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手册

更新时间:2024-01-16 02:23: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手册

第一部分 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的安装

前 言

为确保本公司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现场安装施工的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并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施工,特编制本部分内容。

本部分内容根据本公司的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备安装要求编写,其中有关升压站设备、站控层设备、电源设备等部分的安装内容也适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装施工。

本部分内容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合编》中的《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盘、 柜及二次回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部分 DL5009.3-1997)等国家及行业标准。同时也参考了白玉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电气工程安装及调试技术手册”一书。

本部分仅为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现场安装施工部分的内容,仅包含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保护测控屏、机组自动化屏、辅机控制屏、控制箱、站用交直流电源设备、站级监控系统设备,通信设备等)的安装及接线,各设备的内部安装接线已在厂内完成,而系统的调试、试验等在安装完成并经验收后进行。相关要求则为本手册第二部分内容。

第一章 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现场安装的条件

第一条 现场土建工程条件

1. 厂房施工已全部完成,达到以下要求

1) 屋顶、楼板施工完毕,无渗漏; 2) 室内地面施工结束; 3) 室内沟道无积水,无杂物; 4) 门窗安装完毕;

5) 进行施工有可能损坏已安装设备的装饰工程已施工完毕; 6) 装有空调或通风设备的场所,设备已安装完毕并投入运行。 2. 电气设备安装基础施工已完成

1) 电缆管已预埋,符合设计要求;

2) 电缆沟施工完毕,沟内电缆支架已安装且符合设计要求; 3) 各屏、柜安装基础施工完毕。 3. 电站工作接地网施工完毕

1) 主接地体、均压带等埋设施工完毕;

2) 各电气设备安装基础的金属构件(如屏、柜基础的型钢)已按设计要求与主接地网可靠联接。

第二条 水轮发电机组及辅机设备安装施工已基本完工

1.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完成;

2. 机组辅机设备(励磁装置、调速器等)已就位; 3. 公用设备已安装

1) 油系统设备(油泵、油箱等)已安装,阀门油管等已接通; 2) 气系统设备(空压机、储气罐等)已安装,气管已接通;

3) 技术供水设备(水泵、滤水器等)已安装,供水管道、阀门等已施工完成; 4) 排水设备(排水泵)已安装完成。

第三条 电气一次设备安装施工已基本完工

1. 升压变安装完成;

2.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柜安装完工; 3. 发电机励磁变安装完工;

4. 升压站隔离开关、断路器、互感器等安装完成。 第四条 大坝闸门施工已完工

1. 闸门安装完成; 2. 闸门启闭机安装完成;

3. 安装传感器的基础件施工完成。 第五条 其他条件

1. 电气二次设备已按清单全部运抵现场并验收; 2. 全部控制电缆已运到现场; 3. 电源满足施工要求。

第二章 施工准备工作

第一条 施工人员组织

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安装的人员配备,应根据施工工作量的大小,施工单位的人力资源条件和安装施工工期长短等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应配备以下人员:

1. 安装组组长1人

1) 职责:负责安装施工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保证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和施工质量。

2) 要求:具有丰富的电气二次设备安装经验和较强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 2. 施工安全员1人

1) 职责:负责施工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施工事故。

2) 要求:具有丰富的消防知识和电气安装施工的安全管理经验。 3. 电气二次施工技术员1~2人

1) 职责:负责解决安装中的技术问题,遇到技术问题或设计图中的问题时,负责与设计方代表沟通保证安装质量。

2) 要求:具有扎实的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电气二次阅图能力及丰富的电气二次设备安装经验。

4. 电气二次设备安装工,人数根据施工工作量及工期决定

1) 职责:负责具体的安装施工。

2) 要求:具有一定的电气二次设备方面的阅图能力和一定的现场施工经验,能熟练的完成二次施中的各种安装与接线工作。

5. 材料员1人

1) 职责:负责施工材料的供应。

2) 要求:具有制定施工材料计划的能力和材料供应经验。 6. 普工:人数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1) 职责:完成施工中的辅助工作,如设备运送及就位,在电工指导下放电缆,施工现场清理等。

2) 要求:有较强体力,能吃苦耐劳。

第二条 施工设备及工具

1. 交流电焊机 1台 2. 手电钻 1把 3. 冲击电钻 1把 4. 力矩扳手 1套 5. 套筒扳手 1套 6. 卷尺(5M 100M) 各1个 7. 电工工具 电工每人1套 8. 人力叉车 1台 9. 手砂轮 1台

10. 断线剪 1把 11. 放线架或放线车 2-5台 12. 手动葫芦 1台 13. 号管打号机 1台 14. 对讲机 2-6台 15. 万用表 1-3台 第三条 设备开箱检验

在有设备厂代表在场的情况下,由电气技术员带领电工及普工,根据供货清单对综合自动化设备进行开箱检验,进行如下工作:

1. 清点设备件数:

根据供货清单,逐件核对设备件数与供货清单是否相符,外包装是否完好。如设备件数不符或外包装有损坏,应作详细记录,通知采购部门与设备制造厂家联系,进行处理。 2. 开箱检验:

打开外包装,对箱内设备进行检查: 1) 箱内设备与装箱单是否一致;

2) 设备外观有无缺陷或损坏,如屏体是否变形,有无漆面损坏,玻璃破碎等; 3) 检内部设备是否完好,如安装件是否松动或掉落,器件(如电工仪表)是否有损坏等; 4) 资料是否齐全。

5) 如设备有缺件、损坏或资料不全,应作详细记录,报采购部门与厂家协商处理。

第四条 施工技术准备

1. 施工技术资料消化:

由电气技术员主持,电气安装工参加,对设计院图纸及设备制造厂图纸资料进行认真阅读,审查图纸资料是否有错误,设备间联接是否有不吻合的地方,按图施工是否有困难等。详细记录图纸资料中存在的问题,以备在资料审查会上提出。 2. 资料审查会:

由建设单位组织,有设计单位、安装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供货单位、大型项目还应外聘技术专家参加的技术资料审查会,对安装图纸资料进行会审。对安装资料中的缺陷、错误进行纠正。由设计单位和设备供货厂家根据审查意见对图纸资料进行修改。 第五条 安装现场考查

