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的转型问题研究 - 来自呈贡县XX村的表达

更新时间:2024-07-07 11: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云南大学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 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的转型问题研究——来自呈贡县XX村的表达 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姓名: XX XX XX 学号: 20111020225 专业: 社会工作 指导教师: 向荣

1

目录

中文摘要..................................................................................................................................2 Abstract.....................................................................................................................................3 一、绪论...................................................................................................................................4

(一)研究背景...............................................................................................................4 (二)问题的提...............................................................................................................4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5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点...............................................................................................6 (五)研究方法...............................................................................................................6 (六)研究的相关概念...................................................................................................6 二、文献综述——目前该领域内在失地农民问题之上的研究现状以及评述...............................................................................................................................................7

(一)目前学界对于失地农民的问题的界定...............................................................7 (二)社会学和社会工作领域内的失地农民问题理论有哪些...................................8 (三)当前社会工作对失地农民问题的介入情况.......................................................13 (四)对目前研究现状的总结和评述...........................................................................14 二、社会工作介入模式之下失地农民的问题解决方向阐述...............................................16

(一)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17 (二)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17 (三)失地农民的身份转变问题....................................................................................17 (四)失地农民的生活习惯转变问题............................................................................17 四、对于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和失地农民问题的展望.......................................................18 五、结语...................................................................................................................................18 致谢...........................................................................................................................................19 参考文献...................................................................................................................................20

2

中文摘要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失地农民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中,笔者借以服务学习活动的机遇到研究所在地昆明市呈贡县XX村,以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法以及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为主,开展实地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厘清了当前失地农民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且理论结合实际,给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关建议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 失地农民 转型问题

3

Abstract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ic society, the advance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landless farmers problems are serious increasingly.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so as to service the opportunity of learning to study is located in Kunming ChengGongXian XX village, to household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observation method, th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field study. On this basis, to clarify the current main problems of land-lost farmers and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problems that arise and theory combining with practice, to give land-lost farmers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Key word】urbanization Land-lost farmers 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s

4

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的转型问题研究

——来自呈贡县XX村的表达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工业化在我国的继续推进和城市化的提速,客观上对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资源需求越来越大,而客观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的匮乏,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厚。而这种快速城市化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失地农民群体越来越庞大,其对于土地的流逝和城市化的进程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厚。

在这样一个城市化的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影响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也是影响着国民幸福生活水平上升的关键因素之一。更是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之一。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失地农民问题将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举措,也将会是当今社会国家和人民的重要任务之一。

也是本着这样的意义和目的,本研究针对城市化进行简单的阐述,然后将其带来的失地问题和失地农民转型问题做一定的描述,进一步提出问题。

(二)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3年的40.53%,同时,中国城市规划科学发展也出现空前繁荣,多科学的融合不断地推进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现阶段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给城市规划的学术界和实践者带来了不少的挑战。①

在国际社会上,中国日益以大国的姿态出现在舞台之上。而这个所谓的“大国”的发展驱动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飞速发展的经济又带动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更好的解决民生问题,城镇建设不断向农村蔓延,导致了原本要依靠土地耕种维持生活的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为失地农民,根据中国农业经济信息网中的数据统计,目前中国的失地农民数量高达4000万人到5000万人。②并且随着城市化的快节奏进行,这个数据还在不断的增长,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失地农民群体将会不断的扩大,乃至成为与外来务工人员一样,成为当今中国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本研究中,笔者所选取的研究地点为昆明市呈贡县XX村,在城市化的浪潮之中,这个村子成为在本区域内是失地现象较为典型的一个地方,也是失地农民问题产生最为明显,影响较为严重的一个地方。

社会化是各种问题的最初来源之一,而这个所谓的社会化则是由人的社会化组成的;因此,这些问题最终都是来自于各个聚集的群体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该群体与其他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在这种关系的博弈以及对客观生存环境和生

①②

王蒙徽.广州城市发展中失地农民城市化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8:1 王利军.兰州市安宁区失地农民经济生活状况调查研究[D].甘肃:甘肃农业大学,2012:1

5

活状态的改变所作出的反应和变化即构成的当今所谓的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背景之下的转型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以下方面:

(一)城市化背景之下失地农民在转型中面临着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

在工业化过程中,尤其是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他们缺乏稳定平衡的社会保障的支撑,游离于农民与市民之间,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的\三无农民\。这个边缘群体得不到社会的关照和支持,被刻意或者不刻意的贴上边缘化的标签,受到的是社会的排斥和鄙夷。

社会保障在失地农民群体身上的缺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保障性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业保障问题:民以食为天,所谓农民就是在农地之上从事农事活动从而获得生存资料以延续生命的活动,在土地之上耕种成为农民的职业。大规模的城市化征用农村土地,使得农民失去了土地这种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其实是剥夺了农民的职业,使得农民失业。而目前,我国的征地政策中缺少对于失地农民职业的对接提供,使得失地农民的职业问题得不到保障,这是保障问题的一个方面。

其次,教育保障问题:在传统的农村之中,村民的后代接受教育都有固定的教育场所——有固定的学校和配套的教育设施,但是在土地被征用之后,农村被改建或者被搬迁,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大,导致教育资源的严缺失。

最后,养老保障问题:在传统的农村中,老人的养老责任是大部分是由家庭来承担,具体的说是由家庭内部的后代来供养。提供衣食住行的支持,提供心理的慰藉和归宿。这是在传统的和原始的家庭系统中的供养模式。而这些传统的和原始的供养模式是基于土地的、是农业性的、乡土性的。因此,在失地转型之后,作为基础的土地失去,生计来源缺失,而新的养老保障尚未完全建立。在这个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被迫走上了空挡状态。

(二)城市化背景之下失地农民在转型中面临着生计方面的问题: 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提供给农民大部分的经济来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农村,农民形成了以土地为中心的播种收获、再播种再收获的循环生计格局。然而,城市化背景之下,规模化的征地运动彻底打破了这种格局。土地的失去打断了农民获取生活资源的链条,生计问题无疑成为了失地农民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城市化背景之下失地农民在转型中面临着身份转变方面的问题:

