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区道德讲堂与道德模范身边好人

更新时间:2024-01-20 19: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陵区道德讲堂与道德模范身边好人

交流活动

好人事迹汇编

中共扬州市广陵区委宣传部 扬州市广陵区文明办

二〇一三年九月

目 录

公民道德歌..................................................................................................1 助人为乐好人篇

罗永庚......................................................................................................2 张素琴......................................................................................................5 邵德福......................................................................................................7 程国林......................................................................................................8 丁民华....................................................................................................10 徐 梅....................................................................................................12 冯伯来、刘逸蓉夫妇............................................................................14 见义勇为好人篇

蒋 飞....................................................................................................18 耿高鹏....................................................................................................19 陆学华....................................................................................................23 管仲培....................................................................................................26 许虎山....................................................................................................28 孙祖荣....................................................................................................30 陈明贵....................................................................................................32 诚实守信好人篇

徐茂舜....................................................................................................34 龚文凤....................................................................................................36 马玉剑....................................................................................................39

- 1 -

徐砺寒....................................................................................................41 冯红英....................................................................................................43 李宏来....................................................................................................45 孙东林....................................................................................................46 敬业奉献好人篇

郭祝山....................................................................................................48 付宝鼎....................................................................................................52 顾松学....................................................................................................55 李 艳....................................................................................................57 徐海英....................................................................................................60 刘光兵....................................................................................................63 周学红....................................................................................................65 孝老爱亲好人篇

颜彩霞....................................................................................................67 江鸣放....................................................................................................70 朱丽君....................................................................................................74 马 娟....................................................................................................75 焦正云....................................................................................................77 田其安....................................................................................................78 李卫星....................................................................................................80 经典格言及劝善词....................................................................................83

- 2 -

公民道德歌

1

助人为乐好人

罗永庚:“集报达人”

人物简介:

罗永庚,1937年8月16日生,曾任汤汪乡工业公司经理、汤汪乡副乡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集报纸,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会员,扬州报业传媒集团“荣誉员工”。

个人事迹:

热爱收藏报纸,热爱读报学习,家里成了藏报馆

罗老今年75岁,是个地地道道的“报痴”。30年间收集的报纸,除了是他自己的一部“阅读史”,更是一部扬州报纸的“变迁史”。从《扬州日报》1983年复刊开始,一期都没落下过。1996年《扬州晚报》创刊后,也收集到现在,一期不少。

早年的《扬州市报》、《扬州日报》,家里的一个报架隔层里可以放三到四年全年的报纸,早年的《扬州晚报》一个隔层也可以装满两年;而到了这几年,一个报架隔层连一年的报纸都装不下了,最多只能容纳到十月份。报纸越变越厚,越来越好看,内容越来越多。为此,他将家中的一间卧室专门辟成了“藏报馆”。

“集报”走向全国,退休后在坚持“上班”

罗永庚说,人退休了,其实还在“上班”。就因为集报这件事,他差不多花光了每天的时间。

除了集报,罗永庚还“评报”。同时,他还兼着通讯员的职责。这些也都成了他退休后“上班”的一部分。

自《扬州日报》复刊后,罗永庚就潜心收藏扬州的报纸。2008年,罗永庚正式成为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的一员,并且是扬州市区唯一的会员。

一加入“组织”,罗永庚的集报渠道突然扩大了,集报也更“上档次”了。他写信给集报界赫赫有名的苗世民,对方还寄了自己的集报册给罗老,支持他在扬州地区的工作。

后来,这些报纸除罗老自己收藏外,还将很多寄给了不能亲自去看世博的全国各地的集报爱好者。有人回信给他,叫他老师,表示对他的敬佩

2

助人为乐好人

和感谢。

收集报纸近两万份,最大梦想是成立家庭藏报馆 漫步罗永庚家,这里就是报纸的天堂。

这里有堪比两瓣指甲大小的世界上最小的报纸,这里有与人等高的通版报,这里有新颖前卫的3D报,这里也有绝版的号外、专刊……罗永庚告诉记者,到现在,扬州的报纸他共集齐了7种。这7种一份不落,有的还已停刊,到记者采访时,共有15479份,包括《扬州日报》、《扬州晚报》、《小报》、《扬州教育》、《汤汪简报》、《都市导报》、《生活星期三》。除此之外,他还收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加上港澳台各类报纸472种。而按照号外、专刊、特刊、百版报、通版报等类型报纸来计算,共收集了14个种类、1026份报纸。

以前用来装订一年报纸的小锥子,如今已不能用,一个月的报纸都要用电钻来钻孔。以前他可以写信到报社,提供新闻线索或者写一篇通讯员消息,而随着如今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成熟,“通讯员”也成了罗永庚“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同样变了的还有这名古稀老人的心境。“这些报纸是我的孩子,以后我走了,如果我还没有藏报展览馆,我希望把报纸捐给社会,让它们的教育意义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

愿献余热助下代,教育关心不间断

退休前,在担任乡关工委主任期间,罗永庚尽心尽力教育和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教育青少年要选好教材。汤汪乡历史上有不少光荣革命传统的故事。他前后和其他各村关工委的同志一道深入到群众中搜集解放前本乡的革命斗争故事,在近一年的时间顶烈日、冒严寒到14个村走门串户,先后访问了50多位老人,挖掘、整理出40多篇从1919年至1949年期间汤汪乡人民参加革命斗争的英雄事迹材料,汇编成《汤汪乡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印制专辑2500本,发至全乡四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作为对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补充教材。

在罗永庚担任关工委主任期间,直接出面帮助过的困难家庭子女有10多个,在任职的8年中,募集得到的帮扶贫困子女上学的善款已经达到近

3

助人为乐好人

万元。

在关心下一代的日常工作中,罗永庚还善于对青少年学习生活的调查、总结,发现先进典型能及时推广,在他写的稿件中,被《中国火炬》、江苏《关心下一代周报》、《扬州日报》、《扬州晚报》《生活星期三》等报刊上发表的有20多篇,如今还完整的保存。如2000年8月12日,深夜,九龙村青年刘国平与窜入庄上行窃的一盗贼搏斗,身中三刀,死不放松,终使盗贼落入法网,罗永庚及时在扬州晚报上做了报道,这在青少年起到惩治邪恶、弘扬正气的教育作用。

读报、剪报、用报。罗永庚爱好集报,常年手中有五种报纸,每天粗看要四个小时,再花一个多小时精选剪集。“报纸是散落的百科全书”、“报纸是历史的日记”,他把精选出来的素材分成十个方面的内容:文史、政坛风云、体育、健康知识、勤奋、趣味与典故、惩治腐败、可议论的话题、人间情、愚昧与丑恶。分类装订成册,形成一本本正反面内容的教科书,现已有200多册,对外传阅、供人参观。如今他的家庭集报室,有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加上港、澳、台的各类报纸,有近千种15000份。节假日对外开放,青少年上门,他便热情接待,还给他们讲解。有时也能和乡、村(社区)活动,选出相关内容的报纸对外展出。近两年曾分别在学校、社区搞过集报、剪报展览。2012年“7.1”建党节期间,各村、社区的大学生村官代表来罗永庚的集报室看 “剪报册”展览,他用所搜集党史方面的内容和年轻人进行交流,也算是上了一堂共同学习的党课。

如今,乡党委领导很重视,已经计划要把罗永庚家庭集报室搬入新建的社区活动室,以报刊的丰富内容创办成一个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他表示,将做好一个专职接待、讲解员,继续为青少年服务。

4

助人为乐好人

张素琴:奉献集体,挥洒激情

张素琴, 扬州市广陵区文峰街道宝塔社区的一位普通市民,一位冶金厂退休工人,一位老党员。她坚持用时光来奉献集体,用生命来挥洒激情。从冶金厂退休以后,张素琴热情加入宝塔社区公共事业大集体中,她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为辖区群众做实事,为建设和谐社区服务。2006年张素琴被推荐为社区党委委员兼任社区第四支部书记,2008—2010年被聘为广陵区党风廉政群众监督员,2008年被聘为文峰派出所宝塔社区警务理事会理事,连续三年被市、区评为好市民。

这些年来,张素琴时刻以党员的高辬准要求自己,坚持在公共事业中发挥自己的余热。

从2004年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至今七年来,张素琴积极参加各项公共服务活动和文体活动,开展多种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为社区居民先后组织了箫剑队、歌咏队、腰鼓队、健身球队、舞蹈队,担任负责人,带动大批居民加入到健身队伍中来,扩大了文峰街道健身队伍,引导社区广大居民文明健身、快乐健身。

除了自发组织社区群众健身以外,张素琴更将热情投入到志愿服务事业中来。几年前社区应需要成立义务巡逻队,她毫不犹豫主动参加社区义务巡逻工作队。几年来风雨无阻,带领巡逻队的其他队员每天在小区内巡逻,为群众居家安全提供了保障。在常人眼里,退休在家颐养天年才是真正快活的日子,有人认为张素琴他们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可是张素琴却不这么认为。谈及几年的巡逻工作感受,她觉得或许有人瞧不起这样的巡逻队志愿者,瞧不起这样的奉献方式,但是他们这些退休在家的老人利用业余时间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为社会贡献力量,既充实了自己也快乐了别人。

志愿者服务队的成立,不仅保障了小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给部分群众带去了帮助。有一次巡逻,见到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坐在路边哭,张素琴耐心的询问情况,并通过社区和巡逻队员的四处打听最终顺利将老人送回了家。还有一次,文峰路上的一辆出租车突然爆胎,出租车司

5

助人为乐好人

机是位女士,且身材矮小,扳不动千斤顶,附近又没有汽修店,女司机急得团团转。张素琴主动帮助她把千斤顶抬起来,换了个新轮胎。这些事情也许微不足道,可是每天坚持做这样的好事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她总是不停地奔波在各种志愿者活动中。2005年,她又自愿加入了社区家庭养老院志愿者,先后照顾了三名家庭养老院的老人,如今,前两位老人已经安详的离去,现在照顾的蒋世英老人已经82岁高龄,张素琴经常去看望老人,为她读书、读报,帮助她做家务,经常根据老人的喜好买些老人喜欢的吃食。每逢过节,张素琴都会出现在养老院里陪这些孤寡老人一起过节。

2012年,张素琴积极响应区志愿者注册,加入到广陵区志愿者大队伍中来。期间社区的志愿者活动都少不了张素琴的身影。春节前上门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元宵节为辖区内的老人包饺子庆团圆等等。“热心助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做宝塔社区巡逻队志愿者的日子里,我感觉退休生活很充实也很快乐。想到自己能为那么多的人提供帮助和服务,就是很高兴的,这也正应了那句话,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这就是张素琴对自己这么多年参加志愿者服务的感受,也是对自己退休生活的总结。

6

助人为乐好人

邵德福:为人不作假 行善不用夸

一撇一捺,一个大大的“人”字。越来越多的广陵人行动起来,以公民道德为蓝本,写就着一行行工工整整的“人”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日益成为琼花观社区居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邵德福,男,扬州大学退休。在经济社会深刻转型时期,人们思想价值观念多样复杂,生活方式千姿百态。而邵德福退休后在思考:我一辈子教书育人,现在退休了,生活在老城区,该为社会做些什么呢?琼花观社区就在旁边,有一所阳光学堂,是为父母还没有下班回家的子女开设的,我可以利用我的特长去给孩子们义务辅导,发挥自已的余热。多年来,社会道德观念复杂多变,部分社会成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断滋长,而邵老一直坚持为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耐心地指导作业,受到了家长们的尊敬,解决了社区阳光学堂没有专业老师的困难。

