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镇-汾城古城

更新时间:2023-11-12 17: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汾 城 古 城

周 戊 丁

平遥古城我是去过的,印象很好,感触也颇深。原因是平遥古城的绰约风姿和厚重蕴藉深深吸引了我。从2002年平遥古城举办国际摄影展以来,我几乎每年都要去古城一趟,除了参观摄影展,我就是行走在古城的街巷里,体味着古朴,感受着沧桑,聆听历史的低吟,应和岁月的浅唱,执着迷恋于平遥的古韵风情一久,猛然觉得自己忽视了家乡的汾城古城。汾城古城至今还保留着明代建造的城墙,城里保存完好的文庙、县衙大堂、城隍庙、社稷庙、宝塔、鼓楼,还有林立的商铺,典雅的明清四合院,耸峙的牌楼。走进这座弥漫着历史沧桑气息的古城,感受扑面而来的唐风古韵,敬仰先民的聪颖灵智,凭吊无语的青砖灰瓦,把一个现代人的思古幽情尽然倾泻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和着春日的尘烟飘荡在渺远的长空......

雄踞高埠敬德堡 金汤巩固太平城

历史上的汾城,最早并不叫汾城县,自汉代置十三郡,始置临汾县,不过,县址位于今赵康古城处,至元魏拓拔珪的太平真君七年,于今京安村南置太平县,北周因避太祖宇文泰讳而易名为太平县,唐代太平县属河东道,贞观七年,县城迁至敬德堡,即今天的汾城古城,仍为太平县,民国四年太平县方易名为汾城县,县治自唐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

按贞观七年,太平县移治于敬德堡时,那时的古城并没有今天的规模和气概,由于时代的久远,无稽可考,《唐书》和《后唐书》对尉迟敬德是否来过太平县自己封地的记载语焉不详,所以唐初敬德堡的形制今天我们无从知道,只能推测唐太宗封敬德为鄂国公,封地大约就在今汾城一带。只是我们不禁疑惑:唐封鄂

1

国公时,此地已有古临汾县城,古南泰平县城和北古县的新太平县城,为何不将封地中心的枢纽,选在县治所在,而选择在此高岗兀立,三面环水的地方。不管如何,敬德堡(也称鄂国公堡)成了县治所在地,太平县这个汉代河东郡所辖的老县城,总算于历史颠簸中得以稳定喘息并一直住居于此了,敬德堡从此易名为太平县城,古堡封主尉迟恭的大名也因邑地而重光。

太平古城最初的城墙应是夯土版筑的,由于史料缺乏,古城由唐及宋,及元,历代对城墙肯定不会冷落而让其无穷倾圮的,其中不乏大规模修缮。历代历朝,修葺增补,至明朝初年,太平县古城已成为河东地区一通都大邑,军事重镇。

也正因商埠繁华,物华人丰,所以势必成为流寇窥觑之地,明平阳知府王椿曾在给朝廷的奏章《剿寇疏》中云:

谓贼此时,正在城邑左近猖狂,数十余庄,庐舍俱尽,尸骨横铺,臣邑斗大一城,恃知县魏公韩胆智,可以护守,然无兵无饷,力寡难支。臣遥望先臣至邱垄,耳领故乡之仳离,不禁疾痛呼天,臣一乡之身家性命,所系犹小,而祖宗之社稷城池所关实大。

由知府大人的一片悲诉,可知兵患于古城的不幸,而此时太平古城“咸坍塌,仅存轸域,行人往事,视若径然。城门则风雨上傍,不可栖息”明尚书刘春称:“太平,山西壮邑也。《礼》以城郭沟地为固,”“《易》称重门击坼,以待暴客。则城地之利害,所系于民大也。”

县令龚进(高安人)召官吏缙绅,动员邑地乡民,重建城墙。竣工“可以远瞭望,司启闭,且令击坼者,亦籍以栖息,于是城堞言言,楼观突起,巍然为一邑之雄”了。

此时太平城,“周以里计者八,高以尺计者二十奇,池深半于高,西临山,东滨汾水,一形胜地也。”(《修县城记》明佥事李钺)

