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98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全书串讲重点

更新时间:2023-04-18 10: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此处键入]

1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学前教育是儿童入小学前的教育,对于儿童的入学年龄及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的界定关系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有何区别,学前教育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有何意义?这些是绪论中将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传递社会经验并培养人的活动,但什么是学前教育?目前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尚未取得共识。。学前”,顾名思义,即入小学之前,当儿童入学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进入小学的需要。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各国对于儿童接受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出生后至3

岁)和幼儿(3岁-6、7岁)。 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很多分支,比如普通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学前教育学则是教育学其中的一个分支学科。黄人颂认为:“学前教育学就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的规律的科学。对儿童的教育从初生后就开始,从初生到三岁前这一阶段为婴儿教育,三至六岁前阶段为幼儿教育。三岁前是儿童发展和教育极为重要的时期,婴儿教育和三至六岁前的幼儿教育是相互连接、性质相近又密切联系的:因此,学前教育学应统一研究和探讨从初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

三、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

在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尚未独立,相关思想主要散见于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的各种著作之中,这些思想是零散的、片段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此阶段,国外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关注学前儿童教育。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出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忧育。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著有《雄辩术原理》一书,他提出未来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应从婴儿期开始。在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同样散见于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如《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周朝统治者注重胎教;《礼记‘内则》篇中有从儿童能食能言时便进行教育的记载;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思想;宋代思想家朱熹认为应重视儿童入学以前的教育,为婴幼儿选择品德良好的乳母。 (二)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初期) 16世纪-18世纪初期,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繁荣发展,这种时代的变革同样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二相比前一阶段,学前教育思想更加系统、完整。 (三)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20世纪前半期)

从1 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一些具有相对完整体系的学前教育著作相继出现。学前教育学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福禄贝尔是学前教育埋论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推动了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著作有《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他为幼儿开发了一系列的玩具——恩物;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幼儿园教育体系。美国教育家杜威著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等他认为教育应让儿童从做中学,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四、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一)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有不同的体现,有人(夏巍、张利洪,2012年度)对。近二十余年我国学前教育学教材的内容分析”进行研究,发现在这些教材中,“童观、幼儿园与家庭和社区、幼儿体育、幼儿智育、幼儿(60、幼儿美育各(出现)4次(80%),学前教育与社会、游戏、教师及其培训各(出现)3次(60%),环境创设、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各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流派、教育目的与学前教育目标任务、课程、教学各(出现)2次(40%),儿董社会性发展、学前教育机构中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作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认知教育课程、21世纪中国学前教育展望、现代社会与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托儿所的保育与教育、幼儿园教育、幼儿园的活动、学前教育与心理教育、婴儿教育、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原则各(出现)1次(20%)”。在杨晓萍、李静主编的《学前教育学》中,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版的五本具有代表性的学前教育学教材目录进行了比较,最后发现,这些教材共同关注的对象有学前儿童的体育、德育、智育、美育、游戏和家庭教育六个部分。在当代,学前教育离不开幼儿园、家庭与社会,并关系到儿童一生的发展。学前教育学的一般、典型的研究内容应包括: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幼儿园教育、学前儿童与教师、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学研究方法是指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思维方式,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手段。这些具体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育现象等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2.调查法

调查法是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搜集资得的资源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建议的研究方法。

3.实验法

实验法是教师根据研究的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提示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5.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教师以学前教育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主题,与专家学者或其他相关人员协作,在这一情境中边研究边反思,以解决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既来源于学前教育实践又领先并服务于学前教育实践,是学习学前教育原理必须阐明的内容。总的来讲,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

学前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础组成部分,但又有着不同于其他教育事业的特点。学前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能够帮助学前教育工作者正确了解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和儿童发展的关系,理解幼儿园和幼儿园教育、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及幼小衔接等相关理论,明确幼儿教师的权利、义务等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 2.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建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能够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澄清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应用刭学前教育的实践工作当中,有利于帮助他们增强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提高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实践能力和理论自觉性。

3.有利于国家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措施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可以为国家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措施和进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学前教育的改革需要以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为先导,而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离不开对学前教育现象的研究。学前教育研究为学前教育实践总结新经验、新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当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 一、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起源问题,是关于教育在什么时候产生和如何产生的问题,实质上是教育产生、发展的动力问题。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起源,研究者由于认识上的较大分歧,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教育起源的学说。

(一)生物起源说

这一学说认为教育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生物现象,在人和某些高等动物中存在。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洛(C .Letourueau ,1831-1902年)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Thomas Perey Nunn .1870-1944年)。生物起源说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该学说看到了动物学习与人类教育的相似性,从人类本能的角度对教育做出了生物学解释。但是该学说把动物的学习等同于教育,把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与动物的本能行为混为一谈,把教育过程看作按照生物学规律完成的本能过程,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观点。

(二)心理起源说

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和心理学家孟禄(P .M onroe ,1869-1947年)。孟禄批评“生物起源说”没有从人的心理方面揭示教育的产生,没有区分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能特征。他提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在他看来,不管人们意识到与否,儿童总是要模仿成年人的行为,这种模仿心理就是教育的基础。心理起源说虽然将教育看作人类的活动,但是儿童的“无意识模仿”也不是来自文化、社会的,是来自先天本能。将教育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混同于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因而也是不科学的。

(三)劳动起源说

条件。因此说,教育起源于劳动,并随生产劳乏展而发展。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蚕潦说,当然其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从人类社会的生活的起源考察,原始人类不仅有爿动,也有社会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同时也是人类自身生F 要。人类不仅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因此我国的教育史学家认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它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

原始社会是人类的第一个社会形态,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考古和人类学研究表明,距今约400万年人类就进入到了原始社会,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成果的社会。原始社会的教育是教育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是处于原始状态的教育。但是它不是一个静止状态,经历了从人类最初的教育萌芽,到原始社会末期相对独立的、内容较为丰富的教育。综观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具有以下的特点:

1.儿童教育采取了公养、公育方式,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利平等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的小家庭,教育是在由血缘纽带建立的大家庭中进行的,实行公养公育。原始社会没有阶缀的划分,生产资料公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整个氏族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儿童教育具有民主平等的性质,没有阶级的差别,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2.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没有完全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教育活动融合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之中,具体表现为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和专职的教育人员,学校教育尚未出现,因此这一时期,没有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分,统称为儿童教育。

3.以生产劳动为主要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原始简单但又多方面原始社会

的儿童教育内容总体来看十分原始和简单,但,随着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逐渐扩大和增多,主要包括有:生产劳动教育、社会知识和道德规范的教育、军事体育训练、宗教和艺术教育等方面。

4.教育手段和方法原始、简单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非常简单观察和模仿来进行,针对年幼的儿童也开展一些8一些有效的方法,如对儿童进行奖励、赞誉、批评i 良行为。 5.老人和妇女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

(二)奴隶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 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等东方国家,相继进入到人类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从此人类社会开始摆脱蒙昧的原始状态,进入到文明的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随着脑体的分离、文化的积累和语言文字丰富,教育发展到新的阶段——学校教育产生,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了区分。随着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制度的推行,以父权为中心的真正意义的家庭产生了,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制度已经消失,代之以家庭为单位承担学前儿童的教育。作为人类的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分为奴隶主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阶级。奴隶主贵族作为社会的统治阶级,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奴隶,通过驱使奴隶进行劳动。教育具有阶级差异及男女的差别,学前教育也具有阶级性和男女的差别。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持其特权的地位,高度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他们不仅垄断了子女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而且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学前教育。

(三)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 封建社会是继奴隶社会以后又一个阶级社会。社会分成了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在自给自足的小农和小作坊经济下,社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妇女尚未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前社会教育尚未出现,学前教育仍是以家庭教育方式存在的,学前教育具有阶级的差异和男女的差别。

三、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

随着古代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关于学前儿童及教育思想也逐渐萌生和发展起来,但是总的来看,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还很零散、不系统,主要包含在一些政治、哲学等著作当中。

(一)古代中国的学前教育思想

《礼记》是我国记载奴隶社会生活的重要政治著作,其中记载了按照儿童年龄发展而进行的学前教育计划:“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肇革,女擎丝。

(二)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二节近代的学前教育

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为标志,世界进入到近代社会。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代替了封建教育制度,学校教育走向普及。学前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前社会教育机构产生,并逐渐发展到世界各地,学前教育由家庭走向社会。 一、近代西方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一)近代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以蒸汽机的诞生为标志的第一一次工业革命,机器的生产代替了手工的劳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生产的方式。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性大生产,改变了传统的小农、小作坊经济,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生产,她们年幼的孩子无人照顾,生活状况十分悲惨。孩子们通常被置于门窗紧闭、黑暗吭韭的屋子里无人照管,任凭他们哭喊、抽泣和遭受饥饿。在英国,欧文的幼儿学校在维尔德斯平的大力倡导下,推广到英国各地。而福禄贝尔的幼儿园也在19世纪50年代传播到英国,并受到中上阶层的欢迎。福禄贝尔盼幼儿园引入英国以后,英国形成了双轨学前教育制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为对象的幼儿学校,一轨是为中上阶层子女为对象的幼儿园。 二、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

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教育半逐步从哲学、伦理学等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了独立的学科。在此过程中,涌现了一批资产阶级的教育家,他们提出了许多新的儿童教育思想,对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J .土.Comenius.1592-1670年一,1 7世纪捷克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近发教育的奠基人物。 (二)洛克的学前教育思想

约翰‘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年)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洛克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他所处的那个英国绅士的越界,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绅士教育理论。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教育漫话》这本书里,这是继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之后的又一本数育经典著作。在这本书中,洛克详细阐明了自己的教育观点,提出了他的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洛克绅士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白板说”。洛克认为人的观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观念出现前,人心只是一块“白板”,是没有任何特征的一张白纸。他反对先天观念的存在,认为全部观念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由此他认为,既然观念不是先天的,那么儿童就在本质上有别于成人。儿童观念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因此洛克认为,教育在形成人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洛克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对洛克来说,教育是“绅士的行业”,只有上等阶级才可能“轻松而闲暇”地学习科学和其他知识。只有从上等阶级中才可能培养出人民的领袖和政治、道德的管理者,让他们受到适当的教育之后,就可以迅速r 使社会其他阶级有条理起来。洛克提出,培养的绅士应当是有德行、有智慧、懂礼节、有学问的人。绅士教育要从儿童幼年时就开始。 (三)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 卢梭(J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年)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力。儿童的睡眠应足够,能随着环境以及时间需要的改变而

改变。而在第二阶段的教育中,要注重儿童的感官训练。为此尽量给儿童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亲自去接触和研究周围一切事物。这一时期不要直接对儿童进行理智教育,尤其不要强迫儿童阅读书籍,因为孩子的理智在这个时期还处于睡眠状态,这个阶段的儿童也没有道德观念,所以不要教他道德观念,也不要强迫他接受道德规则,应结合具体事物进行教育。主张用示范的教育方法,教师和父母善良的言行能够对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待儿童的过失,卢梭反对道德说教,他依据自然教育理论提出“自然后果”的道德教育原则,就是让儿童从自己错误行为的不良后果中获得经验,认识到哪些是不应该做的。

(四)裴斯泰洛齐的学前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年)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瑞士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发展贫民教育,在其教育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 《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和《母亲读物》中阐述了学前教育思想。 (五)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福禄贝尔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幼儿园创立者、近代学前教育理论奠基人,代表作有

《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基础是宗教神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但在幼儿园教育内容和方法方面受到了裴斯泰洛齐的影响。福禄贝尔首先提出了神本源的教育目的观。他认为上帝创造了人和宇宙万物,并赋予了它们神的精神本性,但是这种精神本性并不是一开始就展现出来,而是在人的发展中逐渐显现出来。教育可以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性,使人类了解自己。教育的目的也就在于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性。其次,福禄贝尔认为教育要顺应儿童自然的发展。人与人胜并非生下来就完整,而是不断发展的。儿童从“自然的儿童”出发,经由“人类的儿童”最终成为“神的儿童”。教育要顺应自然.要追随儿童的天性。人生下来就具有四种本能:活动本能、认识本能、艺术本能、宗教本能。这些本能是善的。人类的恶是由于人类的自然成长受到干扰的结果。教育应当是容忍、顺应儿童的发展,而不是强制的、指示的。他反对于涉、压制儿童,也反对给予儿童过多的帮助。 第三节现代的学前教育 一、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标志,世界进入到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是人类社会大动荡、大发展、大飞跃的时期。在生产力方面,世纪初发生了以电动机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世纪中发生了以核子、汁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以网络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正方兴未艾。在生产关系方面,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取得胜利以后,打破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舞台上独领风骚的局面,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束,到东西方冷战的长期相持与消解,世界格局不断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教育存在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以及体现工业社会与知识社会两阶段现代教育特征。学前教育也是如此。现代社会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发展,表现为:

(一)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 在19世纪学前教育机构初创的时期,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工作妇女照看儿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不应仅限于看护,还应对儿童施行促进其发展的教育。但社会总体上对于学前教育还不够重视。受20世纪60年代国际间经济和技术发展竞争的影响,人们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竟争归根结底在于人才的竞争,而早期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因此学前教育受到社会的重视。美国在1965年实行了“开端计划”,为贫困家庭儿童实行免费的学前教育。日本则从1964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为期7年的学前教育振兴计划,1972年又在前一振兴计划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实行为期10年的第二个学前教育振兴计划,1991年实行第三个学前教育振兴计划。法国则向所有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并通过不断的教^

育改革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二)学前机构教育走向普及

在20世纪初,进入到学前机构中接受教育的儿童还是少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就业率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机构不断扩展。到2[!世纪80年代,发达的国家学前机构教育走向普及。法国在1989年3岁儿童入园率为97%,4岁儿童入园率为100 010。日本到1990年3岁儿童入园率为50 010,4岁儿童为90%,5岁儿童为95%。美国到1995年4-5岁儿童人园率提高到98%。 (三)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

正式的学前教育机构和非正式的儿童活动场所呈广泛、多形式的发展趋势。现在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很多,名称不一。有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幼儿学校、保育学校、几童中心、学前游戏小组、家庭日托等名目繁多的机构,这些托幼机构收托儿童的对象、班级的划分、在园的时间等都不一样。有的按年龄分班,有的混龄;有半日制、全日制、寄宿制、临时收托等。为满足儿童的多种需要,有的国家还专门设有博物馆、图书馆和玩具馆等为儿童服务。 (四)学前教育实施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教育培养的人才要求发生了改变。学前教育的重心也由|20世纪60—70年代“智育中心”,到20世纪80年代注重儿童的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在学前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方面,随着科技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学前教育之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的方式。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交流增多,多元文化教育渗透到各国学前教育之中。 (五)以保障儿童权利为中心学前教育民主化

20世纪以来,儿童权利运动不断发展。1924年,人权组织国际联盟发表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提出了救济、保护儿童,防止奴役和贩卖儿童。1959年,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宣告了儿童具有姓名、国籍、游戏、娱乐、教育发展和得到足够营养、医疗保护等权利。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

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这是被誉为“为儿童人权拟定种种保证的第一项国际法律文书”。。 二、现代的学前教育思想

现代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新的工业革俞呼唤着教育变革,20世纪初教育思想变革运动在欧美掀起,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和欧洲新教育运动交相呼应,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思想的现代化。19世纪以来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学前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学前教育思想的研究变得十分活跃,学前新教育思想的传播和运用也促进了学前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一)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

杜威(J .Dewey ,1859-1952年)是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之一。代表作有《我的教育信条》《我们怎样思维》《明日之学校》《民主主义与教育》等。

(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

1870-1952年)是意大利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欧洲新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蒙台梭利教学法》《童年的秘密》《教育人类学》等。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第一个医学女博士,最初她开展的是针对低能儿童的治疗和教育工作,后来转向正常儿童。1907年,她在罗马建立“儿童之家”,将从低能儿童教育中发展出的一套独特教育方法运用于贫困的正常的学前儿童的教育,取得巨大成功。其思想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继福禄贝尔之后最具影响为的幼儿教育家。在对儿童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蒙台梭利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包括:

1.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根据在“儿童之家”的经验,蒙台梭利提出“有准备的环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能提供美观、实用,对儿童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能为儿童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能让儿童独立地活动,自然地表现,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能引导儿童形成一定的衍为规范。

2.遵循自由教育的原则

蒙台梭利认为,要建立一种符合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因此她非常重视儿童的权利和价值,反对传统的班级和统一教学,采用混龄编班和个别教学。在“有准备的环境”里,儿童可以自由选择各种材料,开展活动。教师一般对儿童的活动不加干涉或帮助,但这种自由不是盲目的、放纵的,儿童在活动中要严守秩序,让儿童感到自治和责任,从而培养其自律的人格。 3.作为“导师”的教师

在蒙台梭利教育里,教师也称为“导师”。蒙台梭利认为,作为“导师”的教师,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儿童和热爱儿童,用平等、谦逊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同时应特别重视观察和了解儿童,能够真实、准确地把握儿童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导师”主要任务有三项:第一,为儿童创设具有兴趣性和探索性的活动环境;第二,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探索环境、操作环境、发现环境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第三,在观察、了解儿童的基础上,正确评价儿童的活动。

4.使用精心设计的教具开展“工作” 在蒙台梭利教育里,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里通过操作各种教具开展活动。这些活动是儿童自发选择、专注其中且有所发现和发展的,它们能够有效促进儿童发展,蒙台梭利称之为“工作”。,为了促进儿童的“工作”,蒙台梭利精心设计了系列活动的材料—一教具。教具设计遵循以卜‘原则:“困难度孤立”原则,即一种教具只发展儿童某一个方面的一种具能力,把儿童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孤立”起来,确保学习的有效性;“自动控制错误”原则,即教具可以自动提示几童操作的正确与否,从而使儿童按照教具本身的提示和指引就可以得到应有的学习和发展;“顺序操作”原则,教具的操作遵循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内在惩罚”原则,每一种教具都能够满足儿童内在的发展需求,能够长时间地把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在操作教具的活动中。

蒙台梭利是20世纪幼儿教育的改革家。她对幼儿深入的认识和其简单明了、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对20世纪世界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教育法虽然从诞生时就充满争议,但是一个世纪以后,她的教学体系仍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被世界各国幼儿教育实践者所推崇。

(三)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46年),中国现代杰出的教育家,他对吁推动现代中国学前教育的平民化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20年代,我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开展了教育改革,制定了仿效美国的新学制——壬戌学制,幼稚园教育纳入到学制中并加以推广。但是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很低,学前教育发展方向中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陶行知发表了《创设乡村幼稚教育宣言书》《幼稚园之新大陆——工厂和农村》等文章,指出:6岁以前的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普及教育不仅要普及小学教育,而且要普及幼儿教育;旧有的幼碓园害了“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三大病,成为富贵人家子女的专利;工厂的女工和农村妇女是最需要幼稚园的地方,幼稚园发展的新大陆是工厂和农村;幼稚园要下厂、下乡,必须经过改造,变成中国的、省钱的、平民幼稚园。另外,针对解决幼稚园向工厂和农村发展过程中师资缺乏的问题,陶行知提出通过艺友制师范教育来培养幼稚师资。

(四)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陈鹤琴(1892-1982年),是我国学前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了于拓者和奠基人,代表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活教育理论与实践》《家庭教育》等。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学前教育严重抄袭外国,学前教育的研究尚未兴起。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对象,运用观察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儿童的心理发展,提出儿童具有好动、好模仿、好奇、爱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被称赞等心理特点,并要求成人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开展教育。1923年,陈鹤琴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对开展中国科学化的幼稚园的课程、教材、方法、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实

验研究。以实验为基础,陈鹤琴提出了幼稚园的课程要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采用。整个教学法,,,反对幼稚园的分科教学。20世纪40年代陈鹤琴进一步系统提出了..活教育,,思想。。活教育”思想反对传统以升学为目的的死教育,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的课程来源于大自然、大社会,分为五方面的内容:健康活动、科学活动、社会活动、艺术活动和语文活动,这五方面活动被称为五指活动,,,。活教育,,的实施贯彻“做中学、做申教、做中求进步”的方法论。陈鹤琴的儿童心理和学前教育研究,促进了我国现代学前教育本土化和科学化发展。 (五)现代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学前教育思想的影响 20世纪以来,心理学的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基础。早期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等心理学派思想的发展推动了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

1.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学前教育思想

精神分析学派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其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s .Freud,1856-1939年)。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它遵循快乐原则行事,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察觉的我。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它的机能是寻求“本我”的冲动得到满足,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文化环境的价值观而形成。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遵循道德原则。大部分的超我是无意识的。弗洛伊德认为圭物本能即性,本能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个体早期生活的经历和经验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艾里克森(E .H.Erikson ,1902-1994年)是美国的精神病医生,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与弗洛伊德不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不仅考虑到生物本能的影响,也考虑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艾里克森认为,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成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发展的核心任务,如果发展顺利,则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不顺利则产生消极的人格品质。自我意识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处于学前儿童阶段: (1)婴儿期(o-i.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如果父母或照料者给予婴儿良好的照顾和爱抚,婴儿就会对父母或照料者产生信任感,认为世界是安全可信的地方。这种对人和环境的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 (2)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儿童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感,体验意志的实现。如果父母允许儿童去做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儿童的独立探索愿望,儿童就会逐渐认识自己的能力,养成主动的个性;反之,父母过分保护或过分批评指责儿童,可能使儿童怀疑自己对自我和环境的控制能力,产生羞耻感。这一阶段任务的解决,对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态度将产生重要影响。 (3)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此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他们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掌握新的任务。此时父母或教师认可儿童的活动并进行恰当的指导,则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获得发展。反之,如果父母嘲笑儿童的探索,或过多干涉,儿童就会对自己的活动产生内疚感艾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的工作等方面的成就都与本阶段的主动性的发展程度有关。精神分析学派总体来看没有形成系统的学前教育思想,但是其强调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强调教育要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对现代学前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皮亚杰的认知学派的学前教育思想 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年)是瑞士著名的儿喜心理学家。代表作有《儿童的思维与语言》《儿童的道德判哳》《儿童的智力起源》等。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是对二十世纪学前教育影响最大的心理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的发展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学习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的过程,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制约儿童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物理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化。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阶段性和顺序性,他把儿童的认知的发展分为匹1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11、l2岁)“,形式运算阶段(1 1、12-14、15岁)。在学前教育方面,皮亚杰强调:

(1)活动的重要性。他认为儿童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由于儿童的成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儿童是通过各种活动去探索、了解外界的客观事物,了解客观毫物之间的关系。儿童的发展主要在于儿童本身的主动的建构活动。

(2)兴趣与需要的重要性。皮亚杰认为兴趣与需要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特殊的兴趣和需要。在教学中,他提倡“发现式教学法”,即给儿童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设备,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儿童自白地去探索事物、发现问题。

(3)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批判力。皮亚杰认为认知活动探究的重心在于“智慧如何发展”,所以,他倡导的教育目的不在于增进知识,而在于使儿童的发现和发展

的可能性表现出来。皮亚杰指出教育的第一目的是培养能做新事情、有创造力和发明才干的人,而不在于训练只能重复既有事物的人;教育的第二目的是培养批判、求证的能力,而不是在于接受所提供的一切。所以教育应重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学前儿童

[在此处键入]

2

教育的心理化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材料和理论指导,对推动20世纪学前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的学前教育思想

维果斯基(Vygotsky ,1896-1934年),前苏联卓越的心理学家。 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

一、当代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历程 当代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起点是旧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近代中国学前教育是在西方

入侵、西学东渐的过程中由国外引入的。在19世纪80年代,外国教会在中国沿海开办具有近代性质的幼儿教育机构。1903年,中国颁布实施了第一个近代学制“癸卯学制”,学习日本,建立了近代学前教育制度——蒙养院制度,自上而下推行。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在蔡元培的领导下进行了教育改革,颁布实施“壬子癸丑学制”,将蒙养院改为蒙养园。1922年,北洋政府进行学制改革,向美国学习,实行新学制——壬戌学制,将蒙养园改为幼稚园。但是旧中国由于政治动乱,经济发展缓慢,学前教育总俸发展也极为缓慢,以新中国建立前学前教育发展的最好年份——1946年的统计誊明,幼稚园为1 301所,入园幼儿13万人。而且这些幼稚园主要分布在中东部的大中城市,为特权阶层家庭的幼儿服务。

(一)幼儿园的发展

我国现有幼儿园类型多样,兴办主体多元。既有单独设立的幼儿园,也有附议在小学的幼儿班;2011年我国单独设立的幼儿园166 750所,附设小学的幼儿班285 811个。我国幼儿园(班)兴办主体包括有教育部门、其他部门、地方企业、事业单位、部队、集体和民办等,其中民办幼儿园数量最多,其次为教育部门兴办的幼儿园。2011年民办幼儿园115 404所,占幼儿园总体的69.2%;教育部门兴办幼儿园31 044所,占幼儿因总体的18.6%。

三、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_ (一)当代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未来规划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战略,对我国未来十年的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颁布了《教育规划纲要》,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性纲领文件,它描绘了2010年以后未来十年的教育改革发展蓝图,其中也包括了我国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在《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一部分,阐述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和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二)贯彻当代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未来规划的措施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2010年1 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F 简称学前教育“国十条”),提出了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人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十条意见。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

学前机构教育的出现是机器化大生产、工、世革命和城市化的产物。工业革命之前,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学前儿童主要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在、卜八世纪末及十九世纪初,由于蒸汽机及其他机器的广泛运用,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圭产力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学前机构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816年,欧文在英国新拉纳克创办了英国的第一所幼儿学校。当时的英国开始了以蒸汽机的诞生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解放了英国的生产力,同时还引起了生产关系和社会阶级结构的大变动。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由此也拉开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序幕。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生产力,疯狂地从劳动人民身上榨取财富,使得低工资的女工和童工数量急剧增加。随着这种情况的普遍化,幼儿问题日趋严重,劳动阶级的家庭生活普遍较贫困,所以其子女往往得不到必需的营养品和合适的居住环境而导致大量死亡;由于童工的广泛使用,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劳动阶级普遍工作时间长,无暇照顾子女,所以被疏于照顾的孩子极易受到坏人的引诱,导致道德堕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看到上述情况,欧文对幼儿的发展极为担忧,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以改善当时幼儿的教育环境。 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兴办学前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学前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二是社会对学前教育发展提供的可能性,即物质基础。从世界学前教育历史发展来看,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几乎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学前机构教育开始出现并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实现学前教育的基本普及,发展中国家的学前教育方兴未艾。 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结构与布局

学前教育发展的结构是指学前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比例?由于历史以及现实原因,我国学前教育的结构和布局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学前教育普及年限和东西部的差异上。从学前教育的城乡差距来看,城乡幼儿园师幼比形成鲜明—比。整体上,我国幼儿园师幼比基本在1:24~1:26之间,其中城市幼儿园稳定在l :15~1:17之间,而农村幼园师幼比在1:31~1:71之间,,2001

年,农村幼儿教师总数由2000年的37

万人减至14.73万人,而该年度的农村在园幼儿数没有明显减少,仍高达1 045.45万人,这导致该年度农村幼儿园的师幼比达到1:71。2002年这种局面并没有扭转,幼儿教师继续减少,直到2006年,农村幼儿园的师幼比还在1:46。农村幼儿园在园所管理、服务功能、教育质量等方面和城市幼儿园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硬件设施不均衡,条件好的幼儿园投入成本高,条件差的除了用来教学的一间狭小的民房和几张不整齐的桌凳外,其他设备几乎全无;二是师资力量不均衡,条件好的幼几园教师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而且基本上都具有幼师资格证,乡村的一些作坊式幼儿园,教职工只有3至4人,年龄大的50多岁;三是选点布局不均衡,一些大型的正规幼儿园几乎都在人口密集地,很多边远地区却是空白。

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一定社会的教育内容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既是原始社会的教育途径也是其教育内容。生产实践知识是儿童的最主要教育内容。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奴隶主和封建地主脱离了生产实践,绝大部分儿童需要参加社会劳动,儿童没有“儿童期”,大部分儿童在家庭中接受家庭生活教育。实际上,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儿童解放的根本力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机器化大生产极大地解放了人力,游戏逐渐成为儿童一日生活的基本活动。以福禄贝尔为代表的教育家开始呼吁游戏的价值,时至今日,游戏和活动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教育内容被世人所接受和认同。学前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改变,从口耳相传到面对面交流,再到多媒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都反映了经济发展对学前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制约。此外,学前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早期的家庭学前教育采用的是个别教学。随着工业革命和机器化大生产的出现,要求有更多的熟练工人参与生产,因此,大批量培养人才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个别化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无论是欧文的幼儿学校还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一开始就非一对一私塾式教学,而是班级授课。

