四大教育”以造“新民”。 ①生计教育以治贫,培养生产力;②文艺教育以治愚,培养知识力;③卫生教育以治弱,培养强健力;④公民教育以治私,培养团结力(根本)。

2.“三大方式”:

①学校式教育,主要以青少年为对象,包括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和生计巡回学校。 ②社会式教育,主要以一般群众为对象,如读书会、演讲比赛、办农业展览等形式。 ③家庭式教育,如家庭成员间开展的公民道德、卫生习惯、儿童保护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 (二)“化农民”与“农民化”

“化农民”与“农民化”是晏阳初进行乡村建设试验的目标和途径。晏阳初认为中国的基本在农村,最广大的人口是农民,改造中国就要从改造农村开始,提出“农民科学化,科学简单化”的平民教育目标。并认为欲“化农民”,需先“农民化”。所谓“农民化”,指知识分子与村民一起劳动和生活,深切了解农民生活的一切,懂得他们的需求。所谓“化农民”指实实在在进行乡村改造,教化农民。

四、梁漱溟:乡村教育建设(非重点,名词解释)

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 ①乡村建设的本质是中国文化的改造问题;②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必须统和。乡村教育的实施教育形式:①学校式教育:针对成年农民;②社会式教育:包括社会改良运动与社会建设事业。

五、陈鹤琴:活教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活教育思想,由活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和教学论构成。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一个人,要热爱人类,热爱真理。做一个中国人,要爱自己的国家和同胞,团结国民,为国家兴旺努力。对于“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则赋予了它五方面的要求:第一,要具备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有服务精神。活教育的目的论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现代中国人,表达了陈鹤琴对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变革的追求。

2.“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反对传统的将书本看作唯一的教育资料的做法,明确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所谓“活教材”就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但他并非绝对强调经验,决然否决书本。活教育课程追求完整的儿童生活,教学组织形式打破惯常的学科中心体系,采取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和生活特点的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体系——“五指活动”。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文学活动和儿童艺术活动。

3.“活教育”的教学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活教育”的出发点,他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其鲜明的特点是:第一,强调以“做”为基础,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第二,儿童的“做”带有盲目性,需要教师积极正确的领导。

陈鹤琴还归纳出“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即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批评研讨。 活教育思想是一种有吸收、有改造、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吸取杜威实用主义思想,也考虑中国时代背景和国情,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38

六、陶行知:生活教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非常重要)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曾赴美留学,就学于杜威,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回国后针对中国的现实,他提出“生活教育”理论,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

(1)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1生活教育理论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从效力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实际上,生活教育理论就包含三个意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①生活即教育,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第一,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主张人们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在生活的矛盾和斗争中向前、向上;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进行,其方法和内容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第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都由生活决定教育。

②社会即学校,这是生活即教育的具体化。第一,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因为到处是生活,所以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就像一个教育的场所;第二,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也就是说,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是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与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使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

③“教学做合一”,这是生活,也就是教育法。第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针对传统教育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割裂,造成“田呆子、书呆子”,长不出科学的种子;第二,因为“行是知之始”,行是知识的重要来源,教育必须从行动开始,以创造完成。第三,要求“有教先学”和“有教有学”,教人者先教自己,有学到知识就要去教别人;第四,该理念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即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

这就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归纳起来,是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教育。 (2)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首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以生活为中心、为基础,以生活和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基本矛盾展开的。这种教育要培养的是一种实际动手能力强、自觉追求真理、喜欢探索的人。生活教育提醒我们将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

其次,生活教育论中强调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做”为中介,达到教与学合一,师与生合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活动的展开而发生转换,这种师生观念、教学观念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再次,生活教育论还提示我们,生活中随处存在可以学习的东西,要扩宽我们的课程资源,教科书不应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不能只会死读课本上的知识,而不问询生活中学习的机会。

最后,生活教育还启发我们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活动空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与活动的主人,探索个性的学习的方法。

虽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特定时代提出来的,有一定的时代局限,发展也不是很完善,但是以上诸点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针对当今应试教育的局面,重温生活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小先生制(名词解释):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受学生的启发而提出的方法,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缺乏、经费匮乏,女子教育困难等问题提出的。陶行知看来儿童是中国实现普及教育的重要力量。他提出“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体现了这一认识。主要是利用上学的儿童、小学生来教不识字的儿童、成年人甚至老年人。陶行知把这种识字、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儿童或小学生称为“小先生”,故称“小先生制”。

39

八、补充内容(不超纲,有的大学考试深度加大,会出相互比较题,注意一下) 1、论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并比较他们的异同。

【Ⅰ】“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理论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它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Ⅱ】“教育即生活”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才是值得向往的?教育怎样为 创造美好生活尽力?教育又怎样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足与弊端?尤其是,教育本身怎样才能成为美好生活 的典范?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即学校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形式。首先,学校生活应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使学生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得到乐趣;其次,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变革而我行我素。杜威坚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认为社会的改造要依靠教育的改造,教育改造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要给社会生活的变革以充分的和明显的影响。杜威的希望是通过教育改造社会生活,使之更完善、更美好。

