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中历史总复习提纲(必修二)(修订)
更新时间:2024-02-20 20:27: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 2017版高中历史新课标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篇一:2016届高三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2016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提纲(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经济
【高考内容标准】: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方式以及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了解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了解“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认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理解“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新增)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石刀、石斧等
②奴隶社会:耜耕:耒耜、石锄、石犁及少量的青铜农具。
③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出现
④西汉:耦犁(二牛三人); 播种工具耧车
⑤唐代:在长江下游出现曲辕犁,标志传统步犁成熟定型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2、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
⑴著名的水利工程有:
① 战国时:a.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b.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
②汉代:a.关中的“井渠”(坎儿井) b.西汉的漕渠、白渠、龙首渠
⑵农业灌溉工具。
曹魏(翻车)→ 唐(筒车) →宋(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
3、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后期: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①时间:战国秦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主要形式: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土地国有制:(均田制)
③认识: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形成,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的根源
4. 理解古代的小农经济
⑴形成条件: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⑵形成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⑶★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生产主要目的是满足基本生活和交纳赋税。)
③精耕细作;
④具有分散性、落后性、封闭性、脆弱性。
⑷评价:
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即明清时期,小农经济日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⑸破产:鸦战争以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⑹消亡:1956年三大改造,通过合作化运动,被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2、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
⑴“工官”制度始于夏商周,直到明朝前期为止,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 ⑵定义:从汉武帝时期起,酿酒、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由政府
垄断。由工官负责生产军用的兵器和装备,皇族的生活用品。
⑶.特点:①官办手工业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
②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产品不流入市场;
③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④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⑤ 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自然也受到严重束缚
3.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①新石器时代:丝织技术已经出现。纺织原料是麻、葛、丝。
②商朝:政府有专门负责指导蚕桑丝织的专职官员,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 ③汉代:丝织业技艺高超。(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素纱禅衣。)汉代丝织品,经过
丝绸之路远销到以_罗马_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_”。
④唐朝:官营规模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⑤宋朝::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丝织工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⑥纺元代织业:黄道婆推广先进的纺织技术,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⑦明清时:江南纺织业发达的地区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苏州、杭州、南京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2)冶金:
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出现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西周
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晚期发现最早的人工铁制品;
③战国时期:炼铁、炼钢技术不断进步(淬火工艺),铁制农具和武器不断推广。 ④汉代:汉武帝时推行铁业官营制度;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是一种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
工具)
⑤南北朝:发明灌钢法,使中国钢铁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3)制瓷: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①原始时代的彩陶就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②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度阶段。
③东汉:瓷器生产技术成熟,烧制出青瓷。
④北朝:烧制出白瓷。
⑤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首创釉下彩绘技术;唐朝起,中
国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输出国外,从此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⑥宋代:五大名窑---汝、定、钧、官、哥
⑦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⑧明代:江西的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烧制出五彩瓷。
⑨清代:康熙年间发明了粉彩瓷器。(珐琅彩)。
小贴士:“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赞美四川大邑的白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赞美青瓷。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
1.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北宋为转折点)
①秦:明码标价、收钱入器
②汉:“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长安有九市
③南北朝时期:形成了“草市”→特点: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自发形成、受政府管理 ④唐朝时:“草市”逐渐演变成了地方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夜市也非常繁荣。
⑤宋:A.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坊市的界限被打破)
B.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管理。
C、草市的服务设施完善
⑥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己经相当繁华。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
(1)商业城市:
①汉代: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开始形成(长安和“五都”)
②唐代:长安、洛阳; 扬州、益州(时人称之为“扬一益二”)
③宋代:汴京(即东京,今开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京繁华的景象。) ④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2)商帮:明清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商帮”。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⑴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雇佣关系
⑵出现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雇佣关系)
⑶缓慢发展的原因:
①政治上: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经济上:a.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b.重农抑商政策
③对外关系上: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④思想文化上:中国思想文化专制影响了近代科技的产生等。
(注意: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
4、“重农抑商”政策
⑴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⑵含义:主张重视农业的发展,限制打击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⑶目的(根本出发点):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⑷影响---在不同时期,其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
①积极;在封建社会初期, 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封建统治的巩固;
②消极:明清时期,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5、了解“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⑴含义: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交往。)
直接原因:明为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⑶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⑷★影响:
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②造成中国与世隔绝,不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一定程度上对外来侵略有某种民族自卫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了封建的自然经济。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考内容标准】:
1、简述鸦片战争后(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与初步发展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始终占主导地位 2、外商企业的建立
3、洋务经济(洋务企业)兴起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
5、官僚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
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2.表现:① “织”与“耕”分离 ② 农民、手工业者破产 ③农业产品进一步商品化
3.开始解体的标志:
4.影响:①积极: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劳动力、市场)