城市化,失地农民没有了土地;身份也发生了转变,失地农民还是农民,但是已经无地可耕,却又没有其他的职业。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着从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转变的一个过渡阶段,身份从农民变为市民,这是一次惊险的跳跃。

(四)城市化背景之下失地农民在转型中面临着生活习惯转变方面的问题:

在长达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农民土地之上,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循环往复,土生土长,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生存模式和生活习惯。他们有不变的吃穿住行习惯,有着约定俗成的习俗和传统;但是这些固定的一切都随着土地的失去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这种生活习惯的改变并非是自发的,而是被迫为了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而做出的改变。

总之,失地农民面临着包括社会保障缺失问题、生计问题、身份转变问题和生活习惯转变问题在内的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失地农民问题是当今社会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城市化与失地农民之间的矛盾也逐

6

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厘清失地农民目前所处的状况,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且运用所学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技巧,为他们给出相应的建议,帮助这个群体解决一部分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一般而言,对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能够完善和丰富社会工作理论在农村的实践,尤其是关乎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典型的地区个案来进行描述和总结失地农民的问题,进而寻求做出理论综述总结,并且建立起失地农民问题的相关理论体系。同时也是对于我国目前在该领域内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添砖加瓦。

从实践层面上来讲,研究失地农民问题,直接目的就是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因此,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为失地农民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寻求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最后以期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总之,终极目标和意义就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赢得发展。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宏观方面,在新时期,城市扩张是一个新的现象,失地农民问题作为一个新的矛盾现象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研究的内容和现象本身就是新的观念和主题。

从微观上讲,研究地为大学城地区,这种城市化的方式并不是完全由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主导,而是由大学城这种现代化的城市化教育元素做来主导的。并且随着研究地的大学城和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的建立,该研究地的社会结构变得尤为复杂。这是本研究的挑战,同时也是研究的创新点所在。

(五)研究方法

1.总体研究方法:

演技坚持使用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作为理论支持,并辅社会统计的方法和资料分析方法,并尽力本着辩证客观的认识和方法进行研究和论证。

2.具体研究方法:

1) 观察法:到研究所在地进行实地的参观,参与失地农民的部分生活程序,观察

并记录失地农民在转变过程中的反映。

2) 入户访谈法:选取一定数量的典型的失地农民家庭,开展入户访谈,通过谈话

收集资料。

3) 问卷调查法:在研究的过程中和服务开展以后,对选中的家庭发放问卷,以收

集资料和反馈信息,并且进行统计和评估总结。

(六)研究的相关概念

研究所涉及到的,需要笔者进行下定义的概念是: 1.城市化:

关于城市化的定义,目前学界有多种看法,并且不同的学科对于城市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对于城市化都有许多定义。这里引用一位学者的定义:

城市化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由产业结构非农化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流动集中,在城市体系不断升级的同时,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即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包括两个不同层次的转化:即农村城市化和城市的再城市化(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7

的历史过程。

2.失地农民:

在本研究中,失地农民是核心概念,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最为普遍的概念,对于失地农民概念的清楚界定将有利于我们很好的进行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这是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只有正确认识失地农民的含义,才有可能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

对于失地农民的定义,目前在各学界中的定义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法律上,农民的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0.3亩的统称为失地农民。以下,将引用一位学者的定义:

失地农民是指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农民中由于国家征用农地导致其农业生产用地部分部分或者全部失去相关产权权利后所出现的群体。不同失地农民失地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部分农民可能只是失去全部农业生产用地中的部分农地,部分农民则可能失去全部农业生产用地,甚至还会在失去全部农业生产用地后出现居住地的迁移,即不仅失去农业生产用地,还会失去原先的居住地。③

3.转型:

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不同转型主体的状态及其与客观环境的适应程度,决定了转型内容和方向的多样性。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转型包括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在内的两种转型,在本研究中,城市化背景之下失地农民的转型,主要指的是后面一种转型模式,即:社会形态的转型。

目前,在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理论界中,郑杭生、李强等提出:社会转型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社会学术语,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它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是指社会生活具体结构形式和发展形式的整体性变迁。农村社会转型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经济改革,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乡镇企业的崛起而引向深入,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把农村改革推向高潮,并促进着农村社会内部结构分化一整合,以及城乡关系想着协调方向发展。农村社会转型主要表现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④

在本文中,转型指的是失地农民的转型,是失地农民个人在城市化过程中的转型。失地农民的个人转型主要指随着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市民化意识逐步提高并最终彻底转化为城市居民的过程。⑤

二、 文献综述——目前该领域内在失地农民问题之上的研究现状以

及评价

(一) 目前学界对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界定

笔者认为,在失地农民问题较为突出的时下,如何准确界定失地农民和失地农民的

③④

柏骏.失地农民问题——成因、风险、政策、含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5:16 陈燕. 社会转型与农民闲暇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2011:2 ⑤

成得礼,谢子平.中国城乡结合部地区失地农民个人转型问题研究—基于北京、青岛市、成都市和南宁市的入户调查数据[J].华东经济管理,2009,23:65

8

问题所在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失地农民的认识高度以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程度。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如火如荼进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成为国人为之欢欣鼓舞的一大喜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化的氛围开始慢慢热起来,城市逐渐扩张,失地现象由此开始。

但在上世纪末乃至本世纪初期,失地农民现象并不普遍,学界因此对于失地农民的研究没有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形态。这一时期,失地农民问题研究基本上处于始发阶段。直到本世纪初,确切的说是最近十年之间,由于城市化的快速进行,城镇范围在很短的时间里急剧扩张,高楼大厦如同雨后春笋,一座座拔地而起。实践的需求极大的刺激了理论界的争论与完善,于是乎,来自于各个领域的学者开始为这种城市化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包括以失地农民问题为主要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建立理论联系、寻求形成原因、探索解决的机制。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各种理论综述呼之欲出。