“洪水无情人有情,我代表全家献一份爱心,买东西不实惠,我就捐一点钱”,“到年底了,许多困难家庭年货还没买,我表示一点心意”类似朴实的语言,每年都会在琼花观社区办公室响起。这是邵德福老师不顾自已年老体弱,不管严寒,还是风雪,他都会来社区捐款。

平民英雄,引领道德风尚;凡人义举,凝聚广陵力量。

邵老不仅帮助了他人,对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是一种丰富和升华。所谓“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看到受助者欣慰的笑容,看到他们重新树立生活信心,我们就觉得大家的付出没有白费。这就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与我们同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形成践行雷锋精神新的时代热潮,就要着眼于当前社会生活发展的新变化,着眼于精神文明道德建设的新要求,把学雷锋活动的时间,从每年的3月延伸到一年的365天,把学雷锋做好人好事的内容,拓展到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把学雷锋的境界,升华到道德文明建设与人生价值观念的培育与追求之中。以雷锋为榜样,推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与道德水平、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7

助人为乐好人

程国林:艰苦奋斗创家业 一片丹心报乡亲

家住沙头镇强民村头圩组,有这样一个人,他叫程国林—强民村马蒂斯笔刷公司的创始人。程国林从小生活艰辛,年轻时期带头创业、艰苦奋斗,经过几十年的艰辛积累,终于创下如今的产业。他在事业有成之时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几十年来,一直默默地帮助村里的困难户,帮助他们度过了一道道难关。

村里有不少困难户,有的因为祖上穷困、有的因病因残而致使家庭贫困,出现孩子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甚至连温饱问题都还不能解决的情况。程国林每每看到或是听到这样的贫困家庭的事情,他是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而急在心里。他总要抽出时间去看望村里的这些困难户,为他们带去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逢年过节他都自己掏腰包,默默资助这些困难人家的孩子。有一次,当他把钱送到一户人家的时候,推开门儿,看见这户人家的孩子跪在地上,趴在小板凳儿上写作业,不由得心里泛酸,他走过去,轻轻的拉起孩子的手,掸去孩子膝盖上的灰,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孩子怯生生的没有回答,跑到自家大人身后。程国林对着这户的主人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穷人的孩子会早当家,我会尽我的能力去帮助他,直到他长大成人在社会立足。”那孩子听了他的话啪嗒啪嗒的流下了眼泪,孩子心里明白他惟有更勤奋的学习,才能回报这位资助自己的爷爷的情。

在强民村江边组有个老太叫徐秉珠,今年已经90高龄了,她家中无儿无女、家徒四壁,很是凄凉,老人没有劳动能力,更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生活极度贫困。程国林得知之后想去帮助老人,但是老人几次拒之门外,很是执拗,怎么都不肯接受他的帮助。程国林很想知道为什么老人不想得到帮助,终于有一天,老人泪眼婆娑的拉着程国林的手对他说:“小程,大妈知道你是好人,大妈老了,不中用了,接受了你的帮助,我就是一辈子欠你一个还不了的人情啊。”程国林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紧紧的握着老人的手说道:“大妈,我也是穷人的孩子,我也是一步一步走到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起先我白手起家的时候也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大妈,如果您愿意,不嫌弃,就让我

8

助人为乐好人

做您的干儿子,让我帮助您,尽我的一片心。”老人一把抱住了程国林,认了这个好干儿子。每到逢年过节程国林都会去老人那里,为她捶捶背,为她讲讲村里的新鲜事儿。老人现在提起这个干儿子,眼角总是闪烁着幸福的泪花,她逢人便说这个干儿子最近又给自己买了这买了那,就算亲生儿子也不一定比得上这个干儿子好。

2011年8月,程国林的女儿不幸遇到车祸,伤及大脑和手臂,在加护病房治疗了好多天,肇事者是沙头村红星组的佘某,出事后,佘某的女友离他而去,家中只有他和母亲二人。在相关部门的了解和协调下,双方当事人见了面。当程国林看到佘某的家后,他心里有点寒酸,心想现在可能很难找到一户像他家这样的情况,家里破旧不堪,厨房里什么都没有,老母亲身体也不好。于是程国林主动提出不予追究,他相信女儿的伤通过治疗能够康复,又何必让他们家雪上加霜呢?北洲中队的调解员说,一般根据伤者的伤势情况,肇事者至少要赔偿三万元,像程国林这样不追究的基本没有。程国林说,小伙子也是无心的,以后要注意开车安全,我不会追究的;一边说还一边将身上所有的现金2000元左右全部交到佘某的手中,并嘱咐他道:“先用这些钱将房子修理一下,让你的女朋友回来和你好好过日子,不用担心赔偿的事情,如果她不相信,可以来找我,我来和她说明情况。如果以后还有什么困难你可以直接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的,一家人好好生活才是重要的。”佘某和他的母亲都很感激,他的母亲跪下来感谢他这个好人。程国林连忙扶起老太,说道以后儿子办喜事记得通知我,我来喝喜酒。事故调解员看到这一幕,不禁感叹:程国林真是大好人啊,不仅不需要对方赔偿,相反还主动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这种高尚的情怀值得学习!

程国林默默地帮助着身边的家乡父老,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他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他是改革开放以来,带头致富的民营企业家,是一名共产党员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精神的真实写照,更是热爱国家、甘于奉献的精神传扬。

9

助人为乐好人

丁民华:平凡而不平庸的十年青春

“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作为广陵新城驾驶班的一名普通司机,丁民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尽管他干着单一的工作、过着质朴的生活,但却以憨厚热情的处世方式,一直默默践行着助人为乐的好人准则,弘扬着积极向上的时代正能量。

2003年以来,丁民华每年都坚持无偿献血,十年来从未间断,他不仅坚持自己义务献血,还经常利用各种场合细心地向身边的亲友、同事介绍献血常识,讲献血的好处,解惑析疑,将“献血”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带动大家一起献血。在他的感召下,驾驶班的多位同事和生活中的朋友也都自愿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志愿者队伍中。一个个鲜红的献血证见证着他十年献血的光荣经历,他每年捐献400毫升全血,现已累计献出4000毫升血量,相当于成人全身三分之二的血量。诚然献血是光荣的,是造福患者的伟大事业,能坚持十年如一日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丁民华做到了,他用十年的光景,谱写了不一样的青春年华。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生活中,不论是周围的邻里,还是新认识的朋友,只要有困难他都愿意伸手援手,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帮人一把。有一次,他在上班路上,遇到一起车祸。渣土车撞上了载有两人的电瓶车,当时两个人的伤势都比较严重,而救护车还没赶到,前来处理事故的警车后排只能躺下一名伤者,见此情况,丁民华主动要求帮忙,护送另一名伤者至赶来的救护车上。还有一次,加班拆迁到深夜才回单位,看见一个大人抱着小孩站在马路边东西张望,像是在等车。过了一阵子,他从单位出来回家发现这两人依旧站在原地,见大人焦急万分,他就主动上前询问,得知小孩高烧要去医院看病。丁民华二话没说,径直带两人驶向了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

2012年,当他得知通过造血干细胞捐献移植,可以拯救诸如白血病、再生障碍贫血等危重病人时,他毫不犹豫的又行动了起来,成为了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成功的通过血样检测,目前他的相关资料已经加入到了中华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倘若将来与患者配型成功,他将会把自己的

10

助人为乐好人

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危重的病人,移植手术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他的善举点燃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希望,而是挽救了一个家庭的幸福。俗话说“伟大寓于平凡之中”,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鲜花簇拥,更没有崇拜者喝彩,丁民华显得很平凡,但是一点也不平庸,他身上发出的是人道、博爱、奉献的国际志愿者精神,

他是个典型的八零后,以心存感激的情怀呈现了敢于担当、青春激昂的形象,因为每个人的职业不同、岗位不同,事业上不可能都做的轰轰烈烈。但是青春是自己的,生活态度可以自己做主,丁民华就是很好的例子。

11

助人为乐好人

徐梅:“爱心妈妈”

徐梅,江苏雪冠工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自主创业20年,她成功不忘回报社会,主动出资帮扶困难学子,被孩子们称为“徐妈妈”。

2010年9月,开学不久,徐梅就专程前往仪征山区,看望了她助养的戴红、俞凤卿、陈欣等5个孩子,给他们每人送去600元生活费。这5个孩子有的上小学,有的上初中,徐梅表示,会一直资助他们直到走上社会。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人生的梦想,2011年3月,徐梅几经努力,牵头扬州聚成校友会和民进扬州市委共同开展了“放飞?宏志?,圆梦未来”行动计划,该项活动是民进扬州市委“爱心1+1”基金联合扬州聚成校友会爱心基金开展实施的一项全新模式的帮扶活动,活动除了针对宏志班高中学生设立“特别奖学金”,针对高考成绩突出的学生设立“突破励志奖”以外,还特别针对宏志学子大学阶段、就业创业阶段提供了一系列帮扶与支助。12名品学兼优的宏志班高三学生拿到了首批“特别奖学金”。

徐梅的爱心事迹远远不止上述这些。从2009年开始,她每个月都会亲自或安排公司员工给收养残疾孩子的扬州阳光安养中心送去10箱牛奶,让孩子们加强营养、茁壮成长。2010年夏天,徐梅从媒体上获知江都真武一个女孩因为父母身体不好,家庭困难,考上大学后却无钱上学,她当即送去数千元,并决定资助其读完大学,她对学生家长说“不管怎样,我们做家长的苦点累点也不能耽误了孩子,以后孩子上学的费用我来提供”,就这样,一个无钱上学的孩子又重新燃起了上学的希望。

仪征一个孩子烧伤后在扬州住院,比较困难,徐梅知道后,当时就送去2000元,并提供其一年的免费牛奶。2011年3月,她和扬州的一群爱心企业家一起,从扬州到仪征,先后给扬州阳光安养中心、仪征谢集中学、仪征鲍庄小学等机构送去数千元助学款,同时资助了10多名贫困学生。“让这些孩子多上一天学,就多一条成才的路,希望他们以后靠自己的努力脱离贫困”,徐梅这样说到。徐梅不仅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业、生活状况,还尽心尽力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解决实际困难。2012年5月,在扬州市食品工业园举办的“幸福广陵 情暖园区”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志愿者服务

12

助人为乐好人

活动中,徐梅向6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送上了“六一”儿童节的慰问与祝福。这些受资助的孩子都亲切地称她为“徐妈妈”。今年春节前夕,徐妈妈又向外来务工困难党员、女职工、重病职工家属及外来务工子女分别送上了牛奶、饮料等年货及慰问金,让他们能够欢欢喜喜过新年。

