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入园分离焦虑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

更新时间:2023-11-01 16: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消除入园分离焦虑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

——让孩子消除分离焦虑,早日适应集体生活

景谷一幼 钟英

一、个案研究背景:

刚进园的孩子,非常稚嫩,特别是那些小年龄的孩子,更不容易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哭,闹是他们不适应集体生活的表现,这就是一种“分离焦虑”,虽然每年都有类似问题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也似乎都在慢慢解决,但是教师如何把哭闹的行为减少到少之又少,降低消极情绪,始终是我们应当深思的问题,《幼儿心理学》中指出:消极的情绪会降低活动效率,导致各种消极行为,并对心理活动起破坏、瓦解作用。这种“分离焦虑”会让孩子的心理抹上一层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痕,所以如何把新幼儿的入园工作做到更好,让孩子及时消除这种“分离焦虑”,值得研究。

二期课改和新《纲要》,告诉我们,要面向全体幼儿,要更能给每一个幼儿给于适合他的教育,对于这些稚嫩心灵,需要特别关爱的孩子, 我们教师更义不容辞,用自己的爱心,与家长与社区一起配合,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让他们愉快生活,快乐成长。 二、个案基本情况

个案姓名:小丽 性别:女

民族:汉

出生年月:2001年8月8日 三、个案主要问题

(一)在校表现出的问题:

小丽,一个刚满三岁的宝宝,长得漂亮又聪明,眼睛似乎特别地亮,刚来幼儿园,她的眼睛里充满了陌生,虽然看到过老师(因为入园前家访过),但是还是躲在家长的背后。实在没有办法留在了幼儿园,就总是粘在老师的身后,特别是我,一步都不能离开,她也从来不跟别的孩子玩??来幼儿园似乎永远是她的委屈。

(二)在家表现出的问题:

在家也很粘,喜欢粘着外婆,但是从来就不跟父母一起玩,看到父母似乎有点害怕,母亲是老师,也比较严格,没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么事事由着她。

(三)自己对自己、父母、老师、同学的认识:

孩子喜欢跟在大人后面。做大人的小尾巴。在家跟着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到了学校,老师就是她唯一的依靠,一副很无助的样子,对旁边的小朋友视而不见,仿佛这个世界里就只有她与她所跟着的人。 四、个案生活背景

小丽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母亲是本地区的一名小学教师,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对家庭对孩子付出的时间比较少。所以孩子反而更喜欢跟外婆外公在一起。

在这个家庭中,父母收入中等,由于父母的家长双方家长都

要贴一点给子女,所以家庭生活还是可以的,只是还算属于比较节约的家庭,并不奢侈。家长舍得在教育方面投资,但是在其他方面都属于比较节约的,比如穿着,一般都是外婆自己做的衣服和裙子。

家长会来参加家长会,但是平时的接送却很少能见到他们的踪影。

孩子喜欢画画,平时还属于安静型的孩子,看上去挺乖巧的

样子。

从小由外婆带大,一直在外婆家,双休日在奶奶家,只有吃晚饭的时候才和父母在一起。由于父母平时比较忙,祖辈家长对自己的子女也是比较宠,也不要求他们带孩子,因此,孩子在祖辈的宠爱下长大,从来离不开大人,连视线都不能离开。老人也不注意带孩子出去交往,只会在家里看电视做家务,孩子在外的社交基本就很少,唯一能和他的玩的就是周末她的表哥。 五、个案分析 (一)孩子生活

孩子从一种无忧无虑的家庭生活,要走向一个集体生活,特

别是像她这样才刚满三周岁的孩子,可能显得格外难受。她的年

龄毕竟比9月份的孩子基本小了整整一年,这么小的孩子,一年的差别是相当大的,心智的区别也非常大,由于家庭里不注意带孩子出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所以这种孩子最难适应集体生活。 (二)家庭生活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家长也满心欢喜,他们跟孩子说幼儿园

如何好玩,由于她从未离开过大人上幼儿园,大人也显得有点忧虑,特别是外婆,总是在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会吃得好吗?睡得好吗?会哭吗? (三)学校生活