嘉靖十四年,陕西耿儒任太平县令,“视事期月,发其大奸,恤其小过,一时治化方行,乃专意修城,以求坚久。并于城成之日,环植小柳凡三百有八株,

2

遮蔽城池,荫惠邑民。”耿公柳遂成一时佳话。

崇祯四年,湖北黄冈的魏公韩任县令,由于陕西农民起义,越过黄河,直挺太平县城,三次强攻,魏公韩带领邑地乡民誓死奋力抵抗,才保住城池。事后魏公韩上奏朝廷,再修城墙,加固扩充,“自雉而下,计高四十一尺,上广,三十尺不等,围长,一千四百步有奇。”从此,“土墙低薄,不足依赖”的古城墙便以通体甃砖的新貌峻挺高冈,固若金汤,奠定了今天汾城古城的基本规模,其巍巍气势,森森雉堞,足令袭扰百姓的贼寇望而却步的。

太平古城有五个城门,门上建楼,南门曰“迎恩”,北门曰“拱辰”,大东门曰“镇安”,小东门曰“永阜”,西门曰“顺化”。五座城门楼,五块门匾题词,把太平古城的君臣大义,礼制教化,物阜民丰的诸多特征淋漓尽现。

一九一五年,民国政府改太平县为汾城县,一九五四年汾城县和襄陵县合并为襄汾县,太平县结束了山西大邑的辉煌,画出一个硕大的句号,合上了风云激荡历史的最后一页。

今天我们看到的汾城古城还保留着明清古城墙的威武之气,豪迈之风,北城墙和西城墙基本保存完好,只是没有了城门楼,给许多来此凭吊的游人增加了些许的感慨。行走在古城墙下的护城河道,仰望斑驳青砖,青石碑碣,不由人生发怀古之幽情。

清正廉明县署地 勤政爱民忠爱堂

汾城古城的县衙在鼓楼东大街,据说,太平县衙署原是唐朝尉迟敬德的帅府所在地。这位一生戎风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的大唐名将、开国功臣,在隋大业末年兵乱之时,从军刘武周,一时以勇武称,累授朝散大夫。归唐后任右一府统军、太子左卫 。大唐定朝后,敬德官拜右武侯大将军,食封一千三百户,贞观三年出任襄州都督,贞观六年迁同州刺史,先封吴国公,后改封鄂国公,历鄜、夏二州都督之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曾拒绝李建成高官厚禄的收买,被李世民赞为“公之素心,郁如山岳”。民间传说秦琼为左门神,敬德为右门神,代替了驱鬼辟邪,祈福求安的神荼郁垒,成为唐代以后的左右门神,

3

可能缘于二人忠于唐王、淳朴敦厚、英武豪侠。那么敬德的封地是否在太平县?帅府是不是现在的县衙署第?虽无史可据,但传说已久,邑地百姓信之,历代史志铭之,权作有此一说了。

也许是灵应的缘故,太平衙署设在敬德帅府,历任县令几乎都效仿鄂国公的耿直勇毅、忠贞仁爱,以好的口碑流芳太平县了。岁月长河一任无情流过,一任任的县令如走马灯般地来来去去,衙府也如草木枯荣一般屡毁屡修,并且不断扩修完善,县署的规模越发增大,建制益发完整。志载金天会八年(1130年)毕景鲁的重建、金大定九年(1169年)尹郑景的扩建,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的重修,明洪武二年(1936年)重修等。最终使县署日保其威仪雄风、治领方民。明嘉靖三十四年,平阳府大地震,一场灾难,不仅毁伤民众无数,县衙也夷为平地。一直到康熙十五年,县令吴轸目睹衙署破败残迹,不禁神伤而黯然,慨然再修大堂,重建衙署,以勤政爱民之德重振衙府威仪。其壮豪雄魄之风直传到明清、民国,气势不减。当年太平衙署是居太平古城东大街南北,占地广阔,有房二百一十五间,衙署大门前砖砌影壁,合于门迎熏风,屏邪阻恶之礼。走进三间面阔,朱红漆包钉大门,顺着中轴线依次为仪门、风亭、露台、大堂、牌坊、二堂、后宅、三堂、内宅、砖楼,一字排开,各处牌匾分别题忠爱、廉明、正大光明、天理人情、国法等,无一不是历任县令们主政太平,修建县衙的心曲表白,示现给百姓、传达给上司乃至圣明圣上,也是个人内鉴和检省的警示。

