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开课的调查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11 14:4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网络公开课的调查研究

摘要

网络公开课的出现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和多样性要求的必然产物。其中我们在肯定它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它的一些其他的作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是教育理念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结果。 国际名校网络公开课在国内的流行,国内各大商业门户网站的视频专区和在线视频网站纷纷开设网络公开课板块。在全球氛围开放教育的带动下,国内更加重视开放教育课程资源的作用,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网络化和精品课程的建设。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和总结网络公开课视频资源的应用现状。根据网络公开课视频调研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对公开课视频的拍摄与制作策略分析。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发展史的研究;

(2)公开课视频在各大视频网站分布和共享研究;

(3)分析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网络公开课与传统课的对比;

(5)对网络公开课的展望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公开课,中国网络公开课,外国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和现状,网络公开课与传统课程的比较: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对网络公开课的定义; 3 研究内容及意义;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目录 第一章 1国内外的网络公开课的发展; 2国外网络公开课的学校和网址链接; 3 国外公开课对国内的冲击; 4 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的组织协会。 第二章 1中国网络公开课视频资源共享现状; 2国内外大学公开课的课程; 3中国大学公开课现状和对它的要求。 第三章 1调查问卷的设计; 2调查情况说明; 3调查数据分析; 4络公开课的需求分析; 5调查结论。 第四章 1网络公开课与传统课程的对比;

2 网络公开课的优点; 3 网络公开课的缺点; 4对传统课程的挑战和推动传统课程的改革。 第五章 1研究的总结; 2研究的创新; 3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 “教育要面对未来,面对现代”这是小平同志在对中国的教育问题是提出来的教育

意义。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迅速的文化传播,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的帮助,也许未来我们的一切都会再网络的形式下进行,当然教育也是包括在内。所以我们为了教育的多样性和兼容性以及发展性,必须要发展和推广网络教育。所以我国在2001年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为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后来我国正式启动我国精品课程的建设项目,建设评审公家级精品课程约1500门,省级课程200到500门等。

意义: (1)理论意义:为国内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实践意义:本研究讲网络公开视频的现状和发展以及问题寻找出来,可以对辽

宁省《网上视屏公开课》课程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3)社会意义:为实现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和共享做出努力和实际性的工作。

对公开课和网络公开课的定义

一、概念界定

1.公开课

公开课就是对他人公开的课。追本溯源,公开课的祖宗叫观摩课。《礼记·学记》中说:“相观而善之谓摩。”公开课以研讨为目的。“彼此参观,相互学习”是公开课的宗旨。[3]公开课泛指开放课堂,同事、同行、家长、领导或专家等进入课堂听课;特指有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有特别准备的课堂,它主要包括示范型公开课、研究型公开课、竞赛型公开课三种类型等。[4]欧美国家对于公开课的理解与我国稍有不同,这类国家教育界关于公开课的主要观点是:站在授课教师和学生的立场上,把公开课的重点定位在“课”上,强调“公开”只是与平时的校内课程开展形式上不同而已。

综合这两方面,公开课可定义为:对包括同行教师和所有学生及其以外的所有社会人士开放的课程。以人为本、大众化、公开化是公开课的基本特征。

2.网络公开课

近几年来虽然网络公开课发展迅猛,但在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的定义。顾名思义,网络公开课是以网络为主要媒介进行传播和共享的公开课,以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共

享全球优质的公开教育课程。“因此,对网络公开课的管理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直接管理方式,而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来实现管理”,[5]这是网络公开课与传统授课模式本质的区别。

本文所探究的网络公开课主要是指由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推出的以教育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在网络上公开宣传的优质大学课程。在遵守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前提下,通过网络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总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其中至少包括课程大纲、课程日历、讲授笔记等类似内容的一整套完整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程资源。本文中主要是指以网络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公开课程。

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发展史的研究;

(2)公开课视频在各大视频网站分布和共享研究;

(3)分析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网络公开课与传统课的对比;

(5)对网络公开课的展望和建议;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A:在图书馆和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写出大致的草案;

B:将草案具体化,立体化;

C:将查阅到的资料以及个人的观点整理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

D:知晓论文格式后进行论文编写;

方法:

1:借鉴其他优秀的相关论文以及资源整理还有资源的完善后开始自己的创新论文之路; 2:利用自己设计的调查的问卷,在现实与网络上进行调查,然后处理和分析数据后的处自己的结论。

3: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一章:

一、国内外网络公开课的发展与研究

网络公开课在教育领域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1.国外发展情况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开放课程运动(Open Courseware,即OCW),向社会公布其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教育的全部课程(约1800门),供全世界免费使用。此举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日本、法国、英国等各国高校、国际教育组织纷纷效仿,以各种形式在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方面展开实践探索。

2005年春,由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致力于以开放课程形式实现教育资源开放共

享的大学、国际研究机构和基金会组成开放教育资源共享联盟。截至2007年10月,该组织已有约100多个成员,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进行合作。关于课程的开放与共享运动推进实践模式,目前业界人士认为主要有三种形式:独立开发实施自己的开放课程;成立开放课程协作体或联盟,共建共享开放课程;翻译已发布的开放课程资源,并进行教学应用。

随着合作的扩大与深入,一流高校纷纷开放本校公开课程,并在2010年出现了网络公开课程涌现的巅峰。

2.国内发展情况

2003年我国教育部也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其中的“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计划在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上网并免费向社会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目前已评审出113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就目前来看,精品课程评选仍然是我国公开课的主要来源途径之一。精品课程评出了众多优质的教师及课程,对于我国教育发展和资源共享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精品课程的评选也有很多局限,如其耗资巨大但效益低下,课程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学生参与和关注,与教育本质背道而驰,加之宣传力度不够、资源共享率低,使得大学生对于精品课程了解不深、兴趣不高。

值得深思的是,国外一流大学的网络公开课能在瞬间风靡中国大地。大学生对“幸福课”、“公平”、“死亡”等知名课程耳熟能详。由之而带来的压力让很多中国教育界人士反思:这是否将带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场改革?

