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1

更新时间:2024-04-07 18: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论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

论文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研究方法

第二章 学习习惯相关概念及影响因素 一、学习习惯 (一)学习习惯论述

(二)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特点

二、影响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

(一)家庭环境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学校学校教育方式给学生的影响 (三)社会反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及意义 一、小学高年级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二、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第四章、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对策

一、怎样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提升认识,矫正不良学习习惯 (二)加强沟通,家长辅助培养习惯 (三)提升要求,发挥言传身教力量 (四)联系社会,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1

六、总述· 参考文献

论小学生学习习惯发展的有关因素及其培养

摘要: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学生具有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同时针对于上述学习习惯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提出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相

关建议:第一,提升认识,矫正不良学习习惯。第二,加强沟通,家长辅助培养习

惯。第三,提升要求,发挥言传身教力量。第四,联系社会,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 学习习惯 特点 影响因素 培养

绪论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在我教育实习期间,发现很多六年级学生还存在着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因为家长和学生过分关心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另一方面,老师有升学率压力,只注重填鸭式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违背学生的发展规律。

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体系统性稳定性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式,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从一般的教育意义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乌申斯基说:”好习惯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破产的地步。”照这样的说法,拥有好的习惯,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

2

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最重要的时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的最佳时期,是人一生学习的起点。诸多好的品质和行为的形成,往往有赖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智力水平不断发展的需要,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因此,在此阶段必定要高度重视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由上述可见,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是有重要实践意义的。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大量查阅相关的资料,综合自己个人的想法去论述。

一、学习习惯

(一)学习习惯论述

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过程[1]。在汉语里,从辞源上看,习惯最早也写做“习贯”,有两种基本的含义。一是指习于旧贯,习于故常。《汉书四八:贾谊传》中记载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二是指长时间养成的不易改变的生活方式。关于学习习惯的含义,可以分为两种最基本的理解方式:

一、由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提出的学习理论—学习习惯说,亦称学习的刺激-反应说。他认为学习就是有机体对一定的情境做出一系列的反应的倾向性,在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结。

二、把学习习惯理解为学习的习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这个习惯的形成是由社会因素和个人主观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

我们一般所说的学习习惯的含义是按照第二种来理解的。

(二)小学高年级学习习惯基本特点

小学高年级是小学学习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生理和心理发育期。随着对小学学校教育的不断适应,这一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比初入学时的儿童更加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

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年龄特征具体如下:1、认知的发展。在注意力方面,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但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在思维方

3

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在想象方面,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2、情意的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情感的内容进一步扩大、丰富。在道德情感方面,学生主要以具体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同时也开始出现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作为依据的道德判断。在意志方面,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有一定发展,但不显著,并且他们的独立能力增强

3、个性的发展。在自我意识方面,通过低年级阶段的学习适应性锻炼,他们逐步把握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形成集体意识,学生的自我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在这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渐渐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形成了内化的行为准则作为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依据,而且开始从对自己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此外,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经不轻信吹捧的话。

根据小学生高年级学习的心理特点,我把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特点概括为: 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学以致用、总结反思。

二、影响小学生高年级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

小学生高年级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缺乏和生理机制尚未成熟,他们的认知水平还比较的低,未真正意识到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更加体会不到学习的带来的成就感,外加环境的影响,导致在日常的学习中出现各种困难。小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影响学习的因素之一,其注意力特点主要表现为注意力范围有限,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思维活动也是影响小学生的因素之一。皮亚杰认为:人的发展,智慧的发展是靠他自己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而慢慢建立起来的。环境[2]在这里主要是而小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生理成熟度、认知水平和注意力主要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4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家庭环境,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由于家是孩子成长不能脱离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比学校奇偶碍于更具亲和性和权威性。在与父母生活的过程中,孩子有意无意地模仿家长的言行。比如,家长有把垃圾放在垃圾桶的习惯,孩子看了也会这么做。家长对长辈很有礼貌,孩子看来也会学着。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作用。从生理特点来看,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时期,心理发展变化快,好奇心相对较强。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特别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较高,对孩子的管制相对严格。另外,特别是六年级的学生,中国式的素质教育让他们面临着升学压力,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冒险性严重受到制约。

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在行为上,注意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积极的学习榜样。在情绪方面,尊重和理解孩子,不要给孩子情绪上的压力,就算他做错了,也不要表现得很愤怒,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以后不会再犯就可以了。对待学习方面,可以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学业压力负担。让孩子过着开心快乐的童年。另外,家长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与时俱进。

(二)学校教育方式给学生的影响

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生的各种活动多数是在集体中进行的。集体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和同学

两个方面,这两个因素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有最 直接、最重大的影响。

1、“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矣”表明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它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教育的改革方向。教师教会学生的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教师喜欢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学生的话,学生也会养成呆板,固执的学习习惯;老师如果幽默风趣,循循善诱,启发学生,那么学生也会灵活变通,举一反三。

2、和学生相处最多的莫过于他们的同伴。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合作自主独立。在与同学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合作与竞争。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团队感和集体凝聚力,学生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但是容易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影响学习的进程。在竞争的过程中,会使一部分同学过分在意导致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58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