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圆锥曲线与方程》试题汇编(含

更新时间:2024-06-09 06: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圆锥曲线与方程》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1.(2018?红河州二模)设F1,F2分别是椭圆C:

的左、右

焦点,M是C上一点,且MF2与x轴垂直.直线MF1与C的另一个交点为N. (1)若直线MN的斜率为

,求C的离心率.

(2)若直线MN在y轴上的截距为3,且|MN|=7|F1N|,求a,b.

2.(2018?江苏模拟)已知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C,F1,F2 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长轴长为6,离心率为(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已知点P在椭圆C 上,且PF1=4,求点P到右准线的距离. 3.(2018?四川模拟)已知椭圆左顶点A1(﹣4,0).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已知P(2,3),Q(2,﹣3)是椭圆上的两点,A,B是椭圆上位于直线PQ两侧的动点.若∠APQ=∠BPQ,试问直线AB的斜率是否为定值?请说明理由. 4.(2018?济宁一模)已知椭圆C:

椭圆C相交于A,B两点,D为AB的中点.

(1)若直线l与直线OD(O为坐标原点)的斜率之积为

,求椭圆..的方程;

,直线l:y=kx+1(k≠0)与(a>b>0)的左焦点F(﹣2,0)

(2)在(1)的条件下,y轴上是否存在定点M使得当k变化时,总有∠AMO=∠BMO(O为坐标原点).若存在,求出定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2018?红桥区一模)已知椭圆C:

+

=1(a>b>0)的离心率为

,椭

圆C与y轴交于A,B两点,且|AB|=2.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设点P是椭圆C上的一个动点,且点P在y轴的右侧.直线PA,PB与直

第1页(共64页)

线x=4分别交于M,N两点.若以MN为直径的圆与x轴交于两点E,F,求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及|EF|的最大值.

6.(2018?南通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b>0)的离心率为

,两条准线之间的距离为4

+

=1(a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已知椭圆的左顶点为A,点M在圆x2+y2=上,直线AM与椭圆相交于另一点B,且△AOB的面积是△AOM的面积的2倍,求直线AB的方程.

7.(2018?枣庄二模)已知抛物线C:y2=2px(0<p<1)上的点P(m,1)到其焦点F的距离为. (Ⅰ)求C的方程;

(Ⅱ)已知直线l不过点P且与C相交于A,B两点,且直线PA与直线PB的斜率之积为1,证明:l过定点.

8.(2018?沈阳三模)已知抛物线C1:x2=2py(p>0)过点A(2,1),且它的焦点F也是椭圆C2:小值为2.

(Ⅰ)求抛物线C1和椭圆C2的标准方程; (Ⅱ)设M,N是抛物线C1上的两个动点,且①求证:直线MN必过定点,并求定点Q坐标;

②直线MN交椭圆C2于R、S两点,当S△FNS最大时,求直线MN的方程. 9.(2018?焦作四模)已知椭圆Γ:

第2页(共64页)

(a>b>0)的一个焦点,椭圆上的点到焦点F的最

=﹣4.

的离心率为,椭圆的

四个顶点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4. (Ⅰ)求椭圆Γ的标准方程;

(Ⅱ)直线l与椭圆Γ交于A,B两点,AB的中点M在圆x2+y2=1上,求△AOB(O为坐标原点)面积的最大值. 10.(2018?宣城二模)已知椭圆

在椭圆上.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设AB是椭圆的一条弦,斜率为k(k≠0),N(t,0)是x轴上的一点,△ABN的重心为M,若直线MN的斜率存在,记为k',问:t为何值时,k?k'为定值?

(a>b>0)的离心率为

,点

11.(2018?洛阳一模)已知点M,N分别是椭圆顶点,F为其右焦点,|MF|与|FN|的等比中项是(1)求椭圆C的方程;

的左右

,椭圆的离心率为.

(2)设不过原点O的直线l与该轨迹交于A,B两点,若直线OA,AB,OB的斜率依次成等比数列,求△OAB面积的取值范围. 12.(2018?江西二模)已知椭圆E:

+

=1(a>b>0)过点

,且两

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1,0),(1,0). (1)求E的方程;

(2)若A,B,P为E上的三个不同的点,O为坐标原点,且四边形OAPB的面积为定值.

第3页(共64页)

,求证:

13.(2018?虹口区二模)如果直线与椭圆只有一个交点,称该直线为椭圆的“切线”,已知椭圆C:

点M且是椭圆C的“切线”.