②消极: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沦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三.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2)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2.目的: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3.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5.破产。破产的标志: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
6.积极影响:
①引进了西方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客观上刺激了中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
进作用。
③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7.局限性:仅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最终失败,未能实现富国强
兵 四.探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曲折历程: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生
(2)甲午战争后 (1895-1912) 初步发展
(3)一战期间(1912-1919)短暂春天
(4)一战结束后(1919-1926):迅速萧条
(5)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 短暂发展(或“较快发展)
(6)抗战时期(1937-1945)沉重打击并日益萎缩
⑺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陷入困境
⑻1949—1952年(合理调整工商业) 获得新生
⑼1953—1956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消亡
(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⒈原因: ①鸦战后,自然经济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自由劳动力。 ②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企业诱导。
⒉产生的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
⒊最早创办者:官僚、地主、商人;
⒋著名企业: ①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②1873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
③朱启昂在天津创办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⒌产生特点:
①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②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③绝大部分是轻工业,重工业较少 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⒍产生的意义:①产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②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
③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④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⒎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或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
(二)、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⒈原因:①甲午战争后,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
② “设厂自救”、“实业救国”的呼吁。
③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原因)。
⒉代表:张謇(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保兴面粉厂)、周学熙(“南张北周,荣氏
兄弟”)
⒊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掀起维新派变法运
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
(三)、一战期间(民国初年,1912-1919),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⒈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篇二:2017届岳麓版高考历史复习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测试题带答案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质量检测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范围:必修二全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汉代《盐铁论?水旱》中说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材料说明汉代( )
A.农民具有少劳作也必须多收获的意识 B.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C.灌钢技术加速了铁农具的推广普及 D.铁农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
2.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郤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鲁国的季氏?富于周公?。时人预感?夫皆富,政将在家?。据此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
B.生产力的发展引起诸侯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C.经济地位的变化推动封建社会的快速转型
D.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政治权力格局的变化
3.有学者认为,战国至西汉初农民的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同岂种植等多种经营的收入,可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这种观点 ( )
A.推翻了对古代抑商政策的固有认识 B.否定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C.深化了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理解 D.肯定了战国至汉初私营纺织业的发达
4.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关系更为密切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
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一带 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5.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井田制开始瓦解B.商品经济发展 C.小农经济兴起 D.家庭手工业产生
6.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D.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7.《晚明社会变迁》一书载?综合粗估结果,1570—1644年美洲白银总共大约有12620 吨流入了中国(约占世界银产量的一半)?。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 )
A.彻底废止海禁政策 B.拥有先进的手工业
C.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D.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8.?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材料主要体现的史观是( )
A.革命史观B.文明史观 C.全球史观 D.社会史观
9.?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对?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理解准确的是( )
A.世界日益联结成为一个整体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0.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可能被提及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世界贸易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
C.工业革命使欧洲迅速崛起 D.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11.?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
A.把美洲纳入世界家庭
C.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 B.为欧洲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 D.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12.下图10是1801年和1841年英国的农业、工业、商业运输业占其国民总收入比例的变化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了( )
A.工业革命激化了工农矛盾 B.英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严重落后
C.英国正向工业社会过渡 D.英国已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
13,有史学家对世界近现代史进行阶段划分.如14~16世纪是?发现?的时代,是近代社会的准备;2O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是?剧变?的时代,是文明的新探索与创新,那么,20世纪上半期的阶段特征应是( )
A.?理性?的时代B.?工业?的时代 C.?探索?的时代 D.?冷战?的时代
14.?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B.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D.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的衰落
15.19世纪60年代,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浙北地区的蚕桑业发展迅速,茶叶生产数量和规模也有发展。这一发展( )
A.导致了广大农村经济凋敝
C.促进了近代企业大量出现 B.加速了农业生产专业化 D.瓦解着传统的经济模式
16.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位外交官的陈述( )
A.肯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B.可佐证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
C.反映了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D.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态度
17.近代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据估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化浪
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指洋务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C.代表型企业之一是上海发昌机器厂 B.改变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结构布局 D.该浪潮的出现受到了国际局势的影响
18.《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作用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快程度高
D.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19.1900年《东南商报》记载,汉口?乡间老成妇女子,特购入棉纱,以自织成其所好土布,余剩则卖却?。汉口乡间的现象反映出( )
A.耕织结合更加紧密B.自然经济趋向瓦解
C.西方经济掠夺加剧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20.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出( )
A.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B.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
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
21.下表为(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平均指数增长表),促成这一时期轻工业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统一,局势安定 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 D.列强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22.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工业大力着手,却如同泥沼里的战车,一筹莫展。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洋务派( )