历史一页页翻开去,留给我们的不再是威仪衙门的廉明勤政之所,而是一段文化的印痕,文明的征迹,民国消灭了帝制,新中国消灭了专制,象征封建社会的衙署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和气魄。衙役呼威、皂隶叫堂的场景不再,人民当家做主,象征封建专制的衙署随之遭到拆毁、破坏和瓜分的厄运。至汾城并县,县治他移之时,煌煌县府,煜煜衙署,只有孤零零的一座忠爱大堂静坐在原地,见证着新社会的巨变,沉淀着往日的凝重,在往来参观的游客脸上寻觅着逝去的光彩和赞赏的观瞻。

大成文庙祥光绕 明伦堂中古碑存

任何城池都会有文庙的存在,曾去过山东曲阜孔庙、北京文庙、平遥文庙。

4

无一例外每座都城、都市,都会无一例外的修建文庙。因为历代帝王都强调武功文治、德育教化。汉独尊儒术以来,孔子更成了尊崇的对象,先后加封至“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万世师表”。太平古城的文庙位于鼓楼北大街西巷北侧、文昌庙西。关于文庙创建年代目前无法考证,元御史王恽于至元十年《重建文庙记》中说:“县有庙学久矣。”可知有元一代就已经对于文庙的建造年代无法考证了,乡志记有“建自唐时”,并无年月,想必也是推测,即县治移至敬德堡,文庙自然也在县治改移后落户其间的。

县衙主要是处理公务,是政府官员秉公为政之所,所以威仪有加,赫然耸立。而文庙是朝臣祭祀圣哲,士人拜见先师的所在。因此在建筑风格上文庙呈现的是灵动、飘逸、高雄、挺峻。由南至北中轴线上依次是青砖斜纹格的大照壁、长10米高3.5米厚至1.10米、三间四柱三楼石坊的棂星门、半月形的梅石泮池、悬山戟门、石砌围栏月台、前廊抱厦、大成殿、尊经阁、及两侧的启圣祠和明伦堂。文庙至今得以保存完好,一是文庙的戟门和忠义孝悌祠、名宦祠、乡贤祠由汾城初中占用,大成殿和东西两院由县粮站占用,方免去拆毁的灭顶厄运。

影壁也称萧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既能驱邪避祟又能烘托宅门气势,文庙的影壁为一字形砖雕斜方格大影壁,由须弥座、壁身、壁顶组成。壁身两侧分嵌一幅对联曰:“道有独隆中外咸被夫子义,尊无二上古今共仰圣人诗”。道出孔子仁义思想在后世的巨大影响和韦编三绝整理五经的万世巨功。壁顶为双坡筒瓦脊兽顶,整个影壁素雅浑朴,大气巍然。未进大门,先睹影壁圣威,天下学人士子无不翼翼煌煌而生敬畏之情。

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石制牌坊式棂星门,以仿木构式青石雕成,三间四柱三石制庑殿顶,顶脊均为龙云卷纹,两端飞龙在天,中间脊刹穿空,四柱内外由八根雕龙石柱斜向支撑,石柱下卧屈身雄狮托承斜向石龙柱,卧狮孔武有力,神态逼真,雕龙盘旋石柱昂首向上,喻学子藉此鱼跃龙门,体现的是建造者对后学的奖掖和激励,耐人品味。

棂星门中间栏额上面南镶刻有“欞星门”三字。背面刻有“金声玉振”四个粗朴遒正的柳楷体朱字。孟子曾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

5

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因此,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以喻孔子万世师表之圣音圣训如金玉之声潦响而渺远。

棂星门两侧各砌砖雕花墙一面,墙壁中心各镶嵌有琉璃团龙,团龙黄绿绛各色斑驳,栩栩如生,有奔啸腾空之势,团卧待飞之举,似喻寒窗苦读待时飞的学子形状,寓含激励鼓荡之意。

