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教案
更新时间:2024-01-20 10: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教学内容
第一章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同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概括地说,古代汉语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 古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具体地说,古代汉语是指“五四”运动以前的汉语,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远古、上古、近古等不同时期的汉语,又包括使用范围有广、狭之分的共同语和方言,还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
语言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关于语言产生的时间,北京大学的叶蜚声教授有个形象的比喻:科学界一般公认生物已有36亿年的历史,叶教授把36亿年缩成一年。一年有360多天,所以:
一天相当于一千万年
一天24小时,每小时相当于42万年
每分钟大约于7千年
按照这三个缩小的 尺度来回顾,那就是: 1月1日开始出现生物
12月1日恐龙才出现和死亡
12月25日出现灵长目(哺乳动物) 12月30日出现猿类
12月31日出现人类和语言
12月31日晚上11点,周口店猿人才开始用火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原始文化遗迹和文字,就是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分钟形成的。由此说来,语言的产生至今已有近一千万年的历史。
文字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的文明程度才产生的一种辅助性的交际工具。汉字的产生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甲骨文距今3300年。
根据汉语史的分期:
远古汉语————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 (原始汉语) (公元三世纪以前) (公元四至十二世纪) (十三至十九世纪) (二十世纪以后)
汉字产生以前 周秦两汉 魏晋至唐五代 宋元明清 五四以后
绪论
我们开设的古代汉语课,就时间范围来说,远古汉语、近古汉语不是我们主要讲解的范围,因为远古汉语指的是没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汉民族语,也就是商代以前的原始汉语,由于那时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没有留下具体的材料,我们无从知道它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况,也就无从讲起。近古汉语是指元明到“五四”之间的汉语。这个时期的文言文虽然在书面语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已出现了像“变文”、语录、话本这样一些古白话,由于它们同现代汉语比较接近,比较容易懂,所以我们也不拿它们作为学习或讲解的对象。
就“古代汉语”这门课来说,它的内涵只是包括上、中古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并且是上面语,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言文”。
二、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并不是要去说古话、做古人,而是为了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人运用文言文这样一种书面语,为我们流下了极其丰富的有关文学、艺术、哲学、天文、地理、历史,以及教育等方面的文化遗产。如:清代的《四库全书》,参加编撰和具体的工作人员达4403人,花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部抄写工作,分装为6144函,36078册,约9亿9千7百万字。我们今天要批判地继承宝贵的文化遗产,
1
首先就必须掌握记录它的工具——文言文。
具体地来说,学习古代汉语有以下功用:
1、通过古代汉语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提高阅读、分析、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能够批判地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2、学习古代汉语,能够使我们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我们运用现代汉语的水平,因为语言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是相当明显的。我们试看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一段话: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阳,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句中就用了一些古语词,如颠、欲、朝等,语法上“立于高山之颠”也是古代汉语的句法形式。
3、学习古代汉语可以向古代作家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中国历代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有不少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写作中对成语、典故的运用,就必须拥有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成语、典故用得好,不仅能增加文采,还能增加文章的蕴涵量。
4、在日常生活中,古代汉语知识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有一则笑话“华佗再见”。
三、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作为一名文科学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更要具备某些技能。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是文科学生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阅读现代作品,对一个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来说,大致不成问题,而阅读古代作品却有相当困难。特别是师范院校的中文系学生,毕业以后要承担讲授古代汉语的任务。这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古代汉语这门课原因,它是属于培养古书阅读能力的工具课。
古代汉语课程的内容有文选和常识两部分。文选部分,讲解古代的文学作品、历史著作、哲学著作。对这些作品的讲解,并非是为了传授古代的文学、历史、哲学知识,而是把它们作为语言材料来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讲解这些作品,来掌握古代汉语的常用词、组词造句的规律、古代文化常识等,其目的就是要丰富古代汉语的感性知识。常识部分,包括了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音韵、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学习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从理性的角度,来把握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
四、讲授、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
前人学习古代汉语,重视感性认识,强调多读熟读,即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样做比较花精力,花时间,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民国。“五四”以后,西方思想的输入,人们意识到还要从理性的方面加以科学的系统的学习。为此,高校在古代语文教学方面,分设了文字、音韵、训诂、语法等课程,比较重视理性认识。然而,文字、音韵、训诂、语法等课程理论性太强,如果没有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的积累,很难收到实效。因此,经过专家们的努力,摸索到一些新的讲授、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即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把文选的学习和常识的讲解结合起来。现在高校使用的古代汉语教材大都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我们的讲授,也贯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重的精神,也就是既要重视文选的讲解,又要重视古代汉语常识讲解。在文选方面,我们首先做到透彻理解,做到字]词、句逐个落实,绝不囫囵吞枣。在常识方面,我们以通论的方式,着重讲解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语音、修辞方面的知识。
以前有人认为学习古代汉语只须掌握一些虚词的用法就足够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要学好古代汉语,无论是词汇、语法,还是语音、修辞都不可忽略。
古代汉语课只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入门课,要想在古代汉语方面有所造诣,还必须通过文
2
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才能有较大的提高,这些课程到了高年级会相继开设。
作业及思考题:
1.通过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大纲,了解本课程的教学计划 2.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古汉语学习计划。 学生课外学习指导:
古文阅读书目:先秦《尚书》、《诗经》、《楚辞》、《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左传》、《战国策》、《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两汉时期有《史记》、《论衡》、乐府民歌以及出土的西汉帛书等;魏晋南北朝有《抱朴子》、《世说新语》、《搜神记》、《搜神后记》、《百喻经》以及东汉佛经译文等;
教师课后小结:
本章节通过学习古代汉语重要性的讲解,让学生明确学习此门课目的和意义,提高他们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打消他们的畏难情绪。
教学内容
第二章 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字典辞书常见的几种排列方法
1、按音序排列
(1) 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2) 按注音字母ㄅㄆㄇㄈ的顺序排列 (3) 按平上去入、106韵排列 2、 部首和笔画排列 3、 按号码排列
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小是九,点下有横变零头。 如:颜 0128 衣 0073 雪 1017 西1060 采 2090 参见《辞源》第四册最后
此三种排列法各有利弊:
1) 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查找,如果不明白该字是读音就无从查起;有些方言区的人, 读音不准确也难查。
2)按部首和笔画查找,有的字究竟归属哪一个部首不易确定;不同的字典辞书的归类不同。如:电 《新华字典》归“乙”部
《辞海》归“日”部
《现代汉语词典》归“田”部
3)按号码查找,有写角的归类只能凭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随着简化字形的变化,字的号码也随着变化,如“语”3176 “語” 01666
二、查检字音和字义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分为540部。通过汉字结构的分析说明本义。它以小篆为基础,兼收部分籀文和战国古文,是考释古文字的津梁。
《康熙字典》清康熙49年,有清王朝集中人力,在张玉书、陈廷敬等30余人的主持
下,依据明代的《字汇》和《正字通》两书加以增订而成,共收字4700多字。
编排体例:按部首排列,分为214部。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一般引古书为证(见
3
68页)。
注音的三种方法: (1)反切:用两个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例如:毛 莫袍切 东 德红切
一般情况下,古代的反切和现在的读音一致,只要我们掌握反切的基本用法,就能切出现在的读音。但由于古今语音是变化,不少的反切已经切不出现在的读音了。如:
