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语言智能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4-05-15 21: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班幼儿语言智能培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本课题是2008年11月20日,经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专家评审,被批准立项。根据徐州市个人课题管理办法(暂行)相关要求进行了课题所有研究资料的上传,所作研究紧扣相关课题,历时一年,共撰写了读书笔记4篇、研究成果1篇、阶段性研究成果3篇、研究反思2篇,个案研究1篇,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共2份。其中,《培养中班幼儿语言智能的途径》在徐州是创新杯中小学优秀教学论文中荣获三等奖,《太阳和月亮》在区文教局优质课评比中活动一等奖。

一、课题核心概念:

语言:语言是以呼吸器官发声为基础用于表达事物、动作、思想和状态的一个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存在方式之一。

语言智能:是加德纳提出的八大智能之一,它是指能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对于社会发展日趋国际化的21世纪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意巩固、发展和传递的,以皮亚杰为代表的人口发展理论中就强调了语言作为儿童的一种象征复合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语言的发展绝对儿童认知发展。语言智能是加德纳《多元智能》中的其中一种智能,他伴随于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根据国内外研究表明,在幼儿的年龄特点中存在着两个关键的时期,研究表明,学龄前孩子在言语、思维、等方面发展中表现极为明显,虽然在2至3岁是一个关键期,但是4至5岁的幼儿却是一个更为重要的第二个变质期,使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所谓的童言无忌在4至5岁幼儿身上出现的比较明显,在他们心理想到什么便说出来,根本不会考虑后果,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关键期,要抓紧对孩子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时期,进行教育。如何以科学、有效的语言数学模式对幼儿进行培养,让孩子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获得语言的技能和语言交往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现在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通常把教养孩子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父辈,孩子在溺爱的环境中生长,就产生了依赖性强,语言不规范的特点,以至于出现言语发展水平迟缓的

状况,有的孩子已经两三岁了仍还在用手指和“嗯”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我调查发现,我班幼儿在自己父母身边生活的还在不到总人数的一半,幼儿语言的发展不均衡,水平参差不齐。仅有少数的幼儿能够用流利完整的语言描述一个时期或一个事物,部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能用完整的句子,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甚至有的幼儿语言的理解力极差。针对这种状况,对我班幼儿进行语言智能的培养与研究。为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提高幼儿综合素质,找到可操作的实践方法。

三、研究内容:

1、对本班幼儿语言发展进行前期调查、统计、分析幼儿语言发展的现状,设计调查表采取访谈形式对幼儿进行测查。

2、根据测查情况判定 幼儿语言智能发展的详细实施方案。 四、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幼儿在听、说、读、写中的表现。做出记录和分析。

2、调查法:访谈通过与幼儿对话测查幼儿发展情况了解幼儿的语言水平和能力 3、行动研究法:教师根据研究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研究内容、方法、程序等。 4、文献研究法: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借鉴各种教育书籍,报刊杂志中介绍的理论和经验,多聆听丰富经验和教学理论的学者讲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课题研究具有科学性。

5、经验总结法:研究中,把实践的经验形成报告、论文,使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实效性。 五、研究结论

1、在主题活动中的读写渗透。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语言教育活动内容与组织为基石,结合我园实施的多元主题教育活动内容选取幼儿喜爱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教材对幼儿进行语言训练。并将语言教育渗透于其他各领域教育活动之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条件。 2、区域活动中渗透幼儿语言智能的培养。

通过在班级活动室内创设各种活动区域或区角,提供自由活动场景,利用自由活动时间,以开展幼儿自选活动,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要特别重视区域活动中渗透幼儿语言智能的培养。如语言区(语言阅读区域作

为专门语言教育活动的延伸,一方面可以弥补正式语言教育活动中语言信息即自由操作语言机会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幼儿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没有压力的、轻松愉快的语言运用和语言创造的空间。在语言区,教师通过投放故事书、图片等各种说、看的语言材料,让幼儿可以看一看、玩一玩、说一说。,表演区(为幼儿提供头饰、手偶材料激发幼儿表演故事,幼儿通过角色对话表演某一情节、片段,提高了说话的积极性),角色区(针对有的孩子在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中往往少言寡语,或对言语表达常常表现出羞怯或拘谨,可是在自由交谈时却言语流利、表达准确的现象,组织各种各样的角色游戏活动,力争让每个孩子都能做到开口、开心、开窍。如在“娃娃家”、“商场”、“银行”、“发屋”、“幼儿园”、“点心店”等游戏中,通过游戏前的角色分配,游戏中的相互合作,游戏后的自我评述使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说,使他们能在讨论中学会听和说,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争执中学会使用辩论性语言;在聊天时学会使用问候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描述性语言,在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主动的创造和调整自己的语言。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区、结构区等区角,提供阅读和书写的材料以及交流的空间。 3、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幼儿进行语言智能培养。 ? 每日的文学欣赏和阅读活动。