目前学界对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界定处在发展的中期状态,已经过了发展的初期。对于失地农民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日显成效,并且尚能够为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所服务,并在实践之中接受着考验。

近十年来,相关的专著和论文也不断涌现。为了了解国内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文献研究现状,笔者进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数据库进行查阅,输入关键词“失地农民”,检索了2008-2013的文献,获取14015条检索结果 ,其中中国劳动保障报158篇,中国国土资源报115篇。

国内学者对中国失地农民问题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失地农民生活现状、失地农民补偿和安置机制选择、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研究、失地农民的权益与利益表达等几个方面。⑥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农民失地问题研究成果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土地农转非速度太快,土地征占规模过大,失地农民群体越来越多;二是对失地农民补偿太低,不足以解决他们的长远生计;三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再就业困难。

总的来说,在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理论界内,对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界定是多方面的,多样化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主运用的理论存在差异,主要解决问题的目标也不一样。正确把握主要的失地农民问题概念,是基础。

(二) 社会学和社会工作领域内的失地农民问题理论有哪些

当前对于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与社会工作领域、人类学与民族学领域、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以及生态学与地理学等领域。然而,就解决问题、提供支持的角度来讲,在理论界里,发挥主要作用的还是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失地农民问题,为失地农民提供支持系统,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道路;利用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和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已经成为目前政府和人民明显的选择意向趋势。

社会学和社会工作领域内的失地农民问题理论主要有以下这些: 1.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把农村视为传统社会、城市视为现代社会,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并且把这种过程也视为现代化的过程。以亨廷顿、伊斯顿、阿尔蒙德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政治学方向,强调的是政治民主化、自由化、分权化和秩序化的建立和对传统社会的冲击;以帕森斯、勒纳、穆尔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社会学方向,以社会进化论思想为指导,一眼就社会结构与功能的转换和变迁为着力点,认为工

卢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2,03:73

9

业化是现代化的始发原因,现代化是工业化的最终必然结果。⑦

由此可窥见,在社会学理论界,认为醉着城市的进行,失地农民是必然会出现的,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重要的是要从中找到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规律,并且寻求你社会学理论的支持和引导解决。

1) 边缘化理论:

边缘化理论也称边际理论,最初是由生态学领域提出的,后来运用到社会学、经济学、城市学、文化学等领域。按照生态学的解释,所谓“边缘”,是指两种物体或两类环境相接触的部分。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认为,两种生物的交汇地带,具有多样性增大、种群密度加大的趋势,由此形成“ 边缘效应”;产生边缘效应的空间域称为Ecotone。不过,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所谓“ 边缘区域”不仅仅是指地理意义上的边缘区域,更重要的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等趋于边缘化的区域。这当中,经济的边缘化是最基本的标志,其突出表现是处于边缘化地区在经济要素集聚能力上呈下降趋势。由于企业、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被更大的中心区域或经济体吸走,致使边缘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影响力日趋减, 最终被排斥在主流经济之外。经济边缘化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相对衰退,即经济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增长,但其增长速度和水平明显低于同一可比条件下的平均水平;二是绝对衰退,即经济增长出现负数。经济的边缘化往往伴随着社经济的边缘化往往伴随着社会、人文、城市发展的边缘化。

著名的社会学界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边缘化的过程是指收入下降的过程,为边缘化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按照沃勒斯坦的观点,世界是一个研究体系和大市场,我们可以把中国看作是一个大的体系,他们有三部分组成,即城市,郊区和农村,分别对应着整个体系的中心,半边缘和边缘区。由于这三个区域的角色和分工的不平等,导致不平等的贸易的产生,长期存在的二元分割制度和工农业“剪刀差”,使农民利益长期受损,导致农村的贫困和农民的贫困,形成农民和城市在收入方面和消费的巨大差异;农村和郊区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是被边缘化的过程,以农民的低收入用来支付城市的高消费,在农民收入不高的情况下,极易引起生活水平的下降,所以说失地农民的城市化进程也是农民利益受损的过程,一定程度上表现收入下降的过程,该理论为研究部分失地农民的贫困化提供了理论解释。而且这种不公平性的存在具体路径的依赖性,并且有加重的趋势,导致不公平程度的加深。

2) 社会排斥理论: 由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Rene Lenoir)首次提出的“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 )”概念,流行于法国,强调的是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断裂。西尔弗(Silver,1995)和德汉(De haan,1998)将社会排斥划分为三种不同范式:“团结型”(Solidarity)、“特殊型”(Specialization)和“垄断型”(Monopoly)。以上范式各自同时表现于理论取向、政治意识及民族思想中,强调排斥过程的不同原因、发展公民身份和社会整合的独特观念。

我国社会政策研究专家唐钧认为:“社会排斥是游戏规则造成的。而社会政策研究的目标就是要修订游戏规则,使之尽可能地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趋于更合理、更公平。所有的游戏规则都是双刃剑,在它使一部分人成为?赢者?时,另一部人就会成为?输者?(唐钧、王婴,2002)。”

由于政策、体制、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关系网络四重因素的作用并相互强化,使农民在“农转非”过程中及农转非以后,仍然长期享受不到与其身份、地位相对应的权利和生活。社会排斥是个系统的,动态的排斥过程。排斥的结果是社会排斥再生产。⑧

总结起来,社会排斥理论在失地农民问题中表现为:农民由于失地,失去了必要的

⑦⑧

王蒙徽.广州城市发展中失地农民城市化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8:13 王慧博.“失地农民”社会排斥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07:28

10

生产和生活资料,一时间游走在农民与市民的空挡之上,没有生产和生活上的优势,一时间也成为了一种类似弱势群体的人群,自然要受到社会主流群体和社会主要价值观的排斥。

2. 社会工作理论

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目前除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和行政的调控之外,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无疑也是解决失地农民物质和精神问题的一个有效的选择。