2008年至今,徐梅通过民进等组织,帮扶和认养六名孤儿,徐梅说,对于其他孩子来说,她只是想尽力帮助他们,而对这六个孩子她是把他们当作亲生儿女养的,对他们做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一种义务。就这样,徐妈妈以自己的爱心彻底改变了这些孩子的命运。孩子们一直记得“徐妈妈”对他们的好,“徐妈妈对我们几个格外?偏心?,不仅从生活上关心我们,而且还经常和我们聊天,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时候我们就想,如果不是徐妈妈帮助我们、资助我们上学,我们会是什么样子,真的很感激她,让我们拥有了家……”。

“帮助这些孩子一把,可以改变他们的一生”。多年来,徐梅一直坚守着这一信念。她总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孤苦伶仃的孩子得到关爱和帮助,让他们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只是尽自己所能来回馈社会,希望大家都能互相帮助。”说到自己不断的善举,徐梅用最朴实、最真挚的语言表达着对社会的感恩。

13

助人为乐好人

冯伯来、刘逸蓉夫妇:穿越21年的大爱

2009年3月29日那天,82岁的孤寡老人谢孝水去世了,许多人来到殡仪馆为他送行。忽然,来了十几个穿军装的解放军官兵,从军衔上看,有两个还是副师级干部。只听见一声口令,他们列队老人家遗像前,“敬礼!”十几只手臂齐刷刷地举到帽沿。如此隆重的礼节,让人们不由得议论起来:“这位老先生来头不小”,“不是功勋卓越,就是有强势的家庭背景”。人们猜错了,辞世者只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平民百姓。军人们的出席,完全出自对多年瞻养老人的刘逸蓉和冯伯来夫妇的深深感动,出自对老人生前节衣缩食资助贫困学子行为的崇高敬意。

冯伯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扬州地区军事代表室的干部,刘逸蓉,曙光厂的驾驶员,老人谢孝水和他们原本无亲无故,是爱心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刘逸蓉与谢孝水相识于21年前。

1988年,19岁的刘逸蓉,是曲江邮电支局的临时投递员。每天都会给扬州食品公司家禽良种场送信送报,谢孝水是良种场传达室的看门人。

老人和善心细,常给刘逸蓉备一杯凉白开。一来二去,刘逸蓉了解到,他是江苏海安人。

1989年,快过年了,大街小巷已经挂起了红灯笼。刘逸蓉以为谢老一定也已回家。可到了传达室一看,老人还没动身,“过年了,你怎么不回家啊?”

老人没说话,双眼红红的。“家里没有人了。”老人叹息着。一问,刘逸蓉才知道,老人文革时遭受迫害,平反后独自在扬州生活,没有家产,没有亲戚。小小的传达室是他的工作岗位,也是他的起居场所。刘逸蓉一看,锅冷灶凉,没有一点像样的年货,只有报纸里夹带的一张年历,被老人刚刚贴上,传达室才有了一点过年气氛。

刘逸蓉心里有些酸涩。回家后,把老人的事告诉了父母。母亲说:“把他带过来一起过年吧,不就多双筷子吗?”

除夕这天,刘逸蓉兴冲冲地去良种场邀请老人。老人一个劲地摆手说:

14

助人为乐好人

“不行,不行啊!哪有和我这个不相干的孤老头子一起过年的道理?”她笑着说:“来吧,我面包车都租好了。知道你有肺病,路上怕着凉,我们坐着车子暖暖和和回家过个年。”老人探出头看到了面包车,司机看到他,响响亮亮按了两声喇叭。老人忍住热泪说了声:“姑娘,我去!”那个除夕夜,欢天喜地的爆竹声中,老人喝了满满一大碗蹄子汤,还破例喝了两杯白酒,抹了一把泪水说:“不知多少年,没有这样过了!”

从此以后,刘逸蓉就将谢老当作亲人看待,每逢家里做好菜,她都要给谢老送点,每年的几大节日,她都要把谢老接到家里吃饭。

经人介绍,1989年,刘逸蓉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冯伯来。

冯伯来是宝应人,当时还在南京服役。周末时,他偶尔来扬州,与刘逸蓉约会。一次,冯伯来如约而至,但刘逸蓉却不在家。

刘逸蓉给谢孝水送蹄子汤去了。老人喜欢喝蹄子汤,但舍不得买,所以,休息时,刘逸蓉会在家里烧好送去。

冯伯来开始觉得有些失落。心想,好不容易请了假,你却来个形影不见。等到刘逸蓉回来,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听刘逸蓉说到老人喝汤时的开心,情不自禁被感动了。拿过刘逸蓉带回来的搪瓷锅就欲去洗,刘逸蓉和他来抢,他拦住了,贴着她耳边说:“你真善良,我就认准你了。”

从此,冯伯来也多了一份牵挂,每次打电话给恋人,总要问问谢老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到了假期来扬州时,一个必走的程序,就是与刘逸蓉一起带上礼物探望谢老。

1994年国庆节,两人结了婚。后来,冯伯来调到扬州担任军代表,刘逸蓉调到曙光厂当了一名驾驶员。

陪伴谢孝水老人,也成了夫妇俩生活的一部分。平常,冯伯来帮老人洗澡,带老人到医院看病。有空,还陪老人下棋聊天。为了让老人开心,有时还装一回臭棋篓子,好让老人畅快笑一回。

退休后,谢孝水住进了老年公寓。每周探望一次谢孝水,成了刘逸蓉夫妇的必修课。

一个周末,冯伯来骑车带着儿子给老人送鸡汤,途中被人撞倒,鸡汤全洒了,儿子也跌下了车,眼角被路边的树枝戳破,鲜血直淌。儿子叫唤

15

助人为乐好人

着要上医院,冯伯来却喊着赶快回家。他一面安慰着儿子:不就破了点皮嘛,离眼睛珠子还有两厘米呢。谢老爹还在等鸡汤呢,回去重给他熬一锅。

一个冬夜,风雪交加。老年公寓打来电话,说谢老上吐下泻。刘逸蓉出车在外,冯伯来撂下电话,骑上自行车冲了出去。路上,风大雪深,车子骑不动。他一步一滑地推车前行,突然,脚下一滑,一个跟斗栽到了阴沟里。到了老年公寓,老人见他半身污泥,半身雪,楞了一下。听说了经过,哇地一声哭得象个孩子:都是我,都是我连累了你们啊!

谢孝水患有哮喘、肺气肿等多种慢性病,每到冬春就发作。2000年除夕,刘逸蓉照例去接老人团聚。到了刘家,老人坐在门前发呆,脸上发紫,说不出话来。幸好被刘逸蓉的母亲发现。老人立即被送到市人医抢救。

这次,要是没有接老人回家团聚这个惯例,谢孝水也许就去了。在医院,刘逸蓉夫妇轮流陪老人过了一个年。

此后,每年春节前后,老人都会发病。直到老人去世,刘逸蓉一家很少能安稳过个年。

2008年11月19日,谢孝水病重住院。卧床久了,担心老人生褥疮,冯伯来要给他擦洗一辫身子。老人大便干结,冯伯来先用开塞露通便,没效果,就用手抠。一口浓痰堵住了老人的喉咙,冯伯来立即取出一张纸巾,盖住老人的嘴,口对口地做起了人工吸痰。老人的喉结抖动得厉害,脸色由红转紫,情急之下,冯伯来扯掉纸巾,用力一吸,痰终于出来了。而冯伯来因此反胃得利害,整整一天吃不下饭。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住院期间,很多护士说谢老有福气,有这么好的女儿女婿。可后来知道了老人与刘逸蓉夫妇的来龙去脉后,护士们感慨万分,谢老是前世修来的福,儿女能像刘逸蓉冯伯来这样的又有几个?

那次住院前后129天。弥留之际谢孝水写下一份委托书,上写:“我自愿委托义女刘逸蓉全权负责代表处理归天后事,领取我应该享受的各项费用。”

举着委托书,老人盯着老家来的远房侄子,努力张着嘴,却什么也说不出。侄子哭着说:“我看到了,他们是好人,我同意!”

谢老的灵堂设在扬州殡仪馆,刘逸蓉要照顾孩子,脱不开身,冯伯来

16

助人为乐好人

一个人在殡仪馆为老人守灵,一守就是一天两夜。

刘逸蓉怕丈夫害怕,每隔半个钟头就打一次电话给他,聊上几句话,打打岔,壮壮胆。老冯说,一个当兵的,怕什么啊!和谢老爹隔世说说话,会让人想得很多很多。

处理完老人的后事,刘逸蓉发现,干爸留下了一笔遗款,共计43365.4元。

在整理谢老遗物时,冯伯来和刘逸蓉看到了老人的信件,那是几位受资助的学生写给谢爷爷的感谢信。原来,他们刚刚送走的谢老同样是个大爱之人——竟然默默无闻地资助了海安老家几个小孩读完了大学。

刘逸蓉夫妇决定,把干爸的钱继续用来资助贫困学子。

去年“六一”前夕,刘逸蓉夫妇向四川灾区捐出了1万元,给四川盐井小学的100个孩子买了“爱心包裹”。不久,他们收到100封感谢信和贺卡。此后,刘逸蓉夫妇又拿出1万元,捐给宝应县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20名中小学生。

现在,他们又资助了两名打工子女。一个上小学,一个读高中,夫妻俩要帮他们读到大学,要是老人的钱用完了,他们准备自己掏。

刘逸容夫妇照顾老人的事迹,部队一直不知道,老人重病期间,冯伯来多次向部队领导请假,也只是说家里有事,老人生病。直到谢孝水老人去世,部队才知道了这一个被隐瞒了20多年的爱心故事。在给老人送行的时候,军代室总代表唐胜武说:这样的好典型的出现,是部队的光荣,也是扬州的骄傲。扬州就是一方培育好人的沃土啊。我们向扬州致敬!

17

见义勇为好人

蒋飞:斗歹徒 忘生死

蒋飞,男,42岁,江苏省扬州市广陵经济开发区万寿村委会工作人员,在2013年度被市政府授予“扬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被广陵经济开发区授予“广陵经济开发区身边好人”称号。

2012年12月8日下午6时许,犯罪嫌疑人怀揣一把水果刀和羊角锤窜至汽车东站南侧实施抢劫,在被蒋飞制止的时候,恼羞成怒,向蒋飞连刺四五刀,顿时鲜血直流,但是蒋飞还是强忍剧痛,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把犯罪嫌疑人的刀折弯了,手掌被割开好几道刀伤,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蒋飞并没被歹徒的嚣张气焰所吓倒,他无所畏惧,上前一把抱住犯罪嫌疑人,用臂弯将他摁倒,这时罪犯仍在不停挣扎,舞着羊角锤对着蒋飞乱砸。蒋飞的头部又被歹徒砸了几下(伤口分别为2至4厘米)。但是他还强忍剧痛,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将歹徒制服,死死的压在身下,直至民警赶来将其擒获,然后才被急送武警医院抢救。

经武警医院检查后发现蒋飞腹部被刀开放型刺伤,肠管几乎断裂,小肠破裂,需切除十二公分,闭合性颅脑外伤,医院鉴定为重伤。随后蒋飞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先后被扬州日报、扬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市政府副市长和见义勇为协会理事长也去医院亲切慰问,社会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纷纷自发前往医院看望。在扬州市委政法委召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暨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上,授予蒋飞同志“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和现金奖励。

维护社会治安是每一个公民的应尽的义务,即使自己做了这样一件不平凡的事,在别人看来可以说是很了不起,但蒋飞自己却认为是这是至今应该做的事,是自己份内的事,“恪尽职守,甘于奉献,见义勇为,弘扬正气,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蒋飞说。不仅如此,他还要带动和感染身边更多的人加入到见义勇为的行列,更加积极的弘扬社会正气,匡扶正义,维护治安,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继续努力。

18

见义勇为好人

耿高鹏:义薄云天

人们称赞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响的扬州,因为她美在唐诗春江花月夜的瑰丽画卷中,美在经典民歌茉莉花的悠扬旋律里,美在古色古香的诗情画意和生机勃发的时代风华交相生辉中。而今,也美在越来越多的“扬州好人”书写的发展传奇与和谐佳话之中。最近,高邮市界首镇大学生耿高鹏以舍身演绎正义薄云天,用生命唱响扬州好人歌,让人生诠释无私奉献篇。

2010年7月8日中午,界首镇老人桥村从常州机电职业学院放假回家的耿高鹏,帮助邻村的王义伟等9位留守儿童补习英语。当时,他正护送两个孩子回家,在经过钮家桥时,王义伟因拐弯上桥不慎,连人带车摔入河里,尾随其后护送的耿高鹏,见此情景,把电动车摔在一边,衣服来不及脱,就奋不顾身地跃入水里,不识水性的耿高鹏,他哪知道正值高水位灌溉的周山干渠,水流湍急,水深达2.3米;他哪料到自己不会游泳下水救人,意味着危险万分;他哪想到,他这纵身一跃已经把他推向了生死关头。他没有细想,也由不得细想,只有一个念头:救人,救人,救人!