给幼儿专门设置阅读时间。如在每天的午餐、午睡之后进行阅读图书、报刊的活动,可以与教师一起阅读也可单独阅读。 ? 每日“天气播报”活动

轮流当天气播报员,促使孩子坚持每晚收看有关气象有关的电视节目,使孩子了解常用的气象知识的基础上,用自己语言复述天气预报,提高了在集体中大胆表达的能力, ? 我的“绘画日记”

针对幼儿爱画的特点,鼓励幼儿将身边发生的事情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从绘画日记初的师生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慢慢变成了生生交流,幼儿交流的范围逐渐地在扩大,语言也在交往中逐渐发展起来。幼儿依靠画面的形象来展开语言活动,画面既可以作为说话的载体,也可以作为表达时辅助的手段,为幼儿语言活动提供了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从而让幼儿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能力。 ? 小小故事会

孩子们将听到、看到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锻炼、丰富幼儿词汇、句子,以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健全和发展,更重要的是锻炼幼儿的胆量,培养幼儿自信与勇气, 4、家园配合方面

家庭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孩子们最温暖、最安全、最自由、最快乐的港湾,家庭成员的讲话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加强家长对幼儿语言教育的认识和方法极为重要:家长可充分利用各种环境如可带孩子去公园、书店、游乐园等地,充分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周围的景物,在玩的过程中教幼儿认识事物,鼓励幼儿勇于交谈,睡前故事是家庭语言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方式,孩子依偎在妈妈、爸爸身边,听着有趣的故事,不但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语言的熏陶,此时家长可适当的提问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让孩子通过说来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等等,从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让幼儿接受语言信息,可选择一些合适的电视节目让幼儿欣赏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很有益处的,特别是一些孩子较为喜爱的动画片等。同时也可以利用录音机、影碟机等电教手段,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学习语言,接受语言,加强对孩子的语言培养。 五、研究步骤:

1、2008年9月-2008年10月撰写方案、前期调查。 2、2008年10月-2008年12月具体实施。 ①提供阅读材料 ②创造环境 ③采取各种途径

3、2009年1月-2009年2月理论学习,读书,进行阶段性总结。 4、2009年3月-2009年7月

①观察、记录、分析幼儿语言发展情况 ②故事会、讲故事比赛。 六、启示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也不断的进行反思,发现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虽然已注重了个别差异,但还是不能面面俱到。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因此研究的程度还不够深入,对幼儿情感认知的关系,发挥家庭的作用还没有做

到最佳,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 七、读书笔记

1、幸福的小豆豆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刚看到《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原以为是一个日本作家的童话故事,心里想着为什么要推荐这样一本书呢,细细读来才知道,小豆豆那阳光灿烂的童年,还有一个叫做小林宗作的教育家在七十年前带给我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这是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有时也难以做到的事情,他的一言一行甚至小小的细节都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榜样,带给我们启迪。

在大多数老师看来,小豆豆确实是个淘气、另类的孩子,在她身上能看到在我们身边孩子的影子,她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以至于将有盖子的课桌反复开关,在她认为“学校就是了不起!家里桌子的抽屉时这个样子外拉,可是学校的桌子,却把盖子往上提......桌子里装的下好多东西,棒极了。”小豆豆还有着独特的想法并敢于表现,当老师请大家画一面国旗时,小豆豆却画了自己喜爱的军舰旗,并在周围画了好多黄色的穗子,并将作品从画纸延伸到桌面上,但绝不是胡乱作画,三面有穗,一面是旗杆,也确实符合了旗帜的特征。天真是孩子本性,和燕子聊聊天,等待宣传艺人再次路过学校,要是再有别的宣传艺人过来,不跟他们打招呼可不行,而且,刚才的艺人们又回来的话,我不在怎么行呢?还有...还有...还有...正是有了那么多老师看来与众不同的行为和想法,小豆豆才来到了影响她一生的学校――巴学园.而我们的孩子在集体教育、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想法好奇天真都被一一磨灭,成了守规矩、听话的好孩子。这真是我们需要的吗?