由安装组组长带领安全员、电气技术员和电气安装工参加,进行现场考查,以便针对现场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施工计划。现场考查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 设备安装位置及周边条件;

2. 电缆管、沟及桥架等的位置,走向及周边条件; 3. 设备搬运通道及搬运条件;

4. 施工的安全条件:如施工场所附件是否有带电设备、有易燃危险物品等。 第六条 制定施工计划

由安装施工组组长编制出施工计划初稿,组织安装组全体人员讨论制定施工计划。施工计划包含以下内容:

1. 施工进度计划; 2.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 施工材料需求计划; 5. 临时人力需求计划。

第三章 设备的就位与固定

第一条 设备的搬运

为搬运方便,防止在搬运过程中损坏设备外观,屏、柜等较重设备应在带包装的情况下,由库房搬运到安装场地。

1. 搬运方式

1) 较轻设备的搬运,如设备重量较轻(如150Kg以下)且外型尺寸不大,可直接采用人工扛、抬等方式搬运;

2) 较重设备的搬运,如设备重量较重(如200Kg以上),或外型尺寸较大,可采用如下方式搬运:

a. 叉车搬运:现场有叉车时,屏、柜等较重且外形较大的设备,可用叉车搬运;

b. 行车吊运:在主厂房内搬运屏、柜等较重设备时,可利用行车吊运。吊运时,应直接利用屏上的吊环;

c. 滚杆搬运:在无以上两种搬运设备时,可采用Φ80左右的钢管制成滚杆,用滚杆搬运较重设备。

2. 搬运注意事项

1) 防止损坏设备: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备一般结构比较脆弱,外壳易变形,人工抬运时,注意捆绑方式,防止设备外壳变形; 2) 轻起、轻放,防止剧烈振动而损坏设备内的元器件; 3) 较重设备不能在地面直接推动,防止擦伤地面。

第二条 屏、柜的就位与固定

1. 屏、柜的固定方式: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备,与基础型钢的固定方式,不能采用焊接的方式,必须采用螺钉紧固方式。 2. 紧固件要求:

用于屏、柜固定的紧固螺钉,应采用镀锌标准件或不锈钢标准件。 3. 基础型钢清理:

屏、柜就位前,应先用手砂轮清除基础型钢接触面上附着的异物或铁锈。 4. 钻安装螺钉孔

1) 确定孔位:根据屏的安装位置和生产厂家提供的屏体底座开孔图,在基础型钢上画出各屏体紧固螺钉孔的中心位置; 2) 打中心孔:用冲子和榔头打出各螺孔的中心孔;

3) 钻孔:采用比紧固螺钉外径大1~2mm的钻头,用手电钻钻击全部螺钉孔。 5. 屏体就位

1) 屏体就位时,最好用手动葫芦吊装,无手动葫芦时,可采用人力方式移动屏体;

2) 多面屏并屏安装时,先将中间一面屏就位。一般屏体底座的安装孔为条形孔,中间屏的紧固螺钉应在条孔的正中间位置。位置正确后,将紧固螺钉由下向上穿上,加装平垫圈和弹簧垫圈后,将螺帽套上; 3) 从中间向两边,依次将所有屏体就位。 6. 屏体调整:

屏体就位后,应对各屏的位置和底面进行调整,以达到如下几点要求: 1) 屏体垂直度:屏体垂直度<1.5mm/m,垂直度不满足要求时,采用加薄钢板片调整;

2) 屏体水平偏差:相邻两屏顶部偏差≤1.5mm,整列屏顶部偏差<5mm。水平偏差不满足要求时,对过低的屏,在底部加钢板条加高;

3) 屏间偏差:相邻两屏前面偏差<1mm,整列屏前面偏差≤5mm。偏差不满足要求时,应适当调整位置,调整不能满足时,应修安装孔; 4) 屏间接缝:两相邻屏间的接缝<2mm。

7. 屏体固定

屏体调整好后,用力矩扳手或套筒扳手将全部紧固螺钉旋紧。用力矩扳手时,根据坚固螺钉的大小选择力矩,用套筒扳手时,紧固力是将弹簧垫圈压平后再适当増力一关紧固力即可,不可过紧,以免损坏螺钉。 8. 屏体接地

屏体固定后,应用16mm2以上的铜编织线或软铜线将屏体内的专用接地螺钉与主接地网可靠联接。铜接地线两端应压接或焊接“○”形线鼻。 第三条 控制箱与端子箱的安装

1. 安装在墙面上的控制箱

1) 确定安装位置:一般情况下,设计单位已设计好控制箱的安装位置,土建施工已预埋了电缆管,确定控制箱体安装位置可根据电缆管来确定,方法是:箱体的高度按其下端面略高于电缆管上口确定,水平位置按箱体下部的出线孔正对电缆管为准;

2) 安装孔位确定:将箱体抬到确定好的位置上,用铅笔画出各安装孔的位置; 3) 钻安装孔:控制箱安装在墙面时,通常采用膨胀螺钉固定,根据选用的膨胀螺钉,选用合适的钻头,用冲击电钻钻安装孔,孔深应略大于膨胀螺钉的埋入长度;

4) 固定控制箱:将控制箱抬到安装位置,穿入膨胀螺钉,调节箱体的垂直度,使其垂直偏差小于1.5mm/m,然后用套筒扳手旋紧螺帽;

5) 箱体接地:用截面积>2.5MM2的软铜线,将控制箱体内的专用接地螺钉与接地网可靠地联接。接地线两端层压接或焊接“0”线鼻。

2. 安装在型钢基础上的控制箱

1) 型钢基础:不靠墙面安装的控制箱,在土建施工时已预埋安装的型钢基础; 2) 焊接控制箱支架:用40×4mm角钢焊成600mm左右的控制箱支架,再将其焊接或用的钉固定到型钢基础上(有的在土建施工时,已将支架焊接好); 3) 钻安装孔:根据控制箱的安装孔径,选用合适的钻头,用手电钻在支架上选定的位置钻安装孔;

4) 固定控制箱:将控制箱抬到安装支架上,将安装螺钉由下向上穿出,加平垫圈和弹簧垫圈后套上螺帽,调整好控制箱的位置及垂直度后,旋紧紧固螺帽。 5) 箱体接地:用截面积>2.5MM2的软线,将控制箱内的专用接地螺钉与基础型钢上的接地螺钉可靠联接。

