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更新时间:2023-09-18 10:40: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一课题《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

1、广东地形图一幅。 2、中国政区图一幅。

3、录音机 歌曲《人说广东好风光》

教学设计: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学习 课前准备:让学生了解有关广东的一些情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交代学习目标。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吧,放《人说广东好风光》。 你们谁能说出这首歌的歌名吗? 广东是我们的家乡,那么你们知道山西面积有多大?人口有多少吗?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广东——用心体会家乡(板书课题) 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二、开课,引导学生学习。

(一)打开课本第10页,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辛蓉是从几方面来介绍自己家乡的。 1、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0—13页的内容。 2、教师巡视,并指导。 3、反馈学习情况。

4、教师板书,学生所说内容,并加以补充。 地理位置 风俗习惯 地形特点 自然景观

其它(如名人、稀奇有动物等)

过渡: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知道了辛蓉的家乡四川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的家乡广东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按照辛蓉的介绍方法来说说咱们的家乡吧! (二)小组讨论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家乡——广东,老师带来了中国政区图和广东地形图。 出示:中国政区图 广东地形图 1、小组讨论开始

(1)师交代地形图:黄代表高,绿代表低,蓝代表海洋、河流等。 (2)教师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中,了解学习情况并加以指导。 (3)反馈学习结果,师板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讨论,大家对我们的家乡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她风景优美,地大物博,人杰地灵,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一下广东的风采吧!(放歌——人说广东好风光)。 家庭作业:

把了解到的广东回到家中讲给家长听。

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

目的要求: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广东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 省 市 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

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活动:我是小导游。

第三课: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

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

实反映。(2)展示几件家乡的传统手工艺,请学生欣赏。要求他们说出他们的名称、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教师提问:“大家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手工艺品,想不想试者自己动手做一个呢?

3、 手工制作。选一件简单且易于制作的家乡传统的特色手工艺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仿制这件手工艺品。制作时,教师可通过示范,讲明制作的方法、要求及注意的事项,然后对各小组分别进行具体指导。

4、 展示。学生的作品完成后,把它们挂起来或放在平台上供大家欣赏、评判,并授予作得最好的学生“巧手小学生”的称号,以示鼓励。

5、 小结。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主题思想,让学生认识到乡音乡情最能表现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最能反映家乡人的风俗习惯、劳动与生活情况。 家庭作业

把自己的作品拿给爸爸、妈妈看。

课题2 乡风乡俗(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

2、 初步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3、 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 教学准备

1、 督促学生在课前利用业余时间向长辈了解家乡特有的风俗和文化,并搜集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传说、民间传统等故事。 2、 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让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68—69页的文字和照片及图画。从提问引入本课题的学习。“同学们可能从电视、广播及民间故事书里听到或看到过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

帮助学生理解“乡风乡俗”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生活习惯,就在家乡人的生活中,就在家乡人的一言一行里。

2、说一说家乡的风俗。“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请同学们再来说一说,在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呢?

3、 故事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故事都渗透着一些地方的民间风俗和文化。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的故事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4、 讨论。针对学生所讲的故事,就其中渗透的一些民间风俗和文化展开讨论,说一说为什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民间风俗和文化。

5、 小结。针对乡风乡俗中文明与封建迷信并存的实情,在小结时,强化相信科学、追求文明、拒绝封建迷信的意识,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家庭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家乡风俗和文化的传说或故事,并与同学互相交流。

课题3 快乐的节日生活(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民族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 2、 能够分辨出各种节日习俗中封建迷信的东西。 3、 学会编辑“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 教学准备

1、 让学生搜集不同民族和自己家乡节日的习俗资料。 2、 准备彩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春天是我国大多数民族共有的节日,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我们的家乡,春节期间都有哪些活动?你和家人是怎样欢度春节的?”请学生自由发言,待学生发言结束后,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70—71页的课文和照片,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春节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的概念。

2、 介绍。“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做了一个调查,要求大家了解在我们家乡还有哪些有趣的节目。你们能说一个与某个节日有关的传说吗?”教师把自己收集的节日故事介绍给学生,或放一段有关家乡节日庆典的录像片供学生欣赏,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家乡各种有趣的节日与家乡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家乡人生活的一部分。