2011年4月上旬,上海复旦大学率先推出了我国国产网络公开课。首位走上复旦大学网络公开课讲坛的是台湾中研院副院长、着名历史学者王泛森教授。他的系列讲座题目《执拗的低音》共分四讲,内容为对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这则国内首例的网络公开课受到了教育学者、大学生和众多网友的广泛好评.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134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9%的人支持复旦大学开设网络公开课,87.4%的人希望更多的国内名校推出网络公开课,并且52.1%的人有过观看网络公开课的经历。由此可见,强烈的需求必然会催生出更多的国内网络公开课,这将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大跨步。 国外公开课对国内的冲击

越来越流行的美国名校公开课将对中国教育界的教学模式产生一次不小的冲击,几个月来美名校公开课在国内的声名鹊起似乎也在印证着这一说法并不过分。近日,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向外界透露,他们十分关注这一系列公开课的教学模式和影响,如此重量级教育界人物的表态,至少意味着美国名校公开课在中国已不再是一年前的“毛毛雨”,几个月间它已形成崛起之势。

●“淘课族”、“学术粉”近来成为国内时尚流行语

《人性》、《聆听音乐》 这些世界名校的热门公开课,正在成为相当一批人的最爱,他们利用每日的闲暇时间,随时随地上网到世界名校“充电”,据说美名校公开课正在改变一些人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利用每天早起或是牺牲午休时间,坚持每天看一课;有人干

脆把视频下载到手机上,利用排队、候车、上下班途中等时间进行“欣赏”。以网上“淘课”热为标志的民间“充电”行动就此掀起。网友们自发地在网上成立学习小组,这些热衷公开课的网友被人称为“淘课族”,与此同时“学术粉”也应运而生。

事实上这类名校公开课的课程琳琅满目,它们涉及到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对经济管理院校形成挑战的《经济学》、《金融市场》等等。据了解,目前已有50所世界一流大学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提供可免费下载的公共开放课程,仅耶鲁大学一所就有超过2000门课程。打开其学校主页,课程从天文、历史、哲学到经济,可谓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名校公开课源起于2001年,当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拉开了网络公开课程的序幕,并计划在10年内将该学院的全部课程资料都在网上公布,让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任一网络使用者都可以免费取用。此后,哈佛、耶鲁等诸多世界名校相继在网上推出公开课程。

●网上公开课受追捧

大学课,原来可以这么上!这是很多“淘课族”上过名校公开课后的感叹。这些自称为“淘课族”、“学术粉”的国内学子自发在网上建立兴趣小组,互相交流心得。哈佛大学迈克·桑德尔教授“公正”课的粉丝、中国四川大学的孙同学告诉记者:“我觉得和国内的课程太不一样了,让我在看过视频之后还会不由自主地思考其中内容。我也在大学里给老师们录过发到网上的‘公开课’,情景类似,只是同学们都是‘正襟危坐’,讲课内容也大都预设好,没有国外课程这样的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在业内看来,国外名校开放课程吸引众多国内学子的“法宝”之一就是开设这些公开课的均是一批知名教授,这些课程因其自身出众的水平而名声大噪。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刘涌洁说:“国外名校开放课程的教授都站在其领域前沿,很有深度。”

名校公开课的另一引人之处在于讲课方式引人入胜。许多知名开放课程的教授因其自身特点拥有众多粉丝,耶鲁大学教授薛立·卡刚在其“死亡”课上十分投入,盘腿而坐,被网友们戏称为“大仙”。美国哈佛大学哲学教授迈克·桑德尔在其课程“公平与正义”中不断抛出一个个小故事,每个人听完都会陷入深深的思考,甚至颠覆了以往的思维方式。

●开放课程主要是基础性课程

世界名校在网上推出公开课程,得益于一项名为“公开教育资源”运动,据说每门公开课的制作费用在2万至4万美元不等,全部来自于公益基金的投入。当然在公益活动之余,这类公开课自然也有着一定为自身做广告的色彩。中国政法大学英语教授、外国语学院前院长龙梦晖说:“开放课程主要是一般性、常识性、通用性、基础性课程,进行的是通识教育。其目的当然是给学习者先打一个基础,提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吊起学习者胃口。想继续深造提高吗?那就来我校学习吧!”