【Ⅲ】大师教育两者相同点:

(1)承认教育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反对将教育与生活分离;

(2)认为生活含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承认教育对改造生活的重要作用。 大师教育不同点: (1)定位不同。前者认为教育应该以生活为核心,后者认为教育也是生活的一个过程,学校是生活的一种形式,生活包含教育。

(2)前者强调了生活的重要性,对系统教育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后者更强调两者的契合。 (3)后者更注重把教育本身作为一种美好的生活。

2.叙述晏阳初和梁漱溟所提出的乡村教育方案,并比较他们乡村教育理论的异同? (1)二者的乡村教育方案:

晏阳初提出“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 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三大方式”:学校式教育,以青少年为对象设置初 级、高级平民学校和生计巡回学校;社会式教育,以一般群众和农民团体为对象开展读书、演讲等活动: 家庭式教育,以家庭中各成员为对象的生活、生产常识教育。 粱漱溟提出建立行政系统与教育机构合一的乡农学校。学校由学众、教员、学董、学长组成:学校按自然 村落和行政级别分村学与乡学两级,实行“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将学校式教育与社会式教育 合一;学校课程分两类,其一为以知识教育和“精神讲话”为内容的共有课程,其二为各校根据自身生活 环境而设的个别课程。

(2)二者的异同

晏阳初与粱漱溟均注重乡村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并将教育与乡村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结合起来 共同建设,在方式上均注意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

a,对中国问题的认识不同: 晏阳初对中国农村问题的分析更多地是对中国“社会病”具体表象的归结: 粱漱溟着力从中国文化寻找中国乡村问题的病因。 b,乡村教育的理论和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同: 晏阳初更注重乡村具体问题的解决,并引进现代民主意识和西方社会治理模式; 粱漱溟则主要借鉴中国古代乡约制度并加以改造,更注重弘扬传统道德。

40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自唐末以后的一种重要的高级私学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南宋时期,白鹿洞书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制定标志着书院发展逐渐制度化。各朝各代都有典型的书院,如明代东林书院、清代诂精经舍和学海堂等。书院最大的特点是自由。

(一)书院产生原因(简答)

①官学衰落,士人失学。这是书院产生的直接原因 ; ②我国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 ③受佛教禅林的影响; ④印刷术的发展。 书院产生的历史意义

书院的产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书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二)《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名词解释/简答)

南宋朱熹复修白鹿洞书院,再次办学,把白鹿洞书院又发展起来,朱熹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作为书院的学规和教育宗旨,明确了教育目的,阐明了教育过程,提出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并且作为实际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准绳,把世界观和政治要求、教育方向以及学习修养的途径结合起来。其内容是:

①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教育目的; ②以“博学之,审问 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治学顺序; ③以“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 ④以“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

⑤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

《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这些思想都在儒家典籍中出现,朱熹把这些思想汇集起来,用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比较完善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成为后世学规的范本和办学准则,使书院逐步走向制度化的发展轨道。《白鹿洞书院揭示》集中体现来了书院精神,对当时及以后的书院教育。甚至官学教育都产生重大影响,其贡献不可低估。

(三)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名词解释/简答)

东林书院是明代中期顾宪成顾允成复创,是影响最大的书院。以讲学干涉政治、针砭时弊为职责。是教育、学术交流的场所,又是制造舆论的中心,不是政府意志的传声筒,是当时初步民主或启蒙思想萌芽的温床。

东林书院的讲会制度是明朝讲会制度中的典范,其特点为:①推崇程朱理学,反对陆王心学;②讽议朝廷,裁量任务;③容纳各种实学。

总的来说,东林书院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即将学术与政治结合和实施定期举行学术会讲。 (四)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名词解释/简答)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是清朝后期阮元所创办的两所书院。两所学院的特点:①都坚持“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的办学目的;专志于学术研究,而不事科举。②对教师各用其长,对学生因材施教。③强调教学和研究相结合,刊刻师生研究成果。

(五)书院的办学特色(简答)(重点)

21

书院具有以下教育特点:

①书院精神:自由讲学是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推动教育和学术的发展。

②书院功能:书院重视藏书,重视培养人才,要求学生读儒家经典,强调道德和学问并进。 ③书院组织:有私办、公办和私办公助等多种形式,书院的主持者叫“山长”或“洞主”,也是主讲者,即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一概负责,不另设管理人员和机构。

④书院的教学:讲学活动是书院的主要内容,这是作为教育机构的主要标志。首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其次,教学形式多样,有学生自学、教师讲授、师生质疑问难、学友相互切磋等;再次,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允许不同书院、不同学派的师生互相讲学、互相听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最后,一些书院的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亲实践,采用问难论辩式,启发思想,重视学生兴趣等。