五、学前教育为社舍经济发展服务 首先,学前教育为再生产劳动力打下基础。

劳动力是人们进行劳动的能力,是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现代社会中,科技发明、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要依靠科学技术人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他们所受到教育的程度和质量。学前教育为再生产劳动力打下基础,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为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使未来的劳动者能够更好更熟练掌握整个生产系统,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者自己的爱好从事不同的工作,能够最大程度释放个人的潜能,为社会发展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其次,学前教育为再生产科学文化知识奠基。文化也是生产力。科学技术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把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能够掌握并运用于生产的直接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由于学前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奠基作用,可以说,学前教育是把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性手段。

最后,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第二节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是指国家性质,各阶级和阶层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国家的管理原则和组织形式等。政治的集中体现是政治制度。广义上讲它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公艮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狭义上理解的政治主要是指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治与学前教育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 一、政治制度决定着学前教育的性质 学前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而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社会政治决定的。在原始社会,人人平等,没有私有观念。学前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将来从事生产实践、遵守氏族纪律、互助合作、保卫氏族而战斗打下基础。奴隶和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则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社会地位,为把其子弟培养成为维护本阶级接班人,并通过早期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受剥削者接受社会现实。资产阶级一旦掌握政权,就废除教会对教育的领导权,强调教育的世俗性,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让劳动人民接受一定的教育,以便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工人。 二、政治制度决定着学前教育的领导权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总是牢牢控剖学前教育的领导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通过立法、学前教育投入和思想意识形态对学前教育进行控制,以 三、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学前教育受教育权

一定社会设立怎样的教育与学前教育制度,什么样的人接受学前教育,基本上由政治所决定=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在不同的社会里,社会成员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哽始社会里,生产资料公有.氏族成员处于平等地位,幼儿共养公育。

四、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学前教育内容 政治制度决定着学前教育的性质,因而也决定着学前教育部分内容的选择,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目的是通过学校教育中的思捣品德教育的内容来实现的,而一定的思想观点、伦理道德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思想道德带有阶级性,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道德借助教育上的领导权,从而成为学校及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五、学前教育为政治服务

首先,学前教育为培养一定社会政治人才打下基础。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对政治的影响,是学前教育作用于政治的主要途径。自古以来,任何政权,想得到巩固和发展,都需要培养新的接班人。学前教育在培养接班人上起到了奠基作用。进入现代社会,社会生活日益复杂,科技高度发展,势必要求国家的政

治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和科技素质。学前教育为系统培养未来的政治:人才打下坚实的墓础。如中国传统启蒙教育中的“三字经一‘弟子规”等都具有培养人政治倾向的内容。

其次,学前教育影响着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关乎社会和谐。

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学前教育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密切关系,学前教育的发展总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学前教育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要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律,就必须把握文化和学前教育的关系。所谓文化,也即人化。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理解是指社会精神文化,即社会的价值观、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习俗及其制度的复合体。学前教育与文化密切相关,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文化具有连续性和传承性。几千年文化传统中,我国一直坚持知识价值取向。从我国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出,尽管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有不同的倾向,但比较多地停留在儿童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学科知识价值与儿童身心发展价值的讨论焦点上,而且表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小 二、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内容的迭择 我国学者王春燕对于学前教育价值取向的相关研究,深刻揭示了文化对于学前教育内容选择的影Ⅱ向。我国制度化的学前教育是从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开始的。该学制规定学前教育实行蒙养院制度。“蒙养院专为保育教导三岁以上至七岁之儿童”,并设置了专门的学前教育课程,如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这些课程内容与“初等小学之授以学科者迥然有别。。然而,此时的蒙养教育更多体现着辅助家庭教育的作用。

三、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方法的使用 文化影响着人与人关系的认识,在学前教育上影响着师生关系的认识,由此决定了人们不同的教育方法的选择。西方强调个人本位,强调教育中个性的张扬,在教学中强调儿童为中心,自主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突出社会本位,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四、学前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一)学前教育与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是指在时间仁的延续和代际间的传递。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创造的社会性信息k 只能通过社会传递,特别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才能得以延续。教育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儿童发展的规律,将文化知识传递到年轻一代身上,实现文化的传递和保存。学前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奠基性作用。文化就是一种独特的符号系统,符号系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层面。某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共同体内部所有成员都认同的。某种文化的特定符号在民族共同体内部会引起相同的感受。、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系统在各民族代代相传的过程,亦即下一代对其民族特定文化符号的了解、识别、认同、记忆与应用的过程,也是其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

(二)学前教育与文化交流

中国学前教育百年发展史,是一部文化交流史。

1903年癸卯学制颁布,我国的学前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当时,日本维新获得巨大成功,又因中国国情与日本相近,很多有志之士主张在教育上一切措施都学习、模仿汨本,-日本幼稚园的课程被中国引进。清末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器》中所规定的蒙养院课程与日本的幼稚园课程几乎相同。然而,在当时的中日学前教育文化的交流中,我们过多地停留在学习、模仿的地步,没有很好地考虑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国情和当时中国与日本的差异。这一阶段学前教育的交流更多是学习模仿阶段。

(三)学前教育与文化选择

学前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主要表现在:

第一,根据培养人的客观规律进行文化选择。培养人的客观规律,即人的培养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符合人酌身心发展需要,学前教育要遵循这两个规律进行文化选择。第二,按照一定原则进行文化选择。文化的选择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原则,即传播科学和文明,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时代性原则,即传播时代精神;睹族性原则,以本土文化为依据,保持民族优秀传统和特色。i

第三,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文化选择。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育过程、教师及学校幼儿园的各种制度等., 第四,在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这主要体现在选择的彭围不断扩大:由地域文化到世界文化;选择的重点出现转移,由宗教文化到世俗文化,由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

(四)学前教育与文化创新

学前教育的文化创新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游戏为中心的早期教育为学前儿童创造性的培养提供了土壤。创造性的培养,关键要有自由的环境。以儿童为中心的早期教育,萌发了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为创造性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学前教育的科研人员和广大一线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为丰富教育理论,促进学前教育实践创新提供了支持。

第四节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随着科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特别是脑科学的发展,人们进一一步地认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作用。自从上个世纪初,劳伦兹提出“印刻”现象后,“关键期”的概念被蒙台梭利引入到学前教育人们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价值。自精神分析理论提出后,弗‘洛伊德对早期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的论述,使人们对学前儿童的认识更进一步。此后全世界掀起

了研究学前儿童的热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身(尤其是对大脑)的了倚脑科学研究领域新的发现接踵而至,新的成果不断涌现。这些必将深刻地改变我们以往的儿童观、教育观,并使我们有可能把学前教育的实践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大脑单侧化是大脑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的过程,是大脑机能发压新生儿就具有大脑单侧化的倾向,但这种倾向只表明了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存在着量的差异。脑细胞的生长不同于身体细胞,一旦完成就不会再增殖。而对婴幼儿脑损伤的研究发现,某半球受损后,通过某种适宜的学习、训练的过程,另一,半球可以产‘生替代性的功能,从而使脑损伤获得一·定程度的修复。随着幼儿期大脑逐步发育成熟,单侧化倾向逐渐发展,两半球在功能上出现质的差异。学前以脑生理、心理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儿童早期心理和教育研究的深入,正使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的认讽不断地提高和深化: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现代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

科技的发展影响着现代学前课程内容的设置,具体表现为:在学前教育课程当中增加了反映科技发展的新内容。如在幼儿园教育中新增加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课程。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和高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课程内容也应纳入新的科技成果,淘汰落后的、过时的内容。如当前幼儿园中都有计算机网络课程,以适应科技发展对教育内容的要求。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学前教育的手段、方式与方法

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学前教育手段与方法的变革。,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幼儿园中的广泛应用,丰富了现代幼儿园教育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课程以及计算机辅助教育等新的教学手段的出现。有关科学理论的发展也为新的教育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传统的中国教育认为:“人不学,不知义”“玉不琢,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因此强调体罚与严格管束。这些观念体现在私塾教育中的戒尺上。实际上,近代学校教育中的教鞭是戒尺的延续,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学前教育的方法多元化。建构主义理论强凋学习是儿童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师生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提倡“支架式…‘合作…‘探索”教学;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人为本”,重视情感、安全心理氛围对学习的重要价值,,以上教育理论的发展,较之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有了重要的革新。

四、学前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学前教育与科技传承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儿童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与素养的基础、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是从小就被培养的,学前教育对科技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与科技创新

学前教育不仅在科学传承上具有重要作用,在科技创新上也肩负重要职责。不论是一线的幼教实践工作者还是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研究者,都担负着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他们在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是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节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所谓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区域内,具有一定数量与质量,形成一定结构的人的总体二人口的基本特征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与流动性等。这些基本特征与学前教育是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在: 一、人口数量与结构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

人口数量影响着学前教育的质量、布局与规模。

当前,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出生高峰到来、外来人口涌人带来了新的人园需求,而学前教育的质量、布局、结构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多样化的学前教育需求还不相适应。各地学前教育发展尽管不同,但都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人园难”问题比较突出,户籍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尚未得到完全满足,适龄儿童学位缺口较大,师资供给不足一还有,幼儿园运行成本日益增加,现有投入不能满足其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需要 二、人口质量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 人口的质量是指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前者是人口的物质要素,后两者是人口的精神要素。国家的教育水平必然通过个人受教育水平的高低来体现,而个人受教育水平的高低集中反映在人口的素质上,包括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而从宏观上讲,就是人口的质量。

人口质量直接影响学前教育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

高,国民素质得到极大的改善。 三、人口布局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 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中苜人i 丹南炎东鬲蚕存在弱曼翁差霁.予莓蔚学嚣教育互属样存在地区差异。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出现在东部沿海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地区间学前教育在历史上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之势。中西部地区毛人园率低,幼儿教师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待遇偏低。 四、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

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表现在:

学前教育能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研究表明,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比如,婴儿在3个月时便能进行多种学习活动;l 岁婴儿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前期还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同时,学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等重要的非智力品瓷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关键期内,个体对于某些知识经验的学习或行为的形成比较容易,而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在较晚的阶段上再来弥补则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早期经验在个体发展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学前教有对于儿童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性。学前教育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家长的素质。学前教育有助于家长

形成正确的教养观念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有助于学前家长教育素质的提升。

第三章掌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一节儿童与儿童发展 (一)儿童的概念

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进步与变迁,促使我们改变对儿童的态度与看法。医学与卫生学上所取得的进步,挽救了很多儿童的生命。各国政府的立法机构给予儿童权利的保障,保护他们免受虐待。对当代社会的大部分人来说,儿童不再是经济上的负担。可以说,当今的社会是以儿童为中心的社会。什么是儿童?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从法律的角度,各项法律政策对儿童的规定有所差异。《儿童权利公约》(1 989年)是有史以来最受广泛认可的国际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二条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儿童权利公约》于1992年4月1日开始在我国正式生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未成年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在1997年公布的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ly 8000)的英文简称,全球道德规范国际标准中,儿童的概念为:“任何15岁以下的人,若当地法律规定最低工作年龄或义务教育年龄高于15岁,则以较高年龄为准”。从区学的角度,14岁是判定儿童的一个标准。

(二)儿童发展的概念

对于“发展”一词,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从哲学角度,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从生物学角度,发展指自出生到死亡的一生期间,在个体遗传的限度内,其身心状况因年龄与学得经验的增加所产生的顺序性改变的历程。本章中的“发展”概念主要是指后者的理解。 二、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

儿童的发畏不同于成人的发展,体现出了强I1的规律和趋势 (一)方向性与顺序性

一股儿童都是先学会爬,然后学会走路,而后能四处跑动;他们必颏先感知、理解周围的世界,才能产生记忆和想象等心理活动。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无论其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顺序和方向。

1.儿童的生理发展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

东东刚出生时,全身软绵绵的,既不会翻身,也不会爬,只能整天躺在婴儿床里.,他连抬头这种看似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爸爸妈妈抱他时都要小心翼翼地托住他的头。在爸爸妈妈的精心照料下,东东的肌肉和骨骼越来越结实、有劲了。东东三个月大时,已经能抬起他的小脑袋四处打量了,紧接着他学会了翻身。六个月左右,东东能稳稳当当地坐着了。二他趴着的时候还能把屁股拱起来,这是在为爬行做准备。九个月时,东东能手脚协调地四处爬了。过了不久,东东能扶着东西站起来了。一岁大时,东东已经能自己走路了。

2.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

儿童的心理发展也体现出明显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从心理活动的发展顺序看,儿童都是先发展感知觉,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这为其他认知活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儿童开始发展记忆、情绪、思维、动机、想象等心理活动。即使是同一种心理活动,儿童的发展也遵循一定的顺序。

(二)连续性与阶段性

儿童的发展是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使儿童发展表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 1.儿童的发展具有连续性

儿童发展是一种连续、渐进的过程。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发展,都以先前的状况为基础,都是对先前发展水平的继承与发展。要想从一种状况超越其中间状况,而转到另一种完全不同质的状态是根本不可能的。例如,思维发展遵循着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顺序,整个思维的发展是连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水平,既有前面年龄阶段思维的“影子”,又在向下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趋近。

2.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儿童发展具有连续性,同时每一时期又有相对固定的特性,这就体现为发展的阶段性。儿童发展造成量的变化,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出现质变,这种质变就使得儿童在某时期表现出与其他时期不同的特点,于是发展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往往与年龄联系在一起。因此,心理学上把个体发展在各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是从许多同龄人发展事实中,通过概括并与不同年龄的人的心理进行比较而被确认的。例如,儿童在婴儿期和幼儿期的品德发展,都表现出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婴儿期是品德的萌芽时期,是以“好”和“坏”两分法为标准的品德时期,而幼儿期主要是情境性品德发展阶段。正因为儿童的发展存在阶肆性,因此很多学者往往以年龄为标志,将儿童的发展划分为不同的年龄阶段。例知我国学者通常认为0-3岁属于婴儿期,3-6、7岁的儿童处于幼儿期。

(三)整体性

儿童身心是一个有机系统,其形成与发展是各个方面协调统一的过程,这就是发展的整体性。

1.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 2.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

路路满三岁了,家里人把他迭进了幼儿园。路路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见到周围陌生的老师和小伙伴,很没有安全感,哭着闹着要回家。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好几天,很少生病的路路居然病倒了。家里人挺纳闷,这段时间路路的体质怎么下降百?老师向家里人解释'路路是因为处于入园适应期,经常处于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中,从而导致了身体免疫力的下降。过了两周,路路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每天在幼儿园开开心心的,身体叉变得棒棒的了。路路入园的例子,说明了情绪这种心理活动对儿

童身体健康的影响作用。这说明,儿童发展的整体性,还表现在生理成熟与心理发展的协调统一上。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伴随着生理成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备条件,生理各系统的成熟水平都会影响到心理发展。例如,十二个月大的乐乐,骨骼的成熟为他学习走路提供条件,发音系统的成熟为他学习语言提供条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是儿童心理机能完善的重要条件。例如一种常见的发展异常是儿童多动症,其主要特征是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具有冲动性,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不良。另一方面,儿童心理的发展又会对其生理发育产生影响。如路路对足球的兴趣很浓厚,经常踢足球,这就使得他的双腿灵活巨与力度都比同龄孩子强。而灵灵喜欢画画,经常安静地坐着涂抹、绘画,这使得他的手指灵活性很强。 (四)个体差异性

儿童的发展有一定的方问性和顺序性,但发展的模式却各不相同。儿童发展的程序是统一的,但其发展的速度则存在很大的差异。儿童发展的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状况、速度、水平等方面的差别。众多心理学家曾专门研究了个体发展上岣差异,并由此建立起“差异心理学”。 1.发展速度的差异

儿童发展速度的差异,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速度不同。三岁前的儿童发展速度最快,尤其是第一年。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之后,是一月一个样。一岁以后,儿童的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其次,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不同。 2.性别差异

由于先天遗传素质、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男女儿童在发展上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差异一在动作行为方面,男孩比女孩具有更强的身体活动能力,更容易出现身体攻击性行为;男孩在大肌肉动作技能和力量方面占优势,而女孩则在精细动作上占优势;在行为的自我控制方面,男孩也远比女孩差。在活动倾向方面,男孩对于物体更感兴趣,喜欢探究;而女孩似乎对人更感兴趣,喜欢交往,感情丰富.,同时,男孩摆弄拆装物件的探求欲和好奇心等方面,均超过女孩。体育活动中,女孩喜欢节奏轻快、力度较小的运动,而男孩则喜欢力度较大、速度较快而刺激的体育活动。进行户外活动时,男孩喜欢追逐打闹游戏,而女孩则喜欢相对安静的游戏。在言语能力的发展上,女孩普遍比男孩开口说话早,平均比男孩早2~4个月。同时,女孩的语音辨别能力和发音清晰度均优于男孩,出现言语缺陷的情况也较男孩少。

第二节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指儿童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主要包括遗传素质和社会因素。 (一)遗传素质

有一对很早就分开的“双生子”,后来相遇时发现,他们不仅身高、体重相同,说话的腔调、做事的风格、步态姿势相似,兄弟俩的妻子都叫琳达,后来都离了婚,他们的大孩子都叫佳姆斯,奥伦,兄弟俩都开雪佛兰轿车,都有木工的业余爱好,都喜欢在同一海边度假,都在自家花园的树丛周围修了一圈座

椅……这些现象表明,脾气、性格、志趣等确实与遗传物质——基因有密切关系、:

遗传素质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生物因素。所谓遗传,是指亲代将自己的生物特征传递给子代的过程。遗传素质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宫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俗语“龙生龙,风生凤”反映了动物的遗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了植物的遗传;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这反映了黄种人的遗传素质。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细胞核的染色体,染色体中的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主要成分是去氧核糖核酸(DNA),它能储存一定遗传信息或密码,就是这种物质决定了人的遗传特征。

1.为儿童发展提供物质前提和基础 在20世纪60年代,有一对夫妻心理学家比阿特丽克斯(Bea,trix)和史伦·加德纳(Al-len Ca 。d 。ne 。)决定尝试这样的实验:如果像养育人类一样养育黑猩猩,能否让黑猩猩开口说话?于是,加德纳夫妇便领养了一只名叫华秀(Washoe-)的黑猩猩,并教会她掌握了300多种常用手势,包括索要各种食物和日常的游戏活动?但是,这只黑猩猩并不能像人类一样开口说话。因为相比起人类,黑猩猩的喉头位置偏高太多,根本无法发出口头语言。这说明,个体的发展,有赖于遗传素质所提供的自然物质基础。

2.为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奠定最初的基础

医院里有三个婴儿同一天出生,护士分别称呼他们大宝、二宝和小宝。细心的护士发大宝可能成长为胆汁质气质,二宝更有可能成长为黏液质气质,小宝则更有可能表现出多血质气质类型世界上除了同卵双生以外,每个个体都有独特的遗传模式。遗传模式的差异性决了心理活动所依据的物质本体的差异性,从而影响着心理机能的发展。由遗传带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影响个体的发展。

3.对儿童发展不同方面的影响不完全相同

遗传因素对儿童体征的影响最为明显,大于对于行为能力的影响。儿童的容貌、身高、体重受遗传的影响很大,体型也受遗传的影响,尤其是肥胖。有研究发现,父母双方体型均为肥胖的,孩子肥胖的概率约为80%;父母一胖一瘦,孩子肥胖的概率约为50%;父母体型均为瘦削型,孩子肥胖的概率只有20%。 (二)社会因素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社会因素,即指儿童生活的环境。若按环境的范围分,环境可分为大环境(指个体所处学

[在此处键入]

3

前教育原理

因此社会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的作用。

1.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1920年,一名传教士在印度某地区的一个狼洞里发现了两个“狼孩”..从外形看这两个狼孩属于人类,但行为举止、作息规律却完全和狼一样,白天睡觉夜晚活动,用四肢爬着走路,吃食物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身体检查发现,狼孩的生理系统是正常的,只是有点营养不良。有研究者专门对7其进行训练,教他们识字,学习人类的基奉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j 然而他们的学习速度非常慢,一个狼孩2年后才会直立,6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两个狼孩直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只能勉强地学几句话.,16岁时,狼孩的智力也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2.制约着儿童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

哈洛(H .F .HarloW)在1956年进行了恒河猴行为发展的研究。他把刚出生就离开母猴的恒河猴分成三组:一组将之完全隔离,剥夺与其他动物的任何接触,但猴子所有的物质需要都能得到满足。一组是给它们一个“铁丝妈妈”,是用金属做成的金属母猴,但研究人员却在金属母猴身上安装了橡皮奶头,小猴子饿的时候可以从金属母猴那里吸吮到奶汁二还有一组是给它们一个“布妈妈”,是浑身包裹着柔软绒布的布母猴i 布母猴的面部表情更温和一些,但她却没有可以给小猴子吃的奶汁。经过半年或一年后,发现完全隔离的猴子常呆呆坐着,对外界很冷淡,但又显得特别恐惧、畏缩。研究人员把由不同“妈妈”抚养的幼猴与其“妈妈”分开一段时间,发现两只幼猴的行为表现很不一样。,由金属母猴抚养的小猴子见到自己的“铁丝妈妈”时,表现出焦躁不安,没有任何与“母亲”亲热的反应。而由布母猴抚养的小猴子马上依偎到母亲的怀里,拥抱母亲,亲吻母亲,显得非常安静。

3.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从胎儿时期开始 4.教育条件发挥着主导作用

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条件,但是教育与一般的社会生活条件或环境影响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环境影响,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对社会环境加以选择,组织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并且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来对儿童心理施加的有系统的影响。

二、主观因素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知道不能强迫幼儿园的孩子去学习系统的数学,更不能学习高等数学,因为这时儿童仅有关于简单数量的表象和概念,还不能掌握复杂韵、抽象的数学知识。同样,我们如果采取讲抽象理论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一定不会有多少效果,因为幼儿还没有掌握高深的道德概念,当然无法理解抽象的道德理论。因此,在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当中,必须关注儿童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其他心理因素。遗传素质为儿童发展提供可能性,社会因素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但在儿童发展过程中,遗传素质和社会因素只是儿童发展的外因。儿童发展尤其是心理发展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客观因素影响的过程。儿童是独立的生命实体,有自己的兴趣、需要,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状态,他们总是主动地对外界刺激加以选择,接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拒绝不需要的东西,具有创造力。所以说,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不仅有外部的客观因素,还有儿童心理内部的因素,我们把其统称为主观因素,儿童年龄越大,主观因素对其发展的作用越大。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自我意识以及心理状态等。

1.需要。需要是儿童主观因素最活跃的因素。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儿童从出生之日起,就有对食物的需要、温暖的需要。稍大一点,有和他人交往的需要、认识的需要、游戏的需要等。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激发人们包括学前儿童去活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成人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如果不能引发儿童的需要,那教育也不能够收到成效。如想促进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儿童就必须有开口说话的需要。如果儿童不想开口,那也不能很好地学会说话。

2.兴趣。兴趣与爱好也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兴趣能调动儿童的积极性,提高儿童活动的坚持性。例如在有趣的游戏里,幼儿的坚持性可以有明显的提高,能力提高也快。以幼儿学弹琴为例,爱好弹琴的幼儿很快能掌握弹琴的一些基本能力,缺乏相关兴趣的幼儿则学习起来特别费力,或始终学不会。 3.性格与能力。性格影响儿童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反应快、易冲动的幼儿喜欢变化多的任务,安静、迟缓的幼儿富有坚持性和耐心,能长时间专注于细致的活动。性格开朗的幼儿受批评后很快忘记,性格内问的幼儿则长时间闷闷不乐,活动积极性不高。有研究表明,在某个慈善机构里的婴儿,接受的成人照顾同样很少,但性格活泼的婴儿,其智商分数高于安静的婴儿。因为他们比较活泼,总是不断地寻求自我刺激,如较多移动身体位置,使身体受到较多的触觉、动觉刺激,从而增加了智力发展的“营养”。而能力决定了儿童的理解和接受水平。如果内容或者任务过难,无法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则不能激发儿童的学习需要,儿童很难学到东西。 4.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包括注意、激情、心境等,是心理活动的背景,起着提高或降低心理活动积极性的作用。如注意力不集中时,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活动的水平都会降低.,幼儿的情绪也影响其心理活动水平,如果情绪低落,幼儿做什么都没有兴趣,缺乏积极性.,如果情绪过于激动、兴奋,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二)心理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发展的根本动力

1.心理内部矛盾的形成

当前,关于学前教育价值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但各国对于学前教育价值的研究并不均衡,研究的视角也各有不同。美国在该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针对学前教育产生的价值实施了多项比较

研究,影响力较大的是“缴向研究会”开展的追踪研究,大卫,韦卡特主持“佩里学前教育项目”,以及路易斯·米勒进行的早期教育模式比较研究。而英国的有效学前教育项目(Effective

Provision o ¨re-schoolEducation ,EPPE),是目前欧洲规模最大的有关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对儿童发展影响的追踪研究。该研究不仅对英国有关学前教育的国家政策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而且对英国学前教育实践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发展中国家也开展了相关研究,较著名的是拉丁美洲的哥伦比亚学者加利关于学前教育的价值研究。 (三)学前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晌

1988年,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一堂。记者问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沉思片刻回答道:“在幼儿园。”并说自己在幼儿园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社会性是,‘L 童殳要i ;重要方i ,是)L 重通赶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能力,而学前期是儿童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指出,学前期存在秩序敏感期(2-4岁)和社会化发展敏感期(2.5-6岁)。 二、儿童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学前教育影响着儿童大脑、认知、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可以说,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学前教育这种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涤件的。学前教育既不能超越现有的社会条件,凌驾于社会之上去发挥它的主寻作用,又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随意地主导或决定人的发展。在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中,学前教育既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方法又受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 (一)儿童发展是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 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如《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第三条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二)儿童发展是学前教育实施的重要依据

我国有学者认为,教育必须立足于三方面的依据:社会学依据、教育学依据与心理学依据。社会学依据是指个体的生长与发展必须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里进行,教育者须依据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来实施相应的教育。教育学依据则强调教师的教育须体现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反映教育界的主要思想与理念。心理学依据强调教育者须注意心理学所发现的各项事实,如人类行为的基本特质、学习的特征与规律、人格发展趋势及其特性、个别差异现象及个体各种能力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关系等。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

所谓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目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

(二)教育目的的依据与结构

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要求来制定的。这两个方面的要求,统一在教育目的的结构中,体现在教育目的的表述中。教育目的由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构成。教育目的的形式,一般反映人发展的基本内容或素质,如体、智、德、美等。历史上,许多教育家、思想家在论述教育目的时,都把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作为教育所应形成的人的基本素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对于体、智、德、美等基本素质的发展要求却有着质的区别和差异,教育目的的时容正是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有所不同。例如,同样是“德”这一素质,古代的封建社会与现代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的“德”的要求是有区别的。所以,教育目的总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人发展的客观观律来制定的。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我国的教育目的是要使受教育者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这种全面发展的人又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故而体现了社会要求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辩证统一。 二、学前教育的目标

学前教育目标是根据统一的教育目的,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水平而提出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的在学前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一)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

根据《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我学前教育原理《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条明确提出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即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包括以下方面: 1.体育目标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智育目标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德育目标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衙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4.美育目标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体现了我国学前教育培养人才的

规格和发展方向。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是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实施的。其中,学前教·育的任务在学前教育机构中主要体现为幼儿园的教育任务,这些教育任务都是由国家统一制订的。

