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春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业答案

更新时间:2023-09-19 17:57: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在教科书内容设计中,( )就是把教科书的内容按照线性方式来排列,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直接联系的直线,前后的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1. 学科逻辑 2. 心理逻辑

3. 直线式组织

4.

纵向组织

2、在课程与教学变革模式中,以下属于“情境模式”的特点的是(1. 极为强调专家学者的作用 2. 主张教师是积极创造的主体

3. 其通则包括非正式的个人接触 4.

由“启动、实施、合作”三个阶段构成

3、以下属于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实施阶段的内容的是( )。

1. 采用质性的评价方式

2.

评价学生成绩

)。

3. 依据事先确定的目标进行总结 4.

确定评价目标可能的各种非预期效应

4、课程评价的模式中,与CIPP评价模式的不同决策类型相对应的评价包括( )。

1. 目标评价 2. 过程评价

3. 回应性评价 4.

课程差距评价

5、在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中,以下处理方式属于正面激励策略的是( )。

1. 强化情感因素

2. 慎用批评

3. 发现并管理学生的对抗行为 4.

常规-奖赏-处罚

6、在教学模式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模式被称为(

)。

1. 2. 3. 4.

“探究式”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

范例教学模式

“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

7、( )是指学校范围之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1. 2. 3. 4.

校内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 自然课程资源 社会课程资源

8、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使教学设计方案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整个过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1. 2. 3.

开放性 多维性 系统性

4. 基本性

9、西汉建立不久主张设置( )课程。

1. 2. 3. 4.

《射》 《御》

《数》 《六经》

10、课程与教学研究关注的实质性范畴是指( )。

1. 2. 3. 4.

使其目的和手段呈现政治和社会过程

课程与教学研究共同要素的本质、特征和价值 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领域 教学案例等的设计与制作

11、以下不属于课堂教学管理的特点的是( )。

1.

协作性

2. 及时性 3. 自组织性 4.

个体性

12、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考虑的要素不包括(1. 家长的需要

2.

课程目标

3. 社会发展的需要 4.

学生的兴趣 13、校本课程开发具有( )的特点。

1. 开放性 2. 多维性

3.

校本性

)。

4. 基本性

14、课程价值取向以( )为中介对教学目标产生重要影响。

1. 2. 3. 4.

教学媒介 教师

课程体系内诸多要素 教学方法

15、1896年,( )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把当时的手工训练、新教学方法以及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等因素融在一起。

1. 2. 3. 4.

约翰逊 杜威

帕克赫斯特 华虚朋

16、以下哪一种观点不能描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

1.

大课程观

2. 大教学观 3. 相互作用观 4.

媒体说

17、下列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技术专业性范畴的是( )。

1. 使其目的和手段呈现政治和社会过程

2. 课程与教学研究共同要素的本质、特征和价值

3. 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领域 4.

教学案例等的设计与制作

18、施良方将繁多的课程定义加以归类,以下属于其分类的是(1. 可接受课程 2. 广义课程

3. 课程即学习经验

4.

狭义课程

)。

19、以下属于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课堂教学交流管理的是( )。

1. 2. 3. 4.

集体促成纪律的管理 课堂外向问题管理

管理学生的课堂不良情绪 无效交流管理

20、在教科书内容设计中,( )指在不同阶段上根据课程目标使教科书内容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重复出现。

1. 2. 3. 4.

学科逻辑 螺旋式组织 直线式组织 纵向组织

21、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泰勒提出并阐述的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不包括( )。

1. 2.

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3. 这些目标对学生有什么实际意义?

4.

学校应该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

22、以下属于课程的外在功能的是( )。

1. 课程的文化功能

2. 课程的发展功能

3. 课程的教育功能 4.

课程的完善功能

23、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在教学实践领域,苏联的教育学著作大量引介到国内,其中以凯洛夫主编的(1. 《中学暂行规程(草案)》 2. 《教育学》

3. 《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4.