●国外开放课程只是个借鉴榜样

让“淘课族”雀跃不已的公开课对内地学校的冲击有多大?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国外名校的开放课程愈来愈受热捧,渐成气候,但国内众多高校以及远程教育网校都表示仍难成主流,国外开放课程只是为国内课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奥鹏教育资源创意中心总监李荣华告诉记者:“国内大多数选择远程网络教育的学生主要是为了能够获取好的学历或是证书,而国内远程教育能够为其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这是光上网看国外课程所无法达到的。同时,国外名校开放课程可能对于整个远程教育的影响比较大,主要是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但国外的开放课程难以取代国内的远程教育。比如我们设想今后能够开发出0到100岁的契合于不同年龄层的网络课程,那么对于老年人可能会开放一些诸如中医养生的网络课程,这就不是国外开放课程能够完成的。”

而在一些商学院人士眼里,这些公开课多为基础性课程,甚至就是导论部分,尚不会对内地名牌商学院的高级管理项目构成冲击。不过,这些“他山之石”已经被部分名牌院校重视起来,钱颖一教授日前就表示有意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公开课中的教学方式。

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从学校网站上免费下载开放课程,开设公开课显然是个趋势,于是人们不禁要问,国内高校及远程教育学校什么时候能够推出本土的公益性开放课程?

对此清华经管学院人士表示,已有未来开设自己的网上公开课的构想。不过在奥鹏的李荣华看来这样做难度不小,“目前国内不缺少平台,不缺少技术支持,缺少的是资源,缺少的是软性实力。国内也有很多名家名师,但他们大多不上课,都去搞研究去了,而且国内大学目前还做不到真正的公益性资源共享

国外网络公开课的学校和网址

外国网络公开课的名校和网址链接:

外国乃至世界在网络上最负盛名的公开课当然是一些世界名校,因为他们是最先开始网络功课的倡导者和完善者,当然也是最有力的是传播者。其中我们列下一下几个网易网络公开课的著名大学:耶鲁大学,哈弗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等;在新浪教育网络公开课还有: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等。

网址为:http:\\

国内的网络公开课的名校和网址链接: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等,网址有:中国公开课网,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公开课等等。

中国开放教育资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的组织协会

源协会(China Open Resources for Education简称 CORE)成立于2003年10月,系非盈利机构,是一个以部分中国大学及全国省级广播电视大学为成员的联合体。

在教育国际化,趋向教育资源共享的大好形势下,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简称MIT)和Hewlett基金会的支持下,由美籍华人科罗拉多矿业学院荣誉教授王逢旦博士发起并组织,“MIT开放式课程国际论坛”于2003年9月23日在北京召开。该论坛得到教育部的支持。参加论坛的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6所IET基金会会员学校的代表,和正在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的67所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的院长,以及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的领导。参与开发MIT开放课程项目的院长、教授和主管也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对MIT

的开放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表达了要进一步合作交流的愿望。为了推动这方面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成立了上述协会。

CORE的宗旨 吸收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国内外大学的优秀开放式课件、先进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等资源用于教育,以提高中国的教育质量。同时,将中国高校的优秀课件与文化精品推向世界,促成教育资源交流和共享。

3CORE性质

系非盈利机构,目的在于为提高中国的教育质量,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章 . 我国网络公开课视频资源共享现状 我国也于2003年提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旨在实现国内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随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影响,201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视频公开课以政府主导、高等学校自主建设、专家和师生评价遴选、社会力量参与推广为建设模式,整体规划、择优遴选、分批建设、分批上网[5]。2011年11月9日由教育部牵头、我国高校制作推出的首批本土“网络公开课”——精品视频公开课正式上线。截至目前,我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已有310门课程完成上线。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拉近了国人与世界较高水平教育的距离,使国人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学过程等产生新的认知。将国外名校优质共享资源有效地利用于我国高校教学实践之中,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目前,关于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相关研究比较少,现有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对网络公开课的制作技术、流行原因、产生影响以及体系引入等方面,对用户群体了解应用的现实状况以及使用方面的需求,对国内高校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影响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以国内四所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解我国大学生对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使用现状与需求,并结合国外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经验与教训,为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寻求可参考的途径,为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与有效推广提出建议。

但是在中国网络公开课发展过程中也纯在一些基本的问题 。举例中国的复旦大学目

前它的视频讲座的制作主要靠学校自己投入,摄制讲座须得到讲座人和主办方的同意,上传讲座之前必须得到授权,国内具体做法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而复旦校内讲座中,仅有40%讲座人及主办方同意摄像,同意公开的则更少。在规则不清的情况下,各方都抱持着谨慎试探的态度。

中国网络公开课视频资源共享现状

国内外大学公开课的课程

外国一些名校公开课的课程

耶鲁大学的课程:心理学,博弈论,金融市场,死亡与哲学,欧洲文明,美国小说,还有一些理科的课程,物理,天文,生物等超过十四门热门课程,其中死亡与哲学最为让人觉得新意。耶鲁大学的公开课,只提供了 42 种课程,但是它们的质量都很高,有着简洁的排版和易于操作的在线平台,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学习环境。课程涵盖了人类学和科学,包括著名的 26 节哲学课程《死亡》(能在网易公开课上找到中文字幕的),还有商科的课程。 每个课程都有可以下载的视频教程、讲义和课程的教师板书。还可以在视频里自由跳过章节观看。所有的视频都放在 Youtube 和 iTunes 平台。耶鲁还提供 MP3 格式的课程音频——只要你肯学就行。

哈弗大学的课程:心理学,博弈论,金融市场,死亡与哲学,欧洲文明,美国小说,还有一些理科的课程,物理,天文,生物,哲学,医学,文学,还有幸福课,法律等等。其中幸福课和正义与公平等课程受到人们的追捧;

