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更新时间:2024-06-24 17: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既要面对全体学生,也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全书共12课,30课时,复习考试4教时。教材配有相应的光盘磁带。 二、教学目的要求:

1、以音乐的美感感染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预技能:从“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舞步到动作组合等等。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开发学生的形象能力、创造性思维潜质。始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学生情况分析:

从这班级看,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而且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上课纪律好,举手发言胆子比较大。特别是在歌曲演唱这一块上,识谱能力较强,能够按照音乐的旋律歌唱,富有感情尤其是一

些女生,这一群力量比较庞大,很有实力去带动几个乐感较差的学生。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和钻研《大纲》及教材,掌握乐理、听音、练唱之间的联系,使之相互密切配合。

2.分析儿童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3.分析教材,突出重点,通过音乐表现手段的分析,进一步理解歌曲的感情。

4.采用多种方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兴趣:故事导入,声情并茂的范唱,音乐游戏,舞蹈,调动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5.组织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有计划开展活动。 五、教学进度表

教学内容 课时 第1课跳起来 2课时 第2课少年的歌 3时 第3课 水乡 4课时 第4课 童年的音乐 3课时 第5课 风景如画 2课时 第6课 摇篮曲 3课时 第7课回声 2课时 第8课向往 4课时 第9课欢乐秧歌 6课时

1 跳起来

教学目标:

1、感受三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 2、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风俗。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拍号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 3、在学唱新疆民歌《跳吧、跳吧》后,即兴创编舞蹈使歌舞一体。 教学重点:

学唱和表演《我和提琴》和《跳吧、跳吧》 教学难点:

1、掌握3/8拍号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 2、即兴创编舞蹈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聆听《马刀舞》2、表演《我和提琴》 教学过程:

一、聆听《马刀舞》

1、设问: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电视剧、电影??) 2、欣赏管弦乐《马刀舞》,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首乐曲。 设问: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3、师生讨论:自己根据乐曲所想像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粗略的)

4、细细聆听:能否把各段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再叙述得细致些?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是怎样的场面?中间一段又是怎样???

5、把你们想像的场景,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 二、学习《我和提琴》

1、音乐知识导入:我们已经唱过很多3/4拍的歌曲,你们愿意唱哪一首?3/4拍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指挥图式是怎样的? 2、介绍挪威民歌《我和提琴》:

(1)、出示欧洲地图,找出挪威的地理位置:北欧。 (2)、欣赏《我和提琴》演唱。

设问:从歌曲内容中,你了解到挪威人的风土人情吗?歌曲是几拍子的? 3、学唱歌曲曲调。

(1)、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找出基本重复的乐句。 (2)、根据3/4拍的含义,启发学生讲3/8拍的含义。

设问:3/4拍与3/8拍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从分析对比中理解3/8拍。

(3)、学习3/8指挥图式,并用指挥图式自学曲调的第一、三、五乐句。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学习起拍及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节 奏。

(4)、流畅地唱好曲调(强弱弱节奏要鲜明,分句要清楚),用色块表示乐句的基本重复。 4.学唱歌曲:

(1)、再听范唱→第二次时学生轻声跟唱。 (2)、填上歌词。

5、表演歌曲。有感情地歌唱。请少数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伴奏,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即兴伴舞。

6、将《平安夜》3/4拍改写成3/8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 聆听《新疆舞曲》2、 表演唱《跳吧、跳吧》 教学过程:

一、 聆听《新疆舞曲》

1、谈话导入:新疆各兄弟民族都能歌善舞,我们大家来唱唱《娃哈哈》,边唱边跳。

2、我们来听一首钢琴独奏曲,听听乐曲的风格是哪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格音乐?为什么?——欣赏乐曲。

3、学生讨论——新疆风格的音乐——伴奏的音型具有新疆节奏的风格。 4、再欣赏一遍。

设问:钢琴中的伴奏音型节奏是模仿新疆少数民族中哪件民族乐器? 5、学生讨论——手鼓。

6、全体学生轻轻地模仿手鼓的节奏:,为钢琴独奏伴奏。 7、小结:这是一首反映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音乐。 二、 表演唱《跳吧、跳吧》

1、图片导入:出示新疆儿童歌舞的图片。

设问:图中儿童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他们在做什么?

2、介绍一首短小精悍的新疆塔塔尔族民歌,仅仅两句,但非常欢快,听两遍就能唱,一唱就能记住,唱了还想跳。不信你试试——欣赏歌曲范唱。 3.大家说说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4.范唱曲调,大家看着歌谱。设问:这个短曲中有哪两个主要音?这两个主要音是怎样行进的?

5.师生讨论。答案:一个“2”(re)一个“5”(sol)。

教师提示:我们学过上行、下行,那么re与sol行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平行。 6.放慢速度,划着2/4拍指挥图式,每人自选一句即第1-4小节或第5-8小节,有困难举手,老师过来教。唱会了就停止划拍指挥动作,说明你会了。 7.请自学第1-4小节的同学站起来,我们进行二句接唱。 8.交换自学另一句→交换接唱→齐唱(按原速要求)。

9.填入歌词歌唱(教师分别用四种节奏型手鼓伴奏),请同学们在练唱中选择伴奏型。 10.表演《跳吧,跳吧》,请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合着歌声即兴舞蹈。(根据学生的兴趣及时间的可能,可以表演数次,让更多学生参与,体验新疆地区载歌载舞的风格。)

11.小结:音乐与舞蹈一体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 三、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学唱《杨柳青》(江苏)、《大雁湖》(内蒙古) 教材分析:

歌曲《杨柳青》这是一首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间小调,它以衬词“杨呀杨柳青”而得名。歌曲通过对党的赞颂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歌曲的曲调为

五声宫调式,全曲欢快活泼、热情风趣,衬词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扩充乐句的重要手段。第一、二两乐句均为6小节,其中末两小节均为衬词,第三乐句(4小节),第四乐句则全由浓郁的地方方言特点的衬词构成,这不仅造成了一种诙谐的情趣,而且增强了江苏民歌的风格。

歌曲《大雁湖》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动听,富于歌唱性。曲中通过对大雁湖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人们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感。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曲调中“”切分节奏运用,使音乐富有动感。特别是第二乐句衬词“啊哈嗬”的运用更增添了歌曲浓郁的地方风格,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第三乐句采用第一乐句换头重尾的手法,曲中的上下八度大跳把蒙古族人民的粗犷豪放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抒发了人们对家乡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解:民歌往往用当地的地方语言来演唱更为亲切动听,因为民歌就是当地人民的口头音乐创作。《杨柳青》是江苏一带流传很广的民间小调,它里面的衬词就是当地的地方方言。歌曲表达了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二、学习歌曲《杨柳青》