3. 端子箱的安装端子箱的安装方法与控制箱的安装方法完全相同。 第四条 控制台的安装

1. 铁制控制台的安装

1) 整体式控制台的安装:较小型的铁制控制台一般制成整体式结构。这种控制台的安装方法与控制屏的安装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因其长度较长,底座上有3-4排安装孔,因此在调节台面水平度时,应注意不同螺钉处所加垫块的厚度变化,使每一紧固螺钉下均垫实在后再旋紧螺帽,避免因台底未垫实的情况下旋紧螺帽而使台底面受力不均而变形。

2) 分体式控制台:较大型的控制台为运输方便通常制成分体式,通常由2-4段构成。这种控制台运到现场后,应先将其组合成整体,然后按整体式控制台的安装方式安装。分体式控制台的联接方式通常采用螺钉联接。在控制台相邻两段的结合面4周钻有多个联接螺钉孔,将结合面对齐后用配套的联接螺钉联接。在旋紧螺帽前应调整,使两段间和整个台面的水平偏差和前立面偏差满足设计要求。

3) 控制台接地:铁控制台应可靠接地,用16mm2以上铜编织线或铜软导线,将控制台的专用接地螺钉与接地网可靠联接。为保证分体式台体的等电位,应用铜编织线或软铜导线将各段可靠地联接在一起。

2. 木制控制台的安装:

对于采用木制控制台的站,木制控制台不需要安装,放置在设计的位置即可。同时,木制控制台也不需要接地。 3. 控制台内设备的安装:

1) 安装于控制台内的一些设备,如计算机、通信管理机、交换机、显示器、打印机等,一般均单独装箱运到现场;在控制台安装好后,再装入。 2) 台内设备的安装:通常计算机、通信管理机、交换机等设备装于台面下的柜中,按厂家提供的设备布置图安装。台内设备一般不需要固定,但通信管理机、交换机等应固定。

3) 台面设备的安装:通常显示器、打印机等放置于控制台面上,而键盘则设计有专用的键盘抽屉。

4) 设备的接地:控制台内或台面上的设备,凡外壳为金属的,必须接地。用2.5mm2以上的软铜导线,将设备外壳的接地点相互接通,最后用一条软铜线将全部设备的接地与控制台的接地螺钉可靠联接。

第五条 GPS天线的安装

1. GPS授时天线安装时其信号接受面应平行于地面,以达到最佳接受效果。同时应

考虑周边环境适当调整安装的角度。

2. GPS授时天线安装时应远离高压线及强电场、磁场等干扰源。

3. 电缆敷设时应远离高压线、电源线、电话线等。

4. 电缆线长度多出时不要盘起,应拉直,以免产生电磁场引致信号衰减。 5. 电缆线敷设时不应受力压迫。

6. 天线的接头不要带电插拔,以免电路受损。 第六条 抽屉式开关柜的调整

站用交流屏采用抽屉柜的,安装固定好后,应进行机械调整,以保证能正常使用。 1. 抽屉滑道调整:

检查调整滑道,使抽屉推拉灵活自如,无卡阻碰撞现象。 2. 插接触头调整:

插接的动、静触头的中心线应一致,触头插接应同步,插接后接触紧密。 3. 机械联锁动作正确可靠

1) 断路器、空气开关分闸后,隔离触头才能分开,抽屉才能拉出;

2) 接地触头在抽屉推入时,比主触头先接触;在抽屉拉出时,应比主触头后断开。

3) 自动开关、接触器合闸时,需将抽屉室小门关上,合闸后被锁住,不能开门。分闸时须将操作手柄按到底,抽屉才能拉出。

4. 所有的触头不应有机械损伤的痕迹。

第四章 控制电缆敷设

第一条 放电缆

1. 电缆盘的放置:

整盘电缆撒开必须使用放线车或放线架(如图1所示)。使用放线架时,应使电缆的出线方向在上方,以免放线时,电缆在地面擦伤,同时严禁用手一圈一圈的撒开,以免电缆打结或成麻花状。

图1 简易放线架示意图

2. 在场地做好长度标记:

根据设计的电缆长度,用圈尺量出电缆长度并在地面做出标记。 3. 电缆的撒开:

由电工指挥,由数名普工拖拉电缆(一般20-30m一个人)。在电缆拖动时,不得接触地面,以免擦伤电缆外绝缘。 4. 检查电缆质量:

电缆撒开后,应检查电缆质量,如有质量问题,则将有质量问题的部分剪掉;如无质量问题,则用断线剪根据设计长度剪断。 5. 电缆的伸直:

撒开的电缆必须伸直,否则会妨碍穿管。电缆伸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由两人拽住电缆两端在平整干净的地面摔打,边摔打边转动电缆方向,即可将电缆伸直。也可将电缆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力伸直,并用圆木棒在弯曲处滚压一下即可伸直。一根穿线导管内的几根电缆应一次放完并伸直。 6. 挂临时电缆标牌:

电缆伸直后,在每一根电缆的两端挂上临时电缆标牌。临时电缆标牌用200x30MM2左右的白布条,用记号笔写上电缆编号。将白布条牢固的绑扎在电缆两端,布条离端部300~500MM。 第二条 导管内导线的敷设

1. 穿线导管的检查

1) 检查穿线导管的接地,检查穿线导管进柜、进箱、进盒或进电缆端接地是否良好或与箱盒已可靠联接。导管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2) 导管端口的离地高度:检查穿线导管到设备一端的端口高度是否与设备高度相适合。如不适合,则应先进行校正。

3) 导管端的检查:检查导管端口是否已扩大成喇叭状,端口内外是否有毛刺。如不符合要求,应作相应的处理。

2. 穿线导管的清理

用低压压缩空气(压力为0.7Mpa左右)对导管进行吹扫,以吹出管内的积水、沙粒等杂物。吹扫前应用对讲机通知导管另一端的人员远离导管端口,以免发生伤人事故。如吹扫时不通畅,表明管内有硬物堵塞,应采取措施将其清除,以免妨碍穿电缆。 3. 穿带线铁丝

