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及门户项目建设方案汇报

更新时间:2023-06-06 21:3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图书管理系统及门户 项目建设方案汇报

汇报人:彭泽华

目一

建设历程回顾 现有系统存在问题 建设内容及步骤 亮点与创新之处

一、建设历程回顾1.初建阶段(1992年--1998年) 92年 ,我校图书馆引进日本富士通ILIS图书管理系统 ,开始了 利用计算机对图书馆业务进行全面管理的进程。 92至97年,结合我校图书馆业务特点,制定了业务规范,大规模 进行图书回溯建设,探索并建立了计算机系统环境下图书馆管理 和运行模式,积累了经验,为自动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 础。

本阶段主要特征: 终端/主机模式,是采用小型机加仿真终端的 字符界面; 仅在图书馆内部局域网上为到馆读者提供服务。

一、建设历程回顾2.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 98年 ,为了解决千年虫问题,也为了迎合互联网、图形化桌面 系统迅速发展与普及等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我校图书馆引进 了文化部于1988年作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下达、由深圳图书馆 承担并组织开发出来ILAS图书管理系统,并顺利完成了ILIS向 ILAS系统数据转换工作。

99年,组建图书馆联机目录(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简称OPAC)公共检索大厅,取代了传统的卡片目录, 开启了机读目录查询时代。

一、建设历程回顾2.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 2001年,发布图书馆主页,利用互联网正式对馆内、外读者提 供网上服务。 2001到2005年,先后完成桃花坪、张公岭、医学院等分校区图 书集成管理系统统一与数据合并工作。 2003年至今,先后完成包括外国语学院、文学院、理学院等在 内的十多个专业分馆回溯建库,实现图书计算机化管理。

本阶段特征: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模式),是采用UNIX服器 加PC机的图形界面,利用互联网为馆内、外读者提供在线服务。

建设历程回顾 现有系统存在问题 建设内容及步骤 亮点与创新之处

二、现有系统存在问题1、从系统的角度来看 服务器端软件运行环境是SCO Unix操作系统,该系统已停 止升级,市场上所有服务器都不能安装本操作系统。

ILAS II底层数据库采用的是非通用型LDBMS数据库,它不 支持SQL标准,并且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有时因机器故障或 操作失误等原因经常需要重组数据库。 ILAS II数据库结构定义和接口不对用户开放,很难实现与 其它应用软件系统(如门禁通道、校园一卡通、自助借还、 短信催还、用户认证等)实现无逢连接,不利于图书馆根 据自身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与升级,无法实现个性需求。

二、现有系统存在问题2、从现有功能的角度来看 书目检索功能简单:只提供简单检索, 不能组合和

组配检索,没有高级检索, 不能采用布尔逻辑方法和其他如截词、词邻近检 索。在检索到批量书目信息后不能用出版年、语种、出版物类型、 馆藏地点、出版物状态、出版地等辅助条件来进一步过滤。针对 检索结果不能进行相关性排序、也不能充分动态地显示信息并提 供多种格式( 如文本格式、图书馆段落格式、MARC 格式等)。另 外,无法对检索结果进行保存、定义打印或通过EMail发送或保 存为历史。

二、现有系统存在问题2、从现有功能的角度来看 数据处理能力较差:所有功能模块都不支持EXCEL、ACCESS等格式数据的输入、输出,极为不便工作人员对数据处理与交换 的要求。 互动性不强:在图书采购环节,读者不能方便参与荐购,也 不能及时动态掌握图书订购、验收、编目、上架等情况;在图 书流通过程中,不能自动、及时地通过邮件或短信及时对超期、 借还情况、罚款等进行通知。 采购模块过于简单:不能提供批量导入、导出,批量查重、 去重,批量订购、退订、改订等功能,读者也不从征订开始参 与同步荐购、评价。

统计速度太慢、不准确

二、现有系统存在问题3、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看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型应用不 断的涌现并迅速普极,导致读者使用图书馆习惯与获取信息的 途径与往年相比发生较大的改变,而我校图书馆一成不变的图 书管理系统与图书馆网站已严重不满足读者需求。 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互联网应用模式 云计算、虚拟化等新兴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兴的移动终端的普及 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WEB2.0、富互联网应用 大数据

建设历程回顾 现有系统存在问题 建设内容及步骤 亮点与创新之处

三、建设内容及步骤1、建设内容 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馆门户网站 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 邮件、短信系统 移动图书馆门户网站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参考咨询系统 新生在线入馆教育、考试系统 问卷调查系统 在线投票系统

各建设内容详细功能需求请参看《湖南师范大学图书管理系 统及门户网站需求》文档

三、建设内容及步骤2、建设步骤考虑到本项目涉及我馆核心业务平台及门户网站,此项工作将影响我馆各 个部门的业务流程与工作规范。同时考虑到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很大一部分要根 据我馆实际情况进行定制。所以,本项目计划用二年的时间,按如下七个步骤 分步进行:第一步:项目招标及人员培训 第二步:更换中心馆图书管理系统 第三步:更换电子阅

览室管理软件 第四步:更换图书馆门户网站及与网站相关的软件系统, 包括:统一身份认证、参考咨询、新生在线入馆 教育及考试、问卷调查、在线投票等系统 第五步:新上移动图书馆平台 第六步:更换专业分馆图书管理系统,分馆人员培训 第七步:业务流程及工作规范整理建档 时间:2013年3月到6月 时间:2013年7月到8月 时间:2013年11月到12月