(二)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 1.处理好体、智、德、美四育的关系 体育、智育、德育与美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承担着相对独立的任务,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体育主要指向于儿童的身体发展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儿童的生命与健康,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盔长发育,增强体质;智育主要指于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增进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发展儿童的认知能力即智力;德育主要指向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与技能;美育主要指向,于儿童的审美能力的发展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儿童的美感。在全面发展教育中,体育、智育、德育与美育虽然在任务与功能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首先,各育统一的基础在于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体、智、德、美作为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统一于人的身心的整体发展。一因此,体育、智育、德育与美育作为促进和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外部力量与影4响因素,相应也要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体、智、德、美各方面发展的简单相加,它们构成的整体应大于各部分之和。其次,体、智、德、美育又是相互渗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体、智、德、美育之间这种关系的基础在于体、智、德、美各个素质之间具有共同的因素,体、智、德、美各素质中都包含着“知”q 睛…‘意…‘行”的结构要素,如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这四个要素。

2.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是由我国的教育目的所决定的,对学前儿童而言,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并不等于对全体儿童实施同一标准的教育。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具有年龄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同一年龄阶段的学前儿童在身心发展特点方面具有相同之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要根据每个学前儿童的潜能助其在体、智、德、美等方面有所侧重地发展,在“面面俱到”中做到“重点突出”,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使儿童的个人潜能和社会价值均得到充分展现,这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3.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主体性发展的关系

在学前教育领域,儿童主体性发展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正确理解主体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就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主体性是人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生儿就有对环境进行选择性反应的能力。但是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的主体性还处于稚嫩的萌芽与发展状态,需要成人的尊重、爱护与有意识的培养。教育者如果注重从小培养与发展儿童的主动性、独直性与创造性,就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积极主动、富有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主体性的发展与全面发展并不矛盾,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发展的整体。由体、智、德、美各方面素质构成的人的整体发展是—个有结构的系统,处于这一系统核心地位的正是人的主体性,、主体性的发展与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人的主体性发展得越好,他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也就越好。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主动性、独\性、创造性强的孩子往往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很好。反之,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也会影响学前儿童主体性的发展。如身体活动能力的发展状况会影响学前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应注意发挥主体性的能动作用,有效促进和带动学前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特征/ 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充分反映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人的素质发展的顺序结构上,学前教育的目标把“体”放在首位(体、智、德、美),而有别于其他阶段德、智、体、美的顺序结构,充分考虑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因为,在人,一生发展的所有阶段中,学前儿童阶段的生命力最脆羯,,因此,保护学前儿童生命与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是学前教育的最基本的任务。在学前教育阶段,学前儿童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与机能的健全发展,是其他各方面发展的基础。儿童年龄越小,身心两方面发展的关系越密切。全面发展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以“体1”为先,反映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要求上,反映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可能性。例如,在体育方面,提出了“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正常发育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在德育方面,从萌发学前儿童“爱”的‘睛感(包括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等)人手,重视学前儿童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培养。

(四)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实现

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应了解目标实现的途径、教师在教育目标实现中的作用以及目标贯彻应注意的问题。

1.学前教育目标实现的途径 《幼儿园工作规程》(本书简称《规程》)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对整个学前阶段的教育都具有指导意义。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变化大、速度快,尤其是3岁以前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一词来概括。因此,学前教育目标的贯彻落实,还必须结合学前各年龄儿童的发展特点,把它进一步具体化,形成学前各年龄儿童的教育任务或目标。这种学前各年龄儿童的教育任务或目标在幼儿园具体体现为各年龄班的教育任务或目标。幼儿园各年龄班的教育任务和目标是通过每学期的教育工作来完成的。因此,各年龄班的教育任务和目标又被具体化为学期目标,体现在各年

龄班的学期教育工作计划中.,进而,学期教育目标和学期教育工作计划又是通过每月、每周、每天的教育工作来实现的,因此学期教育目标还需进一步分解为每月、每周的教育目标,再进一步具体化为月王作计划与周工作计划。最后,制订出每天的工作计划,确定一日生活中各个活动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2.幼儿教师在教育目标实现中的作用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每个幼儿教师每天的教育工作来实现的。幼儿教师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能否对学前教育目标有准确的把握和理解,能否按照学前教育目标的要求制订科学的课程和教学计划并付诸实施,影响着教育目标的贯彻落实。 一方面,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当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管观,正确认识与把握教育目标,并经常有意识地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还应当自觉地抵制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向家长宣传学前教育应有的目标与价值,使家长接受、理解并支持幼儿园的正确做法。j 3.贯彻落实学前教育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在面向学前儿童进行体、智、德、美各方面的教育,贯彻落实学前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学前教育目标的有效贯彻,要求将劬儿园教育的计划性与复活性有机结合。学前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把学前教育目标由抽象到具体,按照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育工作展开的时间顺序逐级分解落实到学期、月、周和日工作计划中来完成的。这种目标的分解与转化工作可以保证教育工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确保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制订教育工作计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教师心中有目标,加强教师工作的目标意识,自觉地用教育目标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

(2)统一要求与因人施教相结合 学前教育目标规定了通过教育过程每个学前儿童必须达到的基本发展要求。这种发展要求是面向每一个学前儿童的,是每一个学前儿童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保证了每一个学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应有的发展。但是,由于每个学前儿童原有的发展水平、特点、兴趣需要和活动方式都不同,因此,教师应对每个学前儿童抱有同样的期望,相信每个学前儿童通过努力和教师的帮助都能达到教育目标的要求;同时应允许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与速度来学习,并且给予他们所需要的支持与帮助,这正是“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的确切含义。所以,统一的教育要求必须与因人施教相结合,才能保证教育目标在每个学前儿童身上的落实,保证每个学前儿童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适宜的发展。 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

一、学前儿童体育的概念与意义 (一)学前儿童体育的概忿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是身体教育、身体锻炼和竞技运动的总称。主要体现为。对身体的教育”和“通过对身体的教育”两方面。其中,“对身体的教育”包括促进身体机能发展、促进体能和动作发展、促进健康和增强体质;。‘通过对身体的教育”则涉及很多方面,如促进心理发展、培养良好品德、促进社会性发展等。

学前儿童体育,是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并结合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进行的锻炼,着重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科学规律,最终实现身体<心理全面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学前儿童体育不同于大众体育,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其健康水平,在此基础上保护和增进儿童身心健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前儿童体育与大众体育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同,学前儿童体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就是体育活动的生活化,由于学前儿童的抽象思维发展水平有限、生活经验不足,所以为他们开展的体育活动应该注意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使他们容易理解;第二,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选择趣味性强、活泼轻快的动作内容,在设置体育教育的内容、情节、方法上要注意兴趣性,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第三,动作技术简单化,要根据掌前儿童的身体发展水平为其设计适合的动作。学前儿童体育不是竞技体育,它的目的是通过简单的基本体操、基本动作技术练习,使儿童从小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正确的身体姿势;第四,要注意体育活动的全面性,全面锻炼、全面提高、各器官系统同步发展,避免由于锻炼不当而造成的发展不均衡;第五,运动负荷适宜性,儿童的肌肉力量、韧带强度正处于发展过程中,所以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要随时调整、控制运动负荷量,做到“高密度、低强度”;第六,体育游戏社会化,有目的、有意识地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活动,在进行体育教育的同时也能体现通过体育对学前儿童其他方面成长的促进作用。

(二)学前儿童体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体育是实施终身体育的起息,在终身体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更重要的是,健康的身体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物质基础。体育活动是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学前阶段,由于学前儿童动作和语言的迅速发展、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独立性急速增长,他们渴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经验和能力水平又限制了他们去参加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可以通过体育这种独特的社会活动来满足其需要。体育活动不但是适合学前儿童身心特点的活动形式,而且是促使他们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之一。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前儿童身体的适应能力、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控制和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以及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心情。其重要意义在于:

首先,在体育活动中,儿童的运动器官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因为他们在活动中,由于教师和同伴的激励,必须努力去完成某一任务。他们的动作就更富有目的性和积极性,身体的各种器官就会得到充分调动和发展。其次,学前儿童的务种心理过程也能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更快地发展起来。研究证实,儿童的感知能为、记忆能力、注意和思维能力都会随着活动的需要而加强。最后,在

体育活动中还可以更好地锻炼和培养学前儿童的个性品质。因为体育游戏活动一般都是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能使儿童学会遵守纪律。同时,由于儿童在体育活动中担任各种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儿童的良好性格和意志品质。

二、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

1.促进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发育与机能协调发展

在学前儿童时期开展科学的体育锻炼,对其身体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体育能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发育与机能协调发展。第一,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儿童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促进其灵活性、兴奋性、抑制性发展;第二,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地提高运动系统功能的同时,促进骨骼、肌肉、关节及韧带的坚韧性、弹性、灵活性、力量性发展;第三,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控制合理的运动负荷,增强儿童循环系统的功能,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血管功能的目的;第四,在多种有氧运动中,可以加大肺部通气量、提高呼吸系统功能,增强儿童呼吸系统的抗病能力;第五,学前期身体成长迅速,需要多种营养,通过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孩子消化系统功能,促进机体对食物的淌化吸收,增强能量摄取,确保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供给。 2.促进体能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基本活动技能

科学的体育锻炼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体能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和基本活动技能的提升

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体能是指人体在进行身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指人体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协调性等机能能力;基本活动技能是指人体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身体运动的技能,如走、跑、跳跃、投掷、攀登、钻、爬、翻滚、悬垂、推、拉、搬运等各种基本运动技能动作。体能、身体质与基本活动技能三个方面相互结合、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前期是人类动作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奠基阶段。此阶段如果动作发展的不好,不仅不利于孩子的体能发展,也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还将会直接鬏响其今后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所以,发展体能,提高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技能,只有从小抓起,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3.培养积极情绪,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儿童的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是相互依存的。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帮助学前儿童强健身体,还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首先,体育活动能促进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儿童的身体运动对其心理发展能产生良好的刺激,尤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儿童的动作发展不但与智能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在三岁前儿童的智力发展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两三岁儿童的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他们的想象活动有时会依赖于对动作的感知,他们的感觉运动经验对智力活动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在儿童身体运动过程中伴有大量的认知活动的参与,能使学前儿童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运动经验,使孩子的感知觉尊彦力、霈言理解方、思维想象力得到发展。

其次,体育活动有利于学前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体育活动使学前儿童心情开朗、自由愉快、积极主动;他们在与环境的作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尝诚自己能做什么,克服困难,体验成功,增强自信,肯定自我,有利于培养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学前儿童在体育活动中,有大量的与小朋友、成人交往的机会,能促进个体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4.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儿童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培养儿童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重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主要依据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本书简称《纲要》)中所提出的:“学前儿童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学前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训练学前儿童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必须与培,养学前儿童对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如果儿童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学前儿童之所以在体育游戏时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这类运动。随着对同一种体育活动的深入,儿童从中能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运动的过程,也就成为学前儿童体育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以及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过程。

5.进行安全敦育,培养适应能力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做出适合生存的反应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等。适当科学的体育锻炼使学前儿童更好地理解个人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而儿童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对其心理健康带来很大危害,进而影响到个人的长远发展.,此外,坚持体育运动,不仅能提高学前儿童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儿童生理机能指标,而且还能培养他们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使儿童懂得合作、谦让、公平竞争、共同分享,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大多数的体育项目都伴随着较强的对抗,同时伴随着一个侵犯与被侵犯、忍让与被忍让、尊重与被尊重的过程,儿童参与其中,可以学会彼此尊重,彼此体谅.,体育活动还能让学前儿童积极投入到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中去,加强了人格锻炼的主动性,在参与的过程中锻炼了学前儿童人际交往的技巧。比如,如何有效地与人沟通,怎样表达情感和取得别人的信任等。

(二)学前儿童体育的内容

常见的学前儿童体育活动内容包括学

前儿童基本体操、基本动作练习、体育游戏、各类运动器械锻炼、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和利用环境因素锻炼等。 1.基本体操

学前儿童体操是指学前儿童通过身体各部位(头颈、上肢、躯干、下肢)动作的协调配合,根据人体各部位动作特点,按照一定的程序,有目的、有节奏地进行各种举、振、摆、踢、绕、屈伸、绕环、跳跃等一系列的单个动作或组合动作练习。进行基本体操的锻炼可以帮助成长中的儿童形成良好魄身体擎势,促进身体形态和机能的生长发育;增强学前儿童对动作方位、节奏、速度、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发展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儿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培养群体意识,养成良好的做操习惯。

常见昀学前儿童体操包括: (1)模仿操

模仿操动作简单,效果形象逼真,效仿、模拟各类动作、各种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动物,略带夸张的改编方式,便于儿童模仿。模仿操的素材来源广泛,有对日常生活洗农拖地的生活模仿操、对锄禾施肥的劳动模仿操、对体育运动举重划船的运动模仿操、对解放军战士队列射击的军事模仿操,还有对儿童喜爱的兔子、大象等动物进行的动物模仿操等。还可边说儿歌边做操,发展儿童综合能力。

小朋友,起得早,大家一起做早操。 (2)徒手操

徒手操是通过人体各部分动作组成的体操练习,可以单人、双人或集体做,也可以定位或行进间做。可以根据不同任务选编而成。徒手操一般包括课前、课间广播体操,准备活动操,医疗体操等。

(3)器械操

器械操中的一类是在徒手体操的基础上,手持轻器械完成的一种操练,可以单人、双人或集体做,也可以定位或行进间做,根据不同任务选编而成。手持物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来自于日常生活,加手铃、哑铃、棍棒、积木、铃鼓、花束、花环、花条、球、圈、红旗、扇子、彩带、皮筋、跳绳、纸板、泡沫板、易拉罐、饮料瓶、救生圈、竹竿、椅子、凳子、筷子、垫子等。另一类器械操是利用固定器械或较大型器械所进行的体操练习。例如:肋木操、体操凳(或长板凳)操、桌子操、把杆操等。 2.基本动作练习

所谓基本动作,是指人体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身体运动的技能

3.体育游戏一

游戏是学前儿童阶段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同时游戏也是我们体育教育最有效的活动形式之一j 所谓体育游戏,又称活动性游戏,是规则游戏的一种,一般具有一定的情节、角色、规则、娱乐性和竞赛性j 在学前儿童时期进行体育游戏,旨在发展其走、跑、跳、攀登、钻、爬、投掷等基本动作和技能。 4.运动器械锻炼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户外活动场地,配备必要的游戏和体育活动设施……”,由此看来,各项运动器械是幼儿园必备的物质条件,也是开展学前儿童j 奉育活动不司缺少条件之一。幼儿园运动器械既有大型器械,又有中小型器械;既有固定器碱,又有可移动器械、手持活动器械。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器械练习,不仅有利于提高练习兴趣,调动学前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有利于适当增加运动负荷,提高动作难度,扩大教育范围,从而收到更好的锻炼效果。在进行运动器械锻炼时,教师要注意,在活动之前教会学前儿童正确运用器械,并充分利用器械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爱护器械,在活动中做好组织管理,要求学前儿童遵守规则,按顺序上下器械,不得拥挤或推搡。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区别对待,注意发展学前儿童个性;面向全体,随时观察学前儿童活动情况i 及时调整练习密度及负荷量,加强保护帮助。幼儿园也要重视对器械安全的定期检查,确保活动安全。

5.民族民间体育活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活动习惯,并世代相传。积极开展民族、民间、地域性体育活动,既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又是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促进团结的一种活动形式。

6.利用环境因素锻炼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对人类的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界中阳光、空气、水、冰雪不断变化,会以不同的刺激作用于人体一学前儿童常见的锻炼形式,如空气浴、日光浴、冷水洛冰雪洛等奠是利用了这些自然的因素。正在生长发育重要阶段的学前儿童,其有机体必须经常经受各种不同的刺激作用,才能逐步适应各种不同的变化,抵御疾病的发生,促进发育,提高健康水平。所以利用自然环境来进行锻炼对儿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利用环境的锻炼还能培养学前儿童的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另外,社会环境同样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成长中的学前儿童,更需要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学习、锻炼、成长。在充分利用幼儿园内良好的设备条件的基础上,还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设施,组织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发展动作、提高活动能力的同时,通过其实际应用能力,开拓眼界、增饫知识,更有利于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城市家庭与幼儿园,可利用公园、社区、公共活动场所等有关环境、条件,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山村家庭与幼儿园可组织学前儿童开展登山、钻洞、攀岩、爬树等活动;乡村家庭与幼儿园可组织学前儿童进行走田埂、跨河沟、过为、桥、毛小路、爬树、绕树林、打水漂、玩沙子等活动。

三、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原则

由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个体在进行体育游戏活动时,其内容、形式、分组和时间等方面,也与青少年有着不同的独特的安排。因此,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经常性原则

经常性原则也称日常性原则,由于学前

[在此处键入]

4

儿童识记的特殊性,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时间必须要坚持安排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使学前儿童的神经系统、动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处在利于调动的状态,在运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运动强用,收获学前儿童的身体与心理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节学前儿童智育

一、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

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智育主要指向于人的认知发展过程,以增进学前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培养认识兴趣与习惯,发展智力为目的。具体说,学前儿童智育就是按照学前儿童认识活动的特点与认知发展的规律,以增进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培养认识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发展智力为目的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二)学前儿童智育的意义

1.从社会发展价值看,智育是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5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社会的延续需要将前人积累的知识和智力成果向年青一代传递,使之得以继承并丰富与发展,由此向教育提出了智育的任务。智育可以为学前儿童的终身发展和未来的学习与工作奠定良好的智力发展基础,准备良好的动机系统与必要的知识基础,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学前儿童今后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在其中,智育的地位与作用昱著地加强了,智育的早期实施已是社会的要求,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了。智育通过发展儿童的智力,提高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工作能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一个民族和国家要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使她的人民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智力素质。要在一个文盲人数众多的国度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不可能的。所以,智育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问题。另一方面,对处境不利的儿童或智力发展有缺陷儿童进行早期智力干预,可以预防智力缺陷的形成,减缓与纠正智力发展缺陷的程度,使他们生活自理自立,不仅对儿童未来的人生和他们的家庭幸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可以减轻社会的压力。

2.从个体发展价值看,智育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方面

学前阶段是人的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适时、适当的智育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1)满足学前儿童的认知需要

学前儿童不仅有身体活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也有认知的需要。学前期是求知欲十分旺盛的时期,他们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与现象感到好奇,他们在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时,常常向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问题正是学前儿童求知欲的表现。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前儿童也在主动地裉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去理解客观事物及其现象的意义,但是这种认识往往是片面的、零散的,甚至是不正确的,成了在成人看来是“天真幼稚的理论”。 (2)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传统观点认为,人的智力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后天的智力发展只不过是先天预成的智力在后天的逐渐展现,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微乎其微,充其量只能对这种先天预成的智力的显现速度与程度发生影响,而不能对智力发展本身产生任何积极的影响。这种观点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受到人们的广泛批评。智力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观点、环境与教育是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的观点,被人们普遍认同与接受。,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即便是作为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的物质基础——大脑,它的发展本身也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智力的非预成性和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观点与研究结论,奠定了学前儿童智育的理论基础。同时,学前期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和最重要时期,说明了学前儿童智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智育对于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有重要影响。它就是要在人智力发展最快、最重要的时期,去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为化们的智力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3)为体育、德育和美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智力是顺利地进行任何活动的必要条件。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以及社会性交往活动中,都有人的认知活动的参与。而所谓道德认识,就是对是非、善恶的认识与理解。要让学前儿童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本身就要求学前儿童具备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此外,审美活动本身也是感知、注意、记忆、联想和想象、思维等协同活动的过程。道德认识是人的道德品质的基本结构因素。智育通过发展学前儿童的智力为其他各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3-从智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看,智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知识和智力基础在各育中都包含有智育的因素,如道德品质、审美观念的培养、身体的健康发展等无不与知识和智力活动相联系。学前儿童智育为儿童培养,品德、养成习惯、发展身体能力及美感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没有知识和智力的发展,便没有文明、没有科学,因此智育是其他各育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学前儿童智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学前儿童智育的目标 按《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规定,学前儿童智育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二)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智育的任务与内容是根据智育的目标而设计的,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引导学前儿童获得生活中易懂的和简单的知识,形成对事物的初步概念 知识是学前儿童独立生活所必需的,是他们与人交往,与客观世界接触所必需的,也是入学学习的必要准备。 学前儿童学习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他们经常接触的生活,其中有日常生活、社

会生活及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事物现象间的简单关系等,,向学前儿童提供上述方面的知识应随他们活动范围及认识能力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并应在已获得的具体经验基础上,使他们的知识经验条理化、系统化,形成一定的概念。学习知识过程中,要帮助学前儿童形成一些简单的、初级的概念,实现知识的系统化。这样有助于巩固知识,有助于接受新知识,有助于运用知识,并促使学前儿童的各种能力积极活动。如形成关于水果的概念,儿童可以去辨认各种水果,还可以将新认识的水果品种概括到水果的概念中去。根据苏联学者提出的“知识系统化”理论,在向学前儿童传授关于现实事物和现象的知识时,要引导儿童理解知识的简单联系和规律性,这种知识体系应当是最基础的,它不同于学校儿童的知识体系。编制知识体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以保证学前儿童从掌握简单的知识逐渐过渡到掌握较复杂的知识。 2.发展学前儿童的智力

智力的发展是学前儿童认识事物、学习知识所必需,更是将来长大学习科学知识技能所必需。没有较高水平的智力不可能很好地学习知识技能j 更不能发展知识技能。智力不是自然而然发展的,是学前儿童在接触和改变外部环境的积极活动中,推动着智力的积极活动。通过有目的、有汁划的练习,可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良好发展。智力的发展包括认识过程的发展、良好智力品质的培养及智力活动方法的掌握。良好的智力品质是指各种智力能力反映的特性,如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等。应创设良好的教育条件发展学前儿童各种智力品质。可根据培养各种智力品魇的要求为学前儿童设计各种智力游戏,并应在日常活动及上课中都有意培养。发展儿童智力的方法很多。如有顺序地观察,对动物二般由。头部到身体再到尾部;对植物一般由花、叶、茎再到根;对图片一般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由表面到内部等。再有比较异同的方法。如比较鸭与鹅在外形特征上的异同时,可按外形各部位的顺序分别地找出二者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3.培养正确运用感官的基本能力

对学前儿童进行感觉教育,培养其正确运用感官的基本能力,发展其感知觉能力与观察力,是学前儿童智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所谓感觉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形成与发展学前儿童的感知觉与观察力,培养学前儿童正确运用感官认识周围环境的能力的教育活动。感知觉是人的认知活动的开端与基础。通过感知觉,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为更为复杂的认知过程如表征、想象与思维等提供必要的、直接的材料与信息。感知觉发展得越好,带来的外界信息越多,思维活动就越有条件,人对客观事物就越容易形成清晰全面的认识。

感觉教育的内容包括:

(1)保护学前儿童的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与机能的成熟,是学前儿童感知觉能力和观察力发展的物质基础、,要注意保护学前儿童的感觉器官,如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消除不利的环境因素,如噪声、药物等的影响,采取有利于学前儿童感觉器官保护的安全、卫生措施,如从光线、视力活动的紧张度调节等方面采取适宜的措施,保护学前儿童的视觉器官。 (2)帮助学前儿童掌握社会感觉经验标准,形成人所特有的感觉能力

社会感觉经验标准的掌握,不是一个自发的、自然的过程,而是一个社会影响的过程。学前儿童主要是在与成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全面地获得这些标准的。成人可以在学前儿童的实际生活中,利用儿童自己的生活活动与变化,利用实际物体、玩具与专门的教具,或者通过专闩组织的作业教学活动(如音乐活动、美工活动等),帮助儿童感知并体验这些标准,积累感觉经验,形成相关的概念。例如,利用自然界的昼夜更替、季节变换、月亮的圆缺等现象,以及儿童自己生活活动的有规律的变化,帮助学前儿童形成时间知觉与时间概念。 (3)发展学前儿童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以感知觉为基础形成的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发展良好的观察力,有利于学前儿童更好地认识周围环境,激发并使学前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学前儿童的观察力是在实际活动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也应当以儿童的各种实际活动为基本途径。应当帮助引导学前儿童把已掌握的感觉经验标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几何图形的区别在于角或边的数量不同。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少存在非常规则的三角形或四边形o 一般物体都是由几个图形构成的组合或不规则的图形。在学前儿童已经了解了关于“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标准”以后,应当引导他们把这些标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帮助他们用已知道的“标准”来与所感知的物体

进行比较对照,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他们掌握分析、比较、分类的方法。 4.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 培养学前儿童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篦力,是学前儿童智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语言起源于交往的需要,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有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之分,人们既可以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往,也可以运用书面语言进行交往。学前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学前儿童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主要是指培养学前儿童运用口头语言交往的能力。在口头语言中,又可以根据语言交往活动的不同性质,把口头语言分为对话性语言与叙述性语言。对话性语言的特点是情境性、简略性、合作性。叙述性语言的特点是完整、连贯、前后呼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例如在讲述图片、复述故事内容、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等活动中,往往要求学前儿童使用叙述性语言。学前儿童了解文字符号的交往功能与意义。

(1)培养学前儿童语言交往的兴趣 培养学前儿童语言交往的兴趣,首先要培养他们喜欢运用语言与人交往,使他们喜欢说话,愿意说话,乐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经验与感情,也喜欢分享同伴的经验、想法与感情。

(2)帮助学前儿童掌握语言交往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前儿童语言交往的能力,还要帮助学前儿童掌握语言交往的基本技能,例_叟口轮流、等待、分享、协商、讨论等,学会有礼貌地倾听他人的讲话,体验到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好办法。 (3)促进学前儿童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言语表达能力是重要的语言交往能力。要帮助学前儿童正确理解和使用常用词,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能够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感霉,用r 语解释和说明自己的想法与理由。 (4)帮助学前儿童学习使用普通话 在发展本民族语言的同时,还要帮助学前儿童熟悉、听懂普通话,学习使用普通话。

(5)帮助学前儿童了解文字符号的交际功能学前期虽然以培养学前儿童使用口头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为主,但是也应帮助学前儿童了解文字符号的交往功能,理解书信、便条、图表、书报等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意叉与功能。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衣,也是人们交往的工具。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思维的发展。学前期是学习口头语言的重要时期,发展学前儿童口头语言是学前教育极其重要的任务。

5.增进学前儿童对环境的认识

增进学前儿童对环境的认识,不仅可以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满足学前儿童的认知需要,而且也是培养学前儿童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发展学前儿童智力的重要基础与途径。 学前儿童对环境的认识,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社会生活常识,包括认识社会生活的物质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及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包括认识日常生活用品;认识邻里社区环境,如家庭、学校、商店、邮局等,知道它们的名称及主要功能;认识人们的工作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认识自己与别人,了解在社会中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 (2)自然常识,包括生物与非生物两大类。具体来说,包括认识常见的植物与动物,认识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和动植物生长、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保护环境的活动;了解与学前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科学技术成果.、

(3)关于数学的初步知识。任何物体都以一定的大小、形状、数量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数学知识是一种比较抽象的关于物体存在形式的知识。要求学前儿童学习关于数学的初步知识,包括认识和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高低、轻重等;认识几何形体;认识时间、空间,形成基本的数概念和运算概念,学习用简单的调查、统计方法来搜集、处理和表现资料。学前儿童对环境的认识,范围广泛而粗浅,主要来源于他们生活于其中,并经常接触的周围环境,以直接的、感性经验为基础。成人在引导学前儿童认识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与现象时,要注意适合学前儿童的认识兴趣和理解能力,给学前儿童的概念既要形象具体又要具有科学性。 6.培养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

儿童在学前期就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他们的求知欲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着。最初的求知欲表现为好奇心,他们对周围的许多事物都感到新鲜、好奇,喜欢去看,去摆弄;在学前儿童掌握语言后,便要发问,向成入提出大量的问题,“这是什么?…‘为什么?”等;再进一步学前儿童便自己想出一些方法,通过观察、试验、探索等,试探地解疑,寻求答案。学前儿童求知欲的发展不是自发的,成人应有目的地进行培养。求知欲是儿童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也为以后入学的学习活动提供有利条件。 7.培养学前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重要的认知能力,也是适应实际生活的能办。培养学前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发展学前儿童智力中的重要问题,因为智力正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儿童大约自2岁以后,逐渐出现发问的现象,这是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标志,是求知欲的表现。最初学前儿童的问题带有“问题游戏”的性质,具体表现是在得到了答案以后,学前儿童还在不断地问“为什么呀”,皮亚杰称之为“心理的练习”。以后,学前儿童的问题逐渐减少了游戏的性质,问题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能够提出问题,正是学前儿童积极活动的结果,问题的深度与广度是学前儿童智力水平发展的一个标志。因此,教师与家长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前儿童的问题.,对待学前儿童的问题,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法: (1)引导学前儿童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 学前儿童提出问题后,成人应当分析学前儿童的问题,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如果问题是在成人的引导下学前儿童可以自己解决的,则应该引导学前儿童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一个4岁的学前儿童问妈妈:“为什么旅行车只有一个门,而公共汽车有三个门呢?”这是妈妈从来没想过的问题,但她觉得这是孩子动动脑筋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于是,启发孩子想一想旅行车和公共汽车有什么不同。最后,在妈妈的引导下,孩子自己得出了答案:“公共汽车在停靠车站时,总会有很多人上F 车。为了节约时间,方便上下车,所以公共汽车要有三个门。旅行车因为从一个地方到一个很远的地方,时间长,要让更多的人有座位,所以不需要有很多门,但座位要多一些。所以,旅行车只有一个门。” (2)成人解答

