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儿歌后40首

更新时间:2024-05-18 04: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老子学成语诵儿歌》 后四十首成语及儿歌

wúzhōnɡshēnɡyǒu41 无 中 生 有

成语简介:

“无中生有”指的是道家的本体论思想,后来形容本无其事,凭空捏(niē)造。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四十章提取出来的——

tiān xià wàn wù shēng yú yǒu ,yǒu shēng yú wú 天 下 万 物 生 于 有, 有 生 于 无 。 儿歌诵读

一片荒地空荡荡(dànɡ), 撒下种子生苗秧(yānɡ)。 根深叶茂(mào)成大树, 繁(fán)花硕(shu?)果十里香。

一间空房存万物, 一张白纸写华章。

无中生有勤创造(chuànɡ zào), 幸福日子万年长。 汉字趣解

“生”字像地面上长出了一株嫩苗,所以,它的本义就是生出、长出。后来引申出了生命、生活等。 增量发现:

量量:无中生有这个词语我经常听说,好像是指故意编造的与事实不符的话或事情。

增老师:这是后来引申出来的意思,“无中生有”在《道德经》中的原意是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由无形的东西逐(zhú)渐变化而来,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有无相生”表示的意思相近。

量量:哦,这样说我就明白了。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很多东西都是原来没有的。这是不是也叫无中生有呀?

增老师:可以这样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有的东西会渐渐淘汰(táo tài),新生的东西则会不断涌(yǒnɡ)现。

ru?cúnru?wánɡ

42 若 存 若 亡

成语简介:

“若存若亡”指的是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忘记。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提取出来的——

shànɡshìw?ndàoru?cúnru?wánɡbùzúyǐw?idào不 足 以 为 道。 儿歌诵读

qín?rxínɡzhī

zhōnɡshìw?ndào

búxiào

上 士 闻 道 ,勤 而 行 之; 中 士 闻 道,

xiàshìw?ndào

dàxiàozhī

若 存 若 亡 ; 下 士 闻 道 , 大 笑 之 。不 笑

伯乐寻得千里马, 有气无力把车拉。 楚王对他起疑心, 众人笑他是傻瓜。

常人选马凭外貌,

伯乐相(xiànɡ)马重思考。 透过现象寻大道,

骏马驰骋(chí chěnɡ)立功劳。 汉字趣解:

最早的“存”左边是草,表示刚生长出来;右边是婴儿,表示小且需要照料。字的本义是问候、看(kān)护,后来引申为存在、生存。 增量发现:

量量:从儿歌中我知道若存若亡中的“亡”并不是死亡的意思,而是没有的意思,这个成语和若有若无的意思差不多吧!

增老师:存和亡指的是表面看到的现象,只有充满智慧的人才能看到隐藏(yǐn cánɡ)着的本质。

量量:伯乐能够透过千里马骨瘦如柴的表象看出它日行千里的本质,

说明他是一位有大智慧的人。

43 大 器 晚 成

成语简介:

“大器晚成”指的是大的或贵重的器物需要长时间加工才能完成。后来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要经过长期的锻炼(duàn liàn),所以成就较晚。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提取出来的——

yīn

fānɡ

wúdà

yúxiànɡ

wúdà

wǎnch?nɡ

dàmínɡ

dàqìwǎnch?nɡ

大 方 无 隅 ;大 器 晚 成 ;大

shēnɡ

xínɡdàoyǐn

音 希 声 ;大 象 无 形;道 隐 无 名。 儿歌诵读:

大器物,费时工,

精雕(diāo)细琢(zhu?)几个冬。 他朝功成露真容,

惊世骇(hài)俗人称颂(s?nɡ)。

人生路,有多种, 曲折平顺各不同。 只要心中理想在, 大器晚成建奇功。

汉字趣解:

“晚”的意思是太阳落山,傍晚降临,一天就要结束了。引申为某一时期的后段。也和“早”相对,如晚辈、来晚了等。 增量发现:

量量:增老师,大器晚成的字面意思是制造器物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它是不是可以用来形容人呀?