《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24、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影响最为巨大。

1. 2. 3. 4.

A. 系统性 B. 多维性 C. 层次性 D. 原发性

25、以下不属于课程的内在价值的是( )。

1. 2. 3. 4.

E. 推动受教育者心智成熟 F. 发展学习者能力

有助于人格的培养和完善 课程的社会本质

多项选择题

26、布卢姆于1956年出版了专著《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将认知教学目标分为 层次。( )

1. 2.

综合、评价 知识、领会

3. 掌握、分析 4.

应用、分析

27、教师要有效地进行课程开发必须借助相应的途径,具备相应的方法,那么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有( )。

1. 讲授法 2. 探究法

3. 体验法 4.

反思法

28、斯巴达教育为使公民英勇善战,设置了 等军事体育教育课程。( )

1. 跑步 2. 铁饼

3. 投标枪

4.

跳跃

29、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多层次、多侧面的,通过对不同学者观点的比较,可以归纳出目前得到认同的教学过程本质的特征有()。

1. 教学过程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

2.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和实践的过程

3. 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4.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

30、夸美纽斯详尽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各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其中包括( )。

1. 循序渐进原则 2. 巩固性原则

3. 量力性原则 4.

直观性原则

31、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各国的课程改革也会呈现出一些相同的趋势。目前课程与教学变革趋势是(1. 渐进性 2. 整体性 3.

复杂性

)。

4. 平衡性

32、在课堂教学管理中,能否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十分重要,那么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

1. 尽力而为即可 2. 常用批评

3. 充分尊重学生 4.

接纳每一位学生

33、根据呈现方式的不同,课程资源可分为( )。

1. 信息化资源

2. 活动资源

3. 文字资源 4.

实物资源

34、按照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态度,课堂教学管理可以划分为(1.

悲观的课堂管理

)。

2. 乐观的课堂管理 3. 积极的课堂管理

4.

消极的课堂管理

35、从课程领导含义可以看出,课程领导是关注参与主体的自主性以及人的自我发展,注重人的价值、团队力量的展现,由此课程领导特征有(1. 共同参与性

2. 互动对话性

3. 民主平等性

4.

实践生成性

36、综观国家课程的开发,可以认为,国家课程开发具有如下特点。( )

1. 强制性

2. 统一性

3. 基础性

4.

多元性

)。

37、教学可以看作由若干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下列属于教学的构成要素的有( )。

1. 教学评价 2. 教学目标

3. 教学环境

4.

教学方法和手段

38、在兼顾多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以系统思想为根本指导,认为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是:教学背景分析— — —教学评价设计。(1. 教学过程设计

2. 教学实施设计

3. 教学目标设计

4.

教学内容设计

39、学生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主要表现在( )。

1. 学生的错误

2.

生活经验

3. 兴趣与爱好

4.

思维差异

40、课程与教学变革作为社会变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这些特点集中表现为( 1. 创新性

2. 教育性

3. 政策性 4.

协调性

41、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操作一般分为 等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运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措施。( )1. 实施

2. 准备

3. 总结 4.

反馈

42、课程与教学变革策略是指课程与教学变革的产生可采用的方式方法,则基本变革策略有( )。

)。

1. 自中而上策略 2. 自上而下策略

3. 自中而下策略 4.

自下而上策略

43、从课程开发主体的角度看,主要有 等几个层次。(1. 地方课程开发 2. 国家课程开发

3. 师本课程开发 4.

校本课程开发

44、课程的定义纷繁复杂,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 )。1. “包容”说

2. “经验活动”说 3.

“科目进程”说

4. “媒体”说

45、以下属于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基本模式的有( )。

1. 2. 3. 4.

情境模式

“研究—开发—推广”模式 社会互动模式

兰德变革模式

判断题

46、科学主义范式是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一大主流,这种范式深受行为和实证研究的影响,把课程与教学的主要任务看作是因果关系的解释。

1. 2.