1) 带线铁丝的选择:

根据穿线导管的粗细选择带线铁丝的粗细。一般Ф60mm以下的穿线导管,选12号左右的铁丝;Ф60mm以上的穿线导管选8-10号铁丝。 2) 带线铁丝的长度:

带线铁丝分主带线铁丝和辅助带线铁丝,辅助带线铁丝用于穿带线铁丝。主带线铁丝的长度比穿线导管长1-1.5m;辅助带线铁丝的长度略大于穿线导管的1/2。

3) 制作带线铁丝小钩:

在两根带线铁丝的一端弯一个直径10-20mm的半圆环小钩,将辅助带线铁丝的小钩沿垂直于圆环面的方向拆转90度,如图2所示。

4) 穿带线铁丝:

将两根带线铁丝的带小钩端分别由穿线导管两端慢慢穿入导管,当其均超过导管全长的1/2后,旋转辅助带线铁丝,然后慢慢向后拉辅助带线铁丝,如两铁丝的小钩已勾上,则拉出一段后,会带动主带线铁丝。如拉出时未带动主带线铁丝,应再次送回,重新旋转辅助铁丝,直到两根铁丝的小钩钩上,拉动辅助带线铁丝,将主带线铁丝拉出。 4. 穿电缆

1) 剥电缆端头:

将每根电缆穿入导管的一端的外绝缘剥除200-300mm。剥电缆外绝缘的方法是:先在预定长度处用电工刀横向划一个圆周,划时应注意刀口进入的深度比外绝缘层略浅,以免划伤芯线绝缘。然后用电工刀纵向由端部开始剖开外绝缘,直到已划的圆圈处。再用手剥除外绝缘。剥除时如遇圆周划得过浅处,可用电工刀补划一下。外绝缘剥除后,将芯线散开并捋直。 2) 绑扎电缆端头:

将每根电缆的前端对齐,带线铁丝包于芯线中。先用Ф1.5mm左右的细铁

图2 带线的传入方法

丝在离端头150mm处缠十圈左右,然后每条电缆选1/3~1/4芯线将头部揻回,再用细铁丝绑扎10圈左右。绑细铁丝时,带线铁丝前端的小钩应勾住铁丝圈。绑好的电缆端头应小于外绝缘未剥除处。如图3所示。如绑扎后电缆头过大,可剪掉部分芯线。

图3 电缆头绑扎法

3) 绑扎电缆端头时,临时电缆标牌的处理:

在绑扎电缆端头时,各电缆的临时标牌应移到外绝缘剥除部分并绑扎在铁丝内。 4) 导管穿线:

导管穿线由2~3人进行,一人在出线端拉带线铁丝,1~2人在入线端操作送线。穿线时先在绑扎好的电缆端头处涂些滑石粉,在导管端口处也抹些滑石粉;然后,送线端一人将电缆端头送入导管中,并用对讲机通知出口端的人拉铁丝。送入一段后阻力较大时,两端用对讲机喊号子,使二人一拉一送,步调一致,即可顺利地将电缆穿入导管。在送线端可由另一人将电缆理顺,保证穿入导管的电缆不扭绞和打折。拉线人拉线时用力要均匀,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拉断带线铁丝。遇到阻力过大拉不动时,可退回10~20cm后再向前拉,直到将电缆拉出导管口。

5) 测电缆芯线对电缆管的绝缘电阻:

将电缆拉到指定位置后,检查拉出部分的电缆外绝缘是否有损伤,然后解除绑扎电缆头的细铁丝,取下带线铁丝后,理直各电缆的芯线,用剥线钳剥除各芯线的内绝缘,将导线扭绞在一起,用500V摇表摇全部电缆芯对地绝缘电阻,其值应大于1MΩ。如绝缘电阻小于0.5MΩ,应查明原因做相应处理。 6) 穿线管端口处电缆处理:

电缆拉到离预定位置150mm处时,用黄蜡绸和兰胶带将电缆包扎几层,包扎应紧密整洁,长度为180mm左右。一端包扎完后,将电缆另一端拉出300mm,再包扎电缆,再退回150mm。使电缆管两端内150mm处的电缆经过绑扎。蓝胶带包扎完后用热粘法粘结,可用锯条烧红后,将胶带尾端烫熔后用力压住即可粘好。电缆到位后,用兰胶带将其与电缆导管端绑扎好,如管口扩成喇叭口,

则喇叭口处层先用配套的木塞或绝缘填塞物填塞后再绑扎,如图4。

第三条 电缆桥架内电缆的敷设

1. 放电缆

根据设计提供的电缆清单放电缆,放电缆的方法与穿导管电缆的放电缆方法完全相同。放好电缆后也应将电缆伸直并挂临时电缆标牌。 2. 电缆穿管

从电缆桥架引出的电缆要进入导管的,应先将穿导管的电缆端穿管,然后再铺设电缆桥架内的部分。电缆穿管的操作方法与前述相同。 3. 电缆在桥架内的敷设

1) 敷设顺序:一个桥架内敷设几层电缆时,应先敷设最下边一层,敷设完后,盖上盖板,再敷设第二层、第三层。

2) 电缆在桥架内的排列:电缆在桥架内排列的原则是平行布置避免交叉。 a. 电缆由桥架两边引出时,将最远处引出的电缆布置在最中间,而由最近处引出的电缆排列在最外边,如图5所示。

b. 电缆只由电缆桥架一侧引出时,将最远处引出的电缆布置在桥架的最里边,而由最近处引出的电缆布置在最外边,如图6所示。

图4 喇叭口的包扎方法

图5 导线或电缆在槽内的排列(两侧引出)

3) 电缆的敷设与固定

a. 先敷设最长的电缆并用隔板隔开,隔板每隔30~400mm与桥架固定一次,隔板的安装应与桥架边框平行,不得扭曲。

b. 铺设电缆时,应每隔5~6m有一个人拉送电缆,拉送电缆用力要均匀,切勿强拉猛拽,以免损坏电缆。

c. 由地面引到桥架上的电缆,必须有衬垫保护电缆的外绝缘层。

d. 电缆在桥架内转弯时,应有一个圆弧,圆弧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6倍。

4. 检查导线的对地绝缘

电缆在桥架内敷设完后,用500V摇表摇各电缆芯线对地绝缘,电缆芯对地绝缘应大于1MΩ。如小于0.5 MΩ,应检查原因并作出处理。 第四条 电缆在电缆沟内的敷设

电缆在电缆沟内敷设的施工方法与在电缆桥架内敷设的施工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一个在地下,一个在空中。施工时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

