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 第三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上)

更新时间:2023-10-28 03: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上)

第一课 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 第二课 基督教文明与欧洲中世纪 第三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综合探究三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依据资料,描述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发展兴衰和基本社会特征。

2.能够从西方古典文化对后世欧洲文化的影响和与东方文化的差异中,说明它的巨大成就和特点。 3.利用资料,说明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发展过程,以及欧洲封建庄园制度、等级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形成和特点。

4.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提炼,说明基督教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影响。 5.根据图文资料,概括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形成、发展和特点。

6.通过图文资料,描述阿拉伯文化的重要贡献和历史地位,深刻体会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和历史作用。

7.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身边的文化现象,并能进行比较和鉴别。

左图为欧洲希腊古典建筑之杰作──雅典卫城,中央最高处建有帕特农神庙,供奉雅典娜女神,四周环绕着大理石筑成的柱廊。虽经长年风雨侵蚀和污染损害,城址依然保存至今。

右上为阿拉伯寓言故事中《卡里拉和迪姆那》的一幅插图;右下为欧洲中世纪人们参加宗教仪式图,表现出教堂内举行弥撒的情景:信徒们虔诚地跪在地上,正在聆听教士布道,期待获得来世的永生。

博大精深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对欧洲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阿拉伯文化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金桥。本单元将带领我们学习和体验上述历史与文化,感受多样的世界文明,感受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一课 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

课程标准

2-3 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描述其主要特点。 2-4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4-2 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1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教学要求

1.能够根据资料,描述出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特点。

2.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后世欧洲文化的联系中,感受古典文化的巨大成就和影响,以及古代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3.通过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在结构、风格和特点上的比较,体验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关系,初步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不同的文化现象。

结构分析

本课以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衰,展示出古典文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基本面貌、特征和贡献。同时,强调了古典文明对欧洲历史和文化的奠基作用。课文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思考欧洲古典文明的巨大意义和价值,以及与大河流域文明的差异。此外,本课特别注意运用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探究精神与分析能力。

本课的三个主题按照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古典文化的顺序编排。

“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从古希腊文明的开端爱琴文明讲起,自然地引入到城邦时代。课本以生动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对古典文明的两个著名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做了重点介绍。内容主要涉及它们的地理环境、工商业活动、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其中,对雅典民主制的描写尤为详尽。

“从共和国到大帝国”──以古罗马王政时代的历史为起点,共和国的历史着重讲述古罗马的民族特性,即尚武精神,以及古罗马人的扩张和版图的范围;帝国的历史则着重强调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原因以及帝国发展的基本脉络。

“西方文化之根”──以多幅图片从不同领域展示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方面的贡献。在这里,图片是课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替代了文字说明,增强了生动感。为使学生弄清文化现象的发展和沿革,课本精选了两组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相对照的图片,要求学生对它们进行比较,找出相似之处,加深理解古希腊、罗马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评价建议

由于本课的知识点和容量较大,要求学生能根据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同一地区不同文明或东西方文明的横向对比中,理解掌握本课内容,避免死记硬背。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可以把能否充分利用地图和图片、从资料中提取信息,以及能否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善于交流等作为评价标准。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教学2课时。

2

[新课导入] 建议一:图片导入

教师可边讲述古希腊神话中米诺斯王和迷宫的传说、故事,边解说图3-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建议二:复习导入

可先复习提问上一单元的内容,“大河流域文明在地理环境上有什么共同特征?”(四大文明中心均发源于大河流域)

“那么,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是与其地理环境完全不同的地区,即古希腊、罗马文明,它产生在交通便利的地中海中部地区。”这时,教师展开地图,将几大文明中心与古希腊、罗马所在的位置进行比较说明。

建议三:利用课件导入

爱琴文明的相关资料非常丰富,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如爱琴文明的遗址及其美术作品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求知欲。

[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 1.图3-1和图3-2的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观察图3-2,找到爱琴文明的两个中心──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确定其所在的位置。 ○可引导学生观察图3-1,适当补充资料,想象当时米诺斯王宫的华丽壮观、建筑结构的复杂奇妙,使学生感受克里特文明的繁荣。

○从图3-2中找到雅典城的具体位置,分析其自然环境特点。(濒临爱琴海,处于一片蓝色海洋的包围中,海上交通便利。)

2.雅典民主制的教学建议 可提出以下一些问题:

○雅典的国家大事怎样决定的?(公民大会投票表决) ○雅典的主要权力机构是什么?(500人议事会) ○在雅典哪些人具有参政议政的权利?(所有自由人)

教师可从雅典民主制的运作、主要权力机构、权力的分配以及民主制的局限性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3

教师还可就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讲演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的见解。

同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和总结,使学生看清雅典民主制的两重性。在肯定其优越性的同时,充分看到其局限性。

[活动]

雅典民主制实际上具有两重性:从积极的方面看,它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从消极的方面看,这一民主制度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因此,雅典民主制并不像伯利克里所标榜的那样美好,他的话仅说对了一部分。

[从共和国到大帝国]

1.罗马版图不断扩大的教学建议

○可让学生观看图3-7、3-8,说说这两幅图反映了什么?(古代罗马人尚武的精神)

○阅读图3-10和课文内容,说说2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可指导学生找出帝国在欧、亚、非三大洲分别包括的国家和地区,理解罗马帝国的强盛和版图辽阔的原因。)

○分析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原因。(主要依靠军事征服,而军力强大、战士善于作战、战术高超是其战无不胜的重要保证。)

2.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仍让学生看图3-10,先找出罗马城的位置,清楚共和国初期罗马大体的地理范围,然后与罗马帝国的版图相比较。

○启发学生思考:要统治如此广大的区域,原来的共和政体能够维持吗?(必须依靠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即帝制。)

○ 看图3-9,让学生知道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屋大维。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大致线索。 [西方文化之根] 1.图3-11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适当补充资料,并让学生看图3-11,猜猜画面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展开热烈的争论和研究。大厅的中心人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边走边谈,前者用手指着天,后者用手指着地,表示对问题的看法不一。其他人有的在激烈争论,有的在暗自沉思,有的在分析问题,还有的在教导学生。)

4

○画面情景反映出什么?(整个画面充满浓厚的学术探讨和争鸣的气氛,赞美了人类对智慧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及古希腊哲学的繁荣。)

从中使学生领会古希腊哲学的成就,感受古希腊人善于思辨、辩论的传统,进一步理解古希腊人把哲学理解为“热爱智慧”的原因。

2.古希腊科学、人文与艺术成就的教学建议

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图3-12、3-13和3-14,并根据自己已有的力学、戏剧和历史学的知识解释每幅图画,大胆发表个人见解,深入体验古希腊人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巨大贡献。教师可启发学生挖掘蕴涵在每幅图中的信息。如:

○图3-12中的人在做什么?(提水)

○这个机械运用了什么原理?(螺旋和斜面原理)

○从图3-13中的剧场结构、背景、演员、面具中,反映出哪些信息?(古希腊时期已经出现了戏剧,剧场设计奠定了今天剧院的雏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们的社会生活。)

3.《十二铜表法》的教学建议

与古希腊人善于思辨的精神相比,古罗马人更具有务实和求实的精神。罗马法即是体现,它是古罗马人对欧洲和世界文化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教师可根据参考资料,对《十二铜表法》做简单的说明,使学生对罗马法的意义和影响有明确的了解。

4.古罗马建筑成就及其影响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引用一句古谚:如果一个人到了罗马而不去看看万神殿,那么“他来的时候是头蠢驴,去的时候还是头蠢驴”,进而提出“万神殿是什么?”以此来引出建筑的话题。

教师在课前精选部分有关建筑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展示给学生,并将阅读卡的内容梳理转化为问题提出。如:

○古罗马的公共建筑类型主要有多少种?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主要有四类:一、宗教建筑,如神庙、祭坛等;二、公共建筑,如广场、剧场、斗兽场、浴场等;三、纪念性建筑,如记功柱、凯旋门等;道路工程建筑,如桥梁、道路、排水和供水系统;四、宫殿、别墅、私宅等。)

○古罗马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建筑与艺术紧密结合、公路四通八达)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5

举成名。《雅典学院》是这四幅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幅。它是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兴办的雅典学院为题材创作的。画面上方的拱形大厅及深处的三道拱门,使庞杂的场面层次分明,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给人留下壮观的气势和无穷的遐想。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哲学上,他认为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反映,观念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现实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在政治上,柏拉图拥护贵族奴隶主专政制度,他的理想共和国有许多地方类似斯巴达的国家制度。公元前386年,柏拉图在雅典附近的阿卡德米体育场开办了一所学校,被人称作阿卡德米(后人译作学院或学园)。他一边教书,一边著书,前后数十年。柏拉图致力于按照他的政治哲学观点来培养各方面的从政人才,当时,很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是柏拉图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大都是以对话体裁写成的,这些著作几乎全部传到现在。他的学生,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作了批判性的修正。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 古代希腊大思想家,出身于医生的家庭,曾就学于雅典,后来被马其顿国王腓力聘为亚历山大的教师。数年后回雅典开办学校,边教学边著述。他开设的学科包括哲学、政治学、修辞学、辩证术、物理学等;同时潜心总结前人成果,对当时已知的各种学科都进行了探索,并且加以发展,有所开拓,成为欧洲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著述丰富,内容广泛,其中有《物理学》《伦理学》《工具论》《雅典政治》《政治学》《形而上学》《诗学》《修辞》《植物学》和几种关于动物的书,他解剖过五十多种动物,开辟了动物学的新领域。他的全部著作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一部百科全书。