35
筹 《广韵》 直由切 zhiou——chou
35
《集韵》 陈留切 chiou——chou
这种复杂的情况,是初学者无法解决的。因此,除非遇到其他字典查不到的生僻字,一般不要用《康熙字典》的反切来确定字的读音。
(2)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直音法不如反切科学,有时找不到同音字,有时注音字比被注的字还难认,这就失去了注音的作用。如“西,音粞”。
(3)叶音法:强改字音以就今读。宋人读先秦韵文,发现有不押韵的地方,因此认为有些字为了押韵可以临时改变读音,如“筹“叶音”除“。这种主观主义的产物,早在明代、清代就被陈第、顾炎武加以批判,可《康熙字典》仍然引用,是错误的。
释义方面 《康熙字典》所作的工作,主要是罗列旧说,排列古注,分别义项,引例为证。
《汉语大字典》它是当今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56000)、注音释义最全的一部汉语文
工具书。
该字典以字为中心,古今皆收,源流并重。对汉字的形、音、义都做了完整、准确的诠释和整理。其编排体例是:
字形方面,在楷书字体之下,列出反映其形体演变关系的具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篆书和隶书形体,简介其结构和演变。
字音方面,采用三段标音法注音,即注出字的今音、中古音,如有上古时候读音的字,还注出其上古音。
释义方面,义项完备,书证极为丰富。多义字按本义、派生义、通假义排列,源流井然,反映出一个字意义发展的线索,具有典范性质。
例如 弓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gong 《广韵》居戎切 平东见(中古) 蒸部(上古)
1、射箭:2、形状或 像弓的器具;3、弯曲;4、支撑车盖的弓形骨架;5、丈量土地的器具,形状似弓;6、量词,五尺一弓;7、弓形纹的简称;8、姓。
利用此书,不仅可以查找到以前任何一部字书上所未收录的文字,知晓起今音、中古音,甚至上古音,了解该字的形音义的发展演变历史,而且可通过该书了解汉字由产生到发展其形体、读音和意义的总的发展趋势,对研究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史具有极大帮助。虽说是一部工具书,却不失为一部文字学巨著。
三、查检词语和典故 《辞源》和《辞海》
《辞源》是一部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用的参考书。专为解决阅读古籍
时关于词语典故和有关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疑难问题。此书采用《广韵》的反切,标出声纽,又加了注音符号和汉语拼音。释义方面,务求通书通俗易懂,简明确切。字体是繁体字。
《辞海》只收古代词语和典故比较常见的释义,比较简单通俗。 《汉语大词典》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语文词典。全书5000多万字,收单字22000
余个,词语35万余条。此书收词的范围,包括古今语词、熟语、成语、典故及古今著作中
4
进入一般语词范围和比较常见的拜客百科词汇。该书释词时义项齐备,书证丰富,尤其注重吸收最新学术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利用此书,不但可以查考在其他词典中无法查到的语词条目,获取准确、丰富的语词资料,还可以从整体上了解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历史面貌,对研究汉语词汇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 清刘淇《助字辨略》;王引之《经传释词》;杨树达《词诠》;杨伯俊《古代汉语虚词词
典》。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辞汇释》,主要是唐宋元明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的语词。
作业及思考题:
1. 要求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工具书室,了解、熟悉课堂上讲授的工具书 2.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完成教材练习一1、2、3题 学生课外学习指导:怎样查阅工具书 教师课后小结:
本章节通过教师的讲授和教会学生实际操作,学生们基本学会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的使用,借助工具书,可以自行解决一些学习古代汉语的疑难问题。
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上)
备课教案
授课周次 教学章节 授课方式 第3周 授课时数 3 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上) 重点讲授+课题讨论+作业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汉字的结构类型和书体演变常识。重点掌握象形、会意、形声四种汉字结构的特点,并能通过结构分析来辨认或理解常用汉字的本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形声字的结构形式 难点:汉字形体的演变与汉字本义的关系 参考资料: 1、《文字学》杨五铭编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汉语文字学概要》许威汉著,上海大学出版,2002年版 3、《汉字认知研究》王玉新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5
计划时间
一、课堂讲授以下内容: (一)“六书”的来源 (二)“六书”的定义与解 (三)形声字的结构形式与汉字的部首 二、课题讨论: (一)汉字的形体与汉字本义的关系 20分钟 25分钟 45分钟 45分钟
教学内容
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上)
文字的发明和运用,是人类社会群体摆脱原始愚昧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一座界碑。
一、“六书”的来源
“六书”是古文字学家通过对汉字形体的分析,发现汉字的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把这些规律加以总结归纳提出来的。“六书”并不是人们造字时所遵循的原则。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决不是一个人事先订好了条例再着手造字的。
“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保氏》篇中,因此有人认为“六书”源于战国。然而在《保氏》篇篇中,只提到“六书”这两个字,没有具体的内容,它是否就指文字上的“六书”还不能确定。从文史记载上看,战国、秦、西汉时都没有人对“六书”加以解释,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才提出了六书的具体名称。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许慎: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虽然三家的名称有所差异, 次序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相互间的继承关系。
汉代很注重师承关系,从下面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六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父子
郑众 郑玄
父子 师徒
刘歆 贾徽 贾逵 许慎
班固
郑众、班固的学说直接源于刘歆,许慎的学说又辗转来源于刘歆。
西汉时出现了许多文字学家,也出土了一些古文字,通过文字学家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六书”的理论。由此看来,“六书”源于西汉末。此后,历代学者,一般都采用许慎的
6
名称,班固的次序,即(一)象形;(二)指事;(三)会意;(四)形声;(五)转注;(六)假借。这是因为班固的秩序比较符合文字发展过程,许慎的名称解释比较具体。
许慎提出的“六书说”是最早的汉字结构学说。
二、“六书”的定义与解释
(一)象形 许慎的定义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诘诎即折屈。意思是描摹实物的形体,根据物体的形状运笔。
象形字通常只用于表示有一定形体可像的名词。如日、月、止等,大多是独体字,也有象形字除了描绘所画物体外,还附加了背景,用相邻、相联的事物加以烘托、陪衬,如:果、叶、眉。如果不加附加成分、特征就不明显,容易造成对象间的混淆,如叶和眉,添加了树木和眼睛,是为了让人看得出是树叶和眉毛。有人认为是合体象形,有人认为是会意。
我们要判断一个汉字是不是象形字,必须看它是否同时具备这样两个条件:第一、字形具有鲜明的物体象形性,在它的早期古文字写法中,其一笔一画都与某一客观物体的形状特征密切相关;第二、它所代表的意义内容是指向具体的,有形可象的客观之物。
象形是一种最简单的造字法,很难用于表示意义抽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但她却为指事、会意、形声字的构成创造了基础。
(二)指事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意思是一看就能识别是个什么事物,仔细考察会发现这个字的含义。
1、纯粹符号的指事字:上 下 一 二 三 指事字分为两类
2、在象形的基础上增加指事符号:本 末 朱
按指事法造出来的字,要么是代表一种事情或一种抽象的概念。
用象形和指事造出来的字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是独体字。
指事字和象形字的区别:象形字具有鲜明的物体象形性,字的每一部分笔画都与物体形状直接相关;而指事字或者不具备物体象形性,或者虽具备一定的物体象形性,但字所代表的内容并不直接指向哪一具体之物,而是有所转指,而且还存在有某种指示性的标志符号。其次,象形字所代表的内容基本是具体实在的客观物体,大都是名词;而指事字所代表的内容大多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日”是象形字;“旦“是”指事字。
(三)会意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比”意为“并”,“类”指字类,“谊”同“义”;“指撝”即指挥。会意字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有关联的象形字合并在一起,意义上加以联系,以显示新的意义。会意字一般表示动词、形容词或没有具体形象的名词。
同体会意:从 众 北 林 森 炎 淼 异体会意:获 射 莫 朝 寒 形象会意:及 休 逐 牧 采 焦
(形象会意在前,文字会意在后) 文字会意:劣 歪 岳 甭 孬
(四)形声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
形声字由义符+声符构成,义符也称为形符,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声符大致表示该字的读音。如“梅、酶、霉、莓”。
形声字和会意字都是合体字,它们的区别在于:会意字的形体中没有表音的结构成分,而形声字的形体中却包含有表音的结构成分。《说文·刀部下》:
刻 从刀亥声 初 从刀从衣 有标音成分 判 从刀半声 无标音成分 劓 从刀从鼻
7
刖 从刀月声 利 从刀从禾 形声兼会意字:声符一方面表音,一方面兼表意义。如: 贫 从贝从分,分亦声。财分少也。 胖 从肉从半,半亦声。半体肉也。 刵 从刀从耳,耳也声。断耳也。
(五)转注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是“六书”中争论最多的一书: 一派主张形转。以南唐徐锴和清代江声为代表。这一派认为“类”就是部类,就是《说文》的540部;“首”指某一类字所从的部首。徐锴认为同部而义近的字都是转注,江声认为同部首的字都是转注字。
一派主张义转。以清代的戴震、段玉裁为代表。他们认为凡可以互训的字都是转注字。如:桥 《说文》“水梁也”。 梁 《说文》“水桥也”。
而朱骏声则认为转注就是词义的引申。
一派主张声转。以章太炎为代表。章氏强调声音认为考、老、寿都属于幽部,同一声类;最初产生的字是老,是它们的语根,凡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同一语根的字就是转注字。
(六)假借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假借是由于语言中有了某个词的语音,但没有这个词的字形,于是借用一个与之同音的字来代替,用以寄托所要表达的事物。换句话说,就是用一个同音字当作记音符号来记录那个词。如:“难”。
许慎对假借字的定义,得到古今学者的肯定。可“令、长”两个例字,都有人提出异议。 “令”的本义是发号施令,引申为县令;“长”的本义为生长,引申为上长,又引申为官长。假借的原则是,假借字和被借字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如果有联系只能是词义的引申。朱骏声就认为许的定义是对的,但举的例字不对。
纯粹借音的假借字:“我”,本义兵器,借为人称代词,本义废而不用;“汝”,水名,借为第二人称代词;“焉”,鸟名,借为疑问代词,本义废。
“四体而用”说,清代以前,人们迷信“六书”,认为是六种造字法,直到清人戴震才提出异议,他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这是说,“六书”的前四书是造字法,与汉字的结构有关,后二书是用字法,与汉字结构无关。
三、形声字的结构形式与汉字的部首