1. 拖放电缆:

1) 拖放电缆的顺序:

与在桥架内敷设电缆一样,一条电缆沟内布置有几层电缆时,先敷设最下层的,逐层向上,最后敷设最上边一层。

2) 在同一层中,先敷设最里边一根电缆,最后敷设最外边一根。 3) 拖放电缆的方法:

拖放电缆时应尽量避免电缆在地面拖动,应由人抬起沿沟向前行。敷设在一层的全部电缆拖放完后,再放入电缆沟内的支架上。 2. 电缆由电缆沟引入电缆导管的方法:

由电缆沟引入电缆导管内的电缆,应先将穿管端穿入导管后,再放入电缆沟内,且应布置在支架的最里边,在沟内导管口处,应挂标识牌,标明电缆去处(如对应

图6 导线或电缆在槽内的排列(单侧引出)

1. 电缆对芯目的:

电缆对芯的目的是找出同一电缆的两端,以便套上相同的线号,便于下步的接线及以后的运行,维护与检修。 2. 人员与设备的配备:

与电缆核对相同,但每人应有一把剪刀。 3. 电缆对芯的操作:

1) 选择公共导线:

一般选择同一起止点的某一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为公共导线,如同一起止点无屏蔽电缆时,可选公共接地网作公共导线。 2) 电缆两端的检查与处理:

检查两个电缆端头,各芯线应散开,不得有任意两根电缆芯的导线有碰触现象。 3) 对芯顺序:

为方便套号码套,对芯顺序与号码套上的线号顺序相同。 4) 对心方法:

无万用表的电工选择对芯电缆,并将该电缆各芯的号码套套上。然后用任一芯线端接于公共导线上,用对讲机报电缆号与芯线的颜色。持有万用表端的电工将万用表的鳄鱼夹夹在公共导线上,用一支表笔依次触碰同一电缆同种颜色的芯线端,碰到那一根蜂鸣器响(或对线灯亮),则该芯与对方接公共导线的为同一芯。套上与对方相同的号码套。号码套套上后,应将芯线端揻回30~40mm以免号码套滑脱。 5) 特殊电缆的对心:

芯数少于6的电缆,其芯线颜色均不相同,可不用对芯,两端约定同一颜色的挂同一线号即可。另外,有的电缆在芯线绝缘上印有序号,也可不对线,相同的序号两端穿上相同的号码即可。

第三条 电缆端的处理

1. 外绝缘的剥除

1) 外绝缘的剥除长度

与控制屏、柜、箱等设备连接的控制电缆,一般将电缆标牌挂在设备内,其电缆外绝缘在设备内保留最下一个接线端子下50mm以下的部分,一般屏、柜最下一个端子离底的高度为600mm。电缆外绝缘在屏内保留550mm左右。电缆外绝缘剥除的长度由图8所示的三部分组成。

水平部分

a. 竖直部分:

图8 电缆外绝缘剥除长度示意图

一根电缆剥除竖直部分的长度等于由该电缆所接的最上面一个端螺钉中心线到该端子排最下面第一个端子螺钉中心线下50mm间的距离。 b. 水平部分:

电缆剥除的水平部分的长度等于电缆芯束到端子排接线螺钉间的距离。 c. 接线部分:

接线部分的长度视端子排的螺钉及压接方式而定,一般端子采用弯圈压接,则为端子螺钉外径的3.5倍左右,如穿入孔中用螺钉端压接,则留10mm左右即可。 2) 剥除电缆的外绝缘:

剥除电缆的外绝缘的方法见第四章第三条中4.1.对于屏蔽电缆,屏蔽层不接地端,剥除外绝缘层时,屏蔽层及外层绝缘的长度一致;对于接地端,外层绝缘多剥除10mm,屏蔽比所需少剥除10~20mm,内层绝缘按预留长度剥除,然后,将屏蔽层外露的20~30mm理顺后扭到一起,以备焊接接地线。 2. 电缆外绝缘剥除的处理

电缆外绝缘剥除处,应用胶带整齐的包扎数圈,然后用热粘接的方式将胶带端部粘接牢固。

50竖直部分

第四条 屏柜内的接线

1. 电缆的临时固定:

为保证接线整齐,接线前先将接于屏、柜一侧的电缆外绝缘剥除处对齐,然后用塑料绑扎带将其绑在一起,再用一根绑扎带将其临时固定在预定位置。 2. 接线顺序:

为接线方便,竖直端子排采用由下向上的顺序,水平端子排采用由左向右的顺序。

3. 整理电缆芯线:

将剥除外绝缘的电缆芯线理散并捋直。 4. 弯折电缆芯:

根据电缆芯所接端子的高度确定电缆芯的弯折位置(见图8),然后用圆嘴钳钳住弯折处将电缆芯向端子排方向弯折90°,转弯处形成一个小圆弧。 5. 剪掉芯线端多余的部分:

芯线水平部分的长度为电缆端子接线螺钉的距离加上压接部分的长度,然后用钢丝钳(大截面的电缆芯用断线剪)剪除多余的线头。 6. 剥芯线绝缘:

用剥线钳剥除线头部分的内绝缘层。剥线时剥线钳的钳口选择应与芯线截面相适应,钳口选择过小会损伤芯线,过大则不易剥除绝缘。对于较大截面的电缆,则采用与剥电缆外绝缘的方法用电工刀剥除芯线绝缘。 7. 线头处理:

1) 单股线芯的线头处理:

为保证导线压接后长期接触良好,单根电缆端接线前应镀锡。 2) 多股线芯的线头处理:

对于较细的多股电缆芯线,剥除绝缘后将导线扭绞到一起后镀锡,对于较大截面的多股电缆芯线,端头应在镀锡后,采用冷压或焊接等方式加装线鼻,接线鼻有“O”形线鼻,线叉和针形线鼻等形式。“O”形线鼻用于普通螺钉压接端子,线叉用于瓦形压板端子:针形线鼻用于孔形接线端子。压接或焊接线鼻的线头处,应加套热缩管保护连接处。 8. 接线

