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组-集备-《游褒禅山记》

更新时间:2024-04-29 17: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语文组《游褒禅山记》集体备课记录

学校名称:东港市第三中学 备课地点:高一语文办公室

授课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 备课内容:《游褒禅山记》

备课日期:2009年11月11日第八、九节课 学科及组别:高一语文备课组 参与备课领导:梁淑波

参与备课人员:石远琴 李晓荣 于忠滨 温长军 于春霞 张 羽 谭世珺

马锡永 徐青松 张晓娜 王秀丽 邵克昱 主 持 人:温长军 主讲教师:张 羽 记录整理:于春霞

温长军:各位老师,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现在开始。今天的活动主要有三项内容:一、请本课备课人张羽老师说课。二、对于张羽老师提供的主备课教案展开集体研讨,以便各人形成个性化的教案。三、布置下周备课任务。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现在请张羽老师进行说课,由同一教学设计小组的进行相关补充——

张 羽:《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先来说说大纲、考纲、教材——

㈠关于大纲:《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

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㈡关于考纲: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㈢关于教材: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从语言文字上看,宋朝散文更为浅显。

文言文教学,新教材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应多诵读??培养语感。

于春霞:对于教材分析,我想具体补充一点儿——《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这个单元教学目标是要理解课文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文知识。

《游褒禅山记》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名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教学本课我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讲授记游山的部分,第二课时是讲授发议论的部分,我的说课内容是针对第二课时来说的,这个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虚词“者”、“其”的意义与用法,教学难点是领悟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张 羽:关于学情的分析,我是这样考虑的——《语文教学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也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是部分文言字词的读音、句读、释义依然会对中职学生存在一定的挑战。同时,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

不完善,对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的领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通过疏通文本,学习文中文言文知识,从而领会作者阐述的“深思慎取”的道理。

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具有浅易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课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以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教材中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读清句读,了解一些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陈述句、疑问句)。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 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

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领会“意志”、“ 深思慎取”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的确立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 三、判断句、陈述句、反问句等常见文言句式 4、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谭世珺: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由我来说说吧—— ㈠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中国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兹举一例

于春霞:《游褒禅山记》是一首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作者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也是很难把握的,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认为还可采用“反复诵读法”、“串讲翻译法”和“问题探究法”的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串讲翻译:通过文本的疏通,为学生理解课文扫清障碍。

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理清“志”、“力”、“物”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一般来说,学习这样的文章,我们有这样一些常用的方法——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串讲法——文言文需要疏通文意。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比较法——新旧知需要温故知新。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根据文本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谭世珺:在学法,我将结合作者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等写作手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诵读、齐读、品味,力争能通过这三方面使学生领会作者所阐发的“深思慎取”的道理并培养能力。

⒈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因此诵

读法成功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得他滋味”(朱熹语),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否则,仅得其声音,得其字形,充其量也只是“认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读出“情味”来。因此,范读多读显得非常重要。

⒉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不然,遇古奥之句,不免上字下读,而下字上读,??”我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第一节课,学生主要勾画出疑难处及哲理句。

⒊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这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习《游》文,我精选七个重要词语为例让学生猜,点拨指导运用七种方法。

⒋练习法。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设计两套练习,一是课堂巩固练习,重在巩固课文的重要词语;二是课外迁移练习,选用98高考题,进一步巩固准确把握文言词语意义的方法。

于忠滨:在学法指导上我有一点个人看法——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⑴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⑵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

⑶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⑸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温长军:我也来补充一点儿——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第一篇课文我是详讲、细讲,后面的课文,学生在把握方法的基础上以自学为主。所以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四课时,教学

环节共分三关即诵读关、通义关、悟志关,其中诵读关解决这样几个教学任务:读准字音、读准句读;通义关主要把握文章的大义、重点实词的含义、重点虚词的用法、文言句式及特殊用法的整理;悟志关在前两关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包括文章的自然游览的路线、作者的情感路线、作者对现象的探究过程等。

张 羽: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山清水秀、树影婆娑的大自然之画。面对自然,联系自身经历,我们往往产生喜怒哀乐不同的情感体验。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常常通过山水田园这些大自然的景物来抒情,借助大自然的景物来言志,更在大自然中感悟生命、感悟人生。

(板书:在大自然中感悟人生)

现在,我们再来看宋代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让我们一起随着王安石到褒禅山去游历一番,看王安石从中得到什么感悟。

(设计意图:把本课放到“从大自然中感悟人生”的角度导入。)