时间:2014年1月到6月 时间:2014年7月 时间:2014年8月到10月 时间:2014年10月到12月

建设历程回顾 现有系统存在问题 建设内容及步骤 亮点与创新之处

四、亮点与创新之处1、六大亮点 亮点一:采用C/S+B/S混合架构C/S (Client/Server)结构,即大家熟知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它充分利用两端硬 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 销。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用户工作界面是浏览器, 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完成,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完 成,形成所谓三层结构,可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 复杂流程的业务用C/S方式处理,如采购、编目;简单流程、工作地点不固定或偏 远的业务采用B/S方式处理,如流通、统计、系统管理或院系专业分馆的业务。

亮点二:支持多种类型的终端接入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用户3.88 亿,台式电脑为3.8亿,标志着我们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了迎合这种变化, 在本方案中工作人员和读者不但可利用台式机等桌面设备也可以利用平台电脑、智 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来完成业务工作、接受图书馆的服务。

四、亮点与创新之处1、六大亮点 亮点三:支持多种介质的证卡本方案计划能同时支持条码卡、IC卡、RFID卡、磁卡、二维码等多种介质 的证卡混用,保证读者只要持有身份证、校园卡、读者证、手机二维码等任何 一种有效证件就能识别读者身份。能有效解决读者证制作周期较长,每年新生 头两个月不能入馆的矛盾。另外、读者不一定要时时将读者证携带在身边。

亮点四:提供多种登陆方式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一年之中仅偶尔几次需接受图书馆服务时一般 都会忘记登陆系统的帐号密码,导致越来越多的读者远离图书馆各种服务。 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方案计划采用同时支持多种验证方式登陆:①身份证+ 真实姓名②读者登记的邮箱+密码③读者登记的手机号+密码④读者证+密码 ⑤腾讯QQ第三方登陆⑥新浪微博第三方登陆

四、亮点与创新之处1、六大亮点 亮点五:畅通的馆员与读者互动途径

本方案计划结合图书集成管理系统和图书馆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子系统的业 务流程定制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平台,保证馆员与读者在从图书证订、读者荐 购、验收、编目、上架再到图书借还、续借、超期等各个环节都可通过邮件、 短信的方式进行互动及时掌握动态。本方案还计划在门户网站里建设问卷调查、最喜欢的图书管理员投票、留 言板、实时咨询等子系统,并结合这些系统自动地推出一些奖励措施,如延长 借书期限、借书数量、赠送上机机时、提升荐购级别、免费无线上网等等,通 过这种互动与奖励,调动读者参与的积极性。

四、亮点与创新之处1、六大亮点 亮点六: 贴切的业务流程和细致的功能设计本方案是在与各业务部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定制业务流程需求,并且重 点突出改进原系统中不合理功能细节。 例1:新系统将对采访、验收进行重大的改进,新系统不但具有批量导入、导 出,批量查重、去重,批量订购、退订、改订等功能,而且能实时在图书馆网 站实现同步展示图书的征订、订购、验收、加工、上架的状态来调动读者荐购、 评价、借还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改进可以一改以往只能手工一条条处理采购、 验收现状。另外、采访模块也将新增移动客户端,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平板电脑、 智能手机在任何有移动网络的地点完成订购工作,如机场。 例2:新增赠书管理模块 例3:实用的现刊管理流程 例4:按指定规则自动产四角号码 例5:新增在线交流功能

四、亮点与创新之处2、三大创新 创新点一:时尚的二维码应用尝试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已被美、日、韩等众 多国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国内图书馆界还仅停留在图书馆网址宣传等低层 次应用上。本方案计划从以下四个方面尝试应用二维码: ①读者身份识别:将读者的基本信息生成二维码图片发到读者手机里,读者入馆 或者借书时,只需打开手机二维码扫描即可,无需再携带读者证或身份证。 ② 图书编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在十一五期间就启动了《出版物二维码技术 应用调研与开发项目》,相关标准草案已经形成,在不久的将来图书出版时将 会帖上能包含图书编目所需所有信息的二维码,来代替原有的ISBN这种一维码。 本方案设计直接利用扫描二维码快速完成编目的方案。

四、亮点与创新之处2、三大创新 创新点一:时尚的二维码应用尝试③OPAC查询结果保存:将读者在OPAC中的检索结果(书名、作者、出版社、 索取号以及架位号信息等)生成二维码,读者只需用手机拍摄二维码即可获取 并保存这些信息,不再需

要现场抄写。 ④移动互联网用户入口:将手机门户网址做成二维码放在图书馆门户首页,读 者通过手机扫描便自动登陆用户的个人图书馆,从而避免了输入网址的繁琐。

四、亮点与创新之处2、三大创新 创新点二:馆内各应用系统深度整合、关联互动尝试图书馆各种应用平台众多且相互独立,不但存在管理员要维护多套读者库、 读者使用不方便等问题,并且各系统之间不能进行关联互动。本方案计划构建 一个以图书管理系统为基础,各应用系统尽量统一后台,各种应用能深度整合、 关联互动的整体方案,以期达到如下效果: ①单点登录(Single Sign On,简称为 SSO) 以图书管理系统内的一套读者信息库作为基础,在门户网站首页提供统一 登录入口,读者只需要一次登录就可以访问馆内所有应用系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jj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