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第二届有机实验竞赛初赛题库

更新时间:2023-12-19 00: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第二届有机实验竞赛初赛题库

1. 在合成液体有机化合物时,常常在反应液中加几粒沸石是为什么?

答: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它在溶液中受热会产生一股稳定而细小的空气流泡,这一流泡以及随之而生的湍动能使液体中大气泡破裂,成为液体分子的气化中心,从而使液体平稳地沸腾,防止液体过热而产生暴沸。 2. 学生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冷凝管有哪些?各用在什么地方?

答:学生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冷凝管有: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空气冷凝管及刺形分馏柱等。直形冷凝管一般用于沸点低于140℃的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沸点测定和蒸馏操作中。沸点大于140℃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可用空气冷凝管。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回流反应即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装置中(因其冷凝面积较大,冷凝效果好)。刺形分馏柱用于精馏操作中,即用于沸点差别不太大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中。 3. 据你做过的实验,总结一下在什么情况下需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液体?

答:当被洗涤液体的相对密度与水接近且小于水时,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有利于分层。有机物与水易形成乳浊液时,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可以破坏乳浊液形成。被洗涤的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可以降低有机物在水层中的溶解度,减少洗涤时的损失。

4. 如何除去液体化合物中的有色杂质?如何除去固体化合物中的有色杂质?除去固体化合物中的有色杂

质时应注意什么?

答:除去液体化合物中的有色杂质,通常采用蒸馏的方法,因为杂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留在残液中。除去固体化合物中的有色杂质,通常采用重结晶过程中加入活性炭,有色杂质吸附在活性炭上,再热过滤进一步除去。除去固体化合物中的有色杂质应注意:(1)加入活性炭要适量,加多会吸附产物;加少,颜色脱不掉。(2)不能在沸腾或接近沸腾的温度下加入活性炭,以免暴沸。(3)加入活性炭后应煮沸几分钟才能热过滤。

5. 判断下面说法的正确性 (1) (2)

在合成液体化合物操作中,最后一步蒸馏仅仅是为了纯化产品。(正确)

用蒸馏法,分馏法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溜出物的沸点恒定,此化合物一定是纯化合物。(错误)

6. 蒸馏时当加热后已有馏分出来时才发现冷凝管没有通水,怎么处理?

答:立即停止加热,待冷凝管冷却后,通入冷凝水,同时补加沸石,再重新加热蒸馏。如果不将冷凝管冷却就通冷水,易使冷凝管炸裂。

7. 有机实验中,什么时候利用回流反应装置?怎样操作回流反应装置?

答:有两种情况需要使用回流反应装置:一是反应为强放热的,物料的沸点又低,用回流装置将气化的物料冷凝回到反应体系中。二是反应很难进行,需要长时间在较高的温度下反应,需用回流装置保持反应物料在沸腾温度下进行反应。回流反应装置通常用球形冷凝管作回流冷凝管。进行回流反应操作应注意:1.根据反应物的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如水浴、油浴或石棉网直接加热。2.不要忘记加沸石。3.控制回流速度,一般以上升的气环不超过冷凝管的1/3(即球形冷凝管的第一个球)。过高,蒸气不易全部冷凝回反应烧瓶中;过低,反应烧瓶中温度不能达到较高值。

8. 是否可以使用第一次测定熔点时已经熔化了的试料使其固化后做第二次测定?

答:不可以。因为有时某些物质会发生部分分解,有些物质则可能转变为具有不同熔点的其它结晶体。 9. 测得A,B两种样品的熔点相同,将它们研细,并以等量混合。(1)测得混合物的熔点有下降现象且

熔程增宽,(2)测得混合物的熔点与纯A,纯B的熔点均相同。试分析以上情况各说明什么? 答:(1)说明A,B两个样品不是同一种物质,一种物质在此充当了另一种物质的杂质,故混合物的熔点降低,熔程增宽。(2)除少数情况(如形成固熔体)外,一般可以认为这两个样品为同一化合物。 10. 在用齐列管法测定熔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用齐列管法测定熔点时应注意:

(1)

热浴的选择(根据被测物的熔点范围选择热浴)。

(2) (3) (4) (5)