剑桥大学的课程:历史,管理,哲学,艺术等等,其中包括有 生命,美,人类学等课程。 国内名校网络功课课课程:

清华大学公开课的课程:心理学,历史,艺术,环境学,管理,数学,其中还有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课。

复旦大学公开课的课程:积分管理,慕课,EMBA公开课,智慧女性,FIST课程等等。 .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现状分析

1.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全面展开,社会评价高

截至2012年底,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已建成和在建的课程总数为469门,覆盖文学艺术(74门)、哲学历史(70门)、经管法学(96门)、基础科学(72门)、工程技术(85门)、农林医药(72门)等6大门类。课程建设在整体上呈现出课程覆盖面广、建设力度大、优质课程资源丰富的状况。从网易平台网友对前6批上线的105门视频公开课的评价来看,(截至2012年11月)共收到网友评论38721条,其中肯定支持评价为28280条,占73.04%;一般商榷评价3386条,占8.74%:否定评价875条,占2.26%。其他评论6183条,占评论总数的15.97%。这表明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受到广大网友的欢迎,评价高,课程建设发展态势良好。

2.不同类型课程受网友关注程度有差异,文学艺术类课程关注程度最高

从网友参与6类课程的评价情况来看,网友对文学艺术类、历史哲学类、基础科学类课程评论较多,反映出网友对这三类课程关注程度更高。12门课程的网友评论参与超过了1000人次。这12门课程中,文学艺术类占6门,历史哲学类、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类各占

2门(如下表所示)。12门课程共获得网友评论26568人次,其中支持评价为21096人次,占79.4%;一般商榷评价903人次,占3.4%;否定评价154人次,占0.6%。

表 网友评论参与程度较高的12门课程(按评论参与次数排名)

3.网友热心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积极提出需求建议

在38721条总评论中,共收到需求建议2757条,占总评论的7.12%。这些建议集中在希望“增加课程(量)”(占32%)、“提高课程覆盖面”(占32%)、“提供下载”(17%)、“增加互动”(占13%)、“提高制作技术水平”(占6%)等方面。还有网友提出希望对课程学习者给予有效的学习评价,如有网友评论说:“同时各个学科应该像自考一样,敞开大门,谁来考都行,过了,就给证。”这表明网友们非常关心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发展,并积极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些需求可以作为未来课程建设的重要参考。

4.网友高度肯定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意义,普遍认同公开课的价值

参加视频公开课评论的网友普遍认为:(1)网络视频公开课促进了教育公平,许多没有进入重点大学,甚至没有机会到大学学习的人可以免费接受高等教育。(2)网络视频公开课使学习更加机动灵活,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接受教育。(3)网络公开课的内容深入浅出、教师幽默风趣,使人很受启发,解决了以往的困惑、引发了进一步的思考。(4)我国的大学网络公开课质量并不亚于国外公开课,而且有继续提升的空间,收看国产公开课不需要听英语、看字幕,省时省力。(5)国产公开课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反对西方文化霸权、传播中国先进文化,值得大力推广。

同时应看到,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以往的课程申报只限定申报主体,没有对课程内容进行要求,这一方面给申报者很大的选择空间,有利于激发申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课程分布不合理、覆盖面不足、同类选题重复建设,有的课程过于小众不符合大众需求,有些重要领域的名师名课挖掘不够等。已上线和正在建设的四百余门课程虽然覆盖面已经较广,但分布并不均匀合理,不同专业类的课程数量相差极大,例如心理学相关课程已有十余门,而大气科学与天文学类课程仅有一两门。因此,有必要对课程的申报进行引导和规划,通过制作和公布课题指南引导课程申报的方向、领域,使得课程门类分布平衡、体现大众需求、充分挖掘真正的名师名课资源,进而提升课程的质量和水平。

二、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采用课程指南招标的方式征集课程,合理规划课程的布局

增加课程的覆盖面,使越来越多的各类优质课程上线,是广大网友的强烈需求,也是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在未来的课程建设中,有必要采取课程指南招标的方式征集课程,主要建设三类课程,即科学文化普及类课程、学科基础导论类课

程和热门专业引领类课程。具体来看:(1)科学文化普及类课程建设以大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以普及知识为目的。重点推广我国传统文化,介绍国外历史文化,普及政治法律知识,关注养生保健、食品安全、艺术欣赏、科技前沿等。(2)学科基础导论类课程的建设,力求全面覆盖学科基础课程,选取各门课程中最优秀的教师进行导论式的讲授。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和社会公众了解课程、走进课程、培养对课程的兴趣。(3)热门专业引领类课程指向社会发展中的热门行业、领域,关注我国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重要产业、行业的知识需求。为广大学生和社会公众提供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和社会公众了解各专业学科的主要服务行业和发展前景。通过课程指南招标的方式征集课程,能够以课程内容为导向引导和规划课程申报,有针对性地挖掘和建设名师名课,避免课程建设的盲目与重复,在现有的在建与已上线课程的基础上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课程布局。

2.充分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深入挖掘名师名课资源,推进优质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建设

