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舆论学

更新时间:2024-06-21 19: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舆论学

——舆论导向研究

陈力丹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版 第一章 认识舆论

第一节 初识舆论和舆论学:现实—历史—现实 1、 舆论是能够感觉到而个人难于把握的存在物。

各个层次、各个领域舆论的总和称为“舆论环境”。 2、 传统社会的舆论

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它往往滞后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从而基本上是社会中的保守性因素。 3、 现代舆论

其滞后性似乎消失了,成为可现代社会变动的先兆。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首次将拉丁文体系中的“公众”与“意见”两个词汇联系起来,用来表达人们对于社会性的或者公共事务方面的意见,即“舆论”。他充分肯定了舆论的强大力量,认为它是正规法律以外的法律。

“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的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创制精神,而且可以不知不觉地以习惯的力量代替权威的力量。我说的就是风俗、习惯,而尤其是舆论”

卢梭将舆论分为“公意”和“众意”。众意着眼于私人的利益,是个别意志的总和。公意指人们最初自由结为共同体时的协议、约定、公共意愿,它是“普遍的意志”和“有机结合的意志”,他认为,公意永远是公正的,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结论:公意和众意的设想,只是一种理论上说得通的乌托邦。

捷克作家昆德拉:个人通常需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心态和做法,然后再把自己放到这个既定的思潮中,而把自己真实的意见隐藏起来,这种现象他称为“媚俗”。我们中没有一个超人,强大得足以完全逃避媚俗。脑子里留有一个公众,就意味着生活在谎言之中。 4、 舆论学对我国“舆论导向”研究的意义

·黑格尔:公共舆论中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所以决不能把它们任何一个看做的确认真的东西。

公共舆论又值得重视,又不值一顾,不值一顾的是它的具体意识和具体表达,

值得重视的是在那具体表达中只是隐隐约约地映现着的本质基础。

脱离公共舆论而独立乃是取得某种伟大的和合乎理性的成就的第一个形式上

条件。

谁在这里和那里听到了公共舆论而不懂得去藐视它,这种人决做不出伟大的事

业来。

·丹纳: 真理越辩越明。许多成见在互相冲突之下获得平衡;这种连续而相互的补充逐渐使最后的意见更接近事实。 。。。舆论的主体是公众,舆论形成的过程可能会集中社会的理智,因而舆论应当得到尊重,这是社会民主化的基础。

第二节 解析舆论:舆论的八要素

1、 舆论定义: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

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2、 八大要素:

① 舆论的主体:公众——是自在的对于外部社会有一定的共同知觉,或者对具体的

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

两大标志:由相近或相同的认知而关联、具有社会参与的自主性 ② 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 ③ 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信念:我们的一些信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将看到什么。(李普曼) 态度是建立在信念之上的较为表层的结构,是行为前的思想倾向。

态度的表现形式多样。以言语形式的表达,构成显舆论;以情绪形式的表达,构成潜舆论;以规模行为来表达,构成行为舆论。 ④ 舆论的数量:即舆论的一致性程度。

舆论的数量是辨别舆论存在与否、存在程度的一个客观标准。

一定范围内有四分之一的人议论某一事物或持有一种意见,使人能够获得“相当多数”的概念,标志着舆论已经形成。

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需要达到总体的约三分之一,这时,这种意见可称为“舆论”。达到黄金分割线时,为主导性舆论。 ⑤ 舆论的强烈程度: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行为舆论来表达;一种除了部分通过言语

表达外,相当程度上表现为没有言语表达的内在态度

一般的,某种意见处于极点是不大正常的状态,需要加以疏导,保持一定程度的舆论分流,以便使社会处于稳态。

舆论的强度与公众对于舆论客体的知晓状况相关。

舆论导向,不仅只对于不够正确的舆论给予引导,也应包括对于舆论强度的适当控制,避免过度的舆论趋同,带来舆论震荡。 ⑥ 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

舆论的发生总是滞后于舆论客体的。人们对舆论的感觉,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舆论通过它的持续性存在,给人不断刺激造成的。

舆论的持续性有时被称为舆论的韧性,它与客体的情况相关, ⑦ 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

舆论存在的综合表现,是能够以自在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明显地或隐蔽地影响着舆论客体。如果一种舆论在它存在的范围内没有产生对客体的任何影响,那么这种舆论便谈不上舆论。

舆论也不仅仅是各种意见的总和,而是在广泛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比较和对比一些意见的一种持续的过程。(麦克布赖德)

