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更新时间:2023-12-02 13: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 第一阶段(1978—1992)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逐步复苏并得到了初步发展,推动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带动了文化市场的复苏。文化市场领域也取得了初步性进展,20世纪80年代末大陆首家音乐茶座在广东的诞生,开启了我国文化市场发展的新时期。随即,经营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的不断涌现,我国的文化市场初具现代意义和形态。在港台音乐文化的渗透影响下,内地演艺业和音像业迅速发展。文化产业的兴起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一个显著的社会特征。

然而,在我国文化市场初步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严重的文化体制问题,受文化大革命影响的人员冗杂、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应的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1985 年,国务院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把文化艺术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中。1987 年,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改进营业性舞会管理的通知》,第一次明确了举办营业性舞会的合法性质,文化市场的合法地位在法律上得以确认。1991 年,《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的概念。1992 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同年出版的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起用了“文化产业”的说法,这可能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 第二阶段(1993—2002)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市场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了良好的环境,给文化市场的规模和数量的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文化产业开始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于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逐渐增长,西方歌剧表演艺术、音乐会、网吧、歌舞厅 等营业性文化产业作为我国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起与发展,更是为我国文化市场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文化体制改革也逐步开展,文化部、中宣部以及广电总局的相关规定和政策也推动着我国图书、报刊、广播影视业等文化事业的发展,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数据,1993至2002年间,我国的

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证。

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也在我国的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浙江、深圳、沈阳、西安、丽江综合性开展起来,更进一步推动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举措、投融资改革设想的提出,更有助于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新兴的网络业、旅游文化业的受市场约束小、发展空间大等特征,也有利于发挥其产业领头羊的重要作用。

积极投资文化产业成为这一阶段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批文化类公司的上市、沪深两市文化产业板块的形成,昭示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文化建设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表明我国在文化大国向强国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这一阶段,初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加快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 2.2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2.1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

根据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统一标准,在阅读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相关文献的的基础上,截止到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水平情况如下:

从发展规模来看,截止到2013年,中国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351亿元,与GDP的比值为3.63%。其中,“文化产品的生产”创造的增加值为12695亿元,占59.5%,“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创造的增加值为3495亿元,占16.4%,“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创造的增加值为8656亿元,占40.5 %。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为20081亿元,比上年增加2010亿元,增长11.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个百分点。文化单位机构数达 29.29万个,文化文物部门实现总收入 1331.22亿元, 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 215.49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0.28%(147 ,占城镇就业人员数 0.56%( 38,240 ) 。 从资产投资来看,随着文化政策和发展形势的影响,近几年来资本加快投入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投资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达19862.3亿元,比上年增加 3605.7亿元 ,同比增长18.15%,新增固定资产12165.3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63.9%,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7%。201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已达19046亿元,比上年增加了3404.3亿元,同比增长17.87%。

从文化消费来看,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总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为18022.6元,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达到2294元,文教娱乐支出占现金消费支出的比重达12.7%,农村居民由于受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为6112.9,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达到485.6元,文教娱乐支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仅为7.9%,城乡居民在文化消费这一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从消费价格指数来看,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的价格指数在城市为102.6,在农村为102.8。

从文化进出口来看,2013年虽然我国处于国际经济低迷,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中文化产品进出口依然取得了一定成就,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274.1亿美元,出口额为251.33亿美元,进口额为22.8亿美元,贸易顺差额为228.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同比下降0.2%,其中出口额同比下降3%,进口额同比增长46.4%。 2.2.2文化产业分行业发展现状

按文化产业不同行业来看,文化制造业增加值9166亿元,占42.9%;文化批零业增加值2146亿元,占10.1%;文化服务业增加值10039亿元,占47.0%。三行业增加值之比为,从业人员之比为。从各行业内部来看,2013年,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单位数达18076个,年末从业人数达498.28万人,资产总计26796亿元;限额以上文化批发和零

售企业单位数达7617个,年末从业人数达50.12万人,资产总计7236亿元;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单位数达15658个,年末从业人数达205.38万人,资产总计25537亿元。

增加值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文化服务业年末从业人员数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文化服务业 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各主要行业发展现状如下: 2.2.2.1新闻出版业

新闻出版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13年,我国出版机构数达583个,从业人员达68928人,出版图书总印数831048万册,比上年平均增长4.64%、发行期刊327243万册,发行报纸总印张数4824132万份,音像制品40604.6万张,比上年同期增长3.1%。电子出版物数量达35220.2万张,比上年同期增长25.2%。 2.2.2.2广播电视电影业