增老师:是的,有的人一生坎坷(kǎn kě),历经磨(m?)难,成才比一般人要晚很多,我们说这样的人大器晚成。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人不在少数:比如姜子牙、重(ch?nɡ)耳等人。

量量:我听过方仲永的故事,他小时候聪明过人,但长大后一事无成,这是为什么呢? 增老师:一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关键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持不懈 (xia)的奋进精神,如果得意于自己的天资,故步自封,就会像方仲永一样令人惋(wǎn)惜。

44 大 音 希 声

成语简介:

“大音希声”指的是最高妙的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无息。老子用它来形容道超越了人类的一切感觉和知觉,幽隐难见。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提取出来的——

yǐn

yīn

shēnɡ

xiànɡ

xínɡ

dào

yīn

shēnɡ

大 音 希 声 ;大 象 无 形 ;道

mínɡ

隐 无 名。 儿歌诵读:

小青蛙,嗓门高, 说起话来像争吵。

黄鹂(lí)鸟,声音小,

婉转(wǎn zhuǎn)如歌真美妙。

万事万物有规律(ɡuī lǜ), 看不见来摸不着。 透过现象去寻找, 成功路上障碍少。

汉字趣解:

最初的“希”字像一块晾晒的抹布,看起来织得很稀疏(xī shū),所以本意是少的意思,后来引申出了希望等。 增量发现:

量量:我只知道声音越大传得越远,怎么会变小呢?

增老师:这里的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声音大或嗓门高,而是指高妙的乐声,有时候为了抒(shū)发强烈的感情,声音反而变得异常细腻(nì)。

量量: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增老师:问得好。老子用高妙的乐声来比喻深奥(ào)的道理,老子认为道潜存于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中,只有用心体悟,才能拨开表象,参透事物的本质。

45 欲 益 反 损

成语简介:

fǎnsǔn

“欲益反损”指的是原想有所获益,结果反受损害,形容事与愿违(w?i)。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提取出来的——

ɡù

?r

sǔn

hu?sǔnzhī

?r

hu?

zhī

故 物 或 损 之 而 益 ,或 益 之 而 损 。 儿歌诵读:

拔(bá)苗助长愿望好, 田里禾苗都死掉。

东施(shī)效(xiào)颦(pín)欲变美, 引来邻居齐耻(chǐ)笑。 欲益反损教训多, 尊重规律最重要。

“益”最早来自于“溢”,从图上可以看出来水高过了器皿就要流出来。后来引申出了富足、增加、更加等。 增量发现:

量量:拔苗助长和东施效颦的故事我都听

过,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本想有所收益,结果适得其反,变得更糟(zāo)。

增老师:这就是欲益反损的道理。如果做事情违背了规律,结果往往不能如愿。

量量:画蛇添(tiān)足、欲(yù)速则不达讲的是同一个道理吧?

增老师:对,和欲益反损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等。

46 不 言 之 教

成语简介:

“不言之教”指的是用行动去实际地教育、感染(rǎn)和影响人,亦作“不言之化”。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四十三章提取出来的——

zhī

yánzhījiào

w?izhī

tiānxià

yánzhījiào

不 言 之 教 ,无 为 之 益 ,天 下 希 及 之 。 儿歌诵读: 桃李不言语, 捧出花与果。

游人千里至, 树下脚印多。

古代李将军, 爱兵忘自我。

打仗冲在前,

屡(lǚ)屡奏(z?u)凯(kǎi)歌。

“教”字是一个老师正拿着教鞭督促(dū cù)着一个孩子学习知识。所以,“教”的意思就是教育、教学、教导等。 增量发现:

量量:我知道儿歌中的李将军指的是李广,“平明寻白羽,没(m?)在石棱(l?nɡ)中”,他的神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增老师:他爱兵如子,身先士卒(zú),是一位让人崇(ch?nɡ)敬的大将军。

量量:儿歌中提到的“桃李不言”和李广有联系吗?

增老师: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qī)”。本义是桃李芬芳,虽不言语,但仍能吸引许多人来到树下欣赏花果,以至于在树下走出一条小路来。司马迁借此称赞李广以他的真诚和高尚品德赢(yínɡ)得了人们的崇敬。

duōcánɡh?uwánɡ47 多 藏 厚 亡

成语简介:

“多藏厚亡”指的是积聚(jù)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jì)别人,引起众人的怨恨,往往会招致重大损失。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提取出来的——

shanàibìdàfai

duōcánɡbìh?uwánɡ

甚 爱 必 大 费 ;多 藏 必 厚 亡 。 儿歌诵读: 林则徐,官一品, 不贪不占为人民。 一则家训留后代。 不藏金来不藏银。

愚而多财增其过, 贤(xián)而多财损其心。 自古多藏必厚亡, 广济众生散千金。

最早的“藏”字是草丛中有一只大大的眼睛,意思是把东西藏起来,不让别人看到。它的本义就是藏匿(nì)。

增量发现:

