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5月月考化学 - 精校解析 Word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08 02: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1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Al-27 Si-28 P-31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 Ag-108 Pb-207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水飞”是传统中医中将药材与适量水共研细,取极细药材粉末的方法。《医学人门》中记载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 洗涤、溶解、过滤、灼烧 B. 洗涤、溶解、倾倒、蒸发 C. 洗涤、萃取、倾倒、蒸馏 D. 洗涤、萃取、过滤、蒸发 【答案】B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苯制备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 甲烷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反应时,只生成一氯甲烷和HCl C. 测定中和热实验中,用量筒分别量取50 mL0.55 mol·L NaOH溶液和50mL 0.50 mol·L的盐酸溶液测温备用,当碱溶液加入酸中时,要一次性迅速倒入 D. 用AlCl3溶液做导电实验,验证AlCl3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C -1-1............ 3.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 -

A. 常温下,60gSiO2分子中含有Si-O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4NA B. 常温下,16.8 g铁粉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9NA C. 叠氮化铵(NH4N3)发生爆炸反应:NH4N3=2N2↑+2H2↑ ,则每收集标况下89.6L气体,爆炸时转移电子数为4NA D.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H2CO3、HCO3-、CO32-的粒子总数为0.1NA 【答案】C 【解析】A、SiO2是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选项A错误;B、常温下铁被浓硝酸钝化,反应不能继续,转移电子数无法计算,选项B错误;C、反应中氢元素化合价由+1变为0,则反应:NH4N3=2N2↑+2H2↑,则每收集标况下89.6L气体,即4mol气体其中2mol氮气和2mol氢气,爆炸时转移电子数为4NA,选项C正确;D、没有给定体积,无法求得粒子总数,选项D错误。答案选C。 4. 下列各组离子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无色透明溶液中:Fe、NH4、SO4、Cl B. Ba(AlO2)2溶液中:K+、Mg2+、HCO3-、NO3- C. 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Ba2+、Cl- 、Br- D. pH=0的溶液中:Na+ 、K+、S2-、SO32- 【答案】D 【解析】A. 无色透明溶液中,Fe可以使溶液呈黄色而不能大量存在;B. Ba(AlO2)2溶液中,偏铝酸根离子可以与HCO3-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C. 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Na+、Ba2+、Cl-、Br-等几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D. pH=0的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条件下 S和SO3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而不能大量共存。综上所述,D正确,本题选D。 5. 为了减少钢管因锈蚀造成的损失,某城市拟用如图方法保护埋在酸性土壤中的钢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2-2-3+3++2-- A. 在潮湿的酸性土壤中钢管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B. 在潮湿的酸性土壤中金属棒M将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钢管 - 2 -

C. 在潮湿的酸性士壤中H向金属棒M移动,抑制H与铁的反应 D. 该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可知,为了减少钢管的损失,金属棒M、钢管应在酸性土壤中形成原电池,其中金属M做负极,钢管做正极被保护,据此分析。 详解:A、在酸性环境下,钢铁发生析氢腐蚀,A正确; B、为了减少钢管的损失,金属棒M、钢管应在酸性土壤中形成原电池,其中金属M做负极,失去电子,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钢管,钢管做正极被保护,B正确; C、在潮湿的酸性土壤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氢离子移动到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即移动到钢管上得电子,故能抑制氢离子与铁的反应,C错误; D、该方法是原电池原理,因此该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电化学腐蚀形成的条件与金属的防护以及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区别。 6. 将少量SO2气体通入Ba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変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针对上述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表明SO2有漂白性 B. 白色沉淀为BaSO3 C. 该实验表明FeCl3有还原性 D. 反应后溶液酸性増强 【答案】D 【解析】往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是因为SO2+H2O=H2SO3(亚硫酸),H2SO3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而Fe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所以SO3和Fe发生反应,生成Fe和SO4,所以溶液颜色由黄变绿(Fe),同时有白色沉淀(BaSO4) 同时有H2SO4生成,所以酸性增强。A. 该实验表明SO2有还原性,选项A错误;B. 白色沉淀为BaSO4,选项B错误; C. 该实验表明FeC13具有氧化性,选项C错误; D. 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选项D正确。答案选D。 7.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増大,W的简单氢化物是常见的燃料,Z的简单离子的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阳离子中最大的。由H、X和Y三和元素形成的一种盐中X有两种不同的价态,且该化合物撞击时会发生爆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B. Z与其他三种元素既不同主族也不同周期 C. W、Y和Z三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 D. Y的简单离子的半径比X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小 【答案】C - 3 -