⑤学生学习:书院强调学生读书自学,重视对学生自修的指导。

⑥书院制度: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得以确立,在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育顺序等方面用学规的形式加以阐明,最著名的是《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成为书院教学的总方针。此外在经费制度、管理方面各有规定,说明南宋后书院已经制度化。

⑦师生关系:中国教育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在书院中尤为突出。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感情深厚。 ⑧书院发展倾向:自南宋起书院已经出现官学化的倾向,到了明清,政府加强对书院的控制,官学化日益严重,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四、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简答)(了解)题库P111.116 (一)宋元时期蒙学教材的种类:

第一类,识字教学类: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第二类,伦理道德类:如朱熹的《小学》、《童蒙须知》等,主要传授伦理道德知识以及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准则;

第三类,历史教材类:如宋王玲作《十七史蒙求》,既传授历史知识,又进行了思想教育; 第四类,诗歌类:如《千家诗》《唐诗三百首》,主要进行文辞和美感教育; 第五类,名物制度与自然常识类:如宋方逢辰的《名物蒙术》等。 (二)蒙学教材的特点: 1.符合初步识字阶段的要求;

2.教材编写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 3.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用字押韵;

4.在进行识字教育的同时进行一定的知识、道德教育。 五、朱熹

22

1.“存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简答)题库P114

①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一看法,即以道德伦理纲常去克除私欲为教育的最终追求。 ②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种因素构成的。“理”是精神性的范畴,是创造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 的。“气”是物质性的范畴,是构成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清明至善者为“天理”,浑浊不善者为“人欲”,这就要通过教育将“气”与“不善”排除干净,这个过程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③就一般人的内心而言,都有“人心”和“道心”两种成分。“道心”体现天理,“人心”体现人欲,道心是被包含在人心里面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存天理、灭人欲”,使“人心”服从“道心”。这个过程就是“明人伦”的过程。

2.论“大学”与“小学”(简答/论述)题库P118

(1)朱熹根据人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将学校教育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并看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2)小学阶段(8-15岁):①主要是“学其事”,如“事君、事父、事兄等”,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去做。“知其当然”。②小学的学习内容是伦理道德规范的训练和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③小学的教育方法要尽可能具体明确,教法要尽量生动。④朱熹特别重视小学教育,认为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上分析了小学教育的必要性。

(3)大学阶段(15岁以后):①在“学其事”的基础上“究其理”,知其所以然。②朱熹认为大学主要 是以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其任务就是小学学习的知识技能为基础去推测未知的事物,培养学生分析任务和解决任务的能力,即“读书穷理”。③学习方法主要靠自觉。④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和《五经》。⑤小学是打基础阶段,大学是扩充、深化与完成阶段。

(4)朱熹小学、大学的主张,是封建伦理之教,以培养君子、圣贤为目的。

3.“朱子读书法”(简答)(非常重要)

朱熹酷爱读书,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成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内容如下:

(1)循序渐进:朱熹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循序渐进的含义:首先,读书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不能颠倒;其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量力而行,安排读书计划;最后,强调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不可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读书必须反复阅读,不仅要能够背熟,而且对书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熟读是精思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必须深刻理解文章的精义及其思想真谛。

(3)虚心涵泳:读书必须以虚心的态度去体会圣贤的用心和寓意,来不得半点主观的臆测或者随意发挥。

(4)切己体察:读书不仅要获得知识、寻求义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自身修养的提高上,这是儒家所倡导的“求诸己”讲究自律的思想体现。

(5)着紧用力: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要努力,一旦进入学习阶段,就绝不能放松,要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

(6)居敬持志:读书的关键还在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敬”就是端正态度,兢兢业业地去做,可以说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读书也不例外。“持志”即有坚定的志向。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 六、王守仁

23

1.教育作用:“致良知”(名词解释)

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理”存在于“心”中,“心即理也”;“良知”即是天理。“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也是伦理道德观念。“良知”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良知”不会泯灭。然而,“良知”在与外物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 知”的昏蔽。“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

2.教育目的:明人伦(道德教育居于核心地位)

3.“随人分限所及”教育原则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认为儿童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精力、身体、智力等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之中,并且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教学必须考虑到这个特点,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就对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他把这种量力施教的思想,概括为“随人分限所及”。

“随人分限所及”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要因材施教,施教的分量内容以及方法都要因人而异,起到“益精其能”的效果;第二,对于每个人而言要循序渐进,教学的分量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基础,在“分限”内恰到好处地施教。

可见这一原则承认人的差异,承认教育的作用,把教育和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

4.论儿童教育(简答/论述)

(1)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①王守仁对当时束缚儿童、摧残儿童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抨击。②他认为当时的儿童教育,只注重读书考试,对儿童一味要求约束而不知正面引导,期望其聪明却不知用善法来培养。

