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国道改扩建施工图说明(1)

更新时间:2023-11-12 05: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建设项目名称:乌兰察布章盖营至巴音塔拉段公路改扩建工程(原110国道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总说明

一、 概述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接张家口,西连呼和浩特,南倚大同,北邻蒙古国,全境东西长368公里,南北宽354公里。乌兰察布市不仅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重要国际通道。境内有京新、京藏、二广3条高速公路,及110、208国道和呼和浩特至满洲里大通道,铁路有北京至包头、集宁至二连、集宁至通辽、丰镇至准格尔四条铁路,集宁区至张家口电气化铁路(即呼张快速高铁)正在建设,北京到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

《乌兰察布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中确定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一主一副,两通道”的城镇点轴空间发展格局。

市域城镇发展主轴带:沿着京呼高铁、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和110国道、集张线等交通干道形成的城镇发展轴带。

市域城镇发展副轴带:沿着208高速形成的城镇发展轴带,也是国际战略通道。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城市发展方向:规划确定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为向东、向南。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策略为:开辟东向适度拓展,向南优化提升,向西涵养生态,向北更新整合。

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范围为:西北至二广高速、南至京新高速、东至泉玉林河,在此范围内编制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两轴、两带、四片多组团”。其中一轴指的是沿解放大街、工农北路和工农南路的南北向城市发展轴。另一轴指的是沿察哈尔西大街、察哈尔东大街一直向东,跨霸王河往东的东西向城市发展轴。

两带是指沿霸王河和泉玉林河的西北-东南向城市滨水景观风貌带。 四片区分别为集宁老城片区、集宁新城片区、河东片区和察哈尔工业片区。

现状G110国道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为分离式路基。2011年由二级公路改造为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规划绿化带正在填土,分离式中央宽度范围7m -17m。

乌兰察布市章盖营(110国道桩号K354+500)至巴音塔拉镇(110国道桩号K345+700))段公路改扩建工程西起章盖营,东至巴音塔拉镇东,全长8.8km。

1、任务依据

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2、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3、根据乌兰察布市交通局关于110国道改扩建工程现场会议精神。

2、设计标准

? ? ?

公路等级:城市道路;

设计速度: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路 基 宽: 345+709.681~K349+400段路基宽度34米;

K349+400~K349+562.763,162.763米过渡段; K349+562.763~K354+500段路基宽度31.3米. ? ?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小桥涵1/100; 桥面宽度:小桥涵与路基同宽。

本次设计遵循部颁的有关现行标准、规范、规程。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交公路发[2007]358号)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15)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11)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JTG C30-2015) 《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 (JTG C20-201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 D81-2006)

3、测设经过

乌兰察布市震舆公路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2 -

建设项目名称:乌兰察布章盖营至巴音塔拉段公路改扩建工程(原110国道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总说明

我公司2015年5月初首先对本项目的路线走向、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进行了现场踏勘,随后经过全体测设人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了该段路线的外业勘察工作,各种资料数据收集整理齐全。

碎块状或短柱状,块状结构,气孔状构造,破碎。

不良地质路段情况

察线路沿线及周边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无采空区,未发现全新活动断层,属稳定场地。勘察线路沿线及周边不存在特殊性岩土。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采用情况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项目所在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1g,相当于Ⅶ度基本烈度区。

4、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

起点与现状G110国道改扩建Ⅰ 期工程顺接,从西向东依次韩家村、头道河、终点止于巴音塔拉镇东。

二、建设条件

1、项目区域城镇现状布局、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

(1)现状布局及规划

拟建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境内,路线范围内不影响相关城镇的未来规划和发展。

2、项目区域路网现状、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

(1)项目起点:起点位于章盖营(110国道桩号K354+500)处。 (2)项目终点:终点巴音塔拉镇(110国道桩号K345+700)。

3、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及对项目的影响

勘察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位于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是内蒙古高原南缘的一部分,称察哈尔熔岩台地,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形地貌。拟建线路)段处于低山丘陵区的局部平原黄旗海湖积边缘相浅丘状平原区,场地地势比较平坦开阔,原始地面高程1400.53-1333.35,沿线高差67米左右。如下典型地段地形地貌照片。

本次勘察查明,南段勘察线路各钻孔控制深度内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粉土和素填土、冲洪积砾砂和粘土以及太古界的花岗岩和新近系的玄武岩等。总体来看,勘察场地地层结构稳定,分布比较均匀,自地表以下划分为四个大层,分别描述如下:

①1素填土(Q4ml):勘察场地大部分布,层厚0.5-2.5米,平均厚度10米。杂色;褐色;松散至稍密,稍湿,大部分夹粉土或粉质粘土。

①2粉土(Q4ap+al):勘察场地个别处分布,层厚0.5-2.2米,平均厚度2.00米。棕褐色,稍湿,中密。表层0.2-0.4米为耕土。

②砾砂(Q4al+pl):勘察场地内个别处有分布,灰褐色,中密,稍湿,磨圆度一般,级配中等,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含卵石,卵石最大粒径10cm。层厚1.7-5.3米。