来到幼儿园,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肯离开外婆,外婆狠

狠心走了,“我要外婆”成了小丽的口头禅。在幼儿园的前几天里,明显就是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不肯吃饭,不愿意睡觉,总哭着要回家。 六、个案指导

(一)、消除焦虑感,增加安全感,让孩子早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儿童与他所依附的人或最初照顾他的人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社会性焦虑”一般指个体在社会性交往中产生的恐惧退缩反应。这两种焦虑都是个体因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而使自尊心受损时所形成的-种紧张不安 而又带有恐惧的负性复合情绪。“分离焦虑”是新入园孩子的正常现象,

但是如何能缩短这一时间,让小丽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呢?我是从以下方面做起的

1、家访,跟孩子一起玩。

通过家访,我们与家长互相交流沟通,小丽的外婆说:小姑娘像舅舅,舅舅小时候哭了一学期,眼睛红红的肿肿的,但是我们决不能让孩子重演舅舅当时的故事,在家访中,我们所交流的东西都是避开孩子,单独交流,尔后,我们再抽出时间跟孩子一起玩,找她谈话:现在我们是好朋友了,以后我要经常来你家做客的,你到幼儿园也就像在自己家一样,等等。还跟她一起做藏猫猫的游戏。 2、创设“家”的环境,让幼儿体验到家的温暖。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乐园,良好的环境能给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只有为幼儿提供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安全、温馨的环境,才能使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在硬环境上,我们精心布置教室,如在教室里创设娃娃家,摆上幼儿熟悉的毛绒玩具、柔软的靠垫、撕不破的彩书,请小丽家长带来一些她在家中熟悉的娃娃,让她与家相似的环境和物体在一起,缓解幼儿内心的压力;在她来园时,教师就特别耐心细致地照顾她,让她始终觉得教师的关爱,使她有安全感。由于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会产生“皮肤饥饿感”,所以我们从孩子进入班级开始就尽量多抱抱她,和她说几句悄悄话等,让她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平时,对于哭闹不止的小丽,我一直以温柔亲切的语言开导他,

3、积极关注与评价幼儿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儿童有积极关注的需要,即儿童有对诸如温暖、爱、同情、关怀、尊重以及被人承认、接纳的需要。

只有在给予儿童积极关注的基础上,儿童才会产生安全感,才会产生“自我关注”,也就是说,儿童只有得到别人的肯定之后,然后才会肯定自己。老师是学前儿童的“重要他人”,他们的评价会对儿童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每天在评价孩子时,我总是注意多用肯定语,“小丽今天你真棒,你已经会画妈妈了,妈妈会很高兴的。”“在老师眼里小丽是最聪明的孩子”,小丽真正感受到我的支持与肯定,感受到我是尊重他、爱她的,慢慢地她开始变得自信,有安全感了,哭声也越来越少了。

4、多做游戏, 让孩子时时体验快乐。

(1)、教师的热情,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比如早上来主动问早,抱抱她,亲亲她,让她感到像遇到家人一样的温暖。

(2)、游戏中缓解紧张情绪。让孩子参加一些小型游戏,比如:

蚊子咬我啦,又比如挠痒痒这样一些令人发笑的游戏。

(3)、充分利用园本化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志性窗口—

—心情碰碰车,让孩子忘记忧愁,分享快乐。每天的谈话时间,我们从儿歌到谈话最后到律动,始终让孩子停留在快乐的世界里。

(二)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1)和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科学方法。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许多焦虑问题的产生与二者密切相关。比如,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和交往对象都发生了变化,幼儿对此容易产生恐慌;幼儿园与家庭不同的规则让幼儿感到不适应;家园教育的不一致让幼儿感到困惑等等。解决这

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家庭和幼儿园必须加强交流和合作,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们主动与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在交流中,我们教师也要主动帮助家长找到孩子问题所在,特别是找到家长教育观念、方法、技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家长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办法。 (2)指导家长以科学的育儿方式来教育孩子