(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①儿童的性情总是爱好嬉游,厌恶约束,因此强调一定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学习的积极,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②以诱导、启发,来代替“督”、“责”等传统手段。

(3)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要“随人分限所及”。所谓分限,是指儿童的认识水平和限度。学习必须循序渐进,负担一定不要过重。

(4)教学活动的多样化:①针对儿童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王守仁主张教学应该力求生动、多 样化;②要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③王守仁还制定了一个日课表,将每天的功课按考德—诵书背书—习礼或课仿—诵书讲书—歌诗的次序安排;④这样的教学安排可谓动静交替,使儿童不至于感到过于单调和疲劳,有助于保持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七、补充(超纲,时间紧可以不看) 1.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简答) ①立志:志是心所向,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②居敬:专心致志,谨慎认真;从两方面努力:“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③存养:存心养性;用“存养”的功夫发扬善性、发明本心。 ④省察: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 ⑤力行:强调身体力行,反对言行脱节。

第六章 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24

一、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与学校的作用

第六章

二、颜元:学校改革思想

(1)培养目标:实才实德

(2)教育内容:“实学”与“六斋”(简答)(分斋教学)

(3)教学方法:习行(名词解释)

一、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与学校的作用(名词解释)

①学校集讲学与议政与一体,既是培养人才、传递学术文化的机构,又是监督政府、议论政事利弊的场 所。②学校不仅应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③反对天子的“自为非是”,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④这是黄宗羲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独特贡献,闪烁着民主思想的光辉,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对封建教育起了启蒙作用。

二、颜元:学校改革思想

(1)培养目标:实才实德(名词解释)

①颜元十分重视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把人才视为是治国安民的根本。 ②颜元不仅重视人才, 而且进一步指出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培养。 ③颜元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主张学校应该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即品德高尚,有真才实的经世致用人才。(培养的人才一是“经世”人才,二是“百职”人才,即有利于改造社会和建设社会的实用人才)

(2)教育内容:“实学”与“六斋”(简答)(分斋教学) ①实学包括 六府:金、木、水、火、土、谷 三事:正德、利用、厚生 三物:六德、六行、六艺

②设“六斋”:文事斎,武备斋,经史斋,艺能斋,理学斋,帖括斋

(3)教学方法:习行(名词解释)

①“习行”的教学方法即在实践行动中练习、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提倡“学用结合”和“讲练结合”。②“习行”的教学方法符合学习规律,有利于人的道德修养和身体健康,同时也促使社会和国家充满活 力。③颜元强调“习行”,并非排斥通过读和讲学习书本知识,而是主张读书、讲说必须与习行相结合。④颜元说的“习行”,虽然忽视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但他强调接触实际,重视练习,是教学法理论和实践的一次重大革新,具有进步意义。

第七章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25

一、洋务学堂的兴办、类别与特点√ 二、京师同文馆√

第七章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三、福建船政学堂√ 四、幼童留美√

五、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六、洋务运动的特点√

一、洋务学堂的兴办、类别与特点(简答) (一)兴办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出于“自强”目的,中国进行了近代第一次社会和政治改革,即洋务运动,基本内容是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自强”到“求富”,洋务教育从此起步。洋务教育以学习西方为追求,包括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和教育观念的部分转变等方面,目的在于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路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中国近代教育由此开端。

(二)类别

洋务学堂大概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方言学堂,也就是外国语学堂,主要有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3年创办的上海方言馆,1864年创办的广州同文馆等,以学习外国语为主,主要培养翻译人员。

第二类是军事学堂,主要有1866年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训练水师人才,1881年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等。这些学校培养能使用洋枪、洋炮的士兵和军官。

第三类是技术学堂,如1865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附设机械学堂,培养会使用、维修洋机器的人员和一些通讯人员。

(三)特点:

①培养目标为造就洋务运动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

②在教育内容上以西文、西艺为主,开设自然科学的一般性课程以及各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课程,注重理解;

③在教育方法上是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 ④普遍设立了分年课程计划,确立了学年制度,采用班级授课制。

二、京师同文馆(非常重要,名词解释)

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并于1862年正式开学。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是带有某些资本主义因素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学堂,是洋务学堂的典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它被视为中国政府自行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京师同文馆开始是最先进的英文馆,后陆续设立俄、法、天文、算法、东文馆。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京师同文馆的主要特点有:第一,专门培养洋务人才;第二,课程侧重于“西文”和“西艺”;第三,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

三、福建船政学堂(名词解释)

福建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或“福州船政学堂”,左宗棠等于1866年创立,1867年开始正式上课;是晚清政府为培养造船和航海技术人才而创办的学校,历时半个世纪,是洋务学堂中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所,是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四、幼童留美与派遣留欧

26

(一)幼童留美(名词解释)