就造字时间先后来看,形声字不是最早的造字法,可一旦形声造字法出现后,它就成为最能产的造字法,形声字的字数也不断增加,甲骨文时期只有20%的形声字,到了汉代,《说文》收集的形声字占总数9353的80%以上,此后又逐渐增加到90%左右。可见,只要掌握了形声字的特点,就可以对绝大多数汉字加以分析。再说,分析象形、指事、会意字都离不开古文字,然而,分析形声字却基本上可以撇开古文字,只要根据没有简化的楷书就可以了。例如“塊”字一眼就可以看出它的结构是从土鬼声,从土就意味着它的本义与泥土有关,参考它的义项,不难判断“塊”的本义是指土块。《左传》“野人与之塊”,句中的“塊”即指土块。
尽管汉字大多数是采用“左形右声”的结构形式,但别的形式的形容词也不少。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六种:
(一)形声字的结构分析(78页)
分析形声字的结构,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 分析的结构层次
有些字表面上看由很多元素构成,实际上只能分为形符和声符两个部分。如“鸿”。再 如: 尃——从寸甫声 溥——从水尃声 薄——从艸溥声 欂——从木薄声
8
2、 形符和声符的位置反常
如“祖、福、祈、祷”等都是以示为形符,但表面上结构相似的“视、祁”却是以示为 声符。再如:
锦、钦——金是声符 钊、到——刀是声符 问、门——门是声符 笃、筑、竺——竹是声符 3、 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 所谓自然结构,指表面上的分合关系,如“雖”字,从表面上看似乎应分成“虽”和“隹” 两部分,但它的造字结构却是从虫唯声。这类字中,有的是形符偏于一隅的,有的是声符偏于一隅的。例如:
條、修、脩——分别从木、肉、 ,攸声 勝、滕、腾——分别从刀、水、马,朕声 栽、裁、载——分别从木、衣、车,哉省声 徒——从辵土声
(二)形符的表意功能
从以上可以看出,形声字的本义和形符的意义有关,如从“页”的字和“头” 有关。如“题、顶、颜、颊、颈、顿”。形声字的形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是灵活多样的,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如同是从女的字:
姚、姬、姜、赢,表示原始姓氏; 姊、妹、姑、姨,表示亲属称谓; 婚、姻、娶、嫁,表示婚姻; 妊、娠、娩, 表示怀孕生育; 娇、好、妩、媚,表示体态美好; 嫉、妒、妖、佞,表示丑恶的品德; 奸、婬、婪, 表示丑恶的行为;
4
奴、婢、妃、媵(ying),表示身份地位。 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这些字正好反映了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以及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现实。从原始的姓氏多从女,这说明远古(母系社会)妇女早先的地位是很高的;跟婚姻有关的字从女,说明当时妇女在婚姻上占有主导地位。在母系社会里,男子入赘后属于女方家的,所以“婿”从女旁。“妙、姿、娇”等褒义字都是赞美女性的美丽、美好,然而到了父系社会,男子从事畜牧和种植,女子在家庭中不得不降为附庸,于是男权抬头,男子变为社会的主宰,女子在社会上丧失支配地位,重女轻男一变而为重男轻女,这一变化在文字上也清清楚楚地反映出来。随着男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出现了许多以女为形符的贬义字,如“妄、婪、奸、婢、耍、嫌、妒、妖、婬”等,反映了封建男权社会中对妇女的偏见和歧视。
(三)声符的表音功能和表义作用 形声字的声符具有粗略的表音作用,这是判断一个合体字是否形声字的重要标志。“进” 和“逐”,两字都从辵,“进”是形声字,“逐”是会意子字。不过,这种方法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却并不绝对可靠。如从“者”得声的字,有都、诸、赌、著等,今天它们的读音并不相同。这是由于语音的发展,有些声符造字时代是谐声的,现在就未必谐声了。何况有不少形声字,在造字时代也只是大略地谐声,而不是完全同音。
有些形声字的声符,还兼有表义的作用,如“婚、姻、娶、嫁”等。形声字的产生:1、为本义造字;2、为引申义造字。 (四)汉字的部首
文字学的部首——义符;检字发的部首——声符及义符。
9
分析形声字,掌握部首是简便有效的方法。一般来说部首就是义符。部首最早是许慎提出来的,他用“六书”的原则,从汉字中概括出540部,部首就标示着该部字的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如以“心”为部首的字:
据《汉语大字典》统计,以“心(忄、小丶)”为部首的字就有1154个。这些字大都和人的思想、性情、品行、主观意识等心理现象有关,如:忘、志、忠、恳、慈、憨、意、思、念、愁、悲、恕、忍、怒、怠、恐、想、愿、恋、慰;悟、悔、悦、惧、惊、惦、慌、怜、惮、怡、愉、恬、忡、怖、恼、怀;忝、恭、慕等。
汉字从隶书之后,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代以后的字典通用的214部是检字发原则的部首,这与《说文》的文字学原则的部首有了很大的不同。如:
所,从斤户声,本义是伐树的声音。《说文》归斤部,能反映它的本义。《辞海》归户部,是以声符为索检字的依据。
發,从弓 声,本义是发射(把箭射出去)。《说文》归弓部,标志了该字所属的意义范畴。《辞海》归癶bo1部。
我们分析字形结构,必须根据文字学原则的部首。
作业及思考题:
1.许慎“六书”理论在文字学上的贡献
2.运用“六书”的理论,完成教材练习一第6题 学生课外学习指导: 查阅《说文解字》,了解汉字形体与汉字本义的关系
教师课后小结:
本章通过“六书”理论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汉字形体与汉字本义的关系,不仅可以加深对汉字表意性质的理解,也可为将来的汉字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备课教案
授课周次 教学章节 授课方式 第4周 授课时数 3 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上) 重点讲授+课题讨论+作业 10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汉字形体的演变,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线索,掌握汉字部首的意义类别,熟悉古书中的用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难点:假借字与异体字区别;假借字与古今字的区别 参考资料: 1、《文字学》杨五铭编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汉语文字学概要》许威汉著,上海大学出版,2002年版 3、《汉字认知研究》王玉新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一、课堂讲授: (四)汉字的发展与演变 (五)古书中的用字 二、课堂练习
计划时间 45分种 45分种 45分种
教学内容
第三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下)
四、汉字的发展与演变
11
(一) 汉字书体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古文字 分水岭 今文字
(二)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隶书和篆书相比,发生了两方面的巨大变化:一是大量出现偏旁简化和形体省并,使汉字的形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致许多隶书破坏了篆书原有的“六书”结构;二是隶书变圆笔为方笔,变连笔为断笔,变曲笔为之笔,而且笔画有明显的粗细提顿变化,末笔大量出现调势,彻底改变了从金文到小篆一贯下来的以圆转线条为特征的书写风格,篆书所遗留的象形意味被完全破坏。隶书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隶变不仅关系到书写风格,而且也关系到汉字的结构。隶变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1、部首形体的变化
人 刀
心 火
肉 辵 邑 阜
2、简省或讹变
布 贼
3、混同 混同是讹变造成的后果,有些原先并不相同的偏旁,隶变以后就混同了。如: 服 脍 朔 从舟 从肉 从月
再如: 春 舂 泰 奉 奏
春——从草`艸从日屯声
舂——从 (gong)从无午(杵)从臼,象两手持杵捣臼。 泰——从 从水大声。
奉——从 从手丰声,是捧的初文。 奏——从 从屮从仐(tao1)
马 鸟 燕 然 鱼、
五、古书中的用字(异体字、古今字、假借字、繁简字)
(一) 异体字
异体字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
异体字产生的原因是汉字在其发展过程中,从篆书以来已有两千多年。在这漫长的时期 中,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这是很自然的,因而形成了一大批形体结构相差很大的异体字,给我们阅读古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 异体字的种类(81页) 2、 注意异体字和区别(81页)
第一、有些,虽然意义相近,后代读音也相同,但不能把它们当作异体字。
12
置和寘 相同:放置 不同:置,驿站;寘,尽力。 寔和实 相同:都可以假借为“是”。不同:寔,止;实,富裕。
第二、有些字,虽然自古同音,但意义广狭不同,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因而也不能看作异体字。
游和遊 沽和酤 修和脩 雕、凋和彫 第三、有些字只偶尔通用,更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剥和扑 早和蚤 (二) 古今字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区别字、后起字),在前的 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1)古字假借为其他用途,又为它的本字造今字。如:
隊—墜 或—域 韋—圍 須—鬚 匡—筐
(2)古字用于表示引申义,又为它的本义造字。如: 州—洲 益—溢 景—影 原—源 丞—拯 (3)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是引申义造字。如: 家—嫁 解—懈 士—仕 支—肢 道—導 (4)古字用于表本义,又为它的假借义造字。如: 避 僻 辟(法律) 譬 闢 劈 古今字与异体字的区别:
古今字的产生有时间的先后,今字(后起字)产生以后,它所分担的意义只是古字的一部分,所以古字与今字的意义和用法都是不能完全互相替代的。比如“反”和“返”是一对古今字,“反”既可代表反叛、翻覆之类的意义,又可以代表返回的意义,而“返字却只能代表返回的意义不能代表反叛、翻覆之类的意义。异体字的产生虽然也有时间的先后问题,但它们的表义功能是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可以互相替代的。比如“跡”和“迹”这一对异体字,它们只是字形不同,所代表的音和义则是完全相同,要表示“脚印”、“痕迹”之类的意义,无论是用“迹”还是用“跡”字都是一样的,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
(三)假借字
古代汉语里的所谓假借是书写者只考虑了语音关系,而没有考虑形义的搭配采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因此假借既是个文字和词汇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语音问题。
“明假借”是学习古代汉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学习古代汉语的一个难点。
古书中的假借字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六书”上的假借,即造字的时候,语言中有这个词,但不便为其造字,于是 人们就采用原有的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称之为“本无其字”的假借。例如,汉字“难”本义为“鸟”,汉语中还有一个词是“困nan??”的“nan??”,由于词义抽象不便造字,于是人们就借读音相同的表示“鸟”的“难”来代替,“鸟”的“难”就成为“困难”的“难”的假借字。再如,汉字“其”本义为“簸箕”的“箕”,汉语中还有一个代词,读音和它相近,也不便造字,于是人们又借表示“簸箕”的“其”来代替“其他”的“其”。无论是假
13
借的“难”,还是假借的“其”,在形体和语义上都和原有的表示“鸟”的“难”,表示“簸箕”的“其”没有关系,它们只是读音上相同或相近。
另一种是语言中的某些词,原先已为它们造过专用的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称之为“本有其字”的假借。例如,汉字“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存在,但在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却用读音相同的“跳蚤”的“蚤”来代替,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再如,汉字“馈”先秦文献中已经出现,如《论语·乡党》“康子馈药”,句中的“馈”就是赠送的意思;然而在用字中,人们有时不用本字,而是用读音相近的“归”来代替“馈”,如《论语·阳货欲见孔子》“归孔子豚”,句中的“归”仍是赠送的意思。在此“蚤—早”和“归—馈”都是本有其字的假借。
为了区别文字上的这两种假借,人们在名称上做了区分,把“本无其字”的借用称之为“假借”,把“本有其字”的借用称之为“通假”。但在具体的运用中,人们并没有严格加以区别。一般所说的假借字,也包括了通假字。
2、假借字和古今字、异体字有别