花墙两侧为开八字砖雕门廓。门廓东西各开角门,东角门门楣镌刻“德配天地”西南门门楣镌刻“道冠古今”,都为竭力赞颂孔子德行与仁道之语。角门阶除下各竖一青石碑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睹此可以想见历代官府强化圣贤形象的隆重与神圣。

穿过灵星门,便是泮池了。泮池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水池,呈半圆形,上有拱桥连通。古代有在学府建泮池能振兴学业之说,所以孔庙、文庙,学宫等建筑中泮池成为必不可少的建筑之一。至于泮池为何都是半圆形,一种说法是周天子宫前设圆池,诸侯只能用其一半以示区别,故称泮池,还有一种是“天子之学为辟雍,诸侯之学为泮宫,辟雍有水环绕,泮宫只能半之,故称泮池。《诗鲁颂.泮水》云:既作泮池。据东汉经学字郑玄解释:泮宫即学宫。泮水为学宫前水池,状如半月形,有人把泮池称为孔子洗墨池,后人出于尊孔,把泮池作为文庙水池的专称。泮池上建跨池之桥,名泮桥,因泮水而名,平时泮桥不许人行走通过。需大举后乡人中举,状元及第者方可以从此桥跨过,故又称“状元桥”。

文庙的泮池深三米,池中养金鱼,植莲花,喻鱼跃龙门,连登三甲。池上有石栏泮桥一座。桥两侧插石柱,柱头雕石狮。两侧共有10只石狮,雄卧柱头,形态各异。柱间嵌雕花石板,有牡丹,莲花等吉祥图案,以牡丹喻显达富贵,以莲喻连中科举。可见走进文庙,处处都在鼓励功名富贵,汲求科举,图他日龙飞学天。想每一个想高中皇榜、出人头地、封妻萌子、以求富贵显达的学人行经此处一定会再一次受到熏染并意气风发,志在必得的。

泮池两侧的院子里有12棵古柏,苍劲挺拔,高可入云。肃严正穆之风令人顿生仰慕之意。泮池往北就是通往大成殿的大成门,也称戟门。据文庙碑记,现在的戟门建于明代,面阔三间,筒瓦双坡牡丹琉璃,单层楼阁脊刹。戟门两侧各开角门一间,为日常行走之用,戟门平时关闭,在大典祭祀时方才开启。西角门侧为乡贤祠,供奉太平籍在外任职人员及在乡名绅,以记其显赫政绩、大道仁义

6

和忠孝廉明。东角门侧建名宦祠,供奉在太平县任职的政绩斐然、口碑极好的县府官员。

穿过戟门正面望去就是巍峨雄伟的文庙主建筑大成殿,碑记始建于唐初,宋元多次重修。元末罹农民起义军大火之灾,洪武年重修,至明清民国屡有修葺。现在所见大成殿仍保持明代建筑风格。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项,琉琉筒瓦罩盖。奇花异卉琉璃脊,脊中三层楼阁式宝顶脊刹。脊上琉璃神人异兽造型别致,形态各异,光彩耀目。四周环廊回抱,殿前明间次间突出抱厦式廓檐三间,为殿前月台通往大成殿祭祀的通道,抱厦两侧回廓壁上镶嵌着由康熙皇帝亲自撰写的《至圣先师孔子赞并序》石刻四方。

文庙祭孔每年在春秋两季进行,地点在大成殿前的月台上。月台为边长25米的石砌围栏建筑。祭祀时执羽秉雉,翩翩起舞,官员学子士绅行三拜九叩大礼,颂着“伟哉孔子,万世重功”的赞谒,呈颂献舞,于香烟缭绕中完成祀奠大礼。

大成殿前东西各有九间廊庑,邑人用“翚飞翼棘”来形容两庑的雅致清韵,这里是供祭先贤先儒的地方,在清末时期下供有以春秋至明清的历代宿儒大贤圣贤,据县志记载有187人。