量量:我知道林则徐是个民族英雄,虎门销(xiāo)烟就是他主持的。从儿歌中,我知道他还是一位两袖清风的好官。

增老师:对,他为官清廉(lián),不贪不占,曾写过这样一幅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是说没有必要给子孙遗留过多的财产,那样做,对他们没有益处。

量量:林则徐的意思是,没有必要大量积攒(zǎn)钱财,即没有必要“多藏”。老子为什么说“多藏”必然导致 “厚亡”呢? 增老师:这里的“亡”是损失的意思。有的人不择手段,积攒了很多财富,又不去帮助他人,那就会引起众怒,招来重大的损失。

zhīzúbùrǔzhīzhǐbúdài

48 知 足 不 辱 知 止 不 殆

成语简介: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指的是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xiū)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招致危险。多用于劝人不要贪得无厌。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提取出来的——

ɡùzhīzúbùrǔ

zhīzhǐbùdài

kěyǐchánɡjiǔ

故 知 足 不 辱 ,知 止 不 殆 ,可 以 长 久 。 儿歌诵读: 大风筝,飞得高, 一跳一跳入云霄(xiāo)。 老爷爷,忙收线,

看着风筝呵呵笑。

小孙子,急哭闹, 为啥不让飞更高? 适可而止没危险, 风筝断线找不到。 汉字趣解:

“殆”是个形声字,形体就像人的残骸,表示危险,多于死亡相近,所以,本义就是危险。 增量发现:

量量:我放过风筝,我知道放风筝不可贪得无厌,要懂得适可而止,否则风筝很容易断线。

增老师:没错。人生在世,应知足常乐。历史上,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不在少数,范蠡(lí)就是其中之一。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被封为上将军,但他害怕“树大招风”,就不辞而别,来到齐国创业,取得了成功。再后来,他把家财分给亲朋邻居,又到陶地种地,成为当地的首富。

量量:我很敬佩范蠡,他不但能做到知止不殆,还知道多藏厚亡的道理。

增老师:对呀,正是因为他知进知退,适可而止,所以能够一次次达到人生顶峰。

dàzhíru?qūdàqiǎoru?zhuōdàbiànru?na49 大 直 若 屈 大 巧 若 拙 大 辩 若 讷 成语简介: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指的是最正直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枉屈;最灵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笨拙;最善变的人表面上好像很不善言辞。它们都是说做人不能过于外露,而要注重含藏内敛(liǎn)。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提取出来的——

dàzhíru?qū

dàqiǎoru?zhuō

dàbiànru?na

大 直 若 屈 ,大 巧 若 拙 ,大 辨 若 讷 。 儿歌诵读: 心儿灵,手儿巧, 能发明,会创造。 看着拙,实则巧,

不张扬,不炫耀(xuàn yào)。 藏而不露有才华, 看人不能凭外表。 汉字趣解:

最初的“巧”,左边是斧子,表示和工具有关;右边“丂”,读k

ǎo,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巧”的意思是手艺好,如心灵手巧、巧夺天工等。 增量发现:

量量:增老师,我发现“大直若屈”和“大巧若拙”“大辨若讷”三个成语的道理相近,都有含藏内敛、不显露的意思。

增老师: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森小时候就被人看做很愚笨的人,他在和别人玩挑选硬币的游戏时,不是选择一角一枚的,而是选择五分一枚的。但正如他对老奶奶说的,虽然每次少拿了,但接下来就有了更多的机会。

量量:他真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把聪明的想法藏着心里,用看似愚笨的外表得到了更多的东西。

增老师:这个故事给我们传递出了两层意思,一是不能通过看外表就去评价一个人,二是做人要重内涵(hán),不可太锋芒必露。

zhīzúchánɡla

50 知 足 常 乐

成语简介:

“知足常乐”指的是知道满足就会经常感到快乐。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提取出来的——

hu?m?dàyúbùzhīzúzhīzú

chánɡzúyǐ

jiùm?dàyúyùd?

ɡùzhīzú

祸 莫 大 于 不 知 足 ; 咎 莫 大 于 欲 得 。故 知 足 之 足 , 常 足 矣 。 儿歌诵读:

欲望如背囊(nánɡ), 全凭自己装。 生活不攀(pān)比, 快乐永无疆(jiānɡ)。

学习不知足, 天天都向上。 为人为社会, 多添(tiān)正能量。 汉字趣解:

古代的“乐”好像一架琴,上面是线做的琴弦(xián),下面是支撑的四根木头,“乐”其实就是一种乐器。引申出来的意思是喜悦、快乐等。 增量发现:

