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24-03-23 22: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读书笔记

在英国伦敦西北的海格特陵园里,坐落着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的墓地,在耸立的墓碑正面上方金色地刻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面刻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前一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的名句;而第二句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结束语。

马克思一生中论著丰富,提出过很多著名的理论,为什么后人在其墓碑上镌刻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句话呢?我拜读了马克思这篇著作,文章不长,只有一千多字,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智慧却是非常博大精深的,直至读完,对于里面简洁文字的深意仍然是无法完全理解通透。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月6月第2版),马克思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 宣告了一种新的哲学——实践唯物主义诞生。《提纲》中,我们至始至终可以看到两个非常重要的字眼——实践,马克思正是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建立起了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的框架。

19世纪40年代以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在德国占据统治地位。1841年,费尔巴哈发表了《基督教的本质》等一系列反对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著作,宣告了唯心主义的破产和唯物主义的胜利。1844-1845年春,马克思为了解决市民社会(即指资本主义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研究了经济学,在巴黎写下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系统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由于受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哲学思想的影响,马克思 “脱离”了黑格尔的哲学而走向了唯物主义的道路,此时的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哲学有过很高的评价。1845年初,马克思被驱逐出巴黎之后来到布鲁塞尔,在这里,马克思大部分时间是从事理论研究。费尔巴哈哲学虽然战胜了唯心主义,但它的唯物主义却是形而上学的,仍然属于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在人类的解放问题上,由于他主张通过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的办法,而不是使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去实现,因此它不是指导工人运动的理论,不能成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这样就给马克思提出了一项任务,即在唯物主义已经战胜唯心主义的历史时期,如何改造旧唯物主义世界观,为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提供理论指导。要制定一个崭新的世界观,首先是要对费尔巴哈的影响作一次彻底的清算,《提纲》就是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而产生的。《提纲》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及唯心主义哲学的彻底决裂,它在马克思生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提纲》是马克思记录自己思想的一个笔记,写于1845年布鲁塞尔,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公开发表,1888年由恩格斯整理发表。恩格斯在谈到该《提纲》时曾写道:“这些笔记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提纲》共十一条,贯穿《提纲》的基本思想是实践的观点,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的实践观、人的本质观和新哲学观。

一、实践观问题

《提纲》作为马克思的新哲学观——实践唯物主义的标志性著作,它不仅是对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一种批判和总结,而且也是对哲学研究领域的新的界定。

1、实践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立足点 马克思在《提纲》的开篇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

1

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在马克思看来,从前的唯物主义(包括从古代的德谟克利特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唯物主义,到近代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把人的理论活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活动,鄙视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他们不懂得实践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因而不能说明主观能动作用,不懂得主观对客观的反作用。费尔巴哈虽然也讲实践观点,但他对实践的理解是错误的。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把理论和实践对立起来,认为理论活动才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实践则是“犹太人营商牟利的活动”。费尔巴哈认为自然作为自然界的客观对象是主动的,而人是受动的。导致旧唯物主义具有直观性的局限的根本原因是它们不懂得“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立足点是实践。在《提纲》第十条中,马克思写道:“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本质就是实践,所以立足人类社会就是立足于实践。马克思讲实践,是在强调主体活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从实践理解人,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人在自然和社会历史中自觉地活动着,从而使人的实践活动存在两大维度:实践相对于自然界的维度, 即人化自然和实践相对于历史的维度——人化社会。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社会关系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形成是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对象化,没有实践也就没有人的一切社会关系, 实践的主体就不会存在,那么脱离实践的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动物是没有本质区别的。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实践的,人的本质也是实践的。只有这种新唯物主义,才能科学地说明人类历史的运动,其中包括人类意识的运动。

2、实践是马克思哲学认识世界的根本基础 在《提纲》第二条中,马克思十分坚定地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近代哲学实现了认识论转向,使哲学理论与古代本体论相比有了质的飞跃。近代哲学追问“认识是否可能,如果可能,如何可能”。这种追问本身也许并无不妥。但如果离开人的现实实践活动,而在理论、认识范围内去争论思维是否正确反映现实,就如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一样,只能是繁琐无聊的争论,根本无法解决认识是否正确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其就会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认为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真理性”也就是思维的实践力量,指人类完全可以透过现象认清客观规律,即通过实践力量跨越康德哲学所称的知识“彼岸性”(即“此岸”的“现象”与“彼岸”的“自在之物”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马克思提出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在哲学史上第一次解决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反映了客体对象,这个问题不能在思维或理论范围内解决,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解决。真理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的认识是否符合外界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在认识范围内是得不到检验的,而必须到实践中去检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把主观与客观统一起来,所以,实践是检验

