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记叙类文本阅读》同步专项训练[3

更新时间:2024-07-09 10: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记叙类文本阅读》同步专

项训练【3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选文。(15分)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①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②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一颗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

③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开放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④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一百多年后,大汉的史书上书写下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⑤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叮当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她拒绝贿赂画师终致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⑥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最好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⑦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⑧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呢?

⑨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给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⑩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要想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小题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小题2】第⑥段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小题3】第⑨段中“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文中提到冰心,苏武,昭君,他们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2分)

【小题5】为选文补充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2分)

【小题6】结合经历谈谈你是如何面对挫折的,读了本文后有什么启示?(2分)

【答案】

【小题1】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小题2】不能删掉。④⑤分别列举苏武牧羊、昭君出塞的事例,与⑥形成分总结构,进一步阐述论点。

【小题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有力的论证了挫折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小题4】三个人都经历过许多挫折和苦难。他们都懂得勇敢面对挫折,而后获得成功。 【小题5】袁隆平在研发杂交水稻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失败、克服万难,最终获得成功。 【小题6】生活不是一帆风顺,正因为经历重重困难,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生命也因此变得丰厚。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议论类文本阅读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从文章开头段或结尾段中找出作者表达观点的句子即可。 考点:论点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开篇即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发表的主要观点,可从标题或开头段或结尾段的文字中寻找,如果作者没有明确的提出论点,那就根据文意自己概括。 【小题2】

试题分析:明确回答不可删去。分析时注意此段与上两段的关系,即此段是对上几段的总结,在“摆事实”之后的“讲道理”,重申论点的内容。 考点:写作方法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联系相关文段即可理解,学生在考试时阅读文段不仅要注意分析内容,理解思想情感,也要注意结构上的特点,学习一些写作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小题3】

试题分析:先点明是“比喻说理”,说明什么比喻什么,再概括喻体“养分”与“花”的关系,来理解本体“挫折”与“生命”的关系。 考点:论证方法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论证方法及证明的道理在文段中都非常明确。论说文的论证方法从大的方面说,就是两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如何从具体的技巧来说,有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小题4】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中所介绍的三人经历,联系本文论点,理解分析他们的共同之处。 考点:论据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三个论据的述内容清楚,易于概括。议论文中,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作者介绍人物的经历,或讲一个故事,都属于事实论据。 【小题5】

试题分析:所补论据,必须具备两个要点,一是成功者的事例,二是成功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失败。

考点:论据补充

点评:本题不难,问题简单,易于理解。此类题不仅是考查学生对论据的了解,还考查了学生的知识面,拟题很好。 【小题6】

试题分析:本题是两个问题,一是谈自己的如何面对挫折,要求“结合经历”,那就要简述事例,二是对本文的理解,可以就作者的观点来谈。 考点:联系实际,发表感想。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思考的自由度比较大,易于感想。阅读发表感想,首先要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抓住主要的话题,联系生活,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小题1】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2分)

【小题2】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小题3】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3分) 写视觉的: 写听觉的: 写味觉的:

【小题4】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线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6分)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小题5】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4分)

【答案】

【小题1】(2分)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小题2】(3分)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小题3】(3分)略。

【小题4】①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②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小题5】(4分)写出两条即可。如①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②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③融情入景,景中有人。④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记叙类文本阅读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一组词语引出了十五种景物,叙述了四件趣事。前两个“不必说”是略写百草园内景物的概貌;“单是……就有”则是较详写百草园内某一角“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局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情节详略的能力。

点评:文章情节的详与略,主要是根据文章的主题表达的需要。这与我们平常写作文时,要求对表现中心的情节要详细描写是一个道理。

【小题2】试题分析:前两个“不必说”略写百草园概貌,“单是……就有……”则比较详细地写百草园一角“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已趣味无穷,可见园子里佳趣俯拾皆是,渲染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感情色彩。写景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前一个“不必说”写静物由低到高,后一个写动物由高到低。整体部分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部分则由动物写到植物。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表达作用的理解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但要从一般文字中概括出要点。理解一些问题,有的要从全文的角度来分析,有的则只要针对相关的文字进行分析,所以要注意问题的指向,找到相关的文字。

【小题3】试题分析: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味觉: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

点评:筛选提炼信息要整体把握,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逐句梳理,找出关键词句加以概括。有些关键词句可以直接作为答案,有的需要概括回答。

【小题4】试题分析:①“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句中的“伏”与“肥胖”相照应,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句中的“窜”不仅写出云雀的动作轻快,急促,而且和前面的"忽然"相对应,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结合具体语境,比较原词和改词的表达效果,然后再判断哪个表达效果更好,并具体说明理由。

