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与政党体制

更新时间:2023-11-05 04: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政党和政党体制

菏泽市委党校 薛 涛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中心内容:

一、政党的一般理论 二、政党体制的一般理论 三、对政党体制的思考

教学重点、需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一、政党体制的一般理论 二、对政党体制的思考 导语、正文: 一、政党的含义

埃德蒙柏克(Edmund Burke)第一次给政党明确下定义:大家基于一致同意的某些特殊原则,并通过共同

奋斗来促进国家利益而团结起来的人民团体。

西方一般概念:政党是公民的结合;政党是为适应竞选而建立的政治组织;政党是以取得国家政权或行使权力为目标的组织;政党是人们为了谋取公职而建立起来的组织。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定义

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它是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阶级或阶层的政治上最积极的代表,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在阶级斗争中形成的政治组织 。

政党的阶级本质: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阶级、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任何政党都代表着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政党是阶级的一部分,是阶级和阶层的核心力量。

政党的共同特征:有一定的政治纲领; 有一套组织系统;以夺取或参与政权、维护和保持政权为主要目的;通常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领袖来主持。

中文中的“政党”一词的起源

“党”最初是指居民单位,即“五族”(500户)为党。后来 引申为有亲密关系的人群。东汉时期出现过“朋党”;唐代有过所谓“牛党”、“李党”;宋朝有所谓“元佑党”和“元符党”;明朝的“东林党”更是轰动一时的政治历史现象。这些所谓的“党”,大多是奴隶主阶级或封建统治者内部为了争权夺利、施展阴谋诡计而形成的有政治色彩的派别。

二、政党的产生和发展 (一)政党产生的条件:

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物质条件: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3、 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广泛传播 4、政治条件:资产阶级民主制

(二)政党产生的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在阶级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政党产生的原因论:

制度论:政党的出现是伴随议会与选举制度改革的结果 。 历史局势论:是在新旧制度交替和民族战争中,因为政治理念的不同而产生争议,从而产生了多样性的政党 。

发展论:社会现代化导致社会各方面关系得以加强,从而出现了政党 。

危机论:形成国家时会发生新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危机,政党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产生的 。

塞缪尔亨廷顿四个阶段说:

1、宗派阶段:通常是政党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少数政治精英以其野心在短暂联合下展开权力斗争,从而在议会内部形成不同派别。如果没有议会,主宰局势的政党往往会变成革命密谋集团 。

2、两极化阶段:议会中的派系与社会势力联合组成政党,形成两极化格局, 如果革命性政党要改变现行制度,那么国家中政治力量很可能会分化成革命派和反革命派 。

3、扩展阶段: 政治领袖通过各种办法得到群众的拥护,以实现自己控制政权的目标,在革命模式或民族主义模式中,革命性的政党尽力号召群众,通过获得民众的支持来推翻现有体制或驱逐帝国主义,实现自己的目标 。

4、制度化阶段:在议会内部发展出来的政党常常会形成两党制。如果有外力介入则会形成多党制。而革命性的政党则会建立起一党制或一党为主的政党制度 。

三、政党的种类

1、根据意识形态

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是第二国际解散后持改良主义的成员建立的走中间路线的政党。主张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1951年19个国家的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在德国法兰克福建立了社会党国际,党员数目有1600多万。在一些国家有单独执政或联合执政的经历。

保守主义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保守主义政党: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政党。二战以后其影响有所减弱,主要局限于发达国家。主要国际组织有国际民主联盟、自由党国际和基督教民主联盟,共有90多个政党参加。

民族主义政党:民族主义政党大多产生于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中,大多主张民族主义。许多民族主义政党在本国进行一党制或主从政党制统治,但是没有较大的国际性组织 。

法西斯主义政党:是指二战期间在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出现的独裁性政党。目前在一些国家仍然存在法西斯主义倾向的政党。