幼童留美始于1872年,最早提出建议的是容闳。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等在容闳“教育计划”的基础上,上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拟选送幼童,每年30名,4年计划120名赴美留学,15年后每年回华30名。幼童在美仍须兼学中学,派出随行中学教师督教;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主持管理留美幼童大小事务。1881年7月,清政府全部撤回留美幼童。他们接触西方文明,学到近代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成为一批新型知识分子,是中国第一代科技人才。

(二)派遣留欧(名词解释)

1877年首批赴英、法留学,派遣的留学生不是幼童,皆18岁以上。赴英的均为学习海军知识,赴法的均为学习邮轮知识,带有强烈的专业性,系统性。

五、“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名词解释/简答/分析)(非常重要)

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因此,不可避免地引出一个如何处理“西学”(“新学”)与“中学”(“旧学”)关系问题。针对此问题,洋务派和守旧派展开了论争,张之洞1898年撰成《劝学篇》,围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旨,进行了集中阐述,“中体西用”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內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突出“中学”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应该肯定“西学”的辅助作用和器用价值。中学也称旧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其中最注重的是三纲名教。西学也成新学,“西政、西史、西艺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可偏废。”中学着重的是人品行的修养,具有德育的功能。“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如此一来,西学成为中学的补充。

历史作用和局限

“中体西用”思想涉及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一直支配着晚清的教育。从整体上看,“中体西用”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给封建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发展成为可能,为中国近代的变革注入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加速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近代化步伐。在教育方面,中体西用作为洋务教育的指导纲领,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促进,又有阻挠。

①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新式教育的产生,兴办新式学堂,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开展留美教育等,打破旧学形式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

②引进西方近代科学、课程及制度,对清末教育改革,即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 ③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为新式教育进一步推广扫清障碍。

④由于中体西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的封建信条的支配,又在阻碍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尤其是阻抑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

⑤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出其结合方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作为文化的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它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反应。

六、洋务运动的特点(简答)

1.以自强求富为目的,根本上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统治; 2.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3.是一次失败的改革(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七、补充相关知识点,提高题,不超纲(时间紧张可不看)

27

论述:从指导思想和改革措施两方面比较中国洋务教育与日本维新教育改革? (1)指导思想的异同。

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文明开化”与“和魂洋才”。

相同点:都重视引进和兴办西式近代教育,又希望不丢掉本国文化传统的根本。 不同点:①洋务教育旨在保留封建教育的同时,兴办西式近代教育; ②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以否定,封建教育为前提,兴办西式近代教育。 (2)改革措施的异同。

相同点:①都采用了向海外派遣留学生的措施。②都聘请洋教员执教、开办西式近代学校。 不同点:①洋务教育未能使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同步进行;明治维新则使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同步进行。②洋务教育只是当时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小部分,且主要集中于专门教育;明治维新则对教育进行了全面 而系统的改革,涉及各级各类教育。③兴办洋务教育的主体是部分具有危机和开放意识的官员,未能获得 全国统一教育领导机构的有力支持,力量薄弱;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确立了以文部省为首的中央集权式的教 育管理体制,是通过政府动员全国力量进行的,力量强大。

第八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一、“百日维新”中的 教育改革(重点)√

1.创立京师大学堂√ 2.书院改办学堂

3.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文,改试策论 1.维新运动中

①废八股、变科举 ②兴学校

③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 ①建立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

2.《大同书》的 教育理想

三、梁启超√

四、严复(了解即可)

1.“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五、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重点)√

2.废科举、兴学堂 3.建立教育行政体制 4.确定教育宗旨

5.留日高潮与“庚款兴学”√

注意:本章仅第一节的京师大学堂以及第五节是重点,梁启超只有15年华中师范大学考过,严复15年福建师范大学考过三育论。

一、“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3条)(整体出简答)

八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二、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的教育改革主张

②主张废除私有制和等级制; 重视学前教育,主张男女平等

1.教育作用:“开民智”、“兴民权”(名词解释) 2.教育目的:培养“新民”(名词解释)

1.“三育论”:“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 2.“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28

1.创办京师大学堂(重点)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进入了创造和确立阶段,在中央设置专职教育行政官吏从此开始。大学堂依据“中体西用”的原则设置了普通学和专业学两大课程。普通学包括经学、理学等基础课程。专业学包括高等数学、高等政治学等专业课程,三年完成。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战火,1902年恢复,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

2.书院改办学堂(不用展开) 3.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文,改试策论

二、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了解) 1.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简答)

②兴学校; ③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

2.《大同书》的教育理想(简答) ①废八股、变科举;

①建立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体现了他公养公教的思想。其中小学院与中学院以德育为主,大学院以开智为主。)

②主张废除私有制和等级制;重视学前教育,主张男女平等。

三、梁启超

1.教育作用:“开民智”、“兴民权”(名词解释)