2

认识是否真理性的标准。在第八条中,马克思写道:“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可见,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一切理论的基础,任何社会理论,包括宗教神秘主义的理论,都不是脱离社会实践凭空产生的,都有自己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要解决理论上的所有难题就必须诉诸实践,把理论中的神秘东西展现在人们实践生活之中,在实践中找到它们的根源,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最终把神秘主义的东西从人们的意识中清除出去。所以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的根本基础。

3、实践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标志

在《提纲》中,马克思在论述自己“新唯物主义”的观点时,提到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经院哲学”、“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直观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等字眼。从他的简略论述中可以清晰地意识到,在马克思看来,他的“新唯物主义”与其他一切哲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实践。在第四条中,他在批判罗伯特·欧文等人的“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错误时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第九条中,他在批判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的唯物主义”时,他写道:“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从马克思的《提纲》中,我们可以看到,实践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标志。但在马克思看来,究竟什么是实践?实践是人的能动的“感性活动”,也可以叫做“人的感性的活动”,而“人的感性活动”也就是人的现实生活。人的现实活动也就是马克思的实践。当然,从马克思后来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人的丰富的现实生活中, 他强调了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性,同时,也强调了精神活动、政治活动的相对独立性。

二、人的本质观问题

青年马克思由于受到旧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特别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曾从抽象的人出发探索人的本质。如此从抽象的本质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某种虚构的、理想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根据的。用抽象的人的本质来衡量现实,考察现实和批判现实,即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对辩证思维方式的一种倒置。马克思跳出了旧唯物主义“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式的束缚,转向了“从具体到抽象”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在《提纲》中,马克思借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尤其是人本质问题,对自己以前的信仰做了总的清算,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理论上的分歧最初是在人的本质问题上,而最根本的是在人的实践问题上。

1、只有消除产生宗教的社会阶级根源,才能消灭宗教

费尔巴哈在谈人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先言说了他的宗教问题,他认为,人一方面对自然具有依赖感,同时另一方面有要求摆脱依赖,宗教孕育于这种矛盾中。人把自己的绝对本质转嫁到幻想出来的对象身上,于是才出现了神或上帝的观念。这种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分离出去的造神过程,也就是人的本质异化为神的过程。费尔巴哈用异化概念来揭露和批判宗教,认为宗教的起点是人把自己的类本质对象化,变成一个独立于人之外的精神实体——神;宗教的完成是这种从人的本质分离出来,而独立于人体之外的精神实体与人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一种高于人,反过来压迫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上帝,它与人的关系,具有对抗性质。人创造出上帝,而人却成为了自己创造物的奴隶。

作为一名唯物主义者的费尔巴哈,他与之前的无神论者对于宗教与人的关系上还是有所差别的。费尔巴哈没有用主观上的原因而是从客观上去解释宗教的产生。费尔巴哈把原来只有一个现实世界却被宗教分成想象的宗教世界和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研究宗教

3

问题的出发点。费尔巴哈还对宗教进行猛烈的抨击,竭尽全力地把宗教世界归结为现实世界,指出不是上帝创造了人类,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上帝和神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上帝和神是根本不存在的,从而揭开宗教神学的神秘外衣。费尔巴哈对产生宗教的自然根源(人和自然的矛盾)和心理根源(依赖感等)作了细致的分析,认为只要指出了产生宗教的认识上、心理上的原因,揭示了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人们就会不再相信宗教,宗教也就会被消灭。费尔巴哈关于宗教的出发点和结论都是正确的,错误之处在于没有准确说明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途径,以至于在历史观方面无法走出唯心主义的泥塘。