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让我们看到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理念。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生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她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先生热爱大自然,希望孩子们尽可能地保持自然的性格,他把更多的教育融入到自然中去,小豆豆心里被喜悦塞得满满活动——散步,对于孩子们来说,散步的时间是自由的,是可以尽情玩耍的时间,但实际上,散步时间是可以学习理科、历史、生物等知识的宝贵时间。而这样的学习使孩子非常兴奋,乐于参加。

一份简单的午餐,被小林先生作为“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不仅吃饭的兴致高涨,更了解到了海里和山里出产东西的区别。而温泉旅行让孩子真正接触时间生活,大家要轮流去蔬菜店或者鱼店买做晚饭的菜,陌生人的问答一定要好好回答,遇到了困难入迷路、割破脚等紧急状况积极思考“怎么办”,都希望自己的方法最有用。先生经常感叹,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要让孩子由于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

小林先生将每一孩子都挡住很有人格的人来尊重。而对刚才别校退学的小豆豆,长达四个小时的说话,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露出不耐烦的样子,向前探着身体,专注地听着。让孩子觉得非常安心,非常温暖。这不是一般的人甚至教育者能做到的。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为了寻找自己的东西,将便池里的东西全部掏出来,堆出小山,一般大人见了都会说,在干什么蠢事呢?或者“太危险了,快下来”,但校长仅说了一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部都放回去,因为校长很信任我,把我挡住一个很有人格的人来尊重,小林先生不仅尊重孩子,还教育自己的学生要尊重女孩子,因为任何人得到别人的尊重都是非常快乐的,“要爱护女孩,要对她们友好”,这是小林先生的另一个学生大荣君永远不会忘记的经历。“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绝对能做到”,这几句话深深影响着巴学园每一个孩子。因为在巴学园有曾经患过小儿麻痹症的孩子,也有身体极为矮小的孩子,小林先生倡导孩子光着身体游泳,“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当大家都光着身子一起玩耍的时候,这些对自己的羞耻感就在不知不觉间消除了,这样就不会怀有自己比不上别人的‘劣等意识’了”。高桥君是一个身材特殊的孩子,个子很矮,而且胳膊和腿都很短,手也非常小。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在巴学园历届的运动会上包揽了所有的第一名,因为我所有的运动项目都是为了使高桥君能够得到第一名而设计的,先生希望“他不要忘记夺得第一名时的自信”,正是怀着这份自信,使高桥君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国学院久我山高中,并顺利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在电气公司担任要职,正是他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给他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你绝对能做到”这句话深深影响着高桥君和巴学园中每一个孩子。

感谢小豆豆给我们描绘了这么灿烂的童年,感谢小林宗作先生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优秀的教育理念和行为。虽然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全盘照用,但我

们一定会尝试,会努力。小豆豆是幸福的,但愿我们的学生在长大后能记住自己童年的点滴。

我们的孩子也会是幸福的!

2、读《哈佛多元智能——婴幼儿语言智能开发训练》有感

利用暑假时间,我阅读了《哈佛多元智能——婴幼儿语言智能开发训练》这本书,给了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许多启示,受益非浅 。

多元智能理论为个人才能的施展开辟了宽阔的道路,使学习成为儿童的乐趣,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为孩子提供发挥他某些优势的空间,因材施教。

这本书主要讲了幼儿语言智能的训练,“语言智能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学的能力,儿童的表现是喜欢听故事,说故事和语文课程,喜欢阅读、讨论及写作活动。”我的平时总能看到这样的一些儿童,那么我们要怎样培养、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呢?

书中告诉我们孩子成长的最初六年是语言智能发展的关键期。这段期间,宝宝自然而然的对周围的语言格外关注,有与人交流的愿望。作为教师,应该做好:示范者,机会的提供者回应,主要自己的言谈举止,可以使孩子获得正确的发音和词语的运用,所以老师和成人要做好示范者,在提供幼儿语言锻炼的机会方面,我认为十分重要,“将平淡的生活变成有趣的游戏,变成促进孩子发展的‘生活课堂’”。平时,我们较为在课堂上,与其是语言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但是语言能力需要点滴的积累,所以只重视课堂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及时把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增加孩子听、说、读、写的机会。在平时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如:书中介绍的各种语言小游戏,师生共同阅读,利用图书室引导孩子阅读。在平凡的生活中给孩子创造不平凡的未来。最后,做好回应者,我们在平时有时会忽视与孩子交流,其实在相互交流中,也会是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好机会,注意对孩子语言的回应与孩子说话的态度、表情、语气、语调,注意用自己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读写的兴趣、习惯感染孩子。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用良好的方法,遵循幼儿的特点,进行教育,发展幼儿的多种智能。

