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发展状况与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24-04-19 16:30: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贸易额连年攀升。目前日本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是我国吸收外资、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国之一,对日贸易在我国贸易总额中占有着相当大的比重。本世纪初的中日经贸摩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正逐渐消弥,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日贸易正面临极大挑战。认真研究中日贸易对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中日经贸关系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讨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

中日经贸;贸易障碍;贸易保护

I

Abstract

Since the normalization of Sino-Japanese diplomatic relationships, bilateral trade has shown gratifying progress. There was a dramatic increase on trade volum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year after year. Japan ,China's third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right now, which is also China's primary source for the absorp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talents. The trade with Japan takes up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in China's total foreign trade. Though the relief of Sino-Japanese economic and trade friction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1 century, both China and Japan are confronted with tremendous economic challenges now when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background. Therefore, the careful study of Sino-Japanese trad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hina expending opening-up and developing foreign trad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ino-Japanese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which also attempted to explore a solution for the above problems.

Keywords

Sino-Japanese economic and trade; trade barriers; trade protection

II

目 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前言 ........................................................................................................................................... 1 一、中日经贸合作的发展状况与贸易特点 ...................................................................................... 2

(一)中日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 ............................................................................................... 2 (二)中日经贸合作的现状 ............................................................................................ 3 (三)中日经贸发展的主要特点 ................................................................................................ 4 二、中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

(一)商品结构不对称 .................................................................................................... 5 (二)中日贸易数据统计上的分歧 ........................................................................................... 6 (三)日本贸易保护主义有所增强 ................................................................................ 6 (四)日本国内的“中国威胁论” ................................................................................ 7 (五)其他因素对中日经贸合作的不利影响 ......................................................................... 7 三、如何应对中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8

(一)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 8 (二)增加对话统一统计方法与口径 ............................................................................ 8 (三)实行外贸市场多元化 ............................................................................................ 8 (四)建立预警机制 ....................................................................................................................... 9 (五)加强政治互信及长期合作战略性思路 ......................................................................... 9 四、中日经贸合作的前景 ....................................................................................................... 9

(一)当前中日经贸合作的意义 ................................................................................................ 9 (二)中日经贸合作的前景展望 .................................................................................. 10 结 论 ................................................................................................................................. 11 参考文献 ................................................................................................................................. 12 致 谢 ................................................................................................................................................... 13

中日贸易发展状况与问题研究

前言

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在举国废墟,满目疮痍的情况下,不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复兴,更是在短短的数十年中一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其发展速度堪称奇迹。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自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特别是中国自1978年底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两国的经贸合作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价值观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就中日双边关系而言,两国谁也无法否认对方的客观存在和与己方利益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广泛而深刻的相互依赖关系。中日两国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经济互补关系和相互依赖关系。

由于种种原因,中日经贸关系出现过许多问题,经过两国的不懈努力,求同存异,中日经贸合作朝着令人满意的方向走来,两国经贸摩擦的阴影也逐渐消散。但这并不代表两国经贸关系中的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在与日本的经贸合作中仍然要面对许多分歧和问题。这无疑是我国对外经贸发展中的一大障碍。因此,在当前世界经济、政治局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正确而清醒地认识中日经贸合作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对于我国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尤其是平稳健康地渡过当前全球金融危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

中日贸易发展状况与问题研究

一、中日经贸合作的发展状况与贸易特点

(一)中日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

自二战结束至今的六十余年里,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有了很大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日之间的经贸往来经历了从民间交往到半官方半民间交往再到官方交往的变化,特别是1972年中日复交以来的三十多年,在两国政府和经济界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的经济关系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贸交往领域逐步扩大到了商品贸易、技术贸易、企业投资、资金合作等广泛的领域。

中日两国的地缘关系以及中日经济本身所存在的互补性,使中日两国保持着长期的贸易伙伴关系。到2004年为止,日本已经连续十三年保持着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而且是中国最主要的直接投资来源国,而中国对日本的发展也日益产生重要作用,使得日本对中国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但是其发展历程却是十分曲折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贸易开始阶段。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日本追随美国对华实施经济封锁。但是民间的交易却未因此而停止,但是由于两国尚未确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所以民间的贸易往来规模小、交易量小、商品种类少并且只是初级廉价的商品。1959年开始中国首先伸出了“橄榄枝”,提出了改善中日关系的政治三原则,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中日政治三原则、贸易三原则和正经不可分原则,这又更进一步推动了贸易发展。1962年11月,在北京签订的《中日民间贸易备忘录》和《五年贸易协定》成为中日关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半官半民的备忘录贸易,为发展中日两国贸易开辟了新的途径。但由于政治方面的障碍,两国的经贸交往关系主要是民间层次上的,贸易额很小。此间大部分年份,中日贸易总额都不到1亿美元甚至中断,最高的年份,如1971年,中日贸易总额也仅为9.01亿美元。