舆论的功能表现是自在的,而引导舆论则是自为的。

⑧ 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成分

舆论的质量指舆论所表达的价值观、具体观念级情绪的理智程度。 舆论是一种群体意见的自然形态,因而它带有较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它的变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文化和道德的传统对它的影响相当巨大,同时各种偶然的外界因素也会经常不断地引起它的波动。不稳定和多变是现代舆论的表面特征。

①——⑦构成了舆论的必要要素,缺一不可。提起舆论,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前三者而忽略的后四者,后四者是区别舆论与个别人意见、一般性议论的重要标志。

舆论的质量不是舆论存在的必要要素,但是质量是每种舆论所具有的。从舆论

导向的角度考虑,评论舆论的质量尤为重要,这是对舆论进行引导的前提。

舆论对个人的独立意识来说,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它可以迫使个人从众而失去自己独立的精神人格。 第三节 什么不是舆论

舆论是一种人们感觉到,但又时常难以进行确切分析的精神集合现象。 ·大众传播媒介或媒介的言论不等同于舆论。

调查世界范围内的公众关于某一舆论客体的舆论,是相当困难的。能够把握一个国家范围内的舆论就很不容易了。 ·舆论不等同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的阶级、政党的主导思想,统治阶级的思想通常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即我们常说的意识形态。

舆论是社会自在的精神形态,会受到意识的强烈影响,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

舆论诉诸的是人民的声音,来自平民的明确而直率的意见。强调的是它与占统治地

位的思想的区别。

·公众不等同于舆论。公众是常数,但通常讲的所引导的舆论是变数。 ·避免随意的“舆论认为??” ·个人的感觉不能等同于舆论。

第二章 舆论的形成

第一节研究舆论的形成:不同的学科视角 舆论

·理性主义:精英人物或团体造就舆论,或者是精英人物从舆论中发现理性(时代精神)。

·现代心理学 ·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从社会心理学的途径研究舆论的形成,显得更为全面。 社会心理学关注意见形成中的社会情境因素。(社会情境:是被个体所意识到的,并直接影响个体心理。 “沉默的螺旋”(诺挨勒—诺依曼):以人害怕在社会中孤立的心理为主要依据——体现舆论的社会整合作用。 ·综合性

第二节 影响舆论形成的几个宏观因素

1、 公众总体:公众总体的状况是现时代舆论环境的质量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公众总体的变化较为直接地影响舆论环境

2、 舆论环境:舆论学中,指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许多具体舆论的有机总

体。

作为舆论整体的舆论环境,不可能迅速发生很大变化。

3、 现实社会时空情况:舆论场——用以说明具体舆论形成的一种情形。

4、 现实舆论的源流情况:舆论波——指具体事件引起的民心波动,它包括人们的意见

波和社会行为波两种因素,由舆论中心以扇面形状向四方滚动,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的舆论环境。

第四节 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

1、 社会变动、较大事件的发生刺激意见的出现

一种新舆论的产生,直接来源于外界的信息刺激。这样的外界信息一旦与公

众的价值观念、历史记忆、物质利益、心理因素发生碰撞,便会激起种种议论或产生多种情绪性表现。这是意见的积蓄期。

除了对外界信息的考察外,还需要了解公众已有的信念体系的状况。

外界的信息刺激引起何种反应,不仅仅取决于信息本身,而是要通过接受者已有的既定信念(包括价值观、生活经验和对信息的“想象”)进行判断,从而表现出某种情绪或发出某些议论。 2、 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 ① 信任,不加验证地确信,并继续传播 ② 人们在没有客观物理性标准供比较时,往往以他人的意见作为自己的参考依据。 ③ 群体中的情绪感染,怂动心理

在群体中,意见领袖对于舆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权力组织及其领导人、大众传播媒介促成所希望的舆论

由于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具有很大的政治权威,大众传播媒介也具有较强的政治性质。因为它们对个人意见和群体意见的影响比任何国家的都强大。

党和政府及其领导人对舆论的影响,在中国政治性问题的舆论形成方面,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大众传播媒介往往在这些问题上,起着中介作用。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国具有广泛社会性质的影响公众观念的有组织的力量,只有大众传播媒介,其他社会团体的影响力均无法与之相比。

所以,考虑舆论的一般形成过程,一个党和政府及其领导人,一个大众传播媒介,都不可忽视。

4、 文化与道德传统对舆论形成的制约

舆论基本上就是对一些事实从道德上加以解释和经过整理的一种看法。(李普曼) 舆论一旦形成,就世代相传,成为一种固定化的心理制约力量,即风俗。而道德是传统文化中最稳定的成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7i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