3、读我《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一口气读完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随着李希贵老师徜徉在他的教育理想中,感受着自由呼吸的教育。高密、四中、一中?几天来频频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抹也抹不去。教育原来可以是这样!教育原本应该是这样!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让阅读滋养心灵”,李希贵老师的阅读是从一本连环画开始的。文化贫瘠的少年时代,连环画点燃了他阅读文字、探求新知的欲望;改革开放的大学时代,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他储蓄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工作以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使他明白了:什么是教育?如何做教师?李希贵老师的阅读涉猎广泛,教育类、管理类、励志类、哲学类、小说、散文、杂文?甚至与他的教育职业相差甚远的广告、摄影、建筑方面的书,只要感兴趣,他也会去读。李希贵老师说:“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正是大量而广博的阅读使他积淀了无穷的养分,并帮助他在为人、为师的从教道路上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管理理念与方法,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出色的、有作为的教师、校长和局长。

人人都说“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地将书当作朋友,相伴左右呢?也曾何时,读书是我的最大爱好,但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繁忙,那种如饥似渴、废寝忘食的读书状态已经渐渐地离我远去。坚持阅读的只寥寥的剩下《读者》、《杂文选刊》、《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等杂志、期刊,有时候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偶尔也会关注近期的热点、畅销书籍,总是以工作繁忙、无暇读书为推脱,想想真是悲哀!工作十余年,渐渐发现自己已经到了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时期,想要再上一个台阶便有些力不从心。相信许多与我同龄的教育工作者都会深有同感。我想,是家庭的繁琐、工作的繁忙掩覆了我们读书的热情之火,而今,《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将会从新点燃它,相信书会为我打开一扇门,带领我通往智慧之城,实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终点思考”是李希贵老师常用的一种重要且实用的思考方法,大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小到思考日常事物的处理办法。李希贵老师是个睿智的人、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书中一个个事例无不体现出这一点。从学生振聋发聩的质问“老师,除了学习,你到底还允许我们干什么?”思考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戴警帽的男孩”思考学生对职业认识的偏差问题;从“一封学生来信”思考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从而毅然启动了“语文实验室计划”?李希贵老师所取得的成绩无不得益于他的“善于思考”。

不会思考、没有思想的教育者只能沦为“教书匠”。在工作中,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如何减少新生入园的不适应?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在一日生活与学习活动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如何?其实,每周一篇的教养笔记、对幼儿的观察记录、课后反思等等,都是让我们进行静心思考的好手段,然而,我们却将这些视为繁冗的案头工作,常常敷衍了事。我想:思考需要的决不仅仅是时间,更需一颗“真心”!“用心”思考 ,才有所获!

李希贵老师是一名勇于实践的开拓者。从他做语文教师的第一天起,便踏上征途,用行动实践着他的教育理想。“地下图书室”、“ACT语文教改实验”、“教师岗位聘任制”、“学生技能测试站”、“学生十大自我锻造工程”、“语文实验室计划”、“中考大变脸”、“百万人家竞读书”、“打造教育强市”?从语文教师到一校之长,从教委主任再到教育局长,李希贵老师一路走来,从未停下实践的脚步。他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求证”,一次次的改革、实践最终换来了潍坊教育硕果累累的今天。

李希贵老师说:“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教育就不会有多少问题。”我想,这便是他教育理念的主旨。幼儿教育也是同样。怎样以幼儿为本,真正为孩子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给幼儿真正需要且适宜他们的教育,让幼儿教师与孩子一起在幼儿园这片天地快乐生活、自由呼吸。这需要我们经过艰苦的实践——反思——再实践来完成。因为有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我想:我能坚持!因为有了李希贵老师,我想:我有信心!

“不要像一般的人一样生活”李希贵老师的这句话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如何摆脱平庸?答案是——读书! 如何不做“教书匠”?答案是——思考!

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答案是——实践!

读书—思考—实践成就了一个有思想、有作为的教育者——李希贵。读书—思考—实践也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伴我前行。

4、读《朗读手册》有感

《朗读手册》是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Jim Trelease)所著。

书中指出:“给孩子朗读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都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它不仅能给孩子必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引导他们迈上成功的阅读之旅。”朗读是依据作品内容的段落、词句所包含的主旨与感情,原原本本的运用语言的技巧以优美的节奏,高、低、轻、重、强、弱、快、慢的音调,把原作品词句的意态、语气生动的表现出来,进而刺激听者的兴趣,并在情绪上引起共鸣作用。书中以一个一个生动的案例、确切的数字作为依据,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阅读指导方案。作者吉姆·崔利斯是美国知名的专业亲子阅读专家,他从一个为两个孩子朗读的年轻爸爸成长为一个专业的儿章阅读推广人。他的成功经验被浓缩在这本书中,给我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启发。 作为幼儿教师的收获:

幼儿教师是我的职业角色。在工作中我经常思考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在幼儿园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幼儿语言教育更注重口语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书面语言的教育;许多幼儿园可以真『F供幼儿阅读的书籍少之甚少,图书角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幼儿园语言课程中幼儿进行书面阅读并与教师交流、互动的机会也不多;教师对于书籍的情感与念度直接影响着孩子,教师总是教孩子阅读的技能,很少想办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和兴趣,对幼儿进行“爱书、爱读书”的教育尚且欠缺?看了《朗读手册》这本书我打算尝试着给幼儿朗读,没想到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收获还很大。首先朗读是一种习惯,既是教师的也是幼儿的,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是我与幼儿共同期待的“美好时光”。小班的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对于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感兴趣,因此,我找了一些情节简单、人物关系明朗、人物对话重复较多的作品易于他们接受和理解,并且带插图的书如,《顽皮的小羊》、《小熊维尼。菩》?读给他们听。幼儿在听我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力、观察力和倾听习惯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其次,“听读是引导孩子阅读的有声广告。”这对于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给幼儿朗读的过程中,作品的情节发展、人物特征、我朗读的语音语调,所有的这些都会使幼儿觉得有趣,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书中的故事竟是这么奇妙,这无疑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对书的向往。最后,教师在给幼儿朗读的f司时,还起到示范和楷模的作用。我在朗读时的专注、对书的态度(喜爱还是厌恶)、甚至于轻轻翻书的动作都会被幼儿看在眼中、记在心上。慢慢地

幼儿从倾听教师读书过渡到自己读书,最终发展到终身读书。这便是我读了这本书,作为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的收获。 作为妈妈的收获:

作为一位3岁孩子的母亲,有时对培养孩子比较茫然,读了这本书,我对教育培养孩子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与计划,在心里似乎有了几分自信。《朗读手册》中所介绍的做法不正是许多家庭教育经验的结晶吗?它是宝贵的、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作为父母也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可以说给孩子朗读不仅仅是要达到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增长知识的目的,它同时是父母与孩子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是孩子章年里的美好与珍贵的回忆。 真是由衷的感谢这本书——《朗读手册》,它使我坚定了为孩子读书的信念,也让我找到了为孩子读书的快乐。希望它也能给更多的人带去更多的启迪与收获!

八、课例分析

1、中班语言活动《老爷爷的帽子》课例分析

设计意图:

《老爷爷的帽子》这则童话以“老爷爷关心小鸟,小鸟关心老爷爷”这一主题,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世界。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只知道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会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感受,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关心、帮助别人。而未来社会需要幼儿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关心”。设计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体验关心、爱护他人所获得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爱情感。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2.激发幼儿的同情心,获得被人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内心感受,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插图2幅(其中老爷爷、小鸟为活动教具)。

2.用于“谁在关心我们”图片展览的照片、挂图资料,如父母教育孩子的照片,幼儿园老师、保育员等辛勤劳动的照片,医生、清洁工人等各行各业劳动者 的挂图。

3.事先排练情境表演“冬冬摔倒了”;反映灾区、贫困地区小朋友生活的录像。

4.自制的“爱心”奖章。 活动过程:

一、借助童话把幼儿引入一个充满关爱的世界。

1.放小鸟欢叫的录音,提问:是谁的声音?小鸟们在为谁唱歌?(引出童话名2.结合图片,有表情的讲述童话至“小鸟高兴的唱歌给老爷爷听”,提问: ①小鸟们为什么要唱歌给老爷爷听?

②如果看见发抖的小鸟,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激发幼儿同情、关心小鸟的情感,引导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帮助小鸟。) 3.结合图片,有表情的讲述童话至结尾,提问:

①老爷爷病了,小鸟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

②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想出多种方法关心老爷爷。) 二、感受他人的关心,体验被关心的快乐。

1.老爷爷关心小鸟,救了小鸟,小鸟心里觉得怎么样?(很快乐。)

2.我们一天天长大,学到了很多本领,那么是那些人在关心着我们呢?下面老师带你们参观一个展览会。

3.在抒情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观看展出的照片、挂图,并积极交流。 4.集体讨论;是谁在关心我们?他们是怎么做的?别人这样关心我们,我们心里觉得怎么样?

三、理解他人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1.引导幼儿观看情境表演“冬冬摔倒了”(附后),提问:冬冬摔倒了红红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如果你看见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启发幼儿学说关心、安慰的话。)

2.观看反映灾区、贫困地区小朋友生活录像,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怎样关心灾区和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3.平时你还会关心谁?关心别人的时候,你心里感到怎么样?