第二,双边贸易波浪型发展阶段。1972年9月,田中首相正式访华,发表了两国友好声明,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开始。此事不仅使两国的政治关系解冻,也为双边经贸发展迎来了春天。此后,双方的进出口贸易进入迅速增长阶段。中日两国在原有民间贸易合作的基础上,经济合作领域逐渐由以贸易为主扩大到了技术贸易、直接投资、资金合作、能源合作等领域。特别在70年代到80年代间,两国的政府高层互访次数频繁,更加推进了两国关系从政治到经济的交往。在中日政治环境好转及《中日贸易协议》的

2

中日贸易发展状况与问题研究

签订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中日贸易额由1972年的10.38亿美元迅速增至1978年的48.23亿美元,增幅高达465%左右。1978年,中日签订和平友好条约,正逢此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不仅需要迅速扩大市场,更急需利用外国的资金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在这种背景下,中日贸易在1979~1991年之间又有了很大的发展。1991年中日贸易额达到了228.09亿美元。1992年以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短短九年的时间里,中日贸易额翻了近3倍。

9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的破灭使日本经济飞速下滑,特别是1997年亚洲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日本经济的打击更为剧烈,日本国内保护主义抬头。而此时凭借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及有效的金融防范措施,中国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非常有限,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令亚洲乃至世界瞩目,并且一直对日贸易处于逆差的地位也转变为顺差。加之贸易额扩大,涉及的商品种类越多,中日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贸易纠纷,双方之间的贸易过程开始出现动荡,由日方挑起的多有摩擦和争端不断。但是得利于80年代开始两国进出口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已从70年代的单纯商品贸易发展到资金、技术、人才交流等广泛领域的经济合作,表明中日经贸关系从过去的垂直分工逐步向某种程度的水平分工方向转化,中日贸易额由此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第三,经济竞争但又相互依赖的新阶段。近年来中日经济贸易关系不断加强,进入21世纪,2002年中日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中日贸易增长速度更是明显加快,2004年中日贸易额首次超过了日美贸易总额,中国成为了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二)中日经贸合作的现状

中日贸易的正式交往始于其两国邦交的正常化,而贸易上得到真正的发展,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尽管在政治上二者发生多次小摩擦,但是经济上尤其是对外贸易中二者发展密切,甚至出现了“政治冷淡、经济火热”的局面。双方由刚开始的单边贸易逐渐发展到多项贸易,在服务贸易、资金技术、劳务加工等方面合作关系良好。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双边贸易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1993~2003年的连续11年间,日本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4年,受欧盟东扩等因素的影响,日本下降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两年以来双边贸易额仍继续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据日本海关统计,2006年,日中双边贸易额为2100.8亿美元,2007年为2371.2亿美元,2008年为2686.3亿美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0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中日双边贸

3

中日贸易发展状况与问题研究

易额为2288.48亿美元,虽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中国仍然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在中日双方贸易发展的同时,日本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出口在不断的扩大,二者的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成品贸易在两国的贸易中所占比重已达到80%左右,两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性增强。虽然中国的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以往相比,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与日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里,很难看到中日两国间的竞争,日本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在资源、人力、市场以及政治的稳定性等方面的巨大的优势却是日本望尘莫及的。另外中国是一个具有地域广、人口多、消费潜力大等种种优势的市场,是其他任意国家都希望分得一羹的,所以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合作伙伴的范围越来越来广,尤其是相隔十年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到来,更让大家关注中国,日本当然也不例外。可以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起飞,也为日本低迷的经济前景带来了希望。“两国在自然察赋、要素相对价格方面的差异、产业结构发展层次方面的差异既是双边贸易得以发展的内在机制,也使优化双边贸易结构、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三)中日经贸发展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最近几年中日贸易发展状况及相关要素的全面考察与分析,当前中日经贸关系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中日贸易的商品结构由“互补型”向“竞争型”方向发展。中日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上,日本对华出口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为主,而中国对日出口则以技术和附加值含量较低的劳动资源密集型的低端产品为主。这就意味着中日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以互补型为主、竞争型为辅。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中日贸易赖以发展的分工基础逐渐向水平型国际分工转化,在中国对日出口的商品结构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步提高,中日贸易的商品结构越来越显现出“水平竞争型”特点。中国从日本进口最大的变化是钢铁比重逐渐下降,同时一般机械和电器机械迅速上升;中国向日本出口最显著的变化是原料性产品和纺织品比重下降,同时机电产品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当然,目前在中国对日出口的高端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日本在华投资企业提供的。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增长带来的产业内、企业内贸易迅速扩大,直接推动了中日贸易的商品结构向“水平竞争型”转化。