增老师:知足常乐这个词语的意思大家都懂,但做到却不容易。 量量:是的,有的人总在吃穿行住等方面和别人比高低,总觉得有不如人的地方,所以就有了很多烦恼。

增老师:没错,对这些身外之物我们要懂得知足。但是我们对待学习和工作,如果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就不可能进步,不可能取得新的成绩。

量量:我知道了。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嘛。

xiùcáibùchūm?nquánzhītiānxiàshì

51 秀 才 不 出 门 全 知 天 下 事 成语简介: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指的是旧时认为有才学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天下的事情。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四十七章提取出来的——

bùchūhù

zhītiānxià

bùkuīyǒu

jiàntiāndào

不 出 户 ,知 天 下 ;不 窥 牗 ,见 天 道 。 儿歌诵读: 古代秀才爱读书, 阅览万卷不出户。 能晓天文和地理, 能知人情和世故。

信息时代网络强,

运筹帷幄(w?i w?)决胜负。 学海无涯勤做舟, 扬帆高歌奔前途。 汉字趣解:

最初的“门字就是两扇门的样子,十分形象。在这个成语中说的是秀才待在家里。 增量发现:

量量:古代的秀才足不出户便能知道天下事,主要是因为他们读了很多书。

增老师:阅读可以使人间接了解自然和社会,现在网络普(pǔ)及了,我们能通过各种渠道,学到更多知识,了解更多事情。

量量:既然足不出户就能获取知识,为什么老师又要我们去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呢?

增老师:因为尽信书不如无书,实践方能出真知,我们不仅要读万卷书,还应行万里路,这样才能收获更多。

sǔnzhīy?usǔn

52 损 之 又 损

成语简介:

“损之又损”本义为不断减去华伪(wěi)而归于纯朴无为。后指人要加强自我克制,保持谦虚、不骄不躁的态度。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提取出来的——

w?ixu?rìyì

w?idàorìsǔn

sǔnzhīy?usǔn

yǐzhì

为 学 日 益 ,为 道 日 损 ,损 之 又 损 ,以 至

yúwúw?iwúw?i?rwúbùw?i

于 无 为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 儿歌诵读: 出行去爬山, 负重难登攀(pān)。 扔掉多余物, 轻松到山巅(diān)。

做人如登山, 欲望要删减。 不骄也不躁, 过好每一关。 汉字趣解:

古代的“损”是由手和贝类、鸡蛋组成,它表示用手取东西,让它变少。因此,它的本义就是减少。 增量发现:

量量:我知道这里的“损”是减少的意思,为了实现目的,减少一些东西是可以理解的,但老子强调要损之又损,我就不理解了。 增老师:上面儿歌中所说的登山只是一个比喻,老子说的损之又损指的是人的私心杂念,只有不断减少私欲,才能回归纯朴本性,达到清

净无为的境界。也就是为自己考虑少了,就能结交更多的朋友,受到更多人的喜欢和支持。

chūshēnɡrùsǐ53 出 生 入 死

成语简介:

“出生入死”指的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五十章提取出来的——

chūshēnɡrùsǐtú

shíyǒusān

shēnɡzhītú

shíyǒusān

sǐzhīyìshí

出 生 入 死 。生 之 徒 ,十 有 三 ;死 之

r?nzhīshēnɡ

d?nɡzhīyúsǐdì

徒 ,十 有 三 ;人 之 生 ,动 之 于 死 地 ,亦 十 yǒusān有 三。 儿歌诵读: 生是始,死是终, 人生道路各不同。 顺应自然少私欲, 寿比南山不老松。

舍己为人风格高,

虽死犹(y?u)比泰(tài)山重。 计较个人得与失, 随者寡来离者众。 汉字趣解:

最初的“死”是两个人的一幅画,左边是一个跪拜(ɡuì bài)者,右边是一个死去的人,这个字的本义就是丧(sànɡ)失生命。 增量发现:

量量:“出生入死”这个成语,人们常常用来形容战场上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人,但老子好像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增老师:没错,老子是说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如果能够做到少私寡(ɡuǎ)欲、清静无为,就可以让生命不受威(wēi)胁。 量量:古往今来,为什么有这么多仁人志士为了他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珍贵的生命呢?

