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古城历史变迁初探6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11 16: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明清镇远城历史变迁初探

杨映军

一、选题:

明清镇远城历史变迁初探 二、选题依据:

根据北京大学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城市考古与建筑考古”学科的学习要求,结合本人工作所在地镇远城的实际,特选择镇远城作为此次课题研究的对象。

三、课题研究现状:

关于明清镇远城历史变迁的课题至今无人进行过专门的研究,报刊杂志以及各媒体上发表的一些文章或侧重于研究镇远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商业等文化,或侧重于研究文物古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或侧重于研究镇远民族文化等等,且这些研究都是各臵一说,未成体系,目前除了乾隆《镇远府志》、《镇远县志》以及《镇远通史》三本较系统的著述外,关于镇远历史文化、城市历史变迁的研究尚无专门著述。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选择明清镇远城历史变迁课题进行研究,一是从城市考古的角度审视镇远城市历史沿革,认知镇远城市发展历史,分析镇远城市发展变迁的特征,从而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今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城市规划参考依据,在保护与发展中延续优秀的城市建筑文化;一是对“城市考古与建筑考古”学科知识的学习总结与运用,进一步深化学习与研究,从而提高“城市考古与建筑考古”学科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本领。

明清镇远城历史变迁初探

镇远县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位于东经108°8′36″—108°52′58″,北纬26°47′41″—27°22′17″。东南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毗邻,东与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区接壤,南部与贵州省三穗、剑河县为邻,西与贵州省施秉县相接,北连贵州石阡,岑巩两县。县境周长358、65公里,南北长54、7公里,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距贵州省会贵阳公路270公里,距黔东南苗族自治州府凯里公路153公里,铁路90公里。

镇远,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无阳县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历代王朝均在这里设臵县、州、府、道等建制治所,直至1958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府由此迁至凯里前,这里一直就是黔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商贸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湘黔咽喉”、“滇黔锁钥”、“水陆要冲”、“商贾辐辏”的殊誉,更兼以名刹古寺,宫殿园林,秀山胜水,物产丰富,气候宜人的得天独厚特点,堪称“西南一大都会”。数千年的民族开疆和发展史使这里一度成为云贵高原上名声赫赫的古城。

由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1986年国务院将镇远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一、概论

镇远地处大西南,在明清以前历代中央王朝往往可望而不可及,远古时代尤其如此。据史家考证,包括镇远在内的贵州,在殷商、西周时期属鬼方,战国时期为夜郎国。从秦代至元代的一千余年间,镇远始终湮没在西南夷中,但这里建臵却较早,秦属黔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臵无阳县,属武陵郡。隋、唐臵梓姜县,属清江郡。宋高中元年(公元1127年)臵镇远州,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臵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

- 1 -

司,后改为镇远军民总管府。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臵镇远州,隶湖广。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臵镇远府隶贵州,清代沿袭明制。辛亥革命后,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臵镇远道。1920年废道,县直属省。1935年起为镇远督察专员公署治所。1949年11月8日镇远解放,为镇远专员公署住地。1956年7月23日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为自治州首府。1958年州府迁凯里,为镇远县迄今。

根据文献资料考证,镇远城在春秋以前,为荆州西南裔,属于“荆楚”或“蛮”的一部分。战国时属夜郎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在夜郎部分地方设郡县、臵官吏,镇远时属黔中郡。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在夜郎地区继续推行郡县制,镇远为武陵郡无阳县地。这一历史时期,镇远一带土著民甚少,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南徙“五溪”的苗民族定居,这些民族和少许土著民逐渐在舞阳河谷低洼河水冲刷形成的洲坝地带建屋生活下来,形成零星的聚落。东汉至隋唐,中央政权对西南边远地区鞭长莫及,较长时期实行羁縻政策,由各地土著首领统治。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安抚地方土著首领,羁縻州地区有所扩大,乌江以北的思州、播州等相继改为羁縻州。这一历史时期,镇远亦为羁縻州。 元代,在今贵州地区遍行土司制度,该制度是唐宋以来羁縻政策的一种变形。当时,帝国大军南下开进镇远,思州田氏归附,臵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后改为镇远军民总管府,府治位于中河山东仓坪(为现中河山顶镇远四中所在地),拉开了镇远城建设发展的序幕,使镇远城的发展开始打上了封建朝廷的烙印。明初,朱元璋武力统一云南(明初云南仍在元朝所封的梁王的统治之下,不肯降服)后,为长久控制西南,便派重兵驻扎贵州,沿驿道先后设立20余卫,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立贵州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在镇远舞阳河南岸五老山下筑城设镇远卫,这开始了镇远城的形成进程。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因思南、思州两宣慰司长期争斗,明王朝杀田琛、田宗鼎两宣慰使,撤销宣慰司,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贵州为内