1、欣赏《杨柳青》的演唱。

设问:我们班上是否有江苏人。你听到过这首民歌吗?你能哼唱吗? 2、轻轻地跟着录音哼唱一次。

先把词单独练习念几遍,然后再跟录音哼唱。 3、学唱曲调:

(1)可以分句学唱,但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2)设问:曲调由哪几个音构成?(1 2 3 4 5 6 ) (3)第二乐句、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要唱好。

(4)设问:曲调中出现几次“xx xo”?在出现“xx xo”时,可以按节奏轻轻拍手。(5)完整地、欢快地唱全曲。 4、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按节奏读歌词,尤其是衬词要读得流畅。 (2)把歌词填入曲调后歌唱,注意情绪与速度。

(3)如班上有江苏的学生,请他教大家方言,然后用方言演唱。 5、表演歌曲:

(1)在“ xx xo”处,两人用竖笛轻轻相碰三下,也可用木质的打击乐器打击三下。

(2)选择打击乐器,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6、小结:江苏风格的民歌,江苏人民唱自己家乡的歌。 二、学唱《大雁湖》

1.直接切入:《杨柳青》是江南地区的民歌。现在我们要学北方内蒙古地区的民歌《大雁湖》,由于南北地区的不同,民歌风格也完全相同, 2.欣赏《大雁湖》范唱。

设问:你能听出南北民歌的不同的风格吗? (南方曲调较平稳,北方曲调多大跳,??)

3.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西北的热爱。如果有内蒙古的学生请他谈谈家乡风光。

4.跟随录音哼唱歌曲数次,个别句子练唱。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4小节一句)。5.在歌曲基本会唱的基础上学唱曲调(因为该歌的大量的切分节奏,学生不易掌握)。在学曲调时,拟用点谱法,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教棒)点谱学唱。能唱准即可(为以后学习切分节奏作感性铺垫)。

6.把2/4拍改编成3/4拍:

(1)各组讨论自编,也可自由结合自编。

(2)交流自己的改编创作,选出一、二首改编较流畅的曲调,把歌词填入。 (3)按顺序唱歌。

7.小结:把民歌作改编创作,又是另一种乐趣。 三、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下课。

2少年的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器乐曲及歌曲《牧羊姑娘》,使学生: 1. 感受乐曲的悲伤情绪。

2. 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感到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 使学生了解下行旋律对音乐情绪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

感受《牧羊姑娘》的悲伤情绪的突破方法:

1. 利用多种感官(听、唱、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对比欣赏,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能体会稍慢的速度、疏松的节奏、旋律下行对表现悲伤情绪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师:欢迎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40分,我们今天的音乐旅程是--欣赏。 请大家欣赏六段音乐,你们仔细听,哪一段音乐表现了悲伤的情绪?把答案序号记在纸上,也可以记在心里。 一、听六段录音 师放六段音乐录音。 生静听。

讨论:哪段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生可以拿出准备好的白纸记下序号。 生:听辨哪段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答。

答案:第一段、第三段、第五段 二、复听:

师:那下面咱们再来听听这三段的音乐,你们仔细听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地方有区别?

生:完整地听三段录音。

小结:区别就是表现音乐的形式不一样,前两首是器乐曲,后一首是女声独唱。相同点就是三段音乐的旋律是一样的,都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三、演唱主旋律:

师:既然同学们都说这三段音乐是悲伤的,那么咱们就来唱一唱主旋律,看看它是怎样表现悲伤的情绪的。

生可以讨论也可以独立回答(不要求学生的语言多精确,贴近意思就可以了)(教师出示主旋律)。

师:用口琴示范演奏。 生:可以边听边轻声唱。 师无伴奏和学生一起唱。 生无伴奏和老师一起唱。 师口琴伴奏。 生演唱。

四、分析主旋律的音乐表现手法:

师:现在咱们就来分析一下这段音乐是怎样表现悲伤情绪的? 生:按自己的理解分析。 板书演示分析结果: 速度:缓慢的 节奏:疏松的 旋律行进方向:下行 五、扩展: 1. 歌曲欣赏: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三首乐曲主旋律是一样的,其实前两首器乐曲是根据后面的歌曲改编的,那现在咱们完整地听听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生:完整地听歌曲,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出示歌词) 小结--悲伤的牧羊姑娘形象。 2. 给歌曲取名字:

师:咱们听了器乐曲也唱了歌曲,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师:对了,咱们今天欣赏的就是《牧羊姑娘》。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取名字。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六、结束:

师:咱们欣赏了一首动人的《牧羊姑娘》。

最后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再来演唱一遍歌曲,结束今天的音乐旅程。

3课 《水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洪湖水,浪打浪》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感受歌曲浓郁的湖北洪湖地区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学生可边听音乐,边看歌词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

2、引导学生用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通过这一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演唱和表表演能力。 2、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剧《白毛女选段》,《扎红头绳》导入。 2、提问:这首歌曲主题是什么?表现什么故事情节? 二、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1、作品简介

歌剧是把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艺术,起源于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欧洲传统歌剧分为:正歌剧、意大利喜歌剧、法国音歌剧和法国大歌剧等几种体裁。

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歌曲就是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洪湖水浪打浪》。 歌剧《洪湖赤卫队》是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地主恶霸、反动势力的殊死斗争。主要内容为1930年前后,湖北沔阳县委把赤卫队撤离后,当地白极会头子彭霸天在国民党部队的支持下企图卷土重来,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和队长刘闯的率领下继续袭击敌人。刘

闯有勇无谋,枪打密探而暴露目标。韩英在掩护队伍撤退中,与分队长王金标一同被捕。后来王金标叛变,韩英宁死不屈。敌人把韩英的母亲找来劝降,韩英母女互相勉励,坚贞不屈。敌人把叛徒王金标放回,想诱骗赤卫队进入伏击圈。此时彭霸天的副官表露了地下党员的真实身份,以自己的生命掩护韩英逃脱。韩英回到赤卫队枪毙了叛徒,配合红军作战,消灭了彭霸天。 2、聆听《洪湖水浪打浪》 3、学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4、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5、再次聆听感受音乐。 6、音乐活动(分组进行)

⑴根据歌曲意境用笔描绘出你所感受的画面。 ⑵根据音乐编排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 7、课堂展示

⑴请美术组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⑵请舞蹈组表演舞蹈动作 8、课堂回顾教师总结 9、作业

课后背唱歌曲《洪湖水浪打浪》,并把握其含义。 10、在音乐声中愉快下课!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D.S.反复记号 2、歌曲《采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D.S.反复记号,能够准确运用到歌曲之中。

2、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采菱》,知道这是一首具有浙江民歌风格的歌曲。

3、即兴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从而受到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D.S.反复记号的作用,并准确运用于歌曲之中。 2、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采菱》。 3、准确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2、准确创编新歌词,并试唱。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

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出示挂图,或展出实物)。 教师引出歌曲,学生读出歌曲名字 板书歌曲《采菱》 二、寓教于乐

1、请学生认真地听范唱。(教师的范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唱得要细腻亲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风格。)学生回答对歌曲的感受。

教师揭示歌曲主题:这又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 看江南水乡的图片,加深了解。

2、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让学生想象歌曲的情景,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水乡的美,孩子们的快乐。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

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播放音乐,学生回答)

3、教师范唱歌谱。(歌谱的范唱要同样的有感情,流畅而动听,有力度起伏。)

4、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学唱曲调。

(1)教师教唱2遍。 (2)生随琴视唱。 (3)师生进行接唱练习。 (4)随琴完整视唱曲谱。 5、学唱歌词

(1)听音乐唱词,初步做到节奏、音准。 师生一起随琴唱词 (2)随琴加前奏演唱歌曲。

过渡语:有进步,同学们在唱歌曲时,你发现歌曲里有你不认识的新朋友了吗?

