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表示数》课堂实录及反思-掌门1对1
更新时间:2024-01-13 23: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字母表示数》评课稿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掌门1对1
《字母表示数》课堂实录及反思-掌门1对1
一、背景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把“探索”作为过程性目标之一,指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如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猜想、推理等),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字母能表示什么”一节课由许多开放性问题探究性活动组成,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尝试解释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数的又一次扩充)后,由常数到变数(字母表示数)学习的起始课,是学生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虽然在小学已接触字母表示数,但对字母表示任意性及一般性理解不深。因此,本节课应通过提供大量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经历“活动?探索?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初步学会用字母表示数,感受字母表示数的简捷性,一般性特征,提高学生的探索规律、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体验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
2.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
3.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感受数学符号表达问题简捷性,正确用符号表达数学问题。
4.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应用的广泛性与趣味性。
教学重点:规律的探索及表达;字母表示任何数的意义及符号感的培养;合作交流、猜测验证等意识的养成。
教学难点:规律的探究过程及表达;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二、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师生共同玩扑克牌游戏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课,同学们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我看有些同学还是有点紧张,这样吧,老师和同学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
生:好!
-掌门1对1
-掌门1对1
师:老师需要请两个同学上来配合,哪两个同学愿意上来?
生:我愿意,我愿意??(学生异常踊跃)
师:生甲、生乙。我们先看一下游戏规则。(多媒体演示)
师:我们首先每堆发3张牌。下面请生甲移牌,生乙报牌。
生乙:还剩5张。
师:我们换几张牌试一试。每堆发10张牌,请两位同学继续刚才的游戏。
生乙:还剩5张。
师:同学们猜一猜,如果每堆牌的张数是20张、30张??最后还剩的牌的张数是多少呢?
生:5张!(学生齐答)
师:为什么呢? 生:(沉默)
师:怎样说明这个问题呢?今天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点评:通过扑克牌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示了教学来源生活实际的本质,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数学知识的生存空间.
(二)组织活动一:用火柴棒搭正方形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用火柴棒搭正方形的活动。下面,同学们先拿出准备好的火柴。我介绍一下搭法。
图1
师:大家看屏幕,按图1的方式搭正方形,能看明白吗?
-掌门1对1
-掌门1对1
生:能。
师:好,我们用1分钟的时间,来搭正方形,看哪个同学搭得最多。记录员做好记录。
师:各组发言人,请说一下你们小组中搭得最多的同学的名字,和最多正方形的个数。
(每组发言人分别说出各组中的情况,最多的个数达12个。)
生:同学们搭得都很好,充分说明了同学们手巧。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组问题,来展示一下同学们不仅手巧,而且心灵。
问题:
(1)图1的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
(4)如果用n表示所搭的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与同伴进行交流。
(5)根据你的计算方法,搭2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师:大家先解决一下问题(1)、(2)、(3)。
师:请各小组说一说(1)、(2)、(3)的答案。
小组1发言人:(1)搭2个正方形需要7根火柴棒,3个需要10根火柴棒。(2)需31根火柴棒。(3)需301根。这301根火柴棒我们是这样得到的,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其余的99个正方形是用的3根,所以,总共用301根。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师:第1小组组长说一下,他的结果对不对,解释有道理吗?
生:结果对,解释有道理。
师:这个小组做得很好。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小组2发言人:我们是这样想的。如果把每个正方形都看成需要4根,那么100个正方形需400根。可是除去第一个正方形,其余的正方形都少用1根。所以我们的算法是:4×
-掌门1对1
-掌门1对1
100-99。
师:说得非常好,你们组还有其他方法吗?
小组2发言人:暂时没有。
小组3发言人:还有。就是把每个正方形都看成3根火柴棒搭成的,100个正方形就需要300根。但第一个正方形多用了1根。因此,是301根。列算式是:3×100+1。
师:这个组同学的发现也非常好。同学们还有不同方法吗?
师:这个问题,大家想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充分说明了大家善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也展示了同学们心灵手巧的优点。实际上,这个问题还有方法,课下大家再探讨。我们看第(4)个问题,大家再分组研究一下怎样解决,有几种方法,越多越好。
师:我们请第二小组的发言人说一下你们小组的结论。
生:我们小组有三种结论。基本上和第(3)个问题差不多。列的算式是:①3n+1,②4+(n-1) ×3,③4n-(n-1)。
师:有和他们列的算式不同的吗? 师:这个小组列的算式非常好。大家观察一下(3)、(4)两个问题的答案有什么不同吗?
生:在(4)中n是几个?
生:无数个,任意一个,任意??
师:到底是多少?
生:任意个。
师:对,这里的字母表示任意个。也就是说,任意个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师:刚才我们知道n表示正方形的个数,n可以是3,也可以是4,它表示任意数,现在大家完成问题(5)。
师:请大家出示结果。
生:601。
师: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看一看算法一样吗。
生:不大一样,但结果一样。
-掌门1对1
-掌门1对1
师:大家的计算都非常好,小组讨论得也非常好。
点评:本教学片断,利用课件直观的演示和老师恰当的引导,使学生在探究规律上层层深深入,时同在思维的空间上还逐步展开,体现了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达成了本课的第一次探究活动。
(三)组织活动二:用字母表示运算律
师:我们再看一下这个问题:
2+3=3+2,(-3)+(-5)=(-5)+(-3)。??
观察上面算式,你能说出它们包含的运算律吗?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律吗?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学过的哪些运算律?
生1:上面算式包含的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我们还学过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a+c)+b
乘法交换律:abc=a(bc)=(ac)b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师:很好,式子中的a、b、c表示什么?
生1:表示任意数。
师:a、b、c它们相等吗?