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约前212年) 古希腊数学家、发明家、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奠基者。阿基米德出生于西西里岛,曾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学习。他发明了比重原理(后来命名为阿基米德原理),论证了机械学的基本原理(如杠杆原理)。他曾说:“给我以一支点,我将翻转地球”。他还研究过光线在平面和球形镜里反射的原理。他努力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发明了杠杆、滑轮和螺旋器等机械。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学习时,他应埃及人请求发明了螺旋提水器。阿基米德在数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对几何的研究,著有《论球体与圆柱体》等书。他还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当罗马人进攻叙拉古时,据说他设计了巨型回旋起重机和投石器,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后来罗马人再次攻城时,阿基米德正在沙地上专心画数学图形,不幸被杀害。

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前430年) 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他出生于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哈里卡那苏,早年因参加当地反对僭主政治的斗争被迫离开家乡。后来外出远游,从他的记述中推断,其足迹北到黑海北岸,南到埃及最南端,东到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南到意大利的南端。他在各地访查传闻轶事,凭吊历史遗迹,了解风土人情。公元前446年希罗多德移居雅典,结识了当时的政要伯里克利和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等,并参与了雅典的文化政治活动。他对希波战争中,希腊诸城邦打败波斯侵略的英雄业绩十分敬佩,搜集了许多有关史料。公元前443年,他移居南意大利的希腊殖民城邦图里,专心著述《历史》(《即希腊波斯战争史》)。《历史》共9卷,前4卷叙述了埃及、巴比伦、波斯、小亚细亚和黑海北岸各地区的历史,后5卷记载了希波战争的经过,止于公元前479年。该书文笔流畅,叙事生动,不仅有许多珍贵的史料,而且涵盖了当时西亚、北非和希腊的历史。希罗多德是西方第一个系统叙述历史的学者,有西方“历史之父”的美誉,并创立了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历史叙述体,成为后来欧洲历史著作的正规体裁。

希腊戏剧 西方戏剧起源于古希腊戏剧。古希腊戏剧是从祭祀酒神的庆典活动发展而来的。根据希腊神话,酒神狄奥尼索斯教会人们种植葡萄和酿酒,受到人们的爱戴。每年春秋两季,希腊人都为酒神举行庆典。届时,人们杀羊祭奠,并将羊皮披在身上,羊角带在头上,围着祭坛演唱酒神颂歌。因此,“悲剧”一词在古希腊语中有“山羊之歌”的含意。悲剧演员最初只有1人,演出时由剧作家与合唱队对唱,剧作家实际上就是演员,后来逐渐引进了第2位和第3位演员。喜剧演员可多达5人。换幕时,合唱队在

11

前台演唱,演员到后面更换面具,使一个演员可以轮流演几个角色。此间,出现了3位著名的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代表作为《普罗米修斯》《波斯人》;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为《俄底浦斯王》《安提戈涅》等;欧里皮得斯,代表作为《美狄亚》等。重要的喜剧作家有阿里斯托芬,代表作为《鸟》《云》《骑士》等。主要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命运的矛盾和悲剧性的结局,展示当时人对社会的理性思考。其题材多取自希腊神话,但体现的政治思想却是反专制、反侵略、反邪恶,歌颂自由、正义和民主精神,歌颂爱国思想和行为。公元前4世纪后,古希腊戏剧趋于衰落。

尤里卡计划 欧洲共同体在新技术领域进行协调发展的计划代号。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并邀请西欧国家参加。1985年7月,西欧各国经过协调,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入会的有17个国家。各国代表分析了形势,认识到欧洲在新技术领域进行协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制定出初步计划。大会一致同意宣布成立“欧洲研究协调机构”(European Research Coordination Agency),其英文缩写为EURECA,读音为“尤里卡”,与希腊文Eureka相近。据说,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悟出浮力定律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尤里卡”。法国总统密特朗便借助这一美称来命名这项高科技发展计划。

《罗马法》 泛指古代罗马社会整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全部法律制度,是古代奴隶社会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它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期间的全部法律,也包括东罗马帝国的部分法律。罗马法是伴随罗马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不断积累与完备的。

迄今还未见到罗马王政时代成文法存在。最早的成文法是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订的《十二铜表法》,它是平民同贵族斗争的产物,目的在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它确立了适用于全体罗马公民的刑事法和民法。此后,元老院的决议、历任大法官发布的命令、民刑判例、法学家的解答等,长期积累下来,便形成了早期罗马法。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是罗马法学史上的市民法(又称公民法)时期,此间的法律专门用于罗马公民,并体现了罗马公民内部形式上的法律平等。所涉及的罗马公民的权利主要有缔结婚约、处理私产和提起诉讼三项。

公元前3世纪以后,罗马人的扩张活动使版图不断增大,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各种矛盾接踵而来。为了强化管理,处理罗马人与异邦人、异邦人与异邦人之间的争讼案件,《万民法》随之产生。它是根据罗马统治的需要,在吸收各民族已有的法典成果的基础上制订的,适应各种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下的商品贸易和经济契约。它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

罗马帝国时期,法律内容更加丰富,皇帝以敕令形式颁布的各种法律文告,构成罗马法的重要来源。法学研究和法学的编纂更加系统化。公元2世纪,法学家盖约著有简明的法学教本《法学阶梯》,论述私法和诉讼法,篇幅不大但内容系统,是罗马法学名著。438年,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在位时,颁布了第一部正式的法典《狄奥多西法典》,包括4世纪以来的皇帝法令,共14卷。罗马法的最后编定在6世纪,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完成。他在先前的基础上编成了《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法对后世欧美各国的法律有很大影响。

《十二铜表法》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的最早的成文法典。约公元前450年颁布,因刻在十二块铜牌上而得名。它的颁布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平民因其权利遭到贵族的侵害,要求制定法律保护自身利益。法典原文并未保存下来,其内容散见于古代作家的著作中,主要是把古罗马传统的习惯法加以整理和记录。它对私有制度、财产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等方面均做了规定,在本质上是保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如法典明文规定,债务人若不能按期还债,债权人有权将其交付法庭判决,直到给其戴上手铐、甚至将其杀害或卖为奴隶为止。虽然法典没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由于有了文字的规定,对贵族的专横和滥用权力仍起到一定限制作用。该法典是后来罗马法典以及欧洲法学的渊源,其中所使用的一些词语也为后人所沿用。

12

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文化中成绩最辉煌的领域之一,也是对欧洲建筑以至世界建筑影响最深远的一个领域。古罗马建筑首先是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其次吸收了周边地区以及西亚、北非建筑的因素,并将其融会贯通,形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风格。从西方建筑发展史看,古罗马建筑超越了古希腊的规范,达到了继古希腊建筑之后古典建筑的第二个高潮。

古罗马建筑的规模和类型在共和后期到帝国初期基本形成,帝国时期达到高峰。与古希腊建筑多以神庙为主的特点相比,古罗马建筑更注重实用性和纪念性,建筑类型也更加多样化。此外,古罗马人在建筑中广泛使用和推广拱券技术,并对古希腊围柱式建筑的三种式样进行了改造和综合,将拱券技术与希腊柱式相结合,建造出许多穹隆高耸、内部空间高大、气势雄浑的建筑。古罗马建筑在4世纪后期开始逐渐衰落,15世纪经文艺复兴运动的大力提倡而复兴,经过18、19世纪的发展,古罗马建筑成为欧洲建筑学习的范例,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

古罗马竞技场 建于1世纪,是举行角斗和人兽相斗的竞技场,有时展出珍奇动物,由石块和混凝土筑成,可容观众约5万人。场内四周有阶梯和斜坡通道,中间为竞技场,下有地窖,是野兽、角斗士停留之地。剧场高大雄伟,呈椭圆形,长190米,宽约155米,外墙高达48米多,全场共分四层,中间是表演用的竞技场,四周是观众席。后世历经雷击、地震,局部毁塌,只留今天的遗迹。

罗马万神殿 古代罗马城中心供奉众神的神殿,希腊语“Pantheon”意为“所有的神”。万神殿起初是根据阿格里帕的意愿于公元前27~前25年建造的,目前的神殿由阿德里亚诺皇帝重建于120~124年。这座建筑之所以保存完好是因为拜占廷皇帝福卡于609年将它作为礼物赠给教皇博尼法乔四世,后者将它改为教堂,用以供奉殉难的圣母。

万神殿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圆形穹顶,这是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顶,穹顶直径达43.3米,正中有一个直径8.92米的圆洞,这是除大门外的惟一采光洞。人们站在万神殿的穹顶下,阳光从洞中照下来,使人不自觉地仰面向上,感到那就是通向天国的惟一通道,从穹顶照下来的光洒在殿堂内,是那样的庄严肃穆,令人生畏。万神殿的基础、墙和穹顶都是用火山灰制成的混凝土浇筑而成的,非常牢固。万神殿的基础部分底部宽7.3米,墙和穹顶底部厚达6米,穹顶顶部厚1.5米。为了减轻穹顶的重量,建筑师巧妙地在穹顶内表面作了28个凹格,分成5排,同时,在墙上有门的前提下还开了7个凹室作为祭龛,这些祭龛现在是一些名人的墓穴,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画家拉斐尔的墓。穹顶顶部的矢高和直径都是43.3米,使得内部空间非常完整紧凑。这样,万神殿的剖面恰好可以容得下一个整圆,而它的内部墙面两层分割也接近于黄金分割,因此常被作为通过几何形式达到构图和谐的古代实例。万神殿的正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柱廊,柱头和柱的底座是用白色大理石加工的。

恺撒(约公元前100~前44年) 古罗马统帅,政治家。恺撒出身贵族,少年时期受过良好教育。公元前78年苏拉死后,他积极参加反苏拉体制的斗争,并逐渐崭露头角。公元前68~前62年曾任财务官、市政官、大祭司长、大法官等职。前61年出任西班牙行省总督,征服一些部落,聚敛大量资财。翌年回罗马,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盟,史称“前三头同盟”。前59年,他在庞培、克拉苏和民主派的支持下当选执政官。翌年任山南高卢(内高卢)总督,在南征北战中,他造就了一支训练有素、能征善战和忠诚的军队,并积累巨额财产,为其日后夺权打下了基础。