如果学前儿童提出的问题,他自己不能去发现问题的答案,必须由成人来解释时,则由成人来回答。但成人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前儿壹的知识经验和理解力,浅显易懂地正确回答学前儿童的提问,不顾学前儿童的理解力,照搬科学原理去回答,将是有害无益的。女口有的学前儿童喜欢问:“第一个人是从哪里来的?”一位爸爸便从生物的进化讲到人类的进化,这种讲解虽然是符合科学的,但却超出了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反而将学前儿童带入了知识的迷惘中,造成了不科学的概念。这个学前儿童听完爸爸的解释以后说:“我知道了,我的爷爷原来是猴子,他劳动了就变成了人,后来生了我爸爸,我爸爸又生了我。”显然学前儿童理解错误了。一位教师在回答学前儿童这一问题时,将这一复杂的知识做了简化的、概括的解释:“很多很多万年以前的人是由猿猴逐渐变成的,当有了人类以后,现在的猿猴是不会变成人了。”学前儿童听后没有产生

错误的理解。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对

学前儿童的好问心提出过教育建议;他说:“我们做父母的不要拒绝小孩子的问题,也不要以‘有问必答的方法对付他,我们应当+利用他的问题来施行我们的理想教育。”

三、学前儿童智育的实施原则

在学前儿童智育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长期以来,在我国学前教育实践中,“作业”或“上谋”这种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往往被看作智育的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智育可以有多种途径,除了上课以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各种活动来进行,尤其要注意通过学前儿童的游戏、实验、调查、观测等活动来进行。应组织学前儿童接触真实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引导学前儿童去认识周围的生活与世界。同时,也要创造条件,让学前儿童运用感官去直接感知事物,让他们在动手中动脑。 (二)教师的引导与学前儿童的探索相结合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学前儿童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强调学前儿童的主动探索并不排斥教师的引导,相反,适宜的教师引导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主学前教育原理动探索,因为在有些情况下,学前儿童只是“做”或“操作”,但是并没有意识到他自己操作的意义。例如,学前儿童在做颜色混合的游戏时,他只是发现不同的颜色倒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他觉得很好玩,但是,他并没有进一步产生探索颜色混合的规律的想法,他仅仅只是在玩弄颜色。教师可以建议他:“看看红的和蓝的颜色放在一起会怎样?红的多蓝的少会怎样?”同时,还可以建议他做好记录,寻找出颜色混合的规律。 (三)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知识的获得虽然不等于智力的发展,但是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在引导学前儿童认识周围环境、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学前儿童动手动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要急于把现成的概念或结论告诉学前儿童,或者急于纠正学前儿童的错误,马上进行示范。学习永远是学前儿童自己的学习,成人不可能代替他去学习,包办代替培养不出聪明能干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能发现的东西要让学前儿童自己去做、去发现。成人的示范、讲解、告知看起来似乎是一条“捷径”,但是,这种直接示范、讲解、告知,往往剥夺了学前儿童通过尝试错误去学习解,决问题、锻炼自己动手动脑能力的机会。人是通过“锘误”和“失败”成长的。学前儿童更需要通过自己的“做”、自己的直接经验来学习,.因此,在学前儿童智育中不能仅仅以学前儿童获得知识为目的,而应注意在帮助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使他们的能力得到锻炼与培养。 (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结合

非智力因素是指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不包括智力因素在内的其他心理因素的总和。一般来说,智力因素是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动机、情感、兴趣、态度、意志、性格等。可以将非智力因素进一步概括为动力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和控制调节因素(主要指意志品质、坚持性、独立性)。非智力因素虽然不是智力的构成因素,但是它参与人们的智力活动,对学习活动起促进、定向、维持、调节和强化等多种作用。研究表明,利用儿童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可以改善与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人才的造就,不仅仅是由智力因素单方面决定的,而往往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

一、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

德育虽p 道德教育。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在J 定社会条件下形成与发展起采的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的总和,也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道德反映社会对人们的要求以及人们对社会的态度,并调整人和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德育主要指向于人的社会性发展过程,以引导和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培养和塑造儿童道德人格为目的。培养和形成学前儿童道德品质为目的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学前儿童德育是向学前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性格。

(二)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时期是人的社会性、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对学前儿童进行德育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物质文明方面的建设,也需要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两个文明”建设,都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年青一代的精神风貌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民族精神,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有重要影响。德育在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培养中,起着塑造人“灵魂”的作用,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学前儿童时期是人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形成的要时期。,在这了时期,他们容易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与熏陶,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一时期的德育,可以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品德基础,对人的一生都会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如果家庭和幼儿园都注重学前儿童的德育,作为教育者的成人从自己做起,为学前儿窒树立良好的榜样,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仅可以为学前儿童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本身也可以优化家庭和社区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2.帮助学前儿童适应社会生活 学前儿童与人相处、交往的态度与能力,既和学前儿童的生活环境与经验有关,也与教育影响有关。随着学前儿童

年龄的增长,他的生活范围逐渐扩大,由家庭到托儿所、幼儿园。他的交往对象也由家庭成员而扩大到地位相等的同伴,以及家庭成员以外的成人,如教师。随着学前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大和交往对象的变化,生活本身对学前儿童的要求逐渐提高,要求学前儿童逐渐地以一个独立的、与其他小朋友平等的“人”的角色或身扮,与其他人相处、交往,适应社会生活。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最初的社会生活,主要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学前儿童在幼儿园能否愉快、舒服地生活,既与教师对待学前儿童的态度有关,也与学前儿童能否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有关。因此,同伴关系是影响学前儿童在园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3.促进学前儿童个性健康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品德和性格的以及审美等方面的发展。品德和性格的发展是全面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在人的个性结构中,道德品质、性格、意志等是重要的构成因素。它们作为“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发展与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前儿童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学前儿童德育的目标

《幼儿园工作规程》在阐明幼儿园保育与教育目标时,阐明了学前儿童德育的基本任务:“萌发学前儿童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学前儿童德育的任务确立了学前儿童德育工作的目标。在面向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时,应考虑不同年龄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适合该年龄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合理要求,并长期坚持一贯的培养与教育。具体而言,学前儿童德育的任务,对不同年龄学前儿童应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如培养学前儿童友爱的品德,要求三岁儿童习惯于班集体的生活,能和小朋友愉快友好地在一起玩,不争抢和独占玩具,不打入、不骂人。对5、6岁的儿童,则要求他们能和同伴友好相处,做到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关心集体,愿为同伴和集体做事;能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不欺侮人,互相谦让;遇到纠纷能主动调解和解决等。 (二)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德育的具体内容有 1.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教育主要培养学前儿童待人接物的文明行为,以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为目的。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文明礼貌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培养学前儿童礼貌待人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帮助学前儿童掌握文明礼貌用语,如“请”“您…‘谢谢”“对不起”等,并能主动地、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谈话,不乱插嘴;有礼貌地说话和与人交谈,不大声嚷嚷;有礼貌地与人共同进餐,学习文明进餐的礼仪与方式,不说脏话。

(2)培养学前儿童关注社会生活的态度与文明行为

对学前儿童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不仅应当培养学前儿童礼貌待人的态度与行为习惯,而且还应当培养学前儿童遵守社会公德,关注社会生活的态度与文明行为,包括爱清洁、讲卫生,不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保持环境整洁有序;不到处乱涂乱画,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等。这些行为虽然同样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水平,但同时它也涉及人们共同生洁的利益,属于“社会公德”的行为范畴。文明礼貌教育应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注重实际的行为练习和成人榜样的作用。

2.友爱教育

对学前儿童进行友爱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学前儿童掌握与同伴交往的基本技能,培养学前儿童尊重、关心和理解他人的态度与能力,学会分享、合作、谦让、助人,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 (1)培养学前儿童积极交往的态度与能力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信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或沟通能否顺利进行,与交往者对待交往的态度与交往的能力有关。表达自己的意愿、理解他人意愿、移情或体谅他人的心情等,是进行人际沟通、维持交往过程、实现交往意图所必需的、最基本的交往或沟通能力,, (2)帮助学前儿童学习分享、合作、谦让、助人等良好的行为分享、合作、谦让、助人等行为是以基本的交往或沟通能力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培养学前儿童分享、合作、谦让、助人的行为,要帮助学前儿童理解分享、合作、谦让、助人的意义,并创造条件使学前儿童有机会实际练习并体验这些行为及意义。‘同时,也要帮助学前儿童理解在什么样的情景‘F 分享、合作、谦让、助人等行为是适宜的。例如,当小朋友不需要你帮助去系扣子的情况下,硬要帮人系扣子是不适宜的“助人”行为。分享、合作、谦让、助人都要以尊重他人的意愿为前提。 3.集体生活教育,7

学前儿童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是学前儿童生活环境的重大变化.,要帮助学前儿童逐步适应幼儿园的新的生活环境,习惯在集体中生活。对学前儿童进行集体生活教育的目的是:①使学前儿童喜欢上幼儿园,习惯于和家人短暂分离;②遵守集体生活的基本规则;③对集体有归属感、认同感,并且愿意为集体做事,具有初岁的责任感。对学前儿童进行集体生活的教育,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4.培养学前儿童诚实、勇敢的品质 (1)培养学前儿童诚实的品质

诚实的品质应注意从小培养。成人要为学前儿童树立诚恳老实的榜样,不在孩子面前撒谎,弄虚作假。要满足学前儿童合理的愿望与要求,过分严格的限制往往会导致学前儿童说谎。注意正面教育,合理要求,建立必要的规则,例如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带回家等。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过失,使学前儿童信赖成人,敢于在成人面前说真话,不怕承认自己的过失。,成人对待学前儿童的教育要求要一致。 (2)培养学前儿童勇敢的品质

学前儿童的勇敢主要表现在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不怕羞、不胆怯,能够经受

住一定的苦痛,勇于克服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等方面。成人应当鼓励学前儿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根据学前儿童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提出适合于学前儿童年龄与个体特点的任务与适当的挑战,使学前儿童有机会得到锻炼,体验克服困难后产生的成功感和愉悦感,增强学前儿童对自己的自信心。同时,要主动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避免过多的行为限制,以免造成学前儿童的胆小怯懦,鼓励学前儿童不怕困难,继续尝试。成人还应当帮助学前儿童区分鲁莽与勇敢。在培养学前儿童勇敢的同时,还要教育学前儿童注意安全,制止学前儿童从事危险的活动。 5.培养学前儿童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

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积极的个性品质,它们推动学前儿童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与事物交往、相互作用,有利于学前儿童与周围的人们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前儿童适应环境,愉快、健康地生活。 6.培养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

学前期在培养意志品质上有重要意义。随着学前儿童认识能力的提高,自我意识在逐步形成,抑制能力从四岁以后迅速发展,这为培养儿童的目的性、积极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创造了条件。通过各种练习,儿童可以形成较为稳定的意志品质。各年龄儿童在意志品质的形上有着显著的差异,三岁儿童往往是在行动后才意识到做了什么;四五岁儿童可逐渐先有行动的目的,并为此而克服困难;六七岁儿童。不但目的更加明确,而且能考虑达到目的的方法,为达到目的而自我克制和坚持克服困难。 (1)目的性的培养

目的性的培养是指培养学前儿童能主动地提出明确的行动目的,并为达到这一目的而积极行动的意志品质。两三岁儿童心理活动富于情绪性,注意力极易分散,往往不会预定行动目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即便有一些目的也常常受周围事物昀影响和支配。所以,在开始阶段成人要引导、启发学前儿童提出目的,向学前儿童提问或做出必要的说明,并引起学前儿童的兴趣,使儿童按照目的进行活动,逐渐启发儿童自己提出行动的目的,并给以鼓励。学前儿童从提出目的到实现目的的过程往往是很不稳定的,或被其他兴趣转移了目标,或中途遇到困难而放弃了目的。 (2)坚持性的培养

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是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在学前儿童德育工怍中立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规范”与“尊重”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要处理好尊重爱护学前儿童与严格要求学前儿童的关系,即规范”与“尊重”的关系。

1.尊重爱护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年龄虽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需要与想法。在德育过程中,要尊重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前儿童自求进步的主动性与积强性。首先,要充分利用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动机,发挥社会性情感需要对于学前儿童行为的调节作用。学前儿童除了基本的生理需要以外,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社会性情感与需要,以这种社会性情感与需要为基础,便形成了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动机。进入幼儿园以后,他们会把对父母的情感、期望与要求迁移到教师身上,追求教师的关注与爱。同时,电期望得到同伴的接纳和认同,与同伴结成良好的关系二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每一个学前儿童,不偏爱、不歧视任何一个学前儿童,让学前儿童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的爱是教育的基础与条件一

其次,要尊重和保护学前儿童的独立人格与自尊心。学前儿董虽然在情感与行为上都需要依附成人,但是,成人不能因此认为学前儿童年幼无知而对他们任意训斥,甚至是讽刺、挖苦和责骂。批评学前儿童一定要注意时间、地点、场合。批评要对事不对人。在批评的过程中,要让学前儿童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让学前儿童体验到教师对他的信任和关爱。

2.严格要求学前儿童

德育过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与要求,对学前儿童有目的地施加影响,促进与引导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成人总是要对学前儿童提出合乎社会期望与规范的要求,去规范学前儿童的行为。正确地爱孩子就必须和严格要求相结洽。严格要求学前儿童就是根据教育任务向学前儿童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坚持执行;不满足学前儿童的无理要求;不迁就学前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不允许学前儿童破坏他们应该而且能够遵守的规则。对学前儿童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合理的,经过学前儿童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只有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严格要求,才能使学前儿童的行为纳入合乎道德规范的轨道,才能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但是,不能把严格要求理解为消极的管束,处处限制儿童的活动。要让学前儿童在积极的活动中理解教师的合理要求和行为规范的实际意义,并逐渐学会遵寄各种规则。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尊重爱护学前儿童与严格要求学前儿童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互为条件,不可分割。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前儿童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发展。

(二)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学前儿童知识经验少,理解力差,往往不易分清正确与错误,各种教育影响都容易接受。所以在教育中,必须坚持正面教育,对学前儿童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前儿童分辨是非,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为此,应做到:

1.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和家庭里有秩序的、整洁的、和谐的、欢乐的教育环境,有规律的生活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的相互关系,是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品德和个性的重要条件。所以,教育者应创造并利用这样的环境,以保证学前儿童德育的顺利进行。

2.要给学前儿童树立正面的榜样 榜样是具体形象的,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模仿是学前儿童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生动的榜样、活的范例比语

[在此处键入]

5

言的议论更容易使学前儿童信服,能产生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各方面的榜样,引导儿童学习周围生活中的好人好事,以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教师的以身作则是孩子直接学习的最好榜样。教师对人的态度、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对儿童有着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来影响、感染学前儿童,发挥榜样的作用。身教胜于言教这一原则在学前教育中更为重要。

3.以鼓励表扬为主,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鼓励表扬是广泛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它对培养学前儿童的自尊心、积极性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学前儿童有着上进心,希望做个好孩子。教师对他们的进步和优点及时给以肯定和表扬,可以强化学前儿童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会使学前儿童得到满足,增强他们的上进心,还可以使学前儿童中的好品德、好思想在集体中扩呔影响。通过发扬学前儿童积极因素还可帮助学前儿童克服消极因素。对有不良行为的学前儿童,要具体分析其原因。帮助他们分清是非,并且具体指示应该如何去做。不耍任意训斥、挖苦、单纯地禁止,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一这会造成学前儿童精神上的负担,或产生抵触情绪,有害于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眨 (三)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 学前儿童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陨的形成和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一贯地培养和塑造j 同时,学前儿童的坚持性、稳定性较差,容易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所以,学前儿童道德品质培养必须重视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坚持要求,贯彻始终。在学前儿童德育过程中,影响学前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多种力量,如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面,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影响应该一致。首先,幼儿园应和家庭在德育上取得一致和配合。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生活经验的获得、行为习惯、性格、情感,以及智力才能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家庭教育起着重大的作用,特别在儿童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形成方面更为重要。幼儿园要向家长宣传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要求,做好家长联系工作,共同分析研究儿童的表现和教育方法。其次,一致性还表现在幼儿园j 、家庭内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一致。幼儿园中成人之间的要求应一致,特别是班上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在对学前儿童的具体要求和态度上必须取得一致。家庭中各成员的教肓影响也应一致。学前儿童德育的一贯性、一致性应贯

穿在学前儿童在园的一日生活和园外的各种活动中。

(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前儿童的集体意识,通过集体活动教育个人,又要通过个人的进步,促进集体的发展。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是学前儿童德育中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幼儿园要让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重。实施集体教育是为了发展和提高每个学前儿童。但学前儿童间存在着个别差异,每个学前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行为习惯不同,性格不同,品德培养的重点也不同。所以,在进行德育时,必须重视个别教育,从每个孩子的实际出发,提出要求,在不同的水平和起点上,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

一、学前儿童美育的概念与意义 (一)学前儿童美育的概念 1.美育的概念 美育,即美感教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

美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属性之一。这种属性具有两个特征:凡是“美”,都可以直接被人们的感官所感知,具有一定的形象;凡是“美”,都能使人愉悦,使人动情。美的基本形态不外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大自然中有自然美,人类社会中有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一种反映。美育的特点是通过美的事物,用具体的鲜明的形象调动人的情感系统,使人在欣赏美韵过程中愉悦、动情,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影响和熏陶。因此,美育对人的情感发展、对形成健全的人格有特殊的重要性。 2.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区别

谈起美育,人们往往会认为是音乐、舞蹈、绘画的训练等,或是蹦蹦跳跳、写写画画、吹拉弹唱……其实,这是对美育的误解。除了需要弄清美育的真正内涵,更要明确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差异。美育不仅仅是人们写诗、画画、唱歌,这些只是实施美育的途径之一,所以美育不等同于艺术教育。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主要是指通过艺术的手段来进行的教育。艺术的本质是审美,艺术活动是以创造审美价值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艺术价值是一种新的、特殊的审美价值。广义的美育是利用一切审美价值对人进行教育。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中心,并且围绕艺术而展开的教育,它不能离开艺术。审美教育是指在一切审美活动中所进行的教育,它包括社会美、自然美与科技美的教育。

3.学前儿童美育的概念 (1)学前儿童美感的发展规律

幼儿美育的发展有其共同的规律,这是由学前儿童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特别是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认识过程中的情绪性等,它决定了儿童美感发展的过程:最初是对美的现象无意识的反映,逐渐能模仿周围的人表现美感,再发展到有意识地感受美、表达美。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活动,用具体鲜明的形象去引导儿童直接感受美,而不要求对美的形象从逻辑上进行过多地理解和分析;学前儿童美育是以培养儿童审美的情感、兴趣为主,而不以培养审美观念、概念为主;以培养表现美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而不以训练技能技巧为主。 (2)学前儿童美感的获得

学前儿童美感的发展与儿童的感知觉、思维、想象、情感等心理发展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美感的获得还需要良好的教育,初期给予儿童色彩、声响、形体等多样美的感受,尔岳再为儿童模仿成人的美感刨造更好的机会与条件,扩大儿童感受多种形态美的范围,培养睦r 自j 美感,宕发他们独立地表达美、

创造美。

(二)学前兀熏再酹孚的意义—— 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重视美育。孔子提倡诗教、乐教,诗教、乐教就是美育。他提出一个人的人格塑造的步骤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他看来,美育在整个人格的塑造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育和艺术教育不仅能影响一个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甚至人的无意识层面,这对于培育全面发展的、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1.美育塑造学前儿童完美的人格,形成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美育对学前儿童来说,主要是强调感受美和审美情绪的体验,激发儿童愉快的审美情绪。因此,正确地实施学前儿童美育,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有益于他们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益于改善他们整个学习的习惯,使其积累到一些愉快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形成,良好的美育能有效地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美育活动可引导儿童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使之赋予同情心,善于和勇于帮助他人,能为同伴的进步和成就而感到愉快。

2.学前儿童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具有德育、智育所不能取代的独立功能,对于培养人的敏锐感受力、丰富的个性、广泛的知识、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以及创造力都具有特殊的功能。美育有助于造成整个社会的审美化,形成美的社会风气,建立美的人际关系。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有密切关系,能促进各育的发展,同时也渗透在各育之中,成为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互相配合,相辅相成,但又各有自己的职责和特点,不能互相取代。

3.美育是教育学前儿童的有效手段 学前儿童的思维具体、形象,情感占优势,认识过程常常受情绪和兴趣的支配。“美”具有形象、具体、可感知的特点,它符合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我们可以利用美育对学前儿童实施有效的教育。

二、学前儿童美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学前儿童美育的目标

美育的任务包括:培养审美感知能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审美创造能力。

(二)学前儿童美育的内容

每个学前儿童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要给学前儿童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前儿童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通过认识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培养他们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在美的熏陶、感染下进行美感教育。

1.大自然是学前儿童美育的丰富源泉 它所提供的审美对象是丰富多彩、干变万化的。那姿态秀丽的天然风景,种类繁多的、形态各异的鸟兽虫鱼,变化无穷的自然现象,都是学前儿童美育的生动教材。

自然界的美是真实的美,它以具体、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很容易被学前儿童感知。自然界蕴藏的美又是绚丽多彩的,不仅表现为美丽的画面,而且有悦耳的声响,诱人的馨香,大自然本身就是动态美静态美的统一,形、声、色、味的结合,能形成学前儿童的各种美感。大自然又是变化多端的,季节的更替、星球的运行、动植物的生长,会使学前儿童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运动,在愉悦中启迪着学前儿童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愿望,激发着学前儿童对周围生活的热爱,培养学前儿童最初的健康的审美情趣。学前儿童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能像学前儿童的美育和德、智、体育融汇为一体,在自然美的感受中,促进了个性充分地、和谐地发展。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学前儿童更多地接触大自然,郊游、采集是学前儿童亲近大自然的必要的方式。带学前儿童到户外散步,利用幼儿园周围的自然物进行美育。引导学前儿童探索季节更替的信息,带领学前儿童寻找天空、大地蕴藏着的美:晴空、白云、彩虹、轻风、细雨,最大限度地让学前儿童领略自然界丰富的美一另外,带领较大的学前儿童种植花卉、植物,建立自然体验角,就更能使学前儿童感受生活美和自然美。大自然是美的永恒的源泉一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大自然来进行美育:自然界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审美价值无穷无尽和日新月异。教师首先要以自己对自然的热爱来影响学前儿童,引导学前儿童善于观察和感受产生美的情绪体验,并借助于描写自然景色的艺术作品,帮助学前儿童感受大自然美的力量。

2.社会生活是向学前儿童进行美育的广阔天地

学前儿童最初的美感是从日常事物开始的,因为日常生活中的美是学前儿童最接近、最熟悉和最容易感知的,又是学前儿童审美教育所必需的。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美来进行教育,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

(1)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是美育的重要内容

美育的实施不应仅仅局限在艺术活动方面,日常生活是向学前儿童进行美育的极好机会。学前儿童最初的美感是从日常生活开始的,因为日常生活中的美是学前儿童最接近、最熟悉、最容易感知的。

(2)创设并利用美的生活环境

学前儿童审美情趣,是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美好的环境可以给学前儿童以最经常和持久的美的享受,使学前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为学前儿童提供美的环境,是美育最基本的内容之一。为学前儿童创设美的生活环境,应包括幼儿园室内外环境的布置,绿化、美化、幼儿化,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学前儿童的乐园。装潢要整洁有序,造型美观,色彩协调,既符合学前儿童趣味,便于安全活动,又富有教育意义。为学前儿童创设的环境美还应当包括将音乐带入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游戏时间、自由活动和午睡起床的日羽司,轻微音乐的伴奏,可以使学前几童情绪镇静而愉悦,能更充分地感受到生活的美。 (3)利用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社会生活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组成的,我们社会到处充满着美好的事物,要选择其中能为学前儿童所理解的事物,引

导学前儿童去认识、去感受和观察,从而培养学前儿童对社会生活美的感受力、鉴别力,激发学前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如,社会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美、好人好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事迹,一些平凡人的英勇、坚韧、忍让、宽容等优良品德,它们都是感染和教育学前儿童的素材、培养学前儿童美好心灵的土壤。 (4)教育学前儿童注意仪表

语言美是心灵美的表现,而学前儿童期是人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学前儿童文明的举止、有教养的行为是美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学前儿童说话文雅、不娇声娇气、不抢话、不说污秽语言。同时,要引导他们在与周围人的接触中,学会分辨人们行为的美与丑,培养他们举止大方、尊重别人、谦逊有礼、爱清洁讲卫生、友好热情、姿态端庄等美的行为。这方面的成人示范行为对学前儿童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作用,除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外,还应取得家长的配合,给学前儿童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使学前儿童从小学会分辨美丑,养成文明札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3.艺术教育是向学前儿童进行美育的主要内容

艺术是人类审美实践的集中体现,所以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手段。在学前儿童美育内容中,艺术教育居于主要地位。艺术美以它的直观性、鲜明性和富于表现力,不仅使学前儿童易于接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可以更深刻地认识现实、陶冶情操、发展智力,让学前儿童懂得什么是丑,什么是美,对培育学前儿童的审美素养有极大的意义。 三、学前儿童美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5岁的学前儿童,是形成健康独立的审美意识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利用适时适当的教育方法,抓住大自然、生活中的美好的东西来激发学前儿童对美好事物和行为的向往,在这种向往的推动F,学前儿童会不知不觉地对审美活动中的情境进行模仿,最初虽是被动的、表面的,但天长日久,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 (一)尊重学前儿童审美兴趣,注意个体差异

学前儿童的美感教育应在游戏中快乐开始,在游戏中快乐进行,在美的体验中感到幸毛.导多云趣,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二)重视学前儿童美育中的形象性 审美思维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在全部审美过程中,一刻也不能脱离生动、丰富的感性形象。

(三)重视学前儿童美育中的情感性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真正触动了审美者的情感,使之产生了情感共鸣,才能发挥美感的教育作用。也就是说,审美必须动情,这是审美的特点。学前儿童的情感易受外界影响,易冲动且不稳定,在审美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发挥美感教育6应有的魅力,有效地触动孩子的情感,在全部审美活动中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进行着情感教育,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

(四)重视培养学前儿童健全的人格 学前儿童美育应当着眼于引导学前儿童人格向积极方面发展,特别是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这本来也是美育最重要的一种价值。但是长期以来,美育受重理智、轻情感倾向的影响,出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偏向。如在艺术活动中,没有充分地利用艺术这一媒介去丰富学前儿童的情感世界,比较偏重于追求艺术活动的结果,仅仅关心学前儿童作品是否达标,而不重视学前儿童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等: (五)重视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育中儿童表现美的灵魂是他们的自由想象和创造,而绝不仅仅是“照葫芦画瓢”似地

模仿。培养儿童创造的主动性是美育的重要目标。它是教育目的在学前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我国学前教育目标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做了完整表述,即:“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要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就要: 1.处理好体、智、德、美四育的关系。 2.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

3.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主体性发展的关系。

该目标充分反映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应了解目标实现的途径、教师在教育目标实现中的作用以及目标贯彻应注意的问题。学前儿童体育,是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并结合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进行的锻炼,着重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科学规律,最终实现身体、心理全面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学前儿童体育是实施终身体育的起点,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前儿童身体的适应能力、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控制和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以及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心情。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是:

