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工程技术交底(旋挖钻孔桩)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09 19: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营达高速LJ-01项目

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 成都华川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号:

监理单位: 编 号: 工程名称 交底提要 交底部门及交底人 桥梁工程 桩基的工艺、方法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审核人 交底日期 桩基(旋挖钻孔灌注桩) 接收交底部门及人员 交底内容: 一、依据 1、营达高速公路《新店枢纽互通H匝道桥 HK0+310.716》; 2、现行的国家、行业及交通部有关公路施工、测试技术规范、规程等,主要有: ①《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②《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③《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④《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3、政府部门、业主及监理有关要求。 4、合同要求 5、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范围及设计概况 新店枢纽互通H匝道斜跨熊家沟,中心里程为HK0+310.716。桩基为钻孔灌注桩,总共40根:φ150cm桩径/16根;φ180cm桩径/20根;φ220cm桩径/4根。砼强度设计标准为C30。桩基类型均为嵌岩端承桩。 2.2 地质情况 把重沟桥群桥梁均处上覆为冲洪积层、坡残积层以碎石、局部块石、粉质粘土组成,下伏为J3P层以砂岩与粉质泥砂岩互层。以中风化基岩作为桩端持力层。 三、施工要求 3.1 一般要求 桥梁工区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桩基)及相关规范施工,特别在桩孔施工中注意地质岩层变

1

化情况,收集岩层样本,留取渣样,做好钻孔记录资料。若施工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所采用的地质钻探资料不符,基地岩层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需按有关手续及时上报处理。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报检,严格按照报检流程执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未报检或检验不合格未整改,擅自施工的,后果和损失将自行承担。及时完善桩基内业相关资料,按规定要求时间及时上报,完善签字手续。保证内业资料与现场实际施工同步。 3.2 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规范要求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项目 受力钢筋间距(mm) 箍筋、螺旋筋间距(mm) 钢筋骨架直径(mm) 钢筋骨架长度(mm)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mm) 砼强度 桩位 (mm) 排架桩 群 桩 允许 极值 允许偏差(mm) ±20 ±10 ±5 ±10 ±50 在合格标准内 100 50 100 不小于设计 不小于设计 1%桩长,且不大于500 0.5%桩长,且不大于200 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对于直径≤1.5mm的桩,≤300mm;对桩径>1.5m或桩长>40m或土质较差的桩,≤500mm ; 不大于设计规定 相对密度:1.03-1.10;粘度:17-20Pa.s;含砂率:<2%;胶体率:>98% 测绳量:每桩检测 探孔器:每桩检测 用测壁仪或钻杆垂线法:每桩检查 全站仪:每桩检测 检验方法 尺量: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尺量:每构件检查5-10间距 尺量:按骨架总数的30抽查 水准仪:测每桩骨架顶面高程后反算 按规范要求 孔深(mm) 孔径(mm) 倾斜度(mm) 钻孔桩 挖孔桩 沉淀厚度(mm) 钻 孔 桩 摩擦桩 沉淀盒或标准测锤:每桩检查 支承桩 清孔后泥浆 四、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框图 平整场地 2 测放桩位 护筒埋设 钻机就位 报检复核

旋挖钻孔灌注桩湿(干)钻施工工艺框图

五、主要施工工序方法

根据现场施工环境及地质情况可选择湿钻或干钻施工方法。 5.1 旋挖钻孔施工方法 5.1.1施工准备

清除桩位原地面杂土、杂物,平整场地,满足钻机机身大小,压实形成工作平台。认真复测项目部提供的导线网,确认无误,准确放出桩位中心桩,加做护桩,护桩时采用“十字”线定位,确保桩位准确无误,桩噘牢固、施工无碰。作好健全记录以备复核。湿钻法需合理选择布置泥浆池、清水池。

3

5.1.2护筒埋设

钻孔灌注桩钢护筒采用8mm钢板卷制而成,钢护筒上设置槽口或耳环,便于浇筑完砼后拔出。制作的护筒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稳定不变形。护筒需加长采用焊接,确保其质量,焊接处的内壁应无突出物,耐拉、压,不漏水。

钢护筒直径大于桩基20~40cm,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护筒埋置深度根据桩位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一般为2~4m,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0~2.0m。当钻孔内有承压水时,应高于稳定后的承压水位2.0m以上。护筒底部和周围需回填土压实。护筒长度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配置,以免在钻进过程中坍孔。干钻法特别注意。

