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南京明城墙滨河地区的整治改造_张杰

更新时间:2023-06-08 01:5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URBAN UPDATING

把外秦淮河提升到城市未来重要的公共空间轴的高度,致使过多的高层住宅项目集中在河两岸。它们一方面在用地结构上没能为未来滨河地区的环境和公共设施建设留下足够的空间,一方面在环境景观塑造上缺乏统一控制。另外堤岸建设仅考虑防洪,缺乏对景观和生态的考虑。

南京市规划部门一直对外秦淮河和明城墙的保护整治十分重视。2002年4月,市政府提出了“让秦淮河成为一条流动的河、美

1 凤凰桥—挹江门区段在南京明

城墙风光带的位置

2 《金陵四十八景图》之石城霁雪

丽的河、繁华的河”的战略目标,为明城墙的保护、外秦淮河及城墙周边环境的治理改造提供了政策基础。

我们提出:改变现状城市消极背向外秦淮河发展的模式,转向以外秦淮河为公共空间轴的城市格局(图6)。通过合理的整治与改造使外秦淮河及其滨河地区成为配套设施先进、服务于全市的经济文化发展和市民日常生活的综合性轴带,展现南京现代都市形象,整合城市、历史、自然环境资源。

3 石头城旧影

其次,确立保护与利用独特的历史、自然环境资源的原则。 明城墙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重要的国家级文物,也是构成南京古城空间格局、风貌特征的核心要素。本次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妥善保护地段内的城墙及其附属的山体水系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们提出:保护“河、墙、山、城”格局要素,展现城墙及其环境,突出整体风貌;综合现状条件和城市未来发展需要,调整用地、改善交通,努力使明城墙及其周边地区成为面向全市的、重要的、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公共空间场所;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将其发展成南京历史、文化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文化、休闲、服务业的发展,带动相关地区的开发。具体原则如下:

1. 严格保护国家重点文物明城墙。对现存墙体部分,消除威

4 石头城改造前的状况

胁城墙安全的隐患。对于墙身已坍塌的遗址部分,保护山体绿化植被,禁止任何建设活动,保持城墙遗址景观的连续性。

2. 在大范围内治理相关水系,恢复其生态活力;采用橡皮坝提高和控制外秦淮河水位,为本地区的整治创造条件;处理好外秦淮河防洪要求与滨河环境亲水性的矛盾。

3. 从河、墙、山、城的大尺度要素构筑整个滨河景观;梳理区段内的空间结构,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绿化形式与树种的选择要反映地方性,与城墙、山体、河岸总体景观及功能活动的密切结合。

4. 统一改善滨河两岸的道路交通条件和环境,提高区域可达性,加强两岸之间步行联系,方便市民使用。

5. 准确把握地区内各段的内部及周边环境特点,因地制宜,谋划各段主要功能和环境设计立意,使各段既统一,又各具特色。

6. 结合景观资源分布,设计水陆多条风景游览线路与整个明城墙风光带相连,挖掘“河、墙、山、城”多层次景观魅力。

7. 在全市范围内寻求经济平衡的原则下,结合各段区位和环境特征,积极引入商业功能,挖掘开发潜能,激发地区活力。

三、石头城重点区段的设计

在全盘统筹的前提下,方案将整个地区分为四个区段,分别提出了规划设想。其中包括:(1)凤凰桥-石头城-草场门桥段,(2)草场门桥-电视塔-定淮门桥段,(3)定淮门-高层公寓西侧段,(4)三岔河桥-挹江门桥段(图7)。初期方案采取了较理想的思路,希

5 电视塔附近的临河工业

6 从背河转为向河发展的城市格局

建筑学报

URBAN UPDATING

清凉门

鬼脸照镜

8 一期实施方案

27.15m

鬼脸

20.70m

规划水面宽度

11.00m

10.22m (历史最高水位)

7.34m (6至10月月均最高水位)

7.50

5.84m (11至5月月均最高水位)

8.20

鬼脸虚像

10.50

10.00m

12.00m

10.30m

9.50m

9a 复式河岸断面示意9b “鬼脸照镜”景观成像剖面示意

“鬼脸照镜”的奇景。为了使新建的水景岸线与石头山浑然一体,方案建议水池岸石采用与石头山同质的红色天然石材,并要求在地形整理过程中保留山基岩石以及原有树木,以形成景观的丰富多样与历史感。为了方便游览,水池采用木板铺岸,与天然的红色石材有机结合。

最初的方案,还建议拆除从石头城到草场门的大部分建筑,在这段较开阔的用地布置古战场遗址大型主题的地景雕塑和滨水文化、旅游、餐饮、娱乐区,以激发地区活力。结合游船码头广场,临水建筑采用轻巧的钢结构,形成桅杆林立之意,象征东吴水师演练的场景。这样“桅杆林立”的意象和石头城城墙前开阔的古战场遗址主题地景雕塑相互呼应,成为有机的整体。但目前只实施了从清凉门大桥到石头城段。在此基础上,方案对从草场门桥到石头城的现状道路提出了整治方案,使之成为游人进入到鬼脸城的主要通道。

岸线设计是滨水环境设计的关键所在。由于受长江水位的影响,外秦淮河年水位差高达6m,如果按现状用简单的堤坝方式处理,整个滨水环境将十分单调,一年绝大多数时间内人们都无法接近水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在充分考虑防洪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了三层复式河岸。这样既考虑了一年不同汛期水位的几种典型情况,又满足了河岸自身的尺度和断面设计要求,使河、岸、城墙三者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视线联系(图9)。整个地段靠城墙一侧的地形高程基本在9~10m,而防洪堤岸的设计高程为11m。为避免因堤岸升高而造成靠城墙一侧的空间的封闭感,方案将11m高的第三道岸线向城墙一侧处理成缓坡绿化,实践证明这一设计收到了

建筑学报

令人满意的效果。

经营富有地方特色和生态效应的滨河绿化景观环境。在沿河岸绿化设计上,结合城墙和滨河空间的特点,方案力求整体绿化的布置应开合有致,富有连续性。沿城墙的乔木一般不高于城墙。绿化以灌木、乔木为主,草坪为辅,强调绿化用地功能的多样性。植物配置以地方性、维护费用低的植物种类为主,速生与慢生树木相结合。在可能的条件下在第二、三道岸线布置竖向绿化,改善岸线环境的生态条件。另外,为了增加地区绿化景观效果,方案保留了整个地段内的所有现状树木。

步行体系的规划:原方案对明城墙、国防公园与整个清凉门-鬼脸城绿化空间的步行体系进行了统一考虑,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两者之间的步行联系尚不完善。为了加强两岸的联系,方便对岸的居民使用城墙滨河空间,方案在鬼脸城南侧恰当的地点布置了跨河步行桥。但目前尚未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岸的居民使用东岸的滨河绿地。

从2002年到2003年,南京市政府将清凉门至鬼脸城地段按方案实施,全长800多米,同时改善了从草场门大桥通向鬼脸城的道路,目前主体已施工完毕。虽然一些地方与原方案有出入,如在原规划的绿地上添加了建筑、清凉门广场和绿化偏离原设计意图等,但原设计思想基本得到贯彻。从整体看,工程达到了河、岸、墙、山、城多层次的总体景观效果,展示出了城墙的古朴与大气,成功地再现了“鬼脸照镜”的景观,复式河岸与缓坡绿化在墙、河之间形成自然过渡,解决了防洪堤坝与滨河景观的矛盾。由于设计充分考虑了历史遗存、自然山体和现状树木等因素的保护与利用,建成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cd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