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实际教学中落实阅读教学目标分析

更新时间:2023-07-23 12:5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怎样在实际教学中落实阅读教学目标

2015.9.22

一、怎样落实“有感情朗读”的目标。

课标二四年级,也就是中段阅读教学中有这样一项内容: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项要求从二年级下

半年开始很多课文的课后题中都有这项要求。感情朗读是我们正

确理解文本的方法。感情朗读贯穿整个语文教学,但在实际教学

中却是问题多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有效的指导。只重视朗读训练的量,忽视朗读训

练的质,缺乏有效、到位的指导。大家回忆一下,我们的很多课

堂都有这样的情形,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老师说:试着把你的

感受读出来。可是,大部分时间我们的学生读不出感情来,老师

们却不知道该怎样指导,或根本就没有指导的意识。

2、朗读指导形式化。仅有的一点点指导也往往只关注朗

读技巧,不关注情感体验,只注重声音形式,不注重语言内涵。

学生读不出感情来,一定是还没有真正理解感受到那情,若感同

身受,无论嗓音条件如何,其间总有真感情。

3、朗读缺少个性。很多教师为了让全体学生“动起来”,

课堂上最经常采用的朗读方式是“齐读”。像大合唱,没个性,

无差异,自然无从体现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4、朗读拿腔拿调,矫揉造作。不顾课文内容,不仔细感

受和体会每句话的情和意,以一种呆板的、格式化的声音形式朗

读。学生的朗读不自然,语气语调不恰当,让人感觉娇柔做作。

老师们回忆一下,好多男同学学着女同学的样子掐着嗓子朗读,

有的学生唱读,有的学生朗读有固定语调等等现象在我们的课堂

上都有体现。

回顾这些年听课的情况可以说学生的朗读水平普遍不高,

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很少听到学生有滋有味,入

情入境的朗读,究其原因就是很多教师不知道该怎样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下列做法。

展开”自然的朗读品味”过程,从感知到理解,再从理解到共鸣,直至内化,让学生逐步体会文本的情感态度,逐步强化自己内心的体验。每一次都有具体目标,每一次都有情感递进。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和文本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不断产生碰撞,学生才能真正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然的感受。

现在的课堂,很少听到真正有滋有味,入情入境的感情朗读,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不能真正体会到文本的情感。这与我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有直接关系。引导学生“自然朗读品味”的方法有:

(1)联系生活,以情促读。

有的课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体验,然而却读不出该有的情感。这是因为学生还没有找到体会的切入点。这里所说的切入点正是叶圣陶先生提到的

“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

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女口:《灰雀》一课男孩说:“没……我没看见。”男孩因“说谎”而“吞吞吐吐”,说谎话孩子们都有生活经历,唤醒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就会读出味道来。

(2)直观体验,引导朗读。

在教学中,我们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真实体验,从而促使他们进一步感悟语句所表达的内涵和情感,提高朗读水平。如:

三上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四自然段描写了鱼种类多,数量多。学生在充分感悟后,出示视频让大家看一看,真实感受一下鱼那好玩的样子再来读,就能读好了。

(3)扮演角色,表演朗读。

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在课堂上教师应抓住时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适当组织他们演一演,他们获得的感

受就会更具体,更直接,获得的感悟也会更深刻。

女口:四上13课《白鹅》四自然段“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在学生理解了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后,做一做这样的动作,感受一下那可爱的样子,再来读,学生就会读得抑扬顿挫,绘声绘色了。

(4)发挥想象,指导朗读。

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止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因此,在学生感知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调动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进而进入情境之中,有感情的朗读。

女口:三上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5自然段对一些动物们在冬天活动的样子进行了描写,很有趣,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紫貂和黑熊躲在洞里吃野兔,舔熊掌,松鼠偶尔出来在枝头散步的样子,感受到其中的“趣”再来读文,一定会读得趣味横生了。

2、朗读目标的达成要自然。

三个学段关于朗读都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段虽同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达成的目标是有区别的。第一学段重在

“学”,第二学段重在“用”,第三学段重在“能”。

在第一学段中一年级课后题要求的是“朗读课文”。在二

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一课中第一次提出“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要求。而且在整册书中只出现了三次。二年级下册也只出现了13次。可见第一学段重点是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而我们的第二学段要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养成朗读的好习惯。从正确到流利,再到感情朗读是个目标自然达成的过程。

有一个成功引领学生自然感情朗读的案例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

例一:四上9课《巨人的花园》教学片断:

(出示句子: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

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你觉得巨人说这些话时带着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

生1:我认为巨人说第一句时,他非常恼火,因为巨人让孩子们滚出花园。

师: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巨人,请你带上生气的语气读一

读。

(这个学生重读了“谁” “滚”字)

师:读出点感觉了(注意这是评价学生的朗读)右能带上生气的表情会更逼真。谁再来读一读?

生2读。该生眉头紧锁,瞪大了眼睛,语气中伴着一腔怒火。

师: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巨人两眼瞪得圆圆的,在气急败坏地驱赶着可爱的孩子们。请大家接着读谈另外两句。

生3:巨人说第二句时,他很吃惊,春天来了,花园应该百花争艳,但他的花园还这么冷,这么荒凉。(该生把两个这么说的又重又长)

师:把“这么”读得比较夸张,读出了巨人内心的纳闷。

生4:第三句我觉得巨人好像突然间明白了什么,他说“噢,懂得了是怎么回事(该生在说“噢”时点着头,配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9s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