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中级2016版-专业实践能力

更新时间:2023-09-17 22:45: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头 痛

一、外感头痛

治法 祛风通络止痛 以督脉、肺、胆经为主 主穴 百会 风池 阿是穴 列缺 太阳

配穴 1、阳明头痛——印堂 阳白 攒竹 合谷 内庭

2、少阳头痛——率谷 太阳 悬颅 外关 侠溪 3、太阳头痛——天柱 后顶 后溪 申脉 4、厥阴头痛——百会 四神聪 太冲 内关 风寒+风门、合谷, 风热+大椎、曲池, 风湿+头维、阴陵泉 二、内伤头痛 1、实证

治法 疏通经络 清利头窍 以督脉、头局部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 风池 头维 配穴 按头痛部位配穴者同上

1、肝阳上亢——太冲 太溪 侠溪 2、痰浊头痛——中脘 丰隆 阴陵泉

3、瘀血头痛——阿是穴 内关 血海 膈俞 2、虚证

治法 疏通经络 滋养脑髓 以督脉、头局部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 风池 足三里 配穴 按头痛部位配穴者同上

1、血虚头痛——气海 三阴交 脾俞 2、肾虚头痛——太溪 肾俞 悬钟

偏头痛

治法 疏泻肝胆 通经止痛 以肝、三焦、胆经穴为主 主穴 头维 率谷 太阳 太冲 外关 悬颅 风池 足临泣

面痛 治法 疏通经络 祛风止痛 以足太阳,手足阳明经为主 主穴 下关 合谷 内庭 风池 太冲 配穴 1、眼部疼痛(第一支痛)——攒竹 丝竹空 阳白外关

2、上颌部疼痛(第二支)——颧髎 迎香 四白

3、下颌部疼痛(第三支)——翳风 颊车 承浆 风寒+风池、列缺 风热+曲池、尺泽 气血瘀滞+,太冲、三阴交 肝胃火盛+行间、阳陵泉 操作 泻法 发作时以先刺远端,局部急性发作期宜轻刺 肘劳

治法 舒经活血 通络止痛 以局部阿是穴为主 主穴 阿是穴

配穴 1、手阳明经筋证—— 曲池 手三里

2、手少阳经筋证—— 天井 外关 3、手太阳经筋证——小海 阳谷

操作 泻法,多向透刺,多针齐刺 局部可加温和灸,

落枕

治法 舒经活络 通经止痛 以局部、小肠、胆经为主 主穴 外劳宫 肩井 后溪 悬钟 阿是穴

配穴 1、病在督脉,太阳经——大椎 天柱 肩外俞

2、病在少阳经——风池 外关 = 3、风寒袭络——风池 风府 4、气血瘀滞——合谷 内关 5、背痛——天宗 秉风 6、肩痛——肩髃 外关 操作 泻法先刺远端,同时嘱患者慢慢活动颈椎,之后再针局部 ,可拔罐或艾灸,点刺出血

颈椎病

治法 通经止痛 以颈夹脊,手足三阳经为主

主穴 外关 风池 曲池 颈夹脊 天柱 阿是穴 配穴 1、外邪内侵——风府 合谷 列缺

2、气滞血瘀——阴郄 膈俞

3、肝肾不足——肝俞 肾俞 气海 4、上肢疼痛——合谷 曲池

5、上肢或手指麻木——少海 手三里 6、头晕头痛——百会 风池 7、恶心呕吐——中脘 内关

漏肩风

治法 通经活络 以阿是穴,手三阳经为主

主穴 肩髃 肩髎 肩贞 肩前 条口透承山 阿是穴 配穴 1、手阳明经证—— 合谷

2、手少阳经证—— 外关

3、手太阳经证—— 后溪

4、手太阴经证—— 尺泽 5、外邪内侵——风池 合谷 6、气滞血瘀——内关 膈俞

7、气血虚弱——足三里 气海 腰痛 治法 通经活络止痛 以局部阿是穴,足太阳经为主 主穴 大肠俞 阿是穴 委中 配穴 1、寒湿腰痛——腰阳关-----------加艾灸 2、瘀血腰痛——次髎 膈俞----------刺络拔罐 3、肾虚腰痛——命门 肾俞------------ 补法,艾灸 4、病在督脉——后溪