生态主义政党:大多是发达国家内主张生态保护、社会公正、基层民主的政党,最为典型的是绿党,国际组织有欧洲绿党

地区主义政党:一些国家中以维护所代表的地区或少数民族利益的政党,一般都只在本国活动,基本上都是小党,几乎没有上台执政的机会。有些地区主义政党更是以争取本地区独立为目标。例如:英国的威尔士人民党 。

2、根据合法与否: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

3、根据政党纪律与政纲严谨程度

除了一党的专政国家外,实行竞争性政党体制的国家的政党一般分为:“刚性政党”、“柔性政党”

4、 根据组织方式

根据组织方式:精英党 干部党 群众党

根据活动范围:全国性政党、地区性政党、国际性政党 依照基层组织类型(法国学者杜瓦杰):细胞型、俱乐部型 、支党部型

5、根据阶级属性

分类依据: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类型1: 资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政

类型2:资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政党、小资产阶级政党 四、对当今中国影响较大的几种政党理论 (一)“欧洲共产主义”

“欧洲共产主义”的观点和主张:在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和领导权上提倡走民主的和平的议会道路,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到社会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阶段,需要相当的时间,不再提无产阶级专政或暴力革命,主张以工人阶级的领导权代替无产阶级专政。

政治体制上主要是政治民主化和政党体制问题上,赞成政治多元化,多党制。

经济上强调经济民主,在未来社会所有制结构上,提倡混合经济,允许中小私营企业的合理存在,主张控制和改造工业金融资本,由国

家掌握社会资源,不断扩大劳动者参与监督和对经济的决策权

社会民主上主张消除不平等现象,包括娱乐、文化享受上的不平等,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劳动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具有主人翁地位。

党的建设上一般不再提列宁主义为指导,多代之以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许多党还取消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

在党的组织建设上大多宣布放弃民主集中制,而是更多地强调党员的权利,强调基层组织的作用,但也反对党内有组织的派别活动和反对本党纲领的宣传和活动。

在党员标准上开始向全民党方向发展,提倡凡是承认党的章程的人都可以入党,提倡党的群众性而非职业性革命性,主张党员宗教信仰自由。

党际关系上提出“新国际主义”概念。

坚持:党际交往中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不干涉党内事务,互相尊重的原则。

反对:北约和各种政治或军事性结盟,主张团结一切,为民族解放、民主和社会主义而斗争的力量加强世界反霸反殖反帝的统一战线。

努力:争取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稳定,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苏东巨变后的“欧洲共产主义”和发达国家共产党的情况 总特点:

党员人数都呈现明显的减少,欧洲共产党的总数也从剧变前的30多个减少到20多个,在西欧和发达国家有一定影响的共产党主要有法共、葡共、意重建共、西共、希腊共、日共等。

重建后欧洲共产党理论

1.在党的指导思想上:除希共和葡共外,其他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的理论为指导,重视从实践中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在党的性质上:除希共坚持传统提法外,其他党都开始强调党的广泛性、群众性。强调党在利益的综合和表达方面,要代表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

3.在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生活准则上:除希共和葡共外,其他党都不再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而强调党内生活的民主、自由和多样性。重视党员个人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重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淡化上下级组织之间的行政约束。

4.在党政关系上:除希共和葡共外,其他党都不再要求自己对其他政治组织的领导作用,而提倡与其他左翼组织一起平等相处,并实行党政分开。认为共产党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化身,而是它的一部分。

(二)社会民主主义

第一个社会民主党;1869年建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理论主张: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是一切奴役的基础;必须消灭现存的生产方式和一切阶级统治 。

19世纪80年代建立的其他社会党:法国社会主义工人党联合会(1879年),比利时工人党(1885年),荷兰、丹麦、美国、意大利、挪威、奥地利等国。

这些政党并不因为抛弃马克思主义而为工人阶级所抛弃,也没有因此而走上一条没落的道路,民主社会主义成了正式纲领后,执政的社会民主党数量不断增加。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发展、壮大引起世人注目。