增老师:因为生命不仅有长度,还有宽度。为了他人幸福,不计个人得失,这样的人拓展了生命的宽度,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的价值,这何尝不是一种永恒呢?

w?i?rbúshì

54 为 而 不 恃

成语简介:

“为而不恃”指的是有所施为,但不自认为有功。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提取出来的——

shēnɡ?rbùyǒu

w?i?rbúshì

zhǎnɡ?rbùzǎi

shì

生 而 不 有 ,为 而 不 恃 ,长 而 不 宰 ,是

waixuánd?谓 玄 德。 儿歌诵读:

腊梅花,笑盈(yínɡ)盈, 不惧严寒踏雪行。 待到山花烂漫时, 跳下枝头无影踪(zōnɡ)。

帮他人,做事情, 不居功来不争名。

明朝徐达辞(cí)厚禄(lù), 为而不恃后人敬。 汉字趣解:

“恃”字左边是一颗心脏,表示心中有依靠;右边 “寺”,读sì,表声,过去指官署(shǔ),表示有官员可以靠。这个字的本义就是依靠、依仗。 增量发现:

量量:老师,我们都很喜欢腊梅花,它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并用特别的方式迎接着春天,但在百花盛开的时候,它并没有居功自傲。那么,儿歌中所说的徐达是不是也是这样为而不恃的人?

增老师: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将军,明王朝的建立,徐达功不可没。朱

元璋(zhānɡ)为了表彰(zhānɡ)他的丰功伟绩,准备赐(cì)给他一座宅院,但他坚决不肯接受。也表现了为而不恃的特点。 增老师:我们在为人处事时,既应该真诚对人、尽心尽力,又要做到为而不恃。

chìzǐzhīxīn55 赤 子 之 心

成语简介:

“赤子之心”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五十五章提取出来的——

hánd?zhīh?u

bǐyúchìzǐ

含 德 之 厚 ,比 于 赤 子 。 儿歌诵读: 婴儿初生时, 性格本友善。

感情不掩饰(yǎn shì), 哭笑皆(jiē)自然。

常怀赤子心, 头脑无私念。 德高威(wēi)望重, 大家齐称赞(zàn)。 汉字趣解:

“赤”字原来由“大”“火”二字组成。因为火是红色的,所以,这个字的本义就是红。后来引申为赤手空拳、赤胆忠心、赤膊上阵等。增量发现:

量量:由“赤子之心”我想到了“人之初,性本善”,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呢?

增老师:我们要多向榜样学习,多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保有一颗纯洁、质朴、善良的赤子之心。 量量:我明白了,有些人虽然年龄大了,但总是保持着一颗善良的童心;有的人虽然官位较高,但能做到平易近人。所以,我觉得“赤子之心”就是对这些人高尚德行的褒(bāo)奖。 chūqízhìshanɡ 56 出 奇 制 胜 成语简介:

“出奇制胜”指的是在战争中用奇兵或奇计取得胜利。后泛指用别人意料不到的方法获得成功。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提取出来的——

yǐzhanɡzhìɡu?tiānxià天 下 。 儿歌诵读: 诸葛亮,唱空城,

yǐqíy?nɡbīnɡ

shìqǔ

以 正 治 国 ,以 奇 用 兵 , 以 无 事 取

退却仲达十万兵。

羽扇纶(ɡuān)巾风袅(niǎo)袅, 一把大火烧曹营。

纵横商海如用兵, 深谋远虑依令行。 沉着应对眼前事, 出奇制胜立威名。 汉字趣解:

“奇”是个会意字,上面是大,下面是可,大而肯定,表示非常罕(hǎn)见的、特殊的事物。字的本义就是奇特、奇异(yì)。 增量发现:

量量:在我们心中,诸葛亮就是神机妙算的奇人,他的故事我们知道的比较多,“空城计”和“火烧赤壁”都表现了他过人的智谋。 增老师:在战场上,出奇招往往可以尽快取胜或者反败为胜。我们平时做事情也要研究策略(ca lüa),不能蛮干。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变化,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hu?fúxiānɡyǐ

57 祸 福 相 倚

成语简介:

“福祸相倚”指的是祸与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提取出来的——

hu?xī

fúzhīsuǒyǐ

fúxī

hu?zhīsuǒfú

祸 兮 ,福 之 所 倚 ;福 兮 ,祸 之 所 伏 。 儿歌诵读:

塞翁(sài wēnɡ)失马出边境, 带着胡马回院庭。 儿子骑射断了腿, 免于征战保住命。

事物变化难预测, 福祸相倚不单行。 胜不骄来败不馁(něi), 应对变化要冷静。 汉字趣解:

“倚”是个形声字,左边是一个人,表示意思,右边是一个“奇”字,表示读音。最早的字画是一个人靠在非常罕见且奇特的事物上。字本义就是依靠、依存。 增量发现:

量量:儿歌第一节说的是塞翁失马的故事,塞翁一家的遭(zāo)遇

大起大落,真是福祸难料呀!