5、病在足太阳——申脉 6、腰椎病变——腰夹脊 7、腰骶痛——次髎 腰俞 8、腰眼痛——腰眼

9、急性腰扭伤——水沟/后溪/腰痛穴/委中

坐骨神经痛 实证 眩晕

治法 舒经活络 通经止痛 以足少阳,足太阳经为主 治法 平肝潜阳 和胃化痰 以督脉 ,足厥阴,足少主穴 足少阳经型——腰夹脊 环跳 阳陵泉 悬钟 丘墟 阳经为主 足太阳经型——腰夹脊 秩边 委中 承山 昆仑 主穴 百会 风池 太冲 内关 配穴 1、寒湿证——腰阳关 命门-----------加艾灸 配穴 1、肝阳上亢——行间 侠溪 太溪

2、瘀血证——阿是穴 血海----------刺络拔罐 2、痰湿中阻——丰隆 中脘 阴陵泉 3、气血不足证——足三里 三阴交----补法,艾灸 3、瘀血阻窍——膈俞 阿是穴 操作 泻法 有放射感为佳 虚证

治法 补益气血 益精填髓 以督脉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痹症 主穴 百会 风池 足三里 肝俞 肾俞

治法 祛邪通痹 活络止痛 以局部阿是穴,为主,结合配穴 1、气血亏虚——脾俞 气海、 循经及辩证 2、肾精不足——悬钟 太溪 主穴 阿是穴 ,局部经穴

高血压 1、肩部—— 肩髃 肩髎 肩贞 臑俞

2、肘部——曲池 天井 尺泽 少海 小海 治法 平肝潜阳 调和气血 以督脉,足厥阴,足少阳3、腕部——阳池 外关 阳溪 腕骨 经穴为主 4、脊背——大椎 大杼 身柱 腰阳关 夹脊 主穴 百会 风池 太冲 三阴交 合谷 曲池 5、髀部——环跳 居髎 秩边 髀关 配穴 肝火亢盛——行间 6、股部——伏兔 殷门 承扶 风市 阳陵泉 阴虚阳亢——肾俞 肝俞 7、膝部——膝眼 梁丘 血海 阳陵泉 膝阳关 痰湿壅盛——丰隆 中脘 8、踝部——申脉 照海 昆仑 丘墟 气虚血瘀——足三里 膈俞 配穴 行痹——膈俞 血海 阴阳两虚——关元 肾俞 痛痹——肾俞 关元 心悸——神门 内关 着痹——阴陵泉 足三里 失眠——神门 心俞 热痹——大椎 曲池 头痛——印堂 太阳 治法 祛风通络 疏调经筋 以局部穴位, 手足阳明为主

主穴 颊车 四白 地仓 合谷 颧髎 阳白 中经络

治法 醒脑调神 疏通经络 手厥阴,督脉,足太阴经为主 配穴 1、风寒证——风池

2、风热证——曲池 主穴 人中 内关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3、恢复期——足三里 配穴 肝阳暴亢---太冲、太溪

4、抬眉困难——攒竹; 风痰阻络---丰隆、合谷

5、鼻唇沟变浅——迎香; 痰热腑实---曲池、内廷、丰隆

6、人中沟歪斜——水沟; 气虚血瘀---气海、足三里

7、颏唇沟歪斜——承浆 阴虚风动---太溪、风池

8、乳突痛——翳风 口眼歪斜——颊车 地仓

9、舌麻,味觉减退——廉泉 上肢不遂——肩髃 手三里 合谷

10、目合困难——鱼腰 申脉(昆仑) 下肢不遂——环跳 阳陵泉 悬钟 太冲

11、流泪——太冲 头晕——凤池 完骨 天柱;

痿证 足内翻——丘墟透照海;

治法 调和气血 濡养筋肉 手足阳明,相应背夹脊为主 便秘——水道 归来 丰隆 支沟;