①梁启超认为国势的强弱随着人民的受教育程度而转移,并明确地将“开民智”与“兴民权”联系起来,解释了专制与愚民、民主与科学的内在联系。

②将“开民智”与“兴民权”合而论之,认为权生于智,欲伸民权须先广民智,丰富了开民智的内涵,表达了初步的教育民主思想。

2.教育目的:培养“新民”(名词解释)

①梁启超认为,新的国民标准应当包含“品行、智识、体力”三种基本素质,体现民族性、现代性、世界性,即“为本国之民”、“为现代之民”、“为世界之民”。

②“新民”,具有崭新的道德、思想、精神和品行,包括国家思想、权利思想、政治能力、冒险精神和自由、自治、自尊,是一种有资产阶级信仰、观念、道德和适应资本主义生活需要的人。

四、严复(非重点,了解即可) 题库P131 1.“三育论”: 15福建简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 即是:提倡体育;全面开发人民的智慧,提高人民的教育文化水平;改变传统德育内容,用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取代封建伦理道德,培养人民忠爱国家的观念意识。严复所论德、智、体三育兼备的教育目标体系,无论是其结构要素,还是各育的内容,都基本确立了中国 教育目标体系的近代模式。

2.“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倡导对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要一体学习。

五、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整体出简答/论述,单个出名词解释)(5条)

29

1.“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名词解释/简答) (1)“壬寅学制”

1902年颁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关系,但是没有实施。

(2)“癸卯学制”

1904年颁布,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癸卯学制纵的方面把整个学程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分为蒙养院四年,初等小学五年,高等小学四年,共三级,十三年;第二段为中等教育,仅设中学堂一级,五年;第三段为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三年,分科大学堂三年到四年,通儒院五年,共三级,十一年到十二年。儿童从七岁入学,到通儒院毕业,共计二十六年。横的方面除直系各学堂外,另有师范教育及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2.废科举、兴学堂(简答)

科举制从改革到废除共分为三个步骤: ①第一步,改革科举内容,废八股,改策论。 ②第二步,递减科举名额。

③第三步,科举制度的完全废止。1905年下诏各省全部取消科举考试。

3.建立教育行政体制

为保证学制颁布后兴学政策的落实,清政府1905年在中央设立学部,学部最高长官是尚书。作为统领全国的教育行政机关,在地方设立提学使司、助学所等机构,形成了一套新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系统。

4.确定教育宗旨

1906年,学部适应时变,在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规定并颁布了明确的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尚武”。

5.留日高潮与“庚款兴学”

①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自1902年起分39年向各战争国支付赔款4.5亿白银,史称“庚子赔款”。

②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从1909年,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并建议用于发展留美教育,从而达到“从精神上和知识上支配中国”的目的。美国的这一做法后来被其他许多国家所效仿,这就是庚款兴学。

30

第九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重点章节)

一、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二、蔡元培

2.改造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

①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②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③提倡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 ④改革教学体制

1.制定教育方针

2.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第九章 3.教育独立思想√ 近代教 育体制1.平民教育运动√ 的变革2.工读主义教育运动 (重点三、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 3.职业教育思潮√ 章节) 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4.勤工俭学运动

5.科学教育思潮√ 6.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1.颁布时间 2.七项标准

四、1922年“新学制”√ 3.体系

4.特点 5.评价

一、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即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简答)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在1912年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从“养成健全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蔡元培强调五育不可偏废,前三者偏向于现实世界之观念,隶属于政治教育;后两者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轶政治之教育。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合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五育中也有重点,即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在民国初年,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美感教育作为民国临时政府的教育方针。

2.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教育部在参照日本学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经验,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年学制。《壬子癸丑学制》清除了清末学制中的封建因素,不再限制女子进入各级学校接受教育。同时也继承了清末学制的三级模式,发展义务教育,重视实业教育的合理因素。

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很大的进步:

①学制总年限缩短了3年,易于普及教育,向平民化发展;

②取消对毕业生的奖励,科举废除清末教育中的保人制度,大学不设经科,消除封建社会中封建等级性、科举名位和复古气息;

③女子享有和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男女儿童都要接受义务教育,初等阶段开创男女同校,突破封建礼教对女性的限制,体现了资本主义文化的男女平等观念,教育取得一定地位;

④不采纳清末中学文实分科的做法,取消 高等学堂,只设大学预科; ⑤规定一学年为三个学期;

⑥课程上,取消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生产技能的训练改进教学方法,反对体罚,教育更加联系儿童实际,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31

二、蔡元培(非常重要)(整体论述,单个出简答/论述) (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简答)