增老师:正所谓“塞翁失马,焉(yān)知非福”。还有一个成语叫“失之东隅(yú),收之桑榆(yú)”,讲的是汉光武帝刘秀和赤眉军的故事,比喻在这里失败了,在那边却得到了胜利。 量量:增老师,老子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增老师:老子告诉人们,遇事要保持头脑的清醒,有了成绩不自满,有了困难不害怕,这样就能处事不惊,立于不败之地。

ɡēnshēndìɡù

58 根 深 蒂 固

成语简介: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可动摇。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提取出来的——

yǒuɡu?zhīmǔdǐ

kěyǐchánɡjiǔ

shìwaishēnɡēnɡù

有 国 之 母 ,可 以 长 久 。是 谓 深 根 固 chánɡshēnɡjiǔshìzhīdào

生 久 视 之 道 。

柢 ,长儿歌诵读: 根儿深,叶儿茂, 果实累累枝头俏(qiào)。 风来了,伸伸腰, 雨来了,洗洗澡。

好传统,不可少,

做人根基打得牢。

经风历雨成栋(d?nɡ)梁(liánɡ), 长大为国立功劳。 汉字趣解:

左边是一棵树,表示木,右边有一个人瞪(danɡ)大眼睛,有不愿意服从的意思,说的是树的根在地下各不相从。所以,“根”的本义就是事物的根部,引申出了根本、根据等。 增量发现:

量量:老师,树木的根扎得越深,枝叶也越繁(fán)茂,也更能抗击风雨的袭击。但这对我们做人有什么启示呢?

增老师:一个人如果将真善美植于心里,就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就能做出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也就能在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实。在这里,老子用“根深蒂固”来比喻治理国家,意思是抓住了根本,才能带来国泰(tài)民安的繁华景象。

chánɡshēnɡjiǔshì

59 长 生 久 视

成语简介:

“长生久视”指的是长久维(w?i)持,长久存在。后来形容人生命长久。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提取出来的——

yǒuɡu?zhīmǔdǐ

kěyǐchánɡjiǔshìwaishēnɡēnɡù

有 国 之 母 ,可 以 长 久 ,是 谓 深 根 固 chánɡshēnɡjiǔshìzhīdào柢 ,长 生 久 视 之 道 。 儿歌诵读: 周朝八百年, 治国有诀窍。 文王重孝悌(tì), 上行下也效。

彭祖重养生, 平生好恬(tián)静。 淡薄(b?)名与利, 世间老寿星。 汉字趣解:

一个老人长着很长的头发,拄着拐杖,稳健前行。“长”的本义指头发长,后引申为时间长。 增量发现:

量量:增老师,儿歌中提到了周朝和彭祖,您能告诉我它们和“长生久视”有什么关系呢?

增老师:在周朝,从皇室到平民,奉行孝悌之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ɡōnɡ),国运昌盛,绵延了八百余年;彭祖是先秦之人,注意锻炼身体,不追求物质享受,重视养生,不计名利,所以,传说活了近八百岁。

量量:我知道了,这个成语表面上是说人即使到了老年,注意养生也能做到耳聪目明,实际上也是借此来说明治国之道、为人之道。

ru?pēnɡxiǎoxiān

60 若 烹 小 鲜

成语简介:

“若烹小鲜”指的是治理国家应该像煮小鱼一样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六十章提取出来的——

zhìdàɡu?qíɡuǐbùsh?n其 鬼 不 神。 儿歌诵读: 妈妈做鱼手艺高, 会看火候会用料。 不乱翻(fān)动保自然, 色香诱(y?u)人味道好。

爸爸笑着对她夸: 你能当个好领导——

ru?pēnɡxiǎoxiǎn

yǐdàolìtiānxià

治 大 国 ,若 烹 小 鲜 ,以 道 莅 天 下 ,

治理国家如做菜, 服务百姓少干扰(rǎo)。 汉字趣解:

最初的“烹”下面是火,后来演变成四点,上面是人居住的房子,表示烹饪的食物是供给人享用的。如烹调(tiáo)。 增量发现:

量量:“若烹小鲜”从字面上看讲的是煮小鱼的方法,那么,做菜和治理国家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增老师:老子用做菜之道来比喻治理国家之道。他认为管理者要顺应自然、顺应民意,不过多施为,不扰民害民,这样老百姓才会跟着受益。

量量:我知道了,这就是我们前面学过的“无为而治”呀!

