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理事低调做人 - 第十五章

更新时间:2024-06-05 07: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盛德若愚 曾国藩《挺经》中具体地阐释了《藏锋》之道。并且总结出“龙蛇之道”及“大凡人之君子,大都寂静藏锋”的观点。而中国的儒、道、释三家传统文化,至少有两家半都主张做人要喜怒不行于色,切忌锋芒太露。所以几千年来培养出无数玲珑圆滑、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四平八稳的谦谦君子。

唐朝人苏味道,处世圆滑,模棱两町,从来不拿出自己的主见,含含糊糊,锋芒全无,人称“苏模棱”,居然能混到宰相高位。还是唐朝,娄师德身为宰相,却明哲保身,八面玲珑,从不露锋芒,不仅如此,他还教育将要赴任做官的弟弟:“假如人家唾你的脸,应当笑着接受。”这两位之所以能一路顺利,位居大臣,大概就与从不露锋芒有关。

相反,敢露锋芒者,一般都难得善终。

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

答曰:“十万。”

再问:“你能带多少兵?”

答曰:“多多益善。”

瞧,一点也不客气,丝毫不知收敛锋芒,虽说刘邦几年后才收拾他,其实这会儿已经对他起了戒心。宋高宗是个无能的皇帝,秦桧又是个卖国宰相,人家一门心思求和自保,岳武穆却要“直捣黄龙”,却要“还我河山”,却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此锋芒毕露,义怎能躲过“风波亭”之劫?

武将锋芒太露固无好处,文人太露锋芒也难成善果。李太白潇洒飘逸,恃才傲物,终因锋芒太露而难见容于官场,纵是明皇赏识,贵妃垂怜,也无法弄个一官半职,只好一生浪迹天涯,与酒作伴,自慰“天生我才必有用”。苏东坡一生豪放不羁,却屡遭磨难,不仅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就是在文化圈里,也是非议四起,其弟苏辙一语道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的确,正因为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同代的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苏东坡,又一个锋芒太露的牺牲品!

锋芒,既然使那么多的人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于是就有“聪明人”去研究怎样才能远离锋芒。

明代有个官员叫张干,四朝元老,人称不倒翁。有人向他请教,怎样平息诽谤?答曰:无辩。怎样制止怨恨?答曰:不争。再问如何明哲保身?答曰:去锋。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自保之术,不争不辩,无怨无怒,玲珑圆滑,与世无争,果如此,官运不衰、荣华富贵都是可以预期的。

如果你想证明什么,别让任何人知道,要不留痕迹,很有技巧地去做。你要是比别人聪明,不必张扬,时间会证明一切的。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使你与人共事时有较大的转圜余地。

所以,在庄子的名篇《庖丁解牛》中,解完牛后,虽“踌躇满志”,但不露锋芒,随即“善刀而藏之”的这种心理上的警觉和行为上的收敛,应该是每一位“人世”者应铭记在心的。

大辩不言,故能胜物而不伤

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言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拥有好口才,能言善辩,应对如流,确实能够展示自己的风度、才干,获得交往的预期效果。

但是,在许多场合,好口才却不能派上用场,甚至还存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风险,对交往不利。这时,保持缄口不言——闭着嘴巴不说话,反倒更利于与人打交道,更能收到交往的预期效果。这就是不该说的场合。

在一个人情绪失控的场合下,任何情况的安慰都难以使当事人接受,不如等对方冷静下来,恢复了理智,再同他交谈为好。

有些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常常喋喋不休,唠叨不止,殊不知这样正好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处在尴尬情况下,与其聒噪不停,甚至说错话,倒不如保持沉默。宋代词人黄升在他的词中这样说:“风流不在谈锋盛,袖手无言味正长。”这是不无道理的。

庄子曾经说过:“大辩不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思就是,最有口才的人,往往表现在善于闭着嘴巴不说话。其心像镜子一样明亮,虽然清晰地映照着事物,却由任何事物来去而不加以迎送。因此能够自若地应接事物而不劳心神,最终战胜事物而自己却无任何损伤。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管是哪一种“说”——聊天、座谈、辩论、询问、质疑、发言、讲课等等。对言者来讲,都是以声音这一物质形式对听者施加刺激。这种刺激被听者感知以后,会迅速产生理解的反射,继而作出决断,促成自己应对的行为。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就是这种应对行为。于是俗话中就有了“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之说。

反过来,交往之中如果本该说时却偏偏不说,这就等于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掩藏起来,让对方觉得高深莫测,也就无从产生理解的反射。并且还会让对方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引起一系列的疑问和猜测:对方是默许、赞许、同情、反对、胆怯、恐惧、轻视、尊重、怀疑、动摇、铁心、抗拒?由于对方的不说,自己什么都无法知道,于是引起自身的不安、惶恐、烦躁,导致自信的丧失,情绪的低落,意志的动摇,斗志的锐减。

思想观念的迥异,或追求利益的不同,往往在社会上形成一定势力的团体或派别。这些团体和派别之间不时发生摩擦或争斗,甚至是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的斗争。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形势中,要想尽可能地避于其外,就不能轻易地表露态度和心迹。否则,就很容易卷入其中,惹火烧身,自食后果。

因此,在特定的环境中,你完全可以不必说那么多的话,用沉默表达的不满,会让对方感到不安,从而反省自己。通过这种毫不费力而又不伤和气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是真正明智的选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4i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