家长与老师光有沟通还不行,必须把教育落实到实处,如家长带幼儿去参观和熟悉幼儿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带班教师多交流等,通过家访、家长会及讲座、网络形式进行沟通。此外,一定要保持二者教育的一致性,以免幼儿无所适从而产生焦虑。

很多家长不乐意带孩子走亲访友,不准孩子走出家门,生怕孩子间发生矛盾带来麻烦。许多经验表明,凡是在房间里长大的孩子除了较顺从外,大多是活动能力较差、不善于交往、胆怯、缺乏独立精神的孩子。这也是“焦虑感”产生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家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出去玩,比如去公园接触陌生的孩子,去小伙伴的家里做客等。 七、个案指导成果 (一)个人方面

第一周:小丽哭闹得很厉害,“我要外婆”是她经典的口头禅,每天哭成一个小泪人,也真是作孽,眼睛红红的,我叫她自己照镜子“变小白兔了”她也说太难看了,我不哭了,但是眼泪还是止不住的流下来,眼睛像个大水泡。每天虽然老师不停地变换着花样吸

引着她,但是似乎进展不大,她的眼睛就不看老师不看小朋友,继续哭。

第二周:由于我们再去家访,孩子跟我们的距离开始拉近了,她成了我的小尾巴,虽然在午睡的时候还是有点哭,不太愿意睡觉,但是,只要有我在她的身边,她就安定了,也渐渐不哭闹了,但是午睡时间不长,半小时左右就要醒,看到我在她身边也就不再哭了,游戏的时候情绪还是蛮开心的,会笑起来了。来园活动,我们主动跟她拥抱,她也接受了,外婆离园的时候基本苦恼的时间缩短很多了。

第三周:“小尾巴”虽然仍旧离不开我,但是比以前好多了,基本已经不哭闹了,做游戏的时候会大笑起来,吃饭睡觉的时候也开始安静多了,只是仍旧不能离开我,要拉着我的衣服才肯闭起眼睛。早上来园已经不是躲在外婆后面,跟老师的拥抱也开始自然起来了,回家以前已经能开开心心地离园了。在另外一个班级里看到别的小朋友哭,她居然对我说:“老师,她不乖,她在哭”,把我们都逗乐了。我们都说:“对,小丽很棒的,小丽来幼儿园很开心的,从来就不哭的。” (二)家长方面

第一周:家长很不放心,外婆想走想留,走走停停,舍不得孩子,基本属于被我们半推半耸出门的,我们告诉她:“你在,孩子反而更容易哭,狠狠心走吧,孩子会适应这个环境的,我们会像她妈妈那样照顾关爱她的。”

第二周:我们有了更多的沟通,也有了更多的默契,所以孩子来园我们自然与她拥抱,外婆也在旁边唱:老师真像好妈妈,她也总是很主动把孩子的手放进我们的手,然后我们让孩子跟外婆告别,虽然她还有点勉强,但是外婆的表情可以看出,她是放心的,她是称心的。因为她走的时候面带微笑,转身就走,很干脆,没有第一周扭扭捏捏的感觉了。

第三周:她的外婆看到我们就像看到了老熟人,跟我们话不停,讲孩子在家的表现,做的游戏,孩子的情绪,看得出,她在跟我们密切地配合下,孩子的进步显而易见,舅舅的一学期,小丽的2个星期,简直就是不能比的。 八、结论与反思

在这个案例中,我发现我们的个案教育还是属于成功的,孩子的“分离焦虑”很快就在我们的一直教育下消除了,也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在这个案例中,我发现了以下几点:

1) 正确的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我们教育才能少走弯路,我们的孩子才能多一层保护,少一点伤害。家庭教育中,观念是起决定作用的,正确的观念可以使每个家庭有自己正确的教育方法。我们通过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家长一起深入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坚持科学的导向,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念。这也是促使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2)家园一致的教育

家庭的教育要和幼儿园的教育一定要统一,否则孩子无所适从。另外,家庭成员之间教育的观念要一致,否则孩子不知道如何是好,还有些孩子更会钻空子,使教育效果事倍功半。 3)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只有灵活多样的方法,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常新,才能使我

们的孩子有更大的收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72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