1)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美国正处于社会资源不足,而求助者的需求却不断增加,社会也对回应这种需求提出更高要求的时期。社会支持网络属于个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一环,有助于个人的环境适应,这种模式可整合入生态理论和生活模型当中。社会支持概念的内涵有时也包括关系网,因此,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这两个概念可以互用。社会网络指的是通过群际间和人际间的接触,使个人维持其社会身份并且获得讯息、情绪支持、物质帮助、服务和新的社会接触。

国内学者周湘斌(2005)认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是从现代社会系统理论发展出来的理论分支。这一理论把社会支持与社会系统概念联系起来,把个体与各种社会关系的交往视为一种相互关联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个体获得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支持,从而获取社会资源。虽然这一理论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是它在实务工作中已形成若干基本概念,并已被许多积极有效的经验所证明。⑨

张长伟(2005)则对于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分别做出了不同界定:社会网络是一定范围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是以个体(被支持者)为中心,由个体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支持者)以及个体与这些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支持性的活动)所构成的系统。⑩

笔者认为,在本研究中,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对于失地农民问题产生原因分析以及寻找解决途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社会支持网络的断裂——农民最坚实的社会支持来源于土地,来源于与土地相关的生产关系,以及在生产活动之上所产生的复杂人际关系。这些一系列的、息息相关的社会支持网络在农民失去土地之后,被连根拔起,农民的社会支持网络关系由此断裂。失去了社会支持网络,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必要的保障和来自外界的援助,失地农民问题也由此产生。

所谓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失去社会支持网络是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根源,意味着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同样需要逆流而上,回到最初的根源——重建社会支持网络、寻找新的社会支持网络。只有把失去的社会支持网络重新建立起来,又或者是找到新的能够帮助失地农民摆脱问题困扰,回到正常生活的新的社会支持网络,才能真正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因此,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是社会工作方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理论指导。

2)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中的常用理论,社会生态系统强调人在环境中。它主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来考量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查尔斯﹒扎斯特罗等人把社会生态系统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微观系统、中观系统以及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是指处在社会环境中的看似单个的人。中观系统是指对个人有

⑨⑩

周湘斌.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性探讨[J].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0 张长伟.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中的价值揭示[J].河南:中州学刊,2005:138

11

影响的小规模群体,包括家庭、同事群体或其他社会群。宏观系统则是指更大一些的社会系统,对个人而言,较为重要的宏观系统主要包括文化、社区、机构和组织等在整个社会生态环境中,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具体来讲,个人的行为会受到中观系统中如家庭环境、工作氛围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来自宏观系统方面,如生活文化习俗、信仰、制度等各方面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当然,个人行为对这些社会环境系统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山东大学付立华(2009)认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ety Ecosystems Theory)在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界内又往往被简称为生态系统理论(Ecosystems Theory),是将系统论、社会学和生态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基础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深受达尔文的进化论特别是/适者生存观念的影响。它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它融合了很多不同的理论概念。11

江南大学学者苗志超(2012)认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界是探究分析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该理论把人类生存成长于其中的生活环境(如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社区等)看成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社会环境对于理解和分析人类行为的重要性,同时注重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间各系统的交互作用。它揭示了家庭社会等系统对于个人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重要影响,是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之一。

苗志超同时指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于分析和探究人类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应在充分结合尊重案主意愿、接纳行为等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的前提下,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并且,将案主置于一个大的综合系统之中,从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去探究影响个人行为的各种深层次原因,以消除环境中阻碍人们发展、成长的消极要素,促使环境满足人们更好地成长发展的需要。12

在本文中,对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必不可少的要使用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特别是当使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手法处理农村社会工作问题时将充分结合农村的实际社会生态环境。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社会生态系统的改变。不管是在宏观的社会和社区生态系统上,还是中观的家庭和邻里关系以及微观的个人的处境的改变都是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中,社会生态理论将帮助笔者全面清楚界定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为寻求失地寻找周围环境的支持找到对策和建议。

3) 社会损害与社会重建理论

社会损害理论着重讨论的是,有时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例如,因患老年病而健康受损的老人,询问子女自己是否应该搬过去与其同住。这种询问就很可能被子女视为老人无能力再作处任何决定的表现,从此凡事处处为老人作决定。这种关心久而久之就会对老人产生一种消极暗示,让老人觉得自己的确缺乏能力而把一切决定权都交给子女。也就是说,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随后会进入消极和依赖的地位,丧失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表明,对老年人的过分关心导致老年人认为自己无用的错误认知,从而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这一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至少告诉我们,有些所谓的老人问题大多是被标定的结果,也是老年人自己受消极暗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帮助老年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切实地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需要协助老人增强信心和提升能力。

1112

付立华.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社区矫正与和谐社区建设[J]. 北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 苗志超. 浅析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J]. 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2

社会重建理论就是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社会重建理论的基本模式是: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现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第二阶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决定,增强老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研究中,社会损害和社会重建理论主要为失地农民中的老年人群体提供理论支持。帮助解决失地老年人所产生的问题。失地老人一辈子过惯了与土地为伍的生活,突然之间就是去了土地,与土地隔绝了,生活环境也子啊很短时间里改变了,于是失地老年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社会损害理论提供支持,防止失地老年人因为这些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带来身心损害。社会环境的转变,使得老年人的生活骤然变化,由此会遭遇挫折,社会重建理论就是帮助老人极大的改变这种客观的生活环境,帮助老人重新建立自信,解决失地老年人的精神支持问题。