经连年征战,恺撒获得终身独裁官、执政官、保民官等职,兼领大将军、大祭司长荣衔,并被尊为“祖国之父”,成为无冕之王。

恺撒当政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改善行省管理制度,颁布反对行省官员勒索的法令,扩大授予罗马公民权的范围,实行自治市法,增设高级官职,扩充元老院等。此外,他改订历法,推行“儒略历”。

13

作为军事统帅,他善于运用政治手段与军事手段,分化瓦解和各个歼灭敌人;重视骑兵的作用,强调步骑兵协同作战;在兵力部署上建立了预备队,增大了战斗队形的纵深和稳定性。其代表作《高卢战记》《内战记》是研究古罗马军事历史的重要文献。恺撒的独裁统治动摇了罗马的共和政体,激起贵族共和派的强烈反对。公元前44年3月15日,他在元老院议事厅被布鲁图、喀西约·尤基纳等人阴谋刺杀。

屋大维(公元前63~公元14年) 古罗马杰出的政治家、古罗马帝国的创始者。出身于骑士家庭,父亲是元老院的元老。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孙,被恺撒收为养子,使其继承了大部分财产。恺撒被刺后,继之而起的是执政官安东尼、骑兵长官雷必达和屋大维的三人同盟,史称“后三头”。三人之间不断明争暗夺,不久雷必达失势,到公元前30年,屋大维打败了安东尼,获得最后的胜利,成为罗马的军事独裁者。屋大维在国家制度上保存着共和的外衣,没有恢复公开的军事独裁制度。他把自己称为“第一公民”,意即元首。元首政治开始于公元前27年。元老院觉得屋大维有能力镇压奴隶和保卫奴隶主的利益,就赠给他“奥古斯都”的称号,意为神圣、庄严、伟大。在元首制下,元老院实际上受元首的控制,屋大维本人是元首、统帅、终身执政官、首席元老、大祭司长,独揽军事、司法、行政、宗教等大权,实际上是皇帝。所以,屋大维创立的元首制实质上是一种隐蔽的君主制,屋大维统治罗马是罗马帝国的开始。

第二课 基督教文明与欧洲中世纪

课程标准

2-5 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4-2 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教学要求

1.能够利用资料和图片,归纳出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2.说明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影响。

3.通过分析有关资料,描述欧洲封建庄园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农奴的地位,了解城市的兴起和行会制度的概况。

结构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对法兰克王国的剖析,概述欧洲封建社会的大体面貌和封建等级制度。同时,介绍了基督教的发展简史,揭示了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此外,还描述了欧洲封建庄园的特点和农奴的地位、西欧城市的兴起和繁荣。

“中世纪的王国与帝国”──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日耳曼人国家的兴起开始介绍,然后将内容自然引至法兰克王国。以法兰克王国为典型,勾勒出欧洲封建社会的概况,其内容包括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发展和分裂、封建化的过程即农奴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基督教盛行西欧”──首先追述了公元1世纪基督教的产生背景,以及基督教的经典和教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罗马帝国晚期至中世纪早期基督教的发展与变化及基督教会在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的巨大作用。

14

“领主的庄园与市民的城市”──着重介绍了欧洲中世纪封建庄园的构成、规模、结构和生产特点,以及农奴的生活和地位。同时,讲述了欧洲城市的兴起和繁荣、手工业行会的产生及其作用。

考虑到内容的难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本课选用了多幅典型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有的图片还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活泼有趣。这些图片不仅大大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训练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建议

由于本课内容涉及到欧洲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和思想文化,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因此,教学评价应避免以学生知识记忆的多少、概念掌握的准确与否为惟一标准,而应注重考察学生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如是否能对课本给出的文字和图片信息进行分析与归纳,从中提炼出有效信息;能否认真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善于与同学交流以及尊重并吸收他人有益的思想观点等。教师可根据上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等综合能力的表现进行总体评价。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教学2课时。 [新课导入] 建议一:提问导入

教师可先复习上节课有关罗马帝国的历史,提出:“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谁还记得它是被哪一个外来民族推翻的?”(日耳曼人的入侵,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那么,在新兴的日耳曼国家中,哪一个最强大,其地理位置相当今天的哪一个国家?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国家中,法兰克王国是其中最强大的一个。)

建议二:地图导入

教师可展示5世纪末的欧洲地图,让学生找出法兰克王国的具体位置,通过要弄清它与今天法国的关系,引入新课。

[中世纪的王国与帝国] 1.教皇为查理加冕的教学建议

可组织学生观察有关8世纪末查理曼帝国的版图,了解其地域范围。可提出如下问题: ○查理── 这位几乎统治整个西欧的国王,为什么要跪在教皇面前接受加冕?

○教皇为查理加冕,这一事件意味着什么?(上帝对查理称帝的认可,意味着查理负有传播和捍卫基督教的义务,标志着教权与王权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及其联盟的建立。)

15

引导学生从教权与王权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来分析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西欧农奴制形成原因的教学建议

可引导学生从战争的频繁和封建主的巧取豪夺两方面进行思考。

○为什么农民的身份变成了农奴身份?(农民是因无以为生,才将土地交给封建主,变成封建依附农奴的。)

○农奴与封建主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 ○这种关系对西欧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另外,可借助阅读卡和图3-21,说明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指出它是因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并说明它的作用和影响。

[活动]

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都互有义务。所以,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臣属关系。所以,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复杂的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争夺和混战。

[基督教盛行西欧] 1.基督教的教学建议

教师最好利用地图来说明基督教产生的背景,如可以提问学生: ○为什么在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产生了基督教?

(犹太人民不满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在屡次反抗斗争失败后,才将希望转向宗教,期盼上帝派救世主来拯救他们。)

○信仰上帝的人是富人还是穷人?(在基督教产生之初,它是下层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借以斗争的手段。)

○教师可让学生回忆有关《圣经》的知识,如关于上帝创造天地万物、诺亚方舟、大洪水的故事等,(这些故事不仅是基督教的教义,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比如,在大洪水的故事中,就反映出古代两河流域的部分历史事实。)以此消除学生对宗教的神秘感,形成对基督教的正确认识。

2. 教会的教学建议

可先让学生阅读教材,联系基督教产生背景,思考:

16

○富人加入教会,对基督教产生哪些影响?(上流社会的人士入教并把持了教会的领导权,使基督教原有的反抗精神逐渐消失,日愈成为罗马帝国维护其统治的思想工具。)

○教会为什么积极靠拢王权?(利用国王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它通过各种手段占有大量地产,并经常干涉和控制各国的事务。)

○后来教会势力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期,教会不仅垄断了思想文化领域,而且具有雄厚的经济地位和相当大的政治权力。)

[领主的庄园与市民的城市] 1.自给自足的庄园的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观察图3-23,然后提问: ○庄园中有哪些建筑?住着哪些人?

○庄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生产、生活设施齐备;体现出森严的等级界限)

○想想看,这样的布局对庄园内的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庄园基本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可以说是一个封闭自守的小天地。)

2.农奴与领主关系的教学建议

可提示学生观察图3-23,找到农奴领主住宅,再找到农奴和领主。提问: ○农奴耕种领主土地,是否意味着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比较农奴与领主的生活,说说农奴的社会地位。

(农奴生活的世界以庄园为中心,他们终年辛劳依然得不到温饱,低矮的茅舍内潮湿拥挤,许多人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过早死去。农奴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者,但他们地位最低,受压迫最重。)

3.城市的兴起与发展的教学建议

可启发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学过的“文明的中心──城市”一课,提问:“城市有什么特点?那么你们知道中世纪欧洲的城市是什么样子吗?”由此引入这一内容的学习。

可适当补充一些资料,说明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工商业的活跃,是城市兴起的重要前提。同时,城市的产生和人口的增加也为剩余农产品的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逐渐将乡村卷入市场经济之中,从而使学生认识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结合阅读卡,使学生理解城市自治权是广大城市居民不断斗争的结果。指出城市之所以对农奴有极大的吸引力,是由于自治城市获得人身自由和司法审判等特权,削弱了领主统治。因此,才会有更多的农奴向往并逃到城市,才会出现巴黎这样新兴城市的繁华景象。

17

[活动]

中世纪西欧的手工业行会都有自己的章程和组织机构,而且每个行会都有自己的徽章。图3-25所显示的是德意志奥格斯堡的行会徽章,它们分别是面包师、裁缝和酿酒工行会的徽章。这些徽章象征性强,特点突出。

[自我测评] 1.A。

2.中世纪乡村的基本组织单位是封建庄园,生活在其中的劳动者是依附于封建领主的农奴。他们为了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必须忍受封建主的剥削和压迫,交纳地租,服劳役。封建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它的生产不是为了出卖,而是为了庄园内部的消费。

中世纪城市市民不再依附于土地,摆脱了封建义务的束缚和领主的控制,获得了人身自由。当然,封建主对城市仍有一定控制权,市民还要受到城市贵族的剥削。城市手工业者所从事的是商品生产,目的是为了出卖并获得利润。

3.最大特征表现于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 内容点析

[中世纪的王国与帝国]

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了许多国家。由于种种原因,其中的大多数国家都消亡了,只有法兰克王国存在的时间最长、最强大,其封建化的过程也最为典型。

2.查理在位期间(768~814年),进行过50多次战争,所占领的地区相当于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形成了西起大西洋,东至多瑙河,南到意大利中部,北达波罗的海的庞大帝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3.查理为了取得基督教会的支持,巩固自身统治,需要加强与教会的关系,而基督教会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也需要借助查理的势力。于是,在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教皇立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教堂为查理加冕称帝。查理称帝不仅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建立,更标志着西欧新兴封建国家的独立地位得到确认,并与罗马教会联手共同统治西欧。