生:有!D.S。

(3)认识反复记号D.S.

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但有了反复记号D.S.,我们就要再唱一遍。 (4)请同学们说说歌曲的演唱顺序。自己写一段旋律用上D.S。 (5)现在我们就完整的把这首歌曲唱一遍。

师小结:同学们唱得不错,看来大家已经和D.S.反复记号交上朋友了,请你不要把这位新朋友忘了!

(设计意图:认识反复记号,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此知识,并会在歌曲中运用)

三、情感启发,处理歌曲 1、分句处理歌曲

(1)大家看歌曲的前两句都唱了些什么?(创设水乡情景)

师:水乡的孩子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家乡,应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演唱?(抒情)

(2)“动听的泉水”,应怎样唱? (愉快、欢快的心情来演唱。) 学生唱一唱。

(3)请大家听听老师唱第四乐句,看有什么感觉?

(教师范唱“啊划呀划”,并稍加身体动作。有种流动的感觉) (4)最后一句又重复了第一

(5)师有感情的范唱。注意表情内心的结合。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歌曲处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内涵,用表情、歌声来表现歌曲。) 2、随琴完整的唱歌曲。

(要求:面带微笑,有感情) 四、表演

1、过渡语:同学们的歌声真是太美了!从大家的歌声中可以我们可以感到,今年的水菱肯定是大丰收,让我们一

2、简介:湖中有美丽的荷花和水菱,有许多小船和木盆散落在湖中,“采菱”就是菱角成熟时,人们划着小船或洗澡的木盆去湖中把菱角采摘回来。采菱时人坐在木盆里,用手轻轻拖拉着菱叶,可以随意进退。采菱时,用手把菱叶翻转过来,两指轻轻一捏,菱就采到了。

(设计意图:通过给学生展示采菱的图片,以及介绍采菱人是怎样采菱的,使学生了解菱角是怎样采下来的,从而体验了采菱人的劳动情景。) 3、学生表演试一试。

(设计意图:让学生表演,真正体验采菱时的全过程。) 4、小组合作:女生采菱,男生划船,

5、听音乐演唱歌曲,体验江南菱角大丰收的喜悦心情。 五、创编歌词并小结

1、教师示范创作:临沭的孩子爱临沭,从小就生活在苍山旁,山上的松林一排排,山下的楼房一幢幢,啊看呀看,啊看呀看,临沭的孩子爱临沭呀!临沭的孩子爱临沭。

2、教师范唱自己的创作,让学生听。

3、激发创作:我们生活在临沭县,在临沂市,在山东省,在中国,我们可以创作一段,两段,甚至三段歌词把我们对家乡,对祖国的感情抒发出来。 (1)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创作,或独立创作。 (2)让学生跟音乐唱一唱新歌词。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创作让学生有创作的榜样,告诉了学生创作并不难。让学生不感到创作的困难,启发学生自己创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作能力,让学生在创作中找到成就感,找到了自信,找到兴趣,在歌词的创作中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六、评价

让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互评,或互评,教师总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评中找自己的不足,在互评中找看到别人的长处,在教师的评价中更深的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师:学习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想法,请大家谈谈。

学生反馈:(这节课给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从水乡能够联想到我们自己的家乡,因为我们临沭是桤柳之乡,大钻石----常林钻石出自我们家乡,我们应该

用骄傲、自豪的心情唱起临沭的孩子爱临沭。) 六、小结

同学们学习这首歌曲以后,不但认识了新朋友D.S,而且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最让老师欣慰的是你们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歌词,用自己创作的歌词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表达艺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用舞蹈,也可以用绘画,还可以用相声小品等不同的形式,创作你的家乡表达你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布置课后用不同形式创作,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下一节课请同学们展示创作。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水乡船歌》 2、学唱《癞蛤蟆和小青蛙》 教学目标: 1、感受歌

曲所具有的江南水乡特色,引导学生能够听辩出乐曲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并比较乐曲几部分之间的异同。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

2、在学唱中认识中强、中弱的力度记号,并会在歌曲中运用。 教学重难点:

听辩出乐曲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并比较乐曲几部分之间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初听。

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演奏乐器和演奏形式。 设问:

(1)在这首乐曲中你听到了哪些乐曲?演奏主旋律的是什么乐器? (2)复习笛子、二胡、筝、琵琶等民族乐器的知识,出示《水》

二、复听,让学生轻声跟着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听后讨论:

(1)请根据音乐的情绪,分别用“抒情优美的,” “活泼欢快地”来表示乐曲的不同部分。并说说音乐让你联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2)唱一唱主题1 2 ,再呱呱音乐,说说它们之间除了情绪上不同之外还有什么不同?

(3)第三段旋律和哪一段相同?

(4)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乐曲的曲式结构图.

3、在学生熟悉乐曲的结构和乐曲主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聆听,当笛子演奏主题旋律时,还伴随着其他乐器演奏的旋律,你能听出来吗?