在视频公开课建设中高校的主体作用是基础、基石和根本,但这种主体作用当前还体现不够。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学校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安排得力的校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要尽快整合强化学校网络信息和教育技术部门建设,改变当前机构薄弱分散,网络技术人员和教学设计人员严重不足的局面。各学校有专门的得力机构和队伍来从事视频公开课建设是实现学校主体作用的基本组织保证。只有高校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作为视频公开课源头的名师名课才能源源不断,高校现有的优质课程才能陆续地走上信息化建设的轨道。就名师名课资源的挖掘,我国高校虽然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较好的基础,但存在的问题也有待改进。如:名师名课资源开发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有限。因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政策的建设相对滞后,对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可持续性存在制约。因教师个人掌握信息化技术和投入精力有限,各高校网络信息化技术部门相对薄弱,名师名课资源开发步伐较为缓慢。教师网络教学的个性化、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等。

3.强化课程学习的激励、保护政策与制度体系建设,保护教育者和受教者参与网络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可持续性和效益性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目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广大课程讲授者和学习者还能够以一种新鲜感、初始的热情投入到课程建设和学习当中。但随着课程建设的推进,课程数量的增多,人们对公开课热情、新鲜感的消退,一系列的问题将随之而来。如:(1)由于网络教育

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薄弱,教师参与优质网络课程开发建设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积极性受到影响。(2)由于网络课程学习没有相应的学分、学历、学位和技能学习证书的制度设计,没有对学习者学习网络课程后希望能满足自己就业、晋职、加薪和学历提升等多种利益需求的政策激励设计,学习者仅凭个人兴趣学习难以坚持,学习者队伍也难以扩大。(3)现实的大学校园学习的制度设计仅能给部分适龄青年提供脱产学习的机会和场所,而无法满足社会各界人士在职在家学习、知识技能更新的长期需求,所以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也就缺少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支撑和实现体制、途径。面对这些问题,未来的视频公开课建设应注重化课程学习的激励、保护政策与

制度体系建设,以保证视频公开课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可持续发展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有效推进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除了上述应对策略外,还需要多方努力,做大量的工作。如:(1)建立视频公开课与资源共享课的有效衔接机制。(2)推进视频公开课的海外传播,扩大国际影响。(3)优化视频公开课的技术平台,普及大规模覆盖传播技术、参与互动共建共享技术、机器学习测评技术、个性化定制服务技术等。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可以说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开端良好、进展顺利,但同时也任重而道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文借助文献研究、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综合方式对大学生“网络公开课”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综合分析大学生在网络公开课方面的使用与需求状况并探寻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笔者根据文献研究提出了变量结构,设计了“大学生对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使用现状需求”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共31组问题,其中30组封闭性问题,1组开放性题目。四个维度分别是:填写者的基本信息、网络公开课知晓情况、使用情况和使用需求。问卷设计如下:

1. 基本情况维度的内容包括:学校、性别、年级、地域、信息素养情况、学习成绩等。

2. 知晓情况维度的内容包括:是否知道、知晓途径等。

3. 使用情况维度的内容包括:是否使用、接收设备、使用方式、感兴趣的课程、最喜欢课程、主要目的、访问频率、常用网站、观看数量、选择依据、流行原因、面临障碍、收获心得、受益情况、对传统课堂的影响和冲击等。

4. 使用需求维度的内容为:是否希望网络公开课进入正式课程体系、其他资源的需求、期望的视频时长、期望得到的支持等。

(二)样本的选取与实施

为使调查分析更具有代表性,本研究选取了不同地理方位的四所学校即内蒙古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尽可能兼顾到地域差异,学生所在年级涵盖大一至大四年级,可供分析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使用上的差异。调查采用了现场填写问卷以及通过电子邮件填写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后期综合运用SPSS18.0、Excel等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此期间,共收回问卷231份,其中有效问卷数219份。

问卷样式和题型如下: 1,您所学的专业

A工科 B理科 C文学 D师范类E 经济类

2,性别

A男 B女

3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研究生及研究生以上

4,您在班上的成绩?

A 较差

B 中等偏下

C 中等

D 中等偏好

E很好

5,你是否听说过网络公开课?

A 没有

B 偶尔

C 有时

D 经常

6你是否使用过网络公开课?

A 没有

B 偶尔

C 有时

D 经常

7你是从何处知道或者使用网络公开课/

A 同学或或者朋友

B 老师推荐

C 收索引擎或者社交网

D 学科专业网站

8你看网络公开课的主要目的是?

A 好奇

B 学英语

C 近距离接触感触名校的教学课程

D 自己对第二专业的喜欢

9你访问网络公开课的频率?

A 每月1~3次

B 每周1~3次

C 每天一次

D 每天多次

10 你经常通过哪些网站访问网络公开课/

A网易公开课网站

B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网址

C 国外名校网站中国的开放课程

D 中国国家精品课程精选

E其他的播放器或者网站

11 到目前为止你已经看完的公开课有几门?

A 没有一门

B 1~2门

C 3门

D 3门以上

12 影响你选择观看某一门公开课的原因是?

A朋友老师同学的推荐

B对课程内容感兴趣

C学科专业需要

D主讲老师的知名度

13 你目前学习公开课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A欲言问题

B课程太难

C难以坚持

D付费问题

14 通过网络公开课你想要收获什么?

A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B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名校的教授,课程以及教学方式

C提高英语水平

D对专业的需要

15 网络公开课对你的学习是否有帮助/

A没有什么帮助

B有一些帮助

C有帮助

D有很大的帮助

16 你认为网络公开课对你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率有积极的影响?

