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4

更新时间:2023-10-24 11: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种植专业模拟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 1、植物细胞最重要的结构是( )

A、原生质 B、原生质体 C、细胞质 D、细胞器 2、植物细胞内的“供能站”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3、根最为重要的功能是( )

A、支持 B、合成 C、贮藏 D、吸收 4、玉米的雌花序为( )

A、圆锥花序 B、总状花序 C、复穗状花序 D、肉穗状花序5、由单核胚囊发育形成八核胚囊需经过( )

A、无丝分裂 B、减数分裂 C、有丝分裂 D、直接分裂 6、萝卜的果实叫( )

A、荚果 B、角果 C、瘦果 D、颖果 7、引起植物自然衰老的主要因素是( )

A、高温 B、干旱 C、缺少氮肥 D、短日照 8、果品护色后应注意漂洗的是( )。

A、烫漂 B、抽空处理 C、食盐水 D、酸溶液 9、下列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花生 10、食盐水护色的常用浓度为( )。

A、1%~2% B、3%~4% C、5%~6% D、0.1%~0.5%

11、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同时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相等时,环境中的 CO2浓度为( )

A、光补偿点 B、光饱和点 C、CO2饱和点 D、CO2补偿点 12、在贮藏过程中,要求贮藏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高的是( ) A、大米 B、小麦 C、大豆 D、甘薯

13、根尖薄壁组织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称为( )

A、吸收组织 B、同化组织 C、贮藏组织 D、通气组织 14、作物叶面积系数越高,产量( )

A、越高 B、越低 C、不一定高 D、不变 15、受潮大米不宜在烈日下曝晒是因为易发生( ) A、脂肪酸败 B、发热霉变 C、陈化现象 D、爆腰现象 16、植物一定时期温度的总和称为( )

A、有效积温 B、活动积温 C、积温 D、有效温度

17、喜温植物开始旺盛生长的标志是( )

A、0℃ B、5℃ C、10℃ D、15℃ 18、不属于合理灌溉生理指标的是( )

A、叶片水势 B、细胞汁液浓度 C、气孔开度 D、土壤含水量 19、马铃薯是( )变态

A、根变态 B、茎变态 C、叶变态 D、块根 20、“发老苗不发小苗”的土壤质地是( )

A、沙土 B、沙壤土 C、粘土 D、壤土 21、关于微生物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解矿物质 B、固氮 C、培肥土壤 D、改良土壤质地 22、当土壤孔隙全部充满重力水时称为( )

A、田间持水量 B、萎蔫系数 C、吸湿系数 D、饱和含水量

23、某土壤含水量为10%,田间持水量为40%,则该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 A、40% B、25% C、75% D、33.3% 24、PH值为6.5~7.5 的土壤呈( )

A、强酸性 B、微酸性 C、中性 D、微缄性

25、植物地上部分老叶先出现症状,叶尖及边缘先发黄,后变褐。则可判断缺( A、氮 B、磷 C、钾 D、钙 26、在通气不良的土壤,尽量不用( )

A、尿素 B、NH4HCO3 C、NH4NO3 D、NH4CI 27、不宜作种肥的肥料有( )

A、氯化氨 B、硫酸铵 C、硫酸钾 D、过磷酸钙 28、草木灰的水溶液呈( )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D、微酸性 29、下列肥料能够混合的有( )

A、草木灰与氯化铵 B、草木灰与硝酸铵 C、过磷酸钙与碱性肥料 D、尿素与过磷酸钙 30、下列属于“温性肥料”的有( )

A、猪粪 B、牛粪 C、马粪 D、羊粪 31、秸杆还田应配施( )

A、氮、钾肥 B、磷、钾肥 C、氮、磷肥 D、钾肥 32、单峰型水气压一日中最高值出现在( )

A、13:00 B、14:00-15:00 C、8:00-9:00 D、20:00-21:00 3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水平方向上气压分布不均 B、降水造成湿度不均

C、水平方向上气压均匀分布 D、垂直方向上气压分布不均

) 1

) 34、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 )

A、液胞 B、质体 C、高尔基体 D、圆球体

35、YYRR X yyrr杂交产生F1 YyRr F1能产生多少配子?( ) A、2 B、3 C、4 D、5 36、能传播植物病害的昆虫口器为( )

A、咀嚼式口器 B、刺吸式口器 C、虹吸式口器 D、锉吸式口器 37、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础是( )

A、植物检疫 B、农业防治 C、生物防治 D、化学防治 38、利用黄板诱杀蚜虫是利用昆虫的( ) A、趋光性 B、趋化性 C、食性 D、趋温性 39、抗虫棉可以有效防止棉铃虫的发生,其抗虫性是( ) A、抗虫性 B、不选择性 C、抗生性 D、耐害性 40、反映病虫为害的普遍程度的是( )