4、小结:

这是一首具有江南音乐风格的器乐曲,作品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秀美风光。 三、学唱歌曲引入

说说癞蛤蟆和小青蛙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引入歌曲。 四、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范唱。

(1)歌曲中的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你觉得这首歌曲具有怎么样的风格? (3)与平时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2、学唱歌曲 (1)一句一句教唱。 (2)注意弱起

(3)唱准2-6 1-6 4-2等音程。 3、了解力度记号,并学会运用。 4、表演唱

(1)讨论角色的特点。

(2)与同桌创编神态、动作、表情来演唱。 5、上台表演,相互评论。 五、小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 《童年的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中的故事 欣赏《彼得与狼》

教材分析:

音乐欣赏《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它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故事生动活泼,富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分辨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定音鼓等乐器的音色,能说出乐器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2.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听辩各种乐器的音色,说出乐器名称以及各个乐器音色所刻画出来的人物。 教学难点:

说出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哼唱彼得的音乐主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教师用长笛吹奏或录音播放一段学生熟悉的音乐,并提问是什么乐器及它属于西洋乐器还是民乐。分类:弓弦、木管、铜管、打击乐(分别说说代表乐器) 根据刚才同学们对旧知识的巩固,老师带来了这样一小段音乐,请同学们听一听。 二、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听凯旋主题,想象】

你觉得这段音乐是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

如果这是一队人在行进,那么你觉得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知觉欣赏,感受音乐的进行曲风格与辉煌的音效。)

设疑:这支队伍他们之前究竟又经历了什么?(提出疑问,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交响音乐童话故事《彼得与狼》,现在就请我们的主人公们闪亮登场! 三、认识故事人物、演奏乐器及音乐主题 【播放课件】

1.出示故事中的七位主人公

2.播放主人公的主题音乐,听一听,猜一猜哪个主题代表哪个故事主人公。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有趣的音乐小故事,这是现代著名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它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故事生动活泼,富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师:故事中有一个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彼得,还有一只狼,这个故事叫? 对了,就是《彼得与狼》。在这个故事中除了彼得和狼还有谁呢?你们想知道吗?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出示主人公的图片)。

这几个主人公都有他们各自的音乐,你想完全明白这个故事,就一定要先知道这些音乐。而且,在这个故事里有许多乐器参加,我们一起来看看,你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小鸟、小鸭子、猫、狼。在动物下方出现乐器图片:长笛、双簧管、单簧管、三支圆号。)--说说这些乐器的名称? 四、聆听音乐、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讨论:说一说乐器的音色以及以及乐器所代表的人物和动物。 2.小组汇报的形式说一说并找同学到前面试着演一演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形象。

长笛:音色甜美,高音轻快活泼,人们把它比作乐队中的女高音。(在这首乐曲中长笛的高音区清脆、透明的音色,模仿小鸟的叫声。吹奏出快速华彩乐段,表现灵活好动。)

小鸟:轻快、活泼、跳跃

双簧管:音色柔和、清悠。最适合表现田园风光的旋律。(由双簧管的扁哨发出的嗄嗄声可使人联想到鸭子的扁嘴巴,同时在节奏上和音调上也形象地刻画了鸭子的蹒跚步伐。)

鸭子 :摇摇摆摆、蹒跚步伐

单簧管:音色光辉华丽,表现力极为丰满,善于演奏流畅、快速的乐曲。(用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奏法描写小猫在捕捉猎物和行动时的那种机警的神态。) 懒猫:机警、敏捷、欺软怕硬

大管:低音乐器,音色浑厚又低粗,适合表现诙谐、滑稽,塑造丑角形象。 (用大管所特有的浑厚又低粗的声音描写老爷爷的龙钟神态,以及在节奏音调上又着意刻画了老人喋喋不休地规劝孙儿和自言自语的形象。) 老爷爷 :严肃、龙钟神态,喋喋不休(唠叨)

圆号:声音柔和、丰满。(用三支圆号奏出浓重的和声效果,造成阴林可怕的狼嚎声,描写狼的出现和行动。) 狼:阴险、凶狠、可怕

定音鼓:(猎人的枪声是用定音鼓和大鼓的音响来代替的。定音鼓最擅长表

现力度变化。)

猎人:坚 定

小提琴:明亮圆润、(用小提琴奏出了一种温暖的情感,富有歌唱性。主人公彼得是用全部的弦乐演奏的,旋律代表的奏出了彼得的神情,描绘了彼得的机智) 彼得 :善良、勇敢、机智 3.【出示彼得的主题旋律】 跟着琴声哼唱彼得的主题旋律:

师:同学们说得很准确,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表现力。在管弦乐队中不同的乐器演奏不同的音乐主题来代表不同的人物,也是根据乐器的表现效果来决定的。老师很喜欢彼得的机智勇敢,于是把他的主题旋律记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4.【再次播放各乐器的主题音乐】

5.【播放完整的音乐】边听音乐边讨论,了解故事情节。 师引入故事:

故事发生在冬天的清晨,彼得打开了自家花园的大门跑到外面的大草地上面去玩耍,同学们,你觉得会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呢?让音乐来告诉你吧! 情境一:早晨,少先队员彼得打开大门,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树上有一只小鸟,是彼得的好朋友,它快乐地叫着:“早上 好,彼得,周围多么安静啊!” 情景二:鸭子趁着彼得出来的时候忘了关大门,趁机到池塘痛痛快快地洗个澡。小鸟见到鸭子就吵起了架,它们一个在池塘里,一个在岸上, 吱吱哇哇地吵个不停。

情景三:这时,一只猫在草地上轻轻地走来,它想:“小鸟正忙着吵架,趁这机会,我上去把它抓住。”“当心!”彼得大叫一声,小鸟一下就飞到树上去了。鸭子在池塘里朝着猫生气地叫。

情景四:正在这时,爷爷来了,他说:“要是从树林里出来一只狼,那可怎么办?”可是彼得一点也不在乎,他想,少先队员还会怕狼吗?可是,爷爷拉住彼得的手,把他带回家,还把门锁上了。

情景五:果然不错,树林里真的出来了一只大灰狼。猫发现了,很快就爬到树上。鸭子可慌了,一面叫一面往岸上跑,可是??狼抓住了鸭子,噢的一声,一口把鸭子吞下去了!

情景六:现在的情形是这样:猫蹲在树上;小鸟也在树上;狼在树下转来转去,两只凶狠的眼睛直盯着猫和小鸟。彼得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但他一点也不害怕,还机灵地爬到了树上。

情景七:彼得叫小鸟飞下去,在大灰狼的头上打圈,他就趁机在树上把绳子打了一个活结,套上狼的尾巴,就使劲地拉。狼发现自己的尾巴给拴住,拼命想

挣开,可它越跳,绳子就抽得越紧。

情景八:这时,树林里走出了几个猎人,他们顺着狼的脚印追来了,一边走还一边开枪。彼得在树上对猎人喊:“别开枪!我和小鸟已经把狼逮住了!你们快来帮忙把它送到动物园去吧。”

情景九:请看看这个胜利的队伍吧!最前面的是彼得。随后是猎人,抬着那只狼。爷爷和猫走在最后,小鸟在他们的头上快乐地叫着。你要是仔细听,还可以听见鸭子在狼的肚子里叫呢!