A.√ B.×

47、课堂教学管理的中观层面主要是指以国家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宏观把握、规范与导向,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1. 2.

A.√

B.×

48、情知说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动态体系,由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两部分组成。

1. 2.

A.√ B.×

49、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是零散的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教育的手段主要是口耳相传以及观察模仿。

1. 2.

A.√ B.×

50、人文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根据主体的期望对课程与教学中的行为进行意义诠释,可以运用数字化的方法来进行。

1. 2.

A.√

B.×

51、在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囊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安排以及教学成效等方面的评价。

1. 2.

A.√ B.×

52、教学的五要素说包括:教师、学生、内容、方法和媒体。

1. 2.

A.√ B.×

53、秦统一中国时期在文献中出现了“课程”一词。

1. 2.

A.√

B.×

54、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认为必须从可见的行为出发,通过观察和测量可见行为以及最终的结果来确定输入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1. 2.

A.√ B.×

55、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四个层面的内容,即对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系统、课堂教学素养的评价。

1. 2.

A.√

B.×

56、从外部角度来看,课程实施是一个上位概念,包括完成整个课程设计的所有环节;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是课程编制的下位概念。

1.

A.√

(2)直线式与螺旋式相统一的原则。 (3)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相统一的原则。

81、简述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参考答案:

(1)树立现代课程与教学观;(2)科学阐释课程与教学问题;(3)升华课程与教学经验;(4)提高课程与教学质量;(5)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82、阐述教学(课程)目标之间、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针的关系。

参考答案:

(1)概念:①教育方针是指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的阶段内,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②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的总目标,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体要求。③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④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活动所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

(2)关系:教育方针是这些概念中处于最抽象、最上位的层次。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课程)目标都是它的下位概念,处于其下的不同层次。教育方针处于最高层次,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课程)目标起着指导、支配和制约的作用,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之一。教育目的一方面受制于教育方针,以教育方针为指导,同时又制约着培养目标,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之一。以此类推,某一概念既受制于其上位概念,同时又制约着其下位概念。最下位的目标实现了,才能使其上位的目标逐一得到实现,并最终实现总的教育目的,从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83、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试论述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目的明确。确定教学目标要注意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确定的目标要切实可行、具体清楚,能够真正对学生的学习起导向作用,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能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

(2)内容正确。一方面是指教师讲授的内容、呈现的材料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另一方面是指教材的讲授、概念的定义、原理的分析是准确、有条理和符合逻辑的。 (3)方法恰当。课堂上使用的方法应符合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特征,并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4)表达清晰易懂。教师上课用普通话,声音响亮,言语流畅;明白易懂,知识讲解准确,规范与专业;板书规范,课件和多媒体使用合理有效。

(5)组织良好。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节奏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能够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能够机智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 (6)积极性高。教师和学生都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中,教师能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智力活动;整个课堂活动表现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积极发展。

84、举例论述教案编写的基本格式、原则与要求。

参考答案:

(1)教案的基本格式:授课课题,授课时间,授课类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时安排,教学过程,布置作业,教学后记。 (2)编写教案时注意以下原则:递进性原则,简洁性原则,完整性原则,新颖性原则。

(3)教案编写的要求:编写教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标,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修订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5、举例阐述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阶段。

参考答案:

(1)准备阶段: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评价首先要确定评价目标,这是评价准备阶段的首要任务。主要方法有预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具体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以及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向学生反馈,都会因评价目标的不同而会有所区别。

(2)实施阶段:要具体落实评价者制定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案,通过不同的方式收集评价信息资料的过程。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传统的量化测验方式,也可以采用

质性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书面测验、师生交流、档案袋法等。

(3)反馈阶段:由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资料的分析和反馈两大环节组成。在分析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资料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的评价方法不同,所收集的资料也有很大的差异,其结果分析的方式也不相同。评价的重要功能与价值就是通过将评价信息及时地反馈给有关人员,改进下一阶段的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4p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