广播电影电视业总体节目内容多样,截止到2013年,我国广播电影电视从业人员已经达到84.43万人,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达22894万户,比上年增长6.05%,有线广播电视占家庭总户数比重为54.1%,全国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97.79%,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8.42%。

2.2.2.3文化艺术业及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艺术业在文化产业中的市场化程度最高。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国家文化部积极组织艺术品生产,举办艺术品展览,鼓励各种经济形式的资金投入到文化艺术业,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截止到2013年,我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数44260个,从业人员达16.44万人,组织文艺活动达740611次。文化艺术表演团体方面,我国共有艺术表演机构数8180个,比上年同期增长10.5%,从业人员数26.08万人,演出场次165万次,国内演出观众人次9.01万次。文化艺术表演馆也有较大发展,截止到2013年,我国共有艺术表演场馆1344个,从业人员26036人,国内演出场次82.9万次,观众人次7776.3万人次。

我国历来重视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工作,截止到2013年我国共有包含文物保护管理、科研在内的机构2924个,从业人员40557人,实现收入102.84亿元。文化旅游方面发展势头良好,2013年我国有烈士纪念馆1463个,档案馆378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6684平方公里,经营收入达415.6亿元。

2.2.2.4文化娱乐休闲业

文化娱乐休闲业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丰富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形式,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截止到2013年,我国共有文化娱乐场所89652个,从业人员83.57万人,资产总计1910.93万元,创造利润222.47万元。其中,全国共有网吧131013个,从业人员47.83万人,资产总计805.15万元,创造利润142.59万元。动漫产业也随着有线电视、互联网的发展而绽放出新的活力,截止到2013年,全国共有动漫企业525个,从业人员31127人,资产总计1036.36万元,创造利润34.42万元。

2.2.2.5 文化创意设计业

全国范围内,从文化产业增加值来看,2013年“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创造的增加值为3495亿元,占16.4%。截止到2013年,我国共有广告经营单位445365个,比上年平均增长15.18%,广告行业从业人员达262.2万人,比上年平均增长16.94%,分广告业经营额达到5019.75万元,比上年平均增长6.04%。关于建筑安装工程设计上2013年企业数达到4721个,年末从业人员达到44.07万元,利润总额达到173.2万元,比上年增长36.19%

2.2.3文化产业分地区发展现状

分地区文化产业形成是在发展的初始条件基础之上,受经济差异化发展战略与地方政府发展模式的影响上形成的,反映的是文化产业的空间格局,新的政策背景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我国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呈现新的特点。按照区域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我国划分了环渤海、长三角、中部、东南、东北、西北、西南七大区域,下面本文将呈现以下七个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2.3.1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地区依托渤海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涵盖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两省两市,因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工业文明积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文化产业发展具备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近年来发展势头保持良好:

就文化产业发展规模来看,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 增长到2013年的 ,增长率达 ,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一览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2012年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地区 合计 就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来看,文化产业投资逐年增长,2009年至2013年环渤海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年增长率达% ,2013年投资金额占全国的 ,文化产业投资的进一步发展,为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就文化消费情况来看,环渤海地区两省两市呈现不同的特点(),北京、天津两市城镇文化消费水平在全国人均文化消费水平之上,而河北、山东两省城镇文化消费水平却在全国人均水平之下,这与两省发达的经济、较高的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极不协调,转变文化消费观念、拓展文化消费空间的实践任务艰巨。 2.2.3.2 长三角地区

作为我国东部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涵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好安徽三省亿直辖市,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市场、人才、资本、技术等条件,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传统文化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新兴文化产业不断丰富发展,文化集聚、文化与科技融合,对外文化贸易优势等特征日益凸显。

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一览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2013年 占GDP 比重(%) 2012年 2013年 2013年文化产业增长率(%) 2013年 994.30 124.71 176.56 1292.90 2638.17 占GDP 比重(%) 2012年 2013年 2013年文化产业增长率(%) 2012年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地区 合计 就文化投资而言,该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稳定在20%左右,尤其以江苏和浙江两省为例,固定资产投资有效拉动着消费需求和供给,文化消费增长率和文化产业增长率居区域前列。

长三角地区相对于前述的环渤海地区,最为明显的优势是文化消费需求大,有力地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由下图所示,该区域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较高。大部分省市消费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前列,城镇文化消费能力的提升,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市场的繁荣发展。 2.2.3.3中部地区