4) 社会化理论

许多传统的理论认为,人进入了老年期应该以享受为生活目标而不再需要社会化了,传统社会的老年人具有天然的教化权位,他只对别人施行教化,而自己则决不会重新面对社会化的问题。然而,现代社会发展证明,老年人仍然需要继续社会化,主要的理由之一在于角色的转换,这种转换及影响表现为:(1)劳动角色转换为供养角色,这容易使老年人产生经济危机感;(2)决策角色转换为平民角色(在家庭中,由“家长”角色转换为被动接受照顾的角色),它容易使老年人产生“被抛弃感”和寂寞感;(3)工具角色转换为感情角色。工具角色是指人们肩负着一定的社会公职,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占据着主体地位,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是为了某种特殊的目的,如职业上的角色。情感角色是为满足身心情感的角色,比如在家庭中父母、子女间的角色。这样角色的转换使老年人常常碰到性别角色模糊问题以及伴随而产生的老年夫妻之间的冲突。(4)父母角色转换为祖父母角色。除了角色转换外,老年人还将遭遇多重“突然失去”的威胁,如子女情感支持的突然失去(子女成家分居,老年人进入“空巢”家庭)、健全身体的突然失去(疾病并可能面临肢残或死亡)、配偶的突然失去(丧偶并带来心理健康上的问题)。所有这一切对老年人而言都使将要面临的新的问题,都需要通过继续社会化、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和不断自我调整来予以解决。

在本研究中,笔者借以社会化理论来分析失地农民问题:失地农民的失地现象是整体性的,不管是在于该群体中的老年人,中年劳动力还是没有劳动能力的学龄儿童,都整体的失去了土地。失去土地、生活环境的转变会使失地农民原先的社会化中断,在走上新的社会化之前处于断层和空白的状态,极大的影响了失地农民的社会化进程。并且,从农村社区到城镇社区,失地农民经历着从一个初级层次的社会环境跳跃到一个高级层次的社会环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社会化进程失去,新的社会化难以又好又快的适应。在此,社会化理论不仅仅只是用来解决失地老年人的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失地农民中的其他人群,如主要劳动力人群,青少年人群等的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问题。

5) 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是指“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及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这一视角强调人类精神的内在智慧,强调即便是最可怜的、被社会所遗弃的人都具有内在的转变能力”。概括地说,“优势视角”就是着眼于个人的优势,以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协助其从挫折和不幸的逆境中挣脱出来,最终达到其目标、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13

优势视角超越了社会工作的传统理论模式,其关注点在于个案的优势、潜能和成绩,这一突破在社工领域具有“范式革命”的意义。它首先由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教授Dennis Saleebey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中提出。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反对将服务对象问题化,认为问题的标签对服务对象“具有蚕食效应,重复的次数多了之后,就改变了案主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周围人对他们的看法。长远来看,这些变化融入了个人对他们的自我认同(越来越没有自信心)”。

塞勒伯明确提出:“优势视角是对传统社会工作实践的一次戏剧性飞跃。优势视角取向的实践意味着:作为社工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塞勒伯认为,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在发挥案主的优势方面做得不够。“优势视角的实践要求我们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案主、他们的环境和他们的现状,不再是鼓励地或专注地集中于问题,而把眼光投向可能性。在创伤、痛苦和苦难的荆棘之中,你能看到希望和转变的种子。其实这个公式很简单:动员案主的力量(天才、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这样案主将会有更好的生活质量”。13

国内学者中:赵学慧(2010)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服务新探索——优势视角理论的运用》中提出:优势视角是以优势为核心,工作者提供服务时强调将关注点聚焦在服务对象身上,尽可能的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服务对象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并利用服务对象的这些优势来进行自我帮助和发展,发挥服务对象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优势视角强调关注服务对象的生活,关注他们的现状、他们所处环境及他们对自己生活意义的理解,从他们的经验中找到希望和转变的机会。

张彦,张宗伟(2012)在《基于优势视角理论对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研究》中认为:优势视角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强调案主主体性的、鼓励内源式发展的视角,它脱离了传统视角那种具有悲观色彩的“问题-原因-对策”范式,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14

将优势视角引入本研究,目的在于对以往学界中单纯的以从问题本身入手的方式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传统研究局限做革新。从问题的对立面——案主的自身优势来寻求本身变革和客观资源支持。失地农民虽然失去了土地,并且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但是失地农民作为一个群体,乃至于单独的个体,依然有自身的优势所在。这些优势包括集体的团结力量,主观能动性,个体的勤劳智慧和来自客观环境的优势。国家和社会给予失地农民的补偿和优惠政策等。这一系列的主客观优势都是失地农民自助和寻求帮助的资源和动力,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潜在力量。

(三) 当前社会工作对失地农民问题的介入情况

社会工作是新生代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同时也是新时期解决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矛盾关系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当前,伴随着更加剧烈的城市化发展浪潮来袭,失地农民问题也愈演愈烈,对于失地农民问题与城市化之间矛盾关系的调控呼之欲出。在社会工作领域之内,对于失地农民问题的介入也逐渐明显,并且在部分地区产生了明显的成效。

国内学者中,杨巢徽(2008)指出,从宏观方面来讲,对于失地农民问题,社会工作的介入应当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社工积极推动政府的立法,完善征地法规;(2)建

13

(美)Saleebey,D.,李亚文,杜立婕(译).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社会工作名著译丛[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4

张彦,张宗伟. 基于优势视角理论对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研究[J].山东: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67

14

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3)建立健全失地农民保障机制;(4)建立失地农民教育、再就业保障机制; (5)建立失地农民法律援助机制。15

董国强(2009)则就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方面提出了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的三个步骤:首先,社会工作实务对象的扩展: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纳入社会工作实务;其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介入: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服务;最后,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总结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执行经验,提出修订建议。16

王丽丽(2010)在其文章《失地农民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中以问题与需求、技术与方法、组织与机构三个角度对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问题的策略与途径进行探讨:

一、社会工作从问题与需要角度的介入:(一)针对失地农民利益受损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二)针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不足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三)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四)针对失地农民市民身份转换问题的社会工作 介入。

二、社会工作从技术与方法角度的介入:(一)个案工作的方法介入失地农民问题;(二)小组工作的方法介入失地农民问题;(三)社区工作的方法介入失地农民问题。

三、社会工作从组织与机构角度的介入:(一)依托于社区来开展社会工作,可能关联最大的就是民政系统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部门;(二)依托于专职部门来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三)再有一种方式就是动员社会力量,从政策上鼓励、刺激、培育一批专业化的 NGO 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使失地农民问题得以解决。17