4.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人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关心、帮助。如果我们学会了互四、为幼儿颁发“爱心”奖章,肯定幼儿的互爱行为。

1.“爱心\奖章悄悄告诉老师,它找到了许多会相互关心、帮助的好孩子。

2.在轻快的音乐声中,为部分幼儿颁发自制的精美奖章,鼓励所有幼儿积极争取。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就将幼儿带入一个充满关爱的童话世界。为了便于幼儿理解,我分段讲述童话,并设置问题引导幼儿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体验。活动教具的使用使静态的画面变的形象生动,富有表情的讲述深深的感染了幼儿。

参观展览会这一形式,既能体现动静交替,又能让幼儿自由讲述,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丰富的照片和挂图能帮助幼儿回忆起已有生活经验,激发幼儿与通盘积极交流的愿望。

颁发“爱心”奖章活动能强化幼儿的良好情感和行为,但爱心的培养、互爱情感的激发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形成的,它更需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情境进行随机教育。

于是我设计了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开展相关的表演游戏,进一步体验互爱情感。同时要求父母、教师以身作则,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发现、肯定幼儿的互爱行为。在“向灾区、贫困地区献爱心”活动中,鼓励幼儿及家长积极参与捐款、捐物活动。

2、中班语言课《朋友船》案例分析

中班语言课《朋友船》是一一篇图画故事,故事如下:

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都是好朋友。他们非常想去看大海,于是就分工合作,一起造船。船终于造好了,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朋友船。小狮子和小熊首先登上了船,小马和小猪接着上了船,小狗和小兔也上了船。最后,小猴和小乌上了船。?朋友船,,起航了,顺着小河驶进大海。忽然,大风暴来了,海浪越来越大。不好了!朋友船,,被礁石撞破,开始进水了!一只海豚向小狗喊:?小狗!赶快离开这条船吧!?小狗说:‘‘不!我不能离开我的朋友。’’一只大章鱼向小猴喊道:?小猴!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猴说:?不,我不会离开我的朋友。,’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驶向了岸边。从此以后,森林里多了一条船,船上还画着小动物们航海的故事呢。

由于是图画故事,我并没有讲述故事,而是请孩子们先自己看图理解讨论,然后带领孩子们边看边讲,当讲到船破了大洞,开始进水了,海豚叫小狗离开船,

小狗没有同意的时候,我提问说:“小狗为什么不愿意离开这条朋友船呢?,,我设计这个提问的意图是想让孩子理解朋友间要互相帮助,尤其是在朋友需要的时候更不能离开。可是,我却听到有小朋友说道:‘‘因为海里有大鲨鱼,离开船跳到海里会被鲨鱼吃掉!,,孩子给我的答案和我原本的提问意图基本是背道而驰的,可是转念一想孩子的答案其实很合情合理,符合正常的思维。我犹豫了一下,说:“恩,小朋友说的很好,海里确实有鲨鱼,跳下去可能会更危险,不过,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让小狗不愿意离开朋友船,仔细想想看。\通过我的再次提示,孩子们理解出小狗不愿意在危险的时候离开自己的朋友。于是我将幼儿这两种答案结合在一起,将原先故事里小狗的对话改为:“不,海里有危险,而且我不能离开我的朋友!\让孩子知道危险时刻首先学会保护自己的安全的,然后去帮助困难中的朋友。 分析:

在活动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往往会得到很多不同的答案,其中有对也有错,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将符合设计‘意图的答案保留下来。有的答案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由于和设计意图不一致,就被PA S S了,或不给予肯定。在《朋友船》的活动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小狗为什么不愿意离开朋友船?\原本是想让幼儿由此体验到朋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关怀,小离小弃,可是出乎意料的却得到了几乎与设计意图背道而驰的答案。从这篇故事的原先的一丰要内容来看,目的就是想让孩子懂得继承和发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传统美德。但是孩子们很率真,没有按照教材和教师的思路走,而是告诉教师小狗不愿意离开船的原因是因为“海里有大鲨鱼!\,这时,教师犹豫了一下,因为教师考虑到孩子的答案没有错,很有道理,他们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正常的思维模式得出的合情合理的答案。可以想到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他们也一定是动脑筋了的,说明他们有这种基本常识,他们是在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来回答问题。所以接下去教师对这个答案表示尊重、及时做出了肯定,而且将孩子给出的答案和故事原有情节相结合,赋二予故事新的含义。正如新《纲要》中指出,教育应该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高度晕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由此想到,在传统教育中,我们往往教育孩子危险时刻首先要想到集体,想到他人,而置自己安全之度外,却大大忽视了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方而的教育。而在《朋友船》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深入学习纲要精神的基础上,在实际教学中,不仅尊重孩子的答案,