A有:(进行解释```````)

B没有

17 网络公开课对你的未来和成长室友有帮助?

A没有什么帮助

B有一些帮助

C有帮助

D有很大的帮助

18 你认为中国的大学生为什么喜欢开名校的公开课?

A主讲师的个人魅力

B课程和教学的新颖

C专业水平的高超

D专业的需求

19 你觉得国内当前的网络公开课的缺陷是什么?该从哪些方面改进?

(-----------)

20 你认为国外名校的网络公开课的教学方法是否会对国内的高校现行的课程教学产生影响和冲击?具体回到一些你的观点

(-------------)

21 你平时看的国外公开课程有哪些?

(--------------)

22 你所知道的或者是看的国内公开课有哪些?

(------------)

三、调查结论

(一)知晓维度方面

“知晓维度”方面,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在被调查学生中的知晓率达91.3%,知晓渠道以老师、同学、朋友的推荐为主要渠道;搜索引擎、国内公开课网站、社交网站、学科专业网站也是了解网络公开课的重要方式(如图1所示)。

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对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知晓率非常低,知晓并观看过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比例只占被调查大学生的20%,这种较大反差应引起教育部门与相关机构的关注和重视。

(二)使用维度方面

1. 使用情况

调查显示,77.6%的大学生使用过网络公开课,总体使用率较高,但是因性别因素、年级层次及信息素养水平的不一导致在使用的频率上有显著的差异性;在观看和使用网络公开课的频率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偶尔”使用网络公开课的占比为55.7%,使用情况总体上较不稳定。在媒体选择上具有统一性,94.6%的大学生通过个人电脑观看,且大部分选择在线观看,这一特性对校园网络提出了较高要求。调查发现,网易公开课网站在所有观看平台中居于首位,近一半的人访问网易公开课专区,远远高于其他网站。此外,还常用百度视频、优酷、新浪等三种视频平台来观看网络公开课程。而通过访问国内专门的开放教育资源网站如“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core)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网站”、“国外名校网站中的网络课程”、“中国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等的人数所占比例非常低;80%的受调查大学生没有观看过国内高校推出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甚至不知晓这方面的信息 (如图2所示)。“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core)”作为将世界开放教育资源引入我国的专业性网站,于2003年就已经成立,已经历了10来年的发展,却很少被访问,令人遗憾之余,让人不得不对国内开放教育资源相关网站建设与发展走向表示怀疑和担忧。

3. 内容选择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观看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为主要目的,他们选择课程的依据多以兴趣为出发点,课程精彩而富有吸引力、富有魅力的任课教师是网络公开课赢得欢迎的主要原因, 式,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不但充实业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多数人表示网络公开课对于自身成长及未来发展有较大帮助。

从大学生选择的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科目来看,排名靠前的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科目均为具有西方人文特色的课程,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新颖知识的求知欲与为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所作的主观努力。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将课程的选择与自己的专业课程之间进行联系,例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较多选择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等课程。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最广的3门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分别为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哈佛大学的《公正与正义》、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导论》,这些课程均为通识课程,是与大学生日常生活体验紧密相关而又被国内高校现行通识课程体系设置所容易忽略的内容。

在这些国外网络公开课程中,富有人格魅力的教授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那些引起人们困惑、具有现实关照性的话题,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借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格的任务,这为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带来新的思考。被调查者一致认为,利用好网络公开课将对自身的专业课学习带来帮助。近77%的大学生反映,相关科目的任课老师曾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运用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资源,尽管比率很小。说明已有部分教师开始使用网络公开课为自己的教学目的服务。

4. 存在障碍

虽然公开课被大多数大学生所观看,但真正完整看完一门公开课的学生比例并不高。被调查者中67%的人没有完整看完一门课程,完整看完一门课程的人仅占 17%,完整看完两门课程的比例为13%,分别有2%和1%的人完整看过三门或三门以上的课程。上述现象表明,大学生观看网络公开课存在一定障碍。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观看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主要障碍,一是国内关于开放教育资源专门的网站较少,一是校园内部网速过慢。部分受访人表示,因为一门完整的网络公开课通常至少十几节,课程时间过长也会让他们难以坚持看完,很容易中断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此外,下载网速问题、语言障碍、网费流量问题及专业壁垒等都会给大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造成障碍。再有,国内大学生无论英文水平的高低,很少能适应单一的英语听课模式,加之课程中的知识背景、文化差异以及专业名词较多,常会影响到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知,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中文字幕是观看网络公开课必不可少的。

(三)使用需求维度方面

为了解大学生使用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实际需求,改进问题及不足,本文对被调查对象做了使用需求方面的调查。

1. 资源设置及获取

调查显示,网络公开课课程视频画面的清晰度高,且能适用多种播放器进行播放,拍摄方面把握了画面美观与场景气氛的统一,视频时长适宜,配有中文字幕,适合大学生的使用需求。大多数人希望学校能提高网速、降低上网费用,最好能建立包含国内外优秀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视频网站,以便轻松便捷地访问到所需资源。据了解,国内一些大学如重庆工商大学基于校内局域网开设公开课平台,收录国内外名校的优质公开课资源,作为该校讲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校师生可以免费访问优质资源库,这种做法得到了广泛推崇和期许。