五、简介“交响童话”和作者普罗柯菲耶夫

《彼得与狼》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交响童话,交响童话就是通过管弦乐器演奏音乐来叙述的童话故事。它的作者是前苏联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普罗柯菲耶夫。 教师板书: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普罗柯菲耶夫

普罗柯菲耶夫(1891~1953),苏联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自幼学习音乐,1904年考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909年毕业于作曲班,1914年又毕业于指挥班和钢琴班,因演奏自己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而获安东﹒鲁宾斯坦奖。《彼得与狼》是一部小型管弦乐队演奏的作品,写于1936年春天。普罗柯菲耶夫对儿童有特殊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专为儿童写的,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童话剧《对三个橘子的爱情》、舞剧音乐《灰姑娘》、歌曲《丑小鸭》都是享誉世界乐坛的。 六、课堂小结

师:同时这个故事还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生:告诉我们只要团结起来,勇敢机智的斗争,就能战胜敌人。少先队员应该不怕苦难,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彼得是勇敢的,让我们和彼得一起分享这份胜利和快乐,把大灰狼抬回动物园吧!(自信活泼的走出教室,再次播放管弦乐演奏的凯旋主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白桦林好地方》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并准确表达歌曲的情绪; 2、通过听、唱、动等综合性音乐活动,在自由探索的活动中,对歌曲有初步的体会;

3、在聆听、学唱歌曲中,表达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清晰地演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教学难点:

歌曲最后一句的节奏;歌曲的表演及创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多媒体播放少数民族图片音乐,学生猜一猜是哪个民族。)

师:新疆有动人可口的葡萄,有美丽的舞蹈,蒙古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奔驰的骏马,这些都是吸引人的好地方,让人不禁有想提起旅行包去旅行去游玩的冲动。同学们,你曾经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留下过哪些美好的回忆呢? 师:好,今天何老师就要带领同学们走出中国的大门,走进枫叶之邦——加拿大,去感受一下那儿的美丽景色—— 二、激趣铺垫,感受情绪:

1、师:要想进入这扇通往加拿大的大门,就必须先来玩一玩专门为游人准备的有趣的跳格子游戏,找对了,跳对了,你才能进去—— 2∕2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蓬 得得 蓬 蓬, 蓬 得得 蓬 蓬,蓬 得得 蓬 蓬, X — — — ︳X — X — ︱X — — —︳X — — —‖ 蓬 蓬 蓬。 ①、师示范; ②、学生试拍;

2、师:真棒!瞧,白桦林中的几棵音乐树,他们正列队欢迎我们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 1=F 2∕2

6 — 6 —︱3 — 3 —︱6 — 6 —︱3 — 3 —︱(此句的6低八度) 6 — 5 —︱5 — 1 —︱2 — 1 —︱3 — — —︱ 6 — 5 —︱5 — 1 —︱2 — 1 —︱3 — — —︱ ①、师范唱; ②、学生唱谱;

3、师:听,音乐树后面还跟着几只可爱的小麋鹿,他们正踩着小枫叶, 踏着轻快的步伐准备来欢迎我们呢!让我们一起来加入他们—(播放音乐,初

听)

三、学唱歌曲,体验情绪:(游览加拿大)

1、师:让我们跟上小麋鹿轻快的脚步,赶紧去感受一下加拿大的风光吧! 看看那都有哪些吸引人的景色? (聆听录音范唱《白桦林好地方》,感知内容)

2、师:有海狸,大麋鹿,湖水,平原,草房,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歌声再来感受一下吧! (师范唱,学生感受情绪)

3、师:面对如此惬意的景象,如此美丽的白桦林,你最想说的一句心里话是什么呢?

(学生发自内心抒发情感,对白桦林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师:同学们都由衷的抒发了内心的情感,有句话说的好,当我们用言语无法表达时就用歌唱来表现吧!让我们用la 的音来唱一唱—— 4、填词演唱:

5、歌曲处理:(注意重音记号) 1=F 2∕2 渐弱

? ?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蓬 得得 蓬 蓬, 蓬 得得 蓬 蓬,蓬 得得 蓬 蓬, X — — — ︳X — X — ︱X — — —︳X — — —‖ 蓬 蓬 蓬。 师:小麋鹿伴着歌声越飘越远,我们应该怎么唱?(渐弱) 6、完整表演唱 四、拓展延伸:

1、师:在每年春暖花开的三四月,加拿大都会大肆庆祝一大盛节——枫糖节,这一天,加拿大人民会采摘枫叶、枫汁酿制成枫糖,大家聚在一起品尝,而除了酿制枫糖之外,他们还会载歌载舞,上演精彩的歌舞表演,今天人们就要排练《白桦林好地方》这个节目在枫糖节上表演,看到了我们动人的演绎,想让我们一起来出谋划策,当一回小导演,让他们的节目更加精彩!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要怎么样创编《白桦林好地方》,才能更丰富多彩!看看比比谁是最佳导演! (学生自由说一说:唱,跳??) 加入课堂乐器并表演:

响板: X 0 X 0 | X 0 X 0 || 手铃: 0 X X 0 | 0 X X 0 ||

铃鼓: X 0 0 0 | X 0 0 0 ||

2、创编歌词(填空):

师:帮他们排了个精彩的节目,那我们也总得出个节目啊!他们有赞美自己家乡的歌,那我们能不能也来编一首赞美自己家乡歌曲呢?

( ) 好地方,我们的家乡,那里有( ),( ) ,蓝色湖水岩石岸 , 我将要再回还。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领略了美丽的加拿大风光,感受体验了那儿的音乐,并用自己 优美的歌声赞扬了白桦林,更为加拿大枫糖节献上了精彩的节目,同时 老师也发现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棒极了。就让我们把这种 创造和美带入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吧! (学生随着歌曲旋律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2、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

3、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理念:

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均要协调统一的声乐艺术,四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合唱,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扰、跑调、比音量、声音偏高、赶节奏等不协调现象。往往搞得教师“事倍功半”,所以合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师最感扎手的,历年来未曾在公开课上见过上合唱课。作为辅导校合唱队的音乐教师,合唱教学

我一直通过循序渐进、步步引导、十足耐心来将学生带入合唱美妙的音乐世界中,这次上课能否成功我没有把握,但我想勇于尝试、超越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教学难点:

1、第二声部第2、3小节,最后两小节。 2、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

钢琴,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

二、情境创设、分声部学唱旋律

1、听音乐欣赏黄昏的画面。师:画面给你什么感受?