[基督教盛行西欧]

1.《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也是基督教徒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准则。课本并未侧重于对《圣经》内容的介绍,而强调它还是一部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并对欧洲和世界文化影响深远。这种写法意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圣经》。

2.课本对西罗马帝国晚期和中世纪基督教进行了宏观的概括。一方面,由于富人掌握了教会的领导权,越来越多的上流社会成员加入教会,逐渐改变了教会原先信徒的身份;另一方面,教会也在世俗王权的支持和庇护下,极力扩充其影响。在西欧封建社会里,罗马教会在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8

3.在欧洲中世纪,基督教会声言他们掌握着拯救信徒灵魂的钥匙,要求信徒服从教会并听从教会的教导。而广大劳动群众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生活在教会制造的各种宗教的氛围之中。图3-22是一幅15世纪的绘画,反映了教会对信徒的思想控制和影响。画中描述了教堂内举行弥撒的情景,传教士正在布道,信徒们虔诚地跪在地上聆听,期待获得来世的永生。

[领主的庄园与市民的城市]

1.封建庄园是伴随欧洲封建制和农奴制的建立而逐渐形成的。它是封建领主在经济上剥削、政治上统治农奴的基层单位,也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对庄园自给自足的基本特征的了解,利于学生理解欧洲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

2.图3-23描绘的是一个典型的庄园。在一个典型的庄园之中,庄园的耕地大致分为春耕、秋耕、休闲三部分,轮流用于春播、秋播、休闲。这样,每一块土地在连续耕种两年之后,可以休闲一年,这被称为“三圃制”。耕地被划为条形,封建主的土地和农奴的土地互相交错。庄园里有林地,提供柴薪、木料;有草地,提供饲料;有河流,提供水源;有的还有池塘,用来养鱼。有些封建主的住宅往往建成城堡式样,作为防卫中心,还有教堂和教士的住宅。此外还有属于封建主的磨房等各种作坊。农奴的住房一般比较狭小,质量最差,农舍周围有一小块园地供他使用,他的份地也远离农舍。

3.农奴对份地只有使用权,而所有权属于领主。为取得份地的使用权,他们必须承受地租(主要是劳役租)和名目繁多的捐税杂役,领主侵吞了他们绝大部分劳动产品。根据法律,农奴的人身属于主人,并且世代相传,处于依附领主的地位。

4.城市的兴起标志着欧洲封建社会进入发展时期,并对欧洲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农业技术的进步和贸易的兴盛,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充足的粮食、原料,并刺激了消费,扩大了商品市场,促进了城市的形成,新兴城市的特点也各不相同。

5.阅读卡介绍了城市反对封建领主斗争的原因、斗争方法和自治城市的产生。城市通过各种方式的斗争,迫使封建领主和国王赋予城市居民人身自由和经济。城市在司法方面的某些特权,使逃到城市的农奴摆脱了对领主的依附地位,于是才有“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一谚语。虽然城市依然是封建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封建领主对城市的控制已大大削弱。

6.图3-24表现了巴黎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的繁荣与兴旺。街道两侧店铺鳞次栉比,店门大敞,正在营业,裁缝和理发师在忙碌地工作,皮货店和杂货店的主人正在叫卖生意,逛街的两位巴黎人似乎在为某个商品评头论足。

7.行会是城市手工业者按行业组成的组织,是为了对付封建势力的侵犯,避免新人的竞争,保卫同行业的共同利益,与城市同时出现的。市政会是城市的管理机构,行会代表进入市政会有利于保护手工业者的利益,促进手工业者的团结互助。

参考资料

日耳曼人 约自公元前5世纪起,居住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日德兰半岛、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一些部落的总称,罗马人将其侮蔑性地称为“蛮族”。最初为游牧部落,公元前1世纪中叶起转为定居农业,并产生阶级分化。公元1世纪时,处在东、西部的两支不断骚扰罗马帝国边境。3世纪时,其势力日益强大,多次击败罗马帝国军队,并深入到帝国境内居住。4世纪时,由于受匈奴人西迁所迫,大举向罗马

19

帝国境内迁移。4~5世纪,与帝国境内的奴隶、隶农联合起义,推翻了西罗马帝国,继而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重要的有西哥特王国(419~711年)、东哥特王国(493~555年)、汪达尔王国(439~534年)、伦巴特王国(568~774年)、勃艮第王国(411~532年)、法兰克人建立的法兰克王国(481~10世纪末)。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极大影响。他们在进入帝国境内时,发展水平低于罗马人,但他们摧毁了西罗马帝国奴隶制的国家机器,为其内部已产生的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在此后土地不断分封的基础上,促使西欧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并确立。所以,西欧封建制是在罗马因素和日耳曼因素相结合基础上确立的。

法兰克王国 5~10世纪末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国家。3世纪时定居在莱茵河下游地区,后不断扩张并占领了高卢地区。5世纪时,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率部皈依基督教,获得了高卢地区罗马人的支持。法兰克王国前后共经历了墨洛温和加洛林两个王朝,其间封建制度逐渐形成。查理大帝统治时期的征服战争,使之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庄园制度和农奴制度、国家与教会的关系、思想文化均得以巩固和发展。帝国虽然在军事上和文化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在经济上缺乏联系。843年《凡尔登条约》的签定,使帝国分为三部分,奠定了后来法、德、意三国的雏形。法兰克王国封建制的形成在欧洲具有典型的意义。

教皇 本词源于拉丁文的papa(爸爸),最初是教会中对高级教士的称呼。基督教成为罗马的国教以后,罗马城主教自认为应该在教会里享有特殊权利,并不断借此扩充势力,这一词逐渐变为罗马主教的专称,英文作pope,汉译为教皇。教皇们认为自己是基督12使徒之一彼德的继承者,是上帝指派的整个基督世界的最高领袖。五六世纪起,教皇和教会的权力迅速膨胀,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8世纪中期,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把他夺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地区,送给罗马教皇,从此教皇拥有领土,教皇国在意大利中部形成。教皇既是宗教首领,又是拥有世俗权力的一国之君,直接管辖的领土达四万多平方千米。9世纪,教皇成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仲裁者。教皇与封建君主之间的斗争持续不断。十二三世纪时,教皇权力达到顶峰,有权废黜君主。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当时,教会上层人士拥有很大权力,生活非常奢华。14世纪起,随着西欧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壮大、资产阶级的兴起、宗教改革运动的进行,教皇权力逐步衰微。近代时期,在意大利国家取得统一的情况下,教皇国领土缩小,教皇退居于罗马附近的梵蒂冈,教皇国实际上不复存在。20世纪早期,梵蒂冈被意大利承认为主权国家,主权属于教皇。

查理大帝 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帝国皇帝。他在位时进行过50多次征服战争,建立起一个土地辽阔、雄据西欧的第一个封建大帝国。为借助教会的影响巩固自身的权势,他于799年进军罗马,帮助教皇恢复权位。800年圣诞节,对其感恩不尽的教皇立奥三世,在圣彼得大教堂为其加冕,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他统治期间,在行政、司法、军事制度和庄园的组织和生产管理方面,都有重要建树,其中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在查理大帝时代,帝国的臣民包括他本人和许多显贵,都目不识丁。他深感没有文化,就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于是办起宫廷学校,从欧洲各地广聘学者授课,大力培养人才,成为中世纪西欧学校的起源。他不计门第出身,提拔重用优秀人才。他本人身体力行,率先扫盲,经过勤奋学习,不仅掌握了拉丁文,还粗通希腊文。他还责令各地教会兴办学校,搜集抄写了大量古典文献。他在文化教育事业方面的成就,被西方史学家嘉誉为“加洛林王朝的文艺复兴”。临终前他将帝位传给儿子“虔诚者”路易。路易死后,三个儿子为争夺权力和皇室领地发生内战,最终通过《凡尔登条约》三分天下,结束了查理帝国的历史。

查理大帝加冕 800年的圣诞节(12月25日),当查理正跪在圣彼得大教堂做弥撒的时候,教皇立奥三世突然起身向查理走来,将一顶嵌有宝石的金冠戴在他头上,然后率众人欢呼“上帝为查理皇帝加冕,这位伟大的并赐予和平的罗马人的皇帝万岁,胜利”,查理庄重地接受了这一崇高的称号。在此前的西欧社会,教皇为统治者加冕,标志着上帝对其统治地位的认可,即他的权力是上帝赐予的。查理接受加冕不

20

伊斯兰教义 伊斯兰教教义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宗教信仰和宗教义务。宗教信仰首要的、最重要的信条是,崇拜惟一的神安拉(我国亦称真主),《古兰经》中写到“万物非主,惟有真主”,认为安拉是万物的创造者,全知全能,至仁至善,善恶必报,永恒不灭。信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古兰经》中曾提到许多使者均是受安拉之命,来到人间劝善止恶的,是先知、圣人和人类的表率。而穆罕默德是安拉最后的和最伟大的使者,服从安拉的人必须服从安拉的使者。受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伊斯兰教也信奉创世说、天堂地狱说、前生后世说等,认为行善者进天堂,作恶者进地狱。宗教义务有5项,我国穆斯林称为5功,即念功:指背诵“清真言”;拜功:指穆斯林每天5次面向克尔白诵经、祈祷、跪拜等宗教仪式,以求得安拉的保护;斋功: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为斋月,穆斯林从黎明到日落,禁绝食物和饮料,以培养克己禁欲、畏主守法的精神;课功:指穆斯林应自愿捐献财物,用于济贫,被视为宗教慈善行为即“善功”,后来变成一种国家宗教税,分类以不同税率征收;朝功:规定每个穆斯林一生要到圣城麦加朝觐一次。此外,圣战也是穆斯林的一个重要宗教义务。