雄伟的大成殿后是尊经阁,万历三年新建。为县令武侯感文庙创制未备而议之于宓佐师生兴建的。以启圣祠故基为台,台上为阁计“台广一百五十尺,阁高五丈,居于大成殿之后,匾书曰“尊经”,“巍然屹立矣。”阁为三层重檐歇山顶式,阁顶为空塔形脊刹顶,阁中藏有儒家十三经及圣贤性理之书,今天看来应具有现代图书馆之职的。

尊经阁东为崇圣祠,又称启圣祠。明洪武五年“诏天下建启圣祠,祭启圣公,配以颜曾思孟诸先子,”祠内供祭孔子五代先祖。现存崇圣祠面阔三间,祠前起四柱三间前廊,祠台基高于西侧大成殿。廊前砌十二级台阶,现崇圣祠为襄汾县汾城文物管理所办公室,汾城古城的保护和维修工作都在此开展。

大成殿西北是面阔五间的悬山顶式七檩无廊式明伦堂,梁架结构粗硕豪大,为典型的元明风格。碑记为唐初始建,历代多有修缮。“明伦”二字出自《孟子 滕文公上》:“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明伦堂古已有之,承载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上具有一社会地位的社会精英讲学论道的地方,同时承担传播文化和学术

7

研究的功能。明伦堂以其“明人伦”的教育理论为核心,推而广之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凝聚成中华民族的文化灵魂和道德意识。

文庙的戟门、廊庑和明伦堂中,保存着大量的碑刻,两通唐代碑刻已漫漶不清,其余为元明清历代修缮的碑刻,还有从全县各地征调收交的各类珍品碑刻,如明代文徵明的两通行书诗碑,唐代吴道子的龟蛇碑刻,清代郑板桥的书法碑刻,都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和历史考古价值。

“虎山桥下水交流,正是桥南宿雨收。光福烟开孤刹迥,洞庭波动两峰浮。已应浩荡开胸臆,谁是空濛是胜游。渺渺长风天万里,眼中殊觉少扁舟。《虎山”桥》。“烟隔云房紫翠开,白头重宿旧禅关。窗中坐见千林雨,水面浮来百叠山。胜概何如前度好,老人能得及时闲。赏心况有樽前客,忍负春风寂寞还。《宿碧”照轩》。明中叶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文征明(1470---1559)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西大才子”,晚年辞官南下,定居苏州,潜心诗文书画,“以戏墨弄翰自遣,海宇钦慕,谦素山织。”书于太平县文庙的这两首诗作,温润劲挺,法度谨严,意态生劲,颇有晋唐书法的风韵。流露着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是仕途坎坷的不幸遭遇。也许是仕途骞促平了这位才子的英年豪锐气概,而晚年的飘逸达观使文徵明的书法风格臻于雅迈雄健的缘故吧。

吴道子的《龟蛇图》原存于古城南汾阴阁中,吴道子(680---759),唐代画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博士等职,擅画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等,苏轼称其“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章法之外”,“所谓游刃有余,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太邑汾阴洞镇宅龟蛇”碑刻正面刻龟蛇图,笔划粗狂有力,形体雄健劲爽,鲜活生动,灵活逼真,全图构思严谨,刻工精致细腻,刀法刚健洒脱,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江苏兴化人。诗书画旷世独立。年轻时曾在太平县赵康尉家做西席(私塾教师)时书有“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碑刻笔力古朴,劲道逼人,敦正绝伦,别具一格。“蹊径一新,卓然名家。”

明伦堂中还藏收有明代崇祯十五年张魟化兄弟为其父八十寿辰庆祝而刻的

8

碑碣一道。碑正面分别阴刻有一百零六种“福”“寿”字样,每个字的上方还刻有该字体的名称及出处。碑的后面分别竖刻明代大书法家倪云璐、蒋德璟所书祝寿文。两道碑上集各种字体书写镌刻,笔法考究,镌刻精细,文物、学术、艺术价值极高,为研究我国古文字的形成、演变及书法艺术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史料。

试院书声竟云翥 文峰宝塔接魁星

文庙的右前方为太平县的试院,是历代学子参加科举求取功名的地方。道光十七年太平县令陈维屏将原察院改建而成。试院原有号房、正堂、月台、,文峰塔等建筑,现存正堂和文峰塔。