.1.促进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发育与机能协调发展。

2.促进体能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基本活动技能。

3.培养积极情绪,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4.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 5.进衙安全教育,培养适应能力。 常见的学前儿童体育活动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基本体操、基本动作练习、体育游戏、各类运动器械锻炼、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和利用环境因素锻炼等。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要坚持以下原则:经常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兴趣性与实效性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学前儿童智育,就是按照学前儿童认识活动的特点与认知发展的规律,以增进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培养认识活动兴趣和习惯,发展智力为目的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学前儿童智育的意义体现在:

1.从社会发展价值看,智育是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 2.从个体发展价值看,智育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方面。

3.从智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看,智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知识和智力基础。学前儿童智育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学前儿童智育的任务与

内容主要包括:

1.引导学前儿童获得生活中易懂的和简单的知识,形成对事物的初步概念。 2.发展学前儿童的智力。,

3.培养正确运用感官的基本能力。 4.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 5.增进学前儿童对环境的以识。 6.培养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 7.培养学前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前儿童智育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教师的引导与学前儿童的探索相结合。

3.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结合。

学前儿童德育是年青一一代德育的最初阶段,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儿童施加教育影响。对学前儿童进行德育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

1.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帮助学前儿童适应社会生活。 3.促进学前儿童个性健康发展。 学前儿童德育的基本任务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前儿童诚学前儿童德育的具体内容有:文明礼貌教声,友雾教育,集体生活教育培养学实勇敢的品质,培养学前儿童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促进儿童爱家乡、爱碍国、爱劳动情感的萌发。

在学前儿童德育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规范”与“尊重”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3.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学前儿童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学前儿耋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学前儿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学前儿童美育塑造学前儿童完美的人格,形成学前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学前儿童的有效手段。学前儿童美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前儿童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学前儿童美育的内容包括:大自然中的审美教育、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教育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学前儿童美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1.尊重学前儿童审美兴趣,注意个体差异。

2.重视学前儿童美育中的形象性。 3.重视学前儿童美育中的情感性。 4.重视培养学前儿童健全的人格。 5.重视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

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独立的社会组织形式,承担着众多的社会职能,教育是家庭的重要职能之一,即家庭教育。那么,什么是家庭教育呢?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和影响。即在家庭里,父母与子女之间,长幼之间,同辈之间,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两个方面,父母教育子女是家庭教育中的主要方面。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种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家里的其他的年长者自觉或不自觉、有意或无意地对子女实施的教育或影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主要是指这种狭义的家庭教育,即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发生在家庭生活中,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积极、正面地影响教育儿童,把儿童培养成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发展的富有创造力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沱区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充满了亲情的非正规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情感性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成员间进行的教育,亲子或祖孙关系是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这样形成的教育和受教育的关系,使家庭教育具有夭然的亲惰性和强烈的感染性的特点,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来说,这一特点更加显著。家庭教育受情感的制约和影响,即亲子间情感越深厚;感化作用就越强,子女年龄越小,对父母的依赖就越强,感染作用就越大,教育效果就越显著。但俗语说得好,“孩子是自己的好”,家长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最可爱的,家长对于学龄前儿童的这种看法更是普遍。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容易情感用事,过度宠爱自己的孩子,而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 (二)全面性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融于儿童衣、食:j 主、行和游戏玩耍等日常生活中,教育内容丰富、广泛、全面。既包括学习日常生活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也包括关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文明礼貌行为和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养成等。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化的开始,家长有责任把孩子培养成具备生存能力、适应社会发展有创造能力的社会需要的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家庭教育就必须是全方位的教育,而不能只期望孩子成为“人上人”而重智力开发,忽视生活能力的培养,轻视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 (三)稳定持久性

人的一生,要经历幼儿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论是教育环境、教育内容,还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有很多昀变化。但家庭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是稳定的,家庭生活是持续的,家庭生活的这种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使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言,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非常显著。另外,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子女的一

生,家庭教育的过程也具有长期性、持久性的特点。 (四)权威性

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是家长。家长是家庭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家长是儿童生活的依赖者。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家长的权威不是自然产生的,是建立在相互尊敬和信赖基础之上的。儿童听从家长的教诲,接受家长的批评,理解家长的意图等并不是消极执行,也不是因为惧怕家长。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家长的权威“主要基础只能建立在父母的生活和工作上,建立在父母的公民面貌和父母的行为上”。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只有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才能真正体现出家长的权威性。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功能

儿童从出生到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家庭是第一教育场所,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功能如下:

(一)奠定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五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教育过程的90%。”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学前规是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语言、好奇心、智能和社会化发展过程中,8个月至3岁这段时期处于关键时期。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期(出生起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昀人格就不容易形成。”家庭教育是从胎儿保健和教育开始的,孩子出生后,父母给孩子创造的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的合理营养的膳食,适宜的玩具、图书等都保证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不但给儿童发展提供了物质环境,父母的爱抚、理解和信任也满足了儿童的精神需要,对儿童身心发展同样起了重要作用。

(二)指导儿童基本的生活技能

家庭自产生以来,就承担了指导儿童衣食住行、人际交往等生活技能的功能。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进入了家庭生活,婴幼儿期的儿童经过父母精心照顾和抚养,学会排泄、进餐、穿衣、说话、走路,认识周围环境和与身边小朋友游戏交往等。衣食住行及人际交往是人生存在社会中的基本的生活技能。随着儿童的成长及生活内容的丰富,基本生活技能也随之复杂多样,家庭的指导功能越显重要。遗憾的是家庭这一功能在现实生活中被弱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儿童的生活被父母包办代替等,使儿童缺乏甚至是丧失了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顾名思义,基本生活技能是人生存在社会的基本能力。试想,如果一个人,生存的能力尚且不具备,他还能为家庭、为社会做什么。

(三)教导儿童规范的社会行为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忿。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父母对儿童生活行为的要求也是最早的社会规范。儿童作为受教育者,总是以父母的言行为榜样,认同父母的需求和情感,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了儿童自己的行为方式和道德信念。家庭教育在教导儿童规范的社会行为,形成道德情操方面的功能不容被忽视,而且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迈进!”家庭在规范子女社会行为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类型 “家庭教育的类型”一词,国内的专家、学者在用词上没有严格的统一。有的学者使用“抚养方式…‘养育方式”,有的学者用“教育方式”,一般都用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日常活动中通常使用的相对稳定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李洪曾老师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一书中指出:“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从各自领域和角度对家长教养方式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多种教养方式划分标准,也概括出相应的教养方式类型。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概括介绍以下几种教养方式。 (一)根据心理学实验结论划分的家庭教养类型、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四种。 1.“权威型”教养方式 这种类型又称为“高要求、高反应”型。此类父母对孩子有明确合理的要求,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对孩子不含理的行为做出适当的限制并督促孩子努力达到父母设定的目标;同时,父母对孩子很温情,关爱孩子,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倾诉,对待孩子的错误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孩子自我成长。这类父母多用理性、民主、耐心的教育方式。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喜欢与人交往并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2.“专制型”教养方式 这种类型又称为“高要求、低反应”型。这类父母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很严格,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稍有不顺,啡打即罚。他们不会倾听孩子的诉说,对孩子缺乏热情和关爱,不能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在这种“专制”下,孩子容易形成对抗、自卑、焦虑、退缩、依赖等不良的性格特征,自我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性都比较差,缺乏社会责任感。“专制型”教养方式会导致儿童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事优柔寡断,心理上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缺乏学习的灵活性。 3.“溺爱型”教养方式 这种类型又称为“低要求、高反应”型。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无尽的期望和爱,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他们对孩子缺乏应有的控制和严格的要求,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超来的儿童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对父母依赖性很强,缺乏自信、恒心、

毅力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对父母缺乏孝心。“溺爱型”教养方式会使儿童缺乏创新能力,影响儿童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 4.“忽视型”教养方式 这种类型又称为“低要求、低反应”型。这类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不关心孩子的成长,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行为标准,对孩子冷漠,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爱。这类孩子对学校生活缺乏激情,学习成绩和自控能力差,具有较高的攻击性,感情冷漠,并且在长大后会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以上四种教养方式中,显然“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较科学的教养方式。 (二)根据对母子的调查研究划分的结果

日本学者奥平洋子以母子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其结果是把母亲的养育方式分为“细微的干预型…‘垂直的亲爱型…-隋动型”和“水平的亲和型”四种类型。

1.细微的干预型母亲

这类母亲在养育孩子时,通常表现出郁郁寡欢、悲观失望、罪恶感强、情绪不稳、惊慌失措、反思自省、对孩子刨根问底、哕哕嗦嗦等特点。由她们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来讲,情绪比较安定,喜欢冥思苦想、反省自己、分析别人等。但当这种教养态度过于强烈时,就会使孩子丧失孩子气,变得少年老成。 2.垂直的亲爱型母亲 这类母亲在抚养孩子时,往往表现出善于交际、不拘小节、开朗爽快、无忧无虑、对孩子温和慈祥、采纳孩子意见等特征。经她们培养的孩子,容易与别人和睦相处,适应社会等。但当这种教养方式走向极端时,就会溺爱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助长孩子的依赖性,导致孩子有自卑感。 3.情动型母亲

这类母亲在抚养孩子时,呈现出多愁善惑、自卑忧郁、主观武断、马马虎虎、感情用事、打骂训斥孩子等特点。由她们培养出的孩子,喜欢抛头露面,与人交往胆大妄为,不信任别人,合作性较差等。这种教养方式过于强硬时,孩子虽然不一定会成为问题儿童,但却极有可能成为棘手的孩子,浮躁冲动,攻击性强,难于适应社会生活。 4.水平的亲和型母亲

这种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大都有民主平等、尊重孩子、与孩子和睦相处、成为孩子游戏伙伴等特征。经她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基本都充满自信,好幻想,有较强的主动性和适应能力,能正确评价自己等。但当这种教养方式过于偏激时,可能会使孩子变得好高骛远,产生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也可能会使孩子受到溺爱。

(三)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 中国家庭教育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归纳总结了多种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如“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娇惯溺爱型…‘忽视冷漠型”等。我们综合各种研究结果,概括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方式。这些教养方式的表现及其对儿童性格、行为的影响如下。

1.专制型教养方式

专制型父母严格控制孩子的行为,信奉_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的教育十分严厉、粗暴甚至有虐待行为,如果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情绪,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残忍的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另一种专制是父母严格限制孩子的自主权,过度保护孩子。孩子的事情全由父母包办、代替。这种教养方式,使孩子养成过分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则易产生分离焦虑,拒绝入园,拒绝上小学,形成儿童退缩行为等。过度保护还会养成孩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差,易造成挫折感,产生对立、自卑、仇视、嫉恨乃至采取攻击报复行为,人际关系紧张造成情绪问题等。 2.放任型教养方式

放任型父母不善于承担父母的教养责任,亲子间缺乏亲密性,父母对孩子的生活与学习漠不关心,听之任之,也不予以指导和约束等。这种教养方式影响儿童养成良好个性和态度,往往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严重影响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亲子间正常接触和交流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信赖感、温馨感,是缓解青少年恐惧焦虑、不安的精神良药,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育、健全性格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另一种放任是父母溺爱和过度宽容子女,使子女容易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德和嫉恨的心理,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模糊不清,不能学会在欲望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差,道德观念薄弱,缺乏行为准则和规范,事事依赖成人,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从而发生侵犯行为。

3.民主型教养方式

民主型父母不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自事理。调查发现,学业不良儿童的父母中更多的是使用专制及放任的教养方式,而正常儿童,特别是优秀学生的父母,更多的是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民主教养不等于什么事情都是协商,有民主还要有集中,孩子由于知识经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看问题不够深刻与全面,所以有些重大问题要由家庭全体成员来讨论,父母可以事先统一口径,要求少数服从多数,让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应该积极努力地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这样才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的素质 1.家长的文化素质

家长文化素质的高低会影响家庭教育。 家长的文化素质高对家庭教育有积极促进的作用。文化素质高的家长一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在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选取适当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等各方面具有优势。“中国城市

[在此处键入]

6

独生子女叭格发展状况与教育”的调查结果表明,父母文化程度与学习有关教育孩子知识的情况均有显著相关性,即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学习各类家庭教育的知识越多。对上海市市区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调查也发现,受敦育程度高的家长对孩子更充满信心和自信,更重视教育。另外,素质高的家长自身修养一般也较好,这就自然给儿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文化素质高的家长往往还比较注重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和智力投资,能够解答孩子在探究和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家长的文化素质低可能会阻碍家庭教育的正常进行。文化素质低的家长往往会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的知识,教育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育方法的运用方面会有欠缺,从而影响了家长在早期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家庭教效果的相关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低的幼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么无原则地溺爱,要么对孩子放任自流,造成家庭教育的恶性循环。 2.家长的道德素质

家长的道德素质是影响儿童成长的关键因素。

家长的道德素质会通过家长的日常行为反映出来。学前儿童的道德认识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较差,但儿童的模仿能力极强,家长遵纪守法、行为规范,就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父母助人为乐,孩子也会乐于助人。家庭教育实践证明,家长的思想道德是孩子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制约着孩子道德认识的提高。父母高尚的道德情操会陶冶孩子的情操,父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道德行为,也会使孩子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家长的人生信仰也会影响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家长的教育观念

k ,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家长基于对儿童及其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对儿童教养的理解。它包括:家长的儿童观、人才观、亲子观和教育观等内容。

1.家长的儿童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是家饫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看法。主要指儿童家长对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权利和地位、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及儿童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些家长认为儿童是被动发展的,儿童没有自己的权利、地位和主观意愿。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和儿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强迫儿童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发展。也有些家长,把儿童发展看成是自然成长的过程,不需要进行什么教育活动。不同的儿童观,影响着家长的教育方式是“专制”的还是“放任”的,或是“民主”的。家长只有了解儿童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充分认识到儿童具有发展的主动性,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创造条件,适时给予教育和启发,才能使家庭教育产生实效。,

2.家长的人才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学前儿童家长的人才观主要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即家长对什么是人才,期望自己的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认识。包括人才的标准、人才的价值。它反映了家长本人的价值取向。一般来说,人才可分为知识型、技能型、社交型、创造型、品德型及普通型等。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期望,影响着家长的教育方式。知识技能型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式上会注重儿童的智力和品德的培养,社交型的家长会培养子女诚实、酒泼开朗的性格普通型家长不会刻意追求子女的学业成绩优异等。家长不切合实际的人才观,会阻碍儿童的健康发展。。

3.家长的亲子观和教育观对家庭教育钓影n

家长的亲子观是指家长对子女和自己的关系的基本看法,也可以说是养育动机。把子女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和附属物,还是认识到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亲子观的不同,会影响到家长的教育方式。如果养育动机是传宗接代、光宗耀祖、补偿自己理想中的不足,那么家长就不会顾及子女的想法,要求子女完全服从家长的意志,听从家长的安排。反之,家长会多采用民主型的教育方式。“树大自然直”,代表了一些家长的教育观,有这种观点的家长认为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作用不大,只要给孩子吃好、穿暖,生活上照顾周到,不出任何意外事故,孩子自然会成长。还有些家长认为教育儿童是幼儿园、学校的责任,即“只养不教”的观念,这些都是放任自流、推卸责任的错误观念。 (三)家庭结构类型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家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组成,即夫妻、子女和祖辈等。家庭结构可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隔代家庭和联合家庭等。不同结构的家庭,家庭教育的模式和氛围会有很大区别。 1.核心家庭

指已婚夫妻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对于城市来说,家庭内一般只有夫妻和一个子女。这种类型的家庭人口少,关系简单,比较有利于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尤其是夫妻关系和谐,亲子关系融洽的家庭,父母对子女教育热情高、投入多、有耐心,对子女进行教育时,夫妻意见容易达到一致,能采取正确的教育寥式来掣育子女。~ 2.主干家庭

在一个家庭中有两代以上,而且每一代只有一对夫妇组成的家庭。如祖父母、父母和孩子三代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人口较多,代际关系较为复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方面,主干家庭中的家长即祖父母,帮助照看孩子,可以际补双职工家庭在抚育孩子上的时间及精力的不足;不利的一面,不同代际,由于年龄、观念、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方面有差异,在家庭教育中会出现观念或方法不一致的情况。教育的不一致性会削弱家庭教育的功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克服不足,作为家长的祖(外)父母、年轻夫妇都要多进行交流沟通,做到互相配合、意见一致、形成合力,要理性地爱孩子、教育孩子,使孩子在情感和谐融洽的大家庭中健康成长。 3.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也就是以往常说的残缺家庭。包括夫妻离异或一方去世,由父亲或母

亲与孩子组成的家庭。近年来,特别是大城市离婚率的上升,客观上造成单亲家庭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孩子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给家庭教育带来不利影响。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承受着父亲或母亲离世带来的伤痛和阴影,忍受着父母离异带来的伤害。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完整的爱,孩子会情绪低落、缺乏安全感、不自信,也容易出现反叛行为。离异的家庭从父母感情破裂开始,家庭关系失和、父母不断的争吵,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 4.隔代家庭

隔代家庭指祖(外)父母与孙辈组成的家庭。隔代家庭的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关系有隔膜,老人对孙辈的照顾主要在生活育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力不从心,这样的孩子由于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另外,还有一种联合家庭,即由一个以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这样的大家庭,在我国尤其是城市中已为数不多,就不再进行分析。不同的家庭结构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四)家庭物质环境

家庭物质环境包括家庭经济收入、居住条件等,它决定着家庭生活条件、儿童学习的环境及身心健康。良好的物质环境不仅可以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还可以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物质条件较匮乏的家庭,经济收入低,生活水平差,除了不利于儿童身心发展外,家长还可能会因为经济问题产生矛盾,从而影响对子女的教育。虽然良好的物质条件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但社会学研究发现,在家庭物质条件达到基本保证正常生活的情况下,经济上的再增长对儿童的成长并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在经济条件相似的家庭中,家庭文化用品比生活用品对儿童的发展影响更显著。有研究证明,家庭中儿童单独拥有的书刊量与其语文、数学的学习成绩和语言能力有极其显著的相关;家庭中为子女购买的玩具与儿童的社会性行为、身体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有极其显著的相关。另外,良好的物质条件也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起到正面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阻碍儿童的发展。物质条件过于优越的家长对儿童的期望也会过高,家长容易养成“专制型”或“溺爱型”的教育方式。另外,家长在满足儿童的物质需求时可能会忽略儿童精神上的需求,而使亲子关系冷漠。对于儿童来说,优越的物质条件,容易使儿童养成过度依赖家长、养尊处优、任性等不良习惯。物质条件不太富裕的家庭,如果合理安排家庭牧入,家长重视家庭教育,接受科学的教育理念,克服经济条件不利等因素,也会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物质条件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五、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马卡连柯针对家庭教育的特点,提出过一系列的家庭教育原则,如及早教育、以身作则集体教育、掌握分寸尺度及与社会生活联系等原则。,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是国内外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依据,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1.全面发展原则

学前儿童的发展包括身心、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和审美等各方面,家庭教育应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正如“木桶理论”所认为的,一个木桶由多块木板组成,木桶盛水多少取决于全部木板的长度,在于各块木板间相互连接的质量,缺少哪块木板都不行,哪块木板短都会影响木桶的容积。把儿童整体发展比作一个木桶,各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比作木桶的每一块木板,儿童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即每块木板的长度都得到增加,才能扩大木桶的容积,即全面提高了儿童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重认知和语言的发展,轻身心健康和情感培养等问题,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这是需要儿童冢长认真对待和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学前儿童家长只有做到全面了解儿童的身心、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和审美等各方面的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才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2.严慈相济原则

传统的家庭中,父母在家庭教育上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即严父慈母。现代的家庭教育不论父母,都应该秉承严慈相济的原则。“慈”为慈爱,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也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它可以转化为孩子成长的心理动力。会疼爱孩子的家长,常常把对孩子的爱融入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关心上,把爱表露在对孩子良好行为的赞许上。爱的力量是教育中重要的力量。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果不够,子女会感到痛苦。但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受到毁灭。”总之,家长在慈爱中体现严格,严格中体现慈爱。慈爱与严格是辨证统一体,没有真正的严格要求就不会有真正的慈爱,二者必须相辅相成。 3.正面教育原则

正面教育,即从事物的正面或以正面的事例积极引导、说服为主的教育。从正面看事物最易看清,尤其是孩子幼稚无知,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差,以正面为主进行教育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在实践中,家长要坚持正取教育引导,千方百计地让孩子知道“我能行…‘我进步”。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靠教育培养,对不良的行为习惯重在预防和矫治。当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出现,处于萌芽状态,家长要及时阻止,切勿大骂。阻止的最好方法是正面引导,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并帮助孩子学会怎幺做。 4.一贯一致原则

一贯即连贯性,指家庭教育的内容、要求应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教育内容要前后衔接,系统长期地进行。一贯性还指家长对孩子错误行为出现时的态度要前后一致,不能随心所欲。一致性指父母、老人及家庭其他成员对孩子所提要求要一致。教育过程中,首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当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坚持正确原则,不能时而严格时而松懈,如果不能坚持一惯性原则,已有的教育就会前功尽弃。其次,家庭中父母要将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告知老人和其他家庭成员,让他们了解父母的要求,以便在教育过程

中达到一致。另外,老人如果在教育方法上有异议也要背着孩子和父母交换意见,不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一致性还指家庭与幼儿园、社会相互配合、步调一致,采取积极措施,取得幼儿园和社会的支持与合作。家、园教育保持一致可以充分发挥家、园教育的合力,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5.科学适度原则

科学性主要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用科学的育儿观、正确的价值观对儿童施加影响,使孩子能够按照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健康地成长。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育儿观和价值观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贯彻科学性原则,家长应该具备科学育儿知识,丁解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科学育儿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用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影响孩子。需要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的价值观,摒弃传统世俗把孩子培养成人上人的观念,树立科学价值观和人才观,给孩子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信任和支持孩子,让孩子以各种方式尝试各种事物,充分发挥孩子的个人潜能,让孩子在自己的探索中成长发展。要想运用好科学适度性原则,家长要适时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是否遵循了教育规律,是否符合孩子发展的特点。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家庭教育方法是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策略及措施。教育方法的选择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法国教育家爱尔维修认为“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宋代儒学大师朱熹早就指出:“子之教在父之方,方适则子成,不适则毁。”这是说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会失败。家庭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总结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介绍以下几种常用的家庭教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行为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范去感染、教育孩子的教育方法。榜样示范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示范性,特别适于学前其童。 2.游戏体验法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活动是最能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活动形式。家长将教育的内容融于游戏,引导孩子在游戏中通过体验角色学到知识和养成好的品行。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等人通过长期的跟踪研究得出结论,成年人能力源于儿时的游戏,小时候有机会玩一些独创性游戏的孩子,长大后有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更好地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和其他复杂问题。家长在运用游戏体验法时,要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设置安全的游戏空间,准备适当的游戏材料,和孩子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意图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在和孩子一起愉快游戏的过程中教育和影响孩子。

3.正面说理法

正面说理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启发、引导和提高儿童辨别是非善恶昀能力和认识,从而使儿童接受家长的教育,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4.赏识激励法

赏识激励法是家长在与孩子活动的过程中,多以肯定、期待的言语鼓励孩子,无论是孩子的生活技能、道德品质还是身体运动能力,只要有点滴进步就表扬、鼓励,让孩子获得被表扬、被信任的成功体验。让孩子在赞美声中成长。教育学家认为,教育孩子,奖励是比惩罚更有效的方式。因此他们建议,用奖励正确来代替惩罚错误,用肯定优点来代替否定缺点,这样既可以避免给孩子造成伤害,又可以使孩子取得更好的进步。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有了天才的感觉,你会成为天才;有了英雄的感觉,你会成为英雄。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他就会成为好孩子。”用虚拟的手段,给孩子制造一个“我很棒”的自我感觉,他就会逐渐“棒”起来。 5.自然后果法

自然后果法是法国教育家卢梭首先体现出来的,是指在家庭教育中,通过让孩子体验由于自己的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来纠正其行为的方法。孩子犯了错误,运用自然后果法对其进行惩罚,可以为其提供正确或错误行为的合理知识;如果儿童由于自己的错误行为受到痛苦的惩罚,他必然多少清楚地认识到对他的惩罚是公正的;儿童体验到自然的惩罚,他的脾气可以较少地激动并保持妄静的态度,也避免了父子之间的冲突。

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 (一)进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缘由

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主持了“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大型研究。该研究以辽宁、北京、上海、江苏等10个省市的25 478名4岁和6岁的学前儿童为研究象,调查内容涉及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家庭环境和教育情况等一千多个项目。在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研究结论。其中,幼儿受照顾和受教育类型的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是,4岁儿童完全由父母(监护人)照顾和教育的类型比例为59%,由他人照顾和教育的类型比例为41%;6岁儿童两种类型比例分别为34.23%和65.77%。结果表明我国未入园的适龄儿童仍占相当比例。另外,对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的影响超过教养机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教育也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方面。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和对象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是指,托幼机构、社区或企事业单位组织的,以学前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活动。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目的是: 1.指导家长提高育儿水平

通过指导、倡导母乳喂养,普及科学喂养知识,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儿童营养水平,从整体上增强儿童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2.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

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包括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对子女正确的教养态度,增强家长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3.指导家长优化教育环境

指导家长优化教育环境包括指导幼儿家长,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正确对待

子女的行为表现,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幼儿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最大限度地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4.向家长进行法制教育 通过向家长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儿童权利公约》等法律法规,提高家长的法制意识,依法保护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是学前儿童家庭外的幼教机构和其他社会团体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对象主要由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家长、指导学前儿宣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四个对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是:0-6岁的学前儿童7、学前儿童家长、与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和儿童的非亲监护人。大多地区还组织新婚夫妇、孕妇和她们的丈夫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对0-3岁婴儿家长主要进行科学育儿的指导。对3-6岁幼儿家长的指导的普及率最高,这是因为我国城市3-6岁幼儿大都进入幼儿园,农村也有相当数量儿童进入中心幼儿园或村办幼儿园,对比较集中的幼儿家长进行指导比较方便。

(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 学前儿童的家长作为幼儿的家长、社区的居民或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可以从多种渠道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包括托幼机构、社区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另外还有大众传媒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指导。托幼机构的指导,由幼儿园等托幼机构组织,由幼儿园教师和工作人员担任指导者,对儿童家长进行指导。托幼机构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具备对儿童的教育素养及指导儿童家长的能力,托幼机构现有的场地、设施.设备等为对家长的指导提供了场所,托幼机构这一指导渠道具有其特殊的优势。社区的指导,由街道、社区组织,由社会工作者、托幼机构的教师和其他志愿者担任指导角,对社区居民进行指导。一般来说,主要对未入园幼儿的家长、外来流动人口的家长进行指导。 (五)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

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机构有多种形式,如家长学校、亲子园、家庭教育咨询站、家庭教育网站等。家长学校是由社会教育机构和团体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儿童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指导不同年龄段儿童家长,重视在家庭教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供处理建议,对家庭教育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咨询的一种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家长学校的工作由全国妇联和教育部共同牵头进行指导管理。目前有托幼机构、卫生单位和社区等各类组织组织的家长学校,除此外,还有父母学校、新婚夫妇学校、孕妇学校、亲予园等多种类型。

第二节社区学前教育

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结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社区教育就是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以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过程。社区学前教育,是以社区范围内的学前儿童为教育对象,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来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保教活动过程。学前儿童是社区人口的组成部分,其教育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学前儿童、儿童家长、幼教机构的教师整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为学前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

一、社区教育的功能

家庭是人社会化的摇篮,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社区教育有着特殊的功能。 (一)优化社会环境的功能

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第一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所在社区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给人提供才能、经验、知识,有时也能确定人的身份、地位角色,并造就和改变人的心理和人格。因此优化社区环境对儿童社会化十分重要。社区创造了人际交往的和谐空间,通过社区文化活动社会所公认的道德品德、行为规范等表现出来,社区注重培养塑造文化活动者,帮助社区成员提高道德水平、建立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渗透到社区成员身上,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因此社区教育,使儿童的社会化环境得以净化和优化。