这时,听到呼救声第一位赶到桥边的村民郑凤仪见到水流太急,落水的小孩紧紧抱着一位青年的身体不放,不识水性的青年喝了几口水,他又一次用肩膀想把小孩顶起,可脚下不能着力,眼看两人就要下沉,岸上的人焦急万分,一位村民找来了一根竹竿,可是怎么也够不着他们。露出水面的青年,看到了伸过来的竹竿,扳开小孩的手,用尽全力把小孩猛地推向岸边,这一推,小孩抓住了竹竿,在老郑和村民的协助下,这个叫王义伟的13岁少年终于得救了,这一推,由于力的反作用,那位青年却陷进了深水里,加之不会游泳,就再也没有露出水面……

高鹏没有上来,高鹏还在水里,消息传开,镇村干部,公安干警,附近村民,纷纷赶赴现场,一场生死大营救的场面让人感动不已。公安干警迅速通知水利部门关掉上流闸门,赶来的群众会水的纷纷跳入河里,不会水的,有的拿着竹竿,有的拿着鱼网,在水里拼命的打捞,干渠两岸数百名群众焦急的期待着,“高鹏,你在哪里?”悲恸的呼喊声,揪心的哭诉声,撕碎了乡野的平静,驯服了河水的汹涌。紧张的打捞持续到下午3点,终

19

见义勇为好人

于在出事地点200米处打捞到了耿高鹏的遗体。苍天落泪,大地悲切,人们呼喊着英雄的名字,可高鹏再也不能应答,他真的走了。

七月的惊雷骤然响起,高天的云彩压得很低,在万分悲痛的时刻,我们不禁为生者庆幸,为死者痛惜,不禁要追问,是什么力量驱使高鹏在危急关头,舍生忘死,拼命救人;是什么信念,赋予高鹏一身英雄胆,一腔热血情;是什么缘由,促使高鹏能在短暂瞬间、一闪之念,迅速作出抉择,把死亡留给自己,把生存推给别人。高鹏啊,你是怎样从21年人生的甘途苦旅中一步步走过来,成就了一个义薄云天大写的人!

亲人、同学、老师、父老乡亲都会永远记住这一天:2010年7月8日。也会从高鹏生前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中寻觅到闪光的舍身瞬间的偶然,来自于他的人生蓄势储能的必然。面对汹涌河水,他纵向一跃,起始于奋不顾身,升华于英勇献身,留芳于取义舍身,正是他长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锤炼,才能在突发的事情面前,显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也才能以他生命之光辉成就一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

英勇的高鹏离我们而去,可他那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精神永存。

善良的高鹏离我们而去,可他那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广阔胸怀,与日月同辉,阳光般折射着一代青年正视生活、向善向美的高尚情怀。

耿高鹏从小就勤奋好学,乐于助人。06年家乡暴雨成灾,大人们都上运河保堤,家乡的农田和路都被水淹没了,乡亲们出行都很困难,特别是小学生上学非常危险,高鹏总是将小朋友们,一个个背过险要路段。高鹏的姑姑说,高鹏从小就很懂事,八岁的时候就会做饭,农忙的时候,大人在田间忙活,高鹏放学回家就自己一个人做饭,等大人回到家,一桌可口的饭菜就上桌了。

邻居们回忆说,高鹏从小就很关心别人,只要自己能做到,他都乐意相帮。7月初从学校放假刚回到家里,几个留守儿童的家长就找上门来,请求给孩子补课,高鹏欣然答应了,他没有走亲访友,没有轻轻松松地玩上几天,就做起了周边村9个小学生的义务辅导老师。

20

见义勇为好人

高中的班主任回忆说,高鹏在班上是最节俭的同学,他把父母给的钱省下来,只要哪个同学有困难就借给谁,班上同学送他个绰号“够意思”。大学同学都惦记着耿高鹏在校的感人片断:一天夜里,一个同学突然胃痛,是高鹏背着他去了医院,高鹏真是一位难得的好人;在休息日,同学们都出去玩,高鹏常常一人在认真检查着学生宿舍的卫生,哪里脏了,身为宿舍管理委员会主席的他就亲自打扫,同学们都被他感动了;学校安排勤工俭学岗位,尽管他也有困难,但是还是把最容易挣钱的方式留给同学。

年轻的高鹏离我们而去,可他孝老爱亲,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难能可贵。

哭得死去活来的外婆告诉大家,她有个智障的儿子,一直是老人孤身照顾他,高鹏放假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外婆,他对外婆说:“外婆,我还有2年就毕业了,我来养你和舅舅”。有一天,他看见奶奶吃不动蚕豆,就告诉妈妈,下次一定要把蚕豆煮烂点,奶奶吃不动。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呀,老人家哭着说着,泣不成声。

耿高鹏的邻居、界首中学英语老师郭秦芳说,从小耿高鹏就尊老爱幼,老远见了村民就“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叫得很甜,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很喜欢他。在学校不管谁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他能出上力,他都尽力帮上一把;学习上,他十分踏实,乐于帮助别人,这次也是为了村里的几个留守儿童……

勤奋的高鹏离我们而去,可他勤奋好学、奋发向上、自强自立的精神传递给了大家,也激励了大家。

高鹏的网名叫“渴”,他学习如饥似渴,从不懈怠;他的人生追求也如饥似渴,从不落后,他第一年就被学校评为优秀班干部,担任宿舍管理委员会主席,当同学们得知“渴”的不幸,纷纷在网上发起悼念,为“渴”送行。

是呀,高鹏走了,走得太突然,走得很壮烈,走的颇从容,他用年轻的生命划出了一道弧线,彩虹般昭示生命价值的真正涵义;他用短暂的人生,见证了当代大学生助人为乐、敢于担当,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和挚爱真情。高鹏舍身救人的壮举,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21

见义勇为好人

一种辬杆,向人们昭示着中国当代大学生是奋发有为的一代,是充满希望的一代。

“高天落泪祭学子救人殒命,鹏飞千里传英雄一世芳名”,一副挽联悬挂在灵堂正中,年轻英俊的照片覆盖着黑纱,送行的人们从常州赶来,从扬州赶来,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是亲戚,是同学,是乡亲们,还有是那些素不相识远道而来的市民。近千人自觉排起长队,瞻仰英雄的遗容,为英雄送行。一位从扬州赶来的女士说:今天一大早我们就从扬州开车过来,为我们的英雄送行,为“扬州好人”送行,他的壮举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永远怀念他。

高中的30多名同学静静地伫立在高鹏灵前。他们说,耿高鹏用一颗火热的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把团结友爱的精神播种到每一个同学心中。他做事非常认真、负责,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他都尽力高效、圆满地完成,常常是“一喊就到,有求必应”。

被救少年王义伟的爷爷王德喜,率领一家人跪倒在高鹏跟前,眼含着热泪说,“孩子,对不起,对不起你们全家,你的救命之恩,我们全家一辈子不会忘记”。小义伟泣不成声的说:“老师,你教给我的单词我全记住了,你再教几个好吗?你是我们的好老师啊。”

耿高鹏是长辈的好孩子,是学生的好老师,是学校的好同学,是高邮见义勇为的好典型,是扬州大地又一个“扬州好人”。他舍身救人是大义,他关爱社会是情义,他孝老爱亲、乐于助人是道义,他是一个义薄云天的中华骄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蓝天上一只高飞的大鹏跌落了,人世间一座丰碑挺立了,这是一座用青春热血浇铸的碑,这是一座闪烁着道义之光的英雄碑,它的碑文镂刻在人们心坎里,将永远激励人们奋发向前,这正是:

义薄云天一高鹏, 舍身救人是英雄, 见义勇为人称颂, 好人当歌披彩虹。

22

见义勇为好人

陆学华:扬州最美乘客

“走步,抓方向盘,调整,站稳。”扬州市江都区市民陆学华就用这套仅用1分钟左右的漂亮动作,完成了救人壮举,如果不是他果断地抓住昏倒司机的方向盘,整车的二十多位乘客,很可能就会遭遇意外。

2012年6月13日晚7时许,在京沪高速高邮段,由宝应开往扬州的苏K10455大客车驶出收费站后,以90多公里的时速一路奔往目的地。夜幕逐渐降临,车上27名乘客有不少已打起瞌睡,他们没想到,一场危及他们生命的险情正悄然逼近。

此时,客车司机张永兵因为发高烧,头一个劲地眩晕,他刚想停车,眼前却突然一黑……“不得了!车要撞了!”随着客车失控撞向护栏,车厢内响起乘客尖叫声。千钧一发!坐在第一排的乘客陆学华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稳住方向盘,然后踩刹车,靠右侧停下,打开双跳灯——电光火石间,一车人得救了。随后,惊魂未定的乘客陆续下车,紧急疏散到隔离带,不少人拿起手机拨打110、120,还有媒体新闻热线:“是他救了我们一车人,你们要好好报道,他就是我们心中的?最美乘客?。”

“那就是微不足道的本能反应”

陆学华始终认为自己当时的行为只是“微不足道的本能反应”。“换作是谁在我那个位子上,都会这么做。” “当时我坐在第一排座位,打了会盹,刚睁开眼,就看到司机身体扭动了一下,头往后一歪,整个人倒在了座位下面。”陆学华回忆那一幕说,“我心说不好,赶紧从座位上站起来,一步跨到驾驶座旁,一把抓住方向盘。这时,一些乘客也发现司机出了问题,急忙喊着让我踩刹车,我没听他们的。车速这么快,方向又不稳,这时踩刹车非出问题不可!”开过多年货车的陆学华说,他看车子方向稳了下来,才坐到了驾驶座上,将车子从最内侧车道开到紧急停车道上,踩刹车,将车子停稳,打开双跳灯。“这也就三秒钟左右,就是本能,哪来得及想啥啊!”陆学华说。