正如《提纲》第四条中所指出,“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世界。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本身中分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马克思站在实践的角度对费尔巴哈宗教问题给予了分析和批判,认为宗教产生的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即必须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内在矛盾来探索宗教产生的根源。宗教存在的根源是社会阶级矛盾,那么要消灭宗教,不仅要揭穿“神圣家族”(即由圣父、圣母、圣子等诸神构成的宗教世界)是“世俗家庭”(现实世界)自我异化的神秘外衣,更主要的是应通过革命实践去改造现实和人间世界,通过革命实践来消灭阶级对立,消除产生宗教的社会阶级根源。这样,才能逐步消灭宗教。

2、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 费尔巴哈提出“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命题的核心是人的本质问题,他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出发看人,直观地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人类及其种族的生理构造、起源、特点,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批判了上帝、绝对精神创造人之类的唯心主义观点,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把人当做自然人来考察,只能借助于宗教来解说人,“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把理性、爱、意志力说成是人的“绝对本质”,他认为,在一切时代,任何阶级的人,都具有这种本质,他是不受任何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关系制约和影响的东西。由于费尔巴哈不了解人的历史性、社会性和阶级性,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仅停留在人的自然性上,这种超时代、超阶级的“人的本质”,只能是一种空洞无物的抽象。

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指的是人的“类”本质(即是指一切人的共同性),这种本质只是人类在自然方面的某些特点,是在人的内心中自然具有的,它不受外在条件的决定和影响,自然也与人的社会性无关。联系人与人关系的就是这种宗教感情。因为费尔巴哈不能对造成人把自己的本质异化为上帝的本质的现实的社会关系进行批判,因而对人的本质理解上的错误,导致了对社会本质理解的错误,从而“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不是具体的、历史的,而是抽象的、孤立的考察人的本质。在《提纲》第六条中,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的这种人的本质观时,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2)所以,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第七条中指出:“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实际上,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以来,人就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现实的社会关系决

4

定着人的本质,社会关系变化了,人的本质也将随之变化。所以说,人的本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经济、政治、思想等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阶级关系中生活,因而人的本质也必然带有阶级性。

三、新的唯物主义观

马克思的新哲学观仍然称为“唯物主义”,在《提纲》第十条中,马克思自己称为“新唯物主义”。 “新唯物主义”新在哪里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马克思《提纲》中十一条所阐述的主题。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止步的地方,正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开始的地方,新唯物主义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把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人作为孤立的单个人来考察,而不是作为社会实践的人、阶级关系的人来理解,因此,这种不了解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的认识论,在观察社会历史时就会走向唯心主义,正如列宁所说的这不过是“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1、新旧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

新旧唯物主义有着不同的阶级基础,在《提纲》第十条,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旧唯物主义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资产阶级世界观,是反映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哲学。新唯物主义是与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紧密相联系的,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它公开申明了新哲学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而揭穿了一切旧哲学所标榜的超阶级的骗局。

2、“新唯物主义”的表现 (1)新的名称

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前加“新”,是要区别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以自己的人本学否定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为有别于黑格尔哲学,他把自己的哲学称“新哲学”。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是以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新哲学”。 (2)新的体系 从《提纲》内容看,新唯物主义向社会历史领域发展,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新体系。这是旧唯物主义者、唯心主义者都没有涉及到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3)新的实质

提出实践观,这是以往唯物主义所未曾提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社会生活本质等。

3、新旧唯物主义的使命

在《提纲》第十一条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旧唯物主义者因为眼界只在直观的市民社会(这些旧唯物主义者大都为资本主义服务),所以他们只能把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人单个的、孤立的考察,而不能把他们作为阶级的、社会的人来考察;只能说明人们行为的思想动机,却看不到人们思想动机后面的根源。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者,即新唯物主义者的眼界在整个人类社会,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变世界。

1、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使命

马克思以前的一切哲学家,他们不了解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不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因此,他们就不能提出用实践去改造世界的主张,而仅仅局限于“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往往把哲学的任务只归结为对某种腐朽旧制度的批判和对某种进步的新制度的辩护。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十分强调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认为理论不仅要以实践为基础,而且还要积极地

5

为实践服务。即新唯物主义把实践当作自己哲学的立足点和基础,是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因此,它的历史使命不仅在于科学地解释世界,更主要的是通过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所说的,“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阐明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首先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正是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从哲学中提出,经过政治经济学的科学论证,归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对马克思实践观和人的本质理论的坚持与发展,也是对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从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历史观和认识论高度深刻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反对主观主义、形而上学和片面的发展观;另一方面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科学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从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ig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