热浴的用量(以热浴的液位略高于齐列管上叉口为宜)。 试料应研细且装实。

熔点管应均匀且一端要封严(直径=1~1.2mm,长度L=70~80mm为宜)。 安装要正确,掌握“三个中部”原则。即温度计有一个带有沟槽的单孔塞固定在齐列管的中轴线上,试料位于温度计水银球的中部,水银球位于齐列管上、下交叉口中间部位。

(6) (7) (1) (2) (3) (4) (5) (6) (7) (8)

加热部位要正确。 控制好升温速度。

熔点管管壁太厚,测得的熔点偏高。(正确)

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有针孔,测得的熔点偏高。(错误) 熔点管不干净,测定熔点时不易观察,但不影响测定结果。(错误) 样品未完全干燥,测得的熔点偏低。(正确) 样品中含有杂质,测得的熔点偏低。(正确)

A,B两种晶体的等量混合物的熔点是两种晶体的熔点的算术平均值。(错误) 在低于被测物质熔点10~20℃时,加热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升高5℃为宜。(错误) 样品管中的样品熔融后再冷却固化仍可用于第二次测熔点。(错误)

11. 在用齐列管法测定熔点时,有下列叙述,请判断对错。

12. 冷凝管通水方向是由下而上,反过来行吗?为什么?

答: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 13. 蒸馏时加热的快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蒸馏时加热过猛,火焰太大,易造成蒸馏瓶局部过热现象,使实验数据不准确,而且馏份纯度也不高。加热太慢,蒸气达不到支口处,不仅蒸馏进行得太慢,而且因温度计水银球不能被蒸气包围或瞬间蒸气中断,使得温度计读数不规则,读数偏低。

14. 蒸馏时,为什么最好控制馏出液的流出速度为1至2滴/秒?

答:蒸馏时,最好控制馏出液的流出速度为1至2滴/秒。因为此速度能使蒸馏平稳,使温度计水银球始终被蒸气包围,从而无论是测定沸点还是集取馏份,都将得到较准确的结果,避免了由于蒸馏速度太快或太慢造成测量误差。

15. 如果液体具有恒定的沸点,能否认为它是单纯物质?为什么?

答:如果液体具有恒定的沸点,不能认为它是单纯物质。因为有些液体能与其它组分化合物形成二元或三元恒沸物,它们也具有恒定的沸点,但却是混合物,而不是单纯物质。 16. 判断下面说法的准确性。

(1) (2) (3) (4)

用蒸馏法测定沸点,溜出物的馏出速度影响测得沸点值的准确性。(正确) 用蒸馏法测沸点,温度计的位置不影响测定结果的可靠性。(错误) 用蒸馏法测沸点,烧瓶内装被测化合物的多少影响测定结果。(正确) 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用分馏法比蒸馏法精确。(错误)

17. 重结晶的目的是什么?怎样进行重结晶?

答:从有机反应中得到的固体产品往往不纯,其中夹杂一些副产物、不反应的原料及催化剂等。 纯化这类物质的有效方法就是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重结晶,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回收率的精制品。 进行重结晶的一般过程是: (1) (2) (3)

将待重结晶的物质在溶剂沸点或接近溶剂沸点的温度下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制成过饱和溶液。若待重结晶物质的熔点较溶剂沸点低,则应制成在熔点以下的过饱和溶液。 若待重结晶的物质含有色杂质,可加活性炭煮沸脱色。 趁热过滤以除去不溶物质和活性炭。

(4) (5)

冷却滤液,使晶体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而可溶性杂质仍留在溶液里。

减压过滤,把晶体从母液中分离出来,洗涤晶体以除去吸附在晶体表面上的母液。

18. 选择重结晶用的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溶剂不应与重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重结晶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应随温度变化,即高温时溶解度大,而低温时溶解度小。 (3)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或者很大,或者很小。 (4)溶剂应容易与重结晶物质分离。

(5)溶剂应无毒,不易燃,价格合适并有利于回收利用。

19.在环己烯制备实验中,用磷酸做脱水剂比用浓硫酸做脱水剂有什么优点? 答:(1)磷酸的氧化性小于浓硫酸,不易使反应物碳化。 (3)

无刺激性气体二氧化硫放出。

20.在环己烯制备实验室中,为什么要控制分馏柱顶温度不超过73℃?