而且随机应变,将答案与故事相结合,因势利导,既弥补了教材原本缺少自我保护意识教育的不足,又取得了双重的教育效果。

3、中班语言主题活动《信的旅行》案例分析

人为什么需要写信?怎样写信?我们写的信需要通过什么方式传递出去?从古到今送信的方式有什么不同?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什么新形式的“信”?通过“给你一封信”这个课程单元,我们和幼儿一起进入沟通的世界。

信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人类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而它却离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远,这个课程单元为幼儿与语言文字的第一次相遇提供了最大的支持、鼓励和引导。一方面帮助我们了解如何通过特定方式传达信息,表达想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幼儿口语听说和前阅读、前书写的能力,让孩子们体验写信、寄信及当邮递员的乐趣,远比教他们什么是信,什么是邮递员,或者什么是叫邮票更有意义。

在进行这个课程单元时,我们、孩子和家长更多的感受是来自于心灵的,来自于亲情的感动。能够圆满的完成该单元的活动是与家长的大力支持配合分不开的。在进行课程之前,我们通过“家长园地----博客”使家长对活动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我们向家长发放了“协助单”,请家长通过邮局给孩子寄信,在进行活动《温馨的信》时,我们给孩子朗读收到的信,读信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听的很认真,收到信的孩子眼睛里满是欣喜,其他孩子眼睛里充满了盼望。那一刻,我们体会到了一种亲情,一份感动在我们,在孩子,在家长之间流动、传递,共享了念信时的温馨时光,全班的家长都给孩子寄来了信,有的还动员亲戚从外地寄信来,家长们在信中i孩子表达了父母的疼爱与希望,对老师为他们提供了这次亲情交流的机会表示了感谢,有的家长在信的开头就说:“孩子,爸爸收到第一封信的时候已经上大学了,我没想到我的儿子在四岁就会收到来自爸爸的第一封信,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使孩子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如如是个离异家庭的孩子,爷爷通过信告诉如如还有很多人在疼爱她,希望她勇敢一些,去和小朋友交往,王宇阳小朋友的妈妈通过信表扬她可以喝父母分床住,是个能干的好孩子,肯定了孩子的优点,增强了孩子的信心,周文峰小朋友的爸爸在县区工作,他通过信告诉儿子要懂事,让爸爸妈妈放心,要学会保护妈妈,看着峰峰的眼神,我知道,一个勇敢的小男子汉正在

成长,刘佳宇的妈妈在信中教育女儿要学会保护自己,并配上了儿歌-----,这次活动将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动《点点和多米的信》引导孩子通过故事,学习用图画、符号等方式写信,激起了幼儿的写信兴趣,孩子们纷纷拿起笔,给父母、好朋友、老师写来了充满童趣的信,活动《好快的信》让孩子们知道了现代科技i生活的重要性,家长在博客中 ,今天女儿回家突然问我:妈妈你有电子邮箱吗?我一愣,就问孩子怎么知道的,孩子说老师上课时给说的,我就给孩子演示了怎么用电脑写信,怎样通过电子信箱发送邮件,孩子很感兴趣感谢老师教给孩子这么全面的知识----

在进行课程单元时,我们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是有关信的物品,促进了活动更好的开展。

儿童语言的经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在这个课程单元里,我们、家长和幼儿都经历了一段愉快的信的旅行。

4、语言活动《动物找工作》案例分析

《动物找工作》是中班主题活动“人们怎样工作”中的一个语言活动,这个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在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正确理解动物特性与人类职业的相关性,能用自己的经验分析不同动物的特点,考虑介绍合适的工作,并能用语言进行清楚地表达。我最初的设计思路有这样四个环节: 首先,我给幼儿讲了一个《动物找工作》的故事让幼儿欣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及特点。其次,出示故事中各种动物的形象,让幼儿讨论商量提出不同的职业方案,回答故事中各种动物的职业是什么,并说出理由,如:让龙虾来当裁缝,因为它有两把“大剪刀”。再次让幼儿说一说,你还能为其它的动物介绍适合它们的职业?并合理地分析从事某种职业的理由。最后,鼓励幼儿将其它寻找工作的动物和它们不同的职业编进故事里。 课后感受:

整个活动过程进行的很顺畅,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按照我设计的思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整个活动,但我总感觉到孩子们是在我的指挥下活动的,缺乏自主性,按理说小动物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可是我感到孩子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积极性似乎并不高,在创编的环节中,幼儿思路不开阔,编出的故事不是太让人满意。原因在哪里呢?我对整个教学环节重新进行了思考,对照《纲要》仔细阅读语言