社会党国际:社会民主党的国际性组织,1951年6月成立后,由最初的34个成员党发展到今天的100多个正式成员党,周围还有一些咨询成员党、兄弟组织和联系组织,社会党已经在30多个国家执过政或正在执政。

瑞典模式:瑞典社会民主党1920年开始执政,且从1932年起连续执政44年,随后又在1982年重新执政,确立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瑞典模式” 。

最初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本党的重要理论,但指导思想从来就不是单一的。

对社会民主党离开马克思主义影响最大的理论是第二国际的伯恩施坦主义和考茨基主义。

伯恩施坦:认为以经过缓慢的、逐渐的改良道路走向社会主义,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多余的 。

考茨基:论述“超帝国主义”,阐述“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理论,认为无产阶级可以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用“和平的经济的法律的和

道德的手段”,通过“人道主义和民主的道路”取得议会多数,过渡到社会主义。因此,暴力打碎国家机器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都是不必要的。

党的政治目标:自由、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所在。 党的经济目标——福利社会主义。

达到党的目标的道路:以民主方法建立一个自由的新社会。 政治体制——实行多党制 。 (三)“第三条道路”的首要提倡者 英国首相:布莱尔 德国总理:施罗德 法国总理:若斯潘

主要特点:既不同于“老左派”的国家干预主义,也不同于“新右派”的自由放任主义,是在不受约束的个人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与旧的政府干预和各阶级合作的社会民主之间找到一条在当代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

关于经济政策

老左派主张实行混合经济,由国家全面干预,使资本主义人道化。 新右派极力吹捧市场的作用,把它看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

第三条道路 赞成一种新型的混合经济。在新的混合经济中,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是广泛的社会后果。

关于政治战略

老左派与新右派 都以阶级划分为基础,单纯地依靠一种或少数几种社会力量。

“第三条道路” 以争取更多社会群体的支持为目标。

“第三条道路”认为:如果一个社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不公正的,而且即使精英的存在也无法带来它在将来变得公正的希望,那么它就不能摆脱动荡的命运。

关于市民社会

老左派对市民社会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会降低国家的作用。 新右派认为只要国家不进行过多的干预,市民社会就会发展起来。

“第三条道路”主张重建集体主义,即新的个人主义使个人与社会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关系,使每个个人都参与到社会之中,培养共同体精神 。

关于民族、国家及全球秩序

老左派不应该有民族存在,主张国际主义。

新右派过分强调民族主义,有沙文主义之嫌。他们的国际关系理论建立在如何应付战争上。

“第三条道路”既承认民族的重要性,又认识到当代民族的复杂性,主张实行现代民族融合,提出了“模糊的民族主义”、“多元主权”等概念。

关于福利政策

老左派热衷于建立从“摇篮到墓地”的完全福利制度,把它看作

是进行再分配的主要手段。

新右派把福利制度看作是魔鬼,十分仇视 。

“第三条道路”确立积极的福利观。认为完全福利政府会导致异化和官僚主义,培植既得利益集团,实际上是对福利制度的扭曲。

三、政党体制 (一)定义:

所谓政党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某些政党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去争取和维护国家权力的一种体制。一个国家的政党参与国家政权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形式的政党体制。 (二)政党体制的类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 社会主义国家:一党制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一党集权制:只允许存在一个惟一合法的政党,这个政党实行独裁统治。其典型是德国纳粹党、意大利法西斯党和日本“大政翼赞会”统治时期的政党体制。

一党权威制:理论上不允许除一个独占政权的政党之外的其他政党的存在,但由于其理论基础已经不为人们所接受,合法政党对政治的控制力明显减弱。

二战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葡萄牙、西班牙属于这种政党体制

一党领导制

特点:允许其他政党存在,但法律认可的执政党只有一个, 其

他政党只作为参政党或反对党进行活动,对执政党实施监督。

典型: 前苏联、共产党执政时期的波兰、匈牙利等国、当代中国。

亚类型:单一政党领导制 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指一国中存在许多合法政党,其中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党是参政党。