5.1.3钻机就位及钻孔 5.1.3.1干钻法

桩机定位要准确、水平、垂直、稳固,钻机导杆中心线、回旋盘中心线、护筒中心线应保持在同一直线。旋挖钻机就位后,利用自动控制系统调整其垂直度,钻机安放定位时,要机座平整,机塔垂直,转盘(钻头)中心与护筒十字线中心对正进行钻孔。

成孔前必须检查钻头保径装置,钻头直径、钻头磨损情况,施工过程对钻头磨损超标的及时更换;根据土层情况正确选择钻斗底部切削齿的形状、规格和角度;根据护筒标高、桩顶设计标高及桩长,计算出桩底标高,以便钻孔时加以控制。成孔中,按试桩施工确定的参数进行施工,设专职记录员记录成孔过程的各种参数,如加钻杆、钻进深度、地质特征、机械设备损坏、障碍物等情况。记录必须认真、及时、准确、清晰。

钻进过程中必须控制钻头在孔内的升降速度。根据地质情况控制进尺速度:由硬地层钻到软地层时,可适当加快钻进速度;当软地层变为硬地层时,要减速慢进;在易缩径的地层中,应适当增加扫孔次数,防止缩径;对硬塑层采用快转速钻进,以提高钻进效率。

同时应观察主机所在地面和支脚支承地面处的变化情况,发现沉降现象及时停机处理。因故停机时间较长时,应将套管口保险钩挂牢。

成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孔深、孔径、孔壁垂直度、沉淀厚度等进行检查,检测前准备好检测工具,测绳、检孔器等。

孔底清理紧接终孔检查后进行。钻到预定孔深后,必须在原深处进行空转清土(10转/分钟),然后停止转动,提起钻杆。注意在空转清土时不得加深钻进,提钻时不得回转钻杆。沉渣层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5.1.3.2湿钻法

4

桩机定位要准确、水平、垂直、稳固,钻机导杆中心线、回旋盘中心线、护筒中心线应保持在同一直线。旋挖钻机就位后,利用自动控制系统调整其垂直度,钻机安放定位时,要机座平整,机塔垂直,转盘(钻头)中心与护筒十字线中心对正进行钻孔。

泥浆是关系到成孔质量及钻进速度的关键,合理选择泥浆指数是安全、高速成孔的保证。泥浆一般由水、粘土(或膨润土)和添加剂根据地层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其合理配比。遇到地层变化时,及时适当的调整泥浆指标。

钻机开钻时应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正常钻进。钻进过程中必须及时观察泥浆性能变化,分析泥浆中渣样,做好详细记录,根据渣样绘制地质剖面图,并与设计对照,如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通知项目部,由项目部上报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业主一同制定处理方案。

孔底沉淤控制。旋挖钻斗的切削、提升上屑的机理,旋挖钻头底部面缓,钻至设计标高对土的扰动很小,没有聚淤漏斗,所以要加强稳定液的管理,控制固相含量,提高粘度,防止快速沉淀,还要控制终孔前两钻斗的旋挖量。

达到设计孔深后要对孔径、孔形、孔深、孔斜率进行检验,并初测沉淀层厚度。孔径、孔形为钢筋笼外径加100mm(不大于钻头直径),长度为4 倍外径的钢筋检孔器吊入内检测,上下畅通为合格。检孔器必须有一定钢度不变形,吊耳必须处于中心位置。孔深用测绳检测,不小于设计桩长(要注意测绳缩水率)。孔斜用测绳加条形重物进行检验,控制在1%之内。各项指标检验时如发现有缺陷,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改正。如检验确认满足要求,立即填写成孔检验单。 钻进达到要求孔深停钻后,注意保持孔内泥浆的浆面高程,确保孔壁的稳定,验孔合格后进行清孔,清孔采用换浆法;清孔后,提取泥浆试样,进行指标试验,达到要求。测定沉淀厚度,沉淀厚度不得大于5cm。不得超钻代替清孔。 5.1.4钢筋笼骨架加工及吊装

钢筋笼可以在加工棚加工运至现场或现场就地加工制作,由吊车吊入孔中。现场加工制作,需整平场地,下面需用枕木垫平,钢筋笼与地面有一定高度;两端牵拉水平线,保证钢筋笼平面顺直、不弯曲。钢筋笼制作首先架立加强圈,在加强圈上对应分出主筋间距,逐根焊接在加强圈上,形成整体骨架,再行缠绕箍筋及加工制作其他附筋。