4

中日贸易发展状况与问题研究

第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经历剧烈波动后稳步增长又逐渐下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当时投资额为1400万美元,一直呈增长趋势,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于1997年达到最高点,此后开始出现剧烈波动。刚进入21世纪初的几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又开始显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日本企业不断将主要的生产和经营基地向中国转移,带动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所需机器设备和主要零部件大规模向中国出口,从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诱发出口效果”;另一方面,日本企业不断将主要的生产和经营基地向中国转移,导致日本国内市场所需的大量产品要通过从中国进口来满足,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逆进口效果”。中日双边贸易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形成了中日贸易与投资的良性互动。而近几年由于日本国内经济不景气以及全球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日本对华投资又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利用日本外商直接投资2590万美元,2007年下降到1974万美元,2008年则下降到1438万美元。

第三,中日贸易依赖关系发生变化。近年来,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日本经济停滞的背景下,中日贸易的依赖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具体表现为中国在日本对外贸易、投资中的地位与影响有所上升,而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吸收外资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在对我国技术转让和高技术产品交易方面所占的比重则显得比较稳定。这实质上意味着中日双边贸易的相互依存关系在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发生着明显变化,日本对华贸易依存度相对提高,而中国对日贸易依存度相对下降,日本对中国出口的增长已经成为其恢复经济景气的重要引擎之一。

第四,中日贸易收支向中方逆差型转变。按照中方统计口径,在中日双边贸易收支关系中早已呈现出双方在不同年份交互出现逆差的特点,而近年则形成中方逆差(日方顺差)不断扩大的特征。

二、中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商品结构不对称

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开的对外贸易情况的数据显示,2009年日本对中国出口前三位的产品是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出口额分别为450亿美元、144.5亿美元和102.9亿美元,下降15.9%、13.3%和2.4%,占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1.1%、13.2%和9.4%。矿产品、家具玩具和贵金属及其制品的出口降幅居于前列,分别为59.1%、30.3%

5

中日贸易发展状况与问题研究

和32.8%,而日本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2009年进口额分别为460.8亿美元、245.2亿美元和87.9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及原料的增长0.4%,其余两类商品分别下降13.8%和7.4%,这三类商品占日本自中国进口总额的37.6%、20%和7.2%。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如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工产品,这些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均在50%以上。从20世纪90年代起,加工贸易在中国对日本的商品贸易结构的变化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日之间产业内贸易发展也很快,但是,由于中国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即使在中日间产业内贸易中,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商品结构也是呈低级化。中国对日出口商品普遍表现出的现象就是:加工组装的成份多、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中国是日本纺织品、服装的主要进口来源国,由于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服装的出口一直以中低档为主,且很大程度上是加工和仿制,效益低下。位居中国外贸出口首位的机电产品,长期以来,多以从日本进口主要的零部件,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加工和组装出口,只能赚取极微薄的加工利润,大额的销售利润根本就分享不到。

(二)中日贸易数据统计上的分歧

一般来说,双边贸易不平衡是国际贸易中的正常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既有利于贸易双方的经济发展,也符合贸易双方的经济利益追求。在一个多边贸易高度发展的世界中,我们不能要求每一对双边贸易都处于平衡状态。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中日两国统计数据之间存在着非常悬殊的差异,并且中日双方都按照自己的统计数据分析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根据中国方面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统计对日贸易逆差超过300亿美元,而日本方面的数据则显示日方存在185.6亿美元逆差;2008年中国统计对日贸易逆差为345.17亿美元,而日本则声称对华贸易存在185.9亿美元的逆差;中国商务部2010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对日贸易中存在330.27亿美元的逆差,而日本海关的统计资料则表明,日本对华贸易存在128.7亿美元的逆差。并且日方统计显示日本从1990年开始始终处于逆差地位,且逆差额远远高于中方统计额。日本国内将对华贸易逆差归因于进口产品的增加,使得其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三)日本贸易保护主义有所增强