【小题5】试题分析:本段文字记叙了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景色,井井有条,又错综交织,浑然一体。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勾画园中景色。用了两个“不必说”,已经勾画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生趣盎然的百草园景物图。作者在描写百草园景物时还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百草园写得有声有色、亲切感人。我们从中可以学到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层次井然,条理分明等写景的方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写景方法的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只要能分析出选文在写景时运用了哪些方法就能归纳出答案。

3.决定成功的利器 刘伟

①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②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他看了又看,试了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③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这张弓虽然强,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问原因。工匠回答说:“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④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⑤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⑥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以德、才为依据将人分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四类—— [甲] 谓之“圣人”; [乙] 谓之“愚人”; [丙] 谓之“君子”; [丁] 谓之“小人”。 ⑦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君子来用的话,那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其道理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⑧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两者又以德为重,所以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过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1年第1期,有删改 【小题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根据文意,将下面四组词分别填入文中第⑥段[甲][乙][丙][丁]处(只填序号)。(4分)

①才德兼无 ②德胜才 ③才胜德 ④德才俱备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______ [丁]处应填:______ 【小题3】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第④段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本文语言富有哲理,给人启迪。请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你最受启发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3分)

句一: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句二: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决定成功的两把利器是“德”和“才”。(或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小题2】[甲] ④; [乙] ①; [丙] ②; [丁] ③。

【小题3】比喻论证(1分) 把人的“德”和“才”分别比作“一张弓的木心位置”和“一张弓有力的程度”(1分)证明“德”“才”在决定弓箭“方向”和“远近”中的不同作用,从而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1分)。(3分)

【小题4】不能去掉。因为“不但”“更”两个关联词的使用,在强调才的作用的同时,更加突出了德在判定人才中的重要地位,从而突出论证语言的严密性。若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3分)。(或这两个关联词是递进关系,论证了德在判定人才中的重要地位,使论证更深入、更严密。去掉后无此表达效果。)

【小题5】开放性题,能结合句意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句一的启示:要想成功,我们一定做到“德”“才”兼备。只有修炼好这两把“利器”,才能排除艰难险阻,到达成功的彼岸。

句二的启示:一个人要想成功,仅有“德”是不行的,虽然方向正确,但没有力度,这样是达不到目标的。我们在“有德”的同时,还要做到“有才”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议论类文本阅读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决定成功的利器”是文章的论题,答案即可论点,读文章可知,第一自然段即明确回答了这一问题,“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即是中心论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提取能力。

点评:论点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题目、开头段、结尾段、中间,如果原文中没有明显的语句,则要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本文就属于最后一种,应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2】试题分析:是容易选的是“圣人、愚人”应分别是“德才俱备”“才德兼无”,其余两个比较可知,“君子”应是“德胜才”,即品德高尚。这样,四个词就可以对号入座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点评:整体把握语段内容,根据语句意思加以判断,选择出合适的词语。一般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小题3】试题分析:从“好比”可知,此句是比喻论证,把“德”和“才”分别比作“一张弓的木心位置”和“一张弓有力的程度”,从而生动形象地证明了“德”“才”在决定弓箭“方向”和“远近”中的不同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理解能力。

点评: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

【小题4】试题分析:把加线的“不但 更”去掉读一读,即可比较出不同。也就是,“不但”“更”两个关联词的使用,在强调才的作用的同时,更强调了德的重要,去掉后,就没有这种效果了。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所以不能去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议论文语言的理解能力。

点评:一般情况下,应尊重原文,回答不能去掉。回答理由时,可把词语去掉再读一下句子,用通顺的语言表述出比较的结果即可。一般从词语的作用、去掉后出现的情况两方面拟答。 【小题5】试题分析:本题的可选性较大。第一个句子强调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有排除万难的条件,从而走到成功。第二个句子强调了有“德”而无“才”,只能有方向目标,但不具备实现它们的能力,同样不能达到成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点评:对句子的理解,要结合原文语段及议论文的观点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分析准确完整。把自己的理解用通顺的语句直白地表述出来,让别人看出你对句子的理解程度,这也是一项语言表达的基本功。因此,平时需要针对身边的事件、现象,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与同学们、师长多讨论、多交流,而且要养成多思、多想、多写的好习惯,这样,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都可得到提高。

4.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①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父亲是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这令我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耻辱感击垮了。从此,我再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在离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偷偷下了车。 ②我的母亲四处打工,为我攒钱。她坚信,我能考上大学。从我上学开始,每次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约定的节日。那天我们会吃上一顿红烧肉,以示庆祝。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是最好吃的东西。没想到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记忆。 ③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被巨大的学费数额吓呆了,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助学申请。