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都属于古书中的用字问题。假借字和古今字既有区别,又有 联系;假借字和异体字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所谓的古今字是指同一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形成古今形体有别的两种字体,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如记录黄昏义的字,早的时候写作“莫”,后来“莫”被借去作无定代词使用,为了区别意义,人们又造了一个“暮”字来表示它的本义,“莫”则用于表示假借义,“莫—暮”就是一对古今字。再如表示坠落义的字,早的时候写作“队”,后来“队”被借为队列义,为了区别意义,人们又造了一个“坠”字来表示它的本义,“队”则用于表示假借义,“队—坠”也是一对古今字。
假借字与古今字有交叉现象,但两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假借字立足于文献中文字所表示的意义跟它的本义或引申义是否有联系,古今字则立足于时代的不同和用法的分工。例如“辟”的本义是“法度”的意思,《诗经·大雅·板》:“民自多辟,无自立辟。”毛传:“辟,法也”。在先秦文献中,人们常常借“辟”来代替“避开”的“避”,《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句中的“辟”就是“避开”的意思。或许那时,人们还没有为“避开”的“避”造专用字,便借表“法度”的“辟”来代替“避开”的“避”。“辟”和“避”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只是读音相同或相近,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后来为了区别意义,以“辟”作为声符,加上义符“ 辶”,以形声的方式另造了“避开”的“避”这一区别字。这样“辟—避”在避开的意义上古用“辟”今用“避”,它们是古今字。
所谓异体字,是指形体不同,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如“泪”和“淚”虽然它们的结构形体不同,“泪”是会意字,“淚”是形声字,但读音都是“lei??”,意义都是“眼泪”,在古文献中,它们可以互相代替,故是异体字。再如“俛”、“俯”、“頫”这三个字的读音都是fu???,本义都是屈身、低头,《说文》里有“俛”和“頫”而无“俯”,说明“俯”是后造的字。这三个字的读音相同,意义相同,在古代文献中可以互用,它们也是异体字。
有些字形体不同,但读音相同,而且就某几个义项来看,他们也是相通的,似乎很像异体字,可当我们认真分析其本义时,便发现两者的本义不同,它们只是通假关系,并非异体关系。例如“修”和“脩”音同,在修长、修饰、修行、修业、修理等意义上是可以通用的,似乎是异体字。但根据字形分析它们的本义,“修”的本义是修饰,“脩”的本义是干肉。表示“修长”时,“修”和“脩”都可以,但表示干肉的时候,只能写作“脩”,不能写做“修”。由此可知“修”和“脩”是通假关系,而不是异体关系。再如“雕”、“凋”、“彫”这三个字各有自己的本义:“雕” 的本义是指大型的猛禽;“凋”的本义是指草木零落,即凋谢;“彫”
14
的本义是雕刻。后来“雕” 假借为“彫”,有了雕刻的假借义,而且一借不归,后来人们通常把“彫刻”的“彫”写作“雕”。“彫”也可以假借为“凋谢”的“凋”,例如《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因此,“雕”、“凋”、“彫”也是假借关系,不是异体关系。
(四)繁简字
关于繁简字,现代汉语课已讲过,繁简字采取的简化方法在现代汉语书中一详列,我们在此不细讲。我们要讲的是关于繁简字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同形字
有些简化字跟古书上的某些字的字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是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两个 字,形体相同纯属巧合。
臘—腊 臘la4 本义知国君在年终用臘品祭祀祖先。 腊xi1 本义指小动物的整体干肉。
臘与腊本来是形音义都不同的两个字,但“臘”简化为“腊”以后,“腊”(la4)和“腊”(xi1)就成为字形完全相同的字。
2、 同音字代替
后—後 “后”原表示君主,如《尚书·汤誓》“我后不恤我众”。后来表示君主的妻子, 如《战国策·赵策》“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简化字用“后”代替“後”,兼表两个字的功能,初学者如果不了解这种现象,就往忘误解。如《失机·孝景本纪》“孝文(汉文帝)在代(地名)时,前后有三男。”“前后”指皇帝前妻,不能理解为先后。 3、两字共简为一形
钟——鐘(鐘鼓),鍾(一种容器) 获——獲(猎獲),穫(收穫) 复——復(反复),複(复杂) 历——歷(經歷),曆(曆法)
作业及思考题:
1.“隶变”对汉字形体的影响 2.“明假借”在古书阅读中的作用
学生课外学习指导:
阅读《史记·项羽本纪》,找出文中的假借字,标明它们的本字
教师课后小结:
通过汉字形体演变,让学生了解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发展演变脉络,从而加深学生对古今文字表意差异的了解。
备课教案
授课周次 第5周 授课时数 3 15
教学章节 授课方式 第四章 古今词义的异同 重点讲授+重点提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古今词义差异的情况,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古今词义有差异的常用实词词例,能说出它们在古书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古今词义的演变: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2、词义的转移 难点:掌握古今词义演变规律 参考资料: 1、《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汉语词义发展基本类型》,董为光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一、 课堂讲授: (一)关于字和词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三)单音词和复音词 计划时间 45分钟 45分钟 45分钟
教学内容
第四章 古今词义的异同
16
一、关于字和词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字是记录词的符号,字和词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不是同一东西。 词有两个基础,一是物质外壳的声音;二是意义。这两者如果缺一,就不成词。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词和字的关系有下列几种: 1、 字和词是相合的:山、水、人、上、下 2、 字和词不相同的(假借字):难、焉
3、 不同的字记录同一个词(异体字):泪—淚 峰—峯 4、 一个字几,记录几个词(引申、假借): 石头
石 二千石(dan4) 石碑
5、 一个字记录两个音:诸(之于、之乎),焉(于之),盍(何不)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学习古大汉于的重点是词汇。词汇是经常变化的,因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不断地变化,语言中的词汇也就不断地跟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词汇变化中,词义的变化也不断发生。因此,学习古代汉语时,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古今词义相比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马、牛、羊;山、水等。这些词属于基本词汇,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言的继承性、稳固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但是,这种词。在汉语词汇中只是少数。
(二)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有一些词,从行头看,古今一致;从意义看,迥然不同。
绸 古义,缠绕。《尔雅·释天》“素锦绸杠”(用白底子的锦把旗杠裹起来)。
现在“未雨绸缪(mou)”, 绸缪,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防备。
35
该 古代常用意义是“完备”。《楚辞·招魂》“招具该备”;在现代汉语中,“该”的常
用意义是“应当”。
严重 古义为“尊重、敬重”的意思。《史记·游侠列传》“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今义为“重大、紧急”的意思。
行李 古义指“外交使节”。《左传》“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你(郑
国君主)接受到楚讨伐我的命令,亦不派一个使节来告诉我(晋国君主)。今义指铺盖行囊。
这些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词,对初学古代汉语的人,是一种困难,但这种困难比较好克服,只要勤于查辞书、字典,即可避免理解上的错误。
(三)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各种不同之处,“同中有异”,这是阅读古书时,特别要引起注意的。
古义 重病 古义 咨询 病 访 今义 小病也称病 今义 探访
这种“同中有异”的古今词义差别,主要是由词义范围的扩大、词义范围缩小,以及词义的转移、引申所造成的。
1、 词义范围的扩大
17
古义 专指蔬菜 古义 坐着打盹儿 菜 睡 今义 肉类、蛋类也称为菜 今义 坐着、躺着都是睡
古义 只指麻织品 古义 专指黄河 布 河 今义 棉、麻织品的通称 今义 泛指一切河流
2、 词义范围的缩小
古义 泛指房屋 秦以后,知指封建帝王的殿堂 宫 今义 皇宫、文化娱乐场所
古义 泛指陶器 古义 一切粮食作物的总称 瓦 谷 今义 指盖屋顶用的陶器 今义 只指稻摅粟
古义 泛指老人 古义 泛指一切气味 丈人 臭 今义 岳父 今义 臭气(难闻的气味)
3、 词义的转移
暂 表示时间范畴这一点上,古今义有联系,但具体的范围却发生了转移。
上古:突然 中古:短暂 中古以后:暂时 《广雅·释诂》“暂,猝也”这是暂的本义。 《说文》“默,犬暂逐人也(犬不吠突然向人扑去)”。 “突,犬从穴中暂出也(狗不吠突然向人扑去)
《左传·僖公33年》“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暂,突然) 庾信《镜赋》“不能片时藏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暂,短暂)
王勃《滕王阁序》“宇文新州之懿范,幨帏暂驻。”(复姓宇文的新州刺史美好榜样,他乘坐的车子短时间的停留。
这里的“暂时的”不仅与“突然 ”一下字有明显的区别,与“短时的”也不同,“暂时的”是对将来而言,“短时的”只是表示时间短暂,并不包含将来要做的意思。
汤 冬日则饮水,夏日则饮水。〈孟子〉
豆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论语〉 脚 小腿;互抱超马脚不得行。〈班超传〉 恨 遗憾;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涕 眼泪;哭泣无涕。〈庄子〉
词义的转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古代褒义,现在是贬义;
复辟 (恢复君位) 爪牙(得力助手)
2、古代贬义,现在褒义
锻炼 (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
3、古代是中性,现变为褒义或贬义 谤(议论)
侵 (一种进攻的方式)“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鸣钟鼓进军叫伐; 无钟鼓叫侵;轻装突击叫袭)”。后来“侵”变成了贬义词,凡说“侵”都指非正义的军
18
事行动。
祥 古代主要的意思是预兆、征兆,中性词。〈左传〉“是何祥也?吉凶焉在”。 后来变成了褒义词,凡用“祥”都表示吉祥。
4、 古义轻,今义重
诛 责备——杀戮
5、古义重,今义轻
感激 古义愤激 ,今义感谢。〈异苑〉“正月十五,感激而死。”
古代汉语中大量“同中有异”的古今词义差异,是人们阅读古书时感到似是而非, 对文意的理解不能落实的主要原因。因此,掌握古今词义的差异,认识古代汉语常用词的常用义,是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词汇的重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文字的和语音的手段,帮助我们掌握词的古义。
(1)从字形上分析
勸(劝),从力不从言,可见它的本义不是用言语劝说,而是勉励、奋力。
〈庄子·逍遥游〉“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醒 如同“醉”“酣”等字一样,从酉,而不同寝、寐等字一样从宀,可见它的本义是指酒醒。
〈左传〉“姜与子犯谋,醉而谴之;醒,以戈逐子犯”。 (2)从语境上分析
语境即上下文,这里也包括词在句中搭配关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而是第二次。
《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从语境上看,“睡”不可能是今天的躺下来睡觉,而是坐着打瞌睡。
(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
“富”和“贫” “穷”和“达”