任 敏、胡一迪(2012)就失地农民就业安置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两个方面进行了社会工作的介入探讨:

对于就业安置问题,他们认为: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向政府呼吁和倡导出台帮扶就业的政策,寻求政策政府政策方面的介入;其次充分帮助他们建立和利用社会支持网络,寻求社会资源的帮助;再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力;最后,利用优势视角理论介入,挖掘案主自身潜力,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与就业。另外一方面,对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的介入,两位学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社会制度倡导方面,积极调研,倡导政府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二是社会服务动员方面,积极发动社区和社会力量、民间资源,建构失地农民的社会支持体系;三是发挥专业所长,直接提供服务,比如为贫困失地农民提供知识培训,如电脑使用技能培训,为老年失地农民、生病失能失地农民提供护理服务等。18

总的来说,目前对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从开始到逐渐发展,并且对于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已经初具成效,其介入内容涉及到宏观政策层面的,也有微观技术层面的,不仅有关系失地农民群体的利益问题的,也有关于失地农民个人生计问题的,既有物质方面的介入和服务,也有精神心理方面的介入和辅导。在国内,当前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术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因此专业社会工作对于失地农民的介入程度以及所能够到达的服务水平和成效还有待发展。

(四) 对目前研究现状的总结和评述

1. 总结:

近几年来,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演化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还处于初探索阶段,主要是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探讨,如农民失地分析、土地征收制度、失地农民权益保护、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

1516

杨巢徽. 浅谈失地农民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J].安徽: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1Sci1Bull1,2008:35

董国强.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 南昌:社会工作 Journal of Social Work,2009:61 17

王丽丽. 失地农民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J].南昌:社会工作 Journal of Social Work,2010:53-56 18

任 敏,胡一迪. 从社工视角探讨失地农民问题[J].南昌:社会工作 Journal of Social Work,9-11

15

(1)关于土地征收制度的研究 有不少学者认为,关于失地农民的社会问题的产生是土地征收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导致的。姚从容在《城市化进积中的失地农民一制度安排与利益冲突》中认为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征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中,土地产权不清晰,缺乏土地的所符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规定,以及站本社会保障的缺失、不合理、不规范的征地是选成失地农民问题的制度原因。

(2)关于征地补偿标准的研究

目前我国采用的征地补偿标准主要是依据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7条,即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赔偿。征收耕地补偿费为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产值的六到十倍;安置补助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产值的四到六倍,但是,每公顷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产值的十五倍。近年来学者们对征地补偿标准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平均年产值的计算方式上,普遍认为这种“产值倍数”计算方法不尽合理,标准过低,未把土地的潜在收益和利用价值考虑在内。

(3)关于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安置范围及方式的研究

征地补偿范围过窄已经成为学者们的共识。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多种补偿安置方式相结合,如将货币补偿、招工安置、入股安置、住房安置、社保安置等相结合,多种补偿安置模式共同发挥效用,避免一次性补偿方式的局限性,为失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财富收入,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长久生计问题。

(4)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研究

目前理论界把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课题研究作为重点课题,并把如何加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作为探讨焦点。对农民而言,土地是他们的生存支柱,承载了双重功效,作为生产资料,辅助农民进行生产的同时,又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楚农民的生存保障基础。失去了土地不仅仅意味着重要而稳定的收入来源的丧失,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重要的生活保障。失地农民在丧失赖以生存的保障基础后,若是政府再不把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范围之内,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的生存将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势必会造成一些不良的社会后果。 (5)农民的土地情结研究 “土地情结”,它几乎凝结了人对土地的所有经济和情感依赖。无庸置疑,传统中国农民是靠土地生存的,生作耕,死作葬,在地里刨食成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其土地情结之深厚由此可见一斑。那么,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的土地情结是否也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第一,当前农民土地情结已经由传统社会时期“生作耕,死作葬”式的一元形态,转变至当前传统与现代杂陈的多元形态。具体而言就是,绝大多数农民依然坚守对土地价值的传统信仰,热爱土地;相当一部分农民因担心非农就业不稳而有谨慎保有土地的心态;也有少数农民因为挣钱门路多而有“要不要耕地无所谓”的现代进取精神。第二,当前农民土地情结变迁的多元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主要表现为土地情结越浓厚的农民,他们越期待土地归农民私有,也越倾向于保护耕地的质量,但他们的离土创业动机却越弱,这一农民土地情结变迁的经济意义对于我国新一轮农地管理制度和产权制度改革有所启示。

首先,土地情结向现代转型或变迁会弱化农民对私有土地产权的期待,弱化保护耕地质量的意愿,这可能会产生相互排斥性的政策后果,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持续推进,农民土地情结会进一步向现代转型,届时,农民会更加弱化对农地私有产权的期待,一方面可能会更加认同当前农地归集体所有的制度安排;但另一方面,农民一旦

16

不再期待私有土地产权,可能会更加不珍惜土地,加剧耕地质量的退化,这正如西方发展经济学家金德尔博格所言,给农民以土地所有权,他会把沙漠变成绿洲;如果让农民以租赁的方式来经营土地,他会把绿洲变成沙漠;其次,农民土地情结变迁会进一步强化其离土创业的动机,这对于推动我国土地流转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却未被学界所认识。

综上,如果土地管理包括对农民土地情结的管理,则它实质上面临一个两难困境:土地情结浓厚时有利于耕地质量保护,却阻滞了土地流转;淡化时有利于土地流转,却又对耕地质量保护不利,为解决这一矛盾,似乎还是要在农地所有权改革方面打开一个缺口,因此,在当前无法给予农民土地私有法律产权的情况下,至少要给予农民不受外部干预的永久期限的土地使用权,促使农民建构起农地所有权的认知,如果这样,则无论农民土地情结或浓或淡,农民至少都会珍爱保护“自己”的土地;而且,这一准所有权改革至少不会强化土地情结对土地流转的阻滞作用。