主穴 上肢:肩髃 曲池 合谷 颈、胸夹脊 尿失禁、尿潴留——中极 曲骨 关元

下肢:髀关 足三里 三阴交 阳陵泉 腰夹脊 复视——风池 天柱 睛明 球后

配穴 1、肺热津伤——鱼际 尺泽 中脏腑

2、湿热浸淫——阴陵泉 中脘 治法 醒脑开窍 启闭固脱 以手厥阴,督脉穴为主

3、脾胃虚弱——脾俞 胃俞 主穴 人中 内关

4、肝肾亏虚——肝俞 肾俞 配穴 闭证——十二井穴 太冲 合谷

5、脉络瘀阻——膈俞 血海 脱证——关元 气海 神阙

中风

面瘫

痫症 心悸

发作期 治法 调理心气 安神定悸 以手厥阴,手少阴为主 治法 醒脑开窍 熄风豁痰 以督脉 足厥阴 足阳明为主 主穴 心俞 神门 郄门 内关 巨阙 厥阴俞 膻中 主穴(发作期)百会 合谷 水沟 涌泉 太冲 丰隆 后溪 配穴 1、心脾两虚——足三里 脾俞 间歇期 2、心胆虚怯——丘墟 胆俞 治法 化痰通络 熄风舒筋 以任脉 督脉 足阳明 足3、阴虚火旺——肾俞 太溪 厥阴为主 4、水气凌心——膻中 气海 主穴 阳陵泉 间使 筋缩 鸠尾 太冲 丰隆 5、心脉瘀阻——膈俞 配穴 夜发——照海 昼发——申脉 6、善惊——大陵 多汗——膏肓 烦热——劳宫

耳鸣——中渚 太溪 浮肿——水分 阴陵泉 癫病 治法 理气化痰 清心安神 以督脉 手足厥阴穴为主

主穴 神门 印堂 膻中 太冲 丰隆

感冒

狂病

治法 清心泻火 开窍定志 督脉 手足厥阴 手少阴为主 主穴 劳宫 中冲 丰隆 水沟 大陵

颤证

治法 补益脾肾 化痰熄风 以督脉 手足少阳为主 主穴 (1)足三里 外关 四神聪 曲池 丰隆 阳陵泉 (2)三阴交 百会 合谷 太冲 风池 本神 配穴 风阳内动——大椎 风府 髓海不足——肾俞 太溪 气血亏虚——气海 公孙 痰热动风——中脘 阴陵泉 颤抖甚——后溪 三间 大椎 僵直——大包 期门 大椎 汗多——肺俞 脾俞 气海 口干舌麻——廉泉 承浆

治法 祛风解表 以太阴 手阳明,督脉为主 主穴 风池 太阳 大椎 合谷 列缺 配穴 1、风寒证加风门、肺俞

2、风热证加曲池、尺泽 3、头痛加印堂、太阳 4、鼻塞流涕加迎香 5、 咽喉肿痛加少商 6、体虚感冒——足三里 7、全身酸楚——身柱 8、夹湿——阴陵泉 9、夹暑——委中

外感咳嗽

治法 疏风解表 宣肺止咳 以太阴 手阳明为主 主穴 天突 中府 肺俞 合谷 列缺 配穴 1、风寒证加风池 风门

2、风热证加曲池、大椎

不寐 3、 咽喉痛加少商放血

治法 调理跷脉 安神利眠 以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督脉内伤咳嗽

穴为主 治法 肃肺理气 止咳化痰 以手足太阴为主 主穴 安眠 神门 印堂 照海 四神聪 申脉 主穴 三阴交 天突 肺俞 太渊

配穴 1、痰湿侵肺——阴陵泉 丰隆 配穴 1、心脾两虚——心俞 脾俞

2、肝火灼肺——行间 鱼际 2、心肾不交——心俞 肾俞

3、肺阴亏虚——膏肓 太溪

3、心胆气虚——心俞 胆俞 4、咳血——孔最 4、肝火扰心——行间 侠溪 哮喘 5、痰热内扰——丰隆 内庭 实证 6、脾胃不和——公孙 足三里 治法 祛邪肃肺 化痰平喘 以手太阴 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肺俞 列缺 膻中 尺泽 定喘 治法 调神理气 疏肝解郁 以督脉 手足厥阴,手少阴为主 配穴 1、风寒证加风池 风门