“他这一英勇举动一点不意外”

23

见义勇为好人

救了一车人的英勇举动就只是本能么?生活中的陆学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陆学华做出这事,我一点不意外,他心细呢!”老同事胡兆宝如是说,陆学华20岁时在老家吴坚开小货车,为别人送送货,打打临工,整三年只被其他车碰擦过一次,保持着1000多天无责任事故。在老司机眼中,乡间羊肠小道远比市区宽阔马路难“驾驭”,这足以见得陆学华身上,有着比别人多一份的细心。

三年送货生涯后,陆学华再也没开过车,而是辗转来到了江都连运公司,成为了一名搬运工。工作时陆学华是出了名的细心,工作之余则是出了名的热心。“就是现在,谁家经济状况出了问题,他都会慷慨相助。”胡兆宝说。

英雄的背后有着一个幸福而又平凡的家庭。在妻子眼中,陆学华做出这样的好事并不意外,结婚20多年,丈夫一直是个热心人,谁家有困难他都会去帮忙。就因为父亲的“热心”,女儿陆永霞还曾有过抱怨:“有时候跟他逛街,看到人家吵架,他就上去拉架,有几次为了拉架,最后都没逛成街。”

听说楼栋里出了个“最美乘客”,西苑的居民排着队来陆学华家“观摩”。他们用一个词概括对陆学华的印象就是“热心”。住在陆家这一单元二楼的季大庆抱着自己的小孙子来了。“我们这栋楼的邻里关系特别好,”“谁家需要人帮忙,陆学华只要有空一准会来。”

“钱要靠自己挣,拿去帮助需要的人”

昨天,“最美乘客”陆学华还收获了一个新身份——扬汽公司的“安全监督员”,但这位“安全监督员”上岗后的第一句话却是:“司机怎么样了?我能去看看他吗?”

“那一天情况比较紧急,后来我们27个乘客是换了后面一辆车走的,听说司机被送去医院了,也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陆学华说,其实当天晚上,他就很担心司机的身体。乘着受聘的间隙,陆学华才向扬汽运输集团的工作人员打听起司机的情况。了解了情况以后,陆学华特地从江都赶到了扬州,看望了正在接受治疗的司机张永兵。“人心都是肉长的,看到同在

24

见义勇为好人

一辆车上的人发生了突发状况,谁会不担心呢?”握住张永兵的手,陆学华说道。

因为女儿结婚家里装修,这让陆学华欠下了几万块钱外债。这次救了一车人,让他拿到了数千元的慰问金,当被问到这笔钱今后的用途时,朴实的陆学华说自己欠的钱要靠自己双手努力去还,这些钱将来希望能帮助需要的人。

经历过那次事故后,陆学华隔三差五收到车上乘客打来的电话,来电的内容都是感谢。陆学华说,尽管只是一声感谢,但却督促着自己,以后依然要为社会多做好事多做贡献。

陆学华的事迹被新华社、人民网、新华日报、江苏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他荣获省见义勇为先进人物、扬州市十大新闻人物等称号。

25

见义勇为好人

管仲培:高邮“最美中学生”

2012年9月7日,高邮政府门户网站“寄语市长”栏目上的一个帖子,牵动了高邮网名的心。一位八旬老人倒地,过往群众不敢上前搀扶,一位身穿赞化中学校服、扎马尾辪的女学生挺身而出,搀扶起老人,并护送老人去医院治疗。受助老人委托网友“高邮人”发帖:一定要寻找到这位“最美中学生”。

一个寻找“最美中学生”帖子牵动邮城

“9月6日中午放学路上,一位85岁老年人骑三轮车往东在海潮大桥下坡时,不慎摔倒在地。当时过路人来人往,没有一个人上前帮助。赞化中学一女生放学路过,立即下车将老人从地上扶起,又将车扶正,并主动用三轮车将老人送到附近的黄渡社区医院治疗。社区医院附近的居民都非常赞赏这位可爱善良的女同学,委托本人告知学校这位同学的善心之举。”

9月7日,高邮政府门户网站“寄语市长”栏目上,这个寻找“最美中学生”的帖子一出现,便很快引起网友的关注和跟帖。网友“高邮人”提供信息:“这位女同学名字叫管正培(音)或叫管仲培(音),梳着马尾辪子。”这引起高邮团市委和赞化中学的高度重视,很快就找到了管仲培同学,赞化学校八(3)班学生,戴着眼镜,扎着马尾辪,就住在黄渡社区医院附近。

当老师找到管仲培同学,了解当时搀扶救助老人经过时,她很诧异。“扶老人起来,举手之劳,应该做的啊!”管仲培轻描淡写地讲述了帮助老人的经过。9月6日中午放学,管仲培骑电动车回家,行驶至海潮大桥东段下坡时,发现有一位老汉躺在马路右侧,旁边是侧翻的手推三轮车。老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脸色苍白,表情痛苦。现场有不少人围观,就是没有人敢拉老人一把。管仲培见状匆忙停车,先将旁边的手推车扶正,接着又去扶老人。这时现场有人提醒她“不能扶啊,会?粘?在手上的”。管仲培来不及多想,还是使出吃奶的劲去扶老人。

搀扶倒地老人,当时没犹豫事后没在意

管仲培回忆说:“我一个人扶不动,是一位好心的小姐姐帮助我一起扶起老人的。”在这位小姐姐的帮助下,管仲培艰难地将老人扶上了手推车,

26

见义勇为好人

并迅速将老人送往附近的黄渡社区医院急诊室。

“是那位姐姐帮助挂号、拍片、做心电图的。”管仲培笑着说,“还好,挂号的地方有人认识老人,与老人的家人取得联系后,我们就一起离开医院了。”

回到家的管仲培这才发现时间已经过了12点,比往日迟回家半个多小时,妈妈为此焦急担心,责备了她。管仲培简单解释了一下搀扶老人、送老人去医院的经过,妈妈放心地点点头,并没有当回事。至今,她的爸爸还不知道这件助人为乐的事儿。

时间过去两天了,管仲培没有把她救助老人的事告诉别人。直到9月7日,署名“高邮人”的感谢信引起反响后,大家才慢慢了解管仲培乐于助人的先进事迹。老人的儿女激动地说:“再迟几分钟,我父亲可能就没救了。”

面对家长、同学、老师的赞誉,管仲培表现得十分谦虚:“千万不要宣传,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看到老人倒地,脸色刷白,膝盖处还淌血,多危险,多可怜啊!假如我爷爷摔倒,不需要人搀扶一把吗?当时啥都没想,事后,觉得也没什么,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相信其他同学遇到这种情况,也会挺身而出的。”管仲培从骨子里流露的善良,像一面镜子照亮了美丽的心灵。网友称呼管仲培“最美中学生”,恰如其分。管仲培身上的三个优点值得学习:一是助人为乐的精神,二是沉着能干的品质,三是谦虚朴实的态度。

道德是一个国家进步和社会和谐的支撑力量,不管如何,都不应该失去扶人的勇气。实在难以想象,当一个社会,连老人摔倒都不敢扶时,会变成什么样?扶老人,最终还得靠道德。如果我们放弃了道德,那么无论是法律还是技术,恐怕都扶不起老人。此时,我们为扬州的文明氛围而骄傲,更为扬州市民勇敢扶人而自豪。

27

见义勇为好人

许虎山:见义勇为扬正气 扶危济困显真情

2011年6月 24日晚9点左右,雨后的扬州街头湿润而安静。逛街购物的许虎山路过市区石塔寺附近时,突然发现两名形迹可疑的男子。“两个人看上去大概三四十岁左右,鬼鬼祟祟地跟在两位女士的身后。”借着路灯,许虎山看见,两人似乎在悄悄商讨着什么,还时不时四处张望。此时街上的人已经不多,许虎山不动声色地跟在了后面。

渐渐地,两名男子与前面两位女士拉近了距离。突然,许虎山看见其中一人缩着身子靠了上去,将手伸入了一女士背在身后的包,在摸索着什么。许虎山疾步上前,按住了那名男子的肩膀大声喊道:“住手!”听见身后的声音,两个女士吓得赶忙快步跑开了。见盗窃行为被揭穿,两名男子对许虎山怒目而视。“我听见他们的嘴里在喊着什么,虽然是外地口音听不懂,但很明显在威胁我。”正当对峙时,一旁的阴影处突然冲出另一名壮年男子,二话不说,手持雨伞就向许虎山的脸上扫过来。小许躲闪不及,眼镜被打落在地,左侧眼睛被戳破,血顿时流了出来。见小许站立不稳,和他对峙的两个男子也挥来了拳头,许虎山毫不胆怯,与三名男子展开搏斗,动作敏捷的小许先后将两名男子打倒在地。混乱中,一男子掏出一个坚硬的东西击中许虎山的头部。“当时只感觉头部一阵剧痛,血沿着额头流了下来,人便晕倒在了地上。”三名男子趁乱逃离了现场。

据当地警方透露,许虎山的见义勇为为警方破案提供了宝贵时间和证据,3名从外地流窜到扬州的窃贼,很快被该市广陵区汶河派出所抓获2人。据许虎山回忆,他被打倒后,是附近的市民用手机报的警,120急救车很快将他送到了扬州市苏北医院。经医生检查,许虎山头部、面部有两处被砸伤,大量出血,并造成了轻微的脑震荡。

“我们都吓坏了。”最先赶到医院的同学告诉记者,当时许虎山脸上全是鲜血,头上有一处约5厘米左右的伤口。当天午夜,一直躺在床上的许虎山想起身。“没想到刚坐起来,嘴里又吐出一大口血,把床单都染红了。”同学又赶紧叫医生检查。小许一直在医院的观察室待到第三天上午,才在

28

见义勇为好人

闻讯从老家赶来的父母的陪伴下回到学院。目前,小许已经没有大碍,只是有时还会有点头晕。

许虎山是扬大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1001班的学生。他是一名武术好手,学习了太极和武术散打,今年上半年代表学校参加了第二届香港国际太极推手邀请赛,获得了60公斤级第三名的好成绩。

“他是一个安静、平和的人,但是训练时有一股狠劲,经常大汗淋漓地从散打馆回来,同学们称他?小老虎?。”同班同学李雷说,许虎山平时在班上人缘很好,自从许虎山进了医院后,同学们轮流去医院照看他,住在市区的同学还从家里端来鸡汤给他增加营养。

许虎山勇斗窃贼的事迹传开后,扬州市和广陵区见义勇为基金会分别送来2000元和800元慰问金。浙江台州市扬州商会会长徐先生也闻讯赶到学校,探望慰问这位来自家乡的90后大学生“英雄”。7月1日下午,许虎山来到苏北人民医院,看望了《扬州晚报》之前不久曾报道过的患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的花季少女刘英。“虎子”当场将自己所得的奖金全部捐给了刘英。

许虎山见义勇为、扶危济困事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许虎山同学被表彰为扬州大学“见义勇为好青年”,并荣登“江苏好人榜”和“中国好人榜”。

29

见义勇为好人

孙祖荣:勇救落水老太的最帅“眼镜哥”

2012年3月14日下午1时许,在邵伯镇彩虹桥上,一位老太突然落水。群众见状立即拨打油田派出所报警电话。在等待民警出警的过程中,不少围观群众急得团团转,但又束手无策。就在这时,刚到现场的孙祖荣迅速脱掉外衣,从河堤旁跳入河中,游向老太。他奋力将老太连托带拽拖近岸边,在渔民的帮助下,终于将老太托上了船。随后110和120相继来到现场。

见到救护人员到来,孙祖荣拿起外套,迅速离开了现场。尽管现场有热心群众拦着他,请他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他还是笑笑就跨上电动车离开了。落水老太经过治疗,已无大碍,当晚就从油田医院出院。

淡泊名利,他选择隐姓埋名

现场有热心网友拍下了孙祖荣这段不畏严寒、跳下河水勇救老太的视频,在新闻媒体和网络发布后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得到一致赞许,网友称其最帅“眼镜哥”,并开始多方寻找这位“眼镜哥”。

江都媒体刊载了这则消息,向全区征集“眼镜哥”的线索。但是一连10多天,都没有寻找到“眼镜哥”的消息。直到半个月后,孙祖荣的邻居发现了身边的这位“英雄”,向江都媒体提供了线索。

清明小长假,孙祖荣的邻居——大学生小梁回家休假,无意之中在网上看到了寻找邵伯最帅“眼镜哥”的消息。由于是家乡的新闻,小梁特别留意了一下,这一留意,她不由惊呼:天啊!这不是对门的孙叔叔吗?不敢相信的她又喊来父母确认,大家经过仔细辨认,断定对门的孙祖荣就是网上爆红的“眼镜哥”!