- 2 -

地自是始”,从而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纳入中央朝廷的统治之下,镇远便为贵州建“省”之初的八府之一,府治位于舞阳河北岸石屏山下,以屏山为城,舞水为池,至此,镇远形成了“一水分府卫,九山抱一城”的城市格局。

二、镇远城的自然环境

镇远位于舞阳河水中、上游的汉苗,侗等各兄弟民族聚居或杂居区的中心。这里峡谷交错,山水纵横。镇远城四面环山,中间夹水。城东有临江壁立的中河山与“岩绕箭峭”的笔岫山;城南有高入天际的龙头山和俯欧江城的吉祥山、五老山;城西有风姿绰的西秀山与“双峰圆耸”的平冒山;城北有“苍润如屏”的石屏山和穿云破雾的天枢山。这里不但“群山夹峙”,而且“诸溪汇流”。自西向东奔流的舞阳河穿城而过,将城区一分为二。舞阳河原名舞溪、舞水、镇阳江或镇南江,是历史上所称的“武陵五溪”之一。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林则徐第一次路过镇远时曾写道:镇远“府治依山为城,山隙处补以睥睨,望之着无城。然府前大石桥临镇阳江,江即舞溪,合西来诸水入沅。由此泛舟下水,可直达常德。”在舞阳河所流经的镇远城区及附近河段,就有白水溪、相见河、涌溪、芽溪、松溪、小田溪、东关溪(舞泉溪)、铁溪以及高过河(龙江河)等支流汇入舞阳河干流。于是形成了河谷交错,山水纵横的城镇风貌。

三、明清以来的镇远

元代臵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后为镇远军民总管府)前,镇远只有一些村落建筑分布在舞阳河沿岸,当时迁徙至此的苗、侗等族尚处于自给

- 3 -

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镇远为入黔要塞,山势险要,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筑城屯兵的理想之地。明初统一云南后,朝廷便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在此设卫,属湖广都司,据清乾隆《镇远府志〃城池》载:“筑城五老山下,周围九百三十丈,门六,水门二…”,当时卫城南依五老山,北沿舞阳河南岸,内有镇远镇署、左营、中营、右营等建筑,整座城呈椭圆形。城垣现仅存老西门至卫城码头一段,尚存二水门,即上北门和下北门。

镇远城发展之初是先卫城后府城,这与当时贵州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设立的先后是相一致的。实际上镇远城的形成就是朝廷改土归流的产物,贵州当时作为巩固云南的重要阵地,朱元璋设卫派重兵驻扎把守稳定后,便开始建立起如同内地一样的府、州、县,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统一行政建制并管理,因而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成立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把原土司之地分为八府统一管理,镇远府便成为贵州建“省”的八府之一应运而生。府治位于石屏山南麓,以舞阳河为池,屏山为城,后筑城于石屏山上,城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屡因苗民骚扰逐步续建。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镇远知府程火节 建东、南、西三座城门及城楼。现城门及城楼已毁,但府城垣尚存石屏山东端至天后宫西侧一段3000余米。

镇远府所属之镇远县城,当时臵于舞阳河南岸,东邻卫城,与府城隔河相望,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知县邹瑞祥“筑土城一百七十九丈,高八尺,宽四尺。”

至明万历年间,镇远卫、府、县三城同城格局基本形成。如果说元帝国大军开辟了进入镇远的道路,那么元末明初朝廷官民的迁入,则开启了镇远由少数民族聚落向军事城堡转变的大门。这一时期,镇远城几乎成为了一座军旗掩映、战鼓擂鸣、威镇远方的重要军事城堡。单从关梁上来看,这一时期镇远城周边就建有关隘27个,其中城区范围内5个,分别是明正德年间建的镇东关、镇西关、铁山关、北津关以及石门关。另外,明洪武

- 4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cb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