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套试卷〗2022学年宁夏中卫市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16 23: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锌、铁、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均可以导电B.均可以和氧气反应

C.均可以和稀盐酸反应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的溶质发生置换反应

2.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人体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卟啉铁中含有

5种元素

B.“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指单质铁

C.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

D.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

3.中华美食食材来源广泛,以下食材里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海带B.竹笋C.豆腐D.萝卜

4.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A.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②

5.下列物质不能用来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氧化铜粉末B.硝酸钡溶液C.氯化钾溶液D.细铁丝

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甲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将甲,乙的t2°C饱和溶液降温到t1°C,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从N转化到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甲

D.从M转化到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B.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变成蓝色

C.20℃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硫酸铜固体,固体溶解

D.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冒白烟

8.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常用方法。以下推理过程正确的是

A.单质中一定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铝、锌与盐酸反应都产生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C.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都会生成CO

2,所以燃烧有CO2生成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C.钢铁生锈D.水变成水蒸气

1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B.海水C.水银D.空气

11.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1所示,升温到t2℃后的现象如图2所示。结合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烧杯中溶解的物质是氯化钾

B.t1℃时,甲、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乙

C.t2℃时乙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钾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硝酸钾

12.如图是元素S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是38 B.该粒子含有5个电子层

C.该粒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D.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1)以粗盐为原料生产自来水消毒剂ClO2的某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aClO3+4HCl=2ClO2↑+Cl2↑+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过氧化钙( CaO2)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多功能无机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并放出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处理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物废液时,加入一定量烧碱溶液并充分反应后,有蓝色沉淀生成,过滤,滤液呈蓝色。则上述过程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

1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泡打粉”的主要成分中有碳酸氢钠、碳酸钙、柠檬酸等。碳酸氢钠俗称_____。加入泡打粉制作的蛋糕更松软,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6H8O7+3NaHCO3=C6H5O7Na3+3X↑+3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厨房意外起火要尽快关闭燃气开关,从灭火的原理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隔绝氧气

②降低温度

③隔离可燃物氢气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含有石墨烯的催化剂,可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5.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其硬度更__(填“大”或“小”)。

(2)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

(3)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选用的药品可行的是_____(填序号)。

①Fe、CuSO4溶液、Ag ②FeSO4溶液、Cu、Ag

③FeSO4溶液、Cu、AgNO3溶液④FeSO4溶液、CuSO4溶液、Ag

16.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单质,B为红棕色固体,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与B属于同类物质,其相互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短线“一”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应,箭头“→”表示能生成)。

A的化学式为______;A与C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写出下列反应或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与C反应:__________,D转化为E: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F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兴趣小组对粗盐进行提纯,并配制NaCl溶液。实验流程如下图:

(1)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_。

(2)操作①②③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在操作②中,这种玻璃仪器的作用是_____

(3)计算精盐的产率,结果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一种)。

(4)配制100g6%的NaCl溶液,若实际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标号)。

a 称量NaCl所用天平砝码已生锈

b 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c 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

d 用残留蒸馏水的烧杯配制溶液

(5)欲配制20g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需要6%的NaCl溶液________mL(假设NaCl溶液的密度均为1.0g·cm-3)。

18.李海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酒精灯上加热一块片状石灰石;

②灼烧一段时间后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③把冷却后的固体投入盛有适量水的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

④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一支加入两滴无色酚酞试液,一支通入CO2气体;

⑤向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的部分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结果温度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

变”).加入酚酞试液的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该清液的pH_____7(填“>”或“<”或“=”).通入CO2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向烧杯中剩余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现有2.84 g双氢青蒿素燃烧生成6.6 gCO2和2.16 gH2O,则双氢青蒿素中氧的质量与其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为

A.5∶62 B.63∶5 C.5∶36 D.5∶3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A.锌、铁、铜均可以导电,正确

B.锌、铁、铜均可以和氧气反应,正确

C.铜不和稀盐酸反应,故错误

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的溶质发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正确

故选C

2.D

【解析】

【详解】

A、由卟啉铁的化学式可知,卟啉铁是由碳、氢、氯、铁、氮、氧六种元素组成的,故A不正确;

B、“缺铁性贫血”中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B不正确;

C、人体补铁的方法很多,不只是服用卟啉铁,如使用铁锅等,故C不正确;

D、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故D正确。故选D。

3.C

【解析】

【详解】

A、海带中富含维生素、碘元素,不符合题意;

B、竹笋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C、豆腐中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

D、萝卜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故选C。

4.C

【解析】

【分析】

①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

【详解】

从图示看,①③烧杯里面是热水和冷水,有氧气,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②④说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故选C。

A、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

氧气接触,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A不正确;

B、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B不正确;

C、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C正确;

D、①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D不正确。故选C。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滴加氧化铜粉末,出现蓝色的溶液为稀硫酸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所以氧化铜能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滴加硝酸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溶液为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溶液则为氢氧化钠溶液,所以硝酸钡溶液能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滴加氯化钾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钠钠溶液均不能与氯化钾发生反应,所以氯化钾溶液不能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滴加细铁丝,有气泡产生的溶液为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溶液则为氢氧化钠溶液,所以细铁丝能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故选C。

6.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温度是t1°C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温度小于t1°C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温度大于t1°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正确;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故将甲,乙的t2°C饱和溶液降温到t1°C时,甲乙都是饱和溶液,都有晶体析出,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同,故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

C、M点的温度小于N点的温度,溶解度大于N点的溶解度,故从N转化到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甲,故正确;