王秀丽:我觉得这样设计也可以——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或者这样——

初中时我们学过王安石的一首诗——《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此诗是作者因登山有所感而写下的,而同样《游褒禅山记》也是作者因登山有所感而写的。古往今来,登山的人无数,但记下自己游览感想,记下自己心路历程的人则不多,王安石是这少数人里面的一个,所以王安石是善感的,也是伟大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品读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的所感所想。

这两则导语都是回顾以往所学诗歌,创设情境,明确本课内容。

马锡永:我也想到了一种导入方式——

我国地大物博,奇山异水遍布大江南北,历代文人骚客,雅士名流,多喜访游这些胜景,吟诗作赋,挥毫作文,描写各地各时独特风景,借以抒发其胸中块垒,或失意仕途,或忧国忧民,或高超出世,一言以蔽之,多是景为情役。而王安石的

《游褒禅山记》则独出机抒,走出了写景抒情的窠臼,闯入了记叙说理的新境界。那么此文记了什么地方的胜景,又阐述了什么道理呢?

温长军:两位老师的设计都很好,我想,我们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新课的导入——

在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有一座褒禅山,风景秀美,原建有宏伟寺庙,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被毁,现仅存两洞。前洞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洞侧有一泉,从石缝中流出,即使洞外干涸,这里仍流水潺潺,洞口石壁有题刻诗文,但多风化难识。由前洞翻过一座山,“有洞窈然”,这是后洞。后洞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宽处如大殿,究竟后洞有多深?通向何处?至今是个谜。然而,这些都不是使它闻名遐迩、千古流芳的根本原因,是王安石的一篇用游记形式包裹起来的极富思想的论文才使得褒禅山拥有了傲视群山的资本。让我们借着这座山,来感受这位“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于字里行间洋溢着的鼓荡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吧。

学生对寻幽探胜是有兴趣的,这样导入可使他们对此山产生兴趣,进而想通过文章知道些相关的内容,对学生自觉投入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

张羽:我接着进行说课—— 二,走近荆公 ⒈认识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著有《临川先生文集》。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

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

(了解作者的这些生平事迹,更能深刻地理解这篇游记体散文所蕴含的深意)

⒉写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

下此文。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王安石对改革抱有士大夫群中少见的紧迫感,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在神宗支持下,不顾保守派反对,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增强。

王安石在与反对派的斗争中高举“三不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理论武器,驳斥了反对派的谬论,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智慧能力和勇气。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青苗法和市易法实为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雏型,免役法堪称“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

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 ⒊褒禅山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今安省含山县城北15里的褒山境内,海拔204相对高度180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则平而长。在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前洞在慧空禅

徽米,处课米,毁,院

遗址东二三里,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洞口左侧有一泉,泉水从石缝中流出,即使洞外干涸,这里仍流水潺潺。洞口石壁有题刻诗文,但多已风化难识。出前洞翻过一座山“有穴窈然”,这是后洞。前后洞并不相通。进后洞,黑黝黝的,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宽处如大殿,究竟后洞有多深?通向何处?不但王安石时“好游者不能穷”,至今也未有人走到底。

⒋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㈠听教师范读课文,正字音,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⑴读准字的音,特别是一些难字。

“华山”的“华”读huá,“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

⑵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能恰当地断句:

1、句首要停顿(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至,夫,若夫、盖,惟

2、古今不同要分开(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3、顺序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永之人/争/奔走焉)

4、状中要连续(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其一犬/坐于前。(应为“其一/犬坐/于前”。)

5、尊重原意(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分原貌。如: ①望晚/日照/城郭(句中“望晚”是“向晚”意,即接近黄昏之时,原句是主谓结构,如读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读出了另一种理解。) ②瞻余马首/可也。

6、补充法(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固定名词要了解(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如: ①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8、“也” “乎”在其后(“也” “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 ①余闻之也/久矣。 ②洋洋乎/与灏气俱 )

9、转折连词之后应有停顿。 洋洋乎/与灏气俱/而不知其所穷。 ㈡在预习基础上疏通大意、逐段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

㈢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及重点文言句式。

石远琴:我插一句——从古代汉语方面看,我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扩大识字量,更多更深理解字义;另一方面就是全面理解并掌握古汉语语法。张老师讲古文时在古汉语方面,很认真地注意这两个方面的讲解。在学生读文章时,有把文句读破的,如把“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读成“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她立即纠正,指出断句不对,并示范读之。张老师对文字的读音非常强调,且不赘述。解释文字是极其仔细的,如“舍于其址”的“舍”解释 为

