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3-12-21 15: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的研究

作者:赵改琴

来源:《信息教研周刊》2014年第02期

数学是小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抓好“预习”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因为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通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得到锻炼,自学能力进一步提高。所以,培养好的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如何做好学生的预习指导呢?我想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告诉学生预习的意义,形成良好的预习意识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预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侧重、有策略的预先学习活动。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测试、挖掘。同时还兼有巩固拓展的作用。课前预习能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有助于学生通过自己努力主动突破重点与难点,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的才华,做到和同学、老师的有效沟通。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赏识,对以后学好数学将是一个很好的鼓励。

二、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达到较高的预习效率

刚开始预习时,我首先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预习本,把每天的预习内容写在本上。让组长每天做好检查。在实验初期,因为练习课按照课改模式上比较容易操作,我首先从上练习课入手,上课前我先找好题,分给每个小组,由浅入深的引导,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己搜集。当学生在展示资料时,我会及时评价出每天最有价值的题(当然也会出现废题),评出对班级贡献最大的小组。这样就促使每个小组在下面预习和搜集资料时准备的更加充分。当练习课学生上的得心应手后,我又把新授课按课改模式上。例如在上因数和倍数这一课,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预习时,把知识点总结的支离破碎,这时我把他们的汇报板书下来,用网络图表示,指导他们在预习的时候应该怎样去做,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在后面上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时,学生准备的就非常充分,质因数这个概念书上没有,有的小组查到后写到黑板上,有的小组把本节课的知识点分成几个问题,他们是这样写的:你知道吗?1.什么样的数是质因数。2.用什么数来分解质因数?3.用什么方法来分解质因数?4.分解的时候用什么数去除?5.除到什么时候结束?学生的这几个问题把本节课所要涉及的知识点分析的非常透彻。

在“圆”这一部分预习中同学们准备的就非常充分了,纷纷来介绍自己的预习成果。岳茗同学说:根据我的知识面,我只知道圆是一个曲面图形,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为了进一步了解圆,我拿一个圆形纸片经过对折发现了圆心、半径、直径,直径是半径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485.html

Top