D、由图可知,M到N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故过程中不能蒸发水,应该加入水,故错误。故选D。

7.C

【解析】

【详解】

A、电解水时“正氧负氢”,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不符合题意;

B、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变为浅绿色,不符合题意;

C、20℃氯化钠饱和溶液中,虽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但是还能溶解其他物质,故加入硫酸铜固体,固体会溶解,符合题意;

D、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所以会观察到瓶口冒白雾,不是白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解析】

【详解】

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磷元素,故A错误;

B、金属不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例如铜不能和盐酸反应,故B错误;

C、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C错误;

D、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都会生成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燃烧有CO2生成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碱溶液一定显碱性,盐溶液有的显碱性,有的显酸性,有的显中性。

9.C

【解析】

【详解】

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睛】

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

10.C

【解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水银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的,属于纯净物;石油、海水、空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C 。

11.C

【解析】

【详解】

A 、根据曲线图,t 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烧杯中没有固体的是氯化钾,所以甲烧杯中溶解的物质是氯化钾,A 正确;

B 、t 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放入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硝酸钾还有固体末溶解完,所以t 1℃时,甲、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乙,B 正确;

C 、在t 1℃时,氯化钾固体已完全溶解完,且氯化钾在t 2℃时的溶解度大于t 1℃时的溶解度,所以t 2℃时,氯化钾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而在t 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在乙烧杯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错误;

D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变化比较大,所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钾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硝酸钾,D 正确。故选C 。

【点睛】

结晶法有降温结晶法和蒸发溶剂结晶法。降温结晶法是适用于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大的。而蒸发溶剂结晶法适用于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

12.C

【解析】

【详解】

A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x =2+8+18+8+2=38,选项正确;

B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Sr 原子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选项正确;

C 、由图可知,Sr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选项错误;

D 、由图可知,Sr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属于金属元素,选项正确,故选C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 NaCl 2CaO 2+2H 2O=2Ca(OH)2+O 2↑ CuSO 4+2NaOH=Cu(OH)2↓+Na 2SO 4 CuSO 4、Na 2SO 4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 (2)根据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解答; (3)根据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及滤液呈蓝色解答。(1)反应前后Na 、Cl 、O 、H 原子的个数分别是2、6、6、4,0、4、6、4。相差2个钠原子和2个氯原子,又X 前的化学计量数为2,则X 中含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因此X 的化学式为NaCl ; (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2+2H 2O=2Ca(OH)2+O 2↑;

(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2NaOH=Cu(OH)2↓+Na 2SO 4;滤液呈蓝色,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CuSO 4以及反应生成的Na 2SO 4。

14.小苏打 CO 2 ③ 2222H O 2H +O ↑↑光照催化剂

【解析】

【详解】

(1)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3Na,11H,9C,16O,反应后有6C、3Na、11H,10O,则3X中含有3C、6 O,故X的化学式为CO2;

(2)厨房意外起火要尽快关闭燃气管道开关,这属于隔离可燃物灭火,故选③;

(3)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含有石墨烯的催化剂,可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光照

催化剂

2H2↑+O2↑。

15.大与氧气和水接触①③

【解析】

【详解】

(1)铝合金与纯铝相比,硬度更大;

(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和氧气、水接触;

(3)①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位于铜之前,银不与硫酸铜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银之前,可以验证Fe、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②铜、银均不和硫酸亚铁发生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位于铜、银之前,但是无法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③铜不与硫酸亚铁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位于铜之前,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金属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银之前,可以验证Fe、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④银和硫酸亚铁、硫酸铜均不能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银位于铁、铜之后,但是无法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③。

【点睛】

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16.(1)Fe 置换(2)Fe2O3+6HCl=2FeCl3+3H2O (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Ca(OH)2+CO2=CaCO3↓+H2O (或Ca(OH)2+Na2CO3=CaCO3↓+2NaOH)(3)作食品干燥剂(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D为氢氧化钙,B为红棕色固体,所以B为氧化铁或铜,由题意得F与B属于同类物质,且F可以生成氢氧化钙,所以F和B应该属于氧化物,即B为氧化铁,F为氧化钙,B可以

生成单质A,所以A为铁,C能和B、A、D反应,所以推出C为酸(盐酸或硫酸),D可以转化成E,E可以转化成F,所以推出E为碳酸钙,将推出的物质带入框图,验证符合题意。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蒸发玻璃棒引流溶液溅出(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a、b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操作③是要蒸发滤液得到精盐,故名称是蒸发。

(2)操作①②③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操作②是要分离泥沙和溶液,故这种玻璃仪器的作用是引流。

(3)计算精盐的产率,,可能的原因是溶液溅出,精盐的质量变小,结果

偏低。

(4)a、称量NaCl 所用天平砝码已生锈,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变大,则实际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a正确;

b、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的体积会比需要的体积偏小,溶液质量变小,则实际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b正确;

c、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量取的体积会比需要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变大,则实际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C不正确;

d 用残留蒸馏水的烧杯配制溶液,相当于把溶液稀释了,则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d不正确。故选a、b。

(5)配制20g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设需要6%的NaCl溶液x,则,则,需要6%的NaCl溶液10mL.

【点睛】

18.升高溶液变红>Ca(OH)2+CO2=CaCO3↓+H2O 剩余固体中含部分未分解的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

【解析】

【分析】

(1)利用物质反应时温度的变化来判断;

(2)通过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来判断酚酞使试剂的颜色变化情况以及溶液的pH;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bkq.html

《〖精选3套试卷〗2022学年宁夏中卫市中考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