④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众不同的我成了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箭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以极大的安慰。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 ⑤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那是一次社团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吃红烧肉……我无地自容。我这才发现了贫穷不在于它本身,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我无法忍受这种被打入另类的感觉。

⑥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我在忍受现实还是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我想起了父亲的后背,我想起了母亲在我接到的录取通知书时四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感到,我无权选择放弃。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

⑦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为他们创造的条件……老师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我举起了手,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流着的汗;我讲了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我讲了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削下的苹果皮,他们却谦让着,谁也不肯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只让我生活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的爱。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 ⑧教室里响起一片抽泣的声音。

⑨下课时老师对我说,我非常感谢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

⑩从这时起,我走出了耻辱,我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我不再为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而难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着陈旧的衣服走在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小题1】阅读全文,回答“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是什么?(2分) 【小题2】怎么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小题3】文章第④段加点词“噎”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

【小题4】阅读第④段,请简要回答“我”为什么要上网吧聊天?(2分) 【小题5】仔细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会在给父母的信中写些什么内容? (只写内容要点)(3分)

【答案】

【小题1】耻辱是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或贫穷是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或贫穷和耻辱是人生的另一种财富。(2分)

【小题2】父母和家庭的贫穷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它不是自己的罪过,假如自己选择放弃生存,那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不负责任,即是一种罪过。(3分)

或:父母和家庭是不能选择的,但生活是可以改变的,选择了放弃就等于放弃了改变的机会,那就是一种罪过。

【小题3】“噎\字形象地写出了“我”吃没菜的馒头,怕同学看见,饿了“狼吞虎咽”却又难以咽下时的难受样子。

【小题4】因为网上聊天给了“我”大学孤独的生活极大的安慰。(2分)

【小题5】至少列出三点,每点1分)①告诉到家时间;②让父亲蹬三轮车来接;③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的情况;④向父母道歉;⑤表明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态度。⑥假期不准备回家(或迟几天回家),去打工或当家教……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阅读》记叙类文本阅读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另”是关键的审题点,即与一般意义上的财富不同。通读全文,我们不难发现,是“贫穷和耻辱”让我更深切的理解了父母的爱,理解了尊严的意义。所以根据课文内容可知,“另一种财富”是“贫穷和耻辱”。

点评:审题后要理解题干的意图,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总结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2】试题分析:“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根据此句出现的语段及上下文内容可知,“我想起了父亲的后背,我想起了母亲在我接到的录取通知书时四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感到,我无权选择放弃”可知,此句的意思是家庭的贫穷是客观存在的,这不是罪过,更不是丢人的事情,但因为贫穷而选择了放弃尊严,那就是一种对家庭、对人生的不负责任,就是一种罪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句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文章语句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要精读该句出现处的语段内容,仔细进行分析,分析中一定要分析全面,不要遗漏。

【小题3】试题分析:“噎”字是动词.“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根据前文内容可知,“我”因无法忍受同学们的异样的眼光,偷着到角落里“狼吞虎咽”地吃

“没有菜的馒头”,因此“噎”字既写出了我因怕同学看见吃得快;又写出了我的饿相;更写出了“没有菜的馒头”的难以下咽。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

点评: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其中有修辞的句子要首先选择修辞。动词的作用常常用到“贴切”这个效果词。 【小题4】试题分析:审题后读文章第四段,可以看到 “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以极大的安慰。”,从此句中可以提取出切题的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提取能力。

点评:结合文章的内容,揣摩其中的原因,运用得体的全面的语言作答。能用原文语句回答的首选原文语句。

【小题5】题分析:根据全文内容,尤其是文章最后一段“从这时起,我走出了耻辱,我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我不再为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而难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着陈旧的衣服走在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可知,“走出了耻辱”是心理活动的产生原因,因此,主要应写出“我”对父母之爱的感激、对自己以前行为的反思与歉疚、表达自己的心态与对生活的信心等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点评:表达要结合原文内容,根据人物的心理根源及文章的主旨,把人物的心理揣摩出来。另外还要注意处处都是学习语文的课堂。平时要多动脑筋,遇问题要多交流、多表达,时间长了,语文表达的能力就会提高了。

5.仙人掌花 曹乾石

⑴看见别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了我养花的兴致。我从花草市场陆续买了一些回家种养,海棠、月季、杜鹃、米兰、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施肥,但终究是很难坚持,结果一盆盆花草都枝枯叶落。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只是闲情逸致,那完全是精明勤快人的事儿,与我这个愚汉、懒汉无缘。 ⑵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

⑶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⑷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犟呢?要是海棠、月季、杜鹃、米兰也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对于仙人掌的存在,我也不再关心。

⑸许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倚着阳台观望,无意中又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⑹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

⑺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都困难。这可怕的东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9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