近期,中日之间农产品、轻纺工业品贸易冲突加剧,关于海洋资源问题的对立与摩

6

中日贸易发展状况与问题研究

擦日益升温。由于日本国内经济长期低迷,需求严重不足,致使日本国内出现了一股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企图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实施技术壁垒,阻止中国出口商品的强大攻势。特别是2006年5月29日,日本正式实施针对进口农产品的新规定《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该项制度至少涉及300种农产品、796种农业化学品(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和53862个限量标准,几乎涵盖所有农业化学品的管理,范围之广、标准之严前所未有,提高了大量农产品的输入标准,对我国农产品对日输出造成很强的技术壁垒。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在日本市场中的比重从2005年的29.2%下降到26.5%,食品出口比重从30.7%下降到27.8%;2008年,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1.3%,食品出口同比下降13.8%。2009年,农产品出口同比下降近16%,对日食品出口较往年同期虽有所上升,但同比仅上升3.6%。

(四)日本国内的“中国威胁论”

90年代以来,中国实际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以上,而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使许多日本人失去了信心。尤其是经济总量的扩张和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等大型项目建设,使一些日本人高估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中日两国经济增长态势的巨大差异在客观上助长了日本国内的“中国威胁论”,特别是“中国经济威胁论”。不少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对日本是“威胁”,特别对日本的制造业构成严重“威胁”,已经引起日本产业的“空洞化”。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在东亚区域合作中形成了排斥和孤立中国的政策指向,对中国提出的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建议反应冷淡,并试图建立起把中国排斥在外,而以自己为核心的东亚区域一体化组织。日本的上述态度必然影响双方相互降低或取消贸易壁垒的进展,进而直接制约着中日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五)其他因素对中日经贸合作的不利影响

除了上述因素影响中日经贸关系的进展外,还有一些诸如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因素同样对中日经贸关系带来了较大的不利。

目前,由于日本在对待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的错误认识和言行,使中日双边政治关系日趋冷淡。虽然中日间的经济关系相对于双边政治关系来说,其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平稳的,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种“政冷”现象对中日双边经济关系还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近20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日本经济产业部于2009年6

7

中日贸易发展状况与问题研究

月中旬发表的《2009年版通商白皮书》显示,日本官方预测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今年可能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同时流露出日本当局对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烦恼。日本一些右翼人士不愿看到中国的崛起,片面地怀疑中国一贯坚持的“和平崛起”道路,不断在政治、经济等领域挑起事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日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

三、如何应对中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全球一体化进程在加快,但贸易保护主义仍然盛行,近几年我国面临的反倾销、反补贴、“绿色壁垒”等障碍越来越多。我国传统的粗放经营、科技投入低、质量难以符合发达国家标准的产品,很容易受到关税制裁。

中国和日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产业结构、要素禀赋上的差异较大。由于近年来日本经济的低靡,中国和日本的贸易互补性有所下降。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本以及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日益提高,中国近几年来在工业制成品上具有越来越明显的比较优势,出口的产品不论是在品种上还是数量上都日益增多,而与此同时在初级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则出现了弱化的苗头。由于在当代国际贸易活动中,工业品扩展贸易额的能力要强于初级产品,因此在实现中国对日本贸易潜力,突破现实约束的问题上,更应该注重发挥工业制成品的比较优势,在科技含量上多下功夫,并要跟踪研究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动态,更好的发挥中日互补特性。

(二)增加对话统一统计方法与口径

不同的统计方法是导致中日两国在贸易差额上存在巨大分歧的主要原因,也是诱发双边贸易摩擦的根源。想要从根本上消除因贸易统计差异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双方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积极的双边贸易谈判和磋商予以解决,选择一致的统计方法或者对照两国统计的进口额而不是出口额,因为两国的进口额都较为准确地统计了从对方的进口情况。

(三)实行外贸市场多元化

单一的市场结构较脆弱,难以抵御市场风险,一旦该地区发生经济危机或与本国经贸关系恶化,出口将会大幅下滑。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着力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关系,开发中韩、中欧、中国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市场,提高我国