1) 单股芯线的接线

a. 单股芯线与螺钉压接端子的接线:单股芯线与普通螺钉压接端子接线时,先将线头用圆嘴钳顺时针方向弯一个直径比压线螺钉外径略大的小圆圈,如图9所示,然后拧下端子上的压线螺钉,穿入小圆圈中,再旋入

端子的小螺孔即可。拧下螺钉时应注意螺钉上的垫圈不能弄掉。

b. 单股芯线与瓦形压板端子或孔形接线端子的接线:单股芯线与瓦形压板端子或孔形接线端子接线时,先旋松压线螺钉,将线头穿入瓦形压板下或孔中,然后拧紧压线螺钉即可。

2) 小截面多股芯线的接线:小截面多股芯线在线头镀锡后,接线方法与单股芯线的接线方法相同。

3) 大截面多股芯线的接线:大截面多股线在压(焊)接接线鼻子后,其接线方法与单股线的接线方法相同。

9. 备用电缆芯的处理

1) 无抗干扰要求电缆备用芯的处理:

对无抗干扰要求(如:控制信号)的备用电缆芯,可两端悬空,绑线时将其绑入线束内即可。

2) 有抗干扰要求电缆备用芯的处理:

对于有抗干扰要求(如:模拟信号电缆)的电缆的备用芯,应在靠近信号接收端(一般为自动化设备端)接地,另一端悬空并绑入线束中。 10. 固定电缆

1) 解开临时固定电缆的绑扎带; 2) 绑电缆芯:

有线槽时,将电缆芯水平部分由下至上依次由正对端子的线槽侧缝中放入,理顺槽中的芯线,然后盖上盖板。无线槽时,用尼龙线由上至下将电缆芯依次绑入芯线束中,直到外绝缘层保留处收头。 3) 绑扎电缆:

图9 单股芯线端部的弯环方法

在离屏底100mm左右处,用塑料绑扎带将电缆紧紧地绑扎在屏、柜安装板上。 11. 检查接线质量

一台屏、柜接线完成后,应由有经验的电工或电工技术员检查所有的接线螺钉压紧程度是否合适,以保证接线的可靠性。 12. 整理电缆号码套

一台屏、柜接线完成后,应将全部电缆芯的号码套推移到靠近接线端子处,并将号码转到屏的正后方。使号码套排列整齐,号码清晰可见。 第五条 单件设备的接线

对于水电站中的温度、压力及液位等传感器,以及电磁阀、电动机等执行原件,为单件设备。其接线较简单,通常只有一根电缆。由于设备接线盒内空间很小,电缆标牌只能挂于盒外。电缆外绝缘一般伸入盒内10~20mm。单件设备接线时芯线的弯折、剪线头、剥线、镀锡及接线的操作方法与成套设备接线相同。单件设备电缆的固定通常只能固定在设备的支持构件上,如压力传感器的电缆可绑扎在传递压力的细铜管上。 第六条 系统的接地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接地必须严格按照一点接地的原则进行,在系统设计中,已按此原则设计各设备的接地方式。现场施工时,应完全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接地必须按以下要求施工。

1. 保护接地:

1) 各设备的保护接地(外壳)采用就地接地方式,即各设备的外壳与已接地的基架接触应良好。根据我国标准规定,二次屏柜采用螺钉固定。安装时,除清除屏底安装螺钉孔附近的涂层,使紧固螺钉与屏体和基架有较小的接触电阻外,屏柜内的专用接地螺钉应采用截面>10mm2的铜编织带或软铜线与焊于基架上的接地螺钉可靠连接。

2) 对于控制箱、传感器、执行元件等单件设备的外壳,也应用截面≥2.5 mm2的双色软铜线可靠接地。

2. 系统的工作接地联接:

1) 拆除TA、TV等的现场接地点:

检查高压开关柜中有TA或TV的,其二次侧的现场接地线芯必须拆掉。将其中性点用2.5mm2(TA)或1.5mm2(TV)的绝缘铜芯线引到端子排上,如图11所示。(图11为接地规定中图2)

G00保护控制类屏体保护控制类屏体 接地端子排接地端子排GYXGN600N610N411N421V4-123456

CuP123456789101112图11 系统二次设备的接地

2) 检查各自动化屏的接地铜排的对地电阻:

在联接工作接地系统前,应用500V摇表摇各屏、柜接地铜排的对地电阻,应大于1MΩ。

3) 屏柜间工作接地的联接:

a. 屏间联接线的制作,各屏接地铜排间用截面积大于10mm2的软铜线或铜编织带,长度≥1.1m,在两端焊接或压接“O”形线鼻,并用热缩管保护联接处。

b. 屏间接地铜排的联接:系统接地联接如图12所示,依次将各屏的接地铜排用接地联接线联通。联接时采用M10左右的紫铜螺钉穿过接地铜排孔和“O”形线鼻后,加上紫铜平垫和弹簧垫圈后旋紧,以保证接触良好不会松动。

1#保护控制类屏体 789101112123452#保护控制类屏体N#保护控制类屏体CuP123456CuP6789101112N-1#保护控制类屏体3#保护控制类屏体

图12 屏间接地铜排的联接

CuP1234567891011124) 系统接地点的选择:系统一点接地的原则是指有电气联接的一个系统采用一个接地点,如系统采用电气通信,则各LCU间有电气联系,则各LCU与后台系统为一个系统,只能有一个接地点,各LCU的屏、柜接地铜排均应联接在一起后一点接地。如系统各LCU与后台系统间采用光纤通讯,则各LCU间无电气联系,各LCU为一个独立的电气系统,可一个LCU选一个接地点。系统的接地点应选择最靠近后台系统的那一面屏。

5) 系统的接地:用截面积大于16mm2的软铜线或铜编织带,两端压接或焊接“O”形线鼻后,一端接于焊接于接地网的螺柱上,一端接于接地屏的接地铜排上。联接时,两端均应加紫铜平垫和弹簧垫圈并压紧,以保证接触可靠和不会松动。