A.得不到统治者的支持 B.未能完全采用西方先进科技
C.强调以政治制度为本 D.遭到了西方列强的强力干涉
23.1932年11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主要职能在于对全国财政经济、工业原料、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土地及粮食和专业人士等进行调查研究。后增设?计划部?,并着手制定了《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等重要经济建设计划。此举( )
A.利于抗战时期的资源调配
C.导致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B.探索着苏式计划经济体制 D.改变了重工业落后的状况
24.1842—1880年,中国进口以鸦片、棉布为主,出口以丝、茶为主;1881—1910年,棉布在进口贸易中的重要性超过鸦片,丝、茶出口的重要性下降。影响晚清贸易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
C.西方国家侵华方式的变化 B.西方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剧变
25.《上海洋场竹枝词》写道:?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材料反映了( )
A.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B.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
C.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D.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色彩
26.《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D.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27.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这说明( )
A.电子商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
C.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B.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D.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28.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增长率统计,出现上述现象主要得益于( )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发展知识经济
C.减少政府干预经济D.推行福利政策
29.?任何联邦法院的法官或最高法院的法官,年届七十,而不利用退休的机会享受养老金,
篇三:2017年高考历史复习提纲
2017年高考历史复习提纲
必修部分
古代部分
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内容:西周时,武王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自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作用: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但是到西周后期,由于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落,分封受到破坏,导致出现春秋战国分裂混战的局面。
(2)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大宗)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小宗)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秦——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从秦到清以来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
1
3、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影响?
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4、从汉到元(清)政治制度的特点:(1)呈现出两大基本矛盾和斗争:一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二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2)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3)其本质是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
5、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 消极作用: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英国的光荣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极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2
1、农业 (1)、耕作方式的变化: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
(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春秋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在井田之外出现大量私田。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活动,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精耕细作。
2、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生产不计成本、产品比较精美。
(2)主要成就:
(3)、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第一、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3
第二、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第三、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
第四、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第五、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第六、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3、商业
(1)市的形成与发展:
西汉: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市与住宅区(坊)严格分开,官府设有专门的官员进行管理,开市、闭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唐代:规模扩大,但市坊仍然分开,仍有时间限制(唐后期在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逐渐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出现了专门的商业机构,如经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市中外商云集。 宋代:商业空前繁荣,市坊界限打破,时间也不再有限制,早晚都可经营。
(2)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商帮
汉代: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五都) 唐代:北方:长安、洛阳,南方:扬州、益州(成都)、外贸港口:广州 宋代:北宋:开封,南宋:临安(杭州)
元:大都、杭州、泉州
明清:北京、南京、苏州、杭州 著名商帮:徽商、晋商(票号)
(3)中国古代商业有哪些特点?
A、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B、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C、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
D、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4、重农抑商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及原因:见必修二P23—24
(2)影响:重农抑商:阻碍工商业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海禁政策:积极:一定程度抵制了外来侵略 消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隔绝了中西文化交流,阻碍科技进步,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4
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它们被称为“诸子百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他们认为理想的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他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潜心办学和著述,整理六经,成为新学派的创建人,是后世的“至圣先师”。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提出的“仁”,这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
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并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观点。
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到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儒学主张:
A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B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C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D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2)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采取了三点具体措施:
其一,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其二,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
其三,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汉武帝以后成为了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北宋程颐、程颢的思想:(1)“天理”是万物的本源;
(2)人伦道德、尊卑等级都是“天理”;
(3)“仁”与万物俱生。
南宋朱熹的思想:(1)理气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理先于气而存在。
(2)心性论,心统性情,人们应该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
(2)王阳明的新学 思想主张:心即理,人心便是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固 5
正在阅读:
湖南某茶厂茶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4-13
装饰装修投标文件技术标04-16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试卷11-23
爱情散文:寻你,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11-21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各科均适用)05-24
实验7 图的表示与遍历11-26
2005-2017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历年真题及答案及解析(Word版)11-16
计算方法与实习 第四版 (孙志忠 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06-10
手术02-29
- 关于实施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的指导意见
- 学生党员在疫情期间做出的思想汇报
- 《深度工作》读书感悟
- 抗"疫"期间思想汇报5篇
- 学校承诺书|面对疫情,我们承诺
- 公司战“疫”感悟_我想和你们在一起
- 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感悟总结
- 只盼“樱花”早盛开,烂漫如当年
- 疫情防控工作感悟
- 关于疫情的几点思考及感悟
-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 党小组长培训资料汇
- 2019年度副镇长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 疫情期间教师直播感悟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4篇
- 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上的讲话
- 《老师请回答》观后感
- 2020年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考核办法
- 在疫情防控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企业疫期复工管理方式与措施
- 提纲
- 必修
- 修订
- 复习
- 高中
- 历史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