阿拉伯帝国 7~13世纪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哈里发国家,中国史书称之为“大食”,西方人称之为阿拉森帝国。阿拉伯人在穆罕默德的领导下实现了半岛的统一后,便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大举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非洲北岸及西班牙等地,并深入到中亚西亚,占领了阿富汗、印度西北部,至8世纪中叶,成为一个横跨亚、欧、非的封建军事大帝国。其版图东起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北起黑海和里海南岸,南到尼罗河下游。同时,伊斯兰教也在帝国范围内迅速传播,由阿拉伯人的宗教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帝国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初期设在麦加—麦地那,倭马亚王朝(661~750年)时期将首都迁往大马士革,阿巴斯王朝(750~1055年)时期又将统治中心移至伊拉克,建都巴格达。8~9世纪时,帝国政治较为稳定,生产力发展较快,经济和贸易繁荣,成为帝国的鼎盛时期。此间,帝国的科学文化也获得许多重要成就,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这种繁荣是建立在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之上的,随着其内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的日益激化,人民起义、教派斗争不断发生,国势日衰。帝国内部经济基础的差异,促使割据局面的形成,西班牙和北非相继脱离巴格达哈里发而独立。10世纪以后,帝国已经四分五裂,名存实亡。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攻陷巴格达,解除了哈里发的政治权力,仅让其保有宗教首领的地位。1258年蒙古军队西征,攻占了巴格达,杀死哈里发,阿拉伯帝国最后灭亡。

巴格达城的兴建 巴格达为底格里斯河西岸的一个村落,阿巴斯王朝时期,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754~775年)选定该村落为都址。巴格达陆路和水路交通都十分方便,陆路与呼罗珊大道(丝绸之路的中段)相通,水路通过两河流域,可与波斯、叙利亚、亚美尼亚、埃及和遥远的中国建立广泛的联系。因此,它在军事上和经济上均具有重要地位。该城的建设历时4年(758~762年),调集雇佣了10万建筑师和工人。新都城的格局呈圆形,故有团城之称。整座城市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层,并建有三道城墙,构成三个同心圆,紫禁城即以哈里发宫殿为圆心。城墙建有4座城门,4条大道从中心区伸向城门。哈里发的宫殿修建的富丽堂皇,令人目眩,因其宫门使用黄金装饰,故被称为“金门宫”。城内豪宅林立,装饰华丽,陈设精美,街道上买卖兴旺,叫卖声不绝于耳,一派繁荣景象。巴格达城建成不久,便成为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世纪著名城市。

阿拉伯文化 形成于阿拉伯帝国时期。它的产生首先得益于历代哈里发对文化的重视和提倡。为了保证国家的繁荣和巩固,他们十分重视对先进文化的摄取,提出“人最美的装饰品是知识”的格言。一方面,他们组织力量大力翻译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另一方面鼓励穆斯林远游各方,搜集古典著作,访求学问。阿巴斯王朝时期,他们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作“智慧之宫”。这些努力造就了中古阿拉伯人长于学习,提倡教育和学术的精神,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另外,阿拉伯帝国版图内的许多地区都是古代文明的先进地区,使阿拉伯人得以广泛继承不同民族的丰富文化成果。因此,阿拉伯文化是在长期发展中,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

31

逐渐融合而成的,也是阿拉伯人和境内众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它的基本特征是以阿拉伯语为主要语言工具,以伊斯兰教为指导思想,所以又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之称。其次,是它的多民族性和综合创新精神。

阿拉伯文化以建筑、艺术、天文、数学、医学和文学的成绩最为突出。其建筑艺术别具一格,主要表现在清真寺的建筑和装饰方面。清真寺建筑多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封闭院套,四周环以拱廊或柱廊,中心的礼拜寺大厅顶部耸立着圆拱顶。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禁止在艺术作品中表现人物和动物。所以,艺术家们都利用阿拉伯数字和几何图形进行艺术创作,精美的图案和花纹是阿拉伯艺术的独特风格。

在天文学方面,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和大马士革等地,都建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台,还创造了许多精密度的天文仪器,长期进行天文观测。他们制造的天文仪器,直到16世纪仍被欧洲天文学家使用。天文学家白塔尼的著作《恒星表》,在几百年内都是欧洲天文学发展的基础。数学方面,阿拉伯数学家利用并改造了印度数字,使用十进位法,使数学计算大为简化。他们创立了代数学,数学家花刺子密(约780~850年)的代数学著作《积分和方程计算法》,直到16世纪都是欧洲大学的主要教科书。代数学的阿拉伯名字就是通过这部著作传人欧洲的。

医学是阿拉伯人最重视的科学之一,最杰出的医学家有拉齐斯(865~925年)和阿维森那(伊本·西那,980~1037年)。前者是巴格达国立医院院长,著名临床外科专家著有《天花与麻疹》和《医典集成》等重要著作,对西方医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后者著有《医典》,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论著,获得“医中之王”的美誉。直到17世纪,该书都被西方视为医学权威著作。阿拉伯帝国地域辽阔,交通方便,朝觐和经商活动的进行,使地理学非常发达。阿拉伯人还是世界文化的传播者,中国的造纸术、罗盘针、火药,印度代数学、位置计算制和零的符号,都是由他们传到西方的,这对西方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伊本·白图泰(约1304~1368年) 中世纪阿拉伯最伟大的旅行家。出身于摩洛哥的穆斯林法官世家,21岁去麦加朝觐时开始旅行。他从摩洛哥出发周游非洲北部、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麦加、麦地那、伊朗、君士坦丁堡、中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地。1347年(元顺帝至正七年),他到达中国,游历了广州、泉州和杭州等地城市。1353年底,他返回摩洛哥,1355年,有人根据他的口述和见闻,写出了《伊本·白图泰游记》。该书流传广泛,脍炙人口,对研究中古历史和地理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千零一夜》 中世纪阿拉伯文学名著,中国译为《天方夜谈》。它最初以6世纪波斯民间故事《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童话、传说和传奇故事,以插叙法连缀成书。10世纪中叶,该书的初稿在巴格达完成,约16世纪初,在埃及基本定型。由于书中的故事是分夜讲述的,故名《一千零一夜》。其内容有寓言、童话、爱情故事、冒险传奇、逸闻轶事和历史故事等,反映了中古时期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文化风俗和社会制度。它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歌颂了人类的智慧、善良和勇敢,赞美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炽热和忠贞,讴歌了正义对邪恶的斗争和胜利,塑造了许多血肉法丰满的勇士的形象。其中,《渔夫和魔鬼》《阿拉丁和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伯达航海旅行记》《乌木马的故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该书流传广泛,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并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该书在我国有几种选译本,最早的是文言文译本,出版于1906年。

32

仅为自己的统治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圈,而且使他成为基督教世界合法的保护者。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表明,教权与王权在西欧双重统治的政治、思想基础开始确立。

西欧农奴制 西欧封建社会中涉及依附农民经济地位和法律身份的制度。它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农奴对封建主人身依附关系的基础之上。封建主将土地以份地的方式分给农民,把他们世代束缚在土地上。这些农民为获得份地的使用权,受到封建主的各种剥削和奴役,成为依附于封建领主的农奴。农奴被迫为领主提供沉重的劳役,通常每周为他们耕作自营地或服其他杂役两三天,还要交纳实物或货币地租。农奴在法律上不是自由人,他们要向主人交纳人头税、结婚税、财产继承税等,领主则可以对其进行买卖、交换和转赠,但农奴的地位优于奴隶。农奴有自己的独立经济和生产工具,如除了份地外,还有归个人使用的宅院地和菜地;可以结婚,拥有自己的家庭;有某些有限的人身权利,如法律规定不能任意杀死农奴;劳动的一小部分成果可由自己支配,劳动的兴趣比奴隶要高。农奴是封建社会的主要劳动者,但在领主超经济的强制手段下,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所受压迫最重。直到14、15世纪,在商品货币关系和农奴起义的冲击下,农奴制终于瓦解,大多数农奴都获得自由。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西欧封建主内部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封建等级差别。它的目的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和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国王在形式上是封建国家的首脑,所以也是封建等级中最高的封主。国王把土地分给大封建主公爵和伯爵、大主教和主教等;他们留下一部分土地后,将其余土地分给中等封建主男爵和子爵;后者在留下一部分土地后,再将剩余土地分给最低一级的骑士,由此便结成了封建的主从关系。整个等级制度呈现出金字塔式的特点,其中每个封授土地的人都是其下级的封主,每个接受封地的人都是其上级的封臣。而在等级制度重压之下的是以农奴为主的广大依附农民。封授土地要举行神圣的仪式,主要是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臣服礼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届时,封臣要脱帽、下跪等,封主则授予附庸一把泥土或树枝,以象征封土。封主与封臣之间互有义务,封臣要为封主服兵役,一般每年40天;出席领主的法庭,帮助封主仲裁与其他封臣之间的诉讼;向封主交纳“协助金”,尤其在封主被俘交纳赎金、其长子受封为骑士和长女出嫁时,必须给予金钱援助。封主则有义务保护封臣,使他们的生命和财产不受侵害。封臣死后,其子需重新行臣服礼,以继续领有封土,从而使主从关系世代相传。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所以,在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情形使封建等级制度复杂而混乱。如封建主甲可以是乙的封主,而乙的封臣又可以是甲的封君,往往一个封建主有多个封臣,从而加剧了封建主之间的争夺和冲突。