8

中日贸易发展状况与问题研究

应对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建立预警机制

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应加强对主要对象国的信息收集,在分析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地将有关信息反馈给相关的企业和组织,以做到有备无患;应该高度重视日本贸易政策的变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的贸易政策进行及时的调整;在WTO的原则下,建立自己的对外贸易防范机制,防止发达国家滥用进口限制、反倾销等手段来伤害中国的利益。

(五)加强政治互信及长期合作战略性思路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政治关系对经济关系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中日经贸关系很难有大的发展。胡锦涛主席一直强调,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日方只有正视历史,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两国达成政治互信和相互尊重,为两国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政治基础。

中日两国之间的产业分工有利于比较优势的结合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两国相互成为第一位、第二位的贸易伙伴,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已经位居世界各国(地区)之前列等事实,充分说明建立中日之间、或者中日两国共同参加的区域多边制度性经济合作框架具有客观基础和广阔空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日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两国需要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性目标,并立足于在推动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基础之上发展中日关系。

四、中日经贸合作的前景

(一)当前中日经贸合作的意义

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因素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首要因素。而经济因素归根到底就是努力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中日两国空间距离上为两国贸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中日两国无论是从产业结构上还是居民消费需求上,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种既邻近又互补的有利条件,决定了中日两国在发展现代生产力方面开展国际合作必然会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利益。

另外,可以预见的是,21世纪必将是美、欧、亚三足鼎立的局势,亚洲能否成为可与欧美匹敌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中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和日本两个在亚洲举足轻重的国家。中日双方的经贸合作是促进亚洲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符合亚洲人民的共同

9

中日贸易发展状况与问题研究

利益。

(二)中日经贸合作的前景展望

中日经济存在明显的互补性,有利于比较优势的结合和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取长补短,有助于共同发展。中国是亚洲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产业化基础和强大的资本、技术实力,早已进入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通过以上我们对中日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适合对方市场需求的商品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开发和贸易潜力。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走出国门,踏入日本市场。

2010年3月26日,困扰中日经济贸易达两年之久的河北天洋食品“毒饺子”事件告破,中国官方资料证实该事件乃人为蓄意投毒而并非食品农药残留,日本方面也表示接受这一结论,并对中国政府的努力表示敬意。希望这一事件的解决给中日农产品贸易乃至其他方面的贸易带来新的繁荣。

总之,随着中日两国经贸交流的发展,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将增加,但两国经贸合作进一步扩大的潮流不会改变。特别是在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机肆虐的情况下,两国的政治、经济都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但只要两国政府、两国人民共同努力,中日之间的经贸合作必能在逆境中谋生存,获得更大的发展。

10

中日贸易发展状况与问题研究

结论

本文开篇简要说明中日经贸关系的大致状况,并强调中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意义。第一部分首先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阐述,借助历年数据辅助分析;接着主要分析当前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表明其新的特点与趋势;本文在第二部分就中日经贸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寻求其产生的原因。本文的第三部分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根据上文分析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可以在促进中日双方贸易上提供帮助。最后,本文主要对中日经贸关系进行了展望,并适当分析了中日经贸合作对两国以及亚洲乃至世界的意义,表明中日双方经贸往来定能扩大的信心。

11

中日贸易发展状况与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 小泽一彦,孙新等编.21世纪中日经济合作与展望[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 程永明,石其宝.中日经贸关系六十年[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3] 王可. 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分析[J].北方经济.2006 (10).

[4] 邵继勇. 中日经贸合作现状分析[N].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5). [5] 赵英,倪月菊. 21世纪初的中日经贸关系[J].中国远洋航务.2004(10). [6] 廉晓梅. 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J].现代日本经济.2005(5). [7] 刘维维. 中日经贸摩擦分析及对策研究[N].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1).

[8] 李银妹,区晶莹,俞守华. 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21). [9] Ding Dou. Sino-Japanese Economic Relations: Issues Involved and its Difficulties[J]. Pacific Journal. 2005(7).

[10] LI Guanghui. Sino-Japanese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New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J].

Journal of Guizhou College of Finance & Economics. 2009(1).

12

中日贸易发展状况与问题研究

致谢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宋成华老师给予了热情帮助与指导,特此表示感谢! 我还参阅了许多书籍、期刊、报纸,从中获得很多重要思路和数据,特向作者们表示感谢。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i2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