具备丰厚文化历史底蕴,充足的人才与文化资源储备的中部地区,包含山西、江西、河南、湖南、湖北五省,各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从下表可知,2013年中部五个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 亿元,同比增长% ,除河南以外的(226页)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2013年 占GDP 比重(%) 2012年 2013年 2013年文化产业增长率(%) 2012年 山西 江西 河南 湖南 湖北 地区 合计

如下图一所示,2009年至2013年,中部地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断增加,从而推动着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完善公共文化体系,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内环境。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入,也拉动着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更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如下图二所示,总体来看,中部地区文化消费水平远低于全国人均文化消费水平,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设施等因素。再从城镇与农村地区来看,中部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增长速度缓慢,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除山西以外,其他各省人均文化消费水平都不及全国文化消费平均水平。与环渤海地区的河北、山东两省类似,中部地区文化消费水平偏低,制约着文化产业发展。 2.2.3.4东南地区

东南地区包括海南、广东和福建三省,作为我国的对外开放示范区,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港台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广度和深度都不断提升。该区域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大,尤以广东省更为突出,福建与海南省发展速度也不容小觑。以广东省为例,尽管文化产业增长率增长速度放缓,增加值占GDP比重也下降,文化产业拉动GDP效应呈现下降的态势,海南省着力发展旅游业,成为东南地区崛起的新力量。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2013年 占GDP 比重(%) 2012年 2013年 2012年 海南 广东 福建 地区 合计

2013年文化产业增长率(%) 2009至2013年,东南地区文化及相关产业投资额高达 亿元,占全国总量 %。其中,广东和福建两省固定资产投增速较快,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文化产业投资上发展势头良好。

从文化消费角度来看,如下图所示,广东与福建城镇人均文化消费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广东省2013年比2007年增长了 %,福建省广东省2013年比2007年增长了 %,海南省2013年比2007年增长了 %。农村人均文化消费水平总体较低,以广东省为例,2013年城镇文化消费高于农村文化消费 %,远远大于同时期全国城乡文化消费差距 %,东南区域文化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2.3.5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包含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作为我国的农林业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在相关政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国家的政策扶持,有力地改善着东北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该区域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递增,以黑龙江省增长最快,2013年文化产业增长率高达 %。辽宁省文化产业占GDP比重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2012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地区合 计

2013年 占GDP 比重(%) 2012年 2013年 2013年文化产业增长率(%)

东北地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提升较快,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较2009年增长了 %,文化投资的增加,使得规模化、集聚化特征日益凸显。

如图所示,东北地区城乡人均文化消费水平差距悬殊,城镇人均文化消费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农村文化消费水平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黑龙江省为例,较高的城镇化率与较低的人均文化消费水平的巨大差距反映着市场消费能力弱的事实。 2.2.3.6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三省两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资源等优势资源,同时,薄弱的经济基础、人才短缺、文化消费水平低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2013年西北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 亿元,增长率高达 。各省间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内蒙古和山西发展较好,青海发展较落后,2013年,青海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仅为 。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地区合计

就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来看,总体投资增速较小,各省之间差距较大,除陕西和内蒙古文化投资额大且增速快外,其他四省文化投资额数额偏小,且增长速度较慢。 就文化消费来看,2013年西北地区城镇人均文化消费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内蒙古外,其余省份农村人均文化消费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北地区文化消费水平亟待提升。 2.2.3.7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包含了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西藏三省两区一市,近年来,西南地区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地域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旅游业为平台的文化产业。如下表所示,2013年,西南地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 ,增长速度以及占GDP比重都有大的提升。

占GDP 比重(%) 2012年 2013年 2012年 2013年 2013年文化产业增长率(%)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云南 贵州 四川 重庆 广西 西藏 2012年 2013年 占GDP 比重(%) 2012年 2013年 2013年文化产业增长率(%) 地区合计

文化投资对文化产业有着较强的拉动作用,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于文化产业发展更是明显。如下图所示,广西、重庆、四川的文化及固定资产投资相对较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保持稳定增长,而云南、贵州、西藏投资额则相对较低,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缓慢。

如下图所示,西南地区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地区,人均文化消费水平都远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且存在较大差距,这一消费现状是与西南地区地形、人口分散以及落后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密不可分的。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有待保障。 2.3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dt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