第七章 控制台的安装

第一条 控制台架设

项目配置的控制台按材质一般分为铁质和木质两种。铁质的控制台一般采取整体运输,现场无需再次组装,解开包装材料直接按现场要求摆放即可。而木质的控制台为便于运输,一般拆散包装成了多个部分,现场使用时需从新组合。 第二条 控制台组合注意事项

控制台组合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水平放置各组件; 2. 按组装孔实施螺钉固定; 3. 螺钉必须拧紧;

4. 控制台安装布置时,其上的人机接口设备及电缆连接应能方便地拆卸更换,如在控制台下布置设备,则应保证设备能可靠散热。

第三条 组合后控制台示意图

1. 正视图 UPS或逆变电源打印机音箱19\19\鼠标电话调制解调器

键盘工控机(卧式)工控机(卧式)立式机箱或服务器插线板(五孔)2. 府视图

过线孔音箱音箱过线孔过线孔第八章 通讯电缆接线

第一条 通信系统的联线

1. 总线通信电缆的接线操作如下:

1) 剥电缆绝缘:先将外绝缘剥除60~70mm,将屏蔽层理开关扭绞在一起,再将内层绝缘剥除50~60MM。然后将两芯内绝缘剥除10~20mm(为接线螺钉外径的3.5倍左右)。

2) 将电缆芯扭在一起:将接于同设备的两根电缆的相同颜色的芯线端分别扭绞在一起,然后镀锡。

3) 接线:先将两个扭绞并镀好锡的线端用圆嘴钳弯一个如图9所示的小圆圈,然后将通信端子的螺钉旋下,穿入小圆圈后再旋入压紧即可。

2. 以太网通信电缆的接线:

以太网通信设备一般采用RJ型接插件联接,一般插座在设备上,其插头采用水晶插头。插头与电缆的联接采用压接方式,用水晶头压钳进行压接施工。压接时注意各线对位要正确,线头剥除长度要合适。 3. 光缆的联接:

光缆的焊接需要专用设备和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通常请专业施工人员进行。 1) 光纤熔接

借助光纤熔接机对两根光缆连接。

2) 通信网络

第二条 通讯线的联接

将所有装置的通信口根据装置和屏柜安装情况按照系统组态的要求接到总控装置相应的通信口上:

1. CAN通信连接

CAN通讯,是我公司产品最常用的通讯方式,主要用于装置与电厂控制级计算机监控软件之间的通讯。计算机或通讯管理机端安装专用CAN通讯卡,通过DB-9插头实现与CAN总线的连接。CAN接口一般只需要三根线:CAN_H 、CAN_L、GND,其中GND不接入通讯设备,仅接入保护地。

CAN通讯卡一般具有两个通讯端口,分别为CAN1口和CAN2口。具体使用时,外接通信设备是否接入CAN1口或CAN2口,需与监控软件中对应通讯对象得通信接口组态有关,两者必须一致才能确保设备的通信正常。

1) DB-9插头接线及引脚定义

PLC逻辑控

计算机

双绞线

光纤收发器

光纤

光纤收发器

双绞线

光纤FC接光纤SC接口

以太网RJ45接口 串口DB9接口

引脚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定义 CAN_H GND CAN_L CAN_H Bus line

CAN_L Bus line CAN referece ground

2) 分散安装装置的通讯接线及引脚定义

3) 柜屏内CAN通讯接线

屏内X0端子 CAN通讯总线

CAN_H CAN_L GND N1 N2 N3 CAN_H 至屏内CAN_L GND 引脚定义 引脚 装置 CAN通讯接口 CANH CANL 3A13 3A14 CAN通讯总线

4) CAN通信网络图 通用计算机或 通讯管理机CAN-H1#柜屏CAN-HCAN-L2#柜屏CAN-HCAN-L3#柜屏CAN-HCAN-LCAN网络适配CAN-L卡GNDCAN-HCAN-LCAN-HCAN-L终端电阻120O

CAN-HCAN-LN1#装置N2#装置N3#装置

2. RS-232通信连接

RS-232C接口标准是目前计算机和智能设备中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信接口标准,一般用于点对点通讯方式。常见通信设备有:调度,直流系统,PLC编程接口,通讯距离一般不超过15米,计算机或通讯管理机端的串口经DB-9插头实现与通讯总线的连接。RS-232C接口一般只需要三根线:RXD、TXD、GND,接线简单。

CAN通讯卡一般具有两个通讯端口,分别为CAN1口和CAN2口。具体使用时,外接通信设备是否接入CAN1口或CAN2口,需与监控软件中对应通讯对象得通信接口组态有关,两者必须一致才能确保设备的通信正常。

1) DB-9插头接线及引脚定义

引脚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定义 TXD RXD GND GND TXD RXD

2) 通信设备的通讯接线及引脚定义 通信设备 RS-232通讯接口 引脚定义 TXD RXD G00 引脚 RS-232通讯总线

3) 柜屏内RS-232通讯接线

屏内X0端子 RS-232通讯总线

TXD RXD G00 N1 N2 N3 CAN_H 至屏内CAN_L G00

4) RS-232通信网络图 通用计算机或 通讯管理机 3. RS-485通信连接

RS-485是电站广泛采用通讯方式,其传输距离理论上可以达到1200米。计算机或通讯管理机端的串口经DB-9插头实现与通讯总线的连接。

RS-485接口一般只需要两根线:DATA-、DATA+;接线简单。 1) DB-9插头接线及引脚定义

引脚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定义 TXDTXDRS-232串口RXDGNDRXDGND通讯设备保护地(壳)DATA- DATA+ DATA- DATA+

2) 通信设备的通讯接线及引脚定义

3) 柜屏内RS-485通讯接线

屏内X0端子 RS-485通讯总线

DATA- DATA+ GND

引脚定义 通信设备 RS-485通讯接口 DATA- DATA+ 引脚 RS-485通讯总线

N1 N2 N3 DATA- DATA+ GND

4) RS-485通信网络图 通用计算机或 通讯管理机

4. 以太网通讯连接

以太网技术成熟,连接电缆和接口设备价格相对较低。计算机和通讯管理机经网线实现与通讯设备的连接,其通信连接有“直连”和“交叉连接”两种,具体以通信要求在网线连接的RJ-45接头的制作上进行区分。