救人后,孙祖荣迅速离开了现场,由于妻子那几天外出,又怕儿子知道后分心影响学习,所以救人的事情,孙祖荣连家里人都没有透露。“不过,我后来还是从各种渠道知道了媒体在找我,也在电视上看到邵伯广电站打出的寻找?眼镜哥?的流动字幕,每次我都和妻子一笑而过。只是说,哈哈,他们又在找我了!”

热心助人,他一直乐此不疲

30

见义勇为好人

孙祖荣虽然家住邵伯,但老家是泰安的,且长年在外打工,所以邵伯并没有多少人认识他。今年春节后,他本来早就准备出门打工了,但由于妻子有其他事务要处理,他就多留了几天,在丁沟给读高二的儿子陪读。3月14日那天,由于儿子说天气冷要添加衣服,他就骑着电瓶车回家拿衣服了。路过彩虹桥,遇到了老太落水的事情。当时他只有一个想法:救人要紧!

在孙祖荣居住的邵伯镇建设小区,他的邻居说,由于孙祖荣长年在外打工,大家和他都不是很熟悉,但每次他回来,都热情地和邻居们打招呼,谁家有点小事,他也很热心的帮些小忙。对于他救人不留名的事情,大家觉得虽然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一向待人和善、热心”。

孙祖荣的事迹经媒体多次报道后,受到多方关注,被省文明办推荐为“中国好人榜”“见义勇为好人”的候选人。

远在唐山打工的孙祖荣得知自己候选“中国好人”后很开心,他表示救落水老太是他当时的本能反应,也没觉得自己就是什么英雄。今后的日子一切照旧!他希望人人都是好人,这样社会就和谐了。

31

见义勇为好人

陈明贵:一生守护“生命之门”

他抓过小偷,灭过大火,参加过抗洪……

2012年3月7日下午4时多,宝应县城纵棹园公园内出现感人一幕,一名老汉不顾生命危险,救起一名落水少女。

这名老汉名叫陈明贵,今年64岁,是宝应县人民医院保安科退休干部。眼前的他走起路来还有些一瘸一拐,原来救人时,他的一只脚被划了6厘米的口子,当时缝了7针,后来伤口感染了。

见义勇为,是陈明贵的一贯作风。他抓过小偷,灭过大火,参加过抗洪……曾被省公安厅表彰为优秀保卫干部,连续16年被市公安局表彰为先进个人。

救火对于他而言,就像家常便饭

最危险的地方总有他的身影。宝应县消防大队副队长刘信说:“每次看到陈明贵救火时,那种忘我的状态,就感觉他是我们的队员。”救火,对陈明贵而言,就像家常便饭。“我身为保安科科长,防火救火是我的本职!”

1991年,医院综合楼食堂烟囱上突然出现明火,一股股浓烟不断向外冒。陈明贵二话没说就爬了上去,站到1米多高的烟道口上,用两个灭火器向下喷。最后,大家接力用脸盆装水递给他,半个多小时才成功将火扑灭。宝应县人民医院党总支副书记夷兴说:“烟囱外有一半是空的,万一摔下来就可能没命了。”可陈明贵却说:“这里有1949年以来病人的档案资料,如果烧掉了,损失多大啊!”

2002年一天晚上,医院急诊大楼装修时,由于施工人员不小心引起一场火灾。当看到五楼上突然冒起浓烟时,陈明贵抱起三个灭火器,带着两名保安就冲了上去。最终在消防人员的配合下,成功扑灭了大火。当他们出来时,个个变成了“黑人”,皮鞋也烂掉了。

每当有病人抢救时,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没有老陈,就没有我的第二次生命。”57岁的张学涛提起已近30年的往事,仍充满感动。

32

见义勇为好人

1983年8月18日,张学涛在城乡接合部出了车祸,头部受伤,鲜血直流,当场昏迷,被送到医院后头部整整缝了18针,三天后才醒来。家人赶到宝应县人民医院时,已有个好心保安为他办理了一切手续。后来,家人几经打听才知道这位好心人是陈明贵。

“送红包不要,送锦旗不收。”郭智康至今都不知道怎么来感谢陈明贵。他说,丈母娘80岁时生了场大病,眼看没救了,回家准备办后事。老人不能进食,大小便失禁,肚子胀得鼓鼓的。为了让老人安祥地离开,郭智康赶往县人民医院求助,刚好遇到老陈。老陈立即安排了救护车,配备两名保安人员,一起将老人接到医院抢救,陪着跑上跑下。如今老人还活着,已有91岁。

2008年正月初五,由于高速上连环追尾,60人受伤,送到医院时,单架不够用,老陈就背着两位轻伤员跑上跑下。“我们要急在时间之前,救在生死之间,以心为灯,做生命的守护神。”陈明贵这样说。“只要陈科长在,我们就踏实。”10多年的相处后,县人医保安分队队长朱如青说。

“农村人看病不容易,要偷救命钱,先过我这关”

2004年到现在,陈明贵他们已经抓获了100多名犯罪嫌疑人。曾经为了抓获一名偷车贼,陈明贵从医院一直追到4里路之外,结果不小心摔成重伤。一检查,断了5根肋骨。

布控、扎口子、监视、跟踪……这个流程,陈明贵烂熟于心。“人机互动”模式就是他先搞起来的,曾协助破获哑巴盗窃团伙等。“当然也有不成功的,曾经跟踪了三天,最后人没抓到。”犯罪嫌疑人给他取了个“陈三爷”的绰号,相互提醒:“遇到三爷小心点。”“你家小心点!”陈明贵常收到这样的威胁,可他不为所动。他说:“农村人看病不容易,不是卖小麦,就是卖猪。要想偷救命钱,先过我这一关。”

对家人,陈明贵充满歉疚。家里修电风扇这些活都是老伴姚公俊干,他也很少关爱女儿。姚公俊说,当时与他结婚时就看中他“心好”,家需要他,可是医院更需要他。退休后,老陈本想好好陪家人。可他一听到救护车的声音,就要向医院冲;在家不到半个小时,就要回医院转一转,一天起码4趟,成了一名义务巡查员。

33

诚实守信好人

徐茂舜:九年修车开收据

在东关古渡附近的大草巷口,你总能看到一位中等个头的师傅笑盈盈地给顾客修车,有时他还撑起一把伞在摆弄。这位50多岁的师傅叫徐茂舜,看起来这位修车师傅没有特殊之处,不过他的一个习惯却让周围居民称道,原来他坚持九年修车、修伞给人开收据,做生意热心诚信的性格赢得居民的交口称赞。

修理东西为啥给人开收据?徐师傅说:“做生意就是要讲究诚信,给人家收据,人家心里放心,东西坏了可以来找我。”

坚持多年修伞服务百姓

徐茂舜家住大草小区,他修车摊设在巷口已有9年了,在巷口的修车摊不足2平方米,除了修车,徐师傅的摊点还配钥匙,另外还替人修伞。

由于徐师傅有技术在身,各种伞具的零配件齐全,服务态度也热情,附近居民都喜欢在他这修伞。“这是在附近做生意的一个老顾客送来的。”指着一把大雨伞,徐师傅告诉记者,这把伞撑坏,无法再支撑,因为急着用,客户要求他尽快修好。铁撑子很硬,打磨一个孔,需要10多分钟。徐师傅告诉记者:“虽然赚不到多少钱,但只要有人修伞,我就坚持干下去。”

诚信经营,坚持9年开收据

徐师傅修理东西喜欢给人家收据,附近居民都知道他有这个习惯。记者在他的修车摊点上,看到修好的伞上都揣着一个收据。记者在一张收据上看到,收据辬明了顾客姓名、伞坏位臵、带有“徐茂舜”三字的章印等信息。

徐师傅说,从设修车摊开始,他就有开收据的习惯了,已经9年了。他给记者解释了开收据的原因。“开收据给人家,我修得不好、价格高,顾客都可来找我。”徐师傅说,一方面觉得开收据正规,另一方面自己做诚信生意,不和顾客瞎要价,如果顾客在他这里修东西觉得被目蒙了,收据拿过来就是个凭证。

“做生意就是做人”

“开收据给顾客,顾客心里放心,我也不怕别人来找我,因为我从不目蒙他们。”徐师傅目前还没遇到找他“算账”的人,不过徐师傅也说了,自己

34

诚实守信好人

修东西也不能做到总是完美,如果顾客东西没修好,二次到他这里返修时,他也不收钱。

“如果做生意去蒙人,多收了一些钱,我心里感到过不去。” 徐师傅说,“做生意其实就是做人,一定要诚信。”从摆修车摊至今,徐师傅除了修伞一定开收据,遇到别人修车或者配钥匙时,他还主动问询人家要不要收据,如果别人要收据,他就在修理过后给人家一张收据,收据上面辬注了修理项目,还盖上“徐茂舜”三字的章印,当他把收据递到顾客手中时,顾客都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

宋都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徐师傅不仅是个热心的修车人,还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社区公益活动上。因为徐师傅会修理技术,几年前社区招募志愿者为居民服务时,徐师傅还主动加入进来。社区工作人员还记得文明城市创建期间,徐师傅临时有事抽不开身,为了参加社区的文明创建活动,他动员自己老婆先上马路站岗,为文明创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2年3月,修车师傅徐茂舜荣登“中国好人榜”,获评中国“诚实守信好人”。

35

诚实守信好人

龚文凤:一位心灵的“清洁工”

如果,你在一个无人的街头,捡到一只包。包里有一万四千五百块钱和八万元的银行卡,你该如何抉择?是悄悄占为己有,还是赶紧寻找失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拾金不昧,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当一些人成天盘算着多赚钱,赚大钱,甚至赚黑心钱的时候,江都一位普普通通的环卫女工,却用她的实际行动,给人们上了一堂“良心课”。

龚文凤,是江都市丁沟镇一名年过花甲的环卫女工。每天,她是镇上起得最早的人。集镇街道恢复一天的喧嚣和忙碌前,总要被龚文凤细细地清扫一辫。而她,每月收入仅仅600元钱。

2010年7月6号凌晨3点多钟,勤劳的龚文凤又如同往常一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仔仔细细地清扫着这条再熟悉不过的街道。空荡荡的街头,朦朦胧胧的路灯下,只有她一个人忙碌的身影。

当龚文凤清扫至新华书店东侧的三岔路口时,突然,她发现,地面上躺着一只黑色的皮包。“会是谁掉的呢?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龚文凤打开皮包一看,顿时惊呆了。里面整整齐齐的放着一摞厚厚的人民币!这么厚,该有多少钱啊?龚文凤点了点,现金一万四千五百块!一万四千五百块钱,这可是龚文凤两年零一个月的工资!如果,把它占为己有,等于可以少打扫两年零一个月的马路。龚文凤再看看包,里面还有身份证、毕业证书和几张银行卡。“丢包的人该多着急啊!这么多钱,还有证件,能睡得着觉吗?”

