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卷(带解析)

更新时间:2023-09-23 03:20: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卷(带解析)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知人善投与知人善任具有双向互动效应,表现为求职择业的智慧与察人用人的眼光。两者若能相契共鸣,就堪称是 了。三国时期的郭嘉与贾诩,早期投奔的都不是明主,后来发现自己明珠暗投,便果断 ,各自成就了一番事业。郭嘉虽然不到三十八岁就去世了,但他的超然才气留在历史天空,至今仍在熠熠生辉;贾诩比郭嘉年长许多,其眼光、谋略与郭嘉 ,但风格却比郭嘉镇定而又老辣。 A.相得益彰改换门闾半斤八两 B.左右逢源改换门闾不相上下 C.相得益彰改换门庭不相上下 D.左右逢源改换门庭半斤八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改换门庭:比喻另择新主,另找依靠。不相上下: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句用语简明,没有词语赘余的一句是(3分)

A.人类基因组计划之所以引人注目,就是因为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B.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它的栽培历史,至少要在2000年以上。 C.你如果要是还不采取补救措施的话,局面将会一发而不可收。

D.昨天在大街上碰到您的令爱,几年不见,她已经长成了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了。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B项,最后一句改为“至少有2000年”。C项去掉“要是”。D去掉“您的”。故选A。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给下列语段划线句添加关联词,不改变句子原意的一项是(3分)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45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 (选自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A.(如果)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就)用黑手帕盖起来 B.(只要)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就)用黑手帕盖起来 C.(哪怕)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也)用黑手帕盖起来 D.(因为)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所以)用黑手帕盖起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上下文的语境来看,这句话应该是因果的逻辑关系,故选用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与“枯藤老树昏鸦”一句具有同样修辞特色、效果的一项是(3分)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C.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D.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 项和例句都运用了蒙太奇的艺术手法。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无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有恒心、有毅力;“行百里者半九十”,难就难在走完最后这段路,坚持到底者胜,半途而废者败。

B.有的老教授对青年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创业、开公司很不以为然,指责这样做无疑是“收之东隅,失之桑榆”;但这么做就一定影响学业?恐怕不能一概而论。

C.那些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每每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让人仰慕、追思,但毕竟“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退休后,他继续充分利用自己的学科特长,发挥余热,在周末到校指导学生的社团活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两句诗,今天用来比喻那些反对真理、破坏伦理,企图诽谤历史文化者,到头来必定彻底失败,身败名裂;而正义事业,必将如长江大河,以排山倒海之势,涤荡一切污泥浊水,而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

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眜,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

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

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吴使季札出聘。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十七年,王余祭卒,弟余昧立。四年,王余昧卒,欲授弟季札。季札让,逃去。于是吴人曰:“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则王余昧后立。今卒,其子当代。”乃立王余昧之子僚为王。公子光者,王诸樊之子也。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季子;季子即不受国,光父先立;即不传季子,光当立。阴纳贤士,欲以袭王僚。

王僚十三年,吴欲因楚丧而伐之,以兵围楚,使季札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兵后,吴兵不得还。于是吴公子光使专诸刺弑王僚,公子光竟代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复命,哭僚墓,复位而待。 (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有删节)

【注释】①聘:古代诸侯国之间派使者相问的一种礼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义:意动用法,以……为义 B.君义嗣,谁敢干君干:触犯、冒犯 C.徐君已死,尚谁予乎?予:给予 D.公子光竟代立为王竟:竟然

2.下列各项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 B.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曹宣公之卒也

C.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

D.从而归之千馀家复命,哭僚墓,复位而待

3.司马迁在叙事时暗含褒奖季札之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具体内容。(3分)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3分) (2)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3分) (3)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4分) 【答案】 1.D 2.C

3.屡次礼让王位,坚守仁义(1分);挂剑徐君冢树,诚实守信不欺心(1分):对公子光弑王僚自立为王一事,识大体、顾大局。(1分)。 4.

(1)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季札抛弃了家室财产去耕田,吴国人才放弃了这个打算。(“固”“舍”各1分,句意1分)

(2)我当初心里已经答应(把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徐君死了而违背自己的本心(心意、诺言)呢!(“许”1分,“背”1分,反问句式1分)

(3)我敢怨责谁呢?我只有哀悼死者,事奉生者,来对待(等待)天命安排。(宾语前置1分;“死、生”词性1分,“事”1分;句意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竟”,最终。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C项第一个“以”是介词,按照;第二个是连词,表目的,用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昔吾举进士,试于礼部,欧阳文忠公见吾文曰:“此我辈人也,吾当避之。”……今吾衰老废学,自视缺然,而天下士不吾弃,以为可以与于斯文者,犹以文忠公之故也。张文潜、秦少游,此两人者,士之超逸绝尘者也,非独吾云尔。二三子亦自以为莫及也。士骇于所未闻不能无异同故纷纷之言常及吾与二子吾策之审矣士如良 金 美 玉 市 有 定 价,岂可以爱憎口舌贵贱之欤?

(选自《苏轼文集?太息送秦少章》)

5.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6.秦少游(秦观)、张文潜(张耒)与哪两位北宋文学家并称“苏门四学士”?(2分) 7.结合文段,概括苏轼与欧阳修相似的对待后辈做法。(2分) 【答案】

5.士骇于所未闻/不能无异同/故纷纷之言/常及吾与二子/吾策之审矣/士如良金美玉/市有定价(6分)

6.黄庭坚 (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晁补之(字无咎,号归来子)。(2分)

7.勉励、奖掖后进。(2分) 【解析】 5.

试题分析:这里可根据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果是叙述性的文章,就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如是说理性文章,则要弄明白谈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同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苏门四学士是北宋文学家秦观(秦少游)、黄庭坚、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秦、黄、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7c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