1.蔡元培在1912年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从“养成健全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①军国民教育,即体育,一方面是当时形势,需要举国强兵,另一方面又是养成完全人格所必需,主张完全人格,首在体育。②实利主义教育,也就是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认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训练学生思维缜密,对事物有科学态度。③公民道德教育,就是德育。认为德育就是完全人格之本,德育内容要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主,体现了他要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愿望。④美育即“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进行美育的课程课采用多种形式。蔡元培认为美育有特殊意义,是引导人由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的桥梁。⑤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被认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世界观教育即是培养人们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能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精神境界。但他认为世界观教育不可言传、只可意会,说不出具体的方法和内容来,只能潜移默化的改变。

2.关系:五育的关系即军国民教育是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是智育,公民道德教育是德育,美感教育可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是德智体教育的三者结合,五者作用不同但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

3.评价: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诸育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的,是对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它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世界发展的潮流。

(二)改造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

1.蔡元培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中国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在五四时期,他接受了在当时学风低下、自由散漫的北京大学校长一职,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指导思想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使得北京大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1)“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指的是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内,允许各种学派自由发展,采取“学诣”第一的原则,只要思想言之有理,尚未达到自然淘汰的命运,既是彼此相反,也让他们自由发展。其实只是为新思想、新文化争取地位。

这一办学理念反映了蔡元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在当时具有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作用,是进步的、积极的。在这一原则下,他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造。

(2)改革北京大学的具体措施 ①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这是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第一步。他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但是当时的北京大学,学生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读书只为做官,因此,蔡元培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大学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第一,改变学生的观念。蔡元培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抱定宗旨;二是砥砺德行;三是尊爱师长。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要求学生从此以后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并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第二,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蔡元培在教师聘任上采取“学诣”第一的原则。对于具有真才实学、教学热心、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的学者,不论其国籍、资格、年龄、思想倾向如何,都加以聘用。

第三,发展研究,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他认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机关,而且是创新知识、推动学术进步的场所。据此,他率先在国内大学中设立了各科研究所,并注意丰富图书馆藏书,为学术研究创造条件。

第四,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蔡元培努力在师生中提高道德修养,即要求学生砥砺德行,敬爱师长,并成立了各种学生组织以培养学生兴趣。尚自然,展个性。

②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聘用上,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网罗学术人才,使北京大学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这一思想体现了蔡元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在当时具有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作用,是进步的、积极的。

③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为了贯彻落实“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原则,蔡元培主张大学应该由真正懂学术者来管理,改变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因此在北京大学建立全校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全校最高行政执行机构、全校教务传导机构,把治理大学的任务交给教育家。

④学科和教学体制的改革。第一,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第二,沟通文理,废科设系;第三,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按一定基础和专业要求修满规定学分,不拘年限,即允许毕业。

32

(3)蔡元培的改革北京大学的启示。

①大学应以研究学问为第一要义。大学不是灌输知识的场所,教师、学生都应当热爱学问,培养自己的学者风范。

②大学以引导社会和服务社会为职责,应当担当起带领社会风气的责任,作为高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大学代表一个社会最高层次的群体的精神风貌,也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标志,应当有强烈的责任心来维持这种好的精神状态。

③大学的教育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宗旨。教育要帮助学生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为人类文化尽一份责任,同时也兼顾学生的技能和道德的教育。

④大学的管理者、办学者,应当好好审视大学的意义、角色,做好正确的定位,只有把握好大学应有的特点,应做的事,才能真正把教育办好,学校办活。

(三)教育独立思想(简答)

1.内容:蔡元培认为教育与政党之间,宗教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教育应该独立,1922年他发表了《教育独立议》《非宗教运动》,阐述了它关于教育独立这一思想的看法,认为可以通过实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度,然后再在每一个大学区内,由教授组成的教育委员会主持学校工作来实现教育独立。

第一,教育经费独立:政府指定款项,不能移作他用,建立独立的学校教育会计制度。

第二,教育行政独立:设立专管教育行政的机构,不附设于政府部门,教育总长也不因政局变动而频繁变动。

第三,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方针应稳定,不受政治干扰,能自由编辑、出版、选用教科书。 第四,教育脱离宗教独立。 2.评价:

①教育活动与政治经济关系密切,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独立,教育只能相对独立;

②他的关于教育脱离政治、政党的主张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

③但这一思想在推进收回教育主权运动,抵制殖民主义 教育起了积极作用。

三、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教育促进教育观念的变革 题库P114

新文化运动是从思想文化领域继续了辛亥革命未竟的事业。1915年 9 月创刊的《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发动的舆论阵地,新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彻底的批判封建专制和迷信、提倡民主与科学方面。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也使西方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再局限于少数精英分子而成为一种普遍的大众化的要求。

教育观念的转变表在:

1.教育的个性化:这一观点增强了人们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对个性教育的倡导;

2.教育的平民化:坚持教育的“庶民”方向,打破了以往社会贵贱上下、劳心劳力、治人与被治的阶级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平等;

3.教育的实用化:

4.教育的科学化:强调理性的怀疑精神和对科学方法的追求;