2+2-2+3+2-3+++【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是常见的燃料,W为碳元素,Z的简单离子的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阳离子中最大的,Z为钠元素。由H、X 和Y 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中X 有两种不同的价态,且该化合物撞击时会发生爆炸,则该盐为NH4NO3,X为氮元素,Y为氧元素。A.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故NH3的热稳定性比CH4强,选项A正确;B. Z 为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ⅠA族,其他三种元素分别为第三周期ⅣA族、ⅤA族、Ⅵ族,故与Z既不同主族也不同周期,选项B正确;C. W .Y 和Z三种元素能形成NaHCO3、Na2CO3等离子化合物,选项C错误;D. O与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大的半径小,故O半径小,选项D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是常见的燃料,W为碳元素,Z的简单离子的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阳离子中最大的,Z为钠元素。由H、X 和Y 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中X 有两种不同的价态,且该化合物撞击时会发生爆炸,则该盐为NH4NO3,X为氮元素,Y为氧元素,由此分析得解。 8. 下列有关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的过程一定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从海水中可以得到MgCl2,电解MgCl2溶液可制备Mg和Cl2 C. 天然气、乙醇和水煤气分別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D. Cu、Al、Hg可以分別用热还原CuO、Al2O3、HgO的方法得到 【答案】A 【解析】A.海水中的溴以离子的形式存在,需要通入足量氯气,将溴离子氧化,得到单质溴,一定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电解熔融MgCl2可制备Mg和Cl2,而电解氯化镁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镁、氢气和氯气,B错误;C.天然气、乙醇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C错误;D.Cu、Al、Hg可以分别用热还原CuO、电解Al2O3和热分解HgO冶炼得到,D错误。答案选A。 9. 甲、乙、丙三种物质是某抗生素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3-2- A. 乙、丙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B. 可用FeCl3溶液鉴别甲、丙两种有机化合物 C. 甲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 4 -

D. 乙、丙两种有机化合物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答案】A 【解析】分析:甲中含有醚键、醇羟基,乙中含有醚键、醛基、氯原子,丙中含有酚羟基、羧基、醚键和氯原子,结合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解答。 详解:A.丙中不存在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错误; B.酚羟基遇氯化铁显紫色,丙中含酚羟基,而甲中不含,则可用FeCl3溶液区别甲、丙两种有机化合物,B正确; C.苯环是平面结构,单键可以旋转,因此甲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C正确; D.乙中含氯原子,丙中含酚羟基、羧基、氯原子,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D正确;答案选A。 10.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氯气能发生反应:Na2S2O3+4Cl2+5H2O=2NaCl+6HCl+2H2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 若0.5 molNa2S2O3作还原剂,则转移4mol电子 C. 当Na2S2O3过量时,溶液能出现浑浊 D. 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氯气后,溶液的pH降低 【答案】A 【解析】硫代硫酸钠溶液与氯气能发生反应:Na2S2O3+4Cl2+5H2O=2NaCl+6HCl+2H2SO4。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氯气是氧化剂、硫代硫酸钠是还原剂、氯化钠和盐酸是还原产物、硫酸是氧化产物,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8e-。A.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A不正确;B. 若0.5molNa2S2O3作还原剂,则转移4mol电子,B正确;C. 当Na2S2O3过量时,过量的部分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硫,所以溶液能出现浑浊,C正确;D. 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氯气后生成了酸,故溶液的pH降低,D正确。本题选A。 11. 已知:①1mol晶体硅中含有2 molSi-Si键。②Si(s)+O2(g)=SiO2(s) △H ,其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③ 化学键 断开1 mol共价键所需能量/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Si-O 460 O=O 500 Si-Si 176 A. 晶体硅光伏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 B. 二氧化硅稳定性小于硅的稳定性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iu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