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更新时间:2023-11-05 17: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小企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汇报单位:南京大学 2015年7月30日

目 录

1中小企业及其发展特点 .................................................................................... 1

1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 1 2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 ................................................................................ 3 2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 5

2. 1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 5 2.2主要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 9 3科技创新及其内涵 .......................................................................................... 11

3.1熊彼特创新理论 ................................................................................... 11 3.2科技创新的概念及分类 ....................................................................... 12 3.3科技创新的主要特点 ........................................................................... 15 3.4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几个概念 ............................................................... 16 4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及创新体系 ...................................................................... 19

4.1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内涵 ................................................................... 19 4.2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体系 ....................................................................... 21

I

1中小企业及其发展特点

1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同本行业的大企业相对来说,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美国组织学家L·E·格雷纳(L·E·Greiner)经过研究认为中小企业作为一种组织,一般会经过“依靠创新成长”,“依靠指导成长”,“依靠授权成长”,“依靠协调成长”,“依靠并合作成长等”5个阶段发展为大型企业组织。通常经济学所提到的中小企业,都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相对于同时代的其它企业,其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不处于市场主导地位的企业。中小企业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产业部门也有不同的标准。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中小企业的标准划分上进行了几次大的调整,这些调整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转轨的实践产生的,调整是以改革开放为节点,前后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展现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计划经济体系下的标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标准。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唯一的公有制经济的产权形式使所有权方面与管理权没有利益对立的关系,在标准的划分方面仅仅按照资产规模或人员数量等单一指标就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该时期内曾经按照政策的目的对企业划分标准进行调整。如建国初期曾按固定资产价值划分企业规模。1962年,改为按人员标准对企业规模进行划分,500~3000人之间为中型企业,500人以下为小企业。但市场取向的改革以来,对于私有经济由“限制”的政策转变为“鼓励”,以及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的“抓大放小”原则的履行,中小企业的主体逐渐演变为私营经济,因此对中小企业的标准界定具有比西方国家更丰富的政策含义和政策取舍。1978年至今,关于中小企业标准的界定主要有六次,最近的一次是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根据从业人员、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的具体指标,针对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界定。

表1 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各行业具体情况(2011版)

1

行业类别 农、林、牧、副、渔业 相关界定标准 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为中小微企业,其中500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其余为小型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工业 建筑业 批发业 零售业 交通运输业 仓储业 邮政业 住宿业 餐饮业 信息传输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房地产开发经营 物业管理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其他行业 资料来源: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

2

2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

中小企业相比大型企业有很多特殊性,如生产规模小、数量大且分布范围广、经营方式较为灵活、竞争力弱等。因此,中小企业虽然具有灵活的机制和顽强的生命力,但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是很难改变其在市场中的不利地位的。为此,世界各国普遍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扶持中小企业作为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可以从下面三个角度重点阐述中小企业发展特点。

(1)生存市场特点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此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2)企业管理特点

小企业的战略核心是业务,一切行为均明显体现业务导向。由于规模和实力的限制,“生存”是小企业最紧要的问题,活下去是硬道理,企业必须死死抓住销售、生产等命脉领域工作,紧紧围绕市场、研发等业务来配置资源。小企业一般较少关注纯粹的职能工作。小企业的规模不大,结构相对简单,各种制度和流程不像大企业那样齐备、规范,且结构、制度、流程等处于动态、快速变动之中。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小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灵活性的应变能力。表面上看,“乱、变、快”是小企业的生动写照。小企业人员少,管理架构扁平,人与人之间一般可以便捷地面对面进行沟通。由于沟通的直接性,加之创业者以及骨干员工多半有血缘、乡缘、学缘等关系,企业往往有浓厚的“家”的色彩,情感性因素较多,

3

人情味较重,组织更多地是靠“人”来维系,而理性的味道淡一些。小企业盘子小,任何一个看似小的人和事都可能导致企业的兴衰成败。尤其是“人”的因素,小企业做大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才汇聚的过程;小企业做大的结果,常常是因为加入的新人带来了企业突破的机会。所以,小企业似乎更加重视“人”的工作。可见,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因而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迅速反应。所谓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有效率。当有些大公司和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的时候,中小企业却在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从中获得新的发展。