西欧的土地制度 建立起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加强了中小封建主阶层,是西欧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的基础。后来,国王以下各级封建主也纷纷效仿,层层分封,形成了不同等级的封建主: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西欧的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的制约关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意思是说: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早期英国历史 约公元前700年,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进入不列颠群岛。从公元43年起,不列颠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在罗马人的统治下渡过了400年。5世纪初,罗马奴隶制危机四伏,迫使其军队撤离。此后,居住在易北河和丹麦南部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萨克逊人陆续侵入不列颠,揭开了英国中世纪的历史。他们杀害了许多当地居民,但在日后的发展中,又逐渐与其余的当地人相融合,形成后来的英格兰人。从7世纪起,他们在不列颠逐渐形成7个小国:埃塞克斯、威塞克斯、苏塞克斯、肯特、东盎格里亚、麦西亚、诺森伯里亚,称为“七王时代”。同时,整个社会封建化的进程不断深化,基督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8世纪末,丹麦人入侵英国,在战争和动乱之中,威塞克斯国王埃格伯特打败麦西亚,统一英格兰。丹麦人的侵略促使统一国家的建立,但直到11世纪封建生产方式才在英国确立。

21

基督教的产生 基督教是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产物。罗马帝国自建立后,对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实行残酷镇压和经济剥削,使得帝国境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巴勒斯坦自被罗马帝国征服后,当地的犹太人不断举行起义,但均遭到统治者的血腥镇压。由于起义的失败,犹太人转而期盼上帝派遣“救世主”降临,拯救他们的苦难。所以,基督教是罗马帝国境内的下层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绝望,而向宗教寻求出路的结果。3世纪时基督教在帝国境内获得发展,逐渐形成有组织的教会,社会的中上层人士开始加入教会并掌握了领导权,使早期基督教的反抗精神逐渐消失。4世纪时,帝国统治者为利用基督教宣扬的忍耐、服从的思想和对救世主的信仰,对其采取扶植的政策,并将其定为国教。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各国为维护自身的统治,纷纷放弃过去的多神教,改信基督教。而基督教为了维系自身的生存和地位,也竭力拉拢靠近王权,终于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会约占有全部地产的三分之一,这些地产主要靠各国统治者赏赐、信徒捐赠和巧取豪夺所得。在政治上,教会竭力控制和削弱各国统治者的势力,干涉世俗事务,尤其在11到12世纪,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封建势力。在思想上,教会把政治、法律、哲学、文学和美术都置于神学的控制之下。14、15世纪,市民阶级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教会对西欧各国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剥削遭到削弱。14世纪以来的文艺复兴运动,深入批判了教会的种种劣迹和腐败行为,使教会的威信一落千丈。此后基督教会的影响逐渐缩小。

耶稣 基督教的创始人,其教徒所信奉的救世主。据《新约》记载,耶稣出生于公元1世纪初期,是上帝的独生子,为拯救世人,借助童贞女玛利亚的肉体孕育成人,诞生在耶路撒冷的伯利恒。耶稣30岁时在巴勒斯坦传教,宣扬救世主的降临,要建立一个地上的天国,并行使了许多神迹。他还特选了十二名门徒,赋予他们以传教的使命和权力。后来,罗马驻犹太总督彼拉多以“图谋反叛”的罪名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他死后第三天复活,复活后40日升天。历史上是否真有耶稣其人,一直争论不休,因为公元1世纪前后的文献资料中均没有关于耶稣的记载。但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有几点是肯定的:耶稣是犹太人;生活在1世纪初;他的宗教主张引起犹太教上层人士的的仇视,将他抓捕后,送交罗马总督。

《圣经》 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旧约》是基督教从犹太教继承过来的经典,《新约》是它自身的经典。基督教认为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耶稣降生之前的经书,后者则是耶稣降生后的经书。《旧约》原文用希伯来文写成,从公元前6~前1世纪间,历时500余年才编订定型。其内容涉及希伯来人流传下来的法律、历史、宗教、神话传说、诗歌小说、伦理道德和自然科学等。主要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和圣录三部分,律法书的前5卷称《摩西五经》,传说为以色列部落领袖摩西所作,是《旧约》的核心,阐述了基督教的教义。《新约》原文为希腊文,产生于公元1世纪,2世纪中期基本定型。主要包括四福音书,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四卷,内容记述了耶稣生平、教诲和言行,并阐释了基督教的教义。《圣经》并非像基督教会宣扬的那样,是“上帝启示的记录”,而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需要编写而成的。它不仅是基督教徒信奉的经典,对研究西方古代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风俗道德、哲学文化、美术音乐、文学诗歌,也具有重要价值。

《旧约·创世记》故事为《摩西五经》第1卷,记载了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和人类始祖,以及伊甸乐园、大洪水的故事、诺亚方舟等神话传说。据研究考证,希伯来人的这些神话传说,渊源多出自于古代两河流域。下面摘录的是《旧约·创世记》中的片段。

“上帝创造的一切畜类里,惟有蛇最狡猾。它对女人说,上帝真是说过你们不许吃园里所有树上的果子吗?女人对蛇说,我们可以吃园里树上的果子,但园子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上帝说过,你们不准吃,也不准碰,否则你们必死。蛇又对女人说,你们肯定不会死的,因为上帝知道哪一天你们吃了,你们的眼晴就会睁开,就和神一样能分辨善恶了。女人知道了那树的果子好吃,看着也好看,吃了就有智慧,所以非常想吃,于是就摘了一个果子吃了,还给她丈夫吃,他也吃了。于是,两个人的眼晴都睁开了,看到自己赤身裸体,于是把无花果的叶子缝起来,给自己做了裙子。这时,主正在花园里趁着一天最凉爽的时刻散步,他们听到了他的声音。于是亚当和他的妻子就躲进园中的树林里,避免和主照面。于是主呼唤亚当,

22

问他,你在哪里?他说,我听见你在花园里的声音,我害怕,因为我赤着身子,所以藏了起来。主说,谁告诉你,你赤着身子的?你是不是吃了我禁止吃的树上的果子了?他说,是你给我的那个女人,是她给我吃的果子,我就吃了。于是主对女人说,你干的是什么事?女人说,是那蛇骗了我,我就吃了。于是主对蛇说,你既然做出这事,你要比一切牲畜、一切走兽受到更大的诅咒,我要你用肚子爬行,要你一生天天吃尘土;我还叫你和女人彼此仇恨,你们的后代也彼此仇恨,女人的后代要伤你的头,你的后代要伤他的脚跟。主对女人说,我要大大增加你怀孕的痛苦,耍你依恋你的丈夫,要他管辖你。主又对亚当说,因为你听了妻子的话,吃了我禁止你吃的树上的果子,由于你的缘故,土地将要受到诅咒,你一生要天天劳苦才能从土地里得到吃的,土地将生出伤你的荆棘和蒺藜,你将吃田野里的青草,你必须汗流满面,才能吃上一口饭,直到你返回泥土,因为你来自泥土,你本是泥土,所以你仍要返回泥土。于是,亚当给妻子取名为夏娃,因为她是众生之母。于是主为亚当和他的妻子用兽皮缝了衣服,给他们穿上。主又说,看啊,人变得和我们一样了,知道善恶了,为了不让他伸手再去摘生命之树上的果子,吃了长生不老,因此主把他赶出伊甸园,去耕种生他的土地。”

西欧封建庄园 是随着西欧封建制确立而形成的经济实体。其基本特征是:封建主用劳役地租剥削农奴,在经济上实行独立经营和核算,内部能自给自足。它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层经济单位,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单位。庄园的规模大小不一,通常为一个自然村,大的包括几个自然村。在内部结构上,庄园除了有一处领主的住宅外,还有农奴的居住区和一座教堂。此外,还有仓库、磨坊、油坊、铁工房和烤面包房。各种手工业作坊主要是为领主服务的,农民需交费使用。庄园的耕地分为春耕地、秋耕地和休耕地三部分,实行轮作制,每年总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在耕种。同时,耕地被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由服劳役的农奴耕种,他们通常每周要为主人劳动3~4天,剩余的时间在自己的份地上生产。后来,领主取消了自营地,把耕地全部分给农奴,坐收实物地租。由于中世纪前期商业活动和城市人口有限,庄园的经济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它的一切生产都不是为了出卖,主要是为领主及其家人等提供生活资料,同时,也为生产者及其家属提供生活必需品,只有极少量的市场买卖活动存在。农奴的处境十分艰难困苦,他们不仅遭受领主的剥削奴役,而且终生在庄园里劳动、生活,直到死亡后被埋在村里的教堂墓地里,很少有人与村庄以外的世界有联系。因此,在西欧封建社会,农奴与其他劳动者经常爆发起义,甚至杀死领主和管家。

西欧中世纪城市 指11~15世纪西欧各国旧城复苏和新城兴起的历史过程。中世纪早期,由于日耳曼人的征服和统治,罗马帝国时期的城市大都被摧毁,经济发展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当时的手工业产品都由农业生产,城市的商业活动虽然没有枯竭,但十分萧条,从事远程贸易的多为东方人。11世纪末,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劳动人民的艰苦努力,使衰败了几个世纪的经济开始复苏。首先,农业技术的改进和土地的垦殖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尤其是重铁犁的使用和二圃制、三圃制的广泛实行,使农业生产力超过了古代社会。农业的发展使粮食供应较前充足,加之战争和传染病减少,人口开始增长,为城市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其次,贸易活动的活跃,使大批逃亡农奴尤其是有技术的手工业农奴和小商小贩,不断向便于产生和销售产品的地方集中,促成了城市的兴起。这些城市多是人口集中、交通便利、买卖方便的地方,如港湾、交叉路口、城堡与寺院附近、集市附近、罗马时代旧城址等。意大利和法兰西西南部因具有古代工商业基础,又适于与东方进行贸易,成为城市率先兴起的地方。到13世纪末,西欧各地城市的总数超过了1000座,但其规模都不大,绝大多数人口只有两三万,大城市如巴黎、伦敦、科隆等,人口不过四五万,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人口也只有10万左右。中世纪城市一般都有高厚的城墙、守望塔和吊桥,以防备外部势力的进攻。城市内部的街道弯曲狭窄,道两旁是商人和手工艺人的店铺和摊档,白天车水马龙,买卖兴旺,热闹非凡。但城市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很差,街道没有铺砌,又没有下水道,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片泥泞,住房拥挤简陋,垃圾随意丢放。据说有一次,法国国王路易九世走在路上,竟被楼上的人从窗户上倒下的水浇了一头。但城市的产生标志西欧封建社会由早期走向发展时期,它引起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利于欧洲地区间和国际间贸易的繁荣发展。随着主要的商业路线和重要工商业城市的形成,终于使西欧在14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23