答:因为反应中环己烯与水形成的共沸混合物(沸点70.8℃,含水10%),环己醇与环己烯形成的共沸混合物(沸点64.9℃,含环己醇30.5%),环己醇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沸点97.8℃,含水80%),因此,在加热时温度不可过高,蒸馏速度不宜过快,以减少未反应的环己醇的蒸出。

21.用85%磷酸催化工业环己醇合成环己烯的实验中,将磷酸加入环己醇中,立即变成红色,试分析原因何在?如何判断你分析的原因是正确的?

答:该实验只涉及两种试剂:环己醇和85%磷酸。磷酸具有一定的氧化性,混合不均,磷酸局部浓度过高,高温时可能使环己醇氧化,但低温时不能使环己醇变红。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工业环己醇中混有杂质。工业环己醇是由苯酚加氢得到的,如果加氢不完全或精制不彻底,会有少量苯酚存在,而苯酚却极易被氧化成带红色的物质。因此,本实验现象可能就是少量苯酚被氧化的结果。将环己醇先后用碱洗、水洗涤后,蒸馏得到的环己醇,再加磷酸,若不变色则可证明上述判断是正确的。 22.在1-溴丁烷制备实验中,硫酸浓度太高或太低会带来什么后果?

答:硫酸浓度太高:(1)会使NaBr氧化成单质溴,而单质溴不是亲核试剂;2NaBr+3H2SO4→Br2+SO2+2H2O+2NaHSO4。(2)加热回流时可能有大量的HBr气体从冷凝管顶端逸出形成酸雾。 硫酸浓度过低:生成的HBr量不足,使反应难以进行。 23.在1-溴丁烷制备实验中,各布洗涤的目的是什么?

答:用硫酸洗涤:除去未反应的正丁醇及副产物1-丁烯和正丁醚。第一次水洗:除去部分硫酸及水溶性杂质。碱洗(Na2CO3):中和残余的硫酸。第二次水洗:除去残留的碱,硫酸盐及水溶性杂质。

24.在1-溴丁烷的合成实验中,蒸馏出的馏出液中1-溴丁烷通常应在下层,但有时可能出现在上层,为什么?若遇此现象如何处理?

答:若未反应的正丁醇较多,或因蒸馏过久而蒸出一些氢溴酸恒沸液,则液层的相对密度发生变化,1-溴丁烷就可能悬浮或变为上层。若遇此现象可加清水稀释,使油层(即1-溴丁烷)下沉。 25.粗产品1-溴丁烷经水洗后油层呈红棕色是什么原因?应如何处理?

答:油层若呈红棕色,说明含有游离的溴。可用少量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洗涤以除去游离溴。反应方程式为:Br2+NaHSO3+H2O→2HBr+NaHSO4

26.什么时候用气体吸收装置?如何选择吸收剂?

答:反应中生成的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如卤化氢、二氧化硫)或反应时通入反应体系而没有完全转化的有毒气体(如氯气),进入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此时要用气体吸收装置吸收有害气体。

选择吸收剂要根据被吸收气体的理化性质来决定。可以用物理吸收剂,如水吸收卤化氢;也可以用化学吸收剂,如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和其它酸性气体。

27.乙酸正丁酯的合成实验是根据什么原理来提高产品质量的?

答:该反应是可逆的。本实验是根据正丁酯与水形成恒沸蒸馏的方法,在回流反应装置中加一分水器,以不断除去酯化反应生成的水,来打破平衡,使反应向生成酯的方向进行,从而达到提高乙酸正丁酯产率之

目的。

28.对乙酸正丁酯的粗产品进行水洗和碱洗的目的是什么?

答:(1)水洗的目的是除去水溶性杂质,如未反应的醇,过量碱及副产物少量的醛等。(2)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酸性杂质,如未反应的醋酸、硫酸、亚硫酸甚至副产物丁酸。 29.制备乙酸正丁酯实验中,实际收集的水量能比理论量多,请解释之。

答:实际收集的水量中含有未反应的微量正丁醇和冰醋酸,所以比理论产水量多。 30.在乙酸正丁酯的精制过程中,如果最后蒸馏时前馏份多,其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可能是:(1)酯化反应不完全,经洗涤后仍有少量的正丁醇等杂质留在产物中。

(2)干燥不彻底,产物中仍有微量水分。酯、正丁醇和水能形成二元或三元恒沸物,因而前馏份较多。 31.如果最后蒸馏时得到的乙酸正丁酯浑浊是何原因?