(3)经营思想特点

小企业的领导核心往往是创业者,创业者的理念通常就是企业的理念。创业者的动机与素质基本上决定了企业的方向、目标和实施能力,创业者的领导风格往往决定了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和员工的行为风格。对于小企业来说,创业者个人或群体对企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一般来讲,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当出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大企业往往难以满足。因此,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虽然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在零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此外与大型企业产生于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的规模经济相区别,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地理上的产业聚集,亦即依据外部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例如,在外界印象中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浙江经济发展,它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立足于“一乡一品”、“一县一品”乃至“一市一品”,将许多同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地区进行,因而使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随着整个地区产业规模的扩大而不断降低,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有效地构成了其在国内和国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4

2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2. 1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1)美国

中小企业是美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模块,是最能体现美国经济发展活力的部分。虽然美国早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然而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同时,却还是不断涌现出大批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奠定了坚硬的根基,一方面大公司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越来越多。中小企业与少数的大企业同时形成并存,并且展开激烈的竞争,使美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持续保持新鲜活力。

美国的经济产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政府产业和私有产业。其中占有较大份额的是私有产业,它被细分为19个行业,分别属于国民经济的第一、二、三产业部门。美国中小企业有2500多万家,占公司总数的99%,吸收了美国一半以上的就业人口;美国96%的出口商是中小企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有目共睹。最近,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复苏中起拉动作用的60%是中小企业。而各行业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均是雇员少于500人的中小企业。例如公司和企业管理业中小企业所占比例为73.7%,公用事业中小企业所占比例为96.98%,采矿业、制造业、运输仓储业、信息业、废物处理管理业及教育业所占比例达到98%以上,而另外12个行业中小企业所占比例均达到99%以上。中小企业广泛地分布在美国各行业中,对促进美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2)日韩

日韩中小企业的发展反映了东亚地区经济较发达国家的企业发展情况,日韩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大企业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的数量在其企业群体中占有绝对的比重,不久生产经营活动分布广阔,营造了市场的竞争活力,且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技术新成果,有力的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近几年来受经济不景气,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小企业发展受到很大冲击。从整体上看,中小企业数量呈减少的趋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促使生存

5

下来的中小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增强竞争能力。

据统计截止2012年,日本共有企业650万家以上,其中中小企业为640万家以上,占99%,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数量达到420万家,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70%以上。从吸收的劳动规模上看,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占80.6%。在制造业中,中小企业的产值占国生产总值的55.5%。韩国是属于中小企业众多的国家,截至2013年韩国拥有中小企业近360万个,占其全国企业总数3606.9万家的99.9%,而大企业的比重仅为0.1%,可称为是“中小企业王国”的典型国家,其在韩国经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可见一斑。但韩国的中小企业的成长也同大多数国家的中小企业发展之路一样,在经历了艰辛曲折、起起伏伏的竞争淘汰中走过来的。

日韩两国隔海相望,具有相近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制度,所以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也呈现出相似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小企业规模小,但技术创新能力突出。日韩的中小企业虽然在生产规模、拥有资本数额及雇用工人方面虽远不如大型企业,但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的特点较为明显。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十分强烈,可以说中小企业就是日韩产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基础,每个中小企业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及品牌产品。而日韩的多数大企业仅是将中小企业生产的零部件进行整体组装而已。所以,中小企业才是日韩生产技术发展的原动力。

中小企业得到金融支持的强度大、效果明显。日本与韩国政府是发达国家中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至今两国均已出台了多项与中小企业金融政策相关的法规,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可见可知的。依据这些法规,两国政府建立了具有针对性强、利于运行的金融政策调控体系,从融资和税收等方面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例如,日本政府先后建立了三个金融公库,即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商工组合中央金库。三个金融公库并不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而是为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担保,主要是推荐企业向银行贷款并提供信用保证。除政府金融机构外,在民间也设有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即互助银行、信用金库、信用合作社等,构成官民结合的中小企业融资网络体系;此外,日本政府还从税制、补助金等方面广泛采取援助措施,保证中小企业资金