文峰塔为一座八角九层砖砌宝塔,高达24米,坐落在试院的西南角。塔身为空洞式,一层开石架门,至九层每层各开南北小拱劵门,塔身内逐层内收迭涩,至九层攒尖封顶。顶部原有琉璃宝顶,各层仿木构砖雕斗拱垂花檐,一层高五米,各层砌成仿木结构五铺作双抄斗拱边,八角攒铃铛。由于地处试院又在文庙右前,故邑人俗称学前塔。塔身粗狂耸云穿斗,气势凌人,雄伟峻拔。既是人们祈愿文风畅达,文脉顺昌的所在,又合风水堪舆之说,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研究价值和县城标志意义。文峰塔与北膏腴善慧寺普净塔,九龙沟浮屠塔三点一线,成为太平县的一道奇丽风景线,至今当地还传说着鲁班爷一夜建三塔的神奇故事呢。

鼓楼连天揽青云 平旦千里更声远

太平县鼓楼位于县城十字街中心,东向为县署、府治、关帝庙。西向为试院、射圃、文峰塔。北向为文庙、文昌庙。县志中鼓楼建造年代无考,依古城各处建筑的建造时间,当为唐初始建,历代反复修葺。目前的建筑风格应为清代建造,有康熙四十七年碑记为证。鼓楼呈十字歇山重檐楼阁式建筑,通高15米,底座为方形砖石砌造,十字券洞式拱门通向东西南北四大通衢。底座上为上下两层的木构楼阁,下层四周砌女儿墙,中心沿立柱砌青砖,清水墙封闭为室,四侧各开门洞,门侧镶嵌历代修楼碑刻,室内有木梯扶手直达顶楼。顶楼为开轩式,四围

9

置雕花木栏板。扶栏远眺,心旷神怡而忘忧矣。

鼓楼内并不置鼓,为何要称鼓楼。原来鼓楼上是放置大鼓的,主要是为了城市的安全警戒所用,如有盗贼或强寇侵扰,便擂鼓报警,各处联合御敌。后来演化成为城市五更报时的生活工具。清人王奂会认为“鼓楼实为城邑之准纲,所系甚重矣。使城郭增其丽,廨宇壮其形,甲第于以连绵,商贾由此辐辏。”

城隍庙里傩舞戏 金声玉振蟠龙飞

进古城西门路北是一座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古建筑群,即城隍庙,据《周礼》,城隍即水庙,古代祭祀的八腊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版筑的高墙,“隍”指无水的护城沟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池居民的安全。人们认为与人相关的一切都有神在,于是“城”与“隍”逐渐被神化为城池的保护神。后来道教把城隍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城隍为能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

汾城城隍庙为明洪武三年县令葛洪奉诏建造的。后来太平县的每任县令上任后都要先到城隍庙祭祀拜谒,对城隍起誓发愿,为地方祈祷平安,至天启年间增扩重修城隍庙,使庙宇共计殿廊一百五十余间,增塑神像三百一十尊,厦房一百间。如今的城隍庙沿袭存留了有明一代的风格,成为汾城古城中一份保留完好,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城隍庙坐北向南,由影壁、山门、牌坊、戏台、献亭、显佑殿、钟鼓楼和东西两庑组成,建筑布局严谨,中轴对称,层次分明。

正门为面阔五间四桩三楼的木构牌楼式, 正门两侧各蹲一狮,重檐歇山顶。“城隍庙”三字浑朴丰硕,遒劲端庄。其上匾额为“显佑伯”,太平城隍被明太祖朱元璋颁诏加封为“监察司民显佑伯”,官为五品,位封伯爵,职司一县阴间之事。“显佑伯”表明太平城隍的级别,行者至此一目了然。其上雕镂花纹中雕花拼字为“云龙祠”。表明显佑伯城隍司风雨之职。大门两次间和两稍间均出前廊,稍间开有角门,廊柱花板雀替雕刻细腻,做工精致,是清代重修的重要标志。