2. 评述:

综上所述,以上学者通过对不同地区失地农民的调查,揭示了普遍存在的失地农民所面临的困境,也从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培训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对改善失地农民生活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也应看到,一方面,现有的补偿安置,保障机制大多属于一刀切方式,主要对农民失去土地这一赖以依存的要素进行补偿,没有考虑失地农民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现有的补偿安置保障机制大多为单一方式,对该区域所有失地农民采取相同或类似的补偿安置保障方式,没有考虑不同类别失地农民的需求和心理意愿,不利于失地农民的长远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从总体上看,国内学术界对失地农民做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涉及到失地农民的各个方面,并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步深入,这些理论成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政策参考,有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体系,切实加强了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但是笔者认为,国内学术界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不足,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视野较窄,总体上并没有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研究问题。比如怎样培养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很少在文献中提及。而且已有研究成果大都局限于对某个城市或某个地区的局部性研究。

其次,缺少比较研究。由于中国地域广泛,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对失地农民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有必要对发达地区及欠发达地区进行比较研究,在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此问题进行更全面的分析。

再次,缺少全面研究。比较是鉴别的基础,同时也是提供创新源泉和启发的重要手段。国内学术界对失地农民的研究大都是分割性的,从失地农民权益方面、社会保障方面等等。

最后,尽管有些理论成果为改革提供了政策参考,但是对于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研究方面,在实践中可行的方案较少,而且不少设计方案没有进行经济成本核算,带有理想化色彩。

笔者认为在产生失地农民诸多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失地农民贫困化问题,因为失地农民为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牺牲,当周围经济快速发展与自己贫困生活对比时,心理上的不平衡往往是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三、 社会工作介入模式之下失地农民的问题解决方向阐述:

通过前面对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社会工作理论阐述和实务层面介入总结,本部分将对于失地农民具体问题进行社会工作介入模式下的简单阐述。

17

(一) 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

失地直接导致了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变迁。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向农民家庭提供食物。绝大多数农民通过经营土地来获得收入以维持基本的生存和需要;第二,提供养老保障。在农村,老年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或将土地交给其他家庭成员经营,或通过土地流转来获得一定租金收入用于养老,土地因而成为一种有效的养老保障载体;第三,为农民提供公共物品。19

社会工作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介入主要是从解决失地农民的基本保障入手,这种保障包括基本物质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还有农民集体公共物品的保障。从这个方面来讲,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对于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的介入则以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来作为支撑。其内容就是帮助案主找到保障的来源,包括物质和精神内容来源。

社会工作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寻求和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为案主提供能够享受社会资源和社会福利的服务。

(二) 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

从社会保障方面来讲,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直接关系到失地农民的物质保障问题。而就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本身来说,是失地农民生活和发展的保障和直接的物质来源,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是解决包括养老问题和发展问题在内的一系列问题的前提和关键所在。

社会工作介入模式下,失地农民生计问题主要表现为失地农民对于生产资料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利用的权利问题。由于大规模的征地运动,失地农民失去了基本的生产资料,使得失地农民不再具有使用原有生产资料的权利,从而失去了他们所具有的原生优势。在这个领域中,社会工作以优势视角的理论来介入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

在这个模式之下,表现为对于失地农民对其他生产资料的连接和对于公共资源使用权的增权和赋权。

(三) 失地农民的身份转变问题

急剧的城市化之下,农民的大面积失地造成了失地农民的城市化,而由于这一群体是被动城市化的,面临着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去适应城市,因而在适应城市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很多困难和阻碍。另外还需要形成对新体制身份的认同,因为积极的身份认同对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是必需的,有利于失地农民更好的实现身份转换,融入城市生活。20

对于失地农民的身份转变问题,社会工作主要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角度进行介入干预。本研究认为,失地农民出现身份转变障碍问题,主要是因为在从农民变为市民的过程中,失地农民没有得到顺利的社会化,心里没有完全脱离农村的同时又要被迫接受城市的这种心里跨度。

从具体的方面来说,社会工作者将针对案主开展个案心里辅导和小组适应性练习,帮助不能很好的得到身份转变和身份认同的失地农民顺利度过这个过渡期,成功克服一系列的社会心里适应问题。

(四) 失地农民的生活习惯转变问题

1920

杜伟,黄善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20

雷婷婷,刘广林.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身份认同研究[A].陕西:中国心理学会,2011:1

18

失地农民的生活习惯的转变根本上来源生活地域和生活环境的转变,同时还源于失地农民的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的。一定的习惯都是由于产期反复的实践方式形成的,而在失地之后,这种重复的生产实践方式被打破,并且被迫进行了根本性的转变,因此造成了失地农民的生活习惯转变,而这种转变又并不是自发的,另外还存在与过去的传统的生活方式下所形成的习惯想遗留问题,失地农民的生活馆转变问题因此产生。

社会工作介入模式之下,主要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化理论来对失地农民案主进行干预和服务。在两种理论模式的指导下,通过整合失地农民新社区环境中的人力资源以及成立社区互助组织等方式,主要以小组、社区工作方法来帮助案主脱离原有的生活习惯(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快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形成稳定的生活习惯,并且形成新的良好的邻里关系。

四、 对于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和失地农民问题的展望

当我们再次着眼世界,各国各地区,依然在不断的发展,毫无疑问的,中国这个以大国号称的过渡也自然不会停下发展的角度。从国内来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一百年不会动摇,因而在未来乃至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还将以发展经济为重,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城市化暂时还不会停止,并且还将会引来一个更大的发展趋势。

城市化的不停步,征地运动不停止,这也就意味着失地农民问题还将源源不断的产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将会造成失地农民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之间的深厚的矛盾关系,失地农民利益群体与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将会不断升温升级,这将给社会安定和社会发展带来影响,成为和谐社会里的不和谐“音符”,同时也将大大阻碍城市化本身发展。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也只有社会整体发展,经济基础雄厚城市化健康发展,才有充足的财力和物力来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只有国家强大才能从根本性上解决人民的幸福问题。