6

结构的改善。

表2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与国民公库贷款对象差别表

金融机构 企业规模 贷款对象资本 贷款对象从业人员 贷款限额 国民金融公库 小型企业 低于1,000万日元 不满100人 不超过2,500万日元 中小企业公库 中等规模企业 低于10,000万日元 不满300人 不超过25,000万日元 资料来源:张洁明,日本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分析及对浙江省的启示,硕士论文,2010年4月,第14页。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关系紧密,形成垂直型分工体系。中小企业的实力落后于大企业的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正负极为关心的问题,两国政府为了化解少数垄断性的大企业与大量较落后的中小企业长期并存的“双重结构”矛盾,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促成大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密切结合,形成各有侧重、上游与下游新民歌结合的“垂直型”分工协作体系。即一种是由核心企业负责产品的最终组装与生产技术难度高、附加值大、对规模效益反应敏感的配套产品,而小企业大都分工生产技术要求低、批量小、专业性分工度高的各种零部件与半成品等,参与分工的中小企业往往又根据专业分工要求分包给其它小企业,从而形成多层次的分工协作体系。由于核心企业主要负责最终组装,专业性的中小企业专门从事上游产品的生产,发挥各自的优势,寻求共同发展。

(3)欧盟

欧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发达经济体之一,其中,中小企业在欧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柱作用。欧盟之所以注重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因为中小企业的数量在欧洲内部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欧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无论是从欧盟整体上看,还是从欧盟内各主要成员国看,中小企业在欧盟经济中都占据着重要的经济地位。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欧盟的中小企业约有2500万家,在数量上占据99.8%的比重。目前,欧盟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欧盟非公职岗位的60%左右,它创造的总价值占欧盟GDP的50%。欧盟各国中小企业的涵盖面广,涉及的领域很多,特别是创业型企

7

业的比重大,这对欧盟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英国看,据英国小企业服务局(SBS)统计,2012年始,英国约有450万家企业,其中小企业约为443.2万家,占99.2%;中型企业约为2.6万家,占0.6%。按创造就业机会指标衡量,2012年始,英国就业人数约为2270万人,其中在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比58.2%。按年产值指标衡量,2012年英中小企业创造产值占企业总年产值的52.4%。可见,英国中小企业在就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英国经济的一大支柱。

从德国看,中小企业的数量已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截止到2012年,德国中小企业占国内应纳营业税企业总数的99.3%,占企业创造的总产值的57%,占总投资的46%,中小企业中的雇员数约占雇员总数的69.3%。作为世界领先的工业国之一,欧洲最强盛的经济大国,德国的经济竞争力始终位于全球排行榜前几位。德国经济所依托的大部分发明和革新创造,都出自中小企业。在德国经济中,中小企业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就连德国经济专家们认为,没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没有自由职业界人士独立自由的经营活动,当代社会就不可能生存下去。

从意大利看,在制造业部门,中小企业占99.7%,是名副其实的“中小企业王国”。中小企业在意大利GDP、全国工业总产值、进出口中都占据了相对优势,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约占意大利工业总产值的1/3,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机器制造、服装和纺织、制革和制鞋、家具、金银首饰等是意大利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这些部门都以中小企业为主。它们的发展创造了意大利长久不衰的经济增长奇迹。其中,在制造业企业总数中,根据欧洲委员会的资料,中小企业的比重占到了99.87%,这在发达国家中首屈一指。意大利中小企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的意大利皮革、服装、玻璃、家具、鞋类等,绝大多数都是这些中小企业生产的。

从法国看,中小企业在法国国民经济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失业压力方面的作用尤其显著。目前,法国的中小企业为全国提供近50%的就业机会,从发展趋势看,这一比例将会继续增加。中小企业被誉为“创造就业岗位的机器”,前法国总统希拉克曾赞扬中小企业在国家向失业作斗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中小企业在带动出口、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发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78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