33

(二)平民教育思潮

1.内容:提倡教育普及,反对教育等级性和教育特权;提倡尊重个人价值,发展个性教育等;

2.表现:两种倾向,一种倾向于改良主义,希望通过平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另一种倾向于革命,主张平民教育不仅传播知识,还要唤起工农群众的革命觉悟,代表人物李大钊、毛泽东等。

3.平民教育运动:1923 年,晏阳初、陶行知等人发起“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掀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平民教育运动。1925年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逐渐被 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取代。

(三)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有五种含义,即①勤工俭学;②工学结合;③劳力与劳心结合以消除体脑差别;④出于建立新村和共产社会的理想,采用和平方式实现中国经济制度转变;⑤强调学生、知识分子应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发展对工农的感情,唤起工农的革命觉悟。

五四前后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这一思潮的大规模实践。 (四)职业教育思潮

这是应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而兴起的教育思潮。1915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多次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的议案。1917年,黄炎培组织了中华职业教育社,进一步在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中推行职业教育,将这一思潮推向高峰。

(五)实用主义思潮

五四运动前后,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经蔡元培、黄炎培、胡适、陶行知等人的介绍在中国流行起来。人们对“实用主义”教育产生兴趣。五四运动前后尤其是杜威来华讲学后成为全国范围内很有影响的教育思潮。他们主张教育与儿童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宣传救国教育。

(六)勤工俭学运动

始于辛亥革命前后,结束于 1925 年前后。以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为主要追求,以工读结合为手段,以后逐渐转变为寻求革命救国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运动。通过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成长起来的一批早期共产主义者如李大钊、吴玉章、周恩来、邓小平等在宣传、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 创建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科学教育思潮 (简答) 主要表现为:

(1)“科学的教育化”:让科学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大科学在学校教育内容中的分量。同时也关心如何进行科学教育的问题,如科学的教育不能只注意知识的灌输,还要注意实验、启发,不能只传授知识,还应养成一种科学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等。

(2)“教育的科学化”:提倡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办理教育。教育的实施必须以教育理论为依据,教育理论的研究必须运用调查、测量、统计、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如注重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研究;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方法、课程和教学组织形式等研究;重视教育实验、心理与教育统计和测量。

(八)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1.在教育中强调“民五四时期从欧洲传入我国,代表人物曾琦、李璜、余家菊等人。其主要内容包括:

族性”、“国性”的教育;2.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注重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3.重视情感教育,认为共同相通的情感是形成国家意识的基础;

34

四、1922年“新学制”(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1922年,民国再次修改学制,仿照美国建立“六三三学制”,也叫1922年“新学制”或“壬戌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

(1)“新学制”的内容

①七项标准。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新学制不定教育宗旨,而以七项标准作为指导,新学制的标准为:第一,适应社会进化需要;第二,发扬平民教育精神;第三,谋个性之发展;第四,注意国民经济实力;第五,注意生活教育;第六,使教育易于普及;第七,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②体系:新学制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根据,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从纵向看,小学六年,初小高小4-2分段;中学六年,初中高中3-3分段;大学4-6年;小学之下有幼儿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从横向看,与中学校平行的还有职业学校和师范学校。

③学制还有《四项附则》规定:注重天才教育,得变通年限及教程,使优异之智能尽量发展;对于精神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相当之特种教育;为青年个性发展,采用选科制;对于年长失学者给予补习教育。

(2)对“壬戌学制”的评价

学制的优点是:①第一次依据我国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学制采用美国学制的“六三三四”制,基本上是依据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划分的,这是中国近代学制发展史上的第一次。

②初等教育从缩短小学年限,更加务实合理,利与普及。幼稚园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确定幼儿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

③中等教育是改革的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髓。第一,延长中学年限,初中和高中各三年,提高中等教育程度,克服旧学制中中学只有四年而造成的基础教育钱的缺点,改善中学与大学的衔接关系;第二,中学分为初、高中,不仅增加了地方办学的收缩余地,也增加了学生选择的余地;第三,中学实行分科制与选科制,力求使学生有较大的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学生发展水平的需要。

④高等教育缩短年限,取消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担任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进行专门的教育和研究。

⑤增强职业教育,明显的特点是兼顾升学与教育,兼顾升学和就业。小学高级阶段,就要求根据各地情形,增置职业教育的准备;在中学开设各种职业科,使学生既能准备升学,又能准备就业。

学制的缺点:移植美国综合中学学制,脱离了中国当时的实际,因而在实行中困难重重,收效甚微。本欲加强的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反而被削弱。

壬戌学制对比前两部学制,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整体结构都有进步。中国近代以来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虽然照抄了美国的学制,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集中了教育界的智慧和经验,考虑到了民族工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和学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年龄分段的问题。这一学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教育规律,成为我国近代以来最主要,最稳定的学制模式。标志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第十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略,不考)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js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