答:蒸馏系统所用仪器或粗产品干燥不彻底,使产品中混有微量的水分,该水分以乳浊液的形式存在于乙酸正丁酯中,因而使乙酸正丁酯浑浊。

32.用MgSO4干燥粗乙酸正丁酯,如何掌握干燥剂的用量?

答:干燥剂的用量可视粗产品的多少和浑浊程度而定,用量过多,由于MgSO4干燥剂的表面吸附,会使乙酸正丁酯有损失。用量过少,则MgSO4便会溶解在所吸附的水中。一般干燥剂用量以摇动锥形瓶时,干燥剂可在瓶底自由移动,一段时间后溶液澄清为宜。

33.用羧酸和醇制备酯的合成实验中,为了提高酯的收率和缩短反应时间,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答:(1)提高反应物之一的用量, (2)减少生成物的量(移去水或酯),

(3)催化剂浓硫酸的用量要适当(太少,反应速度慢;太多,会使副产物增多)。 34.精制乙酸正丁酯的最后一步蒸馏,所用仪器为什么均需干燥?

答:如果粗产品的最后一步蒸馏所用的仪器不干燥或干燥不彻底,则蒸出的产品将混有水分,导致产品不纯,浑浊。

35.在合成反应中,有些可逆反应生成水,为了提高转化率,常用带水剂把水从反应体系中分出来,什么物质可作为带水剂?

答:可作带水剂的物质必须与水有最低共沸点,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它可以是反应物或产物,例如:环己烯合成是利用产物与水形成共沸物。乙酸异戊酯合成中,反应初期利用原料异戊醇与水形成二元共沸物或原料、产物和水形成三元共沸物,并用分水器分水,同时将原料送回反应体系,随着反应的进行,原料减少,则利用产物乙酸异戊酯与水形成二元共沸物。带水剂也可以是外加的第三组分,但第三组分必需是对反应物和产物不起反应的物质,通常加入的第三组分有苯、环己烷、氯仿、四氯化碳等。 36.合成乙酰苯胺时,柱顶温度为什么要控制在105℃左右?

答:为了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反应过程中不断分出的产物之一水,以打破平衡,使反应向着生成乙酰苯胺的方向进行。因水的沸点为100℃,反应物醋酸的沸点为118℃,且醋酸是易挥发性物质。因此,为了达到既要将水分除去,又不使醋酸损失太多的目的,必需控制柱顶温度在105℃左右。 37.合成乙酰苯胺的实验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提高产品产量的?

答:(1)增加反应物之一的浓度(使冰醋酸过量一倍多),(2)减少生成物之一的浓度(不断分出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两者均有利于反应向着生成乙酰苯胺的方向进行。 38.合成乙酰苯胺时,锌粉起什么作用?加多少合适?

答:防止苯胺氧化。只加入微量(约0.1克左右),不能太多,否则会产生不溶于水的Zn(OH)2,给产物后处理带来麻烦。

39.合成乙酰苯胺时,为什么选用韦氏分馏柱?

答:韦氏分馏柱的作用相当于二次蒸馏,用于沸点差别不太大的混合物的分离,合成乙酰苯胺时,为了把生成的水分离除去,同时又不使反应物醋酸被蒸出,所以选用韦氏分馏柱。 40.合成乙酰苯胺时,反应达到终点时为什么会出现温度计读数的上下波动?