(1)证明:过椭圆C上的点M(m,n)的“切线”方程是

,点M(m,n)是椭圆C上的任意一点,直线l过

(2)设A、B是椭圆C长轴上的两个端点,点M(m,n)不在坐标轴上,直线MA、MB分别交y轴于点P、Q,过M的椭圆C的“切线”l交y轴于点D,证明:点D是线段PQ的中点;

(3)点M(m,n)不在x轴上,记椭圆C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和F2,判断过M的椭圆C的“切线”l与直线MF1、MF2所成夹角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14.(2018?揭阳一模)已知A是椭圆T:C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 (I)求△PAC面积的最大值;

上的动点,点P(0,),点

(II)若射线AP、CP分别与椭圆T交于点B、D,且m+n为定值.

15.(2018?聊城一模)已知圆x2+y2=4经过椭圆C:

=m,=n,证明:

的两个

焦点和两个顶点,点A(0,4),M,N是椭圆C上的两点,它们在y轴两侧,且∠MAN的平分线在y轴上,|AM|≠|AN|.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证明:直线MN过定点. 16.(2018?定远县模拟)已知椭圆C:

+

=1(a>b>0)的离心率为

?

,其=16

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x0,y0)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且|OP|=5,

第4页(共64页)

(O为坐标原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过点S(0,﹣1)且斜率为k的动直线l交椭圆于A,B两点,在y轴上是否存在定点M,使以AB为直径的圆恒过该点?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7.(2018?南充模拟)已知椭圆C:(2,1)在椭圆C上. (1)求椭圆C的方程;

(2)直线l平行于OM,且与椭圆C交于A,B两个不同的点,若∠AOB为钝角,求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m的取值范围. 18.(2018?成都模拟)已知椭圆C:F2,左顶点为A,离心率为为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

+

=1(a>b>0)的离心率为

,点M

,点B是椭圆上的动点,△ABF1的面积的最大值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经过点F1的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N,线段MN的中垂线为l'.若直线l'与直线l相交于点P,与直线x=2相交于点Q,求19.(2018?齐齐哈尔一模)已知椭圆C:别为F1,F2.且椭圆C过点(

,﹣

+

的最小值.

=1(a>b>0)的左、右焦点分

),离心率e=;点P在椭圆C上,延

长PF1与椭圆C交于点Q,点R是PF2中点. (I)求椭圆C的方程;

(II)若O是坐标原点,记△QF1O与△PF1R的面积之和为S,求S的最大值. 20.(2018?唐山一模)已知椭圆Γ:点为A,长轴长为

(a>b>0)的左焦点为F,上顶

,B为直线l:x=﹣3上的动点,M(m,0)(m<0),AM

⊥BM.当AB⊥l时,M与F重合.

第5页(共64页)

(1)若椭圆Γ的方程;

(2)若C为椭圆Γ上一点,满足AC∥BM,∠AMC=60°,求m的值.

21.(2018?南平二模)已知抛物线C:y2=2px的焦点为F,抛物线C上的点M(2,y0)到F的距离为3. (Ⅰ)求抛物线C的方程;

(Ⅱ)斜率存在的直线l与抛物线相交于相异两点A(x1,y1),B(x2,y2),x1+x2=4.若AB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点G,且

=5,求直线l方程.

22.(2018?洛阳三模)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A为C上异于原点的任意一点,过点A的直线l交C于另一点B,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D,且有|FA|=|FD|,当点A的横坐标为3时,△ADF为正三角形. (Ⅰ)求C的方程;

(Ⅱ)若直线l1∥l,且l1和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E,试问直线AE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定点坐标;若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23.(2018?资阳模拟)已知椭圆C:点

的离心率

,且过

(1)求椭圆C的方程; (2)过P作两条直线l1,l2与圆于M,N两点.

①求证:直线MN的斜率为定值;

②求△MON面积的最大值(其中O为坐标原点). 24.(2018?辽宁模拟)已知M(

)是椭圆C:

(a>b>0)上的相切且分别交椭圆

一点,F1F2是该椭圆的左右焦点,且|F1F2|=2(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点A,B是椭圆C上与坐标原点O不共线的两点,直线OA,OB,AB的斜率分别为k1,k2,k3,且k1k2=k2.试探究|OA|2+|OB|2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

第6页(共64页)

25.(2018?上饶三模)已知椭圆C1:

(a>1)的离心率,左、右

焦点分别为F1、F2,直线l1过点F1且垂直于椭圆的长轴,动直线l2垂直l1于点P,线段PF2的垂直平分线交l2于点M. (1)求点M的轨迹C2的方程;

(2)当直线AB与椭圆C1相切,交C2于点A,B,当∠AOB=90°时,求AB的直线方程.