ɡad?qísuǒ

61 各 得 其 所

成语简介:

“各得其所”指的是各自得到需要的东西。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zhì)。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六十一章提取出来的——

dàbānɡbùɡu?yùjiānchùr?nshìr?n

fúliǎnɡzhěɡad?suǒyù

xiǎobānɡbùɡu?yùrùdàzhěyíw?ixià

大 邦 不 过 欲 兼 畜 人 ,小 邦 不 过 欲 入 事 人 。夫 两 者 各 得 所 欲 ,大 者 宜 为 下 。 儿歌诵读: 太阳东边升, 月亮西边落。 各管半边天, 各自得其所。

大国和小国, 发展靠合作。 取长又补短,

共享(xiǎnɡ)好生活。 汉字趣解:

左边是繁体字“门”的半边,表示住所;右边是挂着的一把斧子,预示有人居住。这个字的本义就是人住的地方。如处所、派出所等。 增量发现:

量量:太阳和月亮有各自的位置,做各自的事情,相互合作,给万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老子那里,各得其所指的是什么呢?

增老师:老子讲的是大国不能恃(shì)强凌(línɡ)弱,应谦卑忍让,为小国提供庇(bì)护,小国则应学习适应大国,这样大国、小国方能相互依靠,各有所得。

量量:我明白了。做人和治国一样,不能过于强势,以欺负弱小为乐,而应谦逊(xùn)有礼,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真心支持和拥护。

měixínɡjiār?n

62 美 行 加 人

成语简介:

“美行加人”指的是美好的行为可以让人重视。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六十二章提取出来的——

měiyánkěyǐshì

zūnxínɡkěyǐjiār?n

美 言 可 以 市 ,尊 行 可 以 加 人 。 儿歌诵读:

三顾茅庐(máo lú)上山岗, 刘备诚邀(yāo)诸葛亮。 冰天雪地不畏惧(wai jù), 美好德行是骄阳。 三分天下从此始, 卧龙腾飞造辉煌。 汉字趣解:

甲骨文的“行”很明显是一个人走到了十字路口,“行”的本义就是“路”。后来多用来表示行走。 增量发现:

增老师:“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shú xī),说的是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三次前往卧龙岗,即使是大雪纷飞,刘备仍是耐心等待。其求贤(xián)若渴的精神感动了诸葛亮,他终于答应和刘备共谋(m?u)大业,最终形成魏、蜀(shǔ)、吴三足鼎(dǐnɡ)立的局面。

量量:刘备的做法是不是可以称作“美行”呢?

增老师:当然,正是他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行为感动了诸葛亮,也才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量量:我知道了,在当今社会,一个人的高贵与否,不在于他是否拥有财富和权势地位,而在于他是否具备谦和的道德品质,是否对周围的人都能做到一视同仁。

yǐd?bàoyuàn

63 以 德 报 怨

成语简介:

“以德报怨”指的是不记别人的怨仇,而以恩德相报。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取出来的——

dàxiǎoduōshǎo

bàoyuànyǐd?

大 小 多 少 ,报 怨 以 德 。 儿歌诵读:

春秋霸(bà)主齐桓(huán)公,

国家为先有心胸。

以德报怨用管(ɡuǎn)仲(zh?nɡ), 成就伟业世传颂。 汉字趣解:

最初的“德”是一个十字路口,一只眼睛直视着一个方向,表示正直。后来的又加上了“心”字,表示要按照正直的准则去想,这就就是“德”。字的本义是道德。 增量发现:

增老师:儿歌中提到了两个历史人物,管仲曾是齐桓公的政敌,但齐桓公即位后捐弃前嫌(xián),重用管仲,两人联手,终于让齐国称霸各诸侯国。

量量:一般人都只看到眼前利益,采取的是以德报德、以怨报怨的做法,有的人甚至(shan zhì)忘恩负义,以怨报德。齐桓公能够以德报怨,确实难能可贵。

增老师“以德报怨”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将相和、诸葛亮对孟获七擒(qín)七纵、韩信不杀让他受尽胯(kuà)下之辱的青年等。

tiānxiàdàshìbìzu?yúxì

64 天 下 大 事 , 必 作 于 细

成语简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指的是天下大事必定从细微(wēi)处做起。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取出来的——

túnányúqíyìzu?yúyì

w?idàyúqíxì

tiānxiànánshì

图 难 于 其 易 ,为 大 于 其 细 ;天 下 难 事, 必

tiānxiàdàshì

bìzu?yúxì

作 于 易 ,天 下 大 事 ,必 作 于 细 。 儿歌诵读:

一个蚁穴(xu?)毁(huǐ)堤坝(dī bà), 一枚(m?i)铁钉失天下。 苹果落地显引力, 成就一个科学家。 要想成就大功绩, 点点滴滴精细抓。 汉字趣解:

“细”的左边是一束丝,表示细;右边是一个婴儿的囱(cōnɡ)门,表示小。这个字的本义就是细小,如细致、细微、细心等。 增量发现:

量量:儿歌中提到了“千里之堤,溃(kuì)于蚁穴”,那么一枚铁钉失去天下是怎么回事呢?