答:反应温度控制在105℃左右,目的在于分出反应生成的水,当反应接近终点时,蒸出的水分极少,温度计水银球不能被蒸气包围,从而出现瞬间短路,因而温度计的读数出现上下波动的现象。 41.粗乙酰苯胺进行重结晶操作时,注意哪几点才能得到产量高、质量好的产品? 答:在正确选择溶剂的前提下,应注意以下四点: (1)

溶解粗乙酰苯胺时,若煮沸时仍有油珠存在,不可认为是杂质而抛弃,这是在溶液为83℃时未溶于水但已融化了的乙酰苯胺,因其比重大于水而沉于器底,可补加少量的热水,直至完全溶解(注意:加水量不可过多。否则,将影响结晶的产率)。

(2) (3) (4)

脱色时,加入活性炭的量不可太多,否则它会像吸附杂质一样吸附产物而影响产量。 热的滤液接触到冷的器壁,很快析出晶体,但其质量往往不好,所以布氏漏斗及吸滤瓶应事先预热。

静止等待结晶时,一定要使滤液慢慢冷却,以使所得晶体纯净。一般来说,溶液浓度大,冷却速度快,析出结晶细,晶体不够纯净;二是要充分冷却,用冷水或冰水冷却容器,以使晶体更好地从母液中析出。

42.在制备乙酰苯胺的饱和溶液进行重结晶时,在底部有一油珠出现,试解释原因。怎样处理才算合理? 答:这一油珠时溶液在83℃时,为溶于水但已经溶化了的乙酰苯胺,因其比重大于水而沉于杯底。可补加少量热水,使其完全溶解,且不可认为是杂质而将其抛弃。

43.在乙酰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加入50﹪醋酸和饱和食盐水的目的何在?

答:因为乙酰乙酸乙酯分子中亚甲基上的氢比乙醇的酸性强得多(pKa=10.654),反应后生成的乙酰乙酸乙酯的钠盐,必需用醋酸酸化才能使乙酰乙酸乙酯游离出来。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目的是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减少产物的损失,增加乙酰乙酸乙酯的收率。

44.Claisen酯缩合反应的催化剂是什么?在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为什么可以用金属钠代替? 答:该缩合反应的催化剂是醇钠。在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中,因原料为乙酸乙酯,而试剂乙酸乙酯中含有少量乙醇,后者与金属钠作用生成乙醇钠。故在该实验中可用金属钠代替。

45.何为互变异构现象?如何用实验证明乙酰乙酸乙酯是两种互变异构体的平衡混合物?

答:在一定条件下,两个构造异构体可以迅速地相互转变的现象,叫做互变异构现象。实验证明方法: (1) (2) (3)

用1﹪FeCl3溶液,能发生颜色反应,证明有C=C结构的存在。 用Br2/CCl4溶液,能使溴褪色证明有C=C存在。

用NaHSO3溶液,有胶状沉淀生成证明有C=O存在(亦可用2,4-二硝基苯肼试验)。

46.何为减压蒸馏?适用于什么体系?减压蒸馏装置有哪些仪器、设备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答:在低于大气压力下进行的蒸馏称为减压蒸馏。

减压蒸馏时分离提纯高沸点有机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特别适用于常压下蒸馏未达到沸点时即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 减压蒸馏装置由四部分组成: (1) (2) (3) (4)

蒸馏部分:主要仪器有蒸馏烧瓶、克氏蒸馏头、毛细管、温度计、直形冷凝管、多头接引管、接受器等。起分离作用。

抽提部分。可用水泵或油泵,起产生低压作用。

油泵保护部分。有冷却阱、有机蒸气吸收塔、水蒸气吸收塔。起保护油泵正常工作作用。 测压部分。主要是压力计,可以是水银压力计或真空计量表,起测量系统压力的作用。

47.在用油泵减压蒸馏高沸点化合物(如乙酰乙酸乙酯)前,为什么要先用水泵或油浴加热,蒸去绝大部分低沸点物质(如乙酸乙酯)?

答:尽可能减少低沸点有机物损坏油泵。

48.减压蒸馏中毛细管的作用是什么?能否用沸石代替毛细管?

答:减压蒸馏时,空气由毛细管进入烧瓶,冒出小气泡,成为液体沸腾时的气化中心,这样不仅可以使液体平稳沸腾,防止暴沸,同时又起一定的搅拌作用。不能用沸石代替毛细管。

49.在减压蒸馏时,应先减到一定压力,再进行加热;还是先加热到一定温度,再抽气减压? 答:应先减到一定压力再加热。 50.画出下列反应的装置图 (1)蒸馏装置 (2)回流反应装置 (3)分馏装置

(4)带分水器的回流反应装置 具体答案见教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j5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