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地形地貌情况,钢筋笼可以分段制作,采用孔口焊接接长。桩基主筋的接长应采用焊接(直径≤20mm)或机械接长(直径>20mm),同一截面处接头数量不应超过主筋根数的50%,同时通过钢筋下料,尽量使接头避开抗震箍筋加密区。钢筋焊接采用单面焊,焊缝长度要求不小于10D;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D。焊缝质量要求:焊接长度,

5

不小于10d,厚度不小于0.25d,宽度不小于0.7d,不得有咬边,夹渣,气孔,焊瘤等现象,确保吊装时牢靠、不变形。现场材料堆放整齐、规范,已加工好的半成品或成品,未施工时需做好覆盖。 桩径2.0m(含2.0m)以上的圆桩沿内侧等间距的布设4根声测管,桩径2.0m以下的布设3根。埋设声测管需保持钢管竖直接触孔底,顶、底段需绑扎紧密,接头处连接稳靠、密闭,在浇筑砼时,保证不漏浆。(浇筑砼时可以先将声测管灌满清水) 5.1.6水下砼灌注施工 水下混凝土采用钢导管灌注,导管内径选用200~350mm,视桩径大小而定。管长配置长度2~3m、4m不等及0.5m、1.0m短管做调节。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压气试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P的1.3倍。浇筑砼时,根据已成孔的孔深合理配管,一般管底要求距孔底30~40cm。 水下砼配制 ①水泥初凝时间不早于2.5h,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MPa. ②粗集料优先卵石,如采用碎石适当增加砼配合比的含砂率,细集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 ③砼配合比的含砂率控制在0.4~0.5,水灰比控制在0.5~0.6,砼坍落度当桩基直径小于1.5m宜为18-22cm;大于或等于1.5m宜为16-20cm。 砼采用C30(水下)由拌合站集中拌合,砼罐车至灌注地点,直接卸料。现场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浇筑砼前,再次检查孔底沉渣及泥浆各项指标,合格后,立即开始浇筑封底砼。封底砼应连续不间断下灌,并保证封底砼导管埋深在1.0米以上。在灌注过程中,专人量测已经砼深度,确保导管的埋置深度应始终控制在2~6米。灌注时采取措施防止钢筋笼上浮;当灌注的砼地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宜降低灌注速度。砼顶面上升到骨架底部4m以上时,宜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后再恢复正常灌注速度。浇筑过程中确保砼制料和浇筑的连续性,保证不断桩。 首批砼数量: 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6 V??D24(H1?H2)??d24h1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d——导管内径(m);

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

所需的高度(m),即H1=Hw?w/?c;

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0.8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接桩或承台施工前凿除,桩头应无松散层。灌注过程中如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案,上报后进行处理。 六、施工注意事项

6.1、每次测量放线、施工过程均须有详细记录。

6.2、旋挖钻机就位前,场地平整宽敞,具有一定硬度,以防塌陷;

6.3、钻机施工中检查钻斗,发现侧齿磨怀,钻斗封闭不严时必须及时整修; 6.4、因粘土层中钻进过深易造成颈缩现象,在钻机施工时应严格一次钻进深度; 6.5、泥浆初次注入时,垂直向桩孔中间进行入浆,避免泥浆沿着护筒壁冲刷其底部,致使护筒底部土质松散;

6.6、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必须检测泥浆性能指标,确保泥浆对孔壁的撑护作用; 6.7、当出现钻杆跳动、机架晃摇、钻不进尺等异常现象,要立即停钻检查;

6.8、检查钢筋型号、直径、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经查无误后,可下吊放钢笼,下放钢筋笼时,采取稳固措施,以免在进行吊装作业时钢筋笼的弯曲变形。钢筋笼或探孔器向孔内放置时,将其垂直、稳定放入孔内,避免碰坏孔壁;声测管绑扎顺直,接头严密不漏水;

6.9、采取可靠措施,严格控制好沉渣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6.10、浇筑水下砼时,按照设计配合比施工,检查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保证混凝土质量,要注意调整砂率和掺入减水剂、粉煤灰等。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查导管埋置深度,控制在2m~6m,浇筑连续。 其他未尽事宜,详见桥涵施工图及说明,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及《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及其他操作规程、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i8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