正门对面是三门三壁的大型影壁,中间影壁正对大门,须弥砖雕底座,

10

仿木构砖雕斗拱双坡檐瓦顶。影壁中镶嵌拐子回纹图案边的巨型“麒麟耀日琉璃图”,上部为双龙布雨图,喻御龙在天,麒麟监察。两侧有对联曰:“人化物,物化人,变化无穷;生了死,死了生,生死不息”。说尽自然世界周而复始变化万千的玄真妙理和人世间生生不息的演变规律,让观者于此良久沉思,感悟生命,穷究义理而珍惜所有,热爱生活。影壁两侧竖立着一对双斗青石质地的旗杆,旗杆上题阴刻对联一副:“兮帝乘权彰善痹恶,代天宣化护国庇民”,将显佑伯城隍的职责分明道白。落款为“道光十八年丁酉科举人王涌题书”。题书笔力雄健,雕琢工严,似有圣明神威,抑或就职宣誓一般地庄严神圣。

在正门与影壁的东西端矗立着两座石座木构瓦顶牌坊,四柱三楼式。东牌坊书刻“鉴察坊”,意为检查督促地方官吏要廉明清正。西牌坊书刻“翊镇坊”,意为辅佐地方长官管理百姓。与旗杆上对联一起说明城隍既是世间百姓的保护神,又是地方官吏的监督者。既要保护一方平安,百姓和乐,风调雨顺,还要督促地方官员洁身自爱,清明正大,其教化作用显而易见。

走进大门,穿过戏台,城隍庙的主建筑显佑殿,峨然入目。雄伟庄严,肃穆堂皇的凛然气象,令来者不禁悚然起敬。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四檐斗拱五踩,单翘单昂,出檐高远,承载正檐,仰托翼角。琉琉正脊上饰有各式飞龙腾游于奇花异卉丛中,矫逸灵脱。正脊东西两端各蹲一巨型鸱吻,相向昂首,嚎啸长天。斜脊饰奇兽神禽,脊端黄龙卧波,五彩琉璃映衬,似欲腾飞云天,又如回首昂视,呼风唤雨。形象逼真,态势灵动,引人入胜,招人叹羡。

殿内太平城隍“监察司民显佑伯”端坐神台,两侧胁侍行抱册、捧印之事,供案两侧有生死判官和牛头马面,东西两侧配殿侍立福禄寿诸神,两山墙饰画城隍巡游图。

殿前献亭为道光十八修建,方形十字歇山顶,道栏雀替雕菊花牡丹,勾连花板横枋与立柱为一体,八角形藻井攒尖,绘以吉祥图案,四面开敞,基有石拦,上雕花卉。献亭是城隍祭日庙会时地方长官、善男信女祭祀城隍的地方。每到祭日,庙内人流摩肩接踵,献亭香焰熊熊,燎烟遮日,蒲团长跪祈祷,供桌果疏鲜美。众人于东西两庑栖息聊叙,闲适优雅。戏台上丝歌弦唱,金声玉振,商贩吆喝,庙祝穿梭,呈现一片歌舞升平的气象。

大殿东西各有一座二层楼阁,均为十字重檐歇山顶,阁式脊刹,东为钟楼,

11

西为鼓楼。同正殿前的倒厦比齐,如城隍大殿的左右护卫,威严魁伟。以经年累月的晨钟暮鼓捍卫着地方神圣的无上尊严,警示着历代官员清醒自律,劝喻着邑民向善远恶。

文昌闪耀光古邑 魁星高照士子心

文昌君是传说中的一位专管天下文化人之事的神灵,文庙东侧是太平县的文昌庙供奉的就是文昌君。文昌庙有正殿三间,后宫三间。嘉庆十八年,在殿后加盖三间“文昌三代祠”。同治六年,天平县令章寿嵩在文昌庙门洞上加盖了魁星楼,将文昌帝君和北斗魁星和在一起,即是天上星宿的灵应,也是仙界神仙的职责。现在文昌庙大殿前的拱劵砖门洞和其上的魁星楼仍保存完好。每年文庙春秋大祭前都要先在文昌庙祭祀文昌君。祭拜时于大殿内摆放三牲祭品,行三跪九叩大礼,场面宏大,仪式隆重。祭摆后县令方可与下属僚吏和众学子入文庙行大祭之礼。

