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汇编

更新时间:2023-03-08 04:36:08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高考地理复习资料汇编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特征: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 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1、开发早期—水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

2、农业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原来的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

3、工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二、遥感

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处理设备 3、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三、全球定位系统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3、特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四、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2、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3“S”之间的关系:遥感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 2、数字地球: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概述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3、基本过程:

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概况

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动力条件——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大风日数多 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三项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两条原则: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一个重点: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五条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牧区减少水井数量,以免牲畜无序增长;干旱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保护。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绿洲外围封沙育草,绿洲前沿营造防沙林带,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兴建沼气池,营造薪炭林等。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5、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宁夏中卫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六、石质荒漠化1、概念: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背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溶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2、石质荒漠化可以简称石漠化,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南方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区,如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

3、原因: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南方夏季高温多雨,,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 七、次生盐渍化

1、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我国的华北平原、

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

2、原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超采地下水或河流枯水期,导致海水倒灌。 3、防治:健全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

八、水土流失1、概念:水土流失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这是广义的水土流失。狭义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蚀现象。 2、原因:地形陡,土质疏松,降水多且集中,植被稀少,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繁。

3、防治:植树种草,调整农业/工业结构,打坝建库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森林的作用

1、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2、生态功能: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

3、环保功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热带雨林的分布

纬度分布:赤道南北两侧10°内,大陆向风地带可伸展到南北纬15°——25°

地区分布:东南亚马来群岛、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繁衍物种最多,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优越性和脆弱性

1、优越性: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2、脆弱性:

易破坏——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这部分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难恢复——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的原因

根本原因: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2、亚马孙开发计划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2、保护雨林的措施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雨林管理和宝华,建立自然保护区;

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六、湿地——地球之肾1、概念: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2、功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水防洪、净化水质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的分类

可再生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 常规能源 新能源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40%的土地下都有煤田分布煤种齐全,十大煤种都有分布

煤质优良,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开采条件好,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 2、市场——广阔

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3、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措施: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建设,构建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三条产业链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

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三废”的治理:废渣:回收再利用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废水:沉淀净化 4、植树种草,矿区复垦复植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1、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2、开发注意: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3、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

水文: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 矿产:煤铁铜等丰富。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人口激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3、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1、开发的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修建水坝 2、水坝的功能:防洪、灌溉、航运、发电、旅游、养殖等。

3、开发项目: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4、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5、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水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地理条件

1、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作物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形分布:西部高原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周围山地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良好的工业基础;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1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中国13

亿人口。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

7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

2、人口迁移的类型: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5、人口迁移的意义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

人口数量。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 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2、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3、功能区比较

注1:高级住宅区分布城市外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邻;低级住宅区多分布城市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注2:中心商务区特征 AB——居民区 BC——工业区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种族或宗教团体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4、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

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6、中心地理论

理想状态下城市的服务范围呈正六边形,同一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的相互重叠、层层嵌套。 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

土地的城市化人口的城市化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城市化的意义: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 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

人教版高考地理知识点系统总结

第一单元地球在宇宙中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它们的区别如下:

2、天球:以观测者为球心,半径无穷大的假想圆球。人们在说明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时候,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北半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 5、太阳概况

6、太阳的外部物质构造:太阳的外部是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太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11年。

7、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中心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放出大量的能。

8、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 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

9、九大行星的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征。

10、九大行星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大类。

11、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

适当的日地距离和长短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和液态水,有利于生命物质的存在;

地球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吸住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需的大气。

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经纬网: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人们可以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和方向,量算两点间的距离。

经线和经度 纬线和纬度 3、地球的运动 自转、公转概况对比

地方时;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使经度不同的各地时刻早晚不同,东边地点的时刻要比西边地点的时刻早,这种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时区和日界线:时区的划分是为了统一时间的标准,根据地球每小时自西向东转过经度15°,而将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日界线是为了避免日期紊乱,经国际规定将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每个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统一本时区标准,由于相邻的区时相差1小时。日界线两侧是日期的变更,东、西十二区钟点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公转轨道:地球绕太阳运动所经过的路线,称为公转轨道,也叫黄道。它是近似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一月初地球运行到离太阳最近的位置,称为近日点;每年7月初地球运行到离太阳最远的位置,称

经线和经度 纬线和纬度 3、地球的运动 自转、公转概况对比

地方时;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使经度不同的各地时刻早晚不同,东边地点的时刻要比西边地点的时刻早,这种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时区和日界线:时区的划分是为了统一时间的标准,根据地球每小时自西向东转过经度15°,而将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日界线是为了避免日期紊乱,经国际规定将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每个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统一本时区标准,由于相邻的区时相差1小时。日界线两侧是日期的变更,东、西十二区钟点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公转轨道:地球绕太阳运动所经过的路线,称为公转轨道,也叫黄道。它是近似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一月初地球运行到离太阳最近的位置,称为近日点;每年7月初地球运行到离太阳最远的位置,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