(4)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
如“款待”中的“款”是古义诚恳的意思,司马迁《报任安书》“诚欲效其款款之愚”。 现代汉语中的不少成语是汉语古词古义的沉积和凝固,我们可以通过对成语的理解来考察古义。
呼天抢地 走马观花 揭竿而起 饶有风趣 口诛笔伐 若即若离
三、单音词和复音词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据有人统计,古文中的单音词占80—90%,而现代汉语词汇恰恰与这相反,双音词占80—90%。拿古代汉语的单音词与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同的复音词相对比,可以看到以下几种情形。
(一) 古代的单音词,加上词头或词尾,成为现代的双音词。 老虎 斧头 房子
(二) 与同义或近义的单音词构成现代的复合词。
友—朋友 燃—燃烧
(三) 古代单音词被不同的复音词所替代,单音词与复音词没有相同的语素。
伐—攻打 乖—违背 股—大腿 津—渡口 古代汉语双音词主要有以下几类:
1、叠音词,古称重言,是同一音节重叠而成的单纯词,用以摹拟音容,写景壮物。《诗
19
经》中这类词很多,如:
关关雎鸠 杨柳依依 鸡鸣喈喈
2、连绵词,又称“连语”,由两字联起来,成为一个语音组成,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的双音节词。连绵词的意义不能分开来解释,如“望洋”——迷惘直视的样子:“狼狈”——互相勾结的样子。
(1)描绘形貌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美好的样子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憔悴——瘦弱而面色不好。 (2)描绘动作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辗转——转动的样子 (3)摹拟声音
支撑声窸窣(xisu) 窸窣——形容桥柱窸窣摇动时发出的声音 连绵词的语音形式:
双声:参差 流离 玲珑 辗转 叠韵:窈窕 扑朔 依稀 荒唐 非双声叠韵:葡萄 扶摇 芙蓉 5、 合成词
同义并列复合词;国家 语言 跋涉 勤劳 追逐 偏义复合词: 得失 缓急 异同 固定复合词: 寡人 天下 君子 吾子 加词头、词尾的复合词:阿母 老彭 油然 莞尔 注意区别单音词和双音词:
(1)要注意区别哪是一个词,哪不是一个词,不要把古代汉语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是一个词。
①老师费财,亦无益也。(左传)——使军队疲惫又浪费钱财,这也没什么好处。 ②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今之事。《出师表》 “卑”指身份低微,“鄙”指见识浅陋,用在一起也是并列关系,这是诸葛亮自谦之辞,不是“卑鄙”这一合成词的下流低劣的意思。
(2)有些词在某种情况下是两个词连用,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又是一个词。
①布帛寻常,庸人不释。——寻常两个词,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都是长度单位。 ②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寻常是一个词,意义是平常,这里是往常的意思。
③合散消息,安有常则。消息——消长 ④云髻半偏新睡觉。 ⑤地方千里。
⑥耳目聪明 ⑦广汉聪明(明察,复音词) 也不要把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拆开来解释: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左传)——吾子,您。
55
55
作业及思考题:
20
1.作业:完成教材练习一第8题 2.思考题:字和词的关系
学生课外学习指导:
结合文言文教学实践,体会区分古今词义的差异对准确释义的重要意义
教师课后小结: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对掌握古今词义的差异与学习古代汉语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
备课教案
21
授课周次 教学章节 授课方式 第6周 授课时数 3 第五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重点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古代汉语一词多义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及本义和引申等基本概念。掌握教材中所举的探求本义的例字和分析引申的例字,能够辨认具体文句中的常用多义词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 难点:探求词的本义的方法 参考资料: 1、《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汉语词义发展基本类型》,董为光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一、课堂讲授 (一)词的本义 (二)掌握本义的作用和方法 (三)词的引申义 二、课堂讨论 (一)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
22
计划时间 20分钟 25分钟 45分钟 45分钟 教学内容
第五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是根据字形分析和考核文献所证明的词的最早意义。词的本义原应该是词的本来的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意义,但是,由于语言同人类社会一样古老,而文字的产生要比语言晚得多,迄今发现最早的汉字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它距今大约3500年的历史,远古汉语的词已流转若干万年,这样,词的最初意义我们 现在已无从查考。因此,这里所说的词的本义只能是根据字形分析和考核文献后所证明的词的意义。例子见92页。
二、掌握本义的作用和方法
掌握本义可以精确地掌握词义,了解词义演变的规律,这对于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要了解]掌握本义,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1、 分析字形
诛 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尚书)——诛杀
于予与何诛?(论语) ——谴责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 ——讨伐
这三个义项到底有没有引申关系?何者在前,何者在后?恐怕难以确定的如果参考自形,“诛”字从言,其本义必然与言语有关,就可以判断它的本义是谴责,而不是诛杀。
《说文》就是一本分析字形,解释本义的一本书。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汉字的形体通过甲——金——篆——隶——揩及大变化后,有的变得面貌全非,有的甚至发生讹传,如书上的93页的“臣”,还有“为”。
2、 考核文献,即看某个词在古代书籍中的用法和一些资料对这个词的解释。如:
向 小篆写作 ,甲骨文写作 ,像房子墙上开有一个窗口,但仅从字形看,还不能
完全肯定。查《说文》“向,北出牖也,从宀从口”。说明是背面北面墙上开的窗子。古代文献中有没有这样的用法呢?《诗经·七月》“塞向墐户”,验证了它的本义,说明《说文》的解释可取。
如果仅仅根据字形而脱离文献语言,探求本义也是不大可能的,如“高”的古文作 ,像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子,如古仅仅根据字形所像,把“高”的本义说成是楼放房,或说成宫室、堂房、台基、亭榭,都未尝不可,但只要结合文献语言,就可以知道“高”表示空间的高上或氏族中辈份的高上。
三、词的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派生出来的意义。引申义或近或远,都与本义有意义上的联系。
例如“出”本义为出去的出,甲骨文、金文 “ ”是“址”的本字,代表脚; 表示土坑、门坎之类,止在 外,是出去的意思。后引申为和出有关的各义。 ⑴三子者出,曾晰后。(论语) 本义 ⑵张良出,要项伯。(史记)
⑶晋公子,姬出也。(即妾生)(左传)————引申义:出生 ⑷万物出乎震(动)。(易)——引申义:万物从动中产生。 ⑸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礼记)——引申义:长出 ⑹宝鼎出。(史记)——引申义:出现 ⑺岩谷互出没。(杜甫)——引申义:出现
⑻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引申义:超出
23
⑼遂出武(公)穆(公)之族。(左传)——引申义:驱除 ⑽君可以出矣。(吕览)——引申义:罢免
⑾出妻屏ping子,终身不养焉。(孟子)——引申义:离弃妻子,抛弃儿子。 (四)怎样掌握引申义
要掌握引申义,首先要了解词义引申的途径与类型。
1、 词义引申的途径
从词义发展上看,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引申出来的意义,引申义和本义之间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联系。据考察它们的联系方式主要有三种:
1) 相似引申,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具有某种相似之处,可以进行类比。例如: “管”的本义是古代用竹子做成的一种乐器,它和古代用的钥匙形貌相似,都是筒状,故引申为钥匙。《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句中的“管”指的就是钥匙。
2) 相关引申,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或表达的概念相互关联,彼此牵涉,可通 过借此代彼的联想方式实现引申。例如:“齿”本指门牙,也泛指牙齿,牙齿的生长情况(多少、坚牢或松动、齐全或有缺),标志着幼少壮老,由此引申为年龄。《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其后。”句中的“齿”指的就是年龄。
3) 相因引申,即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 例如:“危”本义为陡峭、高峻。《列子·黄帝》:“履危石,临百仞之渊。”陡而高则易倾,故引申为不稳定。《论语·泰伯》:“危邦不入。”
2、 词义引申的类型
直接引申(由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间接引申(由直接引申再引申)
直接引申:月本义月亮——月(时间)(月亮运行的明晦圆缺一个月为周期) 城本义城墙——城市
间接引申:朝(早晨)——朝见、朝拜——朝廷——朝代
直接引申
间接引申
35
连锁引申:以本义为起点,向着同一个方向递相派生出几个意义的引申脉络)
防(本义)堤坝——堵水、防水——禁阻、防备、防止——约束、规范、标准
辐射引申:以本义为中心向不同的方向派生出数个直接引申义的词义引申脉络。
慰问
访问 审讯
过问 问 责问
咨询 聘问
音讯
辐射引申与连锁引申交叉进行:
24
时常 时代
时(季节)——时候、时间、时辰——时机、机会——时运
当时、那时 按时
担子——责任、任务——为委任、任用 任(本义)抱——担
担当——担保——信任 例句见教材95页
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看: 网——网罗 由具体到抽象
踵——继承
市(由本义城市内的商业区演变为指整个城市) 由个别到一般
特(本义是公牛,引申为男性配偶,又引申为杰出的人才) 考察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时,要注意语音、字体的变化。 朝 (chao)朝见 骑 qi 骑马
35
35
(zhao)朝夕 ji骑兵
解 景 弟 何 懈 影 悌 荷
5551
作业及思考题: 1. 完成教材练习一第7题
2. 总结词义引申的基本途径和类型
学生课外学习指导: 查阅《汉语大字典》,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之间的关系
教师课后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多义词之间,形、音、义之间的有内在关系的本义与引申义,以及音、义之间有内在联系,而形、义之间无必然联系的假借义,以提高他们阅读古书进行词义辨析的能力。
备课教案
25
授课周次 教学章节 授课方式 第7周 授课时数 3 第六章 词类的活用(上) 重点讲授+训练+作业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古代汉语词类的活用的各种类型,能够结合语境予以准确辨认,并能说明其语法特点及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 难点: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 参考资料: 1、《古代汉语语法学》刘诚、王大年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 3、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计划时间 一、课堂讲授 20分钟 (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 25分钟 (二)使动用法 25分钟 (三)意动用法 (四)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20分钟 二、课堂训练 45分钟 (一)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教学内容