增老师:这源自于课文《少了一个马掌钉》。由于少了一枚铁钉,马掌丢了,战马跑了,战役(yì)败了,国家灭了。

量量:一枚小小的马掌钉导致一个国家的灭亡,这真是细节决定成败啊!

增老师:没错。苹果落地是一件多么细微的事情,牛顿却能从中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可见成就大业需从细微处着手,不可轻视细节。

qīnɡnu?ɡuǎxìn65 轻 诺 寡 信

成语简介:

“轻诺寡信”指的是轻易答应别人的要求,很少能守信用。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取出来的——

fúqīnɡnu?bìɡuǎxìnshanɡr?ny?unánzhī

duōyìbìduōnán

shìyǐ

夫 轻 诺 必 寡 信 ,多 易 必 多 难 。是 以

ɡùzhōnɡwúnányǐ

圣 人 犹 难 之 ,故 终 无 难 矣 。 儿歌诵读: 轻诺必失信, 贤言记于心。

可怜齐襄(xiānɡ)公, 失信成祸因。

做人讲诚信, 一诺值千金。 退避(bì)三舍地, 重耳为楚晋。

汉字趣解:

一个人跪着,一张口开着,表示用很诚恳的言语答应,这就是“诺”。“口”后来演变成了言字旁,就是顺从他人的意思而答应。这个字的本义就是承诺。 增量发现:

增老师:这个儿歌中有两个故事,一个是齐襄公答应两位将军守卫边疆(jiānɡ)一年,但到了期限,他只顾花天酒地,把这个承诺彻(cha)底忘记了,最后两位将军起兵,杀死了齐襄公。

量量:《退避三舍》的故事我好像听说过,是关于重耳在战场上讲诚信的。

增老师:是的,公元前637年,晋国的流亡公子重耳到了楚国,楚成王盛情地设宴接待他,宴席之上,重耳说:“万一将来晋楚两国闹矛盾,在战场上相遇,我就命令晋军退避三舍(三十里为一舍),以避免与楚国开展,报答您的恩情。”过了三年,楚国和晋国交战,晋文公重耳命令晋军先后退九十里,兑现了当年对楚成王许下的诺言。 量量:重耳的做法和齐襄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想,一个人不论职位高低,都要一诺千金,轻诺寡信会对双方都造成伤害。

qiānlǐzhīxínɡshǐyúzúxià

66 千 里 之 行 ,始 于 足 下

成语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指的是行千里远的路程(ch?nɡ),须从迈(mài)第一步开始。比喻要实现远大的目标,须从小处逐步做起。 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提取出来的——

h?bàozhīmù

shēnɡyúháom?

jiǔc?nɡzhītái

合 抱 之 木 ,生 于 毫 末 ;九 层 之 台 ,起 yúlěitǔqiānlǐzhīxínɡ

shǐyúzúxià

于 累 土;千 里 之 行 ,始 于 足 下 。 儿歌诵读: 小苗慢慢长, 终成树参天。 细土粒粒聚(jù),

垒(lěi)成万仞(ran)山。

要去千里外, 起步最关键。 双脚踏实地, 目标在眼前。 汉字趣解:

“始”是个形声字,从古文字的图画看,就是一个女子怀了小宝

宝,心里非常高兴。所以,字的本义就是女子刚刚怀孕(yùn),引申为开始、最初。 增量发现:

量量:这个成语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意思相近,说的是要实现目标,就应该从小处做起,从现在做起。

增老师: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古代一位叫荀子的人也说“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都强调了小与大的关系及其变化。

shanzhōnɡrúshǐ

67 慎 终 如 始

成语简介:

“慎终如始”指的是谨(jǐn)慎地对待结束,如开始一样。指做事从始至终都谨慎不懈(xia)。这个成语是从《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提取出来的——

mínzhīc?nɡshìzhōnɡrúshǐ

chánɡyújīch?nɡ?rbàizhī

shan

民 之 从 事 ,常 于 几 成 而 败 之 。慎

z?wúbàishì

终 如 始 ,则 无 败 事 。 儿歌诵读:

功亏一篑(kuì)难为峰, 画龙点睛龙飞腾(t?nɡ)。 行百里路半九十, 慎终如始万事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c4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