③玄武岩(N):勘察场地局少部分布,层厚0.5-4.2米,平均厚度2.36米。灰褐色,岩芯呈

乌兰察布地震区划图

(5)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冻深等

根据乌兰察布市气象局观测统计数据分析,项目所在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热凉爽、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3.6°C,最热月(7月)平均最高气温26.7°C,最热月平均气温20.8°C,最冷月(1月)平均最低气温-12.5°C,最大冻土深度178cm,平均雷暴日数33.3天、主要集中在6、7、8月份,年均降雨量309.4毫米,年平均雾日数2.3天。近57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年均降雨量363.6毫米、年降雨76.7日、年雷暴36日、年大雾天数3.9日、年烟尘33.9日、年霾13.9日、年扬沙5.3日、年沙尘暴3.1日、能见度小于1公里0.8天、低云高800~1500米。 气象资料见下表:

乌兰察布市震舆公路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3 -

建设项目名称:乌兰察布章盖营至巴音塔拉段公路改扩建工程(原110国道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总说明

气象资料表

项目 年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年平均降雨量(mm) 冻结期(月份) 最大冻结深度(米) 平均风速(m/s) 最大风速(m/s) 风向 年蒸发量(mm)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 3.6 36 -33.8 350-400 11~4 1.76 3.6 30 西北风 2230 沿线电力供应可满足工程用电需求,该项目实施时,可与当地电力供应部门协商解决。 (4)主要外购材料来源及供应地

钢材、木材、沥青等主要外购材料由集宁供应,工程所需的材料、机械的运输可以通过现有公路来完成。

5、旧路利用情况

1、平面

设计中线以现状左幅路基右侧边缘进行偏移到改建全幅中心线。左幅现有路线不进行加宽改造。

2、纵面

纵断面设计标高根据现状道路左幅右侧路基边缘标高为基础进行拟合,并考虑横向偏移横坡及左侧旧路加铺结构层厚度,从而确定改建后道路设计的标高,道路设计标高为路中线标高。

3、桥涵

右幅桥涵全部利用,包括5道小桥涵,头道河大桥1座(4-25米箱梁,宽12,25米),使用情况良好。

4、排水、防护

旧路右侧路线防护全部利用。

4、筑路材料供应、运输情况

(1)主要外购材料来源及供应地

钢材、木材、沥青等主要外购材料由集宁供应,工程所需的材料、机械的运输可以通过现有公路来完成。

(2)地方材料来源及供应地。

项目所在地区石料储量丰富,由于近年来当地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较多,项目区内有相应的加工厂,可加工各种规格碎石,料场符合质量要求,运输条件良好。

通过现场调查,确定片、碎石料场1个:

在位于路线起点东9公里处,该料场位于平安石料场,还林地,岩石为玄武岩,中等级风化,灰色致密,石质坚硬,有气孔构造,,出材率80%,厚6米,表面有水锈,碎石土开采方便,东、南绕城高速公路曾将此作为主要石料场.

调查砂、砂砾料场1处:

在位于路线终点西南K351+120公里处,该料场位于路线左侧韩家村南河道冲洪积物颗粒坚硬,级配一般,夹有漂石,筛选可用于桥涵混凝土,工程等级Ⅲ,有用层厚度3米,出材率80%。

(3)工程用水及用电

项目区域附近水源丰富,可考虑沿线河流、附近水库、沿线村镇用水及灌溉用水。

三、总体设计 1、总体设计原则

由于本项目为旧路改扩建工程,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利用现有分离式路基右幅对左幅旧路进行改造。

2、技术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的采用情况

本项目采用双向六车道城市道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60 公里/小时,路基宽34米及31.3米。

3、安全设计措施

根据本项目特点对全线交通安全设施进行利用,在设计方面增加安装费用,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了相应的标志、标线。

4、全线土石方情况,取土、弃土方案

全线土方8.45万立方米,为保护生态环境,全线采用集中取弃土,施工完成后对弃取土场、临时用地采取植被恢复措施。

乌兰察布市震舆公路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4 -

建设项目名称:乌兰察布章盖营至巴音塔拉段公路改扩建工程(原110国道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总说明

全线共设1处取弃土场,并设置施工便道,以方便运输。

本次设计采用集中取弃土,避开视线设置弃土场集中取土相结合的取土方式,取土完毕后要求恢复植被。

路 线 设计时速(公里/小时) 段落长度(Km) 最大直线长度(m) 平曲线占线路总长 路线增长系数 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 竖曲线占路线总长 平均每公里纵坡变坡次数 最大纵坡 (%/处) 主要技术指标表

主线 60 8.8 3267.65 18.496% 1.013 0.341 38.868% 1.364 1.287/1 200.024/1 16500/1 19400/1 5、与沿线环境及景观的协调情况