(二)统筹社会化因素,整合社会优质资源的功能

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有来自家庭、幼儿园、社会各种因素的影Ⅱ向,而社区则是诸多因素的综合。作为对儿童实施教育的不同载体,社区教育成为统一协调各类教育的实体,起到了统筹社会化因素的作用。同时社区教育活动把社区内的卫生保健、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相关部门及工作有机联系起来,开展适合社区学前儿童需要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有效地整合了各种资源,推动了家庭、幼教机构和社区的合作。 (三)强化个体社会角色的动能

个体社会化始自家庭,父母是儿童最初的施教者。但父母承担着众多的社会角色,加之父母作为教育者的角色训练不足,无力承担起父母的责任,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问题。

二、社区学前教育的产生发展 (一)世界社区学前教育的产生 1.社区教育的产生

社区教育起源于丹麦,l 844年丹麦教育学家科维隆在乡村创建国民高等教育学校,这是成人社区教育的开始。19世纪末,美国芝加哥设立社区学院,培养适应工业发展的技术人才。社区教育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00万美国退役军人进入社区学院学习,为战后的经济发展准备了人才。英国的社区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社区教育服务的对象为教师、儿童、家长及社区居民。其教育目的在于改善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改善儿童的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进行教师交流以及为留学生的孩子提供服务等。日本魄社区教育机构有为公民和青年设立的,也有儿童中心、妇女中心等。社区教育重视对青少年的意志品质教育,学校与社区联合组织儿童的训练活动,关心老年人生活,为老年人提供活动设施。社区教育是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产物,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潮流。

2.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社区学前教育在经济实力发达国家率先得到发展。

(二)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兴起

我国社区教育的起步较晚,一些学者受到美国社区教育思想的影Ⅱ向,相继在农村办起了教育,以此来改良中国社会 三、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一)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内容

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这是我国幼教法规第一次使用“社区”这一概念。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衙)》提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两份文件表明,我国要以社区为依托,发展幼儿教育一社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发展社区:社区学前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教育系统的基础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张燕老师认为:“社区学前教育属于大教育范畴,其对象不仅仅限于机构中的幼儿,而是社区内从出生至学前阶段的全体幼儿,甚至包括他们的家长及社区全体成员。”

(二)我国玩具图书馆的建立

玩具图书馆在我国出现是改革开放以后,是借鉴国外学前儿童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努力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先后在天津、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出现。1984年6月1日,天津市河东区唐山街创建丁我国第一所儿室玩具图书馆。这所玩具图书馆是在天津市儿童保健所、市妇联、托幼机构等单位到外国参观后,结合天津本地。隋况创办的。1987年,中国玩具协会参加加拿大第四届世界玩具会议,回国后在上海开展了玩具图书馆的试点工作。1988年北京市建国门街道在东单苏州胡同建起了北京第一所儿童玩具图书馆。之后,内蒙古、福建也先后建起了玩具图书馆。

(三)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形式 1.城市社区学前教育的概况

城市社区学前教育是利用社区内各种社会资源来开展教育工作的,社区学前教育主要由社区街道办事处牵头组织和管理。主要工作有积极创设条件,为更多的学前儿童提供保教机会;以优生、优育、和优教“兰优”为龙头,形成社区学前教育工作网络;优化街道社区的社会环境;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为学前儿童家庭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为儿童提供舒适多样的活动环境。 2.城市社区学前教育形式

城市社区学前教育的形式如下: (1)正规的社区学前教育

正规的社区学前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以幼儿园(学校)为中心,联络社区中其他部门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集社区力量关心学前儿童,集社会各方面的信息于社区居委会,并将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一体化,促进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为促进社区儿童的健康成长,繁荣社区生活服务;另一种形式是以社区为中心,由社区街道办事处牵头,将社区内的一切教育机构(幼儿园、中小学)和地区中的教育部门组成社区教育委员会,集社区妇幼保健医院等各部门力量支持幼儿教育,丰富儿童生活,关心儿童成长,实现幼儿园(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一体化., (2)非正规的社区学前教育

在众多的社区学前教育机构组织中,有区别于正规幼儿园、幼教机构的学前教育的组织,如社区的亲子园,社区幼儿所、活动小组等。这种学前教育也被称为非正规学前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张燕在《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四环游戏小组的探索≥一书中认为,“非正规学前教育是由政府、非政府机构或个人发起,嵌托社区资源,针对无法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0-6岁儿童,特别是处境不利儿童(如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自9儿幼儿园是3至6周岁的幼儿学习、生活、娱乐及保敦的场所,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年龄特征,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机构。幼儿园与小学中学、大学等教育机构相比,有自身的特殊性。幼儿园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1.招收对象一般为3-6周岁的幼儿, 根据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一般将幼儿的年龄范围定为3-6周岁。但实际上幼儿园招收对象的适龄范围并非绝对严格的,例如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幼儿园的招收对象为“3足岁到7足岁的幼儿?7,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的适龄幼儿为‘‘3周岁至6周岁(或7周岁)。”并且除三年制的幼儿园以外,“亦可设一年制或两年制的幼儿,”。世界上不同国家会根据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定幼儿园招收对象的年龄范围,例如日本,很多幼儿园仅实施以5岁幼儿为对象的学前一年的教育;英国则将保育学校的年龄范围定为2-5岁,小学起始年龄为5岁。

2.幼儿园的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 首先,幼儿园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其进行教育,而幼儿的身体与心理发展有别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儿童,因此幼儿园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级学校的教育。其次,幼儿园教育有别于萁他类型的早教机构的教育,幼儿园的教育有自身的任务、目标、原则及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另外,幼儿园又不同于其他以幼儿为对象的纯福利机构或慈善机构,幼儿园一般需要收取学费。

3.幼儿园是幼儿公育的专门社会机构 如今,幼儿园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正规学校教育机构,成为各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幼儿在幼儿园中通过与老师、同伴交往,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态度和能力。 第六章幼儿园教育

第一节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 一、幼儿园的性质

在我国,1903年,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创办幼稚园,并拟订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命名学前教育机构为蒙养院,湖北幼稚园遂改名为武昌蒙养院,也叫武昌模范小学蒙养院,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所官办幼儿教育机构,招收3-7 (一)教育性

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幼儿园适应社会变革,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

幼儿是未来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3-6、7岁的学龄前儿童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期。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沧

桑演变,留传下来许多优良的教育传统,如集体主义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知识技能教育等。幼儿园根据中国国情,立足于我国社会变革的实际,在批判地继承我国幼教的传统经验、反映中国特色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国外优秀的教育研究成果,积极进行幼教改革,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幼儿教育,这些均体现了幼儿园的教育性。

2.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幼儿园坚持保教结合,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 发展

首先,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已经使人们的生活进入了以知识和信息为生产力的时代。幼儿园也必然要从素质教育人手,以人为本,全面改革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强调的是幼儿时期教育的重要牲,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从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其次,幼儿园作为一个幼儿交往的小丰主会,在这里孩子们慢慢地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分享、同情、安慰,学会遵守规则和秩序,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例如,在幼儿园中,幼儿要学会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图画书或食物,在游戏的过程中要学会与其他幼儿合作,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和体会同伴的感受,这些将为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正女口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说,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并非是在哪所大学和实验室中获得,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会的。

3.从家园合作的角度看,能够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二)福利性

幼儿园为家长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具有福利性。陶行知在《幼稚园之新大陆》一文中指出:“最需要幼稚园的地方是什么?最欢迎幼稚园的地方是什么?幼稚园应当到而没有到的是什么地方?幼稚园还有什么新大陆可以发现?”他认为工厂和农村最需要幼稚园,工农大众妇女上工厂做工,要承受孩子留在家里无人照应的痛苦,但若带在身边,工厂的特殊环境又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在他看来“倘使工厂附近有相当之幼稚园,必能增进儿童之幸福而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

(一)制订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目标对幼儿园教育的整体规划和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幼儿园的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为幼儿园教育目标服务。具体来讲,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教育目标,有利于在幼儿教育阶段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

幼儿园教育以我国的教育目的为依据,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采取适宜的方法与手段,对幼儿提出恰当的教育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儿童的发展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教育目的的实现必然是长期的、连续的过程,前一阶段的教育是后一阶段教育的基础,后一阶段教育是前一阶段教育的继续。

2.明确教育目标,有利于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本《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 3.明确教育目辛亏.有助于增强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4.明确教育目标,有利于帮助幼儿教师对教育活动结果进行

具体的教育活动离不开教育目标,否则就无法科学地评价一次活动。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之前,都是参照教育活动目标进行设计的,在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阶段就已经考虑到评价问题。教育目标既是评定幼儿学习与发展是否达到标准的客观依据,也是衡量一堂教育活动课成功与否的客观尺度。。

5.明确幼儿园教育目标,有利于解决幼儿囝“小学化”的问题

以我国教育目的为依据,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制订幼儿教育的目标,在实践中可以防止和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人化的现象。在我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情况比较普遍,很多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存在“小学化”倾向。有些幼儿园甚至组织考试、布置沉重的家庭作业,过早地让幼儿承受应试教育的压力,失去了自由游戏的空间和健康、轻松的心理状态。因此,明确教育目标有助于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幼儿的身J 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二)制订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和应注惫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订必须反映我国的教育目的,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内容的选取、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提供基本的依据。同时,幼儿园教育目标规定了幼儿教育活动的预期效果,同时作为评价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准。因此,具备明确的幼儿园教育目标才能够保证幼儿教育活动过程科学、效果理想,全面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制订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订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幼儿园教育具有社会属性,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一代新人,把人类历史上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思维方式、精神文明、优良素质、民族传统等,有计划、有

2.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订应依据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

育肩蒙性质的基础上确立教育目标。 3.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订应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要求3~6、7岁的儿童处于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幼儿身心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因此,如果对幼儿提出过高或过低的教育要求,都有违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在此处键入]

7

达不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所以,制订教育目标必须尊重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以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为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订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幼儿园教育目标涵盖的内容要全面。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的实现是将其内容逐步、层层具体化的过程,在任何一个层次都应该保证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全面性,应涵盖幼儿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每个方面的全部内容。

其次,幼儿园教育目标应体现连续性和一致性。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由不同阶段组成的、长期的过程。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因此,每个阶段性目标之间要互相衔接、协调一致,使每一个具体目标的实现都成为实现上层目标的有效环节,最终实现总目标。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体系和内容

结构是功能的保证,预期教宵目标是通过目标结构及其整、分、合的运转过程而实现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是在国家幼儿教育总目标的宏观指导下的各层次目标有机结合的完整系统。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按照目标的范围可以划分为以下的结构体系(图6-1): 1.幼儿园教育总目标

根据《教育法》中的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幼儿阶段,这一目的表现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规程》中规定,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

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秽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在人的素质发展的顺序结构上,《规程》和《纲要》同时强调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应把“体”放在首位,有别于其他阶段德、智、体、美的顺序,逸充分考虑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龋特点。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以体、智、德、美四个方面的内容为主,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当中还包括现代社会需求的幼儿其他素质发展的内容,例如,发展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交际能力、自律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环保意识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 2.教育领域分类目标

《纲要》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将幼儿园教育的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一个领域都有相应的教育目标:。一 (1)健康:身体健康,在集体生话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语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3)社会: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

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回。 (4)科学: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t0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5)艺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1)健康:身心状况(具有健康的体态,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语言:听与说(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阅读和书写准备(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3)社会:人际交往(喜欢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社会适应(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4)科学:科学探究(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1物和现象);数学认知(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5)艺术:感受与欣赏(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关的事物,軎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表现与创造(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3.幼儿身心素质发展目标

身心素质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合称。幼儿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幼儿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幼儿具体素质体现出个体在身体运动中的机能水平,反映了神经系统对肌肉活动的控制、调节能'j (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等)和肌肉组织及心肺系统的功能状况(力量、耐力等),。幼儿心理素质同样是幼儿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

部分,包括认识能力、情绪稆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诸方面。幼儿期是幼儿身体发育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促进幼儿身心素质综合发展,不仅关系到幼)时期,也将会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幼儿身心素质的发展领域,应包括身体发育与体质、知识与经验、动作与技能、智力与才能、个性与社会性品质等五个方面,幼儿身心素质发展目标即在这五个方面幼儿应达到的具体发展规格。只有根据规定的教育内容和要求,从身心素质的各个方面人手,保教结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才能使幼儿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实现幼儿整体素质发展的最终目的。

4。学段(竿龄阶段)目标

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订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制订不同的学段目标。 5.单元主题教育目标

主题目标强调幼儿的主动体验式、创造性学习,尊重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采用单元主题教育是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确立若干个主题,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 6.教育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目标指引教育活动的开展,并贯穿教育活动过程的始终,同时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质量。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是对于幼儿在活动中学习任务与发展结果的预期和设定。幼儿园教育目标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个个的具体教育活动中来实现,教育活动目标比主题教育目标更突出针对性、活动性和可操作性。在设计教育活动目标时,应首先考虑幼儿的发展实际和能力水平,另外教育活动目标还需要强调幼儿的全面发展。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成认知、动作技能(行为)和情感体验三个维度,在设计教育活动目的时可以参照这三个维度来进行。 (四)落实幼儿园教育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

幼儿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把幼儿教育目标由上到下、由抽象到具体,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工作展开的时间顺序逐级分解落实到学期、月、周、日的具体教育活动中来实现的。确定幼儿园教育目标之后,下一步要把它落实到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去,才能实现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幼儿教师对于教育目标的理解与执行,都会影响教育效果。只有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教育目标,不断反省和调整教育行为,才能真正实现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才能贯彻落实好幼儿园教育总目标。

三、幼儿园教育原则 (一)教育的一般原则

教育原则是反映教育规律的、在教育系统内部制约和指导教育工作的基本法则和标准。幼儿园教育原则是反映幼儿园教育规律,指导幼坫园教育工作的基本法则和标准。幼儿园教育原则必须遵循教育的一般原则,而教育的一般原则包括: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 首先,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便学会尊重他人。敦育只有在尊重儿童人格、维护儿童尊严的前提下,才可能培养出健全的人。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例如,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意对儿童施加言语或肢体暴力,让儿童常常感受到委屈、羞辱,或让儿童在其他同伴面前出丑,这样的教育方式就挫伤了儿童的自尊心,不利于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阻碍了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将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其次,要尊重儿童的合法权益。儿童拥有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等合法权益,家庭、学校、社会应当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促进儿童全面、协调发展首先,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而非片面的。教育应促进儿童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废。例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重,确保儿童认知发展和身体发展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其次,儿童的发展应是协凋的发展,教育应促进儿童身体的各个器官、各系统机能的协调发展、儿童各种心理机能(包括认知、情感、性格、社会性、语言等)的协调发展、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协调发展、儿童个体需要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发展。

3.面向全体,亘视个别差异 (二)幼儿园教育原则

幼儿园教育原则是教师在向幼儿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受教育一般原则的制约,同时具备自身的特点。《规程》第二十一条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井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第二十二条指出:“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第二十三条规定:“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我们把幼儿园教育原则在遵循教育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同时具备的自身的特点 总结如下:

1.保教结合的原则

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所谓“保育”,是指对幼儿身体的照顾、保护、养育和促进,以及对幼儿心理能力的保护和培养。所谓“教育”,就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保育和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共同实现。

幼儿园应在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例如,在幼儿午睡起床后,保育员都要整理床铺,叠好被子,而整理床铺和叠被子是幼儿园中大班的孩子应该掌握的一项生活技能,因此,保育员可以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生活技能技巧的随机教学活动——“大家一起叠被子”,充分抓住幼儿午睡起床后的一小段时间,开展生活技能技巧的教学,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是由幼儿年龄特点决定的,同时也是幼儿园教育区别于小学教育的主要特点。基本活动.是在人生的某阶段出现频率最高、对人的生存发展最有价值、最适合那一个年龄阶段的活动。游戏既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又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游戏活动最符合幼儿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最能够满足幼儿的需要,同时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其教育价值是其他活动无法取代的。

3.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如幼儿的生活活动、劳动活动、教学活动等》和幼儿的自主咱由活动(如自由游戏、区角自由活动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每一种活动对幼儿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每种活动不是分离地、孤立地对幼儿发挥影响,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介整体。一日活动必须统一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整体教育功能。因此,幼儿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保证一日活动在共同的敦育目标指导下,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4.坚持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的原则

首先,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幼儿往往是通过感性知识和直接经验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只通过课堂上书本知识的学习来获得发展,他们必须通过多样的活动去接触各种事物和现象,通过操作活动和交往活动来逐步积累经验。其次,幼儿园的活动不应当是单一的、枯燥的。

5.充分利用同伴、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减少精神上之痛苦,同时女工既不必心挂两头,手边又无拖累,则工作效率也增加好多。

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内容 一、健康教育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7健康领域的教育涉及幼儿的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幼儿园健康教育应培养幼儿良好的体态、安定愉快的情绪和一定的适应能力;锻炼幼儿具备一定的平衡力、力量和耐力,手部动作灵活协调;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与安全意识一我们可以把该领域的内容归结为:

(一)幼儿日常生活习惯教育

幼儿良好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需要幼儿园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二)幼儿身心素质教育

幼儿身心素质教育包括:了解身体机能、特征;走、跑、跳、投掷、跨越障碍物等肢体协调能力;连续进行某一项体育活动,如连续走、跑、跳、跳绳、抓杠、拍球、抛接球等;躲避物体及他人的碰撞,会自我保护;沿轮廓涂画或修剪图形;使用筷子等简单的工具;适应人际关系变化,适应新环境,情绪稳定等。幼儿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需要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

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三)幼儿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数育

幼儿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包括:识别陌生人,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做危险的事,能主动躲避危险;记住家长的名字、电话号码;会求助,知道110、119、120等求救电话;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等。幼儿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培养,需要幼儿园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语言教育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在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清箦i ;能力、主衰吾三,云惹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涉及幼儿倾听、表达、阅读与书写等能力。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倾听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看图书、讲故事的兴趣培养,与他人交流的能力等都属于语言教育的内容。总的来讲,我们可以把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倾听与表达能力教育 倾听与表达能力教育包括: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不打断别人,并能够做出回应;听1崖普通话;与他人交谈话题、讲述见闻或故事;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说脏话;根据场合调节说话声音

大小等。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与表达能力,幼儿园需要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吸引、支持并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谠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阅读与书写能力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与书写技能,幼儿园应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三、社会教育

幼儿园是一个小社会,幼儿在这个小社会中通过同教师和同伴交往逐渐获得社舍意识和社会规范以及社会性行为。幼儿园教育要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具体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自我意识教育

自我意识教育包括:认识接纳自己,自尊、自信、自主;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打人、骂人,不破坏东西;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等。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需要幼儿园为幼儿提供自我认识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志、想法和态度,鼓励幼儿独立自主,并让幼儿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二)人际交往能力教育

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包括:乐于与人交往,学会轮流、分享、合作;不欺负弱小,有同隋心;关心、理解、尊重他人;愿意结交新朋友,乐于同伙伴一起游戏等。培养幼儿进行人际交往的兴趣与技巧,幼儿园应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白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三)社会规范教育

社会规范教育包括:遵守游戏规则;公共场所遵守翘则;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

(四)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包括:知道自己家庭所在的街道、小区的名字;认识国旗、知道国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了解祖国传统民俗节日;接触不同国家的外国人;感受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等。 四、科学教育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拳试归类、排序、判蜥‘、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因此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包括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亲身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园教师应善于友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载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环境教育

自然环境教育包括:常见的动植物,探究动植-的多样性;沙、石、土、水、空气等非生命物质的认识;气候和季节变化;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生活中的天文现象等。

对幼儿进行自然环境教育,要求幼儿园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环境出发,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为幼儿提供主动探究的机会并帮助幼儿掌握科学的探究方式;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二)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包括:感知集合,认识1和许多,对物体进行分类;10以内的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涸形、梯形等平面图形;认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比较大小、长短、高倭、粗细、厚薄、宽窄、轻重;认识、下、前、后、左、右、里、外、远、近等空间方位;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区分昨天、今天、明天;认识星期、年月的名称及顺序;认识时钟等。培养幼儿初步的数学认知能力,幼儿园应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立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楞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五、艺术教育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艺术教育的过程是培养幼儿的审美兴趣与审美能力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 (一)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包括:集体歌唱教学;学唱短小歌曲;模仿有趣的声调;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或可敲击的物品、打击乐器来敲打节拍和基本节奏;欣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作品的美等。对幼儿进行

音乐教育,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倾听音乐的机会,教师应教会幼儿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引导幼儿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单情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歌唱活动材料和节奏打击活动材料,鼓励幼儿在音乐学习中学会表达与创造。

(二)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包括:绘画教育,会用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手工教育,会用刀、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及沙子、橡皮泥、面团、纽扣、毛线、树叶、纸盒、瓶子等手工材料,掌握串联、粘贴、剪、撕、折、染、盘绕、编织、塑、插按等手工技法;美术欣赏教育,欣赏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工艺美术作品、建筑艺术、自然景物、周围环境等。幼儿的美术教育,要求幼儿园应帮助幼儿提高表现美的技能和能力,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教师在教给幼儿美术技法的同时,应注重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三)韵律活动教育 韵律活动教育包括:模仿自然景物或社会活动,如鸟飞、鱼游、刮风、下雨、花开、树长、洗脸、拍球、骑马、开火车;小碎步、小跑步、蹦跳步、侧点步、进退步、交替步等基本舞蹈动作;运用基本的舞蹈动作进行韵律动作组合,如进行集体舞、表演舞;感受律动美等。幼儿园韵律活动教育要求创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从幼儿日常生活中已经掌握自如的自然动作人手,鼓励幼儿大胆表现;选择循序渐进的动作学习程序,采用幼儿最舒适的进度进行学习;动作教学可以分解进行,把复杂的动作简单化;逐步发展幼儿动作的随乐性,引导幼儿感受韵律动作的美。 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

(一)按照特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1.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及行为习惯(如排队喝水)的主要途径,它包括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进餐、饮水、睡眠、盥洗、如厕等活动,是培养幼儿社会性品质(如分享、合作等)的主要途径。在生活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建立合理的生活常规,逐渐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自立的能力,同时应及时发现幼儿的不良习惯并加以纠正,抓住幼儿的个别教育时机。 2.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又称活动区(活动角)活动,是指幼儿在活动区(如角色游戏区、积木区、音乐角、嬉水区、沙池区、科学区、语言区、美工区、故事角、图书区等)进行的以自由游戏为主要特征的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主动尝试、探索和交往的机会,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教育活动是指由教师依据目栎专门设计、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它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有目的地选择教育内容,有计划地组织教育活动,灵活地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鼓励幼儿主动参与。

(二)按照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1.分学科式教学活动

学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将有价值的知识系统化并形成一定的科目或学科,然后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以达到教育目标。幼儿圆二般开设计算、语言、常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为主。分科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环节。

2.综合主题式活动(或称单元式主题活动)

综合主题式活动主要是指以某一主题为中心组织课程,打破学科或领域的界限,建立各学科之间的自然的、有机的联系,把学习内容融会成一种新的体系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综主题式教育活动改变了分科课程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主导轻幼儿主体的教学弊端。幼儿园综合主题式教育活动既可以是以某一学科知识为线索,整合其他学科知识,又可以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选取教育内容、组织教育活动。 3.按领域分类的话动

《纲要》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明确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做其他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按照领域划分,可以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

(三)按照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集体活动

幼儿园集体活动是指全班幼儿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参与同样的教育活动,在同一时间内以同样的方式学习同样的内容。一方面,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社会行为规范、与健康生活有关的安全、卫生等常识等要求全体儿童都应该掌握的内容,或是全班儿童共同感兴趣的或有着共同经验基础的内容,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是十分有效的。另一方面,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出发,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也是适宜的。集体教学有利于让幼儿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幼儿在与同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中可以分享经验、体验快乐。但是,由于集体活动幼儿人数较多,教师往往无法顾銎每食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也不利于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就是将全班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的活动,可以是教师有计划安排的或组织的活动,也可以是儿童自发的活勘。小组活动有利于调动幼儿操作材料的积极性,给予幼儿和同伴、教师交流的机会,能让幼儿在合作学习、共同建构中学会理解、学会交往、学会遵守规则。小组游戏与集体游戏不同的是,

它有助于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需要,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交往、交流、合作、分享,有利于促进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3.个体活动

个体活动是指由一个教师面对一两个幼儿进行指导的活动,也可以是幼儿自发的、自由的活动;可以是教师根据观察到的情况随机进行指导,还可以是有计划的专门辅导。个体活动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尊重幼儿的兴趣。教师在个体活动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速度、认知方式因材施教,为幼儿提供更为自由的活动空间。

(四)按照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接受式学习

接受式学习是指幼儿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知识的过程,它不要求幼儿去独立发现,只要求幼儿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东西并加以内化,储存在认知结构中。

2.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是指幼儿发挥主动性,亲身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在主动认知、体验和感悟中习得新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3.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指幼儿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目前的幼儿园教育中越来越倡导在教育活动中鼓励幼儿主动探究,教师及时地进行角色转变,正确引导幼儿的探究活动。 4.合作式学习

合作式学习是指幼儿在教育活动中以共同目标达成为目的,通过相互合作的形式来进行的学习活动。合作式学习给予幼儿经验分享和解决认知冲突的机会,幼儿在学习活动中不断相互协商、互助合作,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五)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组织形式 1.全园活动,是指根据某一主题或某一类的教育内容而开展的全园性的集体活动。

2.亲子活动,是指对幼儿及其家长实施的亲子体验、家庭游戏等亲子互动的活动。以不同标准划分的教育活动形式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它们之间相互交叉-幼儿园壹扭据幼儿年鬃特点和--_目标加以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

它是教师依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设计和安排活劫,以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 (二)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途径,也是他们最喜爱、最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活动一幼儿园游戏活动对于促进幼儿的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二幼儿园常见的游戏有多种分类方式,例如,按照教育的作用来划分,有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类型;按照教师的指导来划分,可以分为教学游戏和幼儿的自主游戏~

(三)日常生活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园一日活动中r/l/-j 二活环节和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包括进餐、睡眠、盥洗、来园、离园、自由活动、散步等。日常生活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学会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幼儿在自身需要和客观要求、主观能动性和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获得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

(四)其他类型活动

除了幼儿园内的教育活动,还可以利用节日活动、外出活动、亲子活动等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一般来讲,教师在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之前需设计教肓活动方案,在具体地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主体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内容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 2.全面性

幼儿园教育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全方位的发展。 3.整合性

幼儿园教育应运用整合的思想,在目标的指导下,整合有益的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发挥最优功效,取得良好的效果。 4.灵活性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第五节幼儿园教育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教育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一”

一、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内涵 (一)教育评价的内涵

评价是一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为判断事物的价值而系统地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过程。

教育评价是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评价,指对教育活动有关的各种要素的价值衡量或价值判断,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与教育有关的各个方面和要素进行系统检测、分析、比较,并做出价值判断。由于教育评价通常涉及对人的行为进行衡量评估,?因而是一个具有动态性、多变性和潜在性的领域,难度较大。

(二)学前教育评价的内涵

学前教育评价是学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前教育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和各种问题进行系统的检测和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学前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话动。各类学前教育活动是否反映r 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是否产生了适宜的教育效果等,这

[在此处键入]

8

些都需要通过评价来找到答案。 (三)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部分。它以幼儿圈教育目标为评价标准,在系统测量的基础上,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及其相关要素进行价值判断,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过程。幼儿园教育评价既可以是对儿童发展情况的评价,也可以是微观上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评价,还可以是宏观上对幼儿园教育状况的评价。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评价有重要作用。运用教育评价,不仅有助于使幼儿园教育中各个组成部分处于令人满意的协同活动状态,有助于选择适宜的幼儿园教育模式或方案,而且逐有助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可见,幼儿园教育评价有助于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

幼儿园教育评价是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而采用的手段或过程,它具有多元化功能,具体如下: (一)鉴定功能

幼儿园教育活动究竟是否已达到目标所提出的要求,需要通过评价来做出鉴定。幼儿园教育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检查和鉴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或判断达到目标的程度通过评价可以区分教育质量的优劣,也可以为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提供客观依据。 (二)诊断功能

评价是发现和诊断存在问题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通过评价可以及时发现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提高教育效果。对于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能力和实际发展状况的评价,也具有诊断意义,有助于一般化教育教学计划制订,又便于个别化教育和辅导。

(三)改进功能

幼儿园教育评价最重要的功能是改进功能,也称发展功能。在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可以及时地通过信息反馈,引起被评价对象的注意,并根据评价标准采取改革措施,促进保教工作的改进。