3、 编辑制作。“同学们讲了许多有趣的家乡节日及节日习俗活动,你们想不想编辑、出版(文字、图片)等,然后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手册”的编辑、制作工作。 4、 小结。对学生制作的“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1、 导入。‘上次课我们了解了家乡的节日及有趣的节日风俗,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了解其他民族的节日风俗。”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72—73页的课文和照片,说一说教科书提供的是哪些民族的节日,这些节日有什么特有的习俗活动。让学生自由发言,做适当的引导。

2、 欣赏。“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播放几段介绍不同民族节日的录象片,呢们在欣赏时,要记清楚这些节日都是哪个民族的,主要的节日习俗活动是什么等问题,看完后,请呢们回答这些问题。”看录象,回答问题。

3、 手工制作。“同学们了解了一些不同民族的节日及其习俗活动,老师选了一种大家较熟悉的节日习俗活动---剪窗花,请大家一起体验吧!”组织学生学习剪窗花,让学生通过参与制作,进一步体验节日的快乐气氛。

4、 对这两个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不仅拥有各民族共同的节日,在每个民族内部,还有各民族特有的节日及其节日习俗活动。节日不仅是一种生活,也是各民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 家庭作业

1、 请父母欣赏自己剪的窗花。 2、 阅读“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 教学后记:

通过小组交流和讨论学习,大多学生知道了乡音乡情、乡风乡俗的区域性特点。

主题三 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2课时)

课题1 远离陋习(1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初步区分社会生活中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 2、 了解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对社会文明和发展造成的危害。 3、 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拒绝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教学准备

利用休息时间,从各种媒体宣传中,搜集一些典型的陋习事例,既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一定见到过或者听说过像赌博、算命等一些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见到或听过哪些封建迷信的、不健康的现象和行为?”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帮助他们完整地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2、 小组探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两个探究题目。

题目1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 题目2 这些现象及行为有哪些不良影响和危害?

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座谈会的形式,在小组内选出书记员,把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逐条记录下来,提醒学生可以参考教科书。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3、 全班交流。各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讨论结果。

4、 教师评价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强调对上述两个问题的主要结论,鼓励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相信科学,追求文明,拒绝封建迷信。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向家长介绍今天课上的讨论。

课题2 追求文明

教学目标

1、 学会按计划做事。

2、 养成以实际行动维护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与少先队、学校的有关部门及学校所在社区联系,了解有哪些适于学生活动的内容,以及在学生活动时提出,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

1、 导入。请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76-77页的文字及照片,对教科书中反映的学生们的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是全社会的事情,仅仅满足于自己做好还是

不够的,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了促进生活中的健康与文明,我们小学生能够做些甚麽?”请学生自由发言。

2、 小组制作。“大家谈得很好,其中有些同学的想法很有新意。下面,各个小组讨论一下,选择一件有利于自己、学校或社区健康文明的事情,制定一个行动计划。”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行动计划,教师可以巡回指导,提醒他们选择的事情应当是力所能及的,而且要付诸实施。

3、 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计划,如准备做些甚麽事情,准备怎样实施等。 4、 总结。“健康文明的生活要靠自己的计划,要靠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文明、更加健康。”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就自己小组所撰写的计划,向家长征求意见。

课题3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人是怎样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建设美好家乡的。 2、 萌发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搜集反映本省(自治区)或本市(区)发展建设的最新成就,以及广大劳动者工作方面的报道、资料或录象,当代杰出或优秀的家乡人的事迹。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教科书第78页的几副照片引入本课题的学习,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甚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的家乡最近又有了哪些新的变化?你的亲人为我们家乡的发展和建设做了哪些事情?你是怎麽知道的?”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做适当的解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海人有他们的生活方式,草原人有自己的生存方式。

2、 全班交流。要求学生把自己了解到的家乡人工作的情况或某些杰出人物的贡献讲给大家听,也可以放一段家乡某一项重大建设项目实施的录象给大家看,师生一起分享。 3、 我为家乡的明天画蓝图。鼓励学生将调查中所了解的家乡的新发展画到自己的图中,同时可以自由想象。

4、 教师总结。鼓励性评价学生的作品,告诉他们,家乡今天的繁荣是靠千千万万普通家乡人的劳动和建设实现的,家乡明天的繁荣是靠我们这一代人的劳动和建设去实现。

家庭作业

在课上绘制家乡蓝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以备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 教学后记:

通过讨论学习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明白了陋习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并且共同讨论了长大后如何建设家乡,气氛较好。 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ja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