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由于西欧城市都建在封建领地上,其工商业收入可以给领主带来财富,还可以使领主将逃亡来的农奴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于是,封建领主便派官吏控制城市的管理机构,向居民摊派苛捐杂税,从而引发了城市反对封建领主的斗争。城市的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和商人与农奴不同,他们不依附于土地,希望摆脱封建义务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愿望处理贸易、婚姻和财产等问题。在与封建领主的斗争中,大多数城市都通过用金钱收买或暴力的方式,取得了自治权。城市自由与自治要有国王和封建主发放的特许证书作担保,允许城市建立自己的议会,并由议会通过有关城市的法律、税收等事宜。这种特许证书表明,国王和封建主在政治上对自治城市仍有一定的控制权,但从另一方面看,他们对城市的控制和剥削已经削弱。逃到城市的农奴在那里住满一年零一日,领主则无权追回他们。可见,城市的兴起、自治和相对独立性、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封建领主制的衰弱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不能对城市的非封建因素估计过高,它依然处在封建生产关系之中。

西欧行会制度 西欧城市手工业者按行业建立的同业团体组织。11~12世纪产生,其目的是反抗封建领主的抢劫和剥削,防止同行竞争,捍卫手工业者的共同利益。城市中手工业行会的多少与城市规模大小有直接关系,少的也有十几个,多的则有几百个。行会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其首脑称行头,基本成员即作坊主称行东,行东以下为帮工与学徒。学徒在学艺期间,要向行东缴纳学费,并为其做家务劳动,期满后升为帮工。帮工要在行东作坊里帮助工作数年,领取少量工资,经行会考核后才能独立开设作坊。行东与学徒、帮工的关系实际上是封建剥削关系。每个行会都有自己的章程和组织机构,对人数、生产设备、产品的数量和规格、工作时间和产品售价等,都有统一而明确的规定。如巴黎的一个羊毛织工行会的章程规定:如果没有从国王处购 买的手工业者的执照,任何人不得在巴黎做羊毛织工;每个羊毛织工的家里只允许有两台宽的和一台窄的织机;每个羊毛织工家里最多只准带一个学徒,并不得少于4年的服务期;任何人不得在日出之前开始工作,违者罚款。这些严格的规定,使行业内部免受自由竞争的威胁。行会也具有社会和宗教职能,如行会代表参与城市的市政管理、组织共同的节日庆典、兴办公益事业、济贫济弱等。行会还有自己的武装,保护本地区的安全,抗击可能前来侵犯和抢劫的封建主。行会对保护小手工业者的利益和技术的传授,组织反抗封建主和争取城市自治权起了重要作用。但行会的产生是由于当时社会商品货币关系不发达,市场狭小,14、15世纪以后,随着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行会逐渐变成了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的障碍,最终趋于解体。

第三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课程标准

2-4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2-5 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3-3 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4-1 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3 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收集资料,了解伊斯兰文明的形成、特点及阿拉伯帝国的历史概况。

24

2.根据资料描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贡献、影响和作用,感受世界文化是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理解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意义和历史作用。

结构分析

本课通过伊斯教的创立、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展现出中世纪阿拉伯历史的基本状况、特点和兴衰变化,让学生领略到一个与西方中世纪社会差别较大的文化区域,并激发他们探索阿拉伯文明史的愿望。同时,课本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伊斯兰文化的内容,突出了它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颂扬了伊斯兰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伊斯兰教的创始与阿拉伯帝国”首先介绍了阿拉伯半岛的自然条件以及游牧部落的生活。接着,重点说明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半岛的早期历史,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关系。最后,讲述了阿拉伯帝国建立的原因及其发展,可使学生感受到一个具有特色的新兴帝国的形成。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从清真寺建筑的特点及其建筑风格的影响,到自然科学成果和文学领域的代表作品,介绍了阿拉伯文化的突出成就。其中特别强调了穆斯林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是阿拉伯文化产生的动力,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吸收与交流,是推动世界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的观点。

教学评价建议

本课虽为阿拉伯中世纪史,距离现在十分遥远,但由于中东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知名度,以及伊斯兰教的巨大影响,学生对这段历史会有很大兴趣。因此,教师应注意因势利导,将教学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并能较正确地分析、归纳和认识问题上。如是否能根据文字和图片,挖掘课文内涵;是否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身边的环境,说出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是否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善于与人合作交流等。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教学1课时。 [新课导入] 建议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讲过的中世纪西方的历史与文化特点,说明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各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也会产生明显的差异。然后,指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阿拉伯与伊斯兰文明,就是不同于西方的一种文明。”

建议二:地图导入

可利用图3-27或更合适的地图,说明伊斯兰文明发生的地区,以及阿拉伯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强调其与其他地区文明的差异。

建议三:问题导入

25

利用学生平时对伊斯兰教的了解提出问题。像“我们常说的阿拉伯数字为什么叫阿拉伯数字?”“你知道伊斯兰教最初从哪里产生的吗?” 或“你知道《天方夜谭》(即《一千零一夜》)这部文学作品产生于哪个民族吗?”引起他们的兴趣后,进入新课教学。

在使用第一种或第三种方法导入时,最好也都以地图为辅助手段。 建议四:时事导入

利用有关中东地区的时事新闻,如伊拉克局势、中东和平进程等内容,引起话题,然后转入“你知道吗,8世纪这里曾有一个地域辽阔、统一强大的帝国──阿拉伯帝国。今天我们来了解它的过去,以便更好地认识今天的阿拉伯世界。”

[伊斯兰教的创始与阿拉伯帝国] 1.有关伊斯兰教的教学建议

○在地图3-27上指出穆罕默德的出生地圣城麦加。可适当补充一些资料,说明为什么穆罕默德能创立伊斯兰教。

(如他长期在也门到叙利亚之间的商路上经商,十分熟悉犹太教、基督教和半岛的原始宗教,使学生感受到他的历史真实性。)

在介绍他接受神的启示传教时,应避免将其神秘化,指出这是伊斯兰教的传说。

○利用图3-26介绍《古兰经》。可指出它虽为穆罕默德的言论汇编,但在穆斯林眼中,它是安拉的语言,因而是无比神圣的。可让学生观察《古兰经》的誊写和装帧,体会它在穆斯林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可适当加以拓展,如它确立了一神教的崇拜,还对朝拜圣城、禁止高利贷、释放奴隶等做了具体规定等。

○可将伊斯兰教的教义与其早期发展的艰辛结合起来讲,使学生体会到麦加贵族反对伊斯兰教的原因。在讲解阿拉伯半岛统一时,可与穆罕默德的主张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伊斯兰教在当时的进步作用。

2.繁盛的阿拉伯帝国的教学建议

利用图3-27,在介绍穆斯林对外扩张的原因和过程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阿拉伯帝国8世纪版图的四至点,强调它是一个地跨亚、欧、非洲的大帝国,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巴格达的位置,再引入内容,最好能同时展示该城图片;

也可将8世纪巴格达城的规模与我国唐朝的长安城进行比较,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阿拉伯帝国的富庶繁荣。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1.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和作用的教学建议

26

可让学生先阅读课文、观察图片,思考: ○从阿拉伯的文化成就中能体会出什么? ○阿拉伯文化有什么突出特点?

(强调阿拉伯文化的领先地位和融合精神。指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它是在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有鲜明的特点,又有很强的包容性。)

○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它也把中国和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强调阿拉伯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2.阿拉伯文化成就的教学建议

可以利用阿拉伯数字引出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让学生感到阿拉伯文化近在咫尺。然后再提问:

○穆罕默德曾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收集有关清真寺的图片,或观察当地的清真寺建筑风格,结合教材图3-29,说说伊斯兰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以中亚和北非的清真寺照片为例,说说各地清真寺的建筑风格有什么不同?

(虽然都具有圆拱顶、拱门和光塔等结构,但认真对照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别,如右图的光塔是柱形的,而左图的是楼阁形的。)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伊斯兰文明传到世界各地,与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继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教授阿拉伯文学作品时,可提前让学生在课前适当收集《一千零一夜》中的部分故事,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辛伯达航海记》等。

可提示学生在对故事高度浓缩的基础上,尽可能生动地表达出来,最好能发掘出故事背后蕴涵的深刻哲理。

[自我测评] 1.罗马帝国 3.