2、师:晚霞中还飞来了美丽的红蜻蜓,让我们去听一听蜻蜓给我们带了一段动听的旋律。(播放第二声部旋律) 3、老师划旋律线 4、唱第二声部旋律

A、师:我们能不能随着蜻蜓飞舞的路线来唱一唱。 B、难点解决第二、三小节、结束。

C、加力度唱。

师:请同学们完整地连起来唱一唱,但有新的要求:在唱得时候能随着蜻蜓上下起舞,把音乐的力度唱出来。 5、唱第一声部

A、听听另一只蜻蜓给我们带了的音乐 B、划旋律线

C、师:听听、看看,这两只蜻蜓飞得有什么不同?上下起伏多,飞得更高 D、唱唱

6、两声部结合唱

听琴唱,老师先弹第一声部,再弹第二声部,最后两个声部一起唱。 三、学唱歌曲《红蜻蜓》 1、欣赏FLASH

师:小蜻蜓还给我们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给我们

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2、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回忆、感觉很优美。 3、介绍歌曲。

这是一首日本的歌曲,名字就叫做《红蜻蜓》,多年以前,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结满桑果的时候,小女孩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这时候,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满天飞舞,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中,深深的陶醉了。红蜻蜓——这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从此永远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脑海中,不能忘怀。多年以后,小女孩长大了,当她回到故乡,重新来到山上,不禁回忆起童年时代的朋友——红蜻蜓,童年多么难忘啊!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再来聆听这首歌吧!(播放课件,欣赏《红蜻蜓》) 4、师:听听这首歌曲演唱形式是什么? 生:合唱 师:你唱过吗?就是我们刚才唱的两只蜻蜓的旋律。

5、师:老师想请一位同学特别有感情地读一读歌词。(师钢琴伴奏) 6、加歌词演唱。 7、二声部合作

第一段,运用换气记号听琴唱,老师纠正唱第二段,找第一段与第二段的不同。轻唱合作听琴唱。 8、完整演唱。

四、听另一个版本的《红蜻蜓》

师:由于这首歌曲的广泛传唱,如今它已有许多版本,我们来听另一首《红蜻蜓》。有几种演唱形式?(齐唱——合唱——领唱) 五、用多种方法演绎歌曲。 六、小结

师:唱得真棒!一节课真是太短暂了,我们的童年也是一去不复返。愿大家走进大自然,让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

播放FLASH《晚霞中的红蜻蜓》,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六课摇篮曲

音乐 课题

学科 《摇篮曲》 日期 总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能用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谧的情趣学会演唱这首世界著名的摇篮曲,感受歌曲表现的真挚的母爱。 2、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简要生平。 3、能认真聆听中外摇篮曲,初步了解摇篮曲,能即兴创作简单的摇篮曲。 板 书 设 计 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用重点 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难点 教具 学具 即兴接唱摇篮曲 电钢琴 多媒体 音 乐 书 教学实施过程 《摇篮曲》 舒伯特 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听赏《摇篮曲》 初听与思考 学生聆听《摇篮曲》,并思考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及意境。 交流与归纳 学生交流对歌曲的理解。 老师归纳:这是一首摇篮曲,歌曲节奏平稳,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柔情。歌曲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曲吗? 学生自由回答(略) 老师归纳、介绍摇篮曲: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又称催眠曲。它是母亲抚慰孩子入睡的歌曲,简短、柔美,伴奏的节奏型常带有动荡感。 再次聆听 师:请大家再听一遍,这次要求同学们用动作模仿哄小宝宝睡觉随乐摇晃身体,进一步感受音乐情绪。 简介舒伯特 师:刚才我们听的《摇篮曲》是奥地利“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课前同学门查找了有关资料,现在请你们说说你们了解的舒伯特。

学生自由回答(略) 师归纳、板书,简介舒伯特: 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家.出生在维也郊区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从小随父学习音乐。十四岁就开始创作歌曲,在三十一年短暂的人生中,一共创作了 998部作品。代表作品有:《菩提树》、《魔王》、《未完成交响曲》等。 学唱《摇篮曲》 学习歌谱 老师弹奏旋律,学生用“U”随琴哼唱旋律。 学生随琴用竖笛吹得快速、轻巧。 学生随琴轻声视唱旋律。 学唱歌词 播放伴奏音乐,学生随乐深情地朗诵歌词。 学生随伴奏音乐轻声视唱歌词,找出难唱部分随琴声突破难点。 唱全歌一遍。 歌曲演唱处理 思考、交流与归纳 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旋律优美的摇篮曲,表达母亲对孩子无限慈爱的柔情呢? (生讨论发表意见,师归纳并板书:声音 速度 意境。) 师:这首歌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个乐段为两个乐句。 学生分组讨论每一乐段的演唱,然后师生共同归纳: 第一乐段节奏平稳,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用稍慢的速度、轻柔的声音演唱。第二乐段开始时出现了附点节奏,突出了摇动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形成对比,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的温柔与慈爱。最后歌曲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用中等速度、柔美的声音演唱。 演唱歌曲 播放《摇篮曲》伴奏音乐,呈现玲听时的画面,全班同学用柔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 聆听中外摇篮曲 师:小时候,最幸福是躺在妈妈的身边,听着优美的摇篮曲甜甜的入睡。那么,你们听过

的、了解的、熟悉的摇篮曲有哪些? 师:下面我们来听几首中外不同风格的摇篮曲。 第一首:中国东北的《摇篮曲》。 第二首:河北的《摇篮曲》。 第三首: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提问:同学们,听了这么多摇篮曲,你们能归纳出他们的共性吗? 学生讨论交流摇篮曲的特点,老师归纳板书。 (声音轻柔、速度舒缓、节奏平稳、伴奏轻度摇荡) 即兴接唱摇篮曲 师:听赏了这么多中外的摇篮曲,现在我们一起来即兴创编一首摇篮曲,好吗? 师:6-3|3-1|2-3|3――|生:2-6|2-3|2-6|6――| 月 光 光 星 儿 闪 小 宝 宝 快 睡 觉 师:6-3|3-1|2-3|3――|生:2-6|2-3|2-6|6――| 月 光 光 星 儿 闪 小 宝 宝 快 睡 觉。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摇篮曲,聆听了中外不同风格的摇篮曲,还即兴创作了简单的摇篮曲,收获真不少!今后,在音乐课上我们将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感受更多风格各异的音乐。 作业 把这首《摇篮曲》唱给父母亲听。 =

第六单元 向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乘着歌声的翅膀》 2、欣赏《火车托卡塔》 教学目标:

1 、学会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并有感情的演唱。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作曲家门德尔松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风格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倚音、换气记号、力度记号在歌曲中的正确演唱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借助倚音、换气记号、力度记号更好的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准备:

1 有关德国的风光图片 , 德国艺术家的作品和相关的资料。 2 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童话故事《白雪公主》

提问:(1)《白雪公主》出自哪部童话集?作者是谁?哪个国家的? (2)同学们都知道德国有哪些著名的艺术家和诗人? (黑格尔、马克思、歌德、贝多芬、海涅、门德尔松??) 2、词曲作者简介:

海涅:德国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有三千多首诗句,有一千多首被作曲家谱写成了曲子。