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人民的生活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反而会使当地人民的生活出行效率在项目建成后有较大的提高。公路的建设将对沿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有利的重大影响,有利于乌兰察布机场的顺利运营;对地表水、大气、噪声、土壤、地表植被等环境将产生中度的不利影响;对文化资源、野生植物资源及土地质量在拟建路段内几乎不产生影响。项目在方案设计时已经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并采取措施将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本项目的实施,其节省运输成本和节省燃油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是积极可行的,有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项目建设社会负面影响不大。只要设计和施工中采用一定工程措施,不会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而且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改善当地人民的出行,项目建设的社会影响利大于弊。

最短坡长 (米/处) 竖曲线 最小半径 凸型 凹型 6、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的采用情况

(1)GPS测量技术

本项目测量放线工作全部采用GPS测量,该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效益好等特点,能快速完成公路平、纵面测量,为设计提供精确可靠的数据。

(2)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在本项目中被广泛使用,路线平、纵、横设计采用纬地软件;在桥梁结构设计中采用了桥梁通、桥梁博士等软件;路面结构分析计算采用了公路路面设计程序HPDS软件,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2、安全设施

(1)设计原则

①规范统一、经济节约。

本项目安全设施是在遵循《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等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本路主体工程和交通组成特点,总结内蒙古地区以往一级公路设计成功经验进行设计。

②以人为本、自然和谐。

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以不熟悉本项目及其周围路网体系的驾驶员作为设计考虑使用对象,通过设施的引导,使驾驶员顺利、快捷、安全地抵达目的地。

四、路线

1、路线布设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本项目设交点3个,平曲线为基本型曲线,路线技术指标详见下表:

(2)标志

本项目作为改扩建城市公路,在交通标志的设置上,重点考虑: a、及时地给司机提供准确的信息;

b、注重标志信息的平衡与均匀,避免标志集中或标志中过多信息分散司机注意力;

乌兰察布市震舆公路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5 -

建设项目名称:乌兰察布章盖营至巴音塔拉段公路改扩建工程(原110国道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总说明

c、重要信息重复提示,多级预告,交叉采用图形化为主的表达方式; d、在标志设置中,注重原有标志的保留和充分利用。 ①标志类型

根据以上总体布设考虑,本路主要布设以下类型标志:

a、在与道路交叉时,设置交叉口警告及慢行警告标志,交叉口警告标志采用图形化形式,图形采用实际交叉口形状;

②版面设计

版面设计应以司机在计算行车速度行驶时能及时辨认标志内容为基本原则,同时版面布置应美观、醒目,并且标志应具有夜间反光的性能。

③标志板

标志板的材料及制作工艺对其使用性能、寿命、美观等影响很大。考虑本路为开放式公路,为防止标志被盗,小型警告标志等采用铝塑板材,其它大型标志均采用铝合金板制作。圆形标志采用卷边加固,其它形状的标志采用角铝加固。为加强标志板的强度和便于同立柱连接,标志板后附有滑动槽铝,滑动槽铝用铆钉铆固在标志板上,铆钉头应打磨平滑。

④支撑方式

标志的支撑结构应保证安全、美观、耐用。设计时考虑本地风速、版面大小、路侧条件、标志作用等因素,确定针对不同标志分别采用单柱、双柱、悬臂等支撑方式。

⑤标志基础采用现浇C25混凝土基础。 (3)标线

标线的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可以和标志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标线能确保车流分道行驶,导流交通行驶方向,指引车辆在汇合和分流前驶入合适的车道,加强行驶纪律和秩序,减少事故。标线保证在白天和晚上都具有视线诱导功能,并做到车道分界清晰,线向清楚,轮廓分明。

①标线设计原则:

a、车道分界线为白色虚线,线宽15cm,线长6m,间距9m。 b、

c、硬路肩边缘线为白色实线,线宽20cm。 d、中央双黄线,线宽15cm。 ②材料选择

本项目采用的涂料为热熔型反光标线涂料。

(4)里程碑 ①布设原则

里程碑布设在整公里处。里程碑设置于路肩外,主要作用是确定所在位置,便于紧急救援或者道路养护。

②结构类型

里程碑基础,均采用C25混凝土。

五、路基、路面 1、一般路基设计

(1)设计原则

本项目在原有分离式一级公路的基础上改扩建为34m和31.3 m宽城市道路,K345+709.681~K349+400段路基宽度34米,路面宽32.5米; K349+400~K349+562.763,162.763米过渡段;K349+562.763~K354+500段路基宽度31.3米,路面宽30.5米,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和公路现状的特点,在对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地震等基础资料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收集的基础上进行路基设计,设计时,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安全经济、造型美观、与环境景观相协调的原则,全面贯彻交通部的“安全、环保、舒适、和谐”公路设计新理念。

(2)路基横断面布设

本项目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 km/h。整体式路基宽度34m及31.3米,路基宽度及断面组成如下:

34m整体式路基横断面组成

土路肩 0.75 硬路肩 2 行车道 4× 3.5 双黄线 0.5 行车道 4× 3.5 硬路肩 2 土路肩 0.75 31.3路基横断面组成

土路肩 0.40 硬路肩 1 行车道 4× 3.5 双黄线 0.5 行车道 4× 3.5 硬路肩 1 土路肩 0.4 乌兰察布市震舆公路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6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hn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