26
第六章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上)
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
1、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带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2、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如:“洞”,(一狼洞其中)。
3、应区别活用同兼类的不同之处: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如:
权 本义是一种树,后假借为秤砣,后也指秤,引申为称量,衡量——权利、权势—
—权宜、权变——权谋等,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这些词义在古代汉语中经常使用。故属于词的兼类。
4、某个词经常活用就变成兼类。
二、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是意思。例如: 齐威王欲将孙膑。(使动用法)
齐使田忌将而往。(使令兼语式,也称为递系结构)
所谓的使动用法,就是已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令兼语式(递系结构)的内容。 古代汉语里动词、形容词、名词都有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实行这个动作。
动词的使动用法,以及物动词为主,及物动词也可用做使动,只是较少。 例句见教材279页。
注意及物动词带宾语的一般用法和使动用法的区别:
太守归而宾客从。《醉翁亭记》(一般用法) 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项羽本纪》(使动用法) 孟子将朝王。(《孟子·公孙丑上》(一般用法)
武丁朝诸侯。(《孟子·公孙丑下》(使动用法) 夏日则饮水,冬日则饮汤。(一般用法) 饮马长城窟。(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带上宾语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见教材281页。 3、名词的使动
名词活用为动词带上宾语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句见教材281页。
三、意动用法
所谓义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27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动词后,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见教材282页。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后,主语把它后面的宾语做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句见教材283页。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或意动用法,都是在名词或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前提下进一步识别的。
从语法意义来看,使动是“使宾语怎么样”,强调的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
吾妻之美我这,私我也。(意动用法) 君子之学,以美其身。(使动用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意动用法)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使动用法)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意动用法)
以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使动用法,使他变得低贱)
上述例子说明,一个词作使动用还是作意动用,并不是这个词本身所决定,而是由句子的内容决定的。
四、名词用如动词
1、普通名词用如动词(284页) 2、方位名词用如动词(284页)
作业及思考题: 1.完成教材练习二第8题
2.阅读文选《韩信破赵之战》,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学生课外学习指导: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 教师课后小结: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学生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训练及课后作业,基本能根据语境区别词类活用的各种类型。
28
备课教案
授课周次 教学章节 授课方式 第8周 授课时数 3 第六章 古代汉语词类的活用(下) 重点讲授+训练+作业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名词做状语的语法意义,能够根据词类活用的条件,说明特殊语境下词类活用的类别。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名词做状语的语法意义 难点:词类活用的辨析 参考资料: 1、《古代汉语语法学》刘诚、王大年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 3、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一、课堂讲授 (五)名词作状语 (六)怎样识别名词作状语: (七)词类活用的条件 二、课堂训练 (一)让学生讲解《韩信破赵之战》一文中词类活用的类型 计划时间 25分钟 20分钟 45分钟 45分钟 29
教学内容
第六章 古代汉语词类的活用(下)
五、名词作状语
1、表示方位或处所,相当于“在??”、“从??”、“向??”。 2、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相当于“用??”、“依据??”。 3、 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一样”。 4、 表示比喻,“像??一样”。
六、怎样识别名词作状语:
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就局部表面形式来看,与主谓结构很相似,稍不留心,就会把它当成主语。有些人把“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这句话翻译为“你把他叫进来,我当哥哥的该招待他”,就把“兄事之”这种状谓结构误认为主谓结构了。
就一般情况来看,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在这个名词前面还另有名词充当主语。例如:
(1)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2) 四方之民,兽奔鸟窜。
(3)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有时候,主语承前省略了,不容易看出来,那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及逻辑事例关系来细心判断。例如:
(1)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主语),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ku)下!”(史记·淮阴侯列传)(众:当众)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1
七、词类活用的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 成支配关系(动宾)、陈述关系(主谓)或补充关系(动补)
2、形容词用在名词前面,如果不是修饰关系,则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动宾)。
3、名词、形容词处在助动词、副词或辅助代词“所”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后面这类词一般只修饰动词)。
4、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前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古汉语中的代词不受名词或形容词修饰)。
5、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补语一般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6、名词用连词“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作业及思考题:
1.有的教材除了“使动”、“意动”之外,还分出了“处动”和“为动”,根据你所了解的语法知识,觉得有必要吗? 学生课外学习指导:
参阅朱振家的〈古代汉语〉,思考上述问题。
30
教师课后小结: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学生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训练及课后作业,基本能根据语境区别词类活用的各种类型。
备课教案
授课周次 教学章节 授课方式 第9周 授课时数 3 第七章 古代汉语的词序(上) 重点讲授+重点提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条件。在阅读古文时能利用语境的提示作用,辨认前置宾语。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宾语前置的条件 难点:用代词“之”或“是”来复指前置宾语 参考资料: 1、《古代汉语语法学》刘诚、王大年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 3、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计划时间 31
一、课堂讲授 (一)宾语的位置 45分钟 45分钟 45分钟 1、疑问代词作宾语 2、否定句代词作宾语 3、“是”、“之”复指前置宾语
教学内容
第七章 古代汉语的词序
所谓词序,就是句法成分在句中的位置。古今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基本相同,但是,有些句法成分的位置不同于现代汉语;另外,还有些句法成分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现代汉语。 一、宾语的位置
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语言现象称之为宾语前置。
(一)疑问代词(谁、孰、何、奚、曷、安等)作宾语(包括动词和介词的宾语)一定要前置。
(二)否定句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这种否定句一般限于用“不、毋、未”等否定副词或否定性的无定代词“莫”表示否定。
(三)名词、代词作宾语,在用指示代词“是”、“之”来复指的情况下,可以前置于动词。常见的格式有:
(1)宾语(何+名词)+之+动词 “姜氏何厌之有” (2)惟+宾语+是(或“之”)+动词 (3)宾语+之+动词
这种格式使宾语表达的事物得到进一步强调。
(4)代词“是”作宾语时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前。在介词结构“是以”、“是用”中,代词“是”也是前置宾语。
作业及思考题:
1.完成教材练习二第6、7题。
32
学生课外学习指导:
要求学生预习文选《齐桓公伐楚》
教师课后小结: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是古代汉语特殊的语法现象,它和古代汉语修饰手法“倒置”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教学中注意教会学生对两者的区别。
备课教案
授课周次 教学章节 授课方式 第10周 授课时数 3 第七章 古代汉语的词序(下) 课堂讲授+课堂训练 教学目的与要求: 在全面掌握古代汉语宾语前置条件的基础上,能够辨析文选中的宾语前置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所学知识(宾语前置条件),辨析《齐桓公伐楚》一文中的宾语前置句。 难点:“是”、“之”复指前置宾语的语法意义 33
参考资料: 1、《古代汉语语法学》,刘诚、王大年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汉语语序变异及其原因》,冯英,人大复印资料,1994年2期。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一、课堂讲授 (二)动量成分的位置 二、课题训练 指导学生阅读《齐桓公伐楚》找出文中的宾语前置句,并说明前置的条件。 三、教师总结 教学内容
二、动量成分的位置
计划时间 25分钟 90分钟 20分钟 上古汉语没有动量词,中古以后虽已产生动量词,但文言作品中一般不用动量词。古代汉语一般只用单个数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数词可以处在两种语法位置上。一是在动词前作状语,如“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二是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后面再加数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例句见教材)