门德尔松: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4岁从母学习钢琴;8岁学习作曲;9岁登台演奏钢琴;17岁发表作品《仲夏夜之梦》已属优秀作品。1834年他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时,他阅读了海涅的抒情诗,灵感突现,迅速写下了这首被世人广泛传唱的名曲《乘着歌声的翅膀》。 二、学唱歌曲 1、节奏训练:

a、X | X X XXX | X.X X | X X XXX | X. 0 0 || b、XXX XXX | X.X X | XXXX X X | X.0 X ||

c、X | X X XXX X| X.X 0 X |X X XXX X| X. X. || 要求:手划拍读节奏 2、 讲解重难点知识

6/8拍子的含义: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拍。

重点: X四分音符 X 八分音符 0四分休止符 0八分休止符 难点: X.=X+X(符点四分音符) 变化音音准 #1 3、读歌词

按节奏读歌词。 4、学唱歌词 (1)听录音范唱

提问:这首歌曲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

(2)用正确的方法和状态模唱歌曲旋律,母音为“LU”。 (3)纠正不足再次模唱。 (4)加入歌词小声哼唱。 (5)解决难点,教唱重点乐句。 (6)集体连贯地演唱。

(7)复听音乐细心感受歌曲演唱的速度、力度变化,随录音再次演唱歌曲。 三、欣赏《火车托卡塔》

1、播放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分析歌曲的结构。 2、作曲家生平及代表作品。

3、再次听录音,哼唱歌曲,记熟主旋律。 四、小结

学生谈收获,师总结:同学们,我们作为新时期的接班人,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让我们乘着知识的翅膀飞向你们最高理想的彼岸,老师相信大家都会成功的!

第二课时 课题:《小纸船的梦》 年级:四年级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彩纸、双响筒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用圆润柔美的声音,和谐统一的音色来表现对未来的憧憬,感受小纸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进一步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悠长、平稳的气息演唱这首二声部的合唱歌曲,并能准确唱出八分休止符,感受到小船随波飘荡的韵律感受和声的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和演唱歌曲《小纸船的梦》,通过演唱理解歌词的情感内涵。初步感受合唱曲中的和声效果,通过二声部合唱表达出主人公向往成长的梦想。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体会小纸船带给我们的乐观、奔放地情绪。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能用自然轻松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达到背唱效果。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旋律走向,深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唱好曲子的副歌部分。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 2、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小纸船和彩纸。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老师桌上多了什么东西呢? 生:小纸船和彩纸

师:对,是小纸船和彩纸。这只小纸船有自己的梦想,小纸船的梦想就是有个美丽的家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和小纸船一样有自己的梦想,老师想知道我们同学心中的梦想是什么?谁能说一下?举手告诉老师。 生:略。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棒!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小纸船是怎样带着我们的实现梦想的。打开课本《小纸船的梦》。 (二) 新课教学,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

播放歌曲《小纸船的梦》,学生认真聆听。

师:同学们,这是一首三拍子的、带有二声部的歌曲,初听歌曲,你们觉的这首歌曲的主人公都向往着什么呢?

生A:他想快点长大。 生B:他想当船长。 ??

课件出示关于船的图片。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好,非常正确。主人公有自己的理想因为他想当船长,所以他折了一只小纸船,想象着有一天小纸船变成了大船,这样,就可以载着他的梦想飘向远方了。我们也带着自己的梦想随小纸船飘向远方吧。 2、朗读歌词

课件出示歌词,教师敲击双响筒,带领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旋律

(1) 课件出示正歌部分,用u来跟琴模唱主旋律,达到练声效。 (2) 师生合作,进行旋律对唱。

(3) 在旋律线上出示歌词,学生初步尝试唱词。 (4) 学唱副歌部分。 a、学唱高声部

b、引导学生自学低音声部 c、学生分组练习并配合演唱两声部,充分感受合唱的感觉,感受它的和谐统一。 4、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指导、纠正

师:真好听。我们把这首歌曲唱完了,也充分感受全曲中的合唱部分的音响效果。那么这首歌曲的旋律线条走向是怎样的? 生:是向上的

师:对,它的旋律走向是向上的,体现出来我们对梦想的向往,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三) 创编旋律,动手实践

1、请同学们也用向上的旋律线条创编一条简短的4小节的旋律来表现你的梦想。 2、学生创编旋律,并把自己创编的旋律唱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3、用课前准备好的彩纸折小纸船,看谁折的又快又好。 4、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总结,鼓励学生。 (三)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师:今天咱们一起愉快的学习了《小纸船的梦》,在学习中大家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但梦想归是梦想,只有梦想醒后挥汗如雨的人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实际行动,通过努力,达成自己心中的梦想,最后,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小纸条写上自己的梦想,折好纸条放进船里,让我们驾着满载理想的船,扬起希望的帆,乘风破浪,继续前进吧!

播放放音乐,学生唱着歌曲,晃荡着小纸船走出教室,去寻找自己的理想。

第七课回声 教学目标:

1、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 并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 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神奇, 用甜美的声音去演唱乐曲。

3、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 学会“F”“P”强弱记号, 并能自信的,自如的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4、通过学唱《友谊的回声》,鼓励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友谊并建立美好的友谊。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乐曲; 2、掌握前半拍休止

3、使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强弱。

4、认识并掌握力度记号“F”“P”了解“很强” “很弱” 教学过程:

一、 播放视频,导入课题

1、师:在大自然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 我播放一段视频,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现象? (视频 回声)

2、师: 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中一种自然现象, 当我们向山谷发出声音时, 声音传到山谷中的物体上时, 声音就会被反射回来形成了回声。 回声和我们的发出的声音相比, 有什么不同呢?(强、 弱) 在音乐中声音的大小, 我们一般称为“强” “弱” 3、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模仿一下“回声” 怎样? 。 老师是发声源, 你们来表现回声。

(但是你们的人数很多, 谁能告诉老师怎样表现出回声? ) 师: 大家声音的表现力可真棒, 那我们为回声加上旋律怎样?(听旋律) 来, 听师: 钢琴演奏, 生跟琴模唱。(教材中强弱对比的一段旋律)

4、师:同学们的表演真棒! 尤其是加入旋律后, 声音就更动听了。

刚才我们做的小游戏中, 老师发出的强的音, 在音乐中用 F 表示, 那回声用 P表示 师讲解:

“f” 表示强, “p” 表示弱。 引申: 老师给他们各添上个朋友

“f f” 表示极强, “p p” 表示极弱。 二、欣赏歌曲 1、初听音乐

刚才同学们演唱将回声表现的惟妙惟肖,就像的真的一样,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回声的歌曲《友谊的回声》,思考这首乐曲名为什么叫《友谊的回声》?