2、风热证加曲池、大椎

主穴 神门 水沟 内关 太冲 百会 3、痰热——曲池 丰隆 配穴 1、肝气郁结——膻中 期门 4、喘甚——天突

虚证 2、气郁化火——行间 侠溪

治法 补益肺肾 止哮平喘 以手太阴,足少阴为主 3、痰气郁结——丰隆 廉泉

主穴 肺俞 肾俞 膏肓 太渊 太溪 足三里 定喘 4、心神惑乱——通里 心俞

配穴 1、肺气不足——气海 脾俞 5、肝肾亏虚——肝俞 肾俞

2、肺肾两虚——阴谷 关元

3、肺阴亏虚——膏肓 太溪

4、喘 甚——天突

咳嗽

郁证

呕吐

治法 和胃降逆 理气止呕 手厥阴,足阳明 相应募穴为主 主穴 胃俞 内关 足三里 中脘 配穴 寒邪犯胃——上脘 公孙

热邪内蕴——合谷(金津,玉液)

痰饮食内阻—丰隆 膻中 公孙—; 肝气犯胃——太冲、阴陵泉; 脾胃虚弱加脾俞、 胃俞 腹胀——气海

肠鸣——脾俞 大肠俞 泛酸干呕——建里 公孙 食滞——梁门 天枢

便秘

治法 调理肠胃 行滞通便 以足阳明,手少阳穴为主 主穴 大肠俞 归来 支沟 天枢 上巨虚 配穴 1、热秘——合谷 内庭

2、气秘——中脘 太冲 3、虚秘——脾俞 气海 4、血虚——足三里 三阴交 5、阳虚 ——神阙 关元

癃闭

实证

治法 清热利湿 行气活血 以足太阳,足太阴穴及相应胃痛

募穴为主 治法 和胃止痛 以足阳明,手厥阴相应募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中极 膀胱俞 秩边 阴陵泉 主穴 内关 足三里 中脘

配穴 1、肺热壅盛——肺俞 尺泽 配穴 寒邪犯胃—— 胃俞 神阙

2、湿热内蕴——委阳 曲池 饮食停滞——梁门 下脘

3、肝郁气滞——肝俞 太冲 肝气犯胃——太冲、期门;