1) 网线制作

DATA+推力瓦温度DATA+DATA-水导温度DATA+DATA-空冷器温度DATA+DATA-RS-485接口DATA-GND18RJ-45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1234567812345678RJ-45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RJ-45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棕1234567812345678RJ-45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棕图 交叉双绞线连接方式 图 直连双绞线连接方式

2) 网络图

第三条 通信连接注意事项

1. DB-9插头连接时,线缆头需在DB-9外壳内实施固定,以防止线缆受外力影响造成焊接脱落,引起通讯故障;

2. 对各通讯连接头做好区分标识,便于日后维护; 第四条 通信屏蔽接地

通信电缆的屏蔽层也采用一点接地的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1. 各段通信电缆的屏蔽层联通:除边屏外,一面屏、柜的通信电缆为一进一出两条,

将两条电缆的屏蔽层扭绞到一起,并用锡焊在一起,用热缩管封住即可,如图10所示。

2. 屏蔽接地:屏蔽接地点选择在接地屏,在接地屏将屏蔽层接于该屏的接地端子上,

再用截面积为2.5mm2的黄绿双色线接到接地铜排上即可。

第九章 安装工作的验收

第一条 安装验收的目的

安装工作是自动化系统现场工作的一个阶段,其验收属于阶段性验收。安装验收的目的是检查安装的正确性及安装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有通电调试的条件。验收中有不符合要求的,应详细记录并提出整改意见。

第二条 安装验收的人员组成

安装验收应组建临时的验收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1. 工程监理方代表一人,作为组长,主持验收工作; 2. 电站业主方一人,作为副组长; 3. 电站设计方代表一人,作为副组长 4. 调试人员代表1~2人;

5. 安装施工组电气技术员及电工1~2人,电气技术员担任记录。 第三条 设备安装验收

1. 屏、柜安装质量验收

1) 屏、柜的安装位置是否与设计符合;

2) 屏、柜的固定是否牢固,螺帽是否旋紧?平垫下的漆膜是否刮除干净; 3) 各面屏间的平直度、垂直度、屏顶高差、屏间间隙等是否符合要求。 2. 控制箱安装质量的验收

1) 各控制箱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控制箱的安装高度、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 3) 控制箱的固定是否牢固。 3. 单件设备安装质量的验收

1) 各传感器、执行元件等单件设备安装位置是否正确,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传感器、执行元件等的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合;

3) 自动化元件与主设备的非电气连接是否满足要求;如压力传感器与被测介质间的连接是否联通,密封是否满足要求;电磁阀的进出管连接密封是否良好等。

第四条 系统接线验收

1. 检查联接电缆规格是否正确:

检查各屏、柜、箱及单件设备的电缆。其电缆规格(芯数,截面积,有无屏蔽等)是否与设计相符。 2. 检查接线是否整齐一致:

检查各屏、柜、箱中的接线是否整齐,水平部分是否水平;各线相互平行,电缆束绑扎是否均匀,号码套排列是否整齐,号码是否清晰等。 3. 检查电缆的固定是否牢固。 4. 抽检接线是否正确:

5. 抽检接线质量:抽5%~10%的接线端子,检查其接线线号是否与设计图相符

抽5%~10%的端子接线,用螺丝刀检查螺钉的压紧情况,不应有未旋紧的情况。

第五条 系统接地验收

1. 保护接地验收

1) 屏、柜、箱外壳接地检查:各屏、柜、箱的接地螺钉与接地系统联接的导线截面、接线鼻的使用符合设计要求,螺钉压紧程度符合要求,接触良好; 2) 测各外壳接地电阻:用万用表低电阻档测各设备外壳与地之间的电阻,应为“0”Ω。

2. 系统工作接地验收

1) 各屏、柜、箱工作接地系统的检查:检查各屏、柜、箱接地铜排间联线的截面积,线鼻规格,联接质量符合要求,两端联接螺钉、螺帽、垫片等符合要求,螺钉的压紧程度合适。

2) 接地线检查:接地屏处的接地线截面积、线鼻的规格、联接质量符合要求,两端联接螺钉、螺帽、垫片等符合要求,螺钉的压紧程度合适。

3) 测系统的接地电阻:用万用表的低电阻档测各屏接地铜排对接地网间的电阻,均应为“0”Ω。

4) 确认TA、TV现场中性点接地拆除;检查各高压柜中TA、TV现场中性点现场接地线,确认现场中性点接地线已拆除。

3. 通讯信电缆屏蔽接地的验收

1) 检查各段通信电缆屏蔽接地是否接通;

2) 检查通信电缆屏蔽是否在接地屏可靠接于接地铜排上;

3) 测通信电缆屏蔽的接地电阻:用万用表低电阻档测量各通信屏蔽层的对地电阻,均应为“0”Ω。

第六条 验收记录与验收报告

1. 验收记录

整个验收过程中,记录员应详细记录验收的过程是否有问题,主要记录以下内容:

1) 设备安装验收记录:

记录各屏、柜位置是否正确,固定是否合格,各列屏的平直度、高度、垂直度、屏间间隙的数值。 2) 接线验收记录:

主要记录存在的问题,如:接线排列不整齐处,电缆规格错误,接线错误等。

3) 接地验收记录:

记录接地线的使用,螺钉等联接件的使用,接地点的选择等是否符合要求,

螺钉压紧是否有不合适的情况等。 4) 不合格记录:

验收中发现的任何问题均应作详细记录。

2. 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 验收组成员,验收进行的日期;

2) 验收过程,详细记录验收过程及验收各部分的结果,包括记录的数据等; 3) 验收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及整改意见; 4) 验收结论;

5) 验收报告应有全体验收人 员签字。

第七条 验收不合格项的处理

验收中如有不合格项,安装组应作如下整改工作。 1. 对于全检项目的处理:

如设备安装、电缆规格、接线情况、系统接地等全检项目,可只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多数可当时处理完成的而可不计入不合格项目。 2. 对于抽检项目不合格的处理:

对于接线质量、接线正确性等检查项目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安装组应组织人员全面自查纠正,然后申请复验,由验收组长组织复验合格后,写出补充验收报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8h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