生1:不相等。
生2:也可能相等。
师:很好!a、b、c三个字母表示任意数,它们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同学们考虑得很全面。你能说一下用字母表示运算律有什么好处吗?
生1:简便。
(四)组织活动三: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师:刚才同学们用字母表示了学过的运算律,下面我们来看下面一个问题(多媒体演示)。
-掌门1对1
-掌门1对1
生2:我们学过的一些图形的计算可以用字母表示。
师:举个例子。
生2:我们学校的校牌是长方形,我们上课的阶梯教室是长方体。
师:要求校牌的面积和阶梯教室的体积,怎样求?会用字母表示吗?
生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为ab;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分别表示长、宽、高。
师:回答得非常好。再看一幅图,这是一面镜子,从正面看起来是一个圆形。你知道圆的面积公式吗?
生3:2πr2。
生4:不对,是πr2。
师:谁说得对?
生:生4说的对。
师:是πr2。生3说的是2πr2实际上表示的是2个这样的圆面积。他不但看到实物,而且还看到了镜子的影子。
师:知道π、r分别表示什么吗?
生4:π是圆周率,r表示半径。 师:我们还学习了不少分式,都可以用字母表示。课下同学们把它们尽可能多地写下来。
点评:此片断体现了本节内容是在原有数学知识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加深了学生对知识链的理解。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觉性的形成。
(五)组织活动四:唱一首儿歌
师:下面我们唱一首歌欢迎来听课的老师,好吗?
生:好!
师:我先唱一遍??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掌门1对1
-掌门1对1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
大家会接着往下唱吗?
生: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
师:同学们,唱得非常好,比我唱得强多啦!这首歌可以唱完吗?
生:唱不完。
师:那怎么办呢?
生5:可以用一句话来唱。
师:你可以唱吗?
生5:可以。
师:大家欢迎! 生:(鼓掌)
生5: 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点评:通过儿歌促成了第三次探究活动,加深了规律性的认识。同时,满足了学生情感上的支持和互动力,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数学知识横向发展的属性。
(六)尝试练习 6:(1)、(2)分别为3v、mn-pq。
师:请解释一下(2)的答案。
生6:mn表示大长方形的面积,pq表示小长方形的面积,它们的差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
师:非常好。我们再看一组练习(多媒体演示)
-掌门1对1
-掌门1对1
师:请同学们分组练习。然后点学生回答。
点评:此片断从多角度、多层面精选的训练题,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使学生通过探究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
(七)课堂反思
师:我们这节课做了哪些活动?
生7:摆火柴棒,表示图形的面积、体积。
生8:还有唱儿歌。
师:大家记得很好。想一想,这些活动都和什么有关?
生:和“用字母表示数”有关。
师:字母能表示什么数?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生:任意数。用字母表示任意数,这样很方便。
生:还有运算律、公式等。
师:大家总结得非常好!大家再想一下,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9:知道了用字母能表示任意数。
生10:用不同方法求火柴棒的根数。
师:大家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用字母表示任意数。同样课堂上的表现非常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八)挑战性问题
师:最后,我们再看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同学们课后解决。
在某地,人们发现某蟋蟀叫的次数与温度有如下的近似关系:用蟋蟀1分钟收的次数除以7,然后再加上3,就近似地得到该地当时的温度(℃)。
(1)用字母表示该地当时的温度;(2)当蟋蟀1分钟叫的次数分别是80、100和120时,该地当时的温度约是多少?
总评 本课通过几个探究活动提示了字母能表示什么的主题,纵观整个教学过程,使我们有以下三点认识:
-掌门1对1
-掌门1对1
1.探究过程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算什么。本节课安排的第一个探究活动通过课间演示的火柴棒搭成正方形,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学生在深入思考和感受的过程中,真正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是促成学生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在搭建正方形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学生表达思维过程和结果,并进行交流和补充,达成了四种代数式反映了四种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碰撞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不断产生新的发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能力提高。
3.注重评价,做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我们注意到,本节课在探究活动中,通过思维过程的评价使每一个学生对规律的认识更清晰,通过对问题阐述方式的评价,优化了学生数学品质,通过习题训练中各种问题矫正(采取了不同评价方式),夯实了学生的基本功。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提供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材料作背景,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同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会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本节课采用活动 探索 合作 交流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更值得关注的就是,学生的讨论与合作学习还需加强,讨论问题还不够深入,多数时间还是以个别回答为主,虽然许多个别回答非常精彩,但仍需注意讨论形式的变化,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有所提高,从与它人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另外,还需加强的是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多数问题的发现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如果能达到学生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全班解决,那效果更佳。
-掌门1对1
正在阅读:
《字母表示数》课堂实录及反思-掌门1对101-13
unity面试题01-08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学习心得范本五篇08-16
近三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05-14
英语专业听力教程4 Unit1006-04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03-19
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作文300字02-04
滨州市2015年4月七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 - 图文04-22
新北师八上数学期末复习试卷(3份)含答案06-18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掌门
- 实录
- 字母
- 反思
- 课堂
- 表示
- 焊接结构教案 - 图文
- 销售管理系统案例
- 四氯化钛可研报告 - 图文
- 机械设计习题
- 2008-2009博客市场及博客行为研究报告
- 毛概1-11章课件大纲(简)
- 浅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寻找“信息差”策略-2019年教育文档
- 谈如何做一名有积极影响力的班主任
- 八极拳内功五法
- 附录B管道工程
-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汇总
- 工程执行概算管理规定
- 2012新课标高一地理练习:1.2(湘教版必修1)
- 北京某医院大楼综合布线系统电气施工组织设计 - secret完整版
- 寒假 这样过
- 《电工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昆明市第八届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结果更正公示
- 大学辅导员与学生谈话记录
- 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6 - 不等式(组)
- 《机械优化设计论文》讲义 教材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