三、指导学生分析文选《齐桓公伐楚》
1、重要的字词 2、特殊的语法现象 3、宾语前置句 作业及思考题:
1. 在先秦文选中的宾语前置现象,到了魏晋以后可以后置,这说明了一个怎样的语言发展演变情况。
2. 动量词的产生对汉语语序的演变起到怎样的影响。
学生课外学习指导:
34
1、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找出文中的宾语前置句,并说明前置的条件。
教师课后小结:
汉语语序的历史演变是汉语语法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不同阶段汉语语序的比较,可以发现这一变化的历史脉络,引导学生从古文献中了解这一语言现象,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观察能力和辨析能力。
备课教案
授课周次 教学章节 授课方式 第11周 授课时数 3 第八章 古代汉语判断句 一般讲授+一般提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判断句的特点及常见格式,在古文阅读中能准确辨认各种形式的判断句,尤其是省略了主语的判断句,“是”充当主语的判断句等。掌握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能正确理解和翻译有关文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难点:古代汉语“是“的词性和用法 35
参考资料: 1、《古代汉语语法学》刘诚、王大年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 3、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一、课堂讲授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计划时间 25分钟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30分钟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25分钟 二、课题训练 30分钟 (一)指示代词“是”与判断词“是”的区别 25分钟 (二)省略主语判断句的识别
教学内容
第八章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从意义上看,判断句是对事物或事物的属性做出判断(包括肯定的和否定的)的句子,即断定主语所表达的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从句型上看,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性成分做谓语的句子。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是在通常情况下判断句的谓语是由名词、代词或名词词组来充当,不用系词“是”。二是在句尾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古代汉语的“是”的词性和用法:
做主语 “是社稷之臣也”
指示代词 做前置宾语 “寡人是问” 复指前置宾语 “唯命是听”
是 判断词 “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熟。” 此必是豫让
形容词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 魏其言是也”
36
古代汉语里的判断词“是”是从代词的复指用法发展出来的。见教材299页的例句。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古代汉语判断句有六种基本形式: (1)主语+谓语+也 (2)主语+者+谓语+也 (3)主语+者+谓语 (4)主语+谓语
(5)主语+副词+谓语(+也) (6)主语+为+宾语
主语(名词)后面的“者”是个指示代词,表示复指,意思是这个人、这件事,又起提示强调作用。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 类属关系。即主语所表示的事物就是谓语所表示的事物的一类。 (2) 等同关系。即主语所表示的事物就是谓语所表示的事物。
(3) 比喻关系。即主语所表示的事物与谓语所表示的事物在某些方面有相似的关 系。在修辞格的运用上属于比喻中的隐喻。
(4) 某种紧密的逻辑关系,这种判断句通常是说话人为了强调谓语表示的事物对 于主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关键作用的。
(5) 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 。这种判断句主语部分是表示结果的,谓语部分是表 示原因的,这种谓语可以由动词或形容词来充当。
四、省略主语的判断句
阅读《子路从而后》,了解主语省略的判断句
作业及思考题:
1.古代汉语指示代词“是”与判断词“是”的联系与区别
2. 找出《陈涉起义》一文中的判断句,并归纳它们的形式及表达功能
学生课外学习指导:
1、查找相关文献,了解“是”由指示代词发展成为判断词的发展演变线索。
教师课后小结:
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判断句,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通过“是”词性演变的了解,可以对汉语判断句的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让学生树立起古今语法变异观。
37
备课教案
授课周次 教学章节 授课方式 第11周 授课时数 3 第九章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重点讲授+作业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能够指出被动句的几种类型。能够分析说明各种被动句式的构成特点,在古文阅读中能准确辨认和翻译被动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古代汉语被动句的表现形式 难点:古代汉语意念被动句的识别 参考资料: 1、《古代汉语语法学》刘诚、王大年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 3、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 4、《汉语被动语态表达方式的历史演变》冯英,云南师大学报1998年5期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计划时间 38
一、课堂讲授 (一)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二)有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二、课题训练 (一)古代汉语“见”词性和用法 (二)语义被动句和主动句的区别
35分种 40分种 30分种 30分种
教学内容
第九章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被动句是叙事句中的一种。根据主语是施事还是受事者可以把叙述句分为两种: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施事者,即为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受事者,即为表被动意义的句子。
(一)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这种句子无被动形式标志,在形式上同主动句完全一样,被动意义只能从主语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去理解,看主语是否是位于动词的受事,而不是施事。例如:
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在古代文献中大量存在,它与主动句在形式上相同。大致说 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察、识别一个句子是主动还是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1)谓语动词如果是表示人的动作,而主语却是一个非指人的名词,那么这个句子就是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2)谓语是及物动词,主语从表面看也可以认为是这个及物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发出者,但是谓语动词后没有宾语,也补补不出宾语,在这种情况下,是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例如:
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3)在主动宾完备的句子里,如果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属于主语所表达事物自身的一部分,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又是对主语不利的,句子一般也是表示被动意义的。例如: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二)有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古代汉语有被动标志的被动句式的五种类型: (1)“于(乎)”字句
受事主语+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
39
(2)“为”字句
受事主语+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 (3)“见”字句 “见??于”句
受事主语+见+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
(4)“为??所??”句
受事主语+为+名词(施事者)+所+及物动词
(5)“被”字句
受事主语+被[+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
介绍施事的“被”字句产生于东汉以后。在先秦汉语里,“被”是一个及物动词,意思是“覆盖”、“遭受”。
(三)“见”的词性和用法
看见(一般用法)——“我见相如,必辱之。” 1、动词
使见(使动用法)——“杀鸡为黍而食之,见(xian)其二子。”
2、名词(见识、见解)——“汝真女子之见。”
3、助词(表被动)——“徒见欺。”“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4、辅助性代词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见谅。”
51
作业及思考题: 1.教材练习二第五题
学生课外学习指导: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汉语被动语态的发展演变线索。
教师课后小结:
古代汉语被动表示法有多种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古今被动表示法的差异,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古代汉语被动表示法的了解,还可以了解汉语被动语态的历
40
史演变线索。
备课教案
授课周次 教学章节 授课方式 第12周 授课时数 3 第十章 副词(上) 一般讲解+课堂讨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古代汉语中常用副词的用法和特点,能够说明其词性及意义(或语法作用),并能在阅读中根据语境予以辨认。对于兼表其他实词意义的,能够加以分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副词的语法意义 难点:副词中的兼类现象 参考资料: 1、《古代汉语语法学》刘诚、王大年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 3、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 41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一、课堂讲授 (一)时间副词 (二)范围副词 (三)程度副词 (四)情态副词 二、课堂讨论 怎样识别副词中的兼类现象 计划时间 30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15分钟
教学内容
第十章 副词
副词主要修饰动词性词语或形容词性词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时间、程度、范围、肯定、否定或情态、语气。这是古今相同之处。不过,在古代汉语中,副词还能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性谓语,这在现代汉语中少见。
(一)时间副词——用在动词性词语前面,表现情况出现和动作进行的时间。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的时间
向(鄕、饗):相当于“先前”、“从前”,或“刚才”。 既、已、业:相当于“已经”。 尝、曾:相当于“曾经”。
(2)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正在实现的时间
方、正:相当于“正在”。 适、会:相当于“适巧”、“正巧”。 (3)表示动作行为将要进行的时间
行、将、且、垂:相当于“将要”、“快要”。 (4)表示动作行为时间的久暂 俄、暂;相当于“一会儿”、“不久”。
常、雅、素:‘经常”、“平常”、“平素”、“一向”。