(四)激励功能

评价还可能引起一定的心理效果。适宜的评价与适宜的奖励制度相结合时,可使幼儿教育工作者在认识到自身的成绩和缺点的同时,激发改进工作的内在需要和动机,调动积极性。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保教工作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种内在积极性的发掘。 (五)导向功能

幼儿园教育评价所依据的目标或标准具有鲜明的方向牲,就目前而言,它应是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目标和精神的引导下确立的。鉴于评价可能产生的激励作用,它会促使被评价对象追求肯定的评价结果,从而有意识地时常对照标准和目标,把教育工作引向正确的方向。

三、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幼儿园教育评价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根据评价设计的系统性程度分类 1.正式评价

正式评价按照经过预先严密设计的评价方案进行,围绕某些预定的评价问题,系统地搜集资料,经深入细致的分析后做出价值判断结论。这种评价具有科学研究的性质,主要为政策性决策提供依据,或对幼儿园教育质量及课程做出全面的质量评估。 2.非正式评价

非正式评价与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进行,目的在于了解教育对象,改进教育效果。女口,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随时开展的各种形式的评价活动。 (二)根据评价的范围分类 1.整体评价

对较大范围内的幼儿园教育的现状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评估。如,对全国或某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全面评估、对某类幼儿园的课程评价、对某幼儿园各方面工作的全面评价等。此类评价因对象范围广,所要评价的要素较多,因而评价的难度较大。 2.局部评价

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个别方面,或对某幼儿园内部的一部分对象的实态或价值做出判断。如幼儿园的园舍评价、管理工作评价、幼儿教师能力评价等。相比“整体评价”而言,此类评价相对简单易行。 3.单纯评价

对更为具体、微观的现象的某一方面进行评判,如园舍的卫生工作评估、幼儿动作发展评估、园长岗位职责评估、教师学历资格评估等。此类评价更为简单易行。

4.区域评价

在某个地理区域搜集有关评价对象的资料,并根据该地区的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实态和价值进行评判。如某地区的示范园、优质园评估等。 5.全国评价

在全国范围内分层搜集有关评价对象的资料,针对某种标准,对不同地区的资料加以比较和分析,并做出价值判断。有时也可能对奄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评价标准。

(三)根据评价的功能分类 1.诊断性评价

在教育活动之前进行预测性评价或“事实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对象的基础情况,并有效地发现问题,为制订教学计划或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做准备。 2.形成性评价

在教育过程中持续地进行,目的在于及时了解教育动态过程的成效,以便及时地做出反馈性调节,获取改进工作的依据,提高教育过程的质量。” 3.终结性评价

在完成某个阶段教育活动后进行,目的在于仝面,了解该教育活动的结果,对达成目标的程度做出总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注重教育活动的结果,可能不涉及过程,主要向各类决策者提供信息。 (四)根据评价的对象分类 1.儿童发展评价

儿童发展评价是指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具体包括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此类评价又有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之分。正式评价是对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正规、系统的评价,即一般意义上的儿童发展评价;非正式评价一般是在具体的教育活动情境中,对儿童发展的某个方面或某种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它非常重视以发

展的眼光处理儿童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主张通过评价肯定、激励儿童,重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儿童发展评价应面向儿童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生活,关注儿童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提倡多元价值取向,重视描述性评价,强调评价结果。的价值性体现。 2.教师工作评价

教师工作评价分为行政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行政性评价通常是在目标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量化的评价标准体系,在工作结束时由管理者据此评定教师的工作,多采用他人评价、定量评价的方法。发展性评价不同于行政性评价,它提倡用多种评价方法,如形成性评价、自我评价等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

3.幼儿园谋程评价

4.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

托幼机构质量评价是指对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即对托幼机构教育活动是否满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或者滞足』0童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程度进行评价。它由条件质量和过程质量构成。,条件质量包括人员条件、物质杀件和园所管理,如教师/幼儿比例、班级人数、师资条件、教育行政管理以及总体上的物质环境和设施等。它为托幼机构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过程质量包括与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有更直接联系的活动,如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学习环境、课程、健康和安全、家长参与等,其中,以教师行为为核心的班级教育活动是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中心内容。

(五)根据评价的参照体系分类 l 。常模参照评价

以个体的测量结果与同一团体的平均分数(常模》相比较,从而确定个体成绩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常模是由标准化样本测试结果计算而来的标准量数,建立在样本来源的基础上,比较时也应当与该常模所依据的人群相宜。由于这种评价衡量的是个体的相对水平,因而又常被称为相对评价。 2.标准参照评价

以某种能体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标准为参照,确定评价对象是否达到标准以及达到标准的程度。标准参照评价主要运用在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测量上,适用于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过程。标准参照评价重视的是评价对象在既定标准方面的实际水平,而不是比较评价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因而又常被称为绝对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

把某类评价对象中的每一个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将同一评偷对象的若干侧面相互比较。例如,把某幼儿园学期初和学期末的动作发展测试成绩相比较,评价其获得进步的程度;或将某幼儿园各方面的工作达到某砘标准的程度相比较,以考察其优点和不足。为了弥补个体内差异评价本身的弊端,常与相对评价结合使用。 (六)根据评价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式分类

1.质的评价

质的评价一般通过自然情景下的调查,或对各种口头的、书面的材料加以细致的分析,全面充分地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揭示其中的意义。如,通过个案追踪了解某幼儿在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状况。 2.量化评价

量化评价即采用直接量化的方式,对确实存在量化途径的评价指标进行量的描述,或经统计分析得出某些结论,借此评判其价值,以表明对象的某些特征。如,通过问卷调查某地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3.混合型评价

现代教育评价主张采用质的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混合型评价。量的评价主要是事实判断,而质的评价则主要是价值判断,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全面地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说,量的评价是质的评价之基础,而质的评价又是量的评价的出发点和结果。两者结合使用,有助于对评价对象做出更全面、合理的评价结论。如,通过问卷调查某地区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同时通过个案追踪和访谈深入了解某几位男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

(七)根据评价的主体分类 1.内部评价

内部评价也称自我评价。被评钟者通连自我认识与分析,对照某种标准,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状况与成就做出判断。由于被评者又是评价的主动参与者,可使评价过程成为自认识提高的途径,有利于改进工作,并接受评价结论。 2.外部评价

外部评价也称他人评价。由有关方面人士组成的评价小组,或由专门人员实施评价,对被评者某方面的实态进行评价。例如,政府主管部门评价、社会申介机构评价等。

3.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评价

由外部评价机构组织或发起,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评价对象有关方面搜集资料证据,进行认证或鉴定,并做出结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各种类型和形式的评价,各类评价活动均具有自身的重要性和职能,不能简单地以孰轻孰重论处。以上分类是相对的,只是为了更清楚、细致地认识各种评价活动的特征而已。对于同样一项评价活动,其所处的类别有时相互重叠,有时在不同目的驱使下又可以归入同一分类标准下的不同类别。

四、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一)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过程 1.一般评价历经的基本阶段

科学合理的幼儿园教育评价对幼儿教育改革,提高保教工作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只有当评价能按照科学、合理的程序加以组织实施时,才能保证其有效性与可靠性。一般而言,每一项评价都要经历计划:实施和结果三个阶段:

(1)明确界定需要评价的问题

包括背景分析和条件分析。这是使得评价具有针对性并能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准备工作还包括设立项目,解决资金来源,确定评价项目主持人,选择和组织评价的工作人员班子等。评价主持人确定之后,需立即着手设计制订出详细的评价方案。

(2)评价的实施过程必须在坪价方案的指引下进行评价工作人员根据评价方案搜集评价资料,包括从各种来源和用

各种方式获取原始资料,以及汇总、整理、检查和验证资料。细致周到的评价计划和准备,认真科学的资料搜集过程,以获取有价值的评价资料,是进行下一阶段结果分析的必要前提条件。 (3)对评价资料以及评价过程加以深入地分析,得出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不但包括对评价问题的解答,而且含有对评价本身质量的考察。评价的结论将建立在对评价资料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的教育与儿童发展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及评价中客观存在的局限性,做出综合性的价值判断。评价人必须根据客观的评价实施过程与结果撰写评价报告,并搜集对项目或评价的反馈意见。 2.评价过程包含的基本步骤

评价过程涉及许多的具体工作和步骤。主要包括:

(1)确定评价目的

评价过程中的一切活动和所付出的努力,都必须紧紧地围绕其目的,否则将导致精力财力浪费,或使评价达不到预期成效。评价之前,必须首先明确评价的日的与性质,其中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4:

①为何评价?当前评价的直接目的廷什么?评价目的不同,评价的具体内容、组织方式、搜集资料的方法会有较大差别。如,是为了鉴定某(些)幼儿园的质量类型,判断它(们)是否已经达到某些标准,还是为了帮助该园领导找出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评价信息调节数育计划,改进保教工作?

②由谁评价?评价的主要组织者和评审者是谁?如果评价是为了改进本单位的工作,则本园内部领导和教师的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将发挥主要作用。如果评价的目的是鉴定机构质量,则评价将主要由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执行,评价者可能是幼儿园以外的专门人员。、 ③评价什么?评价的具体内容与对象是什么?。例如,在一项教师工作评价中,是对教师工作全面评估,还是针对某一方面(如备课情况或组织游戏情况)的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是对课程合理性、独特性、有效性等方面做出全面系统的评估,还是仅就课程的某种结果——幼儿发展状况做出评价? (2)设计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即依据一定的评价目的和目标,对评价的内容、对象、范围、过程、方法和程序等加以计划和规范的书面文件,是整个评价工作的总体结构与工作计划,是评价工作的关键性南。评价者应在充分酝酿和构思计划的基础上,对许多有关问题做出周密细致的考虑安排,制订出既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并以方案为指南,指导评价全过程。具体而言,评价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各项工作:①明确评价所依据的目标;②设汁评价指标体系;③确定搜集评价资料的方法和步骤;④准备评价记录表格与丈件;⑤根据资料性质与特点选择处理和分析评价资料的方法。评价方案还应包括评价项目的人员配备、费用预算、完成各阶段任务的时间表等。

(3)搜集评价资料

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与评价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密切相关。评价信息搜集得越充分,处理信息的手段越科学,评价的结果就越准确。所以,评价信息的质量是影响教育评价信度和效度的关键因素。在搜集评价资料之前,应做相应的组织准备,如确定资料采集人员、聘请有关专家做指导,或成立专门的评价委员会机构。搜集评价资料的工作应按已制订好的方案进行,并注意价结果。

(4)处理评价结果

评价人员应在采用适宜的量化方法或质的评价方法,全面认真地分析全部资料之后,形成对评价对象的综合性判断意见,做出评价结论。例如,对办园水平有关的逐级指标得分进行综合性评价之后,对某幼儿园所属的质量类型或等级做出鉴定;对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在相应团体中所处的位置做出结论。评价结果处理和结论的形成应以评价目的为根据,并应慎重而合理地检查与限定本次评价的效度与信度,以便修正结论或改善未来相似的评价方案。根据评价结论,还可分析与诊断当前学前教育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把有关.的重要信息纳入评价报告,反馈性地指导学前教育的改革决策,或有的放矢地调整教育计划进行个别教育,等等。 (5)向有关对象提供评价报告8。

做出评价结论之后,评价者要向评价听取人提供某种形式的书面报告或鉴定。例如,在对某地区学前教育机构质量进行全面评估以后,可向幼儿园提供评价结论报告,为改进该园保教质量,深化幼儿园改革工作提供决策依据。评价者在制订评价方案时就应当确定主要报告对象,这样可以有意识地充分征求这些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问题做出适宜的描述,也有助于这些对象理解评价的结果。此外,评价对象中可能会右不同的需求,较早地与之接触交流有助于在评价中适当地纳入对这些需求钓资料和结果。

(二)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方法 根据不同的角度,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各类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人手搜集资料和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并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幼儿园教育评价应多种方法兼容并包,恰当地加以利用。 1.绝对评价法和相对评价法 (1)绝对评价法

绝对评价法是指根据某种绝对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的有关方面与标准进行比较。这种标准的确定并不照顾所有对象的整体状态,而是根据需要,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拟定指标集合。例如,某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协同专家与有经验的教师,拟定本地区示范幼儿园的标准,用来对申请示范园资格的单位进行评判裁定,凡达到标准的均可授予“示范幼儿园”称号,表示它们已经达到某个绝对的标准。 (2)相对评价法

相对评价法则是根据被评价对象的整体状况来确定评价标准,然后把各个对象与这个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各对象达到评价标准的程度并排序。例如,对某市某类幼儿园进行随机抽样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出各年龄段幼儿在某些方面发展水平的平均值。在随后的几年中,利用该平均值作为标准,衡量该类园幼儿在该方面的发展是处在平均值之上还是之下,在同类幼儿园范围内,

还可以将各幼儿园的平均发展状况加以比较,以考察作为一个整体。例如,评价某幼儿园的孩子在某方面发展上在同类幼儿园幼儿中处于何种相对地位。

2.分解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 (1)分解评价法

分解评价法即预先根据一定的评价观点,把要考察的内容分解为几个方面,分别加以测量和评定。例如,对幼儿身体与动作、认知与语言、品德与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分别进行观察评价,评定各幼儿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处于何种水平或何种相对地位。 (2)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则是对评价内容的整体状况进行评定。在定性的综合评价中,评定者按照自己的丰富经验,在头脑里进行分析综合后,直接给出一般评语或一个等第。在定量的综合评价中,则常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把各方面的数量信息加以处理,做出综合性判断。 3.自我评价法与他人评价法 (1)自我评价法

自我评价法是由评价者对自己做出评价,实施评价的主体为评价者自己。在对幼儿园保教质量或教师工作进行评价时,常采用自我评价法。运用自我评价法时,最好能结合一些外界的客观评价标准进行,并注意加强指导,避免盲目主观性偏差。为增进评价的有效性,常把自我评价法与他人评价法结合起来使用。

(2)他人评价法

他人评价法是由外部人员与本单位其他人员对评价对象做出评价。例如,上级部门对儿园工作的评价、园领导对教师的评价、幼儿对教师的评价、家长对幼儿园的评价等。一般情况下,若能排除主观偏见和否正之风,他人评价比自我评价更客观、严格,但要花费较多人力和时间,要进行大量的组织工作和资料整理分析工作。近年来教育评价倾向于把二者结合进行,先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再由他人客观地予以鉴定。 4.量化评价法和质的评价法 (1)量化评价方法

量化评价法是用数字表示评价标准或结果,是根据测量结果对被评价对象的某些特征加以价值判定。为了对现象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强调评价者必须保持客观态度,以避免偏见。 (2)质的评价方法

质的评价方法是社会科学及教育领域常使用的方法。质的评价方法强调在当时当地搜集真实。、生动和详尽的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视角来但是,质的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它要求评价者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能力,掌握有关的方法和技术,通常需要经过特别的专业训练才能达到,否则将无法获取有效的结果。此外,该方法的主观性也较明显,评价者的参与可能导致被评价对象的角色和情感冲突,或行为的改变。此外,质的评价方法通常持续时间较长,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投入。 五、当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理念与发展趋势

(一)当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理念 1.评价目的的发展性

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评价不应只是发挥鉴定和选拔的功能,更应实现其改进和发展的功能。评价目的是为了诊断和改进教育、促进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包括儿童、教师甚至家长)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馊展。《纲要》明确提出评价是“促进每一个儿童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酌必要手段”,强调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这些要求清晰地凸显了当今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发展性目的: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教师的反思性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纲要》在第四部分“教育评价”时第二条中规定;“管理人员、教师、儿童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在第四条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可以看出,《纲要》关于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革新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评价主体由单纯的管理者转变为幼儿园管理人员、同行教师、儿童、家长以及教师本人的共同参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对教育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另一方面,教师由原先的评价对象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这十分有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自觉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3.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长处和缺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界限。多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特长,又可以互相际补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纲要》提倡“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以及儿童发展状况评估应“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就是在鼓励多方法相互融合的倾向。

4.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以往,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儿童知识技能方面。《纲要》所提到的教育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估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在儿童发展评估中,《纲要》指出要“全面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 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在教育工作评价方面,《纲要》指出评价考察的重点为:(1)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2)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3)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4)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5)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可见,幼儿园教育评价的范围不再仅仅局限在儿童的知识技能上,而是充分注意到了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等。此外,幼儿园教育评价也不再单纯地评价幼儿园的发展状况,而是包括了对整个教育过程和各教育环节的

评价,即不仅要对教育计划和活动的目拆进行考察,还要评估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过裎、教师的指导及对个体差异的关注程度等方面。 5.评价标准的个体化

当代幼儿园教育评价还反对用统一死板的标准(绝对标准)来衡量儿童,鼓励采用个体化的评价标准,强调评价时针对每个儿童的个别情况,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例如:当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新方法之一是“档案袋评价”,这种方法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儿童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搜集起来,通过合理分析与解释,反映儿童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儿童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儿童取得更高的成就。评价标准的个体化,能够切实地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真正地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二)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幼儿园教育评价是伴随着学前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当代世界范围内学前教育的改革和进展,推动着学前教育评价的演化。

1.评价与研究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评价研究B 成为当代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重大领域之一。它已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理论体系,具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原则和工具技术系统。对评价理论与方法加以系统地研究,可以为幼儿园教育评价实践提供重要的指南。

2.评价为决策提供依据

3.重视评价的动态过程和反馈灏馈作用

现代幼儿园教育评价越来越强凋对教育活动的过程评价,以及评价对整个学前教育的动态调控机能。因此,评价的反馈作用已被人们所熟识,并有意识地启动它作为促进教育的杠杆。随着近年来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深入评价领域并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人们又开始重视控制论范畴的另一新概念——前馈作用。所谓前馈,即在系统输出之前,就根据预测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把失误和偏差消灭在潜在状态。评价的前馈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科学、合理、意义深远的前馈性评价指标体系上,以此为评价的核心和评判实践工作的标准,再利用反馈机制促进这些前馈性指标的达成。

2.幼儿园是一种社会公共育儿机构,担负着其他学校教育机构所没有的为家长服务的特殊任务。 第七章幼儿园教师, 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 一、教师与教师角色 (一)教师

教师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根据我国《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教师法》进一步解释了“各级各类学校”“其他教育机构…c 中小学教师”这些用语的含义,其中,“各级各类学校”指实施学前教育、普通初等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以及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的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指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等,“中小学教师”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法》中所讲的中小学教师是包含幼儿园教师在内的。、 (二)教师角色

在社会学上,角色常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的身份,以及他人对这种身份的行为期待。角色是围绕地位或职位而产生的权利、义务、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统一体,往往以与一定地位、职位相连的一套规范的形式出现。 二、幼儿园教师的一般角色定位 幼儿园教师是以幼儿教育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肩负着国家和社会的委托,在幼儿园这种集体教育机构向3-6岁的幼儿进行专门的保育与教育工作,.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在“第六章幼儿园的工作人员”部分明确提出: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并符合本规程第三十五条规定。第三十五条的内容是,“幼儿园工作人员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穗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幼儿园教师实行聘任制。由于3-6岁幼儿其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存在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同时幼儿园又必须考虑幼儿的特点提供与幼儿身心发展相适宜的教育,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定位也就相应地与中小学某一学科的任课教师、带班班主任等有很大的区别,结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对幼儿园教师职责的相关规定,我们提出,幼儿园教师的一般角色定位如下: (一)幼儿园教师是幼儿身心健康的养护者

幼儿是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未成年人,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集体教育机构时,吃饭、睡觉、穿衣、饮水等方面的独立生活能力尚未培养起来,在情绪情感上也具有一定的依恋心理,需要经历分离焦虑与本班教师建立起新的依恋关系,适应班级群体的学习生活,这些独特的工作任务要求幼儿园教师不能只是一位教学工作者,不能只限于教好某一门科目,而要成为幼儿身心健康的养护者。 (二)幼儿园教师是教育性环境的创设者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应努力为幼儿创设教育性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班级的空间布局、设施的投放和使用、活动材料等,这些可以触摸的、有形的部分构成了班级中的“物质环境”;班级的常规要求、带班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教师之间的关系与配合、师幼关系等,这些不能触摸的、无形的部分构成了班级中的“精神环境”。具有教育性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共同促进着幼儿的身心发展,教师要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全方位地为幼儿提供适宜的

“有准备的教育性环境”。。 (三)幼儿园敦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

幼儿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还十分有限,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社会性的方方面面都有待于发展,教师一方面要观察了解幼儿,熟悉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还要熟知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领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结合本班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可以说,幼儿园教师站在“幼儿”和“课程”之间,发挥着沟通中介的作用。。 (四)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榜样示范者 好模仿是幼儿的特点之一,也是幼儿好奇心的一种表现,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对幼儿产生一定的影喻。如果某教师涂了红指甲来幼儿园上班,幼儿看见丁,很可能会回家要求家长也把他们的指甲涂红;教师讲故事时带有“然后呢”这样的口头禅,幼儿讲故事时可能也总会说“然后呢”。。 (五)幼儿园教师是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支持者和帮助者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共育才能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为了实现家园共育,幼儿园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六)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

人们普遍认为,幼儿园教师是一线实践工作者,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时代的来临,幼儿园教师“终身学习者”的角色也越来越得到认同,不仅如此,幼儿园教师还是幼儿教育的研究者,准确地说是反思型实践者。幼儿园教师的在职学习和研究更多体现为他们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理性的反思上,他们的学习与学校学生学习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他们是成人学习者和全职工作者,需要学习的内容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其学习方式以日常经验学习为主,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具有应用取向和功利取向,他们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园本教研等方法,研究成果能够为自己所用。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使得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了源源不断的推动力量。 三、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扮演的具体角色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明确了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应当扮演的角色。《纲要》对“支持者、舍作者和引导者”角色的进一步阐述是:(1)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2)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3)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4)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5)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上述内容详细说明了教师应当如何支持、如何合作、如何引导的问题,同时“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三种角色定位也体现了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与幼儿的关系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如何理解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角色呢?我们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来加以说明。

(一)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支持者”角色要求教师站在幼儿的背后,为幼儿的学习活动提供所需的物质支持和心理支持。物质支持主要包括提供一定的空间、设施和材料,支持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和探索活动。例如,幼儿在探索“影子在哪星”时,需要使用手电筒、球、记录纸和笔等物品,教师要及时提供给他们.,心理支持要求教师以接纳的态度与幼儿交往,重视幼儿的想法与感受,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同时理解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他们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从原有水平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二)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合作者”角色要求教师站在幼儿的旁边,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共同推动学习活动的进行。《纲要》将教师扮演合作者角色时的师幼互动称为“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要实现“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教师首先要怀有一颗童心,愿意设身处地地考虑幼儿的表现和反直,对幼儿感兴趣的事情感兴趣,能够降低姿态同幼儿一起做事情、tj 兰闽题、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铡如,夏天下过雨后,/rr 儿来到户外准备进行声外薹孝.芰爱乏

(三)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引导者”角色要求教师站在幼儿的前面,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发挥“指引”和“导向”的作用,使幼儿的活动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需要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了解幼儿当前的学习状况和预朝教育目标之间的距离,能够准确把握全班幼儿、小组幼儿和个别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清楚应该向何处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指南针”的作用。二是掌握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多种直接或间接的引导方式,懂得“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帮助幼儿季渐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直接的引导方式有讲解、演示、提问、建议、鼓励等,间接的引导方式有自身行为暗示、将操作材料或同伴作为中介等j 例如,幼儿进入图书区活动要遵守哪些规则,教师和全班幼儿进行讨论,对于幼儿没

四、幼儿园教师角色与幼儿父母角色的差异

幼儿园教师和幼儿父母都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他人,二者的职责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比如,教师要照顾幼儿的生活,父母也要关心、帮助幼儿学习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但这两种角色在本质上却存在很大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于各自扮演好自身的角色是十分有益的。

(一)功能范围

如表7—1所示,父母的功能范围是全面而无限度的,幼儿园教师的功能范围则是特定而有限度的,具体来讲,与幼

[在此处键入]

9

儿有关的所有事情都属于父母“分内的事”,都属于父母的职责范围,扮演父母角色根本没有“下班时间”,但教师就不同了,教师担负的职责是有明确界定的,比如,《幼儿园工作规程》就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师的职责范围,而且教师是有较为严格的上下班时间的,超时的服务可能会涉及加班、额外付费等问题。

(二)关爱程度

教师与父母在对幼儿表现出关爱行为的次数和强度上也有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讲,父母对幼儿表现出的关爱行为次数更多,在程度上也更加强烈,这与父母与幼儿具有血缘关系、在养育幼儿的过程中父母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以及父母常常将幼儿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等因素有关。

(三)依恋程度

依恋是一种成人与儿童之间存在的双向关系,指任何一方的行为与情感反应都可以引发另一方的强烈感受与反应,与“依恋”相对的词是“疏离”。父母与子女应当维持适度的、相互的依恋关系,依恋不足或过度均不可取,而教师与幼儿则应维持适度的疏离关系,即有意识且刻意地与幼儿保持适度的距离。首先,如果无法与幼儿保持适度距离而维持过度亲密关系,教师将会很容易陷入“睛感衰竭”的困境,丧失感应的能力,但过度的疏离也会降低教师对幼儿的反应能力,同样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保持适度的疏离有助于教师客观地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状况。最后,保持适度的疏离还可以防止教师侵犯幼儿的家庭隐私以及防止教师偏心。

(四)理性

父母对幼儿的养育态度应该保持“适度的非理性”,因为过度理性会让幼儿认为父母太冷酷、不慈爱,容易引起幼儿的情绪困扰,过度的非理性又会使幼儿难以预测人际关系,也会引发一连串的行为问题。“适度的非理性”强调父母发自内心对幼儿的各种事情有深入的自我卷入,用“心”来养育幼儿。著名儿童教育家布朗芬布伦纳曾说过:“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位或多位成人提供长久而且非理性的参与;也就是说,为了让儿童正常发展,c 一定要有人为他疯狂。”与之不同的是,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应保持“适度的理性”,凡事都需要经过审慎的思考,依据自身对幼儿发丧、学与以及教学法的了解,理智地设计和组织敦育教学活动。 (五)自发性

父母对幼儿的态度应保持“适度的自发性”,这种自发性使父母的行为可能每天都有变化,幼儿可以从这些变化与前后不同的行为中产生假设,并进行尝试和验证,从而了解生活中各种经验的意义.与此相反的是,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应力求保持“适度的目的性”,在教学上应尽量减少自发或随机性的活动与刺激,而增加有计划、有预期目的的刺激活动,以保证幼儿在特定学习内容上的学习效果。 (六)偏爱性

一般来讲,父母都偏爱自己的孩子,把自己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还会到处夸奖他们,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眼中最特别的人。相反,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则力求公平、一视同仁,当父母要求教师给予自己的孩子特殊的照顾或特别的权利时,教师有义务拒绝。正是因为教师能够将自己的专业才能用于自己可能并不特别喜欢的幼儿身上,才显示出了教师的专业性。 (七)责任范围

父母有保护幼儿在文化与种族方面独特性的权利,有权据此要求教师适度地为幼儿做些特别的考虑或安排,但是,教师不仅要顾及集体中的个别幼儿,还要兼顾集体的需求,教师需要在幼儿的个别需求与集体的纪律中求得平衡。 (一)劳动对象的主体性

幼儿具有主体性,也就是说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照看的机器,也不是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地与外部刺激进行相互作用的人。对于教师的照料,幼儿会有自己的感受和喜好,这可能与教师的预期存在差异,对于教师同样方式的照料,不同的幼儿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对于教师施加的教育影响、教师的说教,幼儿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选择和接受,他们主动加工着外来的信息,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教师向幼儿提问,“爸爸买来了2个苹果,妈妈也买来了2个,现在家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一名幼儿站起来说,“我不喜欢吃苹果,我喜欢吃香蕉。”幼儿具有主体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将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视为师幼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既要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理解水平、行为反应,倾听幼儿的想法和不同的观点,积极创造条件让幼儿发挥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要“随时能够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再以某种适当的方式抛过去”,与幼儿之间进行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二)劳动对象的幼稚性