教学活动中的内容与要求及组织与实施,很快我便找到了症结所在:

1、没有为幼儿提供宽松的语言运用情境。在第一环节中我通过讲故事让幼儿知道了各种动物的形象与特点,孩子们无需动脑筋就从故事中知道动物们应该从事的职业,缺乏挑战性,没有让幼儿根据动物的特性联想相关的人类职业。

2、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虽然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了思维的空间,让幼儿联想故事以外的小动物的职业,但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先讲故事,再提问,让幼儿根据故事中的语言回答等,幼儿在活动中不自由,不自主,我在活动中“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没有发挥好。

3、创造性语言运用缺乏。这一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预期”和“假设”不够,过于注意内容的逻辑性而忽略给予幼儿消极或者否定的反馈,这样做影响了幼儿的创造性语言运用,创造性的语言运用环境应当是《纲要》所提出的幼儿“想说、敢说”的环境,应当是幼儿可以随时大胆质疑提问的学习环境。

认识到以上问题,我对教学过程重新进行了梳理,设计分析如下: 首先带幼儿到动物王国参观各种小动物,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幼儿重温对动物的认识,同时也让幼儿初步练习用完整语句表达,从而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出示每个动物与错误工作的搭配。如龙虾做粮仓保管员,小猫是游泳教练,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判断小动物找到的工作是否合适。

在这个环节中我给幼儿创造了一个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给幼儿一个充分自由发表自己见解的空间,允许幼儿有不同的答案,对幼儿合理的推理和想象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在不断寻找错误,讲述自己理由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个环节:我引导幼儿根据动物自身的特点,分别给小动物换工作。我把故事中小动物的图片和从事的工作在黑板上依次摆开,幼儿一下就找到了相应的工作。小猫会捉老鼠适合当粮仓保管员,小猴能爬高,适合修路灯,小鸭会游泳适合当游泳教练??

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充分体会到了“最合适”的含义,通过给小动物找工作,让幼儿大胆运用语言表达,有的幼儿还用上了“因为??所以”的句式,如:因为小鸭会游泳,所以我认为它当游泳教练最合适。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高。

最后我设计了游戏“找工作”。给幼儿提供了许多其它的小动物如青蛙、蜜蜂、啄木鸟、袋鼠等,让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根据这些动物的特征来找合适的工作。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这一环节中我让幼儿自由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选择相对应的工作,如啄木鸟当医生,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很快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我设计了游戏情境,并参与到游戏中,给幼儿提问了许多开放性的问题,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思维,促进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的发展,幼儿在交流中大胆地讲了自己的想法,既锻炼了思维,又体验到了语言交流的乐趣。

整个教学活动我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敢说、想说、有机会说,让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自由、自主地大胆地发挥想象,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我在活动中没有过多的语言,始终在引导启发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幼儿学得轻松,玩得高兴,真正地成为活动的主人。 收获与体会:

1、给孩子自由呼吸的空间。幼儿不仅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更是有能力的思考者、探索者,他们有着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无人比拟的创造力。我们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一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给他们一个自主的机会,让他们自由地呼吸,相信他们一定能行!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是完全有能力为小动物们找到合适的工作,比原来让幼儿回答故事中小动物找到什么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我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形成一种宽松的语言环境,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求知欲望,在最后的环节中我设计了游戏,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地扮演角色,尽情地发挥想象运用语言描述,比原来让幼儿创编故事情节要好的多,在游戏中孩子们有了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亲身实践,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2、挖掘反思的空间,促进专业成长。

每一个教学活动都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成长的空间。古希腊教育家普罗塔格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充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确实如此,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不断地反思自己,才能更快地成长起来,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我们成长为研究型教师,进而成为专家型教师,在反思中我们的角色会改变,方法会灵活,

过程会完善,孩子会发展,真正地实现了教学与研究,教育与学习的一体化。通过反思每一个教学活动,不仅促进了我们的成长,最主要的是孩子们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

3、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总会感到困惑,遇到不解,有时会感到迷茫,这时候我们就要不断地读书、学习、思考、研究,只有学习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这场深刻变革的要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表达了教师在学习中应该达到的境界,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新知,我们的课堂才能始终充满着活力。但是长期坚持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我们要精打细算挤时间,克服惰性,力排干扰,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向别人学习,要博采众人之长丰富自己。

做有思想的实践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更新自己,深入挖掘广泛的教育空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以上八篇文章自认为质量较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gs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