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观测点的内涵解读(1)

更新时间:2024-03-23 01: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观测点的内涵解读

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二级指标:学校定位;领导作用;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的办学思路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它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办学思路不是抽象的,它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它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合格评估方案》的各级指标都会与办学思路有关。考察一所学校的办学思路,不仅要看它的二级指标,还要看《评估方案》的其他指标,如师资、资源配置、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领导作用则侧重考察学校是否具有一支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较强的各级领导班子。

1.1 学校定位 观测点:学校定位与规划 1.1.1学校定位与规划

基本要求: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学校办学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注重办学特色培育。 学校定位:主要是指总体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学校定位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第一是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第二是要依据自身的条件;第三是学校发展的潜力。考虑到新建本科高校的特点,本指标强调了“学校办学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旨在引导新建高校以区域(行业)经济社会为服务面向,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发展规划:主要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发展规划应该体现学校的定位,规划中提出的措施应该是为了实现这些定位。

特色培育:考虑到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没设特色项目,但对于新建本科高校,应当注重特色发展,扬长避短,通过长期培养项目培育和积淀,最终形成自己办学特色。

1.2领导作用 观测点:领导能力;教学中心地位 1.2.1领导能力

基本要求: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和教学规律,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较强。

这里的领导能力是指各级领导班子的能力,尤其是校级领导班子的能力。考察领导能力,一是看战略思维能力,能否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和看待学校的发展,立足长远,使政策和决策具有前瞻性,从而掌握主动。二是看谋划发展

1

的能力,看能否紧紧抓住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契机,促进规模、结构、效益、质量协调发展;看能否把主要精力真正放在教学工作上,把质量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三是看凝聚人心的能力。要看各级领导能否不断推动学校事业取得新的发展,用事业发展鼓舞人心;要看是否能“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广大教职工;要看是否实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和民主决策,使广大教职工切实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从而调动教师研究教学投身教改的积极性。

中层领导对学校办学思路具有较强的贯彻能力、对教学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自身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1.2.2教学中心地位

基本要求: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重视建立并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明确,各职能部门服务人才培养情况好,师生基本满意。

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党政领导是否重视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是否经常研究教学工作,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是否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其它工作的关系;教学经费投入是否处于优先地位并有稳定来源;职能部门是否都能主动为教学服务;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是否都能体现对教学的重视;在对教师考核中,是否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育人工作是否已成为学校的舆论中心;师生对教学中心地位的感受等。 主要考察:保障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师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统计;师生对主要职能部门服务教学的评估结果统计;教学工作会议主报告或文件描述。

1.3人才培养模式 观测点:人才培养思路;产学研合作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a.培养目标和规格;b.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c.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d.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1.3.1人才培养思路

基本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清晰,效果明显;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人才培养思路主要考察学校是否坚持育人为本,是否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在专业层面考察学校对应用型人才的规格要求是否清晰,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有效,培养方案是否注重德育为先、能力为

2

重,能否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因材施教等等。

1.3.2产学研合作教育

基本要求: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产学研合作教育主要考察学校是否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具体的服务对象,人才培养是否以业界为主导,是否与业界建立长期、稳定、互动的合作关系,效果如何。指标体系中的合作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等。

考察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只看自评报告,重在剖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在考察教学过程。 

2.教师队伍

二级指标:数量与结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培训 2.1数量与结构 观测点:生师比;队伍结构

2.1.1生师比

基本要求:全校生师比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各专业的教师数量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合理的控制班级授课规模,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辅导。

生师比为折合学生数与教师总数之比,教师总数为专任教师加外聘教师的一半的和。其中,专任教师是指具有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在编教师,并承担教学工作的人员。专任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可以是各层次的授课工作,也可以是其他教学形式,如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和实验等。外聘教师包括返聘教师、外教和其他不在编教师。

