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3-12-11 22:38:01 阅读量: 观后感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流浪地球》观后感

01

《流浪地球》讲述了: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再适合人类生存。面临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在此期间,人类在地球上建造发动机,搬进地下城市,经过一次次资源利用,地球已经变得七零八碎、满目疮痍。

这时,谁来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拯救生命?是火石?还是根植于人心的爱与希望之火?

倘若心中没有家,人类就只能是流浪!倘若心中没有爱,何处是家?世间,到处都是肆略的岩浆、无情吞噬生命的冰天雪地,生命失去原有的温暖,胸膛里再也呼吸不到氧气。

刘慈欣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脑洞开得挺大,着实让人大开眼界。而我,更欣赏的是,这部突破性科幻片的背后,所展现出来的:人文情怀!

这部影片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人越是在绝境中,越要抱有希望,这才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高贵,永恒之光!

人类的感情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生生不息,生命之中有爱延续;心有家园,燃烧希望之火!


02

影片密度足够,能够完整支撑起125分钟的观影热情。开场简洁、情节紧张中略带幽默,尤其那句贯穿影片的经典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每每让我在动情时抹着眼泪,笑了。虽是科幻片,与现实却是息息相关。

地球可以流浪,而人心不可以!

身体与灵魂,救与被救,一次次冲突,一次次博弈。刘培强、刘启、韩子昂、韩朵朵、王磊、李一一、蒂姆等他们不断在刷新着生命的高度,震撼着人心。尤其是韩朵朵最后流着泪冲出内心的呼喊:救援队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好,我叫韩朵朵,是一名初中学生,我们的救援队正在执行最后的救援任务。她声音稚嫩,带着哭腔:我现在很害怕,腿止不住发抖。我只能看着大家拼尽全力,却什么忙也帮不上……她话说得战战兢兢,却是最撼动人心。

以情动人,唯真,最能凝聚人心,凝聚希望!

韩朵朵是孤儿,是韩子昂从千万逃难的人群夹缝里捡回来的生命,韩子昂说:“她是我们大家的孩子!”韩朵朵这个孩子更懂爱,珍惜爱。

她的行为,教更多的孩子学着感恩,懂得爱!无论何时、何地、身处何种境界,她心里装着的都是家!


03

在距今19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一个叫张衡的人,他发明了地球仪。

那时候,人的生命与脚下的土地紧紧相连。人们对地球充满着好奇,充满着敬畏。

那时候,孩童们在田野里玩耍,光着脚爬树,光着身子下河抓鱼。那时候,金钱权利没有土地疙瘩在人们心里来得亲切。

地球仪的出现,让人们认识了地球,原来地球是圆的,地球那一端也生活着人类,只是没见过。等见了之后又惊叹。呀!人的头发怎么是金色的?眼睛怎么会像天空一样蓝蓝的呢?

那时候的人,呼吸的氧气,都是植物释放的纯净之气。没有工业,没有一点污染,世间一切都是纯净的,包括人心。

 

04

王朝的覆灭,是人性走向复杂,情感趋于淡薄,最终喷发的见证!

1894年,中日战争的爆发,预示着清朝走向灭亡。另一个民国的崛起,也未能阻挡日军的侵略,为何?

地球被破坏,家园被践踏,人心何在?

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这个小日本,可坏了!”怎么坏了?说是教育课上,会一人发一个苹果,让吃!然后,坐下面的人统统开吃,齐声回答:“好吃!”上面的人再蛊惑道:“这是中国山东的苹果,想要一直吃到这样的苹果,我们就打到中国去!”

就是从小灌输这样的理念。可是,真的是因为这样,中国人才被长期凌辱的吗?

不是!是人性的懦弱,人心的涣散!南京大屠杀,见证了30万人性的沦陷!不团结,只能受凌辱。心中无爱、无家,摊开双手任人宰割。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0万同胞的鲜血唤醒了混沌中的人。站起来,团结一心,国共合作,与其说是抗日,不如


05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的不断开发,地球越来越负重,人们的情感,越来越麻木、淡薄。

直到2008年5月12日,地球生病了:汶川地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死伤无数,遍地哀歌。人们醒悟了,情感回温了,不再冷漠了,纷纷伸出真诚的手,团结起来了。

素不相识的妈妈,给失去亲人的孩子喂奶,喂的是血、喂的是爱,喂的是一个孩子人生的希望;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一个民族精神走向的希望!

用爱,一点点唤醒人性,找回感情!

任何外力都不能破坏团结在一起的心。心中有爱,何惧天灾人祸?爱,会让一切变得美好!

电影放映完,这一次!先生包握住我的手,轻柔说道:“走,咱们走回家。很久没有牵着你,我们走走,看看这一路别致的风景!”我点点头,紧紧挨着先生,走在大街上。雪花飘飘扬扬,落在眉毛上、鼻尖上,先生不时伸手在我脸上轻扫,痒痒的,心里暖暖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ik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