A 被害率 B 病 D 损情指数 C 虫口密度 失率 41、夏播玉米生育期天数为100天的玉米品种属于( ) A 早熟品种 B 中熟品种 C 晚熟品种 D特晚熟品种 42、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是( ) A 苗期 B蕾期 C花铃期 D吐絮期 43、玉米定苗的时间是( )

A 二叶期 B 三叶期 C 四叶期 D 五叶期 44、冬小麦的需水临界期是( )

A 分蘖期 B 拔节期 C 挑旗期 D抽穗期 45、玉米追施攻穗肥的时间是( )

A 拔节期 B 小喇叭口期 C大喇叭口期 D抽穗期 46、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病征是( )

A、粉状物 B、霉状物 C、颗粒状物 D、脓状物 47、霜霉菌的无性孢子是( )

A 卵孢子 B 分生孢子 C游动孢子 D 孢囊孢子 48、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症状是( )

A 坏死 B腐烂 C 脓状物 D 萎蔫 49、玉米需水临界期是 ( )

A开花期 B 小喇叭口期 C大喇叭口期 D抽穗期 50、玉米雄穗分化开始于( )

A 拔节期 B 小喇叭口期 C大喇叭口期 D抽穗期

2

二、简答题(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不同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差异很大,如映山红、石榴在酸性土壤中长势良好,棉花、大豆在微碱性土壤中生长旺盛。当土壤的酸碱度不适宜于植物生长时,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 农业技术措施来加以调节。回答土壤酸碱性的改良措施。

2.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我们常对作物进行中耕松土,在贮藏各种农产品和果实蔬菜时则尽量保持“三低”。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3.植物生产中,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结果,特别是一些农业技术措施的人为影响,各种下垫面的特征常有很大的差异,光、热、水、气等要素有不同的分布和组合,形成小范围的 性质不同的气候特征。回答间套作的小气候效应。 4、有效降低蔬菜蒸腾作用的措施有哪些? 5、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观点有哪些? 6、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是什么??

三、案例分析题(1、2题5分,第3题15分,共 25分)

1.小刘种植的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发现上部叶片叶尖边缘发黄,进而变褐色,渐枯萎,叶面上出现褐色斑点,叶部靠近叶脉附近仍保留原来的色泽,且容易感染病虫害。试分析该地块玉米可能缺乏什么元素,并说明该元素的生理作用。

2.近几年来,我国杂交玉米、杂交水稻均已普及,产量品质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这得益于我们充分利用了品种之间的杂种优势,培育出了良好的杂交品种。说明利用杂种优 势的基本条件。

3、某果农的苹果园发生了病害,其表现是:受害枝干以皮孔为中心,形成近圆形的深色

病斑,病斑中心呈瘤状突起,边缘开裂;果实以皮孔为中心形成同心轮状病斑。请分析回答:

(1)该果农的苹果树得的是一种什么病害? (2)该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3)如何防治该病害?

五、计算题(3 个小题,共 15 分)

1.某菜农种植番茄,已知空白区土壤速效氮为 60mg/kg,校正系数为 0.5,计划每 667m2 用土粪 2000kg 作基肥(含氮量 0.5%,利用率 20%),在番茄生长过程中再施用 100kg 尿素(含氮量 46%,利用率 35%)作追肥,已知每 100kg 番茄需 N 0.45kg,问该菜农每667m2理论上可以收获番茄多少 k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某实验基地的有一块小麦良种繁育田,为指导麦田合理灌溉,进行了一次土壤水分测定, 实际测得土壤含水量为 12%,田间持水量为 26%,已知小麦适宜生长的相对含水量为 70%~80%。问:当前土壤含水量是否满足小麦生长发育需求?

3、某粮农欲种植小麦20亩,计划每亩基本苗15万株。若种植的小麦品种千粒重为42g,

发芽率为92%,田间出苗率为90%,请问:该粮农至少需购买麦种多少千克? 六、综合题(3 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30 分)

1.老张在承包的土地上种植棉花,在承包地内他加大了有机肥的投入,并精细耕作,注

重培养良好的土壤结构,使土质肥沃,土壤肥力因素协调,结果他种的棉花,达到了很高的产 量水平。试回答:

⑴这种良好的土壤结构类型是哪一种?

⑵该土壤结构类型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有哪些? ⑶如何促进该土壤结构类型的形成?

2.钾元素是植物所需的“肥料三要素”之一,植物对其需要量大,而土壤中含量一般都很 低。我国土壤全钾含量介于 5~25g/kg 之间,与钾肥肥效有相关性的速效钾含量仅占到土壤 全钾量的 1%~2% ,为了更好的利用钾肥,请说明我国常用的三种钾肥(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的施用技术要点。

3、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fc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