从学术和理论研究方面来讲,随着国内社会学尤其是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技能的进一步成熟,将给失地农民带来更加到位的服务和问题解决方案。并且,在失地农民问题上的解决实践经验反过来又丰富了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以相关科学的理论研究的成熟。

总之,城市化不会中断,失地农民问题将一直存在,当前的理论和实践有限,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的空间,并且,未来理论和实践会得到发展,失地农民问题会得到并且必将得到解决。

五、 结语

本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在不断总结前人研究经验的同时,提出笔者的解决建议和观点,并且试着在现有研究中找到这中观点合理性的佐证。

在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理论总结的同时,也在实践方面,特别是从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方面对失地农民问题解决做出具体明确的解决建议。力图整合各方面资源力量来服务于失地农民。通过社会工作机构在政府与失地农民之间做协调和斡旋,找到利益的平衡点,实现政府、失地农民、社会三方面的共赢局面。

笔者相信随着经济社会和学术界理论实践的成熟,失地农民会得到解决,并且未来世界将会是经济发展,国民自由发展的美好时代。

19

致谢

历时半月余,每每深夜独自一人于自习室摸黑回宿舍,终于学年论文的初稿就要完成了。纵使甚是粗糙,断也是熬夜辛苦的“苦劳”所得。想来可以稍事松口气,便旋即又想到粗糙的文稿需经导师指正批改,唯恐日后又将昏天黑天,顿又生了几分紧迫了去。

我来自农村,确切的说,我是来自山村,从小就生活在大山里,从小深谙农民乃至山民的生活习惯,经历了乡土,经历了世俗和磨难,能有幸来到这繁华的大城市,便惊奇而又不自量力的想到要用自己山不足挂齿的学识来对我们农民的问题做一番剖析。另外一方面,作为服务学习活动的任务,上学期到了本文的研究所在地做了相关的研究,白借此将所得做一番整理和思考。

期间,尤其要感谢我的导师——向荣教授,是她一直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给我建议,督促我进行写作和修改,余不胜感激!

另外还要感谢这篇论文涉及的各位学者,文中大量直接或间接引用了他们的观点和素材,给了我很大的灵感和启发。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两位室友,每每深夜回宿舍,想来定会有所打扰,感谢你们的理解和原谅,四年不长,切望我们的兄弟情义像常青藤一般茂盛。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和指证。

20

参考文献

一、 专著类:

[1]王蒙徽.广州城市发展中失地农民城市化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8 [2]柏骏.失地农民问题——成因、风险、政策、含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5 [3]杜伟,黄善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美)Saleebey,D.,李亚文,杜立婕(译).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社会工作名著译丛[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二、 期刊类:

[1]成得礼,谢子平.中国城乡结合部地区失地农民个人转型问题研究—基于北京、青岛市、成都市和南宁市的入户调查数据[J].华东经济管理,2009,23:65

[2]卢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2,03:73 [3]周湘斌.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性探讨[J].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0 [4]张长伟.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中的价值揭示[J].河南:中州学刊,2005:138

[5]付立华.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社区矫正与和谐社区建设[J]. 北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

[6]苗志超. 浅析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J]. 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7]张彦,张宗伟. 基于优势视角理论对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研究[J].山东: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67

[8]杨巢徽. 浅谈失地农民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J].安徽: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1Sci1Bull1,2008:35 [9]董国强.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 南昌:社会工作 Journal of Social Work,2009:61 [10]王丽丽. 失地农民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J].南昌:社会工作 Journal of Social Work,2010:53-56 [11]任 敏,胡一迪. 从社工视角探讨失地农民问题[J].南昌:社会工作 Journal of Social Work,9-11

三、 学位论文类:

[1]王慧博.“失地农民”社会排斥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07:28

[2]王利军.兰州市安宁区失地农民经济生活状况调查研究[D].甘肃:甘肃农业大学,2012:1 [3]陈燕. 社会转型与农民闲暇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2011:2

四、其他类型参考文献:

[1]雷婷婷,刘广林.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身份认同研究[A].陕西:中国心理学会,2011:1

21

参考文献

一、 专著类:

[1]王蒙徽.广州城市发展中失地农民城市化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8 [2]柏骏.失地农民问题——成因、风险、政策、含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5 [3]杜伟,黄善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美)Saleebey,D.,李亚文,杜立婕(译).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社会工作名著译丛[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二、 期刊类:

[1]成得礼,谢子平.中国城乡结合部地区失地农民个人转型问题研究—基于北京、青岛市、成都市和南宁市的入户调查数据[J].华东经济管理,2009,23:65

[2]卢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2,03:73 [3]周湘斌.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性探讨[J].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0 [4]张长伟.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中的价值揭示[J].河南:中州学刊,2005:138

[5]付立华.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社区矫正与和谐社区建设[J]. 北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

[6]苗志超. 浅析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J]. 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7]张彦,张宗伟. 基于优势视角理论对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研究[J].山东: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67

[8]杨巢徽. 浅谈失地农民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J].安徽: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1Sci1Bull1,2008:35 [9]董国强.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 南昌:社会工作 Journal of Social Work,2009:61 [10]王丽丽. 失地农民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J].南昌:社会工作 Journal of Social Work,2010:53-56 [11]任 敏,胡一迪. 从社工视角探讨失地农民问题[J].南昌:社会工作 Journal of Social Work,9-11

三、 学位论文类:

[1]王慧博.“失地农民”社会排斥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07:28

[2]王利军.兰州市安宁区失地农民经济生活状况调查研究[D].甘肃:甘肃农业大学,2012:1 [3]陈燕. 社会转型与农民闲暇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2011:2

四、其他类型参考文献:

[1]雷婷婷,刘广林.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身份认同研究[A].陕西:中国心理学会,2011:1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a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