特点:代表官方的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不存在轮流执政的竞争,而是一种相互合作,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虽然在政府中其他党派可以推荐自己的代表人物,但政府换届时,选举不涉及政党,只涉及个人的上台下台。

一党制的优点:

一般说来,无论哪种类型的一党制,和多党制相比,都有更强的保持社会稳定的能力。

除非执政党自身的原因,一般地说,政府的政策都有较强的连续性。

由于一党制下的执政党都长期控制着权力,通常对各种传播工具有着强大的影响。

一党制的各种亚类型也都有较强的动员能力。

一党制的缺点:一党制往往积累下许多矛盾。在一党制中,由于执政党长期单独执政,垄断政权,和国家权力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执政党与公共权力的关系往往会变得不正常,严重者还会导致政党的功能发生畸变,影响整个社会政治机制的运作。

两党制的类型:

目前,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及原来的英国殖民地和受英国影响较深的国家。

两党制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三种不同的模式: 1、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国家的两党制。 2、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国家的两党制。 3、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实行的两党制。 两党制:

定义:在一个国家内虽然存在多个政党,但只有两个政党力量强大,且势均力敌,这两个党通过竞选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轮流上台执政。在两党制的政党体制下,国家政权总是由这两大主要政党之一控制着,其他政党无缘问津。

两党制最先出现在英国。后受英国的影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前英属殖民地的政党体制都确立了两党制。

在两党制中,以英国和美国的最为典型。 英国两党制的起源

英国的政党起源于议会内部,由议会内不同的政治派别组成,后来逐渐发展为早期的辉格党和托利党。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议会内部发生了分裂,一部分人代表封建地主、贵族阶级,竭力维护专制王权,而另一部分是新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强烈要求限制王权。

反对国王的一派被保王派称为“圆颅党”,而拥护国王的一派

被国王反对派称为“骑士党”。

后来的辉格党和托利党,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圆颅党和骑士党演变而来的 。

辉格党主要代表新贵族和商业、金融业资产阶级。 托利党主要代表贵族、地主阶级。

但在当时两党中居支配地位的力量都还是土地贵族。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英国的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带兵进入英国,未发一枪,便使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议会重掌大权。至此,英国议会与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工党崛起 工党取代自由党:

进人20世纪,英国两党制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工党崛起并取代自由党,成为英国两大政党之一,与保守党轮流执掌政权。工党的崛起是以自由党的衰落为前提的 ,导致自由党丧失大党地位的主要原因是党内的公开分裂,引发自由党内部分裂的导火索是爱尔兰自治问题。

两大政党均采取集中制无论中央或地方,每个政党都有健全的组织,有严格的组织纪律。特别是党内对议会投票有严格的规定。在议会的重要投票中,各政党都要求其党员作为一个集团,按照领导人

的意图投票。否则,会受到严厉处罚 。

英国两党制的特点:同议会内阁制相结合,执政党和反对党在形式上界限分明。议会有上议院、下议院两院,上议院议员不由选举产生,而是由贵族世袭或国王任命,与政党无关,下议院由选举产生。两大政党靠竞选争夺下议院议席,有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担任内阁首相,掌握政府权力。组阁的政党便是执政党。执政党既掌握内阁的实权,又掌握下议院的实权。 选举中未获得多数的政党便是在野党或反对党。反对党负有监督政府的责任,可以组成有各部大臣的“影子内阁”。

美国的两党制

18世纪90年代至19世纪20年代是美国政党的初创时期。在这一时期,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相继诞生 。

联邦党:汉密尔顿

要求集中权力于联邦政府,要求从宽解释宪法赋予联邦政府的权力。

民主共和党:杰斐逊

主张使各州和地方政府能够分享到较多的权力,从严解释宪法。 联邦党代表工业者和信贷资本家的利益,分布在新英格兰地区各州。民主共和党维护小农、手工业者和边民的利益,其支持者多半在南部。

从19世纪20年代到南北战争前夕为止,是美国现代两党制的萌芽时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aa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