面对山谷, 我们发出怎样的喊声, 山谷就会传给你怎样的声音, 这其实就像我们人与人之间, 你对别人付出了怎样的真心, 被人就会对你有怎么样的友谊,这也就是友谊的回声。 2、复听音乐

乐曲中哪部分旋律是来模仿回声的效果的? 我们一起来哼唱一下,注意强弱 3、再次聆听时,学生小声跟唱。 三、学唱歌曲

1、随老师琴声歌唱旋律,纠错,师范唱。

2、 师: 同学们这首乐曲分为两部分, 其中第二段有两处旋律和第一段的旋律不一样?(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说) 演唱、跟琴、师范唱

3、跟唱全曲旋律,注意强弱的对比。

4、下面我一起跟着乐曲演唱一遍,检验自己受否真正学会? (跟范唱)

四、表演歌曲

1、乐曲中说到友谊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回声, 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这样美妙的声音呢? (让学生去说) 2、好我们就让用你说的这种方法来演唱试试?

师:注意,结束句上面标有“渐慢” 两个字, 我们的声音还应渐渐慢下来直到结束。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友谊的回声》 这首乐曲,我们知道了大自然中的神奇现象“回声”,同时我们学习到了表示“强、弱的音乐记号,并且通过学习这首乐曲,让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想要得到纯正友谊,就必真诚对待朋友。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九课 欢乐秧歌

【教学内容】

歌曲《小秧歌》 学唱歌曲《姐是一枝花》 、聆听《打枣》。 【教材分析】

1.《秧歌舞》是一首流传于东北地区的脍炙人口的秧歌舞曲,歌曲旋律简洁,节奏活泼,附点八分音符的运用,增强了节奏的动感,是东北人民歌唱幸福生活得新民歌。

2.秧歌源于汉民族元宵节庆时的集会表演,是北方诸民族盛行的娱乐舞蹈形式,流星于陕西、内蒙古、东北等地,跳舞时,脚走“十字步”,双手挥舞红绸,情绪欢快热烈。

3.《打枣》是山东鼓吹乐。乐曲描述了山东乐陵枣乡人们在枣树丰收时的欢乐情景。乐曲由唢呐主奏,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不时变换咔乐、管子、口哨交换演奏,以增加活泼、欢乐的气氛,将乐曲逐渐推向高潮结束。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山东乐陵民间乐曲《打枣》,感受山东鼓吹乐的音乐风格;通过表演山东蓬莱民歌《小秧歌》,体会山东秧歌锣鼓,热闹欢快的气氛。

过程与方法:跟着锣鼓点跳秧歌。 知识与技能:山东鼓吹乐。

能力目标:学歌曲《秧歌舞》,指导学生学习秧歌舞的基本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情感目标:通过教与学,让学生在音乐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及节奏感。 【教学重难点】

合着锣鼓节奏,准确地敲击。 【教学准备】

录音机 磁带 琴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本课学习内容。 二、聆听《打枣》

1.介绍山东鼓吹乐:鼓吹是由民间吹奏乐器与打击乐器配合演奏的一种民间器乐种类。山东的鼓吹乐主要有鲁西南鼓吹、鲁中南鼓吹、鲁北鼓吹和鲁东鼓吹4个流派。

口传心授是山东鼓吹的主要传承方式,变奏是其乐曲发展的基本方法。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高度的即兴性,乐曲的精华部分往往体现在艺人创造性的即兴演奏过程中;另一个特点是多变性,一首乐曲往往有多种多样的变体。

山东鼓吹的主要乐器有吹管乐和打击乐2类。吹管乐器有唢呐、笛子、笙、管子等。打击乐器有小镲、中钹、大锣、小锣、云锣、梆子、乐鼓等。乐队编制一般由6至8人组成。常见的乐队组合形式有“单大笛”乐队,即由唢呐、笛子、笙(2支)、小镲(或梆子)、云锣(或中钹)、汪锣(或管子)、乐鼓等8件乐器组成。此外,“对大笛”乐队由唢呐(2支)、小镲、云锣、铜鼓、乐鼓等6件乐器组成,多用于婚、丧等仪式。由锡笛、笙、笛组合的乐队(常配以梆子打节奏),则主要用于演奏大弦子戏曲牌。另外尚有笙笛合奏乐队、咔戏乐队等。

2.简介《打枣》:是山东鼓吹乐。乐曲描述了山东乐陵枣乡人们在枣树丰收时的欢乐情景。乐曲由唢呐主奏,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不时变换咔乐、管子、口哨交换演奏,以增加活泼、欢乐的气氛,将乐曲逐渐推向高潮结束。

3.初听,感受乐曲的情绪。

4.复听,设问:在演奏过程中,有哪几种音色的声音在交替出现?把它们演奏的先后顺序及名称列表写出来。

5.再次聆听,用自己最擅长的形式表达聆听乐曲后的联想与想象。 三、表演《小秧歌》

1.设问:蓬莱在山东的什么方位? 2.聆听歌曲,说说你听后的感受。 3.复听,跟着音乐拍击锣鼓点。 4.再次复听,跟着唱一唱。 5.读拍秧歌锣鼓点。

6.推选四位同学用锣鼓伴奏,跟着音乐边唱边跳秧歌舞。 7.自编歌词,唱唱《新小秧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8.表演《新小秧歌》,并评价。

四、小结:敲敲打打扭着秧歌去拜年,欢乐秧歌充满了快乐与激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教师播放录像《民间秧田队》

1.提问:他们在做什么?这种舞蹈形式叫什么?它主要用什么伴奏形式? 2.揭示课题。

3.初听歌曲:提问:歌曲的情绪? 4.记忆歌曲旋律:歌曲可以分成几句? 二、新课教学

1.学唱歌谱、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歌谱。

2.教师指导学习:正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前十六分音符节奏。 3.学习歌词: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4.学习锣鼓点:提问:歌曲中用怎样的声音表现锣鼓? 5.出示节奏谱:小组学习,分组进择乐器先节奏谱练习。 6.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学跳秧歌,感受歌曲

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学习简单的秧歌舞步十字步。 1.教师示范动作。 2.学生 学习秧歌舞步 。

3.引导学生学跳秧歌舞步学生学会步法后,再指导学生配上手的动作来学跳秧歌舞。

4.表演唱《秧歌舞》。 5.师生评价学习效果。 四、课后拓展: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组选一个项目(舞蹈、乐器、歌曲)进行研究性学习。舞蹈组:学习基本秧歌舞步,创编一个简单的舞蹈组合。唱歌组:搜集我国其他地区的秧歌资料(文字或音响)。乐器组:创编或演奏秧歌锣鼓节奏.为歌曲伴奏。

第三课时

一、学唱《姐是一枝花》

1.学唱歌谱、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歌谱。

2.教师指导学习:正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前十六分音符节奏。 3.学习歌词: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4.学习锣鼓点:提问:歌曲中用怎样的声音表现锣鼓? 5.出示节奏谱:小组学习,分组进择乐器先节奏谱练习。 6.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欣赏《六月三伏好热的天》 1.简介内容

2.聆听歌曲,说说你听后的感受。 3.复听,跟着音乐拍击锣鼓点。 4.再次复听,跟着唱一唱。 三、小结下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j5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