4、淤血阻滞——血海 曲骨 气滞血瘀——膻中 膈俞

虚证 脾胃虚寒——脾俞、 气海、神阙

治法 温补脾肾 益气启闭 以任脉,足太阳及相应背俞胃阴不足—— 胃俞 三阴交 太溪

穴为主 腹痛

治法 通调腑气 缓急止痛 以足阳明,足厥阴任脉为主 主穴 膀胱俞 脾俞 肾俞 关元 秩边

配穴 1、脾气虚——气海 足三里 主穴 足三里 下脘 太冲 天枢 关元

2、肾阳虚——阴谷 太溪 配穴 寒邪内积—— 公孙 神阙

3、无尿意或无力排尿——气海 曲骨 湿热壅滞——阴陵泉 内庭

气滞血瘀——膻中 血海

消渴

脾阳不正——脾俞、 肾俞

治法 清热润燥 养阴生津 相应背俞穴及足少阴,足太阴 胁痛

主穴 肺俞 脾俞 胰俞 肾俞 三阴交 太溪 治法 疏肝理气 通络止痛 以足厥阴,足少阳为主

配穴 上消——太渊 少府 主穴 期门 支沟 太冲 阳陵泉 足三里

中消——内庭 地机 配穴 肝气郁结—— 内关 太冲

下消—复溜 太冲 肝胆湿热——行间 侠溪

阴阳两虚——关元 命门; 气滞血瘀——膈俞 太冲

烦渴,口干舌燥——廉泉 承浆或金津,玉液 肝阴不足——肝俞 三阴交

多食善饥——合谷 上巨虚 丰隆 中脘 泄泻

便秘——天枢 腹结 足三里 急性

多尿,盗汗——复溜 关元 治法 除湿导滞 通调腑气 以足阳明,足太阴穴为主

视物模糊——头维 光明 主穴 阴陵泉 天枢 上巨虚 水分

头晕——百会 配穴 1、寒湿内盛——神阙

上肢疼痛麻木——肩髃 曲池 合谷 2、湿热伤中——内庭 曲池

下肢疼痛麻木——风市 阳陵泉 解溪 3、饮食停滞——梁门 下脘

皮肤瘙痒——风池 曲池 血海 4、喘甚——天突

慢性

治法 健脾温肾 固本止泻 以任脉,足阳明,足太阴为主 主穴 天枢 公孙 神阙 足三里 配穴 1、脾虚——脾俞

2、肝郁——肝俞 太冲 3、肾虚——肾俞 命门

胎位不正

治法 调整胎位 主穴 至阴

配穴 气血虚弱——足三里 三阴交 肾俞 气机郁滞——肝俞 行间 足三里

月经不调

月经先期

治法 清热调经 以任脉,足太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关元 血海 配穴 实热——太冲或行间,期门 虚热——太溪

气虚——足三里 脾俞 月经量多——隐白 心烦——神门

腰骶痛——肾俞 次髎 月经后期

治法 温经散寒 行血调经 以任脉,足太阴为主 主穴 气海 三阴交

配穴 寒实证——子宫 天枢 地机 虚寒——命门 关元 归来 月经先后无定期期

治法 调补肝肾 调理冲任 以手任脉,足太阴为主 主穴 肝俞 三阴交 关元 配穴 肝郁——期门 太冲 肾虚——肾俞 太溪

胸胁胀痛——膻中 内关

痛经

实证

治法 散寒行气 通经止痛 以任脉,足太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中极 次髎 配穴 气滞血瘀——太冲 阳陵泉 寒邪凝滞——地机 归来

腹胀——足三里 天枢 胁痛——支沟 阳陵泉 胸闷——内关 膻中 虚证

治法 调补气血 温养冲任 以足阳明,足太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足三里 气海

配穴 肝肾不足——太溪 肝俞 肾俞 气血亏虚——脾俞 胃俞 头晕耳鸣——百会 悬钟

带下病 治法 补肾健脾 清利湿热 固摄止带 以足少阳,任脉,足太阴为主 主穴 带脉 中极 三阴交 白环俞

配穴 湿热下注——次髎 行间 阴陵泉

肾虚——关元 肾俞 脾虚——脾俞 足三里 阴痒——蠡沟 太冲

带下色红——血海 三阴交

腰部酸痛——腰眼 小肠俞 纳少便溏——中脘 天枢 经闭

血枯经闭

治法 养血调经 以足阳明,任脉为主 主穴 归来 足三里 关元

配穴 肝肾不足——太溪 肝俞 肾俞 太冲 气血亏虚——脾俞 胃俞 气海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太溪 心悸——内关 膻中 纳呆——中脘 血滞经闭

治法 活血调经 以任脉,足阳明为主 主穴 三阴交 中极 合谷 配穴 气滞血瘀——太冲 血海 寒邪凝滞——腰阳关 命门

痰湿阻滞——丰隆 阴陵泉 胸胁胀痛——内关 膻中

崩漏

实证

治法 清热利湿 理气行瘀 以任脉,足太阴为主 主穴 隐白 三阴交 关元 配穴 血热——血海 湿热——阴陵泉

气郁——太冲 血瘀——地机 虚证

治法 调补冲任 益气调经 以任脉,足太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足三里 气海 配穴 脾虚——百会 脾俞 肾阳虚——腰阳关 命门 肾阴虚——然谷 太溪

绝经前后诸症

治法 益肾宁心 调理冲任 以任脉,足太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肝俞 脾俞 肾俞 气海 三阴交 关元

配穴 肝阳上亢—— 百会 风池 太冲

脾肾阳虚——足三里 命门 心肾不交——心俞 神门 内关 阴挺 治法 补脾益肾 固摄胞宫,以任督,足少阳为主 主穴 百会 维道 气海 子宫 缺乳 治法 调理气血 疏通乳络 以足阳明,任脉为主 主穴 少泽 乳根 膻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eb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