朴实的龚文凤此刻心无杂念,她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个丢了包的“粗心人”。龚文凤猜想,丢包一定是学生家长,而这笔钱,也是孩子上学的学费。“不行,我得赶紧想办法,把包给人家送回去!”龚文凤赶紧加快速度,将她负责保洁的路面,清扫完毕。然后夹着包,一路直奔丁沟派出所。

清晨五点多钟,天还没亮。丁沟派出所的大门关闭着。龚文凤以为民警没来上班,只好暂时回家,想等天亮后,再去报案。回到家里,龚文凤就把捡到皮包的事,告诉了儿子和媳妇。一家人坐下来,仔仔细细地把包内的钱物再一次清点了一辫。令龚文凤深感欣慰的是,儿子柳维兴和媳妇都没有心生贪念。他们想的和妈妈一样,就是要立即找到失主!柳维兴突

36

诚实守信好人

然想到,如果通过包里的身份证和114查询电话,或许有可能直接找到失主。于是,他立即拨通了114,这招果然灵验,查询台很快就报出了失主张春红的电话。

这是个家住郭村的男子,在得知丢失的皮包,竟然被人主动送上门来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原来,张春红前一天,从银行里取了钱,打算替初中毕业的孩子报名上学。晚上,他请几个朋友吃饭,饭后送朋友回丁沟镇时,在新华书店附近上了趟厕所,结果把包给弄丢了。回到家里,张春红才猛然发现,带在身上的包不见了!懊悔不已的他几乎一夜都没能睡好。他心想,钱肯定是没了。更可怕的是,包里的银行卡中,还有八万块钱的存款。这可是他的全部积蓄,如果让人也一并给卷走,他的损失该有多大!张春红越想越害怕,他打算天一亮就起床,赶紧到银行办理挂失手续。

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天还没亮,他就接到了龚文凤的电话!7月6号上午9点,也就是龚文凤捡到皮包后的第六个小时。张春红在丁沟派出所里,见到了这个一脸朴实,面带笑容的环卫女工——龚文凤。张春红激动的接过皮包,他将包内的物品一一清点。一万四千五百元钱,分文不少;所有物品完好无缺。

张春红感动地不知说什么才好。他赶紧从皮包里,掏出1000块钱,塞到龚文凤的手里。龚文凤说什么也不肯要。她笑着说:“我连一万块钱都还给你了,还要拿你的一千块钱吗?”

是啊,拾金不昧,图的不是回报,而是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一万块,对于大款来说,可能只是一顿燕鲍翅;对于富姐来说,可能只是一个LV皮包;但对于家境并不富裕的龚文凤来说,却是两年的薪水。但她却把这一万块钱看得那么轻,丝毫不为所动。这哪里是一个清贫的环卫女工,分明是一个道德崇高的“精神富翁”!

龚文凤拾金不昧的故事在扬州被传播开了,全国各大门户网站也转载了她的事迹。一个普通的环卫女工,仅仅做了一件在她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何以赢得如此喝彩?那是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人被利益蒙蔽双眼,被欲望玷染心灵的时候,这个花甲环卫女工,如同一位心灵的“清洁工”,用她

37

诚实守信好人

的实际行动,轻轻扫过人们的心灵,将落在上面的“尘土”一扫而光。她让人们重新看到了久违的、闪耀在平凡人心中的道德之光!

江都丁沟镇环卫所已经发起了向龚文凤学习的号召,扬州市民也纷纷向龚文凤致敬。可是,龚文凤却淡淡地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不义之财不可取,我一直这样教育我的下一代,作为长辈更应该做出表率。”

是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龚文凤们”——这样一群扬州好人的示范作用下,在扬州这片充满着人文气息和时代精神的土地上,一定会涌现出越来越多文明优雅的扬州人!

38

诚实守信好人

马玉剑:诚信回归

马玉剑在南京河西的汉江路上,有一家经营了11年的小小理发店——“秀作发型坊”。2012年10月底,马玉剑查出了肺癌。此前,他因腿部静脉曲张,做过一次手术。没想到开刀后很久,身体都没缓过来。连续发了十几天低烧,加上右胸疼痛,“逼”着马玉剑又进了医院,没想到,一查居然是晚期肺癌。马玉剑在查出肺癌晚期时,想到的头件事是给顾客退卡。谈到原因,直性子的马玉剑这样说:“我一辈子做事没亏待过人,我不想人家认为,我是为这点钱逃走的,我们做什么都不能对不住心。”

马玉剑的“秀作发型坊”已经在汉江路上开了11年,门头很普通、店内装饰也简单。尽管小店的南北两边,分别有龙凤花园和金信花园两个小区,可开业前三年,几乎挣不到钱,最少的,一天只挣20元。不过,令马玉剑和妻子感到欣慰的是,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街上前前后后开过十几家理发店,坚挺到最后的只有“秀作”一家。马玉剑对此很是自豪,他觉得,店门玻璃上贴着的四个字,最能概括原因——“诚信十年”。

马玉剑家里一共兄弟姊妹8个,他是最小的一个。母亲走得早,17岁时,马玉剑就离开了安徽滁州老家。他来到南京,从打零工到自己做生意,一步一步地在这里建立起自己的事业,并认识了来自扬州的妻子,两人共同在南京打拼。马玉剑的一帆风顺止于1996年,“家败了”。但他并没就此消沉,而是花了4年时间重整旗鼓,转了行,在汉江路开起了自己的理发店。

不劝生意、不劝办卡,马玉剑做生意有着自己的原则,“我不偷、不骗,光明正大地做生意。”虽然在理发行业,但周围的居民都知道,老马从来不劝生意、不劝办卡。“本来没打算弄卡的,”马玉剑的妻子姜女士回忆,“但老客多了,他们觉得办卡用起来方便,于是我们就弄了。”最贵的一张卡400元,最便宜的只有170元。面对市面上动辄上千元的储值卡,马玉剑一点没动过心思,“400元对于一家来说,够用一年了。”如果只是一个人剪发,马玉剑会劝他们只办100元或200元的卡。同样,他也不喜欢劝生意。客人有时问,“需要焗油吗?”除非头发白得太严重,他一般都回答,“别焗。”

39

诚实守信好人

然后用剪子,一根一根地挑,一挑就是三五十根。

因此,11年来,这家装修不起眼的小店,拥有了众多忠实客户。老客们评价,老马“人好、实诚”“服务态度好,一天到晚笑眯眯的”。汪先生是老顾客之一,前两天,他接到了马玉剑退卡的电话,这才得知了他得病的消息。汪先生直言,“当时一下子,就感动得我想流泪。祝好人一生平安。”

查出肺癌后没几天,马玉剑就将店转了手。由于对方还没搬来,因此马玉剑就临时借用了这个地方,以方便客人们办退卡。

从下午到晚上,马玉剑一共退了十几张卡,共几千元钱。客人们看着心疼:马玉剑瘦了一圈,戴着大大的口罩,不停地咳嗽。“能如此诚实地做人,实在太不容易。”“这两年看了这么多报道,身体没毛病的人还卷着客人的欠款跑路呢,何况这个生了重病的人……”为马玉剑的行为感慨着,前来的大部分老客,都自愿放弃了退款。“还有两千多?没退出去?,客人不要。”马玉剑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实际上,从刚查出肺癌开始,马玉剑就和妻子陆陆续续地开始了退卡的工作,整理好资料、带上钱在小区里一遇到客人,便把钱退给对方。但很多熟客听到消息后,坚决不肯要。“留给你治病。”他们都这样说。还有的当时收下了,到了晚上,又包了个更大的红包送来,一定要塞给马玉剑。“我的客人,无论人品素质,都很好!我们是人心换人心。”马玉剑很骄傲,但他同时也不安心,“不管是几十元,还是几百元,他们收下是本分,不收下,我又担了个人情。”还有一半顾客的卡没退,他还要继续等再过几天,马玉剑就要正式开始接受化疗,可他心里有个疙瘩,“还有一半的卡没退出去。”马玉剑猜想,可能是前几天下雨,居民们没出门,不知道退卡的消息。所以,他打算等化疗一段时间,身体情况稳定了,再到店旁的空地上贴上通知,让其他之前没看到的客人赶紧来。

十几年干下来,马玉剑和妻子有一定的存款,能用来应急。他计划,万一不够,再问兄弟姐妹借,但是,如果几十万元还看不好,就打算放弃了。马玉剑夫妇的女儿正在扬州上高三,妻子已经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她,以免高考时突然发生什么事,反而更加分心。“孩子正是花钱的时候,钱留给她。”马玉剑这么想。但该退的钱,他一个子儿不落,“我不想,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欠别人东西。”

40

诚实守信好人

徐砺寒:小纸条背后的大诚信

车子被人撞了,肇事者不见了,遇到这样的事情,谁都会恼火。扬州一名高中生在撞坏私家车后,为车主留下了一张字条致歉,并留下联系方式。小小的一个举动引来众多关注,相关微博的转发量达到近万次,感动了无数网民。

车主凌先生在网上发帖称:“孩子,谢谢你,你让我们这些被尘俗污染太久的大人的心灵被好好清洁了一回,让我获得了久违的感动。”

撞车留条自然,面对赞誉淡定

在扬大附中高一(2)班的教室里看到徐砺寒时,他正埋头准备下午的期中考试。看到举着照相机追拍他的记者,17岁的大男孩报以羞涩一笑。

2012年11月2日下午,徐砺寒骑着自行车上学,途中不小心剐蹭了路边停着的一辆宝马车的后视镜。“当时吓了一跳,但也真没多想什么赔不赔得起的问题。只想到我撞坏了别人的东西,就必须要承担责任。”

为了向车主道歉,徐砺寒在原地等了20多分钟,但车主一直没有出现。眼看快到上课的时间了,徐砺寒身上正好没带笔,只好到附近的书报亭借了一支笔写下字条:“尊敬的车主:我是扬大附中的一名学生,在今天中午的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一划痕及左后视镜,我无法及时赔偿,对不起!”字条后边还留了联系电话。