创立时间 创始人 主要区域 27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内容点析

[伊斯兰教的创始与阿拉伯帝国]

1世纪 7世纪 公元前6世纪 耶稣 穆罕默德 释迦牟尼 欧洲北美 亚非地区 亚洲地区 1.阿拉伯半岛地处亚非两洲的交通要冲地带,在贸易和战略上的地位都十分重要。自然环境的恶劣与游牧的生活方式,使得这里的人们性格既坚忍耐劳,又放纵不羁,常为争夺牧场、劫掠财富而发生战争。

2.穆罕默德阅历广泛,熟知半岛的各种宗教,这是他创立宗教的前提条件;他接受了安拉的启示而创教,这是伊斯兰教具有巨大感召力的原因。穆罕默德作为一位普通的阿拉伯人,创立了一个新的宗教,并实现了半岛统一,可见他既是一位宗教领袖,又是一位审时度势的政治家。

3.《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也是穆斯林信仰的源泉和世俗生活的指南。它是由穆罕默德颁布的安拉启示的汇编,由其弟子编纂成书,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大的价值。

4.阿拉伯的书法艺术是从誊写《古兰经》发展起来的,曾有“一手好字将使真理更加熠熠生辉”的说法。图3-26所呈现的是14世纪埃及王后授权设计的《古兰经》的首页,不仅体现了高超的书法艺术,而且四周装饰的几何图形也极为精致。

5.伊斯兰教中的一神崇拜和赈济贫民的教义,招致了麦加贵族的反对。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成功地拯救了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标志着伊斯兰教的最终胜利。

6.阿拉伯帝国在中世纪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穆斯林对外扩张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军事扩张动机有明显的宗教因素,但并不是一场宗教战争,其更深刻的原因是在经济方面。

7.图3-28描述了在一场著名战斗中,穆斯林战士迎战麦加军队的情景。穆罕默德因这场战争的胜利而威望大增。

8.8世纪时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范围东到亚洲的葱岭,西到欧洲的西班牙,南达北非,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盛况空前,幅员辽阔。

9.巴格达因其陆路和水路的便利而繁荣起来,不断的建设使之富丽堂皇,规模空前,可与我国唐朝长安相提并论,是阿拉伯帝国繁荣与气派的写照。但由于帝国内部矛盾的激化,阿拉伯帝国于10世纪衰落下去。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1.课本引用穆罕默德的话,说明阿拉伯人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反映了穆斯林对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胸怀,从而理解阿拉伯文化进步的巨大动力。

28

2.阿拉伯数字说明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阿拉伯人对印度数字系统加以改进,并使之传到欧洲,取代了繁杂的罗马数字,对自然科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对古典著作的翻译保存也是如此,如果不是阿拉伯人的努力,许多有价值的古代著作可能早已亡佚。

3.清真寺是阿拉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其风格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清真寺除在建筑、结构和装饰风格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外,帝国内不同地区的建筑也体现了地方特色。如图3-29中,右边的是中古时期建于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境内)的伊斯兰教学院,左边是著名的埃及爱资哈尔清真寺。这两座建筑的差异,说明了文化传播过程中与本土文化融合的重要性。

4.阿拉伯文化的价值还体现在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图3-30是阿拉伯科学家构思的一个机械装置。其设计之巧妙,想象力之丰富,令人赞叹,充分体现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程度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

5.伊本·白图泰是中古时代阿拉伯最伟大的旅行家,图3-31描述了他所游历过的地方。其中,他对地中海地区、北非以及到中国的贸易路线绘制得相当精确,反映了中古时期阿拉伯地理学的发达程度。

6.阿拉伯的文学成就可谓丰富多彩、绚丽夺目。阿拉伯人是爱好诗歌的民族,其诗歌韵律复杂,感情炽烈,文辞优美。《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花园中的一束奇葩,是帝国境内各国、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对欧洲和世界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7.《卡里拉和迪姆纳》成书于8世纪,内容丰富,并含有精彩配图,其中的寓言故事生动而富有教育意义。图中,聪明伶俐的兔子正与大象斗智,并巧妙地哄骗大象离开,从而保护了它们的水池。这则故事揭示了轻信导致失败的寓意。

参考资料

中古初期的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部,东临波斯湾,西傍红海,南为阿拉伯海,北接叙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其地形西高东低,缓慢向东倾斜,境内的绝大部分地区是干旱炎热的沙漠,只有少数绿洲和南部的也门适于农耕。居民绝大多数是游牧的阿拉伯人,又称贝杜因人,他们逐水草而居,骆驼和椰枣是他们生活的两大支柱。中世纪初期,即5至6世纪间,阿拉伯半岛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牧场、水源和土地属于部落的公共财产,但已经产生贫富和阶级分化,部落之间经常为争夺水草和牲畜发生冲突及复仇战争。半岛西海岸的汉志地区,在古代是沟通亚欧的一条重要商路。东方的商品从海路运抵也门后,通过汉志地区运到地中海东岸,再转销到欧洲。沿着这条商路,兴起了许多工商业城市,最重要的是麦加和麦地那。麦加位于南北交通的咽喉,城中有一座称作“克尔白”(意为“立方体”)的古庙,里面供奉着各个部落崇拜的偶像和一块被视为“圣物”的黑色陨石。麦加是半岛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6世纪时,波斯与埃塞俄比亚为争夺也门爆发战争。长期的侵略战争,给半岛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后来,波斯人又控制了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商路,半岛西部商道陷入萧条。外族入侵和商路转移,加剧了半岛的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部落贵族为转嫁危机,将商业资本变成重利盘剥的商业资本,流向农村和牧区,利率高达本金的一倍以上。过去靠商路为生的保镖、脚夫和向导等,纷纷失去谋生手段,靠借债度日,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走上了反抗的道路。面对各种社会危机,部落贵族希望建立一个能维护自身利益的强大国家,夺取新的土地和商路,而普通的阿拉伯人迫于贫困,也渴望打破氏族部落壁垒,获得牧场和沃土,摆脱贫困,抵御外敌。因此,实现阿拉伯各部落的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要求在意识形态上,表现为一种新的一神教的产生。伊斯兰教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29

伊斯兰教 “伊斯兰”一词为阿拉伯语的音译,为“顺从”和“皈服”之意,即顺从和皈服真主的宗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我国旧称“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的一神教,创始人为穆罕默德。它产生在阿拉伯半岛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当时,各部落之间经常进行劫掠与战争,社会充满动荡与不安。波斯人占领也门后,又将传统商路转移,促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伊斯兰教的产生,反映了阿拉伯半岛各部落要求实现政治统一和社会稳定,结束混乱局面,维护民族生存的愿望。穆罕默德就是通过创立伊斯兰教的一神崇拜,废除阿拉伯半岛部落的多神崇拜为建立统一国家奠定思想基础。伊斯兰教建立后,经过了许多艰难曲折。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在那里继续传教,并组织起武装,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初步确立伊斯兰教。至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完成统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伊斯兰教对推动社会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从7世纪中期到8世纪初,穆斯林的对外传播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使伊斯兰教发展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世界性宗教。现今伊斯兰教徒约有七八亿,人数仅次于基督教而远远超过佛教,散布在90多个国家。

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创始人。出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属于古来氏部落哈希姆家族。他自幼失去父母,生活贫困,曾替人放过羊,由祖父和伯父抚养长大。12岁开始随商队到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经商,成年后曾受雇于麦加城富孀赫蒂彻,为她经商。十多年的商旅生活,锻炼了他的意志和处世能力,使他熟悉了阿拉伯半岛原始多神教以及犹太教、基督教的信仰,深切地了解社会的矛盾和分化,体察人们渴望统一和摆脱危机的愿望。所有这些都为他后来创立伊斯兰教提供了良好条件。25岁时,他与赫蒂彻结婚,成为麦加贵族。社会地位的提高,使他得以认真思考社会现状,创立一种新的、适合人民需要的宗教。610年,在他41岁时,宣称自己得到安拉的“启示”,要他作为安拉的“使者”,进行传教,从而创立了伊斯兰教。他的宗教活动分麦加和麦地那两个时期。当他在麦加公开布道后,遭到了麦加贵族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们从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考虑,担心伊斯兰教会危及他们的统治,影响到他们从集市贸易中获取收益。在麦加贵族的百般打击迫害下,穆罕默德不得已于622年率领信徒出走麦地那,这就是伊斯兰历史上著名的迁徙(阿拉伯文为“希吉拉”)。在麦地那,他受到阿拉伯部落和当地居民的支持,于是,他积极扩大力量,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即国家政权。出走麦地那使伊斯兰教摆脱困境,获得生存和发展。630年,他率领军队进入麦加城,当地居民表示归顺。他下令捣毁了克尔白神庙内的众多偶像,宣布它为伊斯兰教单独朝觐的圣地。这标志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取得统治地位。63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逝世。他虽然自幼贫寒,没读过书,不认字,但能在社会发生变革的关键时刻,顺应历史的潮流,创立一个新兴宗教,完成了半岛的统一和稳定,说明他是一个政治敏锐,头脑清楚,才能出众的人。而且,在穆斯林眼中,他为人宽大,知人善用,生活简朴,他的成就使他的时代成为穆斯林向往的黄金时代。

《古兰经》 旧译《可兰经》,“古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为“诵读”或“读本”。伊斯兰教的经典,伊斯兰国家立法的根本原则,穆斯林信仰的源泉和行为的最高准则。它是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以安拉“启示”的名义颁布的言论汇编。因此,在穆斯林心中,它是真主的语言,享有崇高的地位。穆罕默德在世时,并未整理成书,而是由他身边的穆斯林记录在皮革和石片等处。他去世后,他的弟子将零散的经文搜集整理成册。后因各种流行抄本使人们在读法和理解上发生分歧,哈里发奥斯曼(644~656年)统治时期,统一编定为一册,并将其余的抄本销毁,这部《奥斯曼定本》一直流传至今。《古兰经》原文为阿拉伯文,共30卷,114章,6200余节,顺序按照章的长短编排,篇幅长的章在前,短的章在后。除第一章外,每章的下面都注明此章是麦加的还是麦地那的。麦加章是穆罕默德在麦加口授的,共86章,大都短小犀利,语调激昂。其内容主要宣传信奉惟一的神安拉,反对多神崇拜。麦地那篇是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口授的,大多是长篇,着重宣传他的社会主张、政治和经济制度、宗教规定等。《古兰经》除了伊斯兰教的内容外,还涉及到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法律规章、伦理道德、历史传说、社会生活,以及寓言、神话和谚语等,是研究阿拉伯古代史的宝贵文献。目前,《古兰经》在世界上已有40余种语言文字的译本。

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aq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