2. 需求资源内容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多数意见认为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中人文类公开课内容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现实关照性,且注重促进人格塑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工类公开课程在知识的组织上深入浅出、避免过于专业化,使不同专业科类的学生易于理解接受。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希望能够逐步丰富完善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数量和质量,并能够按照课程类型汇总资源,按照知识逻辑做到衔接式的排列同类课程,使之保持一种连续性。

3. 资源的利用和组织

调查显示,大学生希望任课教师在平时就注重收集整理与自己所授专业课程内容相关的国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在教学过程中的适当节点向同学们推荐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资源作为辅助材料。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升、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做好解读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程的工作,能够随时为同学们解答学习运用中遇到的难点与重点,让网络公开课资源为自身与学生的成长服务。多数调查者希望能够在学校乃至更大范围内建立专门的讨论平台,使对某门课程感兴趣的同学聆听他人的声音,开展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促进共同学习与提高。67.6%的被调查者希望网络公开课能进入本校正式课程体系,能够有机会与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授课名师互动交流。

调查结论

综合上述调查研究,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在国内推行过程中,呈现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① 政府主导的专项网站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② 基础设施滞后限制了国外网络公开课的有效传播和利用。

③ 资源的分布散落、归类不同给学习者造成了困扰。

④ 教师的引导推荐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⑤ 优质教学资源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服务社会值得进一步探索。

第四章

1网络公开课与传统课程的对比 网络公开课是从2011年秋逐渐走入人们视野,并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带来了新一轮网络课程学习的热潮。近百门课程上线,给更多学生提供了选择一流大学的一流课程进行系统学习的可能,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学加入到网络公开课的多种形式的实践中。2013年,国内多所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纷纷进行了相关探索和实践,推出了多门中文网络公开课程。由于网络公开课具有现代普通高等教育所不具有的许多显著性优点,它对现代高等教育产生了革命性挑战,给在线学习、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

作为一种创新的网络教学模式网络公开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既有区别,也有相似之处。通过对不同课程形式特点的比较,将有助于我们对网络公开课产生更加全面和深刻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将网络公开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本文针对网络公开课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并将网络公开课与传统课堂教学和视频公开课作以比较,最后对网络公开课的未来发展作以展望。

一网络公开课的特点

顾名思义:网络公开课的一般性特点是开放和在线。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网络公开课课程动辄上万人,开放是指世界各地的学习者都可以自由地选择网络公开课平台上任何一所高校的免费优质课程,这些课程资源是对所有人开放的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网络公开课课程动辄上万人。在线是指学习是在网上完成的,只要有上网条件,学生就可以自主观看视频,演练习题,参加考试。

深入分析,发现网络公开课还具有受众广、影响力大、可重复性好、可选择性强,以及自由等特点。网络公开课面向的学生类型多样,其现有基础和知识水平不尽相同,跨越的层次较多,即受众广。对于某些建设比较完善的课程,其视频和课程资源可以在几年之内沿用,长期看来可减少重复劳动。同时,学生不必准时出现在教室参加预定课程的学习,而是可以自由的选择在喜欢的时间里以最舒服的方式听取任何一二、网络公开所大学的网络公开课课程。

网络公开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

网络公开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有很多相似之处,它有开课的时间限制,仍以教师的知识讲授为主,安排课后习题和答疑,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来检验学习效果。而且相比传统教学,学生可以挑选一流大学中最为优势的教学资源,学习时间和地点都相对自由。但也应注意到,相比传统课堂教学,网络公开课在教师投入、交互性、针对性和实践教学方面都存在一定区别。

首先,相比传统课程,网络公开课需要任课教师更多的精力投入。网络公开课的授课对象不再局限于少数人,由于网络的传播它的影响范围变得十分巨大。其授课内容是否丰富,授课水平如何,都将接受来自全世界学生、教师,甚至是专家的检验。作为负责任的教师,不管是考虑到授课效果,还是对自身形象的影响,都会竭尽全力去认真准备。而且由于网络课程相比传统课程的易修改性,教师可以一遍遍反复修改讲稿、课件,提炼内容,直至达到满意的效果。另外,视频制作与发布、资料上传、论坛答疑都需要投入精力,如果没有一个团队支持,仅靠授课教师一人完成则难度非常大。因此,准备网络公开课比传统备课需要5到10倍的时间投入,也就显得不为过。

其次,相比传统课程,网络公开课在交互上存在延时。网络公开课不像传统课堂教学,可以观察到学生的反应,以便及时进行沟通、调整。网络公开课课程效果的反应时间较长,即使通过论坛交流反馈到任课教师,也很难对已发布的视频进行补救。因此,相比传统课堂教学,网络公开课课程的交互存在一定难度,且具有延时。如果任课教师具有多年的授课经验,能够预期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则可以尽量避免问题。或者任课教授同时承担传统的课堂教学任务,则可以将传统教学与网上教学更好的结合,以解决交互性不足的问题。同时网络公开课课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有限。学生间的互助学习一直是传统知识获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协作,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该课程内容。即使有论坛交流,也永远比不上同学之间同吃、同住、同室学习的交流来的自然和深入。