“没想到,刚写完纸条车主就过来了。我跟他说明情况后,他笑着对我挥挥手,说不要我赔偿,让我赶紧去上学。”徐砺寒这才如释重负地离去。

随着“诚信中学生”的故事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徐砺寒出名了。但他一直表现得很淡定:“从开始到结束,我一直觉得这是个很普通的事情。因为是我自己闯了祸,有过失,留下承担责任是应该的,是自然而然的。”

“孩子比我淡定多了。”徐砺寒母亲周女士说,“我们其实也没有特殊的教育方式,也不希望因此受到太多关注,只希望社会上的人都能做到诚信。”

徐砺寒的班主任李玲老师听到自己的学生做了这件事并不惊讶,“班上不少学生也表示就该这么做啊,他们都没有想过要逃避。我觉得,通过这件事要反思的反倒更应该是大人们。”她说。

41

诚实守信好人

经历了误会与“震惊”的车主

记者辗转找到被撞宝马车车主凌先生,他说:“感动我的这件小事,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反响。”

当日,凌先生跟几个朋友聚餐吃到了下午两点多钟,取车时发现自己的车被剐蹭了,后视镜也碎了,而一个学生正跨上自行车要离开。凌先生的朋友第一反应是这个学生打算逃走,赶紧叫住了他。

“那个学生被叫住后没有辩解推卸责任,反而一个劲儿地说对不起。旁边报亭的人告诉我们,说这个孩子在这里等了你们快半小时了,因为上课要迟到了才贴了张字条。”凌先生告诉记者,“我这才注意到车窗上贴上的这张字条。当时突然感觉不知道说什么好,简直是?震惊?。然后,就拍了拍孩子的肩膀,催他赶紧去上学。”

回家后,凌先生在网上发帖讲述事情的经过以及对自己内心的触动。而对于修车费,凌先生则表示不会索要,“他的品质比金钱更可贵。”

社会正能量由许多“小善举”构成

一个“算不得好人好事”的举动,引发了一系列鼓励和赞美:网民纷纷感慨“孩子的心灵才是美好善良的,他的举动给了成人世界一股清泉!”“此事仁义礼智信俱备,好车主,好孩子!”......有网民表示,社会正能量应由诸多“小善良”与“小美好”构成。“除了好学生、好车主,还有好修车行,以及更多受徐砺寒感动而去做更多好事的人们……这就是一种良性互动与循环。感动催生了互动,互动增强了互信,互信将促进和谐,和谐则让人际关系愈加友善,社会愈加美好。”

42

诚实守信好人

冯红英:拾金不昧的“地摊大妈”

在高邮卸甲镇集市上摆地摊的冯红英,捡到2.5万元现金,以及10多万元支票等财物之后,在原地苦等两个小时,最终将钱物完璧归赵。失主欲拿钱重谢被她婉言拒绝,后来再次找到她,当街燃放了两万响鞭炮表达感激之情。

冯红英今年55岁,平时就靠摆地摊谋生,只要哪个乡镇有逢集日子,她就会骑着电动三轮车载着一车鞋子外出摆摊挣钱。

一天上午,冯红英早早来到卸甲镇集市摆摊卖鞋子。上午10点多,她准备收摊时,猛然发现水泥路面上有一只黑色女士拎包。周围没有人,她把包捡起来,发现包很重,里面有厚实的一叠钞票以及支票。没多想,她便站在摊前等起失主。到中午11点多,周围的同行都陆续收摊回家吃饭了,而此时的冯红英丝毫没有收摊之意,她特意把拎包挂在车龙头显要位臵,自己则像站岗一样守候在一旁。到了中午12点多,一位中年妇女,骑着车一路寻找着什么,脸色发白。

当这位中年妇女看到冯大妈车龙头上挂着自己的拎包,心里才踏实下来。经过核对,确定拎包就是这位失主谈佑琴的。钱包失而复得,谈佑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拿过包后随即从身上掏出400元现金感谢冯大妈,但被婉言谢绝。

谈佑琴就住在离冯大妈店面不远的西渠村,家中办有一家五金厂。那一天,她的厂里要开炉子,需要一笔资金,上午就去镇上的信用社取了2.5万多元,当时包里还有公章、账目以及10多万元支票等。中途,她去集市上买了点菜,又买了双布鞋,不慎忘了拿拎包,直到她从集市上回到厂里才知道包丢了,但一时不知道去哪里找,因为逗留的地方多。后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一路找,才找到守候多时的冯红英。“要是丢在其他地方,说不定我这包就难找了。”谈佑琴说,2万多元现金事小,关键里面还有公章以及10多万元支票。掏钱感谢冯大妈却遭拒绝,谈佑琴接连几日几夜睡不着。第三天一大早,谈佑琴特意做了面“品德高尚,拾金不昧”的锦旗来到卸甲镇集市送到冯红英的鞋铺上,并在集市上燃放了2万响的鞭炮。她们两人还

43

诚实守信好人

相约结为姊妹相处。

冯红英家住在该镇龙奔镇西组,一家人日子过得也很清贫,4间破旧的瓦房,以前是不遮雨也不挡风,自从儿女们外出工作后,这个家就成了摆设,吃住在商店里,即便在苏州工作的儿子回来也住在商店里,根本没有一间像样的卧室。丈夫宋其中在路边租房开商店,一年收入也就1万多元。

这几年,行情不大好,冯红英就骑车载着鞋子外出赶集找生意做,半天赶个集也就是20多元纯收入,遇到雨季也只好与老伴呆在家里守店。每次赶集,她早晨5点多钟就起床,准时到达目的地摆摊。由于家里贫寒,媒人几次上门给儿子说亲,都因为房子问题而暂时“搁浅”。冯红英说,在骑车赶集的路上,她也曾遭遇过4次翻车事故,每次都能遇到好心路人及时伸手相助,因此,这次拾到钱包,她也毫不犹豫完璧归赵。

44

诚实守信好人

李宏来:诺言重于泰山

李宏来,扬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1500万同胞住所被毁,广大灾民的住所急需安臵。5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湖州召集江、浙两省党政领导和主要帐篷企业负责人部署救灾工作。李宏来向胡总书记保证:“请总书记放心,我们将以最快速度、尽最大努力,坚决出色地完成救灾帐篷生产任务!”危难之际,李宏来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良心和骨肉同胞的血脉深情,率领企员工全力承担了12万顶帐篷生产任务,占民政部首批下达的90万顶帐篷生产任务的近1/7。

湖州回来后,李宏来立即召集全厂干部开会,紧急动员,周密部署。会议一结束,他又星夜赶往吴江盛泽落实原料。李宏来和供应商整整忙了一夜,次日大早,首批6万米牛津布发货。顾不上合眼,李宏来又火速赶往南京,请求省委给予支持。当天下午,李宏来再次来到在吴江,参加帐篷生产及牛津布配套企业负责人会议。接着,李宏来又奔赴溧阳、湖州、仪征等地,亲自抓原料落实,直到480万米牛津布布料全部落实。在随后的20多天内,下料、裁剪、车缝、安装、装运,52条生产线、3500多名工人、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李宏来把“支援灾区人民,不惜一切代价为生产帐篷开道!”的横幅悬挂在生产车间,和3500名职工挥汗奋战在生产第一线。为了减轻同胞的苦难,第一时间把第一批8000顶帐篷送到了灾区,让灾民们有了落脚点,接下来的12万顶帐篷在6月20日前全部运达灾区。

阿珂姆公司主要生产外贸出口产品。“5.12”地震发生后,公司紧急通报国外客户,取消订单500万美元,延迟交付国外订单600万美元,并主动赔偿客户的损失。在李宏来眼里,对祖国和人民的承诺高过一切,对客户也应该体现诚信经营理念。

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平时6个月的工作量。李宏来以郑重的承诺和连轴转的苦干精神,给灾区人民送上了温暖,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45

诚实守信好人

孙东林:今生不欠来生债

1989年,出生于农民家庭的孙东林与哥哥孙水林组建起一支建筑队伍,开始在北京、河南等地承包建筑工程。20多年来,孙东林守信如金,不论是对承包的工程,还是对农民工兄弟,都讲一个诚信,都讲一份责任。他常说:“我也是农民出身,农民工兄弟跟咱辛苦干了一年,拖欠他们的工钱,怎么能说得过去呢,明年谁还跟咱干呢?无论遇到多大困难,绝不能影响工程质量、绝不能拖欠农民工兄弟一分钱。”孙东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二十多年来,他从不拖欠农民工一分钱,而且时时事事都为农民工着想。

有一次,孙东林在天津接了一项建筑工程,施工完毕后,由于天气潮湿的影响,一些墙面出现了气泡。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承包商会用砂纸把有气泡的墙面打平,只要检验方能验收过关就行了。可是孙东林却让工人把有气泡的墙面全部铲平重抹,非但没有借故克扣农民工工资,而且还按重做的工时付给农民工工钱。20多年来,像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正是凭着这种“讲诚信、重质量”的坚持,孙东林参与了北京顺义区几乎所有重点工程的施工,而且个个都是样板工程。

2010年2月9日,为了抢在春节前将农民工的工资发放到位, 哥哥孙水林连夜开车从天津赶回黄陂,却在南兰高速河南兰考段遭遇重大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孙东林含着悲、忍住痛,在哥哥的后事尚未处理的情况下,日夜兼程动身往黄陂老家赶,经过15小时长途跋涉,终于在2月12日凌晨(腊月二十九)在风雪中赶回到了黄陂李集街老家。虽然孙家一家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但深明大义的孙东林通知工友们来他们家领取工钱。腊月二十九,一整天从早上到晚上八点半,60余名工人共领取工钱33.6万元。事故车上带回26万元钱不够发,孙东林毅然贴进自己的6.6万元,仍然不够,70多岁的老母亲宋腊梅又将自己的一万多元养老金拿了出来。由于孙水林遇难,农民工的账目已不知去向,孙东林就根据农民工凭良心报出的数目,报多少给多少。当有的农民工得知孙水林一家五口遇难的消息后,不好意思领取工钱。孙东林坚定地说:“虽然我一家遇到了大

46

诚实守信好人

难,但绝不能因此让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农民工都过不好年!”这就是守诺如金的崇高的职业道德操守,这就是克己为人的大爱情怀。

当发完所有农民工的工钱后,孙东林站在阳台上泪流满面,向夜空中呼喊:“哥哥,你在天之灵可以放心了,我已替你结清了所有工友的工钱,现在我可以在人前说我们兄弟俩不欠农民兄弟一分钱!”

孙东林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纷纷表示支持和慰问,孙东林将社会各界捐赠的33.4万元慰问金如数捐出,发起设立了湖北省“信义兄弟”农民工帮扶基金会,帮助困难农民工。

信义动人,良知无价。孙东林坚守信义,在失去五位亲人极其悲痛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接力送薪,实在令人肃然起敬,它就像一面道德镜子,照亮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美德。社会在不断地变化,但人性中应该有一些不变的核心价值传承下来,作为我们民族代代传承的基本道德取向,孙东林就是自觉践行中华民族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具备的道德准则,闪耀着民族精神与当代文明的灿烂光芒。

4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4a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