“筑舍居住”,是名词动用;“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的“穷”解释为“走到尽头”,是形容词作动词使用;“则其至又加少矣”的“至”解释为“到达的人”,是动词名物化;“而余亦悔其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的“其”是第一人称代词,代指自已,等等。至于虚词也分别具体说明其意思,决不使遗漏。文中的特殊句式一一解释清楚,如“舍于其址”,是“介词结构后置”,虽然这是很肤浅的问题,但她没有放过的。

张羽:接下来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 四,把握文意,理清全文思路

师:请大家在诵读的基础上,想想全文各段分别讲了什么事,用自己的话将之概括出来——

第一段先概括介绍褒禅山,然后写发现仆碑,又从碑上残文看出此山原名“花山”。 第二段具体写游洞。先略写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然后较详细地叙述游后洞的经过,表达了“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心情。

第三段,作者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共分为五层:

1.世之奇伟??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志”的重要。 2.有志矣,??然力不足,亦不能至也。”——说明“力”的重要。 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 4.“然力足以至,??而在己为有悔;”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熟能讥之乎?”这两层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

第四段从仆碑又联想到对待传闻应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第五段交代同游者的姓名和写作这篇文章的时间。

总括全文,作者记叙游览褒禅山,抒发感想:无论治学处事,都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也应该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五,布置作业

⒈整理复习本文的各项知识点。

⒉朗读二、三两段,体会作者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毛泽东主席在《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1961年9月9日)一诗中写道: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世上那些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僻远的地方,必须不畏艰险,勇于登攀才能“极视听之娱”。

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游褒禅山记》正是这首诗最好的注解—— 二,文本探究 ⒈范读第一自然段 ⒉思考:

★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能不能具体说说写到了有关褒禅山的哪些情况呢?

提示:记叙。这段紧扣题目,介绍褒禅山概况。写褒禅山名称的由来,华山洞命名缘由及道旁仆碑,并且说明了“花”“华”音谬的情况。

★那么,结合全文来看,这一段的叙述有什么作用呢?

提示:本文是在记游之后落脚于议论,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 ★想想这一段作者写到的几个方面,是否在后文有所照应呢?

提示:第二自然段作者写到了作者与 “四人”同游华山洞,第一段中有对华山洞的交代。第四自然段是针对仆碑发的议论,第一段对仆碑的介绍应该是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

⒊诵读第二自然段

⒋思考:试以华山洞为参照物,根据文中方位,画出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⒌诵读第四自然段。

⒍思考:大家看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华”的读音那些文字相照应。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提示: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花”“华”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由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小结:第一段的写法正符合游记的写作特点,作者在这里交代清楚了所游之地,自然地引出第二段游洞的经历,因为友人的中途退出,使得作者“不得极夫游之乐”,并由此展开了议论。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记游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

那么,王安石要借这次游洞未果的经历向我们阐述什么道理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三自然段。

⒎生齐读第三段

★这一段着重写什么?从哪看出来的?

提示: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于是余有叹焉。”“于是”表示紧承上文,说明这段议论是由第二段的记叙而来的。

★“有叹”与第二段哪个字相呼应呢? 提示:悔。

★以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的事例,提出古人“得”的原因在于“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进而结合自己游洞的经历生发议论。那么作者议论的重点在哪儿呢?

提示:作者结合游洞时“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的观察,得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总观点。提出要追求最高的人生境界,“志”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还围绕着“志”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志”“力”“物”构成了追求理想需要具备的三个要素。(板书:人生境界:志 力 物)

★结合作者的游洞经历,他“悔”什么呢?

提示:“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但是他没能坚持游完整个洞。

小结:在这一段的后半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说明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而其中“志”是最根本

的。因为有力而不至“可讥”“有悔”,尽志而不至“无悔”“无讥”。一正一反间,突出了“志”的决定作用。

接下来,我们再次大声读此段,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志”“力”“物”之辨。 (学生自由大声读)

⒏提问:看黑板上的对联,结合此段议论及王安石生平把它补充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夷以近,游者众, ;险以远,至者少, 。 (生议论交流。师指导)

提示:夷以近,游者众,盖凡好者皆可;

险以远,至者少,夫惟智者尚能。 夷以近,游者众,走马观花者十之八九; 险以远,至者少,鸿鹄大志人万里无一。 夷以近,游者众,无志者一事无成悔恨一世; 险以远,至者少,有志者一飞冲天流芳万年。 夷以近,游者众,无向览常; 险以远,至者少,有志涉奇。

师:大家真是有才识、有见解。很多同学在补充对联时注意到了我的要求“结合第三段议论及王安石生平”,最难能可贵的是,大家的联句讲究声韵,对仗工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如此佳对,真是不可多得。老师这里也有一对,不妨拿出,和大家共享。

夷以近,游者众,自古登峰造极有几; 险以远,至者少,从来随波逐流最多。 三,析志

师:我们再来思考,王安石为何如此关注“志”呢?