幼儿具有幼稚性,所积累的社金经验和达到的身心发展水平尚十分有限,对周围环境中的危险因素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事情的认识和处理常常充满了天真和幼稚的表现。例如,某位大班幼儿练习自己梳小辫,她想从中间将头发分开梳成两个小辫,两个小辫都扎起来后,她一摸竞发现两个小辫中间还有一绺头发没有扎起来,于是就找来剪刀将这绺头发剪掉,这样她自己感觉终于将头发梳好了。幼儿是不成熟的、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在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同时客观地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实发展水平,对于幼儿各种不成熟的表现进行适当的引导,逐步促进幼儿在原有的发展水平上获得充分的发展,绝不能绝对化地理解“尊重幼儿主体性”这一理念,而放弃了自己应当承担的教育责任。

二、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一)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责从其范围上讲是十分全面的,他们既要承担保育的工作,又要承担教育的工作,既要负责幼儿的学习,又要负责幼儿的生活,既要保护幼儿的安全,管理好幼儿的一日生活,配合保育员做好班级的卫生保健工作,又要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

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幼儿在体、智、德、美几个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还要与幼儿冢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与家长商讨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此外,在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紧跟时代的步伐。

(二)劳动任务的细致性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不仅是全面的,而且是非常细致的。由于幼儿独立生活、独立活动的能力较差,他们还不能够很好地保护和照顾自己,在幼儿园的一日或半日活动中,需要教师给予细致入微的照料和教育。可以这样讲,幼儿园教师几乎要关心幼儿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关心幼儿生活和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例如,幼儿洗手的行为习惯如何?他们拧开水龙头的力度大小是否适宜?有没有使用洗手液或者香皂?搓手是否全面细致?有没有将水洒到地上?将水洒到地上后是否能有意识地避免摔倒?是否能及时擦干净? 三、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极具创造性。这既与幼儿的特殊性有关,也与幼儿教育情境的复杂性有关。一方面,幼儿不是没有生命、等待被加工的物,而是活生生的人,处于迅速发展变化的阶段,他们不仅生活在幼儿园中,还生活在各自的家庭、广泛的社会中,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因素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关注影响幼儿成长的多方面因素,不断地用新的眼光去看待眼前的幼儿。而且,幼儿园教师面对的常常是一个班级的幼儿,他们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性格特点和能力水平,教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独特之处,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促进每个儿童健康成长,这使这项工作充满创造性,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或统一的操作程序。另一方面,幼儿教育的情境是十分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艺术性,教无定法,教师单纯依靠照搬以往的经验是很难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他们必须充分发挥创造性,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学习需求,灵活地选择具体的教育内容,选用与之相适宜的教育方法,积极反思教育教学活动的得与失,并在此基础土积极探索更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一而且.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许多教师预

四、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幼儿园教师的劳动手段,具有很强的主体性。幼儿爱模仿,模仿是幼儿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常常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同时,幼儿对教师也充满特殊的信任、尊重和依恋的情感,“亲师”表现明显,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具有甚至超过其家长的权威地位,我们常常会听到幼儿讲,“我们老师说……”,因为是老师提出的要求,幼儿就会自觉地遵守,努力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幼儿的这些心理-特点要求幼儿园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能够堪称幼儿的好榜样,做到为人师表,并且在工作中,重视自身日常态度言行对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与作用,每日三省吾身,检讨不足,不断完善自我。

五、劳动成效的长期性和潜在性,, 幼儿园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工作,其工作成效常常不能马上显现出来,让人观察到、感受到,它往往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显现出来,具有长期性和潜在性。它明显不同于一些短期的培训班,如游泳班等,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容易被验证。工作成效的长期性和潜在性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必须长期坚持付出精力和心血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友展,坚持不懈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同时还要积极争取家长对工作成效的认可,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园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一、幼儿园教师的职责

《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教师的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如下:

I .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

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3.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二、幼儿园教师的权利

1993年公布、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第二章权利和义务”部分明确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三、幼儿园教师的义务赵

权利和义务总是对等的。1993年公布、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教师法》在“第二章权利和义务”部分也明确规定了教师的义务,提出,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孛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

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第四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

一、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含义 专业素养是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整体要求。有资料显示,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最早起源于1896年克拉茨(Kratz)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优秀教师的素质所进行的研究,着社会对教师专业发展越多越重视,许多国家先后确立了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专业素养的标准,相关的研究也大量涌现。有研究者指出,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拥有和带往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它是在教师具有良好的先存特性的基础上经过正确而严格的教师教育所获得的”,它“以一种结构形态而存在”。自幼儿园教师职业产生以来,人们也开始关注达到什么要求的人能够从事这一工作。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就是幼儿园教师这一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提出的整体要求。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构成 尽管不同研究者列出的专业素养的基本构成说法不一,但大体上都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构成,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1.专业理念与师德

专业理念是专业人员对自身专业的性质、标准、价值等的理解、判断、期待与认同,指引着专业人员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举止。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是指幼儿园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认识,它直接决定教师组织保教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式,影响其保教活动的效果以及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一般沙及“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和“个人修养与行为”等方面。 2.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特定专业领域里被实践证明是真实准确的、可以指导该领域的实践问题的经验,从业者要胜任这一专业化的职业,就必须具备这些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是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是被教育实践证明了的?真实准确的、可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的经验,它是教师专业理念和专业能力的基础。 3.专韭能力

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和条件,但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专业能力是在专业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水平。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在教育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实效和儿童的发展。 (三)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相关标准。。

幼儿园教师作为履行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保证幼儿园教师队伍的质量,规范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许多国家和地区从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角度制定了相关的专业标准。在一些国家,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相关要求已形成了连续的标准体系,涉及职前专业准备标准、职业准入标准、合格教师标准和优秀教师标准等若干个“阶梯”。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相关标准也呈现出规范化、体系化、阶梯化的发展趋势,由职前专业准备标准、职业准入标准、合格教师标准构成,目前,我国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也在研制之中~

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含警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通常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即“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前者指教师职业的历史演变、专业化进程,是从群体的角度来谈的。后者指教师个体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成长过程,是从个体的角度来谈的。一种职业能否称得上是专业需要符合三大基本特征: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具有完善的寺业知识和成熟的专业技能;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对照上述标,尽管从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的现状来看,幼儿园教师职业的专业特性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还有待时日,它离成熟的专业还有很长的路复走,但幼儿园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这种判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研究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幼儿园教师的共识。职业的现状并未阻挡教师追求群体专业化的脚步。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提出了“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的要求,为实现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和群体的专业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有两条途径:外控式的培养培训和内驱式的自主发展。前者指对幼儿园教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培训,使其达到社会对幼儿园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提出的相应要求;后者指幼儿囡教师有意识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它来自幼儿园教师在幼教事业上不断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努力。。这两条途径常常交织在一起,共同助推幼儿园教师实现专业发展j 1.外控式的培养培训 (1)职前培养

职前培养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由中等幼儿师范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职业高中的幼师班承担,应届初中毕业生通过参加中招考试、专业面试,在自愿报考的基础上被择优录取到这些学校学习3年,掌握基本的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后,被分配到幼儿园、保育院、学前班等托幼机构任教,成为在编教师。

(2)职后培训

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对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幼儿园在职教师进行的培训,我们通常称为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根据教育部1999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参加每五年为一个培训周期的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继续教育的考核成绩是教师职务聘任、晋级的依据之一,需要说明的是,该规定所称的中小学教师,是包

括幼儿园教师昀。。 2.内驱式的自主发展

近年来,幼儿园教师的自主发展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能否自主发展是关系到幼儿园教师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般认为,自主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自主发展的意识与动机

自主发展的意识与动机,即能否意识到教师是自主发展的,是否有主动发展的动机。幼儿园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与动机与其成就动机密切相关。成就动机是指由成就欲望转化而来的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力求达到成功的一种内在动机。幼儿园教师的成就动机存在个体差异,高成就动机的教师倾向于确立较高的目标,并为他们确立的高目标付出努力,他们有自主发展的意识,自主发展的动机强烈;低成就动机的教师则倾向于确立较低的目标,甚至缺乏专业发展的明确目标,情愿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他们没有自主发展的意识,缺乏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

(2)自主发展的规划

自主发展的规划即是否制订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自主发展的规划作为幼儿园教师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设计的“施工蓝图”,能够引导、监督和鞭策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在制订此规划时,教师首先必须了解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全面分析自身专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准确判断目茼所处的发展阶段预期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然后详细列出短期与长期的发展目标,安排好完成各项发展任务的进度表,为下一步行动的跟进奠定必要的基础。 (3)自主发展的行动

自主发展的行动即是否将自主发展的观念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自主发展的行动既包括幼儿园教师在保教实践中针对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的探索与尝试,也包括对自身专业实践的不断反思和持续性的改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了1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教师成长,这一公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非常深刻地揭示了经验、反思与成长的关系,它告诉我们,仅有经验,或仅有反思,对于获得专业成长都是不够的。

一、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

家庭与托幼机构进行合作一般称为“家园合作”或者“家园共育”。因为托幼机构一般指幼儿园,当然也包括托儿所、亲子园(馆)、早教中心等幼儿教育机构。托幼机构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只要托幼机构和家庭发挥各自的优势,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台力,促进幼儿发展。 (一)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内容 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内容为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昀指导下,托幼机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方法,优化家庭环境。因为托幼机构具有专业性,所以在合作的过程中,一般由托幼机构对家长进行指导.,托幼机构从以下方面对家长进行指导:

1.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认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 2.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本质上讲,家庭教育是一种环境教育,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3.组织家长参与园所的教育活动、参与幼儿园管理、支持和参与园所环境创设等各项活动。 (二)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方式 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个别方式和集体方式两大类。 1.个别方式 (1)家庭访问

家访,是托儿所、幼儿园进行个别家长工作的常用方式。虽然由于我国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近年来学校的家访活动有所减少,但随着家庭教育意识的增强和教育法规制度的完善,家访活动仍然会成为家园同步教育括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家访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真实表现,家长对儿童教育的认识、态度和方法,家庭及其周围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针对个别幼儿的具体情况,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描施;介绍幼儿在园所的成绩、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争取家园之间的同心协力。家访体现教师对儿童的关怀,对家长的尊重、理解,对顺利完成教育任务的强烈责任感。进行家访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家长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谈话艺术。以关心孩子、爱护孩子为出发点,以平等、诚恳的态度与家长交流,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家长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防止出现告状式、说教式、谴责式、流于形式的家访。每次家访,应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并做相应的准备和简要的记录。 (2)个别交谈

个别交谈包括教师利用家长早接晚送的时间与家长交谈、电话交谈、网络交流、约请来园面谈四种形式。前两种形式虽然时间短、内容简单,但能及时互通信息,使家长和老师都能了解儿童近期和当天在园和家里发生的事情,配合方便,见效快。网络交流(腾讯QQ 、家校通、微信、微博空间等)作为近年来最为普遍的沟通方式,为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合作创造了更为高效便捷的桥梁。交谈时应注意内容,要求明确,教师除向家长介绍近期孩子的变化,听取家长的意见外,更要与家长共伺研究今后配合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方式。 (3)家庭教育咨询

这是一种有效指导家长配合幼教机构做好家庭教育的方法。由家长提出实践中遇到的疑滩问题,由园长、有经验的老师或专业工作人员给予解答。有的幼儿园定期通过电子邮件、家长信箱或接待咨询答疑,帮助家长了解问题原因,找到最适合个别儿童的解决方法。 (4)家庭联系册

这是幼儿园所与家庭普遍联系的有效方式。家庭联系本灵活、方便、及时。它可使家长了解孩子的进步、问题和幼儿园对家长在共同教育方面的具体要求;也可使教师了解教育效果的反馈信息、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以及家长的意见、建议。 2.集体方式

(1)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

这是当前幼儿园普遍采用的工作方式。

家长会有班级家长会和全体家长会两种。班级家长会是教师做好本班家长工作的经筲而有效的方式。会上一般由教师介绍情况,家长讨沦议题,最后进行总结。:全体家长会的任务是与家长共同探讨托儿所、幼儿园建设和家庭教育规律,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家长的教育素养。家长委员会负责和幼儿园讨论学期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发展规划、活动计划、家长培训、经验交流以及协助监督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的工作情况等。 (2)家长座谈会或经验交流会

家长座谈会一般由幼儿园提出,并由家长委员会负责组织安排家长参加。包括“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爷爷、奶奶教育座谈会…‘母亲茶话会”等多种形式。家长经骏交流会或专题讨论会,一般时间短、效果好,能充分发挥家长自我教育的作用。

(3)家长学校、儿童教育报告会和专题研讨会

家长学校是对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进行教育、培训的学校.、可以定期讲课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时间,结业时给予考查和奖励。报告会和专题研讨会,是幼儿园有计划地就家长关心的问题和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错误,系统地介绍教育方法、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必要的辅导,组织家长观看视频,围绕某个专题和教育工作者、医生或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4)家长开放日、活动日制度这类活动可以提高园所工作的透明度,增强家长的参与度,有利于密切家长和老师的关系,进而使家庭与园所在教育孩子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和密切配合。通过“开放日…‘活动日”和多种形式的亲子游乐活动,让家长定期来幼儿园所参加半日活动、义工活动、幼儿游戏或幼儿作品展览,观摩教学活动,参加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体育运动会和节日庆祝会、联欢会等,可以具体了解园所教育内容,看到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优势和不足,有助于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在班级群体中的适应情况,在各种活动中,家长也可展示才能,与孩子共享欢乐,增进对园所的关怀、热爱之情。 (5)宣传栏、展览台、黑板报、陈列室 园所通过设置宣传栏、展览台、黑板报和陈列室,陈列与保存对家长有益的实物、教育书籍和各种材料,公布本日、本周的教育活动内容、作息制度、食谱、收费标准和集体外出活动照片等;陈列儿童自制的各种玩具、工艺品或绘画作品,种植、饲养或自然角观察记录等;图文并茂地介绍教师的经历、经验,教育家的名言、著作“,刊登漫画或保育知识等。这些资料一般受到家长普遍的欢迎。

二、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

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精神的成长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社区可以为幼儿教育的展开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在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中,可以直接利用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儿童走进社会大课堂;社区的文化通过三个途径影响托幼机构的教育,一是社区文化的一部分直接进入园所课程,二是社区文化渗透到托幼机构,成为园所的一部分,再影响到托幼机构教育,三是社区文化氛围和精神文化对托幼机构有潜移默化的作用。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在这个《规程》中,增加了社区工作部分,如第五十一条:“幼儿园应该密切和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宣传学前教育的知识,支持社区开展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动,争取社区支持和参与幼儿园建谩。”由此可见,一方面社区组织应充分发挥好托幼机构的作用,尊重这个队伍的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托幼机构也应主动依靠社区,采取多种措施,发挥本身功能,为社区广大群众服务。

(一)建立定期联系制度

幼教机构定期向社区领导汇报托幼机构发展中的经验和问题,主动提出托幼机构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计划,如绿化美化环境,协助社区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宣传慰问活动等,争取社区领导的支持、监督和合作。同时积极反映群众需要,如要求社区改善儿童公共活动的环境与条件,扩大运动场地和增加体育游戏器械,丰富美工活动室、阅览室,开展亲子共乐活动等。 托幼机构要协同社区的家长,共同教育好本社区儿童,推进社区内已经建立的和谐关系,创建稳定、和谐、团结的环境氛围。,另外,要教育本园儿童在社区内认真遵守集体规则,保持社区环境整洁,推动邻里间的相互尊重与合作,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使家长与教师一起努力成为负责任的社区成员。 (二)动员社区力量共同办好托幼事业 社区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才宝库,如居民中的科技、医护人员、已退休的老教师、老劳模等,他们很爱孩子,乐意参加托幼机构的教育活动。动员社区内有关企事业单位在人力、物力上给予托幼机构一定的支持,可以显示企事业单位对公益活动的热情,提高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凝聚力。 (三)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公共设施与教育资源,开展联合教育活动

许多学前教育机构与附近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制度化的共同教育机制。如南京市鼓楼幼儿园一直与附近的南京市少年宫、鼓楼公园、紫金山天文台、鼓楼邮局、第三人民医院、鼓楼百货公司、南京市武警部队消防支队£鼓楼/J 、学等共同订立计划,定期开展多种教育活动。

(四)因地制宜,发动专业力量,指导非正规托幼组织的活动

利用托幼机构的场所、设备和有经验的教师等辅导社区内的家庭活动站、亲子游戏小组,吸收散居昀2-6岁儿童和家长双休日来园、所活动。

(五)参加社区教育工作,开办多种社区活动

托幼机构可以社区家长学校为阵地,帮助家长学校举办讲座、专题讨论、印发资料、办宣传栏等,向社区群众或散居儿童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帮助他们举办表演会、运动会、为灾区献爱心的晚会等。

三、家庭与社区合作

社区对家庭教育的作用主要通过社区文化、社区性格、社区环境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来体现=社区文化是一个社区内特有的文化现象,社区文化背景的差异直接影响着父母教育方式,社区文化活

动设施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社区性格作为一定社区中具有延续和传递的力量,对个体的性格产生影响,这主要通过家庭中的长辈来传导。社区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成员产生影响,邻里交往和同伴交往是幼儿园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他们正常发展和全面成长的必要条件。 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合作 一、家庭与幼儿园的衔接

(一)做好家园衔接工作的意义

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有所不同。家庭中幼儿的教育虽有父母指导,但大部分家庭计划性不够,目的性不明确,方式方法不得当,幼儿都是在没有规划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幼儿园恰好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能够帮助儿童学习怎样过集体生活,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但并不是每个孩子一进入幼儿园就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孩子在入园之初可能会产生一种惶恐、不安甚至害怕的情绪,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帮助孩子顺利入园,度过这一适应期,将会对他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使幼儿尽快地度过这一适应期,顺利地融入幼儿园的生活,为以后的成长打下牢固的基础,这需要家长在入园前的一段时间里有意识、有目的、有汁划地对骇子进行一系列的生活、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准备训练。。 (二)家庭需要做的工作 1.生活方面, (1)调整作息时间

调整孩子睡觉和吃饭的时间,让幼儿园一天的作息时间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吻合。

(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入园后,幼儿将要面对的是集体生活,教师不能像家长一样面面俱到地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许多方面都要靠幼儿自己来完成,比如自己独立穿脱衣服、吃饭、喝水、上厕所等活动。所以入园前家长一定要训练和培养好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在家庭中若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家长在幼儿入园前一定要帮助他们养成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擦嘴、漱口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便使幼儿能够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2.物品方面

(1)学习物品的准备

家长应在幼儿园的要求下给幼儿购买学习物品,这样,有利于配合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帮助幼儿购买和准备学习用品是人园前准备比较关键的一步。

(2)生活物品的准备

首先,家长应该给幼儿准备衣裤等生活物品,尤其是裤子,因为刚入幼儿园的孩子很容易发生尿裤子的情况。其次,家庭还应给幼儿所有的物品做好标记,比如在衣裤、手帕上绣名字或特定的图案,弄好后,家长要教会孩子识别属于自己的物品。 3.心理方面

入园前,大多幼儿会产生恐惧、不安的情绪,不愿意去幼儿园。要使他们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人园前的心理准备是首要的。

(1)家长首先了解幼儿园,常向幼儿讲述园中趣事,以引起幼儿的共鸣,激发幼儿人园的兴趣。

(2)家长在征得教师同意后,带幼儿到幼儿园观看或参与幼儿园活动,让幼儿直接体验幼儿园的生活,以幼儿园集体的感召与,唤起幼儿入园的信心,引导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3)消除幼儿的恐惧感。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是天生的,是在家人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发展起来的,家长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在孩子入园前几天进行陪护,让孩子在安心的情况下对幼儿园进行探索考察,慢慢熟悉幼儿园。入园前,带孩子到幼儿园看一看,玩一玩,熬悉幼儿园环境,这样可以消除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感。通过这些方法,很多对新环境恐惧的

孩子都可以平稳地度过入园适应期。 (4)家长要多给孩子提供亲近教师的机会,让幼儿感觉教师的真情,不害怕教师。最常见的办法是,在幼儿人园报名后,家长要先和幼儿园教师交朋友,给幼儿接触、亲近教师的机会,让幼儿从心理上接纳并崇拜老师。

(5)家长要多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懂得谦让,遵守规则,学会分享。在幼儿园中,为了能与小朋友之间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有一些规则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而这些都需要借助语言来完成。相互谦让、友好合作、礼貌待人等良好品德将会使幼儿很快融入到群体之中。因此,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幼儿运用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使幼儿礼貌待人,更好地与同伴进行交往。 (三)幼儿园需要做的工作

为了使幼儿能够顺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幼儿园也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帮助家长共同做好从家庭步人幼儿园的衔接工作。

1.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本领

幼儿刚入园,喝水、吃饭、洗手、大小便、玩玩具,都不能像在家庭中一样随心所欲,一切都要遵守规矩。这对于任性、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要适当地进行教育,教给孩子集体生活的技熊,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学到本领。 2.邀请家长及幼儿到幼儿园参观

幼儿园在家长来园参观、熟悉环境时,向家长介绍各个活动区,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同时,让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参观幼儿园,认识班上的老师,让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滑梯、木马等游戏设备,看看其他孩子唱歌、跳舞、做游戏等活动,使幼儿园对孩子产生一种无形的吸引力,让幼儿产生“想上幼儿园”的欲望。

3.幼儿园要提早进行幼儿入园前的家访工作

第一是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

第二是通过家访与幼儿接触,初步建立感情。了解每个幼儿的生活习惯、爱好、性格、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等,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吸引孩子人园。具体做

[在此处键入]

10 法可采取:

(1)亲切自然地进行自我介绍,允许幼

儿称呼自己阿姨,因为“阿姨”比“老

师”更容易让孩子感到亲近。

(2)叫叫幼儿的小名,牵牵他的手,通

过身体的接触使幼儿对教师产生好感。

(3)和孩子一起玩他们喜欢的玩具,谈

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还可采取送小礼物

的方法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4)教师还应善于观察幼儿的生活环

境,如幼儿的游戏室是如何布置的,他

喜欢玩什么玩具等,这样教师在幼儿园

尽可能为幼儿营造他熟悉的环境。

(5)向家长了解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及

饮食爱好,以便教师在幼儿园做好孩子

的护理工作。

4.为初入园的幼儿进行环境布置

针对初入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创

设他们喜欢的适用的甚至是熟悉的活

动环境,提供他们喜欢的玩具材料,幼

儿园的环境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

5,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

教师要积极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

育,鼓励家长在家时可多给孩子讲讲幼

儿园有趣的事情,给他们玩一些好玩的

玩具,指导孩子按照幼儿园的要求做一

些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但不要代幼儿

去做。

6.幼儿园要做好卫生工作

幼儿园的卫生状况是至关重要的。幼儿

人园前,不但要认真检查食堂卫生状

况,还要细致做好幼儿的饮食安排。定

期对玩具、餐具及其他用品进行消毒,

为孩子准备好自己专用的水杯和毛巾

等用品。

二、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

1.办学性质不同

从办学性质上来看,幼儿园教育是非义

务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成套的

考核条例,办学与教学随意性较强;而

小学是义务教育,有严格的教育要求,

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要进行考试、检

查。

2.教学内容不同

幼儿园所学的内容是与幼儿生活紧密

相关的浅显知识,小学的教育内容是以

符号为媒介的学科知识,其抽象水平相

对较高,这种学习内容只有当学习者的

思维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时才能

理解和接受。

3.教学方法不同

幼儿园教师多采用归纳法,即让幼儿看

到许多有关的现象,让幼儿开动脑筋,

自己去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小学教

师则多采用演绎法,即教师教学生一些

规律性的知识,然后用例题来证明此规

律是正确的,这一过程与幼儿阶段的学

习过程正好相反。

4.儿童主导活动不同

幼儿园的活动以游戏为主,通过丰富多

彩的游戏活动和多样化的教具设施,激

发孩子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热情,让

孩子在快乐的游戏和生活中锻炼能力、

开发智力。而我国小学教育是以课堂教

学为主要形式,教师以传授《大纲》知

识、指导学习方法为主要任务。

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

社会和成人对幼儿园儿童的期望和要

求不高,希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而

对小学生,由于现行教育制度和社会要

求,家长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教师面

对教学业绩压力,往往会对儿童学习生

活要求得比较严格。据调查,一些儿童

也能感觉出两种环境下成人的关注点

和关注度发生变化。

(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

幼小衔接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

点,从德、智、体、美诸方面为幼儿入

学和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幼儿

园和小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和连续性规律及儿童终身发展的需要,

所进行的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

阶段的衔按工作。这是幼儿完成幼儿园

的教育后步入小学前这一过渡时期的

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幼小衔接工作一

直受到我国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

园教育应和小学教学密切联系,互相配

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

“幼儿园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与小

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

作十分重要。幼小衔接问题,同样受到

世界各国如美国、法国、瑞士、英国和

日本的普遍重视,并成为当前世界教育

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三)我国当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

问题

1.幼小衔接重知识轻能力

我国当前的幼小衔接工作重视“智”的

衔接,忽视德、体、美的衔接,特别是

忽视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在智育中,

重视知识,特别是数学、语文知识的衔

接,忽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

惯的衔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许多幼儿

园和小学学前班甚至提早使用小学的

教材,照小学的样子排出课程表,形成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这非但不能提

高儿童入学的适应能力,而且造成了种

种弊端:儿童刚入学时,确实感到轻松,

自以为教师教的知识都学过了,已经会

了,就不认真听课,从而养成不专心听

讲的不良习惯。

3.幼小衔接时间不充足

一些幼儿园在儿童将要入学的前半年

才进行衔接工作。如带幼儿去参观小

学、请小学教师来幼儿园参加活动等,

这些做棼是必葺的,但远远不够。儿童

三四岁人园时就应逐步培养自理能力、

交往能力、规则意识,为儿童的幼小衔

接和适应社会做准备。但一些幼儿园出

于多种原因,只在大班或最后时期进行

强化训练,忽视了日积月累。急于求成,

致使儿童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压力骤然

加大,难以适应,不但教育效果不佳,

而且使儿童对小学和未来的学习产生

畏惧和抵触情绪。

4.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重视不够、认

识不清

2.幼儿园针对幼小衔接需要开展的工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

态等,与其入学后的适应能力关系很

大。‘因此,幼儿园应注意培养幼儿对

小学的生活其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

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幼儿有机

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2)培荞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在适应性培养方面,幼儿园有家庭不具备的优势条件。如儿童集体环境、无家长介入环境、教师辅助环境等。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①培养主动性 培养主动性就是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选择、自己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研究证明,富于主动性的幼儿思维活跃,做事有信心,能主动与人交往,他们入学后比较快地适应小学新环境,学习成绩也较好。 ②培养独立性 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在幼儿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并自觉去做,培养幼儿自理、自觉的能力,逐渐减少成人的直接照顾。 ③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幼儿胆小,不能主动地与同伴交往,或与同伴木能友好相处,遇到问题也不敢去找老师反映或寻求帮助等,结果没有新朋友,他们感到孤独,心情沮丧,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学校的吸引力也随之消失,同时,这一能力与主动性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幼儿园里必须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④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上课不能喝水、上课不能有小动作等是小学纪律的要求,幼儿难以记住和遵守,这成为不少新生在学校受批评的主要原因。以确立这样的任务意识。针对这些问题,除抓紧进行小学的教学改革之外,幼儿园应当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和任务意识,提高幼儿的主动适应能力。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着眼幼儿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基本的学习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打下今后学习的基础。幼儿园大致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爱看图书的习惯,做事认真的习惯,注意力集中地听老师讲话的习。愤,保持文具、书本整洁的习惯等。习惯不好,以后很难纠正,对学习的危害是很大的。幼儿园教师应当从日常生活的每件事情上严格、一致、一贯地要求幼儿,使之养成习惯。 ②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所谓非智力品质,是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种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意志、自信心等。学习不仅仅是有聪明的脑袋就行,离开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幼儿智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应当重视培莠幼儿的好奇…心、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培养他们做事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让幼儿从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培养幼儿渴望学习的品质。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形成自信、主动的学习态度,才能感觉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惰。 ③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 一般说来,在大班下学期,除了通常的幼儿园的活动和游戏,教师可以给幼儿安排一些类似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如以集体授课方式学习某些预备性知识,诸如认识拼音字母的形状和读音,认识数字和学写数字,学写自己a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ce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