合格标准:全校生师比基本达到国家合格标准:18:1。

在分析生师比时,评估专家除考察总师生比外,还要分别考察各专业教师数量,尤其是新办专业的专业教师数量是否满足人才培养基本要求,避免用总师生比掩盖个别专业师资不足问题。考察教师数量除查看人事部门提供的资料外,还要分析合班上课学生数和教师工作量。

2.1.2队伍结构

基本要求: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50%;在编的主讲教师中90%以上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教师队伍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结构合理,有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整体素质能满足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队伍结构要合理,要符合学校的定位,要适应教学需要。重点考察以下几方面:

3

一是整体结构:数量、学科、学缘、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各院(系)分布状况、师生比状况、师资队伍的总体结构是否符合学校目标定位的要求,教师队伍中具备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是否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二是专业发展状况:如专业带头人数量与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情况;新办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状况,尤其是“科班出身”人员数量等。

三是要考察三类教师,即: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主干课教师和实践教学队伍(含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指导人员)的结构。

教师队伍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行业)执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一般就可认为具备专业(行业)执业资格和任职经历:

﹡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以上职称;

﹡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或有专业资格考评员资格; ﹡近五年在业内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累计达三年及以上;

﹡主持过(或主要参与)三项及以上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使用,效益良好;

﹡主持过(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建设,在省(市)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师资队伍发展趋势良好是指大部分专业有学科带头人,已形成学术梯队,并有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专家将考核学校进出师资的职称和学历等。

2.2.1师德水平

基本要求: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从严执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履行岗位职责”是指教师爱岗敬业,严格执行教学工作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人格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生命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是指学校领导和教师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科学的考核制度,全身心投入的教学态度。“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是指教师坚守严谨和诚信原则,充分尊重他人研究成果,无学术道德不端行为。

评估时要综合看: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教师进行的各种教学评估资料,专家抽查情况,考试试卷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审阅情况,学生对调查问卷回答情况,专家随机听课时对教师的评价以及专家对用人单位和学生考察的结果。在学术研究领域能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2.2教育教学水平 观测点:师德水平;教学水平

4

2.2.2教学水平

基本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总体上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基本满意。

教学水平高低是以实施培养方案的效果能否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来衡量的。主要考察学校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政策、措施以及效果。如: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学习成绩分布,学生满意度等;教师教学成果统计;专家组现场听课评估结果;实验课、毕业设计(论文)、考试的试卷质量及分析等教学环节所反映的教师教学整体水平。

2.3培养培训 观测点:教师培养培训

基本要求:有计划开展了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等工作,初见成效;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有加强教师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培养的措施,效果较好;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有规划、有措施、有实效。

一般来说,新建本科高校师资力量相对偏弱,因此教师培养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考察教师培养培训,一是看学校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视程度;二是看制订专业带头人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以及成效;三是看是否采取“导师制”、“助教制”、行业实践等有效措施,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实践能力;四是看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在编教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根据行业发展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胜任力。

3.教学条件与利用

二级指标:教学基本设施;经费投入

教学条件与利用主要考察办学的基本条件,但要充分理解对办学条件提出要求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提高培养质量,也就是说要考察学校的经营思想,考察投入产出比,考察现有条件的利用程度。

3.1 教学基本设施 观测点: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图书资料和校园网建设与利用;校舍、运动场所、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与利用

教学基本设施按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规定标准考察。所谓“基本达到”或“基本”是指数据适当低于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教育部教发【2004】2号)规定的合格标准,但必须高于“限制招生”的标准,一般指二者间的中间值(以下“基本”的含义同此)。

3.1.1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 基本要求: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按照教育部【2004】2号文,应达生均达3000-5000元);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利用率较高。

5

就业率在考察中一是看应届学生的初次就业率是否能达到本地区高校平均水平(初次就业率统计到毕业当年 8 月 31 日前)。二是看学校促进学生就业的措施以及效果。三是了解学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

7.5.2就业质量

基本要求:就业面向符合学校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高,就业岗位适应性较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就业质量主要考察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等。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ir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