(二)范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施加者的范围、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或事物的数
量范围。
(1)表示总括、包括无遗、很少例外。
皆、尽、毕、悉、举、咸、具、凡、都、共、率:相当于“都”、“全部”,或相当于“总共”、“大致”。
42
(2)表示范围小有限制或有例外的。
但、特、只、直、止、第、独、徒、仅、唯:相当于“只”、“仅仅”。 “仅”在唐代可表“几乎”、“将近”的意思。
(三)程度副词——表示行为、性状、数量多少的程度。
(1)表示程度高
最、至、极、绝:表示最高程度 太:程度上超过一定的限度
殊、特、尤:相当于“特别”、“非常”。 良、甚:“非常”。
(2)表示程度不深,轻微。
少、略、微、颇:相当于“稍微”、“略微”。
稍:在先秦表示“逐渐”,唐宋以后,“稍”才表“稍微”的意义。 (3)表示程度在原有基础上的加重加深。
加、更、愈、益、盖、弥、兹:相当于“更”、“越”、“更加”。
(四)情态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速度和频率。
(1)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
俱、并:表示几个施动者一起做某件事。 间、微、窃:表示秘密地、暗中地做某件事。 故:相当“故意”、“特意”。 固:表示坚决地做某件事。 (2)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的速度
暂、遽、猝(卒):表示动作突然、匆忙、急迫。 立、即、旋:表示事情或行为紧接前一事或行为发生。 稍、渐:表示动作的逐渐性。益,汉代后也表示逐渐。 (3)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频率 数、亟、累、屡、仍:表示动作多次 。
辄:表示同一动作行为的多次重复,“往往”、“总是”。 每:表示反复出现的情况或动作中的任何一次。 复:重复进行同一动作。
43
备课教案
授课周次 教学章节 授课方式 第13周 授课时数 3 第十章 副词(下) 一般讲解+课堂讨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古代汉语中常用副词的用法和特点,能够说明其词性及意义(或语法作用),并能在阅读中根据语境予以辨认。对于兼表其他实词意义的,能够加以分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副词的语法意义 难点:副词中的兼类现象 参考资料: 1、《古代汉语语法学》刘诚、王大年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 3、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计划时间 44
一、课堂讲授 (五)语气副词 (六)否定副词 (七)指代性的副词:“相”、“见” (八)谦敬副词 二、课堂讨论 语气副词“其”的语法意义 30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15分钟
教学内容
第十章 副词
(五)语气副词——用在谓语(包括名词谓语、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前面,表示
各种语气。
(1)表示确认的语气 乃、即:相当于“就是”。 必、定:相当于“一定” 诚、信;相当于“实在”、“的确” 果;相当于“果真”
(2)表示委婉的测度、商榷或议论语气
其、殆:委婉的测度语气,相当于“大概是”、“恐怕是”。
盖:大多用在句首,既表示猜测性的论断语气(“大概是”、“恐怕是”),又带有提示的语气。
(3)表示出自意外是惊异语气
曾:相当于“竟然”,多与否定副词“不”连用。 (4)表示祈使语气,带有希望、请求、劝勉的意思。 其:有“希望”、“还是”的语气 (5)表示反诘的语气
岂、其、庸、巨(讵)、宁:相当于“难道”、“哪里”、“怎么”。
表示委婉的测度语气,相当于“大概是”、“恐怕是”。“其是之谓?”
其 表示祈使语气,带有“希望”、“还是”的意思,“昭王南征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表示反诘的语气,相当于“难道”、“哪里”、“怎么”。“其谁曰不然?”
(六)否定副词——表示对情况、行为或性状的否定
45
不、弗:表示一般的否定
毋、勿、无: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 未:表示情况还没有出现,动作还没进行,“没有”。
非、微:相当于“不是”,亦可用于含有假设性的否定,相当于“若不是”。
否:与谓语并用,构成肯定和否定迭用的句子,表否定的一面,亦可用于独词句,对事实进行否定。
(七)指代性的副词:“相”、“见”
相:意为“互相”,原表示互指,后来转变为一方发出动作,另一方接受动作的偏指关系,“相”指代动作受事者一方,不包括动作施事者(主语)。
见:原是表被动的助动词,魏晋以后演变为副词,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可译为“我”或“自己”。
(八)、谦敬副词
(1) 表敬副词:请,敬,谨,幸、惠、辱,猥,垂,蒙。 (2) 表谦副词:敢,窃,忝,伏。
作业及思考题:
1.练习二第9题
2. 指代性的副词:“相”、“见”的特殊语法意义 学生课外学习指导:
查阅《虚词手册》了解古代汉语虚词的用法
教师课后小结:
古代汉语副词种类多,用法灵活,因此在解释古汉语虚词时,一定要根据语境来确定它们的具体语法意义。
46
备课教案
授课周次 教学章节 授课方式 第14周 授课时数 3 第十一章 代词(上) 重点讲授+重点提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人称代词所指代的人称及其语法功能,能在具体语境中予以辨认并准确释义。了解尊称、谦称的用法及其与人称代词的关系,能在古文阅读是准确理解和今译。掌握疑问代词的语法功能和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称代词的用法 难点:疑问代词的语法功能 参考资料: 1、《古代汉语语法学》刘诚、王大年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 3、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一、课堂讲授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 2、第二人称 3、第三人称 4、人称代词复数表示法 5、谦称和尊称 (二)疑问代词 1、问人 2、问事物 3、问处所
计划时间 90分钟 45分钟
47
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 代词(上)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在先秦也可以用作一般人的自称。 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
第三人称代词:上古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而是用指示代词“彼”、“之”、“其”来兼职,“彼”用于第三人称代词仍带有指示性,并有轻蔑的意味。“之”只作宾语,“其”在谓词性成分前仍是作定语。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同一个词既可用于单数,又可用于复数。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可加“侪、属、曹、辈”等名词,意思是“这辈人”、“这类人”,并不是表示复数的词尾。
(二)疑问代词
1、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孰”
“谁”主演用于一般问句,“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一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 一个”。
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胡”、“曷”、“奚”。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焉”。主要用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还可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
作业及思考题:
1.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之”和“其”语法作用
2.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复数表示法 学生课外学习指导:
分析文选《鸿门宴》中“之”和“其”的词性和用法 教师课后小结:
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在数量上比现代汉语多,在用法上比现代汉语复杂,通过讲解、练习,学生能基本掌握。
48
备课教案
授课周次 教学章节 授课方式 第15周 授课时数 3 第十一章 代词(下) 重点讲授+重点提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指示代词、无定代词以及辅助代词的语法功能和意义,能在古文阅读中准确辨认并说明其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指示代词的用法 难点:特殊代词的用法 参考资料: 1、《古代汉语语法学》刘诚、王大年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 3、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一、课堂讲授 (一)指示代词 1、近指代词 2、远指代词 (二)特殊代词 1、无定代词“或”与“莫” 2、辅助代词“者”和“所” 二、课堂讨论 古代汉语“焉”的词性和用法
49
计划时间 45分钟 45分钟 45分钟 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 代词(下)
(三)指示代词 1、“之”、“兹”、“其”——特指或泛指代词
“其”是特指代词,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所指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其”只能作定语。
“之”,表泛指,可作定语,也可作宾语。 “兹”,表泛指,多作宾语。
2、“此”、“是”、“斯”——近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可充当主语、宾语、 定语。“此”、“是”还可作判断句的谓语。
3、“彼”、“夫”——远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 “彼”,指代性强,可做主语、宾语和定语。
“夫”,指示性较弱,以作定语为多。位于句首的“夫”后来虚化为句首语气词,主要起提起话题的作用,表示要发议论。
4、“尔”、“若”、“然”——相当于“如此”、“像这(那)样”。“尔”主要作宾语和定语,“若”只作定语,“然”多坐谓语。
5、“焉”、“诸”
“焉”,意思相当于介词结构“于此”,主要用在谓语性成分后面作补语。一部分位于句末的“焉”虚化成了语气词,表示提顿语气。
“诸”,是代词“之”同介词“于”或语气词“乎”的合音形式。相当于“之于”的“诸”用于叙述句,相当于“之乎”的“诸”用于疑问句末尾,其中的“乎”表达出疑问语气。
(四)特殊代词
1、无定代词
“或”——肯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有的人”、“某人”、“有的(东西)”。
“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没有谁”、“没有什么(事情、东西)。“莫”在先秦古文中一般都是无定代词,汉以后“莫”发展出了否定副词的用法,表示禁止性的否定,相当于“不要”。
2、辅助性代词 “所”,加在谓词性成分前面,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组成“所”字结构。使谓词性成
分名词化。“所”字结构可以分成三类:
(1)“所”+动词——意义相当于动词的宾语。
(2)“所”+介词+谓词性成分——意义相当于介词的宾语,表示工具、处所、原因等。 (3)“所”+(介词)+谓词性成分——这类“所”字结构可视为介词省略,表达的语义相当于被省略的介词的宾语。
意义比较具体,大致和现代汉语的“用来??的方法”、“凭它来??的”等 所以 相当,说明“怎样”——“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意义比较抽象,用来表示原因,大旨和现代汉语的“导致??的原因”相当。 说明“为什么”——“此之所以无敌于天下也。”
“者”,位于词或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情”。
“者”字结构可有两类:
50
正在阅读:
古代汉语教案01-20
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年度工作回顾及2022年工作展望06-05
《三国演义》分回梗概及重点情节梳理(Word2003)04-27
《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2019年版)》填报说明05-02
儿童成长档案父母寄语02-20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卷10-18
骆氏挨星速成03-17
爱国小故事500字02-20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汉语
- 教案
-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