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城市化的影响(讲义)学习精品

更新时间:2023-10-05 21: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资源

高中地理 城市化的影响 一、考点突破 1. 了解城市化过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掌握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重难点提示

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城市化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1)城市化进程影响着城市:城市化改变着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的衣食住行。 (2)城市化进程影响着农村:城市现代文明深刻影响着农村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农村青年向往着都市的繁华。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

二、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比如原有的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被等,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地形 气候 水文 植被 生态 坦 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热岛效应,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区水系十分紊乱 破坏原有的天然植被,大量的人工移植栽培树木花草 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及垃圾,干扰破坏生态环境 城市化的影响 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使之趋向平害 形成城市风,将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将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市 易使城区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残留的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 对原生存地的生态群落和环境产生破坏;诱发灾害;破坏历史文物 使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改变最大的地方 评价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三、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还会对人文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如土地利用方式、就业结构、聚落景观、人口和产业分布等。 人文环境 土地利用方式 就业结构 景观特征 人口、产业分布 经济开放程度 信息、交通 文化、观念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村 农业用地 第一产业 乡村景观 分散 低 欠发达 传统文化 转变为 城市 城市建设用地 第二、三产业 城市景观 集聚 高 发达 现代文明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随堂练习】

1.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原先的地形变得高低不平

B. 城市经济活动强烈地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从而导致城市气候类型的变化 C. 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会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导致城市地区水系紊乱 D. 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生活污染 答案:C

思路分析: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原来的自然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城市建设虽然使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该地气候类型。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工业“三废”。 2. 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 使土地利用方式单一化 B. 改变了居民的就业方式

C. 使原先的农村景观转变为自然生态系统 D. 城市的封闭减弱了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答案:B

思路分析:城市化过程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使土地利用方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使原先的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强化了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例题1 下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 (1)该图反映出( )

A. 亚洲、非洲的城市化水平总体处于初级阶段 B. 亚洲、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

C.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成正相关 D. 欧洲、北美洲城市总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城市化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①生物多样性增多 ③出现“热岛”现象 A. ①②③

②土地质量下降 ④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B. ②③④

思路分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读出,四大洲相比,亚洲、非洲城市化水平较低,处于城市化进程的中期阶段,速度较快;欧洲和北美洲城市化水平较高,属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后期成熟阶段,速度较慢,但仍然在增长中;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没有相关关系。第(2)题,城市化发展占用大量土地,使植被覆盖率下降,破坏生物生存环境,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环境问题,使土地质量下降;城市中人口、建筑物密集,车辆众多,工业发达,排放大量废热,故气温高于郊区,出现“热岛效应”;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地面硬化面积大,使地表水下渗减少,从而导致地下径流减少。

答案:(1)B (2)B

例题2 (山西一模)下图甲表示北京市城市与郊外的水循环相关数据,图乙表示北京城不同历史时期雨洪径流变化状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降水量(mm) 径流总量(mm) 地表径流(mm) X 675.0 405 337 Y 644.5 267 96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地下径流(mm) 蒸发量(mm) 68 270 171 377 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相关水文气候数据

北京城不同发展时期雨洪径流状态

(1)图中最能反映当前北京城市雨洪径流变化状态的数码及XY的含义分别是( ) A. ①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B. ②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C. ③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D. ④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2)从水循环角度看,北京城市建设给市中心带来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 A. 径流总量减少——从郊区调入地表水到市中心 B. 地下水位的上升——适当扩大市区的绿地面积

C. 蒸发量和下渗量减少——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绿地面积 D. 降水量减少——减少建筑物的密度,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思路分析:第(1)题,受“热岛效应”与“雨岛效应”影响,城市中心区的降水量比郊区大,故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由于城市绿地少,建筑用地多而地表径流汇集快,图中①的径流汇集最快,故最能反映当前北京城市雨洪径流变化状态的是曲线①。第(2)题,城市建设使硬化地面扩大,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不易得到补给,水位不会上升,地表径流总量也不会减少;城市“雨岛效应”会增大市中心的降水;但硬化地面没有涵蓄水分的功能,故蒸发量和下渗量会减少,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绿地面积,既有利于地表水下渗,也利于增大地表蒸发。 答案:(1)A (2)C 【高频疑点】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不透水下垫面面积的日益扩大及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的日益增多,不但扰乱了城市区域正常的水循环,而且还导致了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1)对水循环的影响:

①城市建设过程中,原有的透水地区(农田、森林、草地)不断被混凝土建筑物及沥青路面所取代,使下渗量减少,地面径流增大,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增快,从而使汛期洪峰量增加,洪峰出现时间提前。

②城市建设后,由于地表水通过下水道流走,地面积水少,蒸发就少,同时由于植被覆盖率降低,致使地面蒸发量减少。

(2)对地下水收支的影响: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了地下水收支量的失衡,地下水支出量远大于其收入量,结果导致了大面积的地下水漏斗区,即通常所说的过分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区域性地面沉降。

(3)对水质的影响:城市化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是指生产、生活、交通运输以及其他服务行业排放的污染物对水环境的污染。

目前,发达国家均已采取了十分严格的排污控制手段,加之兴建大量的一级、二级污水处理厂,从而使城市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已得到控制。与发达国家城市水质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不同,发展中国家城市水质污染却十分严重,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经济承受力有限,所以城市的排水设施不完善,其污染处理能力有限,先经济发展、后污染治理的方针,使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水质日趋恶化。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ip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