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探索乐园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10 15:1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八单元探索乐园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册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设计了“探索3×3方格中图形的排列规律”和“探索图中各数和数列的规律”两个活动,通过有规律的排列图形和数列,使学生认识一些复杂的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以下特点:

一、合理编排学习内容,降低学习的难度,突出重点。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材在安排时,把图形规律的学习和探索建立在个性化操作、观察的基础上,采用不断渗透,螺旋上升的方式,以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

二、鼓励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教材安排的学习活动中,注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展现小朋友们各自不同的排列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大胆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规律,通过这些学习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交流、观察等活动,发现“3×3”方格中实物的排列规

律。

2.在观察、交流图中各数之间关系的活动中,发现隐含的运算规律,

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天数问题。

3.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会表述自己

思考的过程,培养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4.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探索活动,对有规律的事物有好奇心,

获得愉快的体验,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简单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

难点:发现一些排列的规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会表述自己思考的过程。

教学建议

本单元内容有一部分是学生很熟悉的,比如在“3×3”的方格中有规律的摆图形等,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本单元内容要求学生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化思维,所以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一、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去摆一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小组或全班的交流活动,使每个学生都经历

动手摆、发现、交流图形和数规律的过程。

二、分层指导操作,突出重点。

教学活动从教材出发,逐步深入,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然后再探索稍复杂的变化规律,这样分层指导操作,降低学习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很容易地接受。

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内容共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

课题课时

图形排列的规律1课时

数和数列的规律1课时

总计2课时

第一课时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90页、91页,探索“3×3”方格中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提示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设计了“用3个圆片、3个正方形、3个三角形按要求摆”的两个操作活动。活动(1)是学生已经很熟悉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自己摆放、交流、展示不同的摆法来引出活动(2)的素材。在教学活动(2)时,要加强活动引导,让学生先了解“3×3”的方格,然后提出要求,让学生动手操作并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发现并用语言描述“3×3”方格中图形的排列规律,能进行简单的、有调理的思考。

过程与方法:经历拼摆、交流、观察等探索“3×3”方格中图形摆出规律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探索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过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能在“3×3”的方格中摆成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且每一行、每一列又不相同的情况。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小游戏“听口令,站成行”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我们请9名小朋友上台来,3个小朋友拿圆形,3个小朋友拿正方形、3个小朋友拿三角形,然后只给他们10秒钟的商量时间,看看他们能不能迅速而且有规律的站成一行?

(指名学生上台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a5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