再次。网络公开课在课程设计上往往针对性不强。传统课堂教学提倡因材施教,而网络公开课课程由于授课对象过于宽泛,只能以一般大学基础的水平来进行课程设计,难以顾及那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习者。这正是网络公开课的大规模特点所带来的问题,由于受众的多样性,不可能像大学中按专业和时序安排好整个课程体系[4],因此单独课程的学习将变得缺乏支持。不过,一门好的网络公开课课程应该具有一定弹性,通过讨论一些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以使不同层次和基础的学习者都能有所收获。

最后,网络公开课无法提供那些必须借助实体环境才能完成的实践教学,因此难以适用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当然,随着虚拟实验室、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有可能部分的解决。

二 网络公开课的明显优点:

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网络公开课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 受众广、影响力大;

2 可重复性好、可选择性强;

3 可以自由选择,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

4 课程量丰富而且精细,涉及的知识和视野是一般传统课程不能体会到的。

还有经过其对他资料的总结发现:

87.9%的网易公开课用户都对其表示满意,其中非常满意的用户比例达到40.7%,而对网易公开课用户不满意的用户仅为1.3%,满意度之高一方面表明了网易公开课具有高质量的内容提供,另一方面验证了网易公开课较为完善的产品使用体验。

网络公开课最重要的就是内容质量,网易公开课注重用户需求,课程囊括国外多个名校,内容涵盖人文、社会、艺术、金融等领域,同时通过不断完善产品服务,获得了用户高满意度,其中内容全面是用户最为满意之处,占比达到70.1%,其次是内容专业性,占比为54.0%;随着“淘课者”对国外课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多,网易公开课采取投票决定翻译进度策略,同时不断提高翻译质量,获得了用户较高的满意度,成为三大满意因素之一。

三 网络公开课的缺点:

经过调查和研究也分析出网络公开课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

1 远程的公开课,对于在线观看的学习者来说没有必要的互动性;

2 课程量太多而且繁杂,选择的时候会受到太多的影响;

3 某些精品的网络公开课是需要付费的,这样看起开并不方便;

4 多数的外国的网络公开课由于语言的不通而且没有翻译而不能较好的理解。

对其他的资料的研究还总结、发现:影响大学生观看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主要障碍,一是国内关于开放教育资源专门的网站较少,一是校园内部网速过慢。部分受访人表示,因为一门完整的网络公开课通常至少十几节,课程时间过长也会让他们难以坚持看完,很容易中断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此外,下载网速问题、语言障碍、网费流量问题及专业壁垒等都会给大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造成障碍。再有,国内大学生无论英文水平的高低,很少能适应单一的英语听课模式,加之课程中的知识背景、文化差异以及专业名词较多,常会影响到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知,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中文字幕是观看网络公开课必不可少的。

五 网络公开课可能带来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网络公开课与传统课堂的形式比较相似,网络公开课其目标是希望将传统课堂教学延伸到网络,让大众分享优秀的教学资源。对于网络公开课人们有很多的讨论和担忧,有人认为作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未来它可能取代传统教学,甚至导致现代大学教育的终结;也有人认为,作为一种流行风潮,它将很快的兴起、发展,然后走向没落。我们认为,作为一种创新的优秀的教育模式,特别是在其发展初期,难免有各种困难和

问题的存在。尽管存在课程建设投入较大、交互存在延时、退学率较高的问题,但是作为现代大学教育的良好补充,它将在某些领域长期存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

一、研究的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深刻的体会到网络公开课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迅速和重要性,调研过程中经过众多的资料阅读和整理,可以认为自己开始对如今的在线视频公开课的理解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可以简单的对网络公开课进行一些定义和见解,这次的调查研究结果可以为学校的网络公开课做一些参考和理论的指导功能。最终也就个人的观点对中国的网络公开课提出以一些建议,要发展网络公课的全面性以及要提高网络公开课的质量使之与国外的课程一般优秀得有以下条件:

1 提供的课程资源要以受众需求为本;

2 要有自己独特而且优秀的课程资源;

3 提供的课程要契合社会文化与受众的兴趣,紧跟时代的脚步;

4 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

5 要有良好的管理和共享机构;

6 收索时要方便简洁等等。 二、研究的创新:

这篇研究调查论文有别于其他形式的论文,可以说是有所创新和独特的论文,其中的创新有以下几点:

1 查阅的资料包含面非常广泛,而且涉及深刻;

2 利用图像、文字和数字的形式体现出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研究和报告条例清晰;

4 问卷的设计和调查还有分析都是自己和小伙伴真实完成的;(所以要先感谢小伙伴) 5 多数的资料整理是经过多番的考察和认证的,所以数据时具有说服力的。

6 有自己的独特的观点,等等!!!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1 时间的原因没有太过于精益求精的要求自己;

2 问卷的调查某些卷子出现损毁和失踪,而且问卷的研究范围过于小,所以不能非常精确的说明某些研究问题,或者会出现某些的误差;

3 过多的借助网络资料和图书资料;

4 多了解的外国公开课并不是特别的多,某些观点存在误差(希望可以原谅嘻嘻)。 参考文献 [1] /doc/5403396.html

[2] 潘凌,王国锋. 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对中国公开课建设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2,(8).

[3] 黄艾禾,陈薇. 开放课启示录[J]. 中国新闻周刊,2011,(12).

[4] 贾义敏. 国际高等教育开放课程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

[5]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事实意见,2011.

[6] 吴柏安. 网络淘课族折射成人教育缺位及对策[J]. 继续教育研究,20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6b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