文昌门为砖拱劵南北向门洞,门楣镌“摘星”,喻士子学人于此可皇榜高中,蟾宫摘桂。魁星楼在门洞基座上起二层六角攒尖灰瓦顶,高13米,每层六角六柱六挑檐,柱间嵌通栏雕花雀替,楼中砌砖成六角空室,六面有窗。脊顶为宝顶脊刹,远望飞檐向天,玲珑雅秀,有欲跃之形,腾飞之势。

社稷庙里祀土谷 洪济桥中送水神

汾城古城在南门外南关厢还有一座古建筑群,即社稷庙。县志载,社稷庙在南关厢,明洪武年间重修,国朝嘉庆十九年重修,道光十三年大加修理,新建飨亭三间并钟楼鼓楼。按《风俗通义》:癸未日祠稷于西南,太平县社稷庙位于南门外南关街西,合于礼制。

“社”原指土地,“稷”是五谷之长,“社稷”即土地和粮食。对于农耕文明的先民来说,只有土地和粮食才是生存的根本。为求得生生不息,就将“社稷”化而为神,并设坛祭祀,后改为庙。由于“社稷”关乎民生,故又将国家江山称为“社稷”。可见社稷之重要。

12

每年春分日和秋分日后的第一个社日(即第一个戊日),分别为春社和秋社。因“戊”在五行为土,“社”又化而为神。故祭祀日择在戊日进行。现有的太平社稷庙由影壁、牌楼式正门、戏台、献亭、正殿、钟鼓楼和东西廊庑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五架梁架明造,叉手合沓三角梁,五架上驼峰,前檐抱头梁引接前廊柱,次间为连头柱, 通栏雀替镂空雕刻双龙戏珠,鱼水云纹。通体饰以五彩,雍容富丽,气象辉煌,前廊两侧开拱劵边门,旁砌八字影壁,壁心嵌镶石刻对联云:“圣德均同育物,神功总在宁民”,将社稷庙的功能和祭祀意义表述的明白透亮。

正殿前为献殿,五架梁卷棚顶,台基四周以木柱连成栅围,立柱与雀替枋木连为一体,满雕山水人物,博古几鼎,夔龙花纹。雕功老练,图案自然,线条流畅, 蕴藉丰富,极耐品鉴。

祭祀大典开始时,县令率士农工商缓步穿越山门,鱼贯戏台过道,在献殿行大拜之礼。钟鼓齐鸣,鞭炮震天,香火繁盛,云烟缭绕。齐祷太平邑境年丰岁稔,国泰民安,共祝山河永固,风调雨顺。那庄严肃穆、心诚意笃的场景一定是让天神感念不已,慷慨施恩德雨露于众生的。

出社稷庙大门向西不到百步就是汾城古城的南门要津洪济桥。洪济桥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明嘉靖、万历朝和清康熙、乾隆朝都对洪济桥进行过维修。现在所见的洪济桥是乾隆十六年太平县令姚士宏重建,最重要的是姚县令这一回把桥柱换成石柱,使得桥身再也不惧风雨的侵袭和岁月的销蚀了。中华民国九年,汾城县县长纪泽蒲维修过洪济桥后还题写了“洪济桥”牌匾,至今仍悬挂在桥廊中。

洪济桥为单劵石拱桥,劵洞北侧悬雕一巨型石龙,以喻龙能呼风唤雨,司水部各族,能为百姓消弭水患,永葆丰年。桥上建石柱桥廊五间,单檐歇山青瓦顶,木构五架梁,四周有十二根垂花莲木柱。整个建筑石柱粗硕,桥廊敞阔,飞檐高挑,枋斗勾连,造型优美,气势喷薄。近千年的古桥,在一日千里的今天不仅仍然发挥着南部通衢的实用功能,而且以其绝美的建筑艺术展现着汾城先民的无穷智慧和审美情怀。

结语:走完了汾城古城的大街小巷,看不完旧堡里的风土人情,挥不去的历史云烟,听不够的家长里短,再回头喜看今日古城盎然添新颜。

13

2012年4月27日凌晨2:20

工作单位:襄汾实验高中 电 话:13593542391 电子信箱:zhxf302@163.com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5l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