提示:王安石年轻的时候,便有改革的志向,他写下本文的时候可能也有对改革的一些想法。入洞愈深,行进愈难,改革的路也很艰难。而前路漫漫,不一定时时有外物辅助,所以,“志”是最重要的。

改革比游华山洞更加艰难,在变法中,王安石受到了重重阻挠,很多贵族士大夫都反对他,但他始终有坚定不移地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我认为,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在王安石的一生中应该是纵贯始终的。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王安石为何如此关注“志”。

王安石在变法受挫时说过:“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篇文章里的“志”和这个观点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小结: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一生力图济苍生,安社稷,经学济世。针对文章,他也提倡“务在有补于世”,强调其实际作用。所以本文也极可能是政治家借游记抒发的“别样情怀”。

徐青松:这里可不可以设计这样的思考题:你能看出本文与王安石为之奋斗一生的变法之间的联系吗?而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王安石的主要经历——

王安石二十二岁进士及第。才华横溢,少年得志。

此后多年任地方官。考察时弊,寻求改革之道,探求治国良策。同时也感到宦海之险恶,改革之艰难。

1054年,辞职回家探亲,途经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忆形式写下《游褒禅山记》。次年复出任职。

1060年呈《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简称《万言书》),对北宋中期的内外形势、问题和改革方向作了一个总的考察论析。

1069年,经天纬地,开始熙宁变法。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

1074年四月第一次罢相。次年二月复相。次年再次被罢。 1085年新法尽废。王安石与世长辞。

学生看完投影后展开讨论,这样岂不就将文本与个人经历联系在一起了,不正是知人论世么?

张 羽:徐老师的看法很好,我们完全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放手让学生对展开讨论,这也是对他们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四,拓展延伸

⒈提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

提示:《小石潭记》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⒉从游览来说,这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用作者的话来说,是一次“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游览。照理,这样的游览并没有多少价值可写,而本文却成为一篇传诵千古的名篇,为什么?从中我们对作文写作有什么体会?

提示:因为作者能从这样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中,总结出深刻的教训,悟出发人深省的道理,使文章“有补于世”,并使记叙与说理有机结合,严密照应,因而使文章别开生面,于平淡中神奇成为别具一格的游记,传诵千古。

①首先要重视立意,有新意,能发人之所未发,小题材可作大文章。 ②重视构思和布局,使材料与观点有机统一,结构紧凑严密。

小结:中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璀璨辉煌,流光溢采;我们的先哲先圣给我们馈留的华章美文,锦词绣句,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与奇妙的艺术美,很值得我们咀嚼和品位。通过对它们的开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更能够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欣赏美的能力,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

第一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种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此余之所得也”。

李晓荣:讲一下文中思想的现实意义。这一点是很对的,我认为《游褒禅山记》的思想意义是很深远的。《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类文章,但重点不是记游,没有更多写景,没有写褒禅山的全貌,其主旨在于议论,写出思想。记游的部分只是为写出思想服务的,所以写得简略。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我以为:第一,“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突出了“志”的作用,鼓励人们立志。人而无志,一事无成。这个思想,适用于一切人,要成功,必立志。我们同学要学习好,将来要有作为,就必须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如果没有坚定的志向,是什么目标也达不到的。第二,凡事要“深思慎取”。做学问要“深思慎取”,做领导工作要“深思慎取”,处理社会问题要“深思慎取”,公检法尤其要“深思慎取”,一思一笔,关乎民命。治理国家,更要“深思慎取”,一切都要“深思慎取”。“深思慎取”具有普遍的意义,含有哲理。王安石的这篇《游褒禅山记》,其思想意义是很深远的,可以看作是一篇优秀的哲理文章。

五,课堂总结

当年,王安石在华山洞中痛苦地转身,大发“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的遗憾,但之后的改革,意味着挑战传统,意味着与贵胄为敌,改革迈出每一步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在变法的路上,王安石义无反顾地艰难而孤独地跋涉,虽然变法以失败告终,却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声震长空的巨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这句话或许可以用来诠释王安石的一生的理想。

最后,用王安石的一句诗来结束本课: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愿同学们抱凌云之志,永不随波逐流,行独立之道,志在登峰造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gs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