26.(2018?上海模拟)已知点F1、F2为双曲线C:

的左、右焦点,

过F2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在x轴上方交双曲线C于点M,且∠MF1F2=30°.圆O的方程是x2+y2=b2. (1)求双曲线C的方程;

(2)过双曲线C上任意一点P作该双曲线两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P1、P2,求

的值;

(3)过圆O上任意一点Q(x0,y0)作圆O的切线l交双曲线C于A、B两点,AB中点为M,求证:

(a>b>0)经过点

27.(2018?江苏一模)已知椭圆C:

,点A是椭圆的下顶点.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过点A且互相垂直的两直线l1,l2与直线y=x分别相交于E,F两点,已知OE=OF,求直线l1的斜率. 28.(2018?衡阳一模)已知椭圆

F2,离心率为,直线y=1与C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分别过F1、F2作l1、l2满足l1∥l2,设l1、l2与C的上半部分分别交于A、B两点,求四边形ABF2F1面积的最大值.

第7页(共64页)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

29.(2018?太原一模)已知椭圆为F2(2,0),点(1)求椭圆C的方程;

在椭圆C上.

的左顶点为A,右焦点

(2)若直线y=kx(k≠0)与椭圆C交于E,F两点,直线AE,AF分别与y轴交于点M,N,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无论非零实数k怎样变化,总有∠MPN为直角?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0.(2018?成都模拟)已知圆O的方程为x2+y2=4,若抛物线C过点A(﹣1,0),B(1,0),且以圆O的切线为准线,F为抛物线的焦点,点F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的方程;

(2)过点B作直线L交曲线C′与P,Q两点,P,P′关于x轴对称,请问:直线P′Q是否过x轴上的定点,如果不过请说明理由,如果过定点,请求出定点E的坐标 31.(2018?秦州区校级一模)已知椭圆C:(2,0),点P(1,﹣

)在椭圆C上.

+

=1(a>b>0)的右焦点为F2

(Ⅰ)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Ⅱ)是否存在斜率为﹣1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M,N两点,使得|F1M|=|F1N|(F1为椭圆的左焦点)?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2.(2018?黄山一模)已知椭圆Γ: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

F2,短轴两个端点为A、B,且四边形AF1BF2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 (1)求椭圆Γ的方程;

(2)若C、D分别是椭圆Γ的左、右端点,动点M满足MD⊥CD,连接CM,交

第8页(共64页)

椭圆于与点P.证明:为定值.

+

=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和

,面积为3

33.(2018?陕西一模)已知椭圆

F2,由4个点M(﹣a,b)、N(a,b)、F2和F1组成了一个高为的等腰梯形. (1)求椭圆的方程;

(2)过点F1的直线和椭圆交于两点A、B,求△F2AB面积的最大值. 34.(2018?朝阳三模)如图,椭圆点M到椭圆的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若R,S是椭圆C上的两个点,线段RS的中垂线l的斜率为且直线l与RS交于点P,O为坐标原点,求证:P,O,M三点共线.

经过点

,且

35.(2018?徐州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1(a

>0,b>0)的离心率为,且过点(1,).F为椭圆的右焦点,A,B为椭圆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连接AF,BF分别交椭圆于C,D两点.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若AF=FC,求

的值;

(3)设直线AB,CD的斜率分别为k1,k2,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k2=mk1,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9页(共64页)

36.(2018?芜湖模拟)已知椭圆C:(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

,△PF1F2的面积为1.

F2,点P是椭圆C上一点,若PF1⊥PF2,|F1F2|=2(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若A,B分别为椭圆上的两点,且OA⊥OB,求证:并求出该定值.

为定值,

37.(2018?马鞍山二模)在直角坐标系中,己知点A(﹣2,0),B(2,0),两动点C(0,m),D(0,n),且mn=3,直线AC与直线BD的交点为P. (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2)过点F(1,0)作直线l交动点P的轨迹于M,N两点,试求范围.

38.(2018?凉山州模拟)若A(x1,y1),B(x2,y2)是椭圆E:x轴上方两点,且x1+x2=2.

(1)若y1+y2=1,求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2)求直线AB在y轴上截距的最小值.

39.(2018?江苏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B1,B2是椭圆

的短轴端点,P是椭圆上异于点B1,B2的一动点.当直线

PB1的方程为y=x+3时,线段PB1的长为(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设点Q满足:QB1⊥PB1,QB2⊥PB2,求证:△PB1B2与△QB